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1
作者 思兰兰 许文 +6 位作者 李乐 纪冬 陈雪媛 戴久增 姚增涛 陈威巍 刘妍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7-755,共9页
目的分析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SCV)对4种人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2、Huh7、HepG2)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设置未用药对照组(0μmol/L)和0.5、1、2、4、8、16、32μmol/L SCV组,处理正常肝细胞系L02,采用CCK-8法检测SCV对L02... 目的分析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SCV)对4种人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2、Huh7、HepG2)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设置未用药对照组(0μmol/L)和0.5、1、2、4、8、16、32μmol/L SCV组,处理正常肝细胞系L02,采用CCK-8法检测SCV对L02细胞的毒性作用。培养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Bel-7402、Huh7、HepG2,设置未用药对照组(0μmol/L)和2、4、8μmol/L SCV组。采用CCK-8法、平板克隆实验、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流式细胞实验分别检测SCV对4种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的核因子κB亚基p65(p65)、B细胞淋巴瘤2家族蛋白质(Bcl-2)和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情况,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未用药对照组(0μmol/L)比较,0.5、1、2、4、8μmol/L SCV对L02细胞无明显的毒性作用,选择2、4、8μmol/L SCV进行后续实验。与未用药对照组(0μmol/L)比较,不同浓度(2、4、8μmol/L)的SCV均可明显抑制4种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P<0.001)。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与未用药对照组(0μmol/L)比较,不同浓度(2、4、8μmol/L)的SCV均可明显降低4种肝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P<0.05或P<0.01或P<0.001)。此外,Transwell和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未用药对照组(0μmol/L)比较,不同浓度(2、4、8μmol/L)的SCV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P<0.05或P<0.01或P<0.001)。在上述结果中,SCV的抑制作用均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SCV可将细胞阻滞于G2/M期(P<0.05或P<0.01或P<0.001),并可明显促进细胞凋亡(P<0.05或P<0.01或P<0.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SCV可明显下调p65(P<0.05或P<0.01)和Bcl-2的表达(P<0.05),上调Caspase-3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SCV可明显抑制多种人肝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侵袭和迁移,并可阻滞细胞周期进程。SCV可能通过抑制p65、Bcl-2的表达,从而解除其对凋亡通路的抑制作用,进而激活Caspase-3促进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 人肝癌细胞系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肖秀丽 王晓瑜 +2 位作者 蒲霞 郭庆喜 龙汉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05-30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黄芩素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外迁移侵袭能力及Ezrin、MMP-9、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芩素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外迁移侵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经黄芩素干预后用划痕愈合实验和侵袭小室... 目的:通过观察黄芩素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外迁移侵袭能力及Ezrin、MMP-9、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芩素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外迁移侵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经黄芩素干预后用划痕愈合实验和侵袭小室实验分别检测黄芩素对SMMC-7721细胞迁移运动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黄芩素作用于SMMC-7721细胞48h后对Ezrin、MMP-9、VEGF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划痕愈合实验显示各浓度实验组划痕愈合宽度占原宽度的比例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体外侵袭实验显示实验组穿过人工基底膜胶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Ezrin、MMP-9、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黄芩素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下调Ezrin、MMP-9、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外迁移侵袭,传统中药黄芩可望为肝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安全、有效、价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肝癌细胞株 侵袭 迁移 EZRIN MMP-9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康娟 吴小翎 +3 位作者 张大志 周智 胡鹏 王志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98-1702,共5页
目的:初步研究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docetaxel-loaded lipid microbubbles,LDLM)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s destruction,UTMD)对人SMMC-7721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SMMC-7721细胞,确... 目的:初步研究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docetaxel-loaded lipid microbubbles,LDLM)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s destruction,UTMD)对人SMMC-7721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SMMC-7721细胞,确定适宜的多西紫杉醇浓度,细胞分为6组,比较各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超微结构改变、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结果:载药微泡+超声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其他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电镜下观察载药微泡+超声组的凋亡细胞最多;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载药微泡+超声组的细胞凋亡率最高(P=0.000),LDLM+US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为(0.79±0.27)%(P=0.000),G2/M期细胞比例升高最明显,为(90.54±0.48)%(P=0.000)。结论:LDLM联合UTMD可抑制人SMMC-7721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为后续进一步从蛋白、基因层面探索其作用的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泡 多西紫杉醇 人肝癌细胞系 载药微泡 人SMMC-772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人肝癌细胞 HepG2增殖及脂肪酸合酶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彭晓韧 刘燕 +1 位作者 邹大进 李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0-364,共5页
目的二甲双胍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癌症发生风险较其他药物治疗者显著降低。探讨二甲双胍在人肝癌细胞HepG2中的抗肿瘤活性与脂肪酸合酶的关系。方法选取不同浓度(1、5、10、15 mmol/L)二甲双胍处理HepG2细胞24、48、72 h,用CCK-8法检测其... 目的二甲双胍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癌症发生风险较其他药物治疗者显著降低。探讨二甲双胍在人肝癌细胞HepG2中的抗肿瘤活性与脂肪酸合酶的关系。方法选取不同浓度(1、5、10、15 mmol/L)二甲双胍处理HepG2细胞24、48、72 h,用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设阳性对照(紫杉醇10μg/m L),阴性对照(二甲双胍0 mmol/L)。设0、5、10、15 mmol/L二甲双胍处理72 h,用Western blot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磷酸化AMPK(P-AMPK)、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 TOR)、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RT-PCR检测FAS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5、10、15 mmol/L二甲双胍干预24、48、72 h,分别随二甲双胍浓度与处理时间的增加,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5),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其中10 mmol/L二甲双胍处理后增殖抑制率在72 h接近50%、15 mmol/L二甲双胍处理后增殖抑制率均>50%。0、5、10、15 mmol/L二甲双胍处理HepG2细胞72 h后,P-AMPK的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增高而上调,P-m TOR、FASN的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增高而下调,三者在10、15 mmol/L二甲双胍作用后的表达较阴性对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kt蛋白表达在二甲双胍各浓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SN mRNA的表达随药物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5、10、15 mmol/L二甲双胍作用后表达量均较阴性对照显著下降(P<0.05)。结论二甲双胍的的抗肿瘤作用与其激活AMPK、抑制m TOR和FASN有关。二甲双胍虽然抑制了m TOR的活化,但没有造成Akt的反馈性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肝癌细胞株HEPG2 脂肪酸合酶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转换酶基因转导人肝癌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贾随旺 钱其军 +3 位作者 姚晓平 曹惠芳 王华菁 吴孟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55-258,共4页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人细胞凋亡基因白介素iβ转换酶(ICE)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hICE,采用电穿孔法将其与空载体pLXSN导入包装细胞系PA317,筛选G418抗性克隆,并将其病毒上清转入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经G418筛选分别获得阳性克隆S...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人细胞凋亡基因白介素iβ转换酶(ICE)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hICE,采用电穿孔法将其与空载体pLXSN导入包装细胞系PA317,筛选G418抗性克隆,并将其病毒上清转入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经G418筛选分别获得阳性克隆SMMC7721-hICE及SMMC7721-neo.RT-PCR分析证实目的基因已整合在SMMC7721-hICE细胞基因组中.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及裸鼠致瘤性分析表明SMMC7721-hICE体外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细胞SMMC7721及SMMC7721-neo,而且在裸鼠体内成瘤性降低(前者3/6,后者6/6),肿瘤发生延缓,肿瘤重量明显减轻.以上结果表明,逆转录病毒介导的人ICE基因转染使肝癌细胞恶性增殖明显受抑,为开展人ICE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白细胞介素1β转换酶 逆转录病毒载体 基因转染 肝癌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细胞株QGY-7701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及二维电泳图谱的建立 被引量:2
6
作者 袁拥华 李伟 +4 位作者 杨晓兰 李龙江 汤为学 黄开顺 余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233-1236,共4页
目的:建立人肝癌细胞株QGY-7701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方法:利用两种不同的裂解液提取细胞蛋白,进行双向电泳,经PDQuest软件分析与比较后,挑选匹配良好的10个蛋白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的鉴定。结果:... 目的:建立人肝癌细胞株QGY-7701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方法:利用两种不同的裂解液提取细胞蛋白,进行双向电泳,经PDQuest软件分析与比较后,挑选匹配良好的10个蛋白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的鉴定。结果:建立了稳定的人肝癌细胞株QGY-7701的双向电泳图谱,裂解液Ⅱ比裂解液Ⅰ提取的蛋白质量多25%,2-DE胶上蛋白点数多32%,从10个候选蛋向中鉴定出9个有意义的蛋白(P<0.05)。结论:初步建立了人肝癌细胞株QGY-7701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为进一步开展药物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癌细胞株QGY-7701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必需脂肪酸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生长和甲胎蛋白分泌抑制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谢丽涛 陈家堃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74-276,共3页
本实验用放射免疫法研究了必需脂肪酸亚麻酸和亚油酸对BEL-7042人肝癌细胞甲胎蛋白(AFP)的分泌的影响,并观察它们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42~50μg/ml亚麻酸能明显地抑制肝癌细胞AFP分泌(P<0.01),亚油酸则作用较弱,... 本实验用放射免疫法研究了必需脂肪酸亚麻酸和亚油酸对BEL-7042人肝癌细胞甲胎蛋白(AFP)的分泌的影响,并观察它们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42~50μg/ml亚麻酸能明显地抑制肝癌细胞AFP分泌(P<0.01),亚油酸则作用较弱,与对照相比无差异(P>0.05),我们对亚麻酸的抗癌作用的研究为癌症病人的保健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需脂肪酸 肝癌 分泌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桃醌不同给药途径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陈丽 张建 +2 位作者 汪思应 黄德武 顾为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39-344,I0022,共7页
目的采用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不同给药途径对胡桃醌抗肿瘤活性和毒性进行评价。方法建立人肝癌BEL-740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腹腔注射和局部注射两个给药途径观察胡桃醌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结果①以600、300和150μg/kg胡... 目的采用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不同给药途径对胡桃醌抗肿瘤活性和毒性进行评价。方法建立人肝癌BEL-740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腹腔注射和局部注射两个给药途径观察胡桃醌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结果①以600、300和150μg/kg胡桃醌腹腔注射于人肝癌BEL-740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发现该剂量胡桃醌对肿瘤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NK细胞活性检测发现,600、300μg/kg胡桃醌对裸鼠免疫功能有影响(P均<0.01),150μg/kg胡桃醌则没有影响(P>0.05);与阳性对照组(5-Fu)相比,600μg/kg胡桃醌组NK细胞活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300和150μg/kg胡桃醌组NK细胞活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果提示胡桃醌对小鼠免疫系统有一定的损伤作用。②以4.5、3和1.5 mg/kg胡桃醌腹腔注射于人肝癌BEL-740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抑瘤率分别为为78.24%、66.57%、48.94%;4.5、3 mg/kg胡桃醌的抑瘤作用可与阳性对照组比拟(P均>0.05)。但4.5 mg/kg胡桃醌组裸鼠出现明显的皮下脂肪减少、消瘦,并有死亡现象。③以pH 7.4和pH 4.0的600、300和150μg/kg胡桃醌人肝癌BEL-740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局部给药,结果发现不同pH(pH 7.4或4.0)600、300μg/kg的胡桃醌局部注射抑瘤作用与阳性对照组(5-Fu)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不同pH的150μg/kg胡桃醌抑瘤作用不明显。同一浓度不同pH药物的抑瘤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但pH 4.0的胡桃醌组肿瘤细胞肝转移较少。结论胡桃醌不同给药途径均可抑制人肝癌BEL-740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但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药物安全范围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醌 BEL-7402细胞移植瘤 药效学 裸鼠 生长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蒲霞 郭庆喜 +2 位作者 任美萍 杨成万 龙汉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0-773,786,共5页
从茶多酚中分离提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单体。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EGCG对其进行干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检测EGCG作用于SMMC... 从茶多酚中分离提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单体。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EGCG对其进行干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检测EGCG作用于SMMC-7721细胞后对Survivin、突变型P5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在EGCG的作用下,SMMC-7721凋亡明显增加(P<0.05);Survivin和突变型P5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表明EGCG可能通过下调人肝癌细胞株Survivin和突变型p53的表达,进而促进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以达到抗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肝癌细胞 凋亡 SURVIVIN 突变型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单克隆抗体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琳 孙航 +4 位作者 张林 郭晖 陈雪华 邓建川 刘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33-635,643,共4页
目的: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有无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的表达,利用hALR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anti-hALR McAb)结合hALR,观察其阻断hALR的作用后,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以及RT-PCR的方法检测... 目的: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有无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的表达,利用hALR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anti-hALR McAb)结合hALR,观察其阻断hALR的作用后,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以及RT-PCR的方法检测HepG2细胞hALR蛋白及mRNA的表达;用3H-TdR掺入法检测hALR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中和hALR后HepG2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①HepG2细胞有hALR的表达。②抗hALR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地阻断hALR的作用后可部分抑制肿瘤细胞自主性生长。结论:抗hALR单克隆抗体能部分抑制肿瘤细胞自主性生长;hALR通过自分泌方式参与了肝癌细胞的自主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单克隆抗体 肝癌 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RT反义基因转染对肝癌细胞端粒酶亚单位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仕明 房殿春 +3 位作者 杨金亮 罗元辉 鲁荣 刘为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2193-2195,共3页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蛋白催化活性亚单位 (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 ,hTRT)反义基因转染对HepG2 肝癌细胞株端粒酶亚单位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TRT正义基因转染的HepG2 细胞(HepG2 S)以及hTRT反义基...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蛋白催化活性亚单位 (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 ,hTRT)反义基因转染对HepG2 肝癌细胞株端粒酶亚单位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TRT正义基因转染的HepG2 细胞(HepG2 S)以及hTRT反义基因转染的HepG2 细胞 (HepG2 AS)的细胞周期 ,采用RT PCR法检测上述细胞hTRT、端粒酶RNA(hTR)、端粒酶相关蛋白 1(TP1)以及c myc和bcl 2基因的变化 ,同时采用Westernblot检测hTRT蛋白质的变化。结果 HepG2 AS出现G0 G1 期阻滞 ,增殖指数增加 ,凋亡率亦明显增加 ,进一步研究发现 ,HepG2 AS端粒酶亚单位hTRT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均表达减少 ,而TP1、hTR无明显变化 ,bcl 2和c mycmRNA的表达亦明显下调。结论 hTRT反义基因不仅可以下调HepG2 细胞hTRT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 ,而且可以下调c myc、bcl 2mRNA的表达 ,从而一方面降低端粒酶活性 ,另一方面一定程度增加凋亡细胞的比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蛋白催化活性亚单位 反义基因治疗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人肝癌HepG2细胞BC047440基因沉默 被引量:6
12
作者 钟扬 李靖 +4 位作者 黄小兵 郑璐 杨彤翰 赵弘智 梁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44-748,共5页
目的构建BC047440基因RNAi慢病毒干扰载体,并检测其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中BC047440基因的沉默效果。方法针对已经筛选确定的BC047440基因RNAi有效靶序列,合成BC047440基因特异性shRNA序列,退火形成双链DNA,与经HpaⅠ和XhoⅠ双酶切后... 目的构建BC047440基因RNAi慢病毒干扰载体,并检测其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中BC047440基因的沉默效果。方法针对已经筛选确定的BC047440基因RNAi有效靶序列,合成BC047440基因特异性shRNA序列,退火形成双链DNA,与经HpaⅠ和XhoⅠ双酶切后的pFU-GW-iRNA载体连接产生pFU-GW-shBC047440慢病毒载体,PCR、DNA测序鉴定阳性克隆。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FU-GW-shBC047440、pHelper 1.0载体和pHelper 2.0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产生具备感染能力的慢病毒。以293T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水平测定病毒滴度,并测定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最适感染复数(MOI)。以最适MOI感染HepG2细胞,分BC047440-shRNA组、control-shRNA组和HepG2组;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BC047440 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经PCR鉴定,成功构建BC047440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测定慢病毒滴度为5×108TU/ml,其在HepG2细胞中最适MOI为20;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分别显示BC047440-shRNA组中BC047440 mRNA及BC047440蛋白表达较control-shRNA组和HepG2组明显降低,control-shRNA组与HepG2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成功构建BC047440特异性RNAi慢病毒载体,感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后,实现了对HepG2细胞中BC047440基因的有效沉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047440 RNA干扰 慢病毒载体 人肝癌细胞系HEPG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烯丙基三硫通过线粒体依赖性途径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志科 张蒙夏 +6 位作者 姜浩 伍尤华 艾小红 罗红梅 汪煜华 雷小勇 唐圣松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99-1305,共7页
二烯丙基三硫(diallyl trisulfide,DATS)对多种肿瘤有抗癌作用,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为探讨DATS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用丫啶橙/溴化乙锭(AO/EB)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在显微镜下计数凋亡细胞数.JC-1荧光染色观察线粒体膜电... 二烯丙基三硫(diallyl trisulfide,DATS)对多种肿瘤有抗癌作用,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为探讨DATS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用丫啶橙/溴化乙锭(AO/EB)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在显微镜下计数凋亡细胞数.JC-1荧光染色观察线粒体膜电势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色素c蛋白分布,ELISA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显示,DATS诱导HepG2细胞凋亡,用50μmol/L与100μmol/LDATS处理48h,细胞凋亡率分别达到60.33%和93.67%,并引起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势降低.Western blot显示,DATS能诱导胞浆细胞色素c增加,与此同时,线粒体细胞色素c减少,诱导HepG2细胞caspase-3活化.提示:DATS可通过降低线粒体膜电势,促进细胞色素c由线粒体膜释放到胞浆中,激活caspase-3途径诱导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细胞系 线粒体 二烯丙基三硫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皮素衍生物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雨欣 孙莹茵 +2 位作者 黄成 马陶陶 李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03-1007,共5页
目的以橙皮素为原型,合成了新型化合物HY-12,研究其体外对SMMC-7721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机制。方法在3个时间点(24、48、72 h)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HY-12对肝癌细胞、肝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半数抑制率(IC50)。根据结果选取了24 h,12... 目的以橙皮素为原型,合成了新型化合物HY-12,研究其体外对SMMC-7721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机制。方法在3个时间点(24、48、72 h)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HY-12对肝癌细胞、肝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半数抑制率(IC50)。根据结果选取了24 h,12.5×10-6,25×10-6,50×10-6mol/L 3个浓度进行下述实验。通过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制备细胞爬片,Hoechst 33342染色,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1)MTT法显示在对肝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的前提下,HY-12在体外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且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2)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HY-12作用后,SMMC-7721细胞凋亡率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性趋势;(3)经Hoechst 33342染色,药物处理后细胞核皱缩断裂呈现亮蓝色新月状;(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药物处理可以使Bax蛋白表达上调,相反地Bcl-2蛋白表达下调。结论橙皮素衍生物HY-12有明显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Bcl-2、Bax表达以诱导细胞凋亡。HY-12可能成为治疗肝癌的有效化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人肝癌细胞SMMC-7721 橙皮素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