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扩散退火对4Cr5Mo2V热作模具钢液析碳化物溶解行为和晶粒度的影响
1
作者 岳斌 陈欣钰 +4 位作者 左鹏鹏 郭富玉 闵娜 季灯平 冯培忠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3-70,共8页
在不同温度(1120,1170,1220,1270℃)和不同保温时间(5,10 h)下对电弧冶炼+电渣重熔制备的4Cr5Mo2V热作模具钢进行高温扩散退火处理,研究了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钢中液析碳化物溶解行为和晶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扩散退火可有效消除4... 在不同温度(1120,1170,1220,1270℃)和不同保温时间(5,10 h)下对电弧冶炼+电渣重熔制备的4Cr5Mo2V热作模具钢进行高温扩散退火处理,研究了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钢中液析碳化物溶解行为和晶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扩散退火可有效消除4Cr5Mo2V钢中的长条形、鱼骨状、近球形和不规则块状富钼型和富钒型液析碳化物;1220℃保温10 h退火后富钼型液析碳化物完全溶解,而富钒型液析碳化物在1270℃保温10 h才能基本溶解,这一差异源于元素钒与碳的强结合能及富钒型碳化物的高熔点和高热稳定性。建立了4Cr5Mo2V钢在高温扩散退火过程中晶粒长大的数学模型,模型显示晶粒尺寸随高温扩散退火温度升高呈指数增长,随保温时间延长呈幂函数增长,温度是主导晶粒粗化的关键参数。综合考虑液析碳化物消除效果和组织不出现晶界过热这两个因素,4Cr5Mo2V钢最佳的高温扩散退火工艺为1270℃保温1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扩散退火 热作模具钢 液析碳化物 晶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3热作模具钢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马鸣蔚 唐亮 +4 位作者 刘馨忆 李天祥 胡敏 李晋 王旭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6,25,共9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仪及拉伸试验等设备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H13热作模具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进行二次回火处理,并适当降低回火温度,可以有效地析出更多细小、弥散分布的碳化物,并...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仪及拉伸试验等设备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H13热作模具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进行二次回火处理,并适当降低回火温度,可以有效地析出更多细小、弥散分布的碳化物,并充分释放淬火应力。H13热作模具钢的硬度和强韧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淬火温度为1 000℃、回火温度为520℃进行二次回火时的力学性能较好,回火马氏体尺寸较小,组织分布更均匀。此条件下的硬度为487 HV,抗拉强度可达到1 779 MPa,伸长率为11.5%。通过拉伸断口形貌的分析可看出,经过回火工艺处理后的样品断口呈现出大量的韧窝,其断裂特征表现为典型的韧性断裂。此外,还对H13钢在520~600℃回火过程中的软化行为进行了动力学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热作模具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丸对4Cr5Mo2V钢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牛童 王昕宇 +1 位作者 彭睿智 吴晓春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6,共7页
对4Cr5Mo2V钢试样进行3道次复合喷丸,通过与未喷丸试样对比,研究了喷丸对试验钢表面形貌、显微组织、硬度、残余应力以及高温(100,300,500℃)摩擦磨损性能和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丸处理显著提高了试验钢表面粗糙度,使试验钢表面形成... 对4Cr5Mo2V钢试样进行3道次复合喷丸,通过与未喷丸试样对比,研究了喷丸对试验钢表面形貌、显微组织、硬度、残余应力以及高温(100,300,500℃)摩擦磨损性能和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丸处理显著提高了试验钢表面粗糙度,使试验钢表面形成了明显的塑性变形层、硬化层与残余压应力层;在100,300,500℃下,与喷丸前相比,喷丸后试验钢的磨损率分别降低了41.8%,17.1%,63.3%,耐磨性能的提高与喷丸产生的硬化层和残余压应力层有关。在100,300℃下,喷丸前后试验钢的磨损机制均主要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而当温度升高至500℃时,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喷丸试验钢仍能保持较高的硬度与残余压应力,同时表面氧化层更致密稳定,仅发生轻微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r5Mo2V热作模具钢 喷丸 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残余应力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作模具钢磨损性能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4
作者 黎芩 卜恒勇 +1 位作者 李萌蘖 韩久彦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磨损是热作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了解材料磨损机理和开发改善材料磨损性能的方法对提高模具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热作模具钢磨损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影响磨损性能的因素和改善磨损性能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并对热作... 磨损是热作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了解材料磨损机理和开发改善材料磨损性能的方法对提高模具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热作模具钢磨损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影响磨损性能的因素和改善磨损性能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并对热作模具钢磨损性能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磨损机理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Cr-Mo-V型热作模具钢高温流变应力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元亚莎 石如星 +4 位作者 王文焱 徐恩献 王九花 张玉栋 元莎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31,共8页
通过热压缩实验,获得实验钢在变形温度为950~1200℃、应变速率为0.001~5 s^(-1)和最大真应变为0.916条件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在本实验选取的变形条件下,新型Cr-Mo-V钢呈现出典型的动态再结晶特征,变形温度高于1050℃且应... 通过热压缩实验,获得实验钢在变形温度为950~1200℃、应变速率为0.001~5 s^(-1)和最大真应变为0.916条件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在本实验选取的变形条件下,新型Cr-Mo-V钢呈现出典型的动态再结晶特征,变形温度高于1050℃且应变速率低于0.1 s^(-1)时,动态再结晶特征更明显;同一变形温度下,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随应变速率的提高呈增大趋势;同一应变速率下,峰值应力和稳态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获得与峰值应力对应的Arrhenius方程模型参数,基于此建立了实验钢的高温流变应力本构模型。利用创建的不同应变下本构方程材料常数的八次多项式对实验钢的流变应力进行计算,应变补偿相关系数R和平均绝对相对误差e AARE分别为0.98902和3.21%,计算数据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热压缩 流变应力 本构方程 八次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冶炼工艺生产H13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特征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邸英南 马党参 +2 位作者 周健 迟宏宵 谷金波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9-75,共7页
采用真空感应+真空自耗(VIM+VAR)、电弧炉+炉外精炼+真空脱气+保护气氛电渣重熔(EAF+LF+VD+PESR)、EAF+LF+VD以及EAF+LF+VD+电渣重熔(ESR)等4种工艺冶炼H13热作模具钢,并进行高温扩散、轧制、奥氏体化和回火处理,研究了不同冶炼工艺生产... 采用真空感应+真空自耗(VIM+VAR)、电弧炉+炉外精炼+真空脱气+保护气氛电渣重熔(EAF+LF+VD+PESR)、EAF+LF+VD以及EAF+LF+VD+电渣重熔(ESR)等4种工艺冶炼H13热作模具钢,并进行高温扩散、轧制、奥氏体化和回火处理,研究了不同冶炼工艺生产H13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特征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冶炼工艺生产的试验钢回火组织均为回火马氏体+未溶碳化物+析出碳化物;VIM+VAR工艺生产的试验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最少且尺寸较小,该钢的洁净度较高,力学性能最佳;EAF+LF+VD工艺生产的试验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最高且尺寸大,其碳化物质点易发生破碎,该钢的塑性最低。细小且数量少的非金属夹杂物在拉伸过程中不易作为裂纹源加速材料断裂,因此较高的洁净度可以提高H13钢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炼工艺 非金属夹杂物 热作模具钢 冲击韧性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氏体型热作模具钢于750℃下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7
作者 苏宁 杨航 +1 位作者 白植雄 曾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4-119,124,共7页
采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SDHA热作模具钢于750℃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广泛使用的马氏体型热作模具钢SDDVA进行对比。结合光学轮廓仪、SEM、XRD等表征手段对两种材料的磨损表面、截面形貌、表面相组成... 采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SDHA热作模具钢于750℃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广泛使用的马氏体型热作模具钢SDDVA进行对比。结合光学轮廓仪、SEM、XRD等表征手段对两种材料的磨损表面、截面形貌、表面相组成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750℃下,在10~20 N载荷范围内,SDHA钢的磨损率在1.22~4.11×10^(-5)mm^(3)/(N·m)范围内,SDDVA钢的磨损率在18.9~23.3×10^(-5)mm^(3)/(N·m)范围内。两种材料的氧化层在载荷作用下经历“变形→开裂→剥落→剥落区域再次氧化”的过程。此外,SDHA钢氧化物由Fe_(2)O_(3)和Fe_(3)O_(4)组成,SDDVA钢的氧化物由FeO、Fe_(2)O_(3)和Fe_(3)O_(4)组成。SDHA钢在750℃下比SDDVA钢拥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显微硬度,SDHA钢的最大抗压强度和显微硬度分别为590.21 MPa和432 HV0.2,SDDVA钢的最大抗压强度和显微硬度分别为390.24 MPa和290 HV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高温摩擦磨损 氧化层 高温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化退火冷却速率对SR19热作模具钢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8
作者 李奎岑 吴日铭 +2 位作者 周光富 陈雨飞 许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1,共7页
利用DEFORM软件模拟得到大尺寸(200 mm×800 mm×2 000 mm)SR19热作模具钢在退火降温过程中不同深度位置的温度场,根据降温曲线设计该钢小尺寸试样的球化退火工艺,如下:将试样加热至860℃保温2 h,分别以不同速率(15,30,45,60℃&... 利用DEFORM软件模拟得到大尺寸(200 mm×800 mm×2 000 mm)SR19热作模具钢在退火降温过程中不同深度位置的温度场,根据降温曲线设计该钢小尺寸试样的球化退火工艺,如下:将试样加热至860℃保温2 h,分别以不同速率(15,30,45,60℃·h^(-1))缓冷至740℃保温4 h,再炉冷至500℃后空冷至室温。分析了冷却速率对试样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增大,试样中的先共析铁素体含量和碳化物分布均匀程度均先减小后增大,球化率先保持平稳后快速下降,退火硬度先减小后增大;当冷却速率为45℃·h-1时得到的显微组织最佳,碳化物分布均匀,球化率较高,先共析铁素体含量较少且出现了硬度的回落。先共析铁素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退火过程中冷却速率的控制不当导致奥氏体优先转变为铁素体并保留在最终组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球化退火 先共析铁素体 冷却速率 球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作模具钢在高温热机械应力循环下的疲劳断裂行为 被引量:11
9
作者 方健儒 姜启川 +1 位作者 韩增祥 王海清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14,共4页
研究了热作模具钢在应力控制下的等温疲劳和同相热机械疲劳寿命 ,发现在相同的应力幅下 ,同相热机械疲劳寿命低于上限温度的等温疲劳寿命。通过研究疲劳过程中的循环应变响应和疲劳断口特征时发现 ,等温疲劳条件下 ,滞后环朝压缩方向发... 研究了热作模具钢在应力控制下的等温疲劳和同相热机械疲劳寿命 ,发现在相同的应力幅下 ,同相热机械疲劳寿命低于上限温度的等温疲劳寿命。通过研究疲劳过程中的循环应变响应和疲劳断口特征时发现 ,等温疲劳条件下 ,滞后环朝压缩方向发展 ,疲劳裂纹主要为穿晶萌生与扩展 ;在热机械疲劳条件下 ,滞后环朝拉伸方向发展 ,疲劳裂纹主要沿晶萌生与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机械应力 疲劳断裂行为 热作模具钢 热机械疲劳 等温疲劳 温度循环 应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作模具钢的高温热机械疲劳寿命预测 被引量:13
10
作者 方健儒 姜启川 +1 位作者 韩增祥 王海清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71-574,共4页
研究热作模具钢在应力控制下的等温疲劳和同相热机械疲劳寿命 ,发现在相同的应力幅下 ,同相 (最高温度5 5 0℃ ,最低温度 2 5 0℃ )热机械疲劳寿命低于上限温度的等温 (温度 5 5 0℃ )疲劳寿命。这表明在相同的应力幅下 ,热机械疲劳比... 研究热作模具钢在应力控制下的等温疲劳和同相热机械疲劳寿命 ,发现在相同的应力幅下 ,同相 (最高温度5 5 0℃ ,最低温度 2 5 0℃ )热机械疲劳寿命低于上限温度的等温 (温度 5 5 0℃ )疲劳寿命。这表明在相同的应力幅下 ,热机械疲劳比等温疲劳产生更严重的损伤 ,用最高温度下的等温疲劳寿命代替热机械疲劳寿命并不一定得到可靠的结果。在等温疲劳条件下 ,疲劳裂纹主要为穿晶萌生与扩展 ,而在热机械疲劳条件下 ,疲劳裂纹主要沿晶萌生与扩展。文中还以Chaboche高温疲劳损伤模型为基础 ,考虑损伤系数是最高温度和温度范围的函数来评价载荷控制下材料的热机械疲劳寿命。在热机械疲劳试验中 ,考虑温度变化产生的附加内应力 ,因此每一循环的损伤不仅是最大应力和平均应力的函数 ,而且与最高温度和温度循环范围有关。根据累计损伤的等效温度法 ,取最大温度为等效温度。热作模具钢在热机械疲劳过程中 ,由热循环产生的附加损伤通过损伤指数系数表示。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热作模具钢 热机械疲劳寿命 温度循环 应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3钢激光熔覆Co基涂层组织及热疲劳性能 被引量:15
11
作者 叶宏 雷临苹 +1 位作者 喻文新 闫忠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6-140,共5页
针对热作模具用H13钢工况下易产生热疲劳失效的问题,采用Nd:YAG激光器在H13钢表面制备Co基合金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组织、合金元素分布及物相组成进行检测。利用显微硬度计和热震实验法,测试热... 针对热作模具用H13钢工况下易产生热疲劳失效的问题,采用Nd:YAG激光器在H13钢表面制备Co基合金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组织、合金元素分布及物相组成进行检测。利用显微硬度计和热震实验法,测试热疲劳对Co基合金涂层和淬火回火态H13钢硬度影响。结果表明,Co基合金涂层从底部到表层,依次为平面晶、胞状晶、树枝晶和等轴晶。Co基合金涂层物相主要由γ-Co和M_(23)C_6相组成,热疲劳后涂层表面形成M_2O_3和M_3O_4(M=Fe,Co,Cr)氧化物。Co基合金涂层硬度最高可达706HV0.2且呈梯度降低;热循环1000次后,Co基合金涂层表面硬度降低24.4%,H13钢表面硬度降低37.7%,Co基合金涂层硬度下降幅度低于H13钢。热循环1000次后,Co基合金涂层表面未发现明显热裂纹,H13钢表面形成大量网状热裂纹。Co基合金涂层中,Cr元素形成致密Cr_2O_3氧化膜使其热疲劳性能优于H13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激光熔覆 钴基合金 显微组织 热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热作模具钢高温耐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爽 陈士浩 +1 位作者 何西娟 吴晓春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7,共9页
在UMT-3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两种热作模具钢的高温摩擦磨损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检测手段对磨损表面和截面的形貌特征及物相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SDCMSS钢有较H13钢高的高温耐磨性.在试验... 在UMT-3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两种热作模具钢的高温摩擦磨损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检测手段对磨损表面和截面的形貌特征及物相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SDCMSS钢有较H13钢高的高温耐磨性.在试验温度范围,SDCM-SS钢摩擦系数和磨损率要小于H13钢.SDCM-SS钢在400~700℃发生轻微氧化磨损机制;H13钢在400~500℃发生轻微氧化磨损机制,600和700℃发生严重氧化磨损机制.SDCM-SS钢高氧化性和高热稳定性能使新型模具钢具有较H13钢更宽的轻微氧化磨损温度区间,从而具有好的高温耐磨性能.700℃时,SDCM-SS钢的碳化物在摩擦过程中会聚集在摩擦氧化物层与基体交界面形成碳化物层.此碳化物层有益于提高热作模具钢的高温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高温摩擦磨损 组织 氧化层 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作模具用钢选择与应用专家系统 被引量:4
13
作者 潘振鹏 王桂棠 +2 位作者 蒋周洪 曾鹏 蔡莲淑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903-905,共3页
就锤锻、压力机锻、压铸、热挤压、热冲裁 5 种热作模具用钢的选择进行优化推理而提出尽量合理的选材建议,并给出被选材料的技术资料以作采购、加工和应用参考。该专家系统包括用户信息输入、材料优化推理、系统知识库管理、用户技术... 就锤锻、压力机锻、压铸、热挤压、热冲裁 5 种热作模具用钢的选择进行优化推理而提出尽量合理的选材建议,并给出被选材料的技术资料以作采购、加工和应用参考。该专家系统包括用户信息输入、材料优化推理、系统知识库管理、用户技术文件管理和系统管理 5 大模块。采用基于规则或基于实例方法进行推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 材料优化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作模具钢激光表面改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4
作者 喻文新 闫忠琳 +3 位作者 刘承鑫 叶宏 毛双 裴清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5-29,共5页
综述了激光表面改性技术在热作模具钢表面改性中的应用现状;介绍了激光相变硬化、激光熔凝、激光合金化及激光熔覆对热作模具钢表面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对热作模具钢激光表面改性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激光表面改性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热导率热冲压模具材料HTCS-130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尹学炜 徐伟力 +1 位作者 姚杰 吴晓春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7,共7页
为了给自主研发和生产适用于高强钢板热冲压成型用专用模具材料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了一种西班牙材料(HTCS-130钢)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和导热性能,并与国产优质H13钢进行对比。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 为了给自主研发和生产适用于高强钢板热冲压成型用专用模具材料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了一种西班牙材料(HTCS-130钢)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和导热性能,并与国产优质H13钢进行对比。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热冲压模具钢HTCS-130钢的微观组织,利用激光导热仪LFA457测定了HTCS-130钢和国产优质H13钢从100~700oC的热扩散率和比热容,由测得数据计算出热导率。结果表明:淬回火态的HTCS-130钢热稳定性明显能优于H13钢,与其W和Mo形成的钨钼碳化物有关;在100~700℃内HTCS-130钢的热导率显著高于H13钢,在热冲压模具钢服役温度300-500℃内,HTCS-130钢的热导率高达37W/(m·K),比H13钢高出近47%;相同前序工艺的HTCS-130-1和HTCS-130-2,多一次回火的HTCS-130-2试样具备更高的热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冲压 HTCS-130钢 热导率 热作模具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3钢CCT曲线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樊明强 毛磊 +3 位作者 秦森 张雲飞 田志强 孙中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利用DIL805A型淬火变形膨胀仪对H13钢进行连续冷却转变试验。利用膨胀法结合金相-硬度法绘制H13钢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研究了冷速对试样组织和硬度的影响。比较分析980、1030℃两种奥氏体化温度所测CCT曲线的异同。结果表明:... 利用DIL805A型淬火变形膨胀仪对H13钢进行连续冷却转变试验。利用膨胀法结合金相-硬度法绘制H13钢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研究了冷速对试样组织和硬度的影响。比较分析980、1030℃两种奥氏体化温度所测CCT曲线的异同。结果表明:马氏体转变的临界冷速为1℃/s。随奥氏体化温度降低,Ms点升高,贝氏体转变区域减小,珠光体转变区域增大且向左偏移;随冷却速度增大和奥氏体化温度升高,试验钢硬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H13 CCT曲线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CrNiMo热作模具钢锻前加热规范研究及优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学智 范燕波 +2 位作者 夏琴香 吕明柯 杜玉莲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10-113,116,共5页
根据热作模具钢模块材料和尺寸特点,制定了合理的锻前加热规范。利用Deform-3D软件对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其工艺规范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了最优规范下钢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结果表明:钢锭采用650、850、1220℃进行... 根据热作模具钢模块材料和尺寸特点,制定了合理的锻前加热规范。利用Deform-3D软件对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其工艺规范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了最优规范下钢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结果表明:钢锭采用650、850、1220℃进行保温和1.5 h相变保温时间的五段式加热方式时所需的总加热时间最少;采用优化后的五段式加热工艺曲线,既能保证钢锭加热温度分布的均匀,也能保证钢锭等效应力及残余应力达到锻造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锻前加热 数值模拟 加热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处理对3Cr2MoCoWV热作模具钢中碳化物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晓春 朱利娟 +1 位作者 闵娜 周青春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0-73,共4页
借助光学电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低温处理对3Cr2MoCoWV钢中碳化物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经等温淬火后,基体组织下贝氏体析出了Fe3C和ε-碳化物;经低温处理后组织中出现了大量的孪晶马氏体,其上有细小弥散碳化物;再回火... 借助光学电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低温处理对3Cr2MoCoWV钢中碳化物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经等温淬火后,基体组织下贝氏体析出了Fe3C和ε-碳化物;经低温处理后组织中出现了大量的孪晶马氏体,其上有细小弥散碳化物;再回火后的贝氏体铁素体板条上析出大量弥散的MC和M2C型碳化物,等温淬火过程中形成的Fe3C在高温回火中分解,析出更为稳定的针状M2C碳化物,但其仍然与基体保持一定位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处理 热作模具钢 孪晶马氏体 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热作模具钢SDH3-Mod的热稳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计天予 吴晓春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9-35,共7页
为了提高热作模具钢的热稳定性,在H13钢的基础上降V增Mn,设计了新型热作模具钢SDH3-Mod.通过热稳定性实验研究SDH3-Mod和H13在高温服役过程中的硬度变化趋势,结合Johnson-Mehl-Avrami(JMA)方程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探讨其高温时效动力学过... 为了提高热作模具钢的热稳定性,在H13钢的基础上降V增Mn,设计了新型热作模具钢SDH3-Mod.通过热稳定性实验研究SDH3-Mod和H13在高温服役过程中的硬度变化趋势,结合Johnson-Mehl-Avrami(JMA)方程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探讨其高温时效动力学过程及微观组织演变.研究表明:SDH3-Mod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优于H13.620℃热稳保温中,SDH3-Mod的基体回复被延迟,碳化物粗化被有效抑制,表现出比H13更加优异的回火抗力,这是由于SDH3-Mod的淬火温度高于H13,马氏体基体中固溶了更多的合金元素,提高了基体的分解温度,从而延迟了马氏体基体的回复;同时,Mn固溶于基体中,降低了高温下碳在铁素体基体中的扩散速率,较好地抑制了碳化物的析出和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热稳 回火抗力 JMA方程 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Mn-Ni高热稳定性热模具钢的性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谢长生 孙培祯 +1 位作者 乔学亮 钟善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9-21,共3页
介绍了三种含Mn或含Mn-Ni高热稳定性热模具钢的室温和高温机械性能,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和增加Cr和Mn含量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Mn或含Mn-Ni热模具钢具有高的回火抗力,其回火硬度急剧下降的最高回火温度为600℃。在这类钢中进一步增加C... 介绍了三种含Mn或含Mn-Ni高热稳定性热模具钢的室温和高温机械性能,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和增加Cr和Mn含量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Mn或含Mn-Ni热模具钢具有高的回火抗力,其回火硬度急剧下降的最高回火温度为600℃。在这类钢中进一步增加Cr和Mn的含量将降低回火抗力和高温强韧性,添加Ni可以提高回火抗力和高温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钢 回火抗力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