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径向振动激励作用下饱和砂层中浆液扩散特性试验研究
1
作者 李晓龙 陈永利 +3 位作者 肖伟帆 范新健 钟燕辉 王复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7-1099,共13页
振动注浆通过对饱和砂层施加振动激励作用,使其受扰动后有效应力下降、强度降低,从而减小浆液扩散阻力,增强其扩散性能,提升注浆效率和加固效果。目前振动注浆试验多采取轴向振动方式,其振动能量集中作用于钻杆端部土体,对径向土体几乎... 振动注浆通过对饱和砂层施加振动激励作用,使其受扰动后有效应力下降、强度降低,从而减小浆液扩散阻力,增强其扩散性能,提升注浆效率和加固效果。目前振动注浆试验多采取轴向振动方式,其振动能量集中作用于钻杆端部土体,对径向土体几乎无扰动效应,影响范围有限。针对该问题,研发了一种具有径向激振和频率可调功能的振动注浆模型试验装置,杆体末端的振动器通过隔振接头与杆体连接,以减少振动能量沿杆体的传播,提升能量利用率。首先利用该装置研究了10、30和50Hz径向振动作用下,饱和砂土超孔隙水压力演变规律和时空分布特征,然后进行振动注浆试验,测试不同振动频率、注浆压力和注浆时间条件下地聚物浆液在饱和砂土中的扩散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超静孔压比越大,达到液化状态越早,且持续时间越长,不同埋深下与振动器中心等高的测点扰动效应最强烈,在水平方向随着与振动中心距离的增加,扰动影响逐渐减弱。与静态注浆相比,施加振动激励后浆液扩散性能显著增强,浆液扩散半径随振动频率、注浆压力、注浆时间增加而增大,振动频率为10、30和50Hz时,浆液扩散半径相对于无振动时分别增加15.7%、60.2%和174.1%。不同工况下浆液固结体长度较为接近,平均长度比振动器长度增大约20%。浆液扩散的最终形态与砂土受扰动程度和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注浆 模型试验 径向振动 饱和砂层 扩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尺铁路桥箱梁风洞试验涡振对比
2
作者 王骑 黄林 +2 位作者 高贵 李世文 宁伯伟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8,76,共6页
研究目的:整体式钝体钢箱梁作为大跨度铁路桥近年来采用的一种主梁形式,涡激振动现象较为显著,为研究比例尺对铁路桥钝体箱梁节段模型涡振试验的影响,采用1∶90、1∶50与1∶25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对比不同比例尺试验下铁路桥钝体箱梁断面... 研究目的:整体式钝体钢箱梁作为大跨度铁路桥近年来采用的一种主梁形式,涡激振动现象较为显著,为研究比例尺对铁路桥钝体箱梁节段模型涡振试验的影响,采用1∶90、1∶50与1∶25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对比不同比例尺试验下铁路桥钝体箱梁断面的涡振响应,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铁路桥钝体箱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的适宜缩尺比。研究结论:(1)铁路桥钝体箱梁的涡激振动试验结果受模型比例尺影响较大,其中1∶50节段模型试验中获得的断面涡振响应最为显著,通过1∶25比例尺试验获得的断面涡振响应较小,但该两种比例尺模型的主要涡振特性试验结果大致吻合;(2)1∶90节段模型试验在各风攻角下均没有测试到断面的涡振响应,采用小尺度模型试验无法有效反映钝体箱梁铁路桥实桥的涡振特性;(3)在不考虑节段模型系统满足与实桥间质量与质量惯性矩相似律的条件下,可以在小尺度(1∶90比例尺)模型试验中获得铁路桥钝体箱梁断面的涡激振动,虽无法借此判定实际铁路桥梁的涡振响应,但可借此对比断面涡振性能的高低,在主梁设计阶段初期辅助完成气动优化措施的研究;(4)本研究成果可为大跨度铁路桥箱梁的风洞试验比例尺设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钝体箱梁 涡激振动 风洞试验 模型比例尺 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振动弛张筛的小阻尼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研究
3
作者 赵啦啦 李赛 +4 位作者 何德艺 范国帅 刘初升 杨亚东 刘泽平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53,共9页
双层振动弛张筛(double-deck vibration flip-flow screen,DDVFFS)是一种新型筛分设备,解决了传统单层振动弛张筛无法同时获得多个粒度产品的难题。现有的DDVFFS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振动不稳定和实际振幅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问题。基于此,建立... 双层振动弛张筛(double-deck vibration flip-flow screen,DDVFFS)是一种新型筛分设备,解决了传统单层振动弛张筛无法同时获得多个粒度产品的难题。现有的DDVFFS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振动不稳定和实际振幅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问题。基于此,建立了DDVFFS的小阻尼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复数法获得了动力学模型的解析解。研制了DDVFFS试验台,根据动力响应中参与度较高的两阶模态获得了构建瑞利阻尼矩阵的比例系数α和β,并将阻尼矩阵代入动力学模型,求解得到了试验台在正常工作过程中振幅的理论值。试验台的振幅测试值与理论值之间的最大误差为3.13%,固有频率的测试值与理论值之间的最大误差为9.33%,验证了所建立的小阻尼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振动弛张筛(DDVFFS) 动力学建模 瑞利阻尼计算 模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新型阻尼隔振结构试验研究
4
作者 王祥秋 冯天俊 张火军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6,共6页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可能对邻近建筑物安全与稳定产生重大危害,研发新型隔振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意义。基于一种新型黏滞阻尼材料构筑阻尼填充墙及其与PVC管、钢板、聚苯乙烯泡沫板等组合而成的4种新型隔振结构,通过室内隔振减振模型...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可能对邻近建筑物安全与稳定产生重大危害,研发新型隔振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意义。基于一种新型黏滞阻尼材料构筑阻尼填充墙及其与PVC管、钢板、聚苯乙烯泡沫板等组合而成的4种新型隔振结构,通过室内隔振减振模型试验,对比分析空沟隔振与4种新型阻尼隔振结构对高速铁路环境振动的减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阻尼填充墙及其组合隔振结构对铅垂向振动加速度级的减振率可达13.5%,对水平向振动加速度级的减振率可达12.7%;而空沟隔振对铅垂向与水平向振动加速度级的减振率则分别为10.2%和2.8%。阻尼填充墙及其组合隔振结构对频率为20~30 Hz的水平向振动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而空沟隔振对该频域范围内水平向振动的减振效果不明显。空沟隔振与新型阻尼隔振结构对振动频率低于50 Hz的铅垂向振动均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但对振动频率超过50 Hz的铅垂向振动的减振效果均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阻尼隔振结构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 模型试验 减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泊松比夹层板声振特性试验
5
作者 王献忠 居啸天 +2 位作者 万沪川 高邦正 夏瑀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1,204,共9页
为研究芯层为具有负泊松比特性的复合材料夹层板类结构的声振特性,提出了一种可靠的数值仿真方法,笔者运用模型试验对比数值计算的方式对其声振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对碳/玻混杂纤维面板进行模态测试,结合多层次修正技术得到较为准确的... 为研究芯层为具有负泊松比特性的复合材料夹层板类结构的声振特性,提出了一种可靠的数值仿真方法,笔者运用模型试验对比数值计算的方式对其声振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对碳/玻混杂纤维面板进行模态测试,结合多层次修正技术得到较为准确的面板材料参数;其次,对芯层填充橡胶进行试样单轴压缩试验,得到橡胶在Mooney-Rivilin本构模型下的相关参数;最后,对复合材料夹层板进行空气(水)中强迫振动和水中声辐射试验,得到振动加速度级和辐射声压级的响应。试验与数值仿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提出的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和计算方法的可靠性,为此类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声振特性研究和预报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数值仿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泊松比 复合材料夹层板 模型试验 振动 声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装箱船线性波激振动特性的模型试验和数值仿真研究
6
作者 屈毫拓 陆晔 +4 位作者 倪歆韵 汤明刚 郑坤 魏子阳 田超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01-1210,共10页
波激振动和颤振对集装箱船的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和焦点,其中线性波激振动是更为独特的流固耦合现象。本文以一艘20000 TEU集装箱船1∶49的缩比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 波激振动和颤振对集装箱船的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和焦点,其中线性波激振动是更为独特的流固耦合现象。本文以一艘20000 TEU集装箱船1∶49的缩比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在波浪中发生线性波激振动状态下的运动和结构响应进行研究。在波浪水池中测得模型的运动和剖面弯矩,通过计及流体黏性的CFD和结构动力学(CSD)双向耦合来实现数值计算,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耦合方法的有效性。对线性波激振动状态下的船体运动和结构响应进行分析,发现波激振动对船舶运动的影响不大,但会显著增强结构剖面载荷,弹性共振会导致结构响应集中表现为两节点振动。基于刚体获得的结构剖面载荷远小于试验和弹性体的结果,因此在船舶强度和疲劳性能评估中,需要考虑船体与周围流场的动态弹性耦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集装箱船 模型试验 船舶水弹性 线性波激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跨连续跨越式输油气管道流固耦合振动效应及动力特性
7
作者 翁光远 徐琳杰 +3 位作者 程凯凯 李光玲 王乐 朱熹育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3,33,共8页
为揭示多跨连续跨越式输油气管道随油气介质输送状态变化而产生振动的时变机理,以某跨越式输油气管道及斜拉管桥为研究对象,开展油气介质与输油气管道的流固耦合振动效应理论研究和仿真模拟。结合水弹性相似模型的流体试验,提出油气介... 为揭示多跨连续跨越式输油气管道随油气介质输送状态变化而产生振动的时变机理,以某跨越式输油气管道及斜拉管桥为研究对象,开展油气介质与输油气管道的流固耦合振动效应理论研究和仿真模拟。结合水弹性相似模型的流体试验,提出油气介质流体场与管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参数和流固耦合边界条件,改进湍流理论k-ε标准模型。结果表明:油气介质流速不同、管径不同的输油气管道同一截面处流固耦合振动效应最大差别达49.5%;在同一管径条件下,流固耦合振动效应随油气介质在管道内的流动速度增大而增大;考虑流固耦合振动效应的油气管道-斜拉管桥结构系统的动力特性变化较大。改进后模型能准确描述多跨连续跨越式输油气管道的流固耦合振动效应和动力特性,可为油气管道-斜拉管桥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输油气管道 跨越结构 流固耦合 水弹性模型 有限元模型 振动效应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荷载作用下轨道-箱梁结构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8
作者 姜兴 罗锟 +1 位作者 陈鹏 余崇彬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26,共6页
针对横向荷载作用下轨道-箱梁结构的振动特性问题,基于相似理论,建立几何相似比为10:1的轨道-箱梁模型试验系统,采用模型试验方法,利用LMS数据采集系统,分析横向荷载激励下的结构振动在轨道-箱梁中的传递规律。结果表明:横向振动从跨中... 针对横向荷载作用下轨道-箱梁结构的振动特性问题,基于相似理论,建立几何相似比为10:1的轨道-箱梁模型试验系统,采用模型试验方法,利用LMS数据采集系统,分析横向荷载激励下的结构振动在轨道-箱梁中的传递规律。结果表明:横向振动从跨中截面向1/4截面传递时衰减更快,衰减率约为50%~85%,而从1/4截面传递到端部截面时相对较慢,衰减率约为10%~40%;横向荷载引起的轨道-箱梁结构的竖向振动响应整体上大于引起的横向振动响应,竖向振动响应约为横向振动响应的1~4.5倍。研究成果使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振动传递规律得到完善,对于高架轨道箱梁结构振动与噪声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模型试验 箱梁结构 加速度导纳 振动传递 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流作用下并联悬垂双取水管涡激振动载荷特性试验研究
9
作者 赵光义 张萌萌 +3 位作者 付世晓 许玉旺 任浩杰 白英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7-1080,共14页
悬垂取水管作为温差能发电平台等生产设施的核心部件,日益受到关注.悬垂连接双管结构较之单管有着更高的输送效率与更低的制造工艺要求,但是其涡激振动特性尚不明确.为此,开展了一系列悬垂连接双管模型试验,提出了一种针对大位移、小变... 悬垂取水管作为温差能发电平台等生产设施的核心部件,日益受到关注.悬垂连接双管结构较之单管有着更高的输送效率与更低的制造工艺要求,但是其涡激振动特性尚不明确.为此,开展了一系列悬垂连接双管模型试验,提出了一种针对大位移、小变形问题的涡激载荷识别方法,并对比分析了双管与单管的涡激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流速和流向条件下,悬垂双管和悬垂单管的涡激振动位移幅值在低流速时相似,但在高流速下存在差异;悬垂双管更易表现出涡激振动不稳定性,包括行波和多频响应等;双管结构可以采用与单管相同的斯特劳哈尔数进行涡激振动预报;此外,悬垂双管与悬垂单管在横向流动方向上的附加质量系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主要起到调节固有湿频率的作用,以使得双管发生涡激振动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垂管 涡激振动 涡激力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塔圆钢管的涡激振动理论分析与风洞试验验证
10
作者 刘光辉 张博 +2 位作者 武鹏飞 伍川 陈文礼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钢管塔力学性能卓越,在电网中应用广泛。其中钢管塔主要钢管构件长细比较大,低风速下易涡激振动,进而引起结构疲劳损伤,引起连接处损坏,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针对目前钢管塔杆件涡振理论研究不充分现状,基于Van Der Pol式尾... 钢管塔力学性能卓越,在电网中应用广泛。其中钢管塔主要钢管构件长细比较大,低风速下易涡激振动,进而引起结构疲劳损伤,引起连接处损坏,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针对目前钢管塔杆件涡振理论研究不充分现状,基于Van Der Pol式尾流振子模型进行结构计算,采用中心差分法解模型耦合方程,编制圆钢管涡激振动计算程序并设计风洞试验验证其准确性,旨在研究圆钢管的涡激振动特性,为钢管塔涡振预测及控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与数值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文建立的尾流振子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钢管的位移,由于理论模型采用理想铰接约束,试验测得的涡振锁定区较短,且锁定频率低于理论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流振子模型 输电塔 钢管 涡激振动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塔足尺钢管杆件涡激振动及阻尼控制研究
11
作者 炊晓毅 李巍 +3 位作者 武东亚 武鹏飞 陶亚光 陈文礼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钢管塔力学性能卓越,应用广泛,但其钢管杆件长细比较大,水平放置易在低风速下发生涡激共振现象。钢管构件长期振动易使钢结构疲劳损伤甚至破坏,严重影响输电塔结构正常服役安全。针对钢管塔构件涡激振动现象开展试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 钢管塔力学性能卓越,应用广泛,但其钢管杆件长细比较大,水平放置易在低风速下发生涡激共振现象。钢管构件长期振动易使钢结构疲劳损伤甚至破坏,严重影响输电塔结构正常服役安全。针对钢管塔构件涡激振动现象开展试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阻尼控制方法。首先,开展了原尺输电塔钢管杆件气动效应研究。对槽型插板节点钢管弱轴向涡激振动响应及尾流展向特性进行分析。其次,引入尾流振子模型,探究了增加阻尼比对钢管杆涡振响应的理论抑制效果的提升。最后,根据理论计算结果开展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控制试验,通过加装TMD对钢管振动响应进行了控制,振幅最多可以下降95.8%,表明TMD可有效提高钢管塔在复杂风环境下的结构稳定性,保证钢管服役期间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 钢管 涡激振动 风洞试验 尾流振子模型 调谐质量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邮轮总振动模型试验研究
12
作者 刘哲 王纬波 +1 位作者 胡志宽 杨智雄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7-1158,共12页
振动舒适性是评价大型邮轮乘客体验的关键技术指标之一。由于邮轮上层建筑高,与普通船型差异大,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总振动近似计算方法。本文根据某大型邮轮的刚度和质量分布,提出了一种钢制总振动试验模型的设计方法,设计了等比例模型和... 振动舒适性是评价大型邮轮乘客体验的关键技术指标之一。由于邮轮上层建筑高,与普通船型差异大,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总振动近似计算方法。本文根据某大型邮轮的刚度和质量分布,提出了一种钢制总振动试验模型的设计方法,设计了等比例模型和非等比例变态模型两种方案,并采用变态模型在空气中和水池中完成了模态试验,给出了有压载和无压载工况的干/湿模态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无论有、无压载,湿模态与对应干模态的固有频率的比值基本不变;对于同一阶模态,有压载工况与对应无压载工况的固有频率的比值也基本保持不变。钢制船体总振动试验模型能够更好地考虑附连水质量的影响,可为特殊船型的总振动模型设计和固有频率预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邮轮 总振动 固有频率 试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异形吊杆钢拱桥的涡振性能
13
作者 仝瑞金 杜文凯 +5 位作者 文锋 谢鹏飞 高广中 魏璟 赵勃隆 李加武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2-568,共7页
通过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某大跨度拱桥的主拱圈和异形吊杆的抗风性能,确定主要构件涡激共振的发振风速和共振振幅,并改变原设计方案的阻尼和拱肋外形,研究其涡振性能.结果表明,全桥气弹模型实验中,风攻角在0°和3°时均出现小... 通过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某大跨度拱桥的主拱圈和异形吊杆的抗风性能,确定主要构件涡激共振的发振风速和共振振幅,并改变原设计方案的阻尼和拱肋外形,研究其涡振性能.结果表明,全桥气弹模型实验中,风攻角在0°和3°时均出现小振幅的竖弯涡振现象,涡振发生在反对称竖弯振型,随着来流紊流的增加,涡振振幅减小.增加主拱圈的阻尼能够有效抑制其涡振响应.主拱圈断面的切角对涡振性能影响显著,带切角的断面外形具有更好的涡振性能.异形吊杆在高风速下出现面外涡振,振幅较小,最大振幅小于4.5 cm;面内涡振的振幅更小,起振风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拱桥 异形吊杆 涡激共振 全桥气弹模型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式柔性管流致振动响应特性试验研究
14
作者 师圣煜 任浩杰 +5 位作者 张鹏 胡滕艳 任浩 张萌萌 程顺钊 李航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1-230,共10页
漂浮式柔性管作为海洋工程领域常见的结构物,受自由表面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流致振动力学特性十分复杂。为揭示其流致振动响应特征,开展了系列漂浮式半浸没柔性管拖曳水池模型试验。基于分布式光纤光栅测量技术,获取了柔性管多点动态应... 漂浮式柔性管作为海洋工程领域常见的结构物,受自由表面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流致振动力学特性十分复杂。为揭示其流致振动响应特征,开展了系列漂浮式半浸没柔性管拖曳水池模型试验。基于分布式光纤光栅测量技术,获取了柔性管多点动态应变响应,采用模态分析法重构获取了柔性管流致振动位移响应,系统观测了漂浮式柔性管流致振动的幅值特性、主导频率、时频特性。结果表明:漂浮式柔性管满溢状态可分为非满溢、间歇性满溢和连续性满溢3种,三者之间临界傅汝德数为0.91和1.92;间歇性满溢区流致振动响应较为稳定显著,横流向平均向下位移响应较大,最大平均位移达0.87D;顺流向流致振动较为剧烈,最大响应幅值达0.55D;在间歇性满溢和连续性满溢状态时,漂浮式柔性管在两方向主导频率呈一倍频关系。本研究揭示了漂浮式柔性管的流致振动响应特性,为未来漂浮式柔性管的设计及运维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柔性管 水池模型试验 满溢状态 傅汝德数 流致振动 位移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nlinear hydroelastic method considering wave memory effect for ship load responses in irregular waves
15
作者 陈占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9期2058-2070,共13页
Since the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of irregular waves change with time,great difficulties are brought for solving ship load responses in random waves.To take the effect of various frequencies of irregular waves into co... Since the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of irregular waves change with time,great difficulties are brought for solving ship load responses in random waves.To take the effect of various frequencies of irregular waves into consideration in load responses of hull,the wave memory effect is necessary.A semi-analytical method is introduced for the time-domain retardation functions,and then a nonlinear hydroelastic method considering memory effect for ships in irregular waves is proposed.Segmented self-propelling model experiments of a container ship were carried out in a towing tank,a ship motion measuring device for self-propelling model test was designed.Whipping responses of the ship in regular and irregular waves are analyzed.Finally,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measured by segmented model experiments,an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memory effect has little effect on load responses of ship in regular waves,but pronounced effect on results in irregular waves.Moreover,the presented method is reasonable for the prediction of ship load responses in irregular w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elasticITY memory effect retardation function segmented self-propelling model test irregular wav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动片关键参数对制动系统稳定性试验分析
16
作者 林东东 鄢晓宇 +3 位作者 陈丙三 张福江 丁逸宁 董世超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50,共10页
为探究制动片关键参数对制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滑块-转盘结构的摩擦试验机展开试验研究。试验研究制动片关键参数(转速、压力、质量、制动半径等)及制动环境(干摩擦、湿润、泥沙)对制动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建立制动片制动... 为探究制动片关键参数对制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滑块-转盘结构的摩擦试验机展开试验研究。试验研究制动片关键参数(转速、压力、质量、制动半径等)及制动环境(干摩擦、湿润、泥沙)对制动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建立制动片制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自相关系数这一数学工具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制动片关键参数对制动系统动力学特性有明显影响;在不同的制动片质量、摩擦学参数、制动片半径、制动环境的情况下,制动摩擦力信号的混沌特性出现扩大或缩小的趋势,可以通过调整制动片关键参数来抑制混沌振动。该研究可以为制动片系统的制动策略优化与降噪抑振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系统 摩擦振动 试验分析 混沌特性 摩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型压电复合驱动器输出特性研究
17
作者 王兴 邹赫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0,共6页
针对压电驱动结构输出振幅小的问题,基于压电方程与力学理论,构建了“弹簧结构”压电驱动器输出振幅解析模型,研究了复合基板厚度h与压电薄膜厚度h p对输出振幅的影响规律。理论研究表明:h<0.8h p时,驱动器输出振幅随复合基板厚度增... 针对压电驱动结构输出振幅小的问题,基于压电方程与力学理论,构建了“弹簧结构”压电驱动器输出振幅解析模型,研究了复合基板厚度h与压电薄膜厚度h p对输出振幅的影响规律。理论研究表明:h<0.8h p时,驱动器输出振幅随复合基板厚度增大而逐渐增大;h接近h_(p)时,输出振幅急剧增大;h>h_(p)时,振幅随复合基板厚度增大而逐渐减小。通过MEMS工艺制作了压电复合驱动器,LDV测试表明:当驱动电压与压电薄膜厚度大小不变时,驱动器输出振幅随复合基板厚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复合基板与压电薄膜厚度接近时,中性面位于薄膜与复合基板接触面,输出振幅显著提升,与理论预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研究为压电复合驱动器的设计与优化提供新的工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器 压电薄膜 理论模型 振幅 振动测试 复合基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曲线槽箱组合梁桥的涡振性能
18
作者 庄碧涛 吴刚 +3 位作者 薛达 王力东 兰布尔 陈偲鹏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75,共8页
以新建揭阳—惠来铁路跨梅州—潮汕高铁(72+72)m槽箱组合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通过1∶60刚性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试成桥及施工状态下风攻角为-3°、0°和+3°时的主梁涡振响应,并结合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 以新建揭阳—惠来铁路跨梅州—潮汕高铁(72+72)m槽箱组合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通过1∶60刚性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试成桥及施工状态下风攻角为-3°、0°和+3°时的主梁涡振响应,并结合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仿真对主梁涡振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桥状态下主梁涡振性能良好,施工状态下槽形断面风攻角为0°时竖弯涡振较为显著,箱形断面各个攻角竖弯涡振均超过规范限值。施工状态下主梁出现了明显的涡振现象,建立箱形及槽形断面CFD数值仿真分析模型,结合Reynolds平均法的SST k-ω湍流模型和动网格技术,进行二维流固耦合仿真计算,得到了主梁两种断面附近涡量和压力分布图。槽形断面主梁右侧壁顶部明显旋涡脱落是槽形段发生竖向涡振的主要原因,上下表面旋涡的交替脱落是箱形断面发生竖向涡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涡振性能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槽箱组合梁桥 动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载荷一体化小卫星微振动抑制设计与验证
19
作者 裴彦伟 陈善搏 +3 位作者 梁晨 宋可心 张雷 赵春娟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3,共11页
为降低微振动对多载荷集成小卫星的性能影响,提出卫星隔振方案,并建立多载荷微振动集成分析模型,以评估微振动抑制效果。首先,开展了从振源到载荷的两级被动隔振方案设计;其次,建立线性光学系统像移与光学元件运动关系,考虑光学载荷对... 为降低微振动对多载荷集成小卫星的性能影响,提出卫星隔振方案,并建立多载荷微振动集成分析模型,以评估微振动抑制效果。首先,开展了从振源到载荷的两级被动隔振方案设计;其次,建立线性光学系统像移与光学元件运动关系,考虑光学载荷对微振动敏感度的差异性;进一步建立了包含不同光学载荷的微振动集成分析模型,计算卫星隔振前后综合像移;最后,开展地面微振动测量试验和在轨推扫成像校验。结果显示:集成分析模型计算出的最大综合像移值小于0.25像素,地面试验中激光和相机主镜振动最大峰-峰值分别为0.05″和0.012″,在轨成像光学相机频域内最大像移值为0.061像素。地面和在轨微振动测量数据验证了隔振系统设计和集成分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平台 微振动 多载荷集成分析模型 成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确认的非线性转子支承系统建模方法
20
作者 杨稀 闫述 +1 位作者 王浩然 赵永刚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7,共7页
为了建立能够准确反映转子支承系统真实结构的数学模型,提出基于模型确认辨识转子系统非线性支承刚度参数,并建立转子支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方法。采用自由状态下的转子模态测试数据对转子模型进行修正与确认,建立准确的转子模... 为了建立能够准确反映转子支承系统真实结构的数学模型,提出基于模型确认辨识转子系统非线性支承刚度参数,并建立转子支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方法。采用自由状态下的转子模态测试数据对转子模型进行修正与确认,建立准确的转子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转子支承系统开展低幅值激励的模态测试,辨识其线性支承刚度参数,从而建立转子支承系统的底层线性模型。对转子支承系统开展不同激励水平下的恒位移振动测试,确定支承非线性刚度的函数形式,并进一步识别支承非线性刚度参数,最终建立转子支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设计加工了考虑非线性支承因素的转子系统,采用该方法建立的转子支承系统底层线性模型,与实际结构的模态频差在5%以内,模态置信准则(MAC)值在0.89以上,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进一步建立转子支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将模型预测的响应与转动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基本准确地反映真实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支承系统 非线性支承 振动测试 非线性参数识别 非线性建模 模态置信准则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