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诱导胃癌BGC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覃红斌 魏蕾 +1 位作者 张京伟 唐军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27-1230,共4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促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生物学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对数生长期胃癌BGC-823细胞,细胞分为对照组,低、中、高姜黄素处理组四组,姜黄素浓度分别为0 mg/L,5 mg/L,10 mg/L,20mg/L。姜黄素处理24 h后,采用... 目的:探讨姜黄素促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生物学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对数生长期胃癌BGC-823细胞,细胞分为对照组,低、中、高姜黄素处理组四组,姜黄素浓度分别为0 mg/L,5 mg/L,10 mg/L,20mg/L。姜黄素处理24 h后,采用甲基噻唑(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增殖水平及细胞凋亡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细胞内Bax、Bcl-2蛋白表达;采用PCR检测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显示姜黄素能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増殖,呈现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显示姜黄素能有效诱导细胞的凋亡,呈现浓度依赖性,其中20 mg/L姜黄素处理24 h后细胞凋亡率为48.3%;免疫组化试验表明姜黄素处理使人胃癌BGC-823细胞中Bax表达水平上调,同时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且细胞中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受姜黄素诱导而增高。结论:姜黄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促进细胞凋亡,这种生物学效应可能与激活Bax蛋白表达、抑制Bcl-2蛋白表达而活化Caspase-3的信号通路有关。该研究为深入探讨姜黄素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人胃癌BGC-823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地昔布对人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军霞 苏素文 +2 位作者 梅和珊 王永利 王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8-462,共5页
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 2 (COX 2 )抑制剂戊地昔布对人胃癌BGC 82 3细胞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MTT法检测戊地昔布对人胃癌BGC 82 3细胞生长的作用 ,用流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 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 2 (COX 2 )抑制剂戊地昔布对人胃癌BGC 82 3细胞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MTT法检测戊地昔布对人胃癌BGC 82 3细胞生长的作用 ,用流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DNA片段进一步检测细胞凋亡 ,用乳酸脱氢酶 (LDH)试剂盒测定BGC 82 3细胞的LDH含量。结果 戊地昔布 (2 5~ 4 0 0 μmol·L-1 )可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人胃癌BGC 82 3细胞的生长 ,作用 72h后 ,对细胞生长抑制率可达 2 4 0 %~ 92 0 % ,凋亡率由 (2 6± 0 7) %增加到 (7 6±1 5 ) %~ (1 6 5± 1 5 ) %。 1 0 0~ 4 0 0 μmol·L-1 也降低增殖指数 ,减少细胞周期S期细胞 ,增加G0 /G1 期细胞。随浓度增加 ,戊地昔布引起的LDH释放率有增加趋势 ,但只有 4 0 0μmol·L-1 戊地昔布可显著增加LDH释放率。结论 戊地昔布可通过诱导凋亡和细胞周期停滞而抑制人胃癌BGC 82 3细胞生长 ,4 0 0 μmol·L-1 戊地昔布抑制BGC 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地昔布 环氧化酶-2 人胃癌BGC 823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皮醛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及相关分子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9
3
作者 冯程程 邹玺 +2 位作者 吴坚 周锦勇 王瑞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0-925,共6页
目的:探讨桂皮醛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凋亡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桂皮醛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桂皮醛诱导的凋亡,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凋亡形态的变化;RT-PCR法检测桂皮醛对人胃癌BG... 目的:探讨桂皮醛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凋亡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桂皮醛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桂皮醛诱导的凋亡,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凋亡形态的变化;RT-PCR法检测桂皮醛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相关凋亡基因的影响;Western Bolt方法检测桂皮醛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相关凋亡蛋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桂皮醛有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作用(P<0.01);桂皮醛能诱导凋亡的产生;桂皮醛能下调凋亡相关基因Bcl-2、Bcl-xL、Survivin,上调凋亡相关基因Bax、Bak;桂皮醛能下调凋亡相关蛋白Bcl-2、Procaspase-3,上调凋亡相关蛋白Bax。结论:桂皮醛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凋亡,可能与内源性凋亡途径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皮醛 人胃癌BGC-823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节香附素A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细胞周期及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薛刚 邹玺 +1 位作者 周锦勇 王瑞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研究竹节香附素A(Raddeanin A,RA)在体外对胃癌细胞BGC-823的周期阻滞作用及对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RA对人低分化细胞BGC-823细胞的增殖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A对BGC-823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R... 目的研究竹节香附素A(Raddeanin A,RA)在体外对胃癌细胞BGC-823的周期阻滞作用及对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RA对人低分化细胞BGC-823细胞的增殖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A对BGC-823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RA对BGC-823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对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RA在给药12、24、48h后,与对照组相比,对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有显著效果,呈现时间-浓度依赖关系。流式细胞周期结果显示,RA作用于人胃癌细胞BGC-823 12h后,S期比例与对照组相较显著上升,而G2/M期比例下降,表明细胞被阻滞于S期。在浓度为8、16μmol/L时,镜下显示迁移过去的胃癌细胞数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A能下调p-STAT3蛋白的表达。结论 RA能有效抑制人胃癌细胞的增殖并阻滞其细胞周期于S期,并且抑制STAT3信号通路中p-STAT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香附素A 人胃癌细胞BGC-823 细胞周期 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降低人胃癌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8
5
作者 武扬 曹春明 +2 位作者 王汉卿 李子木 孙震晓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2-628,共7页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NCTD)降低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表达的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NCTD 5~640μmo.lL-1与人胃癌BGC-823细胞作用24,48和72 h细胞存活率;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测定NCTD 0,6,30和60μmol.L-1作用BGC-823细胞24 h PDCD...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NCTD)降低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表达的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NCTD 5~640μmo.lL-1与人胃癌BGC-823细胞作用24,48和72 h细胞存活率;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测定NCTD 0,6,30和60μmol.L-1作用BGC-823细胞24 h PDCD4蛋白表达水平;NCTD60μmo.lL-1作用20 h后加入MG132 10μmo.lL-1作用4 h对PDCD4蛋白表达的影响;逆转录PCR法测定NCTD 60μmo.lL-1作用BGC-823细胞24 h后PDCD4 mRNA表达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NCTD 60μmol.L-1作用BGC-823细胞6,12和24 h后microRNA-21(miR-21)的表达。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细胞转染miR-21抑制剂对PDCD4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NCTD作用后BGC-823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NCTD作用BGC-823细胞24,48和72 h IC50分别为74.5,35.0和10.3μmo.lL-1。NCTD 6,30和60μmol.L-1作用于BGC-823细胞24 h,PDCD4蛋白分别降低9%,47%和62%。NCTD对PDCD4 mRNA表达无影响。与NCTD处理组相比,MG132和NCTD共处理对PDCD4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NCTD 60μmo.lL-1作用BGC-823细胞12和24 h后,细胞中miR-2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细胞转染miR-21抑制剂后,可抑制NCTD降低PDCD4蛋白表达的作用。结论 NCTD通过调控miR-21降低PDCD4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MICRORNA-21 人胃癌细胞 BGC-8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异槲皮苷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玉英 赵淑娟 +2 位作者 白崇智 张立伟 王转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3-197,共5页
从苦荞中提取制备异槲皮苷,研究其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凋亡、迁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将异槲皮苷作用于人胃癌SGC-7901细胞和人肾上皮细胞系293T,通过噻唑蓝法检测异槲皮苷对其增殖的影响;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no-... 从苦荞中提取制备异槲皮苷,研究其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凋亡、迁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将异槲皮苷作用于人胃癌SGC-7901细胞和人肾上皮细胞系293T,通过噻唑蓝法检测异槲皮苷对其增殖的影响;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no-2-phenyl indole,DAPI)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划痕擦伤迁移实验检测异槲皮苷对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异槲皮苷对SGC-7901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荞异槲皮苷可以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当用100μmol/L异槲皮苷作用细胞48 h后,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达到35.92%,而对人肾上皮细胞系293T的增殖抑制率仅为3.15%;DAPI荧光染色法观察异槲皮苷处理细胞后,染色体凝聚,有凋亡小体产生;划痕擦伤实验显示,异槲皮苷能抑制SGC-7901细胞的迁移;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异槲皮苷可使G1和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增多,且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综上所述,苦荞麦异槲皮苷能够诱导SGC-7901细胞发生凋亡,阻断细胞周期并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槲皮苷 人胃癌细胞SGC-7901 细胞周期 凋亡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联合5-FU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杨琼 叶再元 +1 位作者 李曙光 马文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4期887-890,共4页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联合5-Fu对人低分化胃癌细胞株BGC-823的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以人胃癌BGC-823细胞株为靶细胞,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和裸鼠移植瘤试验,采用MTT法检测、绘制效应-合用指数曲线、抑瘤率计算等方法。结果:穿心莲内酯在7.5...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联合5-Fu对人低分化胃癌细胞株BGC-823的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以人胃癌BGC-823细胞株为靶细胞,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和裸鼠移植瘤试验,采用MTT法检测、绘制效应-合用指数曲线、抑瘤率计算等方法。结果:穿心莲内酯在7.5~120μg/mL、5-FU在3.75~60μg/mL范围内均能抑制BGC-823细胞的生长,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两药联合作用24h、48h、72h时的中效抑制浓度分别为17.32、9.54、4.11μg/mL,显著小于单药应用组。72h效应-合用指数曲线表明两药在抑制效应≤0.97范围内可产生协同作用。穿心莲内酯联合5-FU对人BGC-823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为(75.51±12.57)%,与单药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穿心莲内酯、5-Fu能在体内外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两药联合产生协同或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5-氟尿嘧啶 胃肿瘤 BGC-823细胞 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胃癌BGC-823细胞PGE_2、SOD和MDA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巩涛 李勇 +3 位作者 范立桥 赵群 宋振川 张志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102-110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ω-3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存活情况、PGE2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肿瘤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竞争法测定PGE2浓度,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总SOD活力,TBA法测定MDA含量。结果:30μ...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ω-3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存活情况、PGE2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肿瘤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竞争法测定PGE2浓度,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总SOD活力,TBA法测定MDA含量。结果:30μg/ml和45μg/ml的EPA或DHA可显著降低肿瘤细胞存活率(P<0.001),细胞PGE2浓度和总SOD活力明显下降(P<0.05)、而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通过PGE2代谢和脂质过氧化作用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人胃癌BGC-823细胞 前列腺素E2 超氧化物歧化酶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体外侵袭、迁移的机理 被引量:10
9
作者 乔翠霞 张新峰 +1 位作者 蔡小平 程旭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55-1659,共5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Cinobufacin)体外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0.156 mg/L和0.313 mg/L华蟾素体外作用人胃癌BGC-823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华蟾素对BCG-823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 目的探讨华蟾素(Cinobufacin)体外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0.156 mg/L和0.313 mg/L华蟾素体外作用人胃癌BGC-823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华蟾素对BCG-823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BGC-823细胞中NF-κB p56、MMP-9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华蟾素可浓度依赖性抑制体外BGC-82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同时下调BGC-823细胞中NF-κB和MMP-9蛋白表达。结论华蟾素体外可抑制胃癌的转移,该作用可能通过下调NF-κB、MMP-9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胃癌BGC-823细胞 华蟾素 NF-ΚB MMP-9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油精对补骨脂素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增效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马兴苗 周静 +2 位作者 范玲 李爽 刘志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3-908,共6页
目的考察桉油精对补骨脂素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增效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桉油精与补骨脂素对4种人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IC50,选择对补骨脂素最为敏感的一种癌细胞,以确定桉油精与补骨脂素的最佳比例与浓度。结果补骨脂素作用于SG... 目的考察桉油精对补骨脂素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增效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桉油精与补骨脂素对4种人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IC50,选择对补骨脂素最为敏感的一种癌细胞,以确定桉油精与补骨脂素的最佳比例与浓度。结果补骨脂素作用于SGC-7901、MKN-45、BGC-823、MGC-803的IC50分别为36.23、66.26、36.9、40.27μg/mL,白蔻仁挥发油及桉油精单用无显著抗肿瘤作用,但其与补骨脂素联用,有显著的抑制增强作用。选用对补骨脂素最为敏感的SGC-7901进一步研究。结论桉油精对补骨脂素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具有协同作用。桉油精与补骨脂素配伍的最佳抑制比例与剂量为2∶1,72∶36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桉油精 人胃癌细胞株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沉默survivin和HIF-1α基因对胃癌BGC-823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淼 母润红 +1 位作者 李明成 李洪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3-758,893,共7页
目的: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胃癌BGC-823细胞中survivin和HIF-1α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设计并合成经过化学修饰的靶向survivin和HIF1αmRNA的小干扰RNA(siRNAs),同时合成错义RNA(SCR),采... 目的: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胃癌BGC-823细胞中survivin和HIF-1α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设计并合成经过化学修饰的靶向survivin和HIF1αmRNA的小干扰RNA(siRNAs),同时合成错义RNA(SCR),采用HifectinⅡ真核体外转染胃癌BGC-823细胞,将转染siRNA-survivin、siRNA-HIF-1α和SCR的各组细胞分别命名为sis组、siH组和SCR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无血清培养基),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urvivin和HIF-1αmRNA表达水平。将胃癌BGC-823细胞分为单干扰组(survivin-siRNA,sis组)、联合干扰组(survivin-siRNA+HIF1α-siRNA,sis+siH组)、非靶向特异性组(SCR组)和空白对照组(无血清培养基),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urvivin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s组细胞中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和siH组细胞中HIF-1α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CR组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sis组和sis+siH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sis组比较,sis+siH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s+siH组细胞中surviving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联合靶向沉默survivin和HIF-1α基因可下调靶基因的表达,抑制胃癌BGC-823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RNAi基因沉默技术有望成为治疗胃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胃癌BGC-823细胞 小干扰RNA SURVIVIN 缺氧诱导因子1Α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发夹RNA干扰胃癌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炜 姜政 +3 位作者 张滨 向廷秀 黄爱龙 王丕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对胃癌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录和蛋白表达的作用以及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人HIF-1α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胃癌细胞BGC-823;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mRNA... 目的探讨RNA干扰对胃癌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录和蛋白表达的作用以及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人HIF-1α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胃癌细胞BGC-823;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mRNA、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转染后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TUNEL法观察细胞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转染后胃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成功构建了pshRNA-HIF-1α1和pshRNA-HIF-1α2重组质粒;转染BGC-823后,与空质粒组相比,pshRNA-HIF-1α1可有效抑制BGC-823细胞HIF-1α基因转录和蛋白质表达,抑制率分别可达93.4%和55.7%;MTT法显示转染后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转染后,其凋亡率明显高于空质粒组(P<0.05),BGC-823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S期与G2~M期细胞比例减少;TUNEL法显示转染后细胞核固缩,核染色质聚集或断裂;体内实验显示,pshRNA-HIF-1α1的抑瘤率为41.75%。结论体内、外初步实验证实pshRNA-HIF-1α1能有效抑制胃癌细胞BGC-823 HIF-1α基因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RNA干扰 低氧诱导因子-1Α 重组质粒 细胞凋亡 BGC-82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对胃癌细胞的光催化氧化杀伤效应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爱平 孙彦平 樊彩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09-1112,共4页
采用涂覆法制备了作为光催化剂的TiO2薄膜。XRD和SEM分析表明,所制备的TiO2为锐钛型;薄膜表面呈现均匀的结构;微晶平均粒度为227nm。在体外对胃癌细胞分别进行了紫外光、TiO2的空白实验以及紫外光照TiO2光催化杀伤的对照实验,并使用流... 采用涂覆法制备了作为光催化剂的TiO2薄膜。XRD和SEM分析表明,所制备的TiO2为锐钛型;薄膜表面呈现均匀的结构;微晶平均粒度为227nm。在体外对胃癌细胞分别进行了紫外光、TiO2的空白实验以及紫外光照TiO2光催化杀伤的对照实验,并使用流式细胞仪及碘化丙啶(PI)荧光染色法检测了细胞的存活状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TiO2通过光催化氧化对胃癌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在光强为106×10-3W/cm2、TiO2比负载量为98×10-7g/cm2、光照40min条件下对胃癌细胞的光催化氧化杀伤率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_2 光催化氧化 胃癌细胞(BGC-823) 抗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立替康联合去甲斑蝥素对人胃癌细胞作用的考察及协同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子木 孙震晓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9-181,共13页
研究了伊立替康(CPT-11)联合去甲斑蝥素(NCTD)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的影响及协同作用机制.分别利用CPT-11 30、60、90、120、150μmol/L,NCTD 30、60、90、120、150μmol/L和两药按上述浓度1∶1联用,以及两药上述浓度完全交叉组合作... 研究了伊立替康(CPT-11)联合去甲斑蝥素(NCTD)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的影响及协同作用机制.分别利用CPT-11 30、60、90、120、150μmol/L,NCTD 30、60、90、120、150μmol/L和两药按上述浓度1∶1联用,以及两药上述浓度完全交叉组合作用BGC-823细胞24、48和72 h,并且以不同序贯方式作用BGC-823细胞24 h.MTT法检测BGC-823细胞的增殖,采用中效原理评价两药联合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PT-11 60μmol/L、NCTD 60μmol/L和联合用药(60∶60)μmol/L,以及不同序贯方式作用BGC-823细胞24 h后细胞周期及凋亡的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CPT-11 30、60μmol/L,NCTD 30,60μmol/L和联合用药(30∶30,60∶60)μmol/L作用BGC-823细胞24 h后Pdcd4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CPT-11及NCTD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IC50明显减小(P<0.05),单独使用CPT-11或NCTD作用24、48和72 h时的IC50分别是联合使用时的2.83、3.15、2.19倍以及2.66、3.11、2.45倍,并且两药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效应;两药合用24 h时先给CPT-11方案抑制作用优于先给NCTD方案,且优于同时给药方案(P<0.05);CPT-11 60μmol/L作用24 h引起BGC-823细胞S和G2-M期阻滞(P<0.01),NCTD 60μmol/L作用24 h引起细胞G2-M期阻滞(P<0.05),并诱导细胞凋亡(P<0.05),联合用药(60∶60)μmol/L作用24 h,主要引起细胞G2-M期阻滞(P<0.01),与先给NCTD 6h方案及同时给药相比,先给CPT-11 6h方案主要引起细胞S期阻滞增加(P<0.05)以及细胞凋亡增加;CPT-11 30、60μmol/L作用12 h后Pdcd4上调表达,p53下调表达(P<0.05),NCTD 30、60μmol/L作用12 h后Pdcd4下调表达,p53上调表达(P<0.05),联合用药(30∶30,60∶60)μmol/L作用24 h后Pdcd4及p53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上述结果表明:CPT-11联合NCTD对人胃癌BGC-823细胞有协同抑制作用,其机制主要是诱导细胞G2-M期阻滞,并与抑癌基因蛋白Pdcd4及p53上调表达有关;两种药物联用时序贯次序对联合作用有影响,先给CPT-11方案要优于先给NCTD方案及同时给药方案,其机制主要是引起S期阻滞增加以及细胞凋亡增加;抑癌基因蛋白Pdcd4与p53之间可能存在负调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去甲斑蝥素 联合用药 人胃腺癌BGC-823细胞 序贯治疗 PDCD4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粘连蛋白对晚G_1期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孟书聪 董晓敏 +3 位作者 张莎 林明 黄应申 肖军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70-875,共6页
为研究层粘连蛋白(laminin,LN)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作用,采用脉冲标记计数有丝分裂百分率(percentage labeling mitosis,PLM)法测得体外培养人胃癌(BGC-823)细胞周期时间为41h,其中G1期时间为24.5h.分裂细胞脱离法获取分裂期细胞,继续培养2... 为研究层粘连蛋白(laminin,LN)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作用,采用脉冲标记计数有丝分裂百分率(percentage labeling mitosis,PLM)法测得体外培养人胃癌(BGC-823)细胞周期时间为41h,其中G1期时间为24.5h.分裂细胞脱离法获取分裂期细胞,继续培养23h,在细胞运行进入G1晚期时,将其置于LN0、0.11、0.55、1.10μmol/L基质上孵育4h;细胞荧光光度计检测晚G1期细胞内Ca2+浓度、钙调蛋白、DNA含量.结果显示,LN与其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内Ca2+浓度、钙调蛋白、DNA含量增加,尤以在0.55μmol/LLN作用显著(P<0.001).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证明,cPKC-α呈现表达,提示LN与其受体结合可增强其细胞cPKC-α的活性;分析G1期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2表达水平,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LN可诱导c-Myc蛋白呈现高表达,提示LN与其受体结合增强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的基因表达;在LN作用前后的BGC-823细胞均未检测到Bax蛋白表达.结果提示,在人胃癌(BGC-823)细胞G1/S期交界处,层粘连蛋白与其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细胞内Ca2+浓度升高,诱导钙调蛋白的释放,其含量增加,增强蛋白激酶C的活化,导致细胞内DNA含量增加、G1/S期细胞周期蛋白与CDK表达增强、诱导原癌基因c-Myc呈持续表达状态,而凋亡基因Bax不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粘连蛋白 晚G1期人胃癌细胞(BGC-823) Ca2+/CaM/PKC 相关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消积胶囊对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抑制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薛刚 刘杰 +2 位作者 许利军 石建 凌博凡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526-1529,1533,共5页
目的:研究扶正消积胶囊在体外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抑制及凋亡的影响。方法:MTT实验检测扶正消积胶囊对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BGC-823细胞凋亡的影响;Real Time-PCR、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其凋亡相关基因表... 目的:研究扶正消积胶囊在体外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抑制及凋亡的影响。方法:MTT实验检测扶正消积胶囊对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BGC-823细胞凋亡的影响;Real Time-PCR、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其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BGC-823细胞的增殖能被扶正消积胶囊显著抑制(给药24 h),此抑制率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上升,在剂量为5 mg/mL时,其抑制率达86.71%,且这种抑制呈剂量依赖关系。Annexin V/PI双染法联合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扶正消积胶囊能诱导BGC-823细胞凋亡,BGC-823细胞早期凋亡率随给药剂量的增加,在给药剂量分别为2.5 mg/mL、5 mg/mL时,BGC-823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达到15.76%、38.25%;Western blotting、Real Time-PCR结果表明,Procaspase-3、9蛋白酶表达随剂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小,Bcl-2、Bcl-xl、Survivin 3种基因表达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下降,Bax基因表达则相反。结论:扶正消积胶囊能通过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消积胶囊 BGC-823胃癌细胞 肿瘤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hTR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金亮 房殿春 +4 位作者 杨仕明 罗元辉 罗昆仑 鲁荣 刘为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11-614,共4页
目的 探讨反义hTR基因转染对胃癌细胞系SGC 790 1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及其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构建包含端粒重复序列模板区的反义hTR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至胃癌细胞系SGC 790 1,比较观察反义hTR基因转染后 ... 目的 探讨反义hTR基因转染对胃癌细胞系SGC 790 1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及其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构建包含端粒重复序列模板区的反义hTR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至胃癌细胞系SGC 790 1,比较观察反义hTR基因转染后 790 1细胞的hTRRNA表达、端粒酶活性、体外生长增殖特性和裸鼠体内致瘤能力的变化。结果 反义hTR基因转染的 790 1细胞hTRRNA表达和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体外生长增殖能力降低、接触抑制恢复、细胞凋亡率增加、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和裸鼠体内致瘤能力完全消失。结论 反义hTR基因转染能使 790 1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明显下调并逆转其恶性表型 ,提示端粒酶是肿瘤治疗的较理想靶点 ,端粒酶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表达载体 基因治疗 胃肿瘤 反义hTR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覃红斌 高嗣法 +6 位作者 江莹 陈思涵 甘华文 张洁 张玲 魏蕾 张京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并促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生物学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对数生长期胃癌BGC-823细胞,细胞分为对照组,低、中、高姜黄素处理组四组,姜黄素浓度分别为0mg/L5,mg/L1,0mg/L,20mg/... 目的:探讨姜黄素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并促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生物学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对数生长期胃癌BGC-823细胞,细胞分为对照组,低、中、高姜黄素处理组四组,姜黄素浓度分别为0mg/L5,mg/L1,0mg/L,20mg/L。姜黄素处理24h后,采用甲基噻唑(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增殖水平及细胞凋亡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细胞内Bax、Bcl-2蛋白表达;采用PCR检测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显示姜黄素能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増殖,呈现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显示姜黄素能有效诱导细胞的凋亡,呈现浓度依赖性,其中20mg/L姜黄素处理24h后细胞凋亡率为48.3%;免疫组化试验表明姜黄素处理使人胃癌BGC-823细胞中Bax表达水平上调,同时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且细胞中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受姜黄素诱导而增高。结论:姜黄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促进细胞凋亡,这种生物学效应可能与激活Bax蛋白表达、抑制Bcl-2蛋白表达而活化Caspase-3的信号通路有关。该研究为深入探讨姜黄素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人胃癌BGC-823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ADR增殖、凋亡和MDR1、GST-π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伟霞 陆少锋 +1 位作者 贾宁 赵冠耀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08-2010,I0033,I0034,共5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ADR凋亡及对MDR1、GST-π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不同剂量(0~120μM)川芎嗪内酯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ADR同培养不同时间(24、48及72 h),50μM 5-氟尿嘧啶(5-FU)作为阳性对照组,采用C... 目的:探讨川芎嗪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ADR凋亡及对MDR1、GST-π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不同剂量(0~120μM)川芎嗪内酯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ADR同培养不同时间(24、48及72 h),50μM 5-氟尿嘧啶(5-FU)作为阳性对照组,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用不同剂量的川芎嗪与细胞培养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测定MDR1、GST-π蛋白的表达情况,用半定量RT-PCR测定MDR1、GST-πmRNA表达。结果:不同浓度川芎嗪处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川芎嗪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呈浓度及作用时间依赖性且120μM川芎嗪的抑制率与阳性对照组相当;而且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川芎嗪作用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 48 h后,细胞出现凋亡。Western blot及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中MDR1、GST-π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川芎嗪可下调MDR1、GST-π表达,下调作用与TMZ相当甚至更具优势。结论:川芎嗪能够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诱导其凋亡,且能抑制细胞中MDR1、GST-π的表达,其表达量与川芎嗪剂量呈现明显的时间-浓度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 MDR1 GST-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经Akt信号转导通路诱导胃癌BGC-823中COX-2和NF-κB表达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聂海祺 孙黎光 叶丽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在胃癌BGC-823细胞中,经bFGF诱导后观察COX-2和NF-κB蛋白表达,探讨bFGF通过Akt途径抑制凋亡促进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胃癌BGC-823细胞传代培养。MTT方法检测bFGF对胃癌BGC-823细胞的促增殖的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 目的:在胃癌BGC-823细胞中,经bFGF诱导后观察COX-2和NF-κB蛋白表达,探讨bFGF通过Akt途径抑制凋亡促进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胃癌BGC-823细胞传代培养。MTT方法检测bFGF对胃癌BGC-823细胞的促增殖的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酶的活性和不同处理BGC-823中COX-2和NF-κB的表达。结果:25ng/mlbFGF能够激活BGC-823细胞中Akt磷酸化,p-Akt在10min表达最多,进而促进COX-2和NF-κB蛋白的表达,这种表达具有时间依赖性,能够促进BGC-823细胞的增殖。Akt抑制剂wortmannin可抑制bFGF的这些作用。结论:bFGF经Akt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能够诱导BGC-823细胞中COX-2和NF-κB的表达。Akt信号转导通路、COX-2和NF-κB与BGC-823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t信号转导通路 成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胃癌BGC-823细胞 环氧合酶2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