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效率提升的状态空间-节点混合暂态仿真研究
1
作者 吴小珊 苏寅生 +3 位作者 周保荣 赵利刚 马骞 姚海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0,共9页
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效率和求解精度的双重压力,本文研究了基于状态空间-节点混合框架的效率提升算法。首先,在EMTP程序中,基于状态空间节点(state-space nodal,SSN)法设计含开关时变网络的混合仿真算法,通过数值方法的转换... 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效率和求解精度的双重压力,本文研究了基于状态空间-节点混合框架的效率提升算法。首先,在EMTP程序中,基于状态空间节点(state-space nodal,SSN)法设计含开关时变网络的混合仿真算法,通过数值方法的转换阻尼数值振荡,实现EMTP程序的功能扩展。然后,提出基于多区戴维南等值法的混合框架接口仿真算法,各子系统依电路特性自由选择框架并以对等形式联合计算。最后,通过性能测试验证了SSN法在含多开关复杂系统中效率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节点分析混合框架 电磁暂态仿真 多区戴维南等值法 状态空间节点法 仿真效率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混合连接预制装配式梁-柱子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谭光伟 刘中存 +6 位作者 黄华 冯德成 张海林 潘贤林 刘玮 刘彦生 钱凯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91,共12页
为研究钢-混凝土混合连接(HSCC)预制装配式梁-柱子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设计制作了3个1/2缩尺梁-柱子结构试件,包括1个现浇钢筋混凝土试件和2个带HSCC的预制混凝土(PC)试件,并进行拟静力Pushdown试验;基于ANSYS/LS-DYNA进行有限元模拟... 为研究钢-混凝土混合连接(HSCC)预制装配式梁-柱子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设计制作了3个1/2缩尺梁-柱子结构试件,包括1个现浇钢筋混凝土试件和2个带HSCC的预制混凝土(PC)试件,并进行拟静力Pushdown试验;基于ANSYS/LS-DYNA进行有限元模拟与参数分析,进一步研究连接参数对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现浇试件破坏由梁受拉钢筋断裂主导;PC试件破坏主要由边柱-梁端连接处的螺栓受剪断裂或滑牙控制;平齐端板混合连接(HSCC-FEP)试件的初始峰值荷载最高,但因螺栓滑牙导致悬链线机制未充分发展;顶底腹板角钢连接(HSCC-TSWA)试件通过顶底腹板角钢和螺栓的抗剪作用显著提升了抗拉承载力,可以有效发展悬链线机制,获得更高的极限承载力;提高螺杆强度会改变破坏模式,使破坏模式从螺栓剪断转变为梁纵筋断裂,显著增强子结构的变形能力,促进悬链线机制发展;减小跨高比有利于小变形阶段压拱机制的发展,但会显著降低结构的延性;预紧力为额定扭矩时结构的变形能力最优,过大的预紧力会抑制结构的变形能力,不利于悬链线机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混合连接 装配式结构 Pushdown方法 有限元分析 抗连续倒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概率模型的飞机操纵系统故障风险评估
3
作者 时统宇 高艺 王岩韬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0,共11页
针对飞机操纵系统故障引发的飞行安全风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风险优先数(IRPN)的故障风险评估复合框架。该框架综合考虑故障概率、严重程度、检测度和风险阻尼4个关键风险因素。首先,利用失效模式影响与分析(FMECA)和故障树分析(FTA... 针对飞机操纵系统故障引发的飞行安全风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风险优先数(IRPN)的故障风险评估复合框架。该框架综合考虑故障概率、严重程度、检测度和风险阻尼4个关键风险因素。首先,利用失效模式影响与分析(FMECA)和故障树分析(FTA)方法双向推导系统的故障模式;其次考虑人和环境因素,使用贝叶斯网络(BN)法构建混合概率模型以计算故障概率;再次将故障严重程度划分为3个评价特征参数,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故障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借助飞行员快速参考手册、飞机机型设计手册等,通过准则-推理法制定可检测度的评分准则,较为科学地评估故障模式的所属可检测等级;最后引入功能共振分析法(FRAM)设置风险阻尼系数来表征故障风险演化时的风险传播情况,并以飞机襟缝翼作动系统卡阻故障模式案例进行计算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故障模式的IRPN评估结果为158,与实际运行情况完全吻合。通过故障模式的范例模拟和不安全事件真实验证,证实了IRPN复合风险评估框架计算得到的故障综合风险指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操纵系统 故障风险评估 混合概率模型 改进风险优先数(IRPN) 失效模式影响与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FTA) 功能共振分析法(F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大跨径混合梁部分斜拉桥参数敏感性分析
4
作者 陈华梁 袁帅华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5,共8页
为研究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混合梁部分斜拉桥各设计参数对其成桥状态的影响,保障无砟轨道铺设与运营期安全,以广西南玉高铁六景郁江特大桥主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空间分析模型模拟施工全过程,基于参数敏感性分析原理,分析主梁容重... 为研究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混合梁部分斜拉桥各设计参数对其成桥状态的影响,保障无砟轨道铺设与运营期安全,以广西南玉高铁六景郁江特大桥主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空间分析模型模拟施工全过程,基于参数敏感性分析原理,分析主梁容重、斜拉索初张力、混凝土弹性模量及温度等设计参数对成桥状态下主梁竖向变形、主梁应力、斜拉索索力及桥塔偏位的影响,并分析各成桥状态控制目标对各设计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主梁容重与斜拉索初张力对成桥状态主梁竖向变形及斜拉索索力影响较大,对主梁应力及桥塔纵向偏位有一定影响;混凝土弹性模量对成桥状态的累计影响较小;整体升降温对不设固定支座的桥塔纵向偏位影响较大;索梁温差对主梁竖向变形、主梁应力及斜拉索索力影响较大;主梁温度梯度对主梁应力、主梁竖向变形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 混合梁部分斜拉桥 主梁容重 斜拉索初张力 混凝土弹性模量 温度 敏感性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4个玉米自交系和16个杂交种苗期耐冷性鉴定与评价
5
作者 罗洁 杨泽兵 +6 位作者 张小艳 李阳婧 袁艳丽 向洲 柏光晓 易强 侯宪斌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79-1588,共10页
【目的】鉴定与评价贵州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耐冷性,筛选出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耐冷种质资源,可为贵州高寒地区玉米的早春早播及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54个贵州玉米核心自交系和16个贵州杂交种为供试材料,设室内低温处理(14℃)、室... 【目的】鉴定与评价贵州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耐冷性,筛选出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耐冷种质资源,可为贵州高寒地区玉米的早春早播及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54个贵州玉米核心自交系和16个贵州杂交种为供试材料,设室内低温处理(14℃)、室外低温处理(11.5℃)和对照处理(25℃),测定发芽天数、第2片叶天数、早期活力、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初始荧光(F_(o))、实际光能转换效率(ΦPSII)、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_(v)/F_(m))等9个耐冷相关指标,采用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自交系和杂交种苗期耐冷性进行鉴定,筛选出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耐冷种质资源。【结果】7个耐冷相关指标受到基因型和温度处理极显著或显著的影响。在室内低温处理下,第2片叶天数与早期活力、地上部鲜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下同),早期活力与地上部干重、地上部鲜重呈显著正相关,F_(o)与ΦPSII、F_(v)/F_(m)均呈显著负相关;在对照处理下早期活力与发芽天数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SPAD呈显著正相关。对照处理的自交系和杂交种发芽天数、第2片叶天数均值均低于室内外低温处理的自交系和杂交种,SPAD、ΦPSII、F_(v)/F_(m)和地上部鲜(干)重的均值高于室内外低温处理,对照处理的自交系F_(o)的均值均低于室内外低温,杂交种低于室内低温,高于室外低温。对照处理下自交系和杂交种的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的变异系数较其他指标大,而ΦPSII和F_(v)/F_(m)的变异系数较小,说明对照处理下在自交系与杂交种呈现出类似的变异趋势。地上部干重和F_(v)/F_(m)在室内低温处理下的广义遗传力较高;室内外低温处理下自交系和杂交种耐冷相关指标的广义遗传力变化范围较大(0.01~0.95),表明大多数耐冷相关指标主要受遗传因素和冷害的影响。54个自交系被划分为三大类群,耐冷性排序为类群Ⅱ>类群Ⅲ>类群Ⅰ,类群Ⅱ隶属值最高的为GD932,为6.27,类群Ⅲ隶属值最高的材料是兆玉001和ES40,分别为6.10和5.95,可见类群Ⅱ和类群Ⅲ中的材料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在16个杂交种中,金玉932和黔玉3号隶属值较高,分别为7.87和5.62,耐冷性较强,二者的耐冷杂优模式为瑞德×地方种质和瑞德×苏湾。【结论】隶属值排名前4的材料GD932、兆玉001、ES40、金玉932为耐冷性强种质,可用作高寒地区玉米育种的亲本材料。热带种质类群的耐冷性高于地方血缘与瑞德类群,瑞德血缘×地方血缘的杂优模式在玉米耐冷育种和高海拔早春早播中应重点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自交系 苗期 耐冷性 隶属函数法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local wave ti me-frequency method in reciprocating mechanical fault diagnosis
6
作者 Wang Lei Wang Fengtao Ma Xiaojiang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380-381,共2页
To diagnosethe reciprocating mechanical fault.We utilizedlocal waveti me-frequency approach.Firstly,we gave the principle.Secondly,the application of local wave ti me-frequency was given.Finally,we discusseditsvirtue ... To diagnosethe reciprocating mechanical fault.We utilizedlocal waveti me-frequency approach.Firstly,we gave the principle.Secondly,the application of local wave ti me-frequency was given.Finally,we discusseditsvirtue in reciprocating mechanical fault dia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AL WAVE method time-frequency analysis FAULT DIAGN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铜铝混合扁线绕组交流损耗计算 被引量:3
7
作者 史涔溦 聂涵婧 +1 位作者 邱建琪 史婷娜 《电机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共11页
由于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的影响,常规扁线绕组电机在高频时会产生较大的涡流损耗,为此提出一种铜铝混合扁线绕组结构,将槽口处两层铜导体替换成铝包铜导体,可有效减小高频时的交流损耗,同时对直流损耗的影响较小。首先建立了该结构单槽... 由于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的影响,常规扁线绕组电机在高频时会产生较大的涡流损耗,为此提出一种铜铝混合扁线绕组结构,将槽口处两层铜导体替换成铝包铜导体,可有效减小高频时的交流损耗,同时对直流损耗的影响较小。首先建立了该结构单槽交流损耗的解析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转子永磁磁场对槽口漏磁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冻结磁导率法建立了计及永磁磁场影响的半解析模型,对样机不同频率下的交流损耗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铝包铜导体的结构参数对交流损耗的影响,确定了层数与内芯尺寸。计算结果表明,相较于全铜扁线,最高频率时整机交流损耗下降16.3%,低频时基本相当。最后,将解析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基本吻合,验证了本文解析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扁线绕组 交流损耗 铜铝混合扁线 有限元分析 半解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永久模板叠合RC单向板短期刚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照耀 梁兴文 +2 位作者 翟天文 王莹 吴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30,共9页
钢-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HFRCC)具有良好的受拉韧性和耐久性能,是永久模板的理想材料。首先探究了PVA纤维掺量对HFRCC工作性能和抗折强度的影响,随着PVA纤维掺量增加,HFRCC的工作性能显著减弱,抗折强度先增大再减小,最终选用... 钢-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HFRCC)具有良好的受拉韧性和耐久性能,是永久模板的理想材料。首先探究了PVA纤维掺量对HFRCC工作性能和抗折强度的影响,随着PVA纤维掺量增加,HFRCC的工作性能显著减弱,抗折强度先增大再减小,最终选用含有1.5%钢纤维和0.25%PVA纤维的HFRCC来制作永久模板。随后对六个HFRCC永久模板叠合RC单向板和一个RC单向板进行了四点受弯试验,探究了HFRCC-RC界面处理方式和配筋率对叠合板受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抹平、等距凹槽和钢钉拉毛三种界面处理方式对叠合板受弯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HFRCC模板能够有效限制裂缝发展,减小裂缝宽度和间距,叠合板的开裂弯矩相比于普通混凝土板提高了20.1%~31.7%。分别采用刚度解析法和有效惯性矩法建立了HFRCC-RC叠合板短期刚度计算方法,两种方法均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且离散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PVA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永久模板 短期刚度 刚度解析法 有效惯性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推进系统与飞机数字化设计现状与展望
9
作者 康乐 冉千禧 +2 位作者 毛军逵 余之圳 韩枫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100,共17页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针对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及飞机发展专门开发的数字化设计工具,归纳了其相应设计方法及特点。综合来看,为了满足混合动力飞机的设计需求,集成高精度电系统和热能管理系统模型,建立针对性的性能评估体系、飞机与发动机设计...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针对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及飞机发展专门开发的数字化设计工具,归纳了其相应设计方法及特点。综合来看,为了满足混合动力飞机的设计需求,集成高精度电系统和热能管理系统模型,建立针对性的性能评估体系、飞机与发动机设计的数据耦合交互、研究设计与安全性分析相统一的建模方法、基于人工智能方法提高优化设计管理能力是目前面向其特点的关键发展方向,并为其后续的实验验证、适航条例制定等工程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推进系统设计 混合动力飞机设计 多学科优化设计 混合动力评价体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边坡耐久性弱化及整体稳定性影响分析
10
作者 王华俊 马永政 +3 位作者 卿翠贵 叶文亚 李春光 赵勇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1,163,共9页
针对在役边坡长期耐久性能弱化及对整体稳定性影响问题,首先依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原理,建立边坡支护结构耐久性弱化分析模型,结合室内耐久性加速试验进行验证分析,接着基于混合型非连续变形分析法(HDDA)扩展了锚杆单元连接不同位移模式... 针对在役边坡长期耐久性能弱化及对整体稳定性影响问题,首先依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原理,建立边坡支护结构耐久性弱化分析模型,结合室内耐久性加速试验进行验证分析,接着基于混合型非连续变形分析法(HDDA)扩展了锚杆单元连接不同位移模式块体的算法,利用该扩展型混合DDA法结合有限元法以分析耐久性弱化边坡稳定性问题,建立了总体计算基本框架。最后以浙江省某沿海公路边坡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边坡多型支护结构物在30~60 a内有锈胀开裂及断裂失效的可能性;假定锚杆不失效时边坡安全系数随年限增加存在一定降幅,而在考虑锚杆陆续失效时边坡安全系数降幅明显,需要提前采取加固措施。此外还表明混合型DDA法建模灵活、模拟结果合理,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耐久性 边坡稳定性 支护结构 混合型非连续变形分析法(HDDA) 有限元 边坡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反情报工作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凡 马晓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5,共7页
[研究目的]俄罗斯依靠实施多种拒止手段、使用多域情报欺骗、开展多样积极措施等行动,丰富了在人力、电磁、网络等多维领域的反情报工作手段,有效应对了美西方的混合威胁和情报对抗。对俄罗斯反情报工作进行研究,能够总结“混合战争”... [研究目的]俄罗斯依靠实施多种拒止手段、使用多域情报欺骗、开展多样积极措施等行动,丰富了在人力、电磁、网络等多维领域的反情报工作手段,有效应对了美西方的混合威胁和情报对抗。对俄罗斯反情报工作进行研究,能够总结“混合战争”条件下的反情报工作措施,为中国应对美西方对华战略遏制提供一定的借鉴。[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全面梳理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反情报工作面临的现实威胁和采取的具体措施;通过总结归纳法,系统评估俄罗斯反情报工作发挥的作用效果。[研究结论]俄乌冲突是“混合战争”理论的生动实践,俄罗斯反情报工作已与多种作战样式深度融合,探索拓展了反人力情报、反信号情报、反网络情报等多维领域的多样手段。通过研究,可以丰富我国反情报措施,不断提升国家反情报能力水平,全面有效支撑未来可能发生的“混合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乌冲突 反情报 情报保障 情报对抗 混合战争 俄罗斯 文献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形函数和Gurtin变分原理的动力时域有限元方法
12
作者 陈凤玲 何宜谦 +1 位作者 于洋 杨海天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2-1019,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和三角函数混合的形函数及其构造方法,结合Gurtin变分原理和加权余量法,建立了三种时域有限元方程,从而为描述变量的时变特性提供了更灵活和多样的选择。在基于增维降阶一阶动力方程的时域有限元计算中,提出了一种算... 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和三角函数混合的形函数及其构造方法,结合Gurtin变分原理和加权余量法,建立了三种时域有限元方程,从而为描述变量的时变特性提供了更灵活和多样的选择。在基于增维降阶一阶动力方程的时域有限元计算中,提出了一种算法稳定的分析方法,当形函数形式、时间步长及节点数给定,可通过数值计算对算法的稳定性进行判定。通过算例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数值验证,考虑了多项式、简谐荷载作用下常/变刚度、质量的动力问题,探讨了不同时间有限元建模方式、形函数、插值点个数、时间步长等因素对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影响,并与解析解、Newmark法、中心差分法等进行了比较,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分析 混合形函数 时域有限元 Gurtin变分原理 加权余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下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梁阻尼特性的细观力学分析
13
作者 邵士儒 王洋 孙双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11,共10页
基于复合材料细观力学,利用能量耗散原理及宏观应变能法建立了湿热环境下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层合梁的阻尼预测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了湿热环境下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损耗因子的计算程序,研究了纤维铺设角度、体积分数、铺层顺... 基于复合材料细观力学,利用能量耗散原理及宏观应变能法建立了湿热环境下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层合梁的阻尼预测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了湿热环境下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损耗因子的计算程序,研究了纤维铺设角度、体积分数、铺层顺序以及湿热效应对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层合梁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湿热环境导致材料产生湿热应变是影响阻尼特性的主要机理;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层合梁的损耗因子均随温度及吸水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温度的影响远大于吸水浓度的影响;纤维体积分数越高,受湿热影响程度越大;铺层角度对损耗因子影响远高于湿热、混杂方式、纤维体积分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耗因子 玻/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 应变能法 湿热效应 细观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智能优化算法的输变电工程全环节关键数据处理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琳 黄博 +1 位作者 申亚波 李爽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269,共7页
为了提升输变电工程全环节的数据管理质效,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智能优化算法的输变电工程全环节关键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以造价数据管理为核心,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工程造价控制评估模型,获得了造价评估指标与指标权重。同时设计了一种... 为了提升输变电工程全环节的数据管理质效,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智能优化算法的输变电工程全环节关键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以造价数据管理为核心,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工程造价控制评估模型,获得了造价评估指标与指标权重。同时设计了一种改进的随机邻域嵌入算法实现数据降维,进而引入经自适应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及粒子群算法。在交叉策略框架下,将两者相结合并得到鲸鱼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输变电工程全环节关键数据的处理效果较优,而与其他方法相比,其精度和效率也均具备显著优势,能够提升数据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工程 全环节 鲸鱼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 随机邻域嵌入算法 工程造价 关键数据 交叉策略 数据管理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地锚式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阳晏 覃作伟 +1 位作者 廖原 陶辰亮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98,共6页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钢-混结合段设置在主跨侧距桥塔中心线20 m处,总长6 m,采用多格室后承压板式构造,由后承压板、钢格室和预应力钢绞线等组成。为验证大桥钢-混结合段构造设计的合理性,明确...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钢-混结合段设置在主跨侧距桥塔中心线20 m处,总长6 m,采用多格室后承压板式构造,由后承压板、钢格室和预应力钢绞线等组成。为验证大桥钢-混结合段构造设计的合理性,明确钢-混结合段的受力性能及传力特征,采用ANSYS软件建立钢-混结合段有限元模型,分析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轴力最不利荷载组合下钢-混结合段钢格室、承压板、格室填充混凝土、开孔板剪力键等主要部件的受力,以及主要传力构件的传力比。结果表明:钢-混结合段总体应力分布均匀,各构件受力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钢-混结合段刚度过渡均匀,传力平顺,有效避免了刚度突变导致的应力集中;钢-混结合段剪力传递以边箱格室剪力键为主,顺桥向随格室填充混凝土与开孔板相对滑移累积,开孔板剪力键剪力逐渐增大;承压板承压传递与钢格室承剪传递轴力比例相当。该桥采用的多格室后承压板式构造,实现了承压板与钢格室承压传剪协同作用,改善了钢-混结合段的受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梁 钢-混结合段 多格室构造 开孔板剪力键 受力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钢-混混合梁桥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积泉 郑舜航 路云强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8,共8页
为给多跨非对称钢-混混合梁桥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以一座4跨非对称钢-混混合梁桥——龙翔大桥主航道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杆系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合龙顺序、钢箱梁长度对该桥成桥后线形和内力的影响,以及9个关键参数对... 为给多跨非对称钢-混混合梁桥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以一座4跨非对称钢-混混合梁桥——龙翔大桥主航道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杆系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合龙顺序、钢箱梁长度对该桥成桥后线形和内力的影响,以及9个关键参数对预拱度及合龙口纵向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龙顺序对成桥线形和内力的影响较小,该桥采用2个中跨依次合龙的施工顺序;各墩墩顶负弯矩绝对值和中跨跨中挠度随钢箱梁长度与中跨跨径之比k 1增大而呈线性减小,该桥k 1最终取0.371,中跨钢箱梁长75 m;钢箱梁自重和主梁混凝土弹性模量对预拱度影响较大,前者变化6%、后者变化10%时预拱度变化值分别约为15 mm和13 mm;环境温度对合龙口纵向变形影响较大,环境温度变化10℃时合龙口纵向变形变化12 mm。施工控制时应严格控制钢箱梁自重、主梁混凝土弹性模量,确保按设计温度合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混合梁桥 非对称体系 合龙顺序 钢箱梁长度 预拱度 合龙口纵向变形 参数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能源利用碳足迹分析--以厦门市为例 被引量:34
17
作者 林剑艺 孟凡鑫 +2 位作者 崔胜辉 于洋 赵胜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82-3794,共13页
城市能源利用碳足迹分析综合考虑直接与间接碳排放,对于深度分析碳排放的本质过程、制定科学全面的碳减排计划具有重要意义。以厦门市为研究案例,应用碳足迹的混合分析方法,对厦门市2009年能源利用碳足迹进行了分析,除了包括传统研究中... 城市能源利用碳足迹分析综合考虑直接与间接碳排放,对于深度分析碳排放的本质过程、制定科学全面的碳减排计划具有重要意义。以厦门市为研究案例,应用碳足迹的混合分析方法,对厦门市2009年能源利用碳足迹进行了分析,除了包括传统研究中的城市能源终端利用产生的直接碳排放,还计算了跨界交通和城市主要消耗物质的内含能引起的间接碳排放。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边界内的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能源消耗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即层次1和层次2)只占到总碳足迹的64%,而一直被忽略的跨界交通和城市主要消耗物质的内含能引起的间接碳排放(层次3)占到36%;(2)在直接碳排放中,工业部门的碳排放贡献率最大,占到直接碳排放的55%,其中化工行业带来的碳排放占到工业部门的25%;(3)在间接碳排放中,跨界交通引起的碳排放占间接碳排放的27%,其中长途道路运输贡献率最大,占跨界交通碳排放的38%;主要材料内含能碳排放占间接碳排的73%,其中燃料的内含能碳排放占总内含能的份额最大,达51%。;(4)从人均碳足迹角度比较,厦门市人均碳足迹和丹佛市的人均直接碳排(层次1+层次2)分别为5.74 t CO2e/人、18.9 t CO2e/人,包含3个层次的人均碳足迹分别为9.01 tCO2e/人、25.3 t CO2e/人,其中跨界交通引起的碳排放均占总碳足迹的10%左右,主要材料的内含能引起的碳排放分别占到总碳足迹的26%、15%;通过国内外典型城市不同层次碳足迹比较可见厦门还是相对低碳的,但有个显著的特点是主要消耗物质的内含碳排放比例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城市消耗更多的基础材料,进一步证明了传统核算中忽略的第3层次碳排放核算与管理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利用 碳足迹 混合分析法 EIO-LCA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FMECA与FTA正向综合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陶建峰 王少萍 姚一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63-665,共3页
FMECA(FailureModeEffectandCriticalityAnalysis)和FTA(FaultTreeAnalysis)是分析系统故障因果关系的两种常用技术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 ,它们在用于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分析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这两种技术分别独立应用时 ,既有各自的优... FMECA(FailureModeEffectandCriticalityAnalysis)和FTA(FaultTreeAnalysis)是分析系统故障因果关系的两种常用技术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 ,它们在用于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分析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这两种技术分别独立应用时 ,既有各自的优点 ,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为此综合了FMECA与FTA的优点 ,阐述了复杂动态系统FMECA与FTA综合的思路 ,着重阐述了由计算机辅助FMECA向FTA正向综合建立故障子树的推理算法 ,通过三余度舵机系统的应用 ,证明该方法效果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树形图分析 综合定位法 可靠性 FMECA与FTA正向综合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长江大桥混合梁结合段受力分析 被引量:46
19
作者 刘荣 余俊林 +1 位作者 刘玉擎 吴定俊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35,62,共4页
鄂东长江大桥为主跨926 m的混合梁斜拉桥,混合梁结合段采用有格室后承压板形式,钢与混凝土间通过焊钉和开孔板连接件结合。为得出连接件受力分布和内力分担比例,校核连接件布置,对该结合段局部格室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并考虑相对滑移、... 鄂东长江大桥为主跨926 m的混合梁斜拉桥,混合梁结合段采用有格室后承压板形式,钢与混凝土间通过焊钉和开孔板连接件结合。为得出连接件受力分布和内力分担比例,校核连接件布置,对该结合段局部格室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并考虑相对滑移、承压接触和连接件作用进行受力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连接件和承压板各分担约50%的轴压力。焊钉作用最大剪力约为40kN,开孔板连接件约为130 kN,开孔板传力作用明显。沿主梁轴向,钢格室应力平缓减小,混凝土轴向压力线性增加,结合段应力过渡平滑。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梁 连接件 受力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高墩小半径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29
20
作者 揭志羽 卫星 +1 位作者 李亚东 顾颖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8,共7页
为研究大跨高墩小半径刚构-连续组合曲线梁桥的地震响应,以某(40+6×80+40)m的刚构-连续组合梁铁路特大桥为背景进行分析。采用ANSYS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计算桥梁动力特性,并采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位... 为研究大跨高墩小半径刚构-连续组合曲线梁桥的地震响应,以某(40+6×80+40)m的刚构-连续组合梁铁路特大桥为背景进行分析。采用ANSYS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计算桥梁动力特性,并采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增大桥墩刚度、采用墩梁固结方式能够提高刚构-连续组合曲线梁桥的整体性,有利于桥梁的抗震;从地震响应(位移、弯矩)综合考虑,对该类桥梁最不利的地震波激励角度为0°、90°(分别对应顺桥向、横桥向),增大横向刚度可减小桥梁结构的横向位移,增大墩底截面面积可减小桥梁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总体上来说,在横桥向地震波激励下该类桥梁横向位移和面外弯矩最大,在顺桥向地震波激励下该类桥梁纵向位移和面内弯矩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桥 曲线桥 高墩 地震响应 反应谱法 时程分析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