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truction of Core Values of Teenag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Theory
1
作者 Han Yongtao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223,共9页
Marxist theory is an im portant so urce of socialism core value theory,and building so cialism core valu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eory is a major proposition that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 Marxist theory is an im portant so urce of socialism core value theory,and building so cialism core valu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eory is a major proposition that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new era.Based on the Marxist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this paper analyzed,from the Marxist perspective,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ree and full developm ent of people,the value of peo ple and social development,pointe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necessity of targeted education of the core values for teenagers,and proposed to develop and innovate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well as carry out extensive education on the Marxism,socialism patriotism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eory,for the purpose of helping teenagers build socialism core values and strengthen their faith in the socialis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deals and beliefs of commu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XIST theory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NATURE of MAN free and full development of people PATRIOTISM traditional cul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教育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艳莉 侯怀银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
中国教育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是当前中国教育史发展的重要命题。中国教育史“三大体系”建设是中国教育史自觉发展、跟随时代发展节奏、中国教育实践发展以及立足世界教育史学界的必然要求。中国教育史“三大体系”建... 中国教育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是当前中国教育史发展的重要命题。中国教育史“三大体系”建设是中国教育史自觉发展、跟随时代发展节奏、中国教育实践发展以及立足世界教育史学界的必然要求。中国教育史“三大体系”建设要遵循人民性、实践性、继承性、原创性、民族性、世界性、科学性、时代性和系统性等原则。在马克思主义以及相关原则的指导下,中国教育史“三大体系”的建设理路为: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的建设要树立“大学科”意识,学科体系建设要夯实学科基础,和谐推进相关研究;中国教育史学术体系的建设要科学合理构建学术命题,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完善学术评价考核;中国教育史话语体系的建设要注重凝练标识性概念,讲好中国教育史的故事,且形成为世界所认同的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史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大学科”意识 学术命题 标识性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治学的知识地图及其建构:政治的知识化与政治知识的结构论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向民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5,I0003,共12页
中国政治学知识地图的建构依赖一系列前置性思考:何为政治学的“学科”?何为“中国”政治学?何为建制性概念?为何强调建制性概念?比较政治分析的框架怎样?比较政治分析如何建构政治知识地图?政治学是对政治实践与政治经验的知识论证,“... 中国政治学知识地图的建构依赖一系列前置性思考:何为政治学的“学科”?何为“中国”政治学?何为建制性概念?为何强调建制性概念?比较政治分析的框架怎样?比较政治分析如何建构政治知识地图?政治学是对政治实践与政治经验的知识论证,“现代”政治学是对现代政治经验的知识论证,“中国”政治学是对中国地域经验的政治知识论证,因此,中国政治学有“比较”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学的双重结构,政治学史研究应当从“教育史”转向“知识史”及知识的社会政治分析。政治的知识化有三重维度:第一,日常生活的意义与生活知识;第二,作为正当性论述的传播性知识;第三,作为职业分化与理论化表述的学术知识。尽管政治学是一种职业分化与理论化的学术知识,但其根源应当追溯到传播性知识以及日常生活知识,并以建制性概念作为“中国分析”的具体内容。政治知识的结构框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政治分析,以“共同体的营造”为框架,可以建构中国政治学的知识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史 知识地图 知识社会学 建制性概念 共同体的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学科大概念与关键概念、核心概念的区隔及轻松提取
4
作者 侯桂红 敖雪峰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大概念不是核心概念、关键概念。大概念与它们的差别有四:一是所属的知识类型不同;二是从属的学科领域不同;三是主客观性不同;四是价值大小不同。大概念被混同为核心概念、关键概念的原因有中外大概念研究的误解、望文生义、混淆文理科... 大概念不是核心概念、关键概念。大概念与它们的差别有四:一是所属的知识类型不同;二是从属的学科领域不同;三是主客观性不同;四是价值大小不同。大概念被混同为核心概念、关键概念的原因有中外大概念研究的误解、望文生义、混淆文理科概念的语义等。研究认为,大概念的提取无须繁复和舍近求远,可直接从课标和教材中轻松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 大概念 核心概念 关键概念 新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革命”概念溯源及新时代话语建构
5
作者 李雅兴 姜沣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1,共7页
“自我革命”作为中国一个标识性的政治概念,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的精神气质、慎独自省的修身文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其概念的演进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萌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自我革命”作为中国一个标识性的政治概念,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的精神气质、慎独自省的修身文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其概念的演进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萌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提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定型。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自我革命话语进行了创新,以“四个自我”阐明其核心话语、以“初心使命”诠释其价值话语、以“长期执政”阐释其目标话语、以“依规治党”阐发其制度话语,建构起了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革命 概念 演进历程 话语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史家的传统史学观及其理性特征——兼论中国现代史家的流派划分问题
6
作者 徐国利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共11页
历史研究主要使用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不同理性的使用不仅是方法的不同,也反映了文化观的差异。中国现代不同流派史家对中国传统史学的认识,就反映出三种不同的理性特征和价值取向。新考据派史家审视传统史学时,强调科学精... 历史研究主要使用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不同理性的使用不仅是方法的不同,也反映了文化观的差异。中国现代不同流派史家对中国传统史学的认识,就反映出三种不同的理性特征和价值取向。新考据派史家审视传统史学时,强调科学精神和方法的作用,是工具理性的思维,将价值理性排除在外,是唯科学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保守主义史家大体主张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对传统史学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和传承。但是,他们强调道德理性的主体性,体现了中国文化道德实践理性的特点,对传统史学的非科学性和专制性缺乏批评。马克思主义史家以实践理性看待传统史学,批判传统史学不适于革命的需要。不过,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史学的革命性,其研究往往没有做到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其他派别史家评述传统史学时,具体认识虽然与上述三派多有不同,总体上仍是以工具理性的取向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考据派史家 文化保守主义史家 马克思主义史家 其他派别史家 传统史学观 理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研究进展与科学前沿 被引量:1
7
作者 朱佳雷 董建志 +9 位作者 张永根 孙少波 姜哲 周浩然 赵曦 李攀 陈伟 王礼春 李新 刘丛强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36,共19页
地球系统模式是理解和预测全球变化的核心工具,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其性能提升体现在圈层耦合过程的精细化发展,以及圈层内复杂物理和化学过程的逐步引入。不确定性的降低则得益于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然而,地球系统模式仍... 地球系统模式是理解和预测全球变化的核心工具,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其性能提升体现在圈层耦合过程的精细化发展,以及圈层内复杂物理和化学过程的逐步引入。不确定性的降低则得益于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然而,地球系统模式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对复杂交互过程的表征能力不足、社会-生态系统过程模拟的局限性,以及区域极端事件模拟能力的提升需求。未来的发展需深化跨学科协作,借助新技术强化数据获取与模型预测能力,同时聚焦社会-生态系统过程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以增强对区域极端事件的模拟与预测能力,构建完善的陆-海-气-人相互耦合的新一代地球系统模式,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全球变化的应对和预测提供更科学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模式 发展历程 研究进展 不足与挑战 陆-海-气-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唯物史观意蕴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泉 刘同舫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9,共8页
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来看,“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贯穿着社会结构变迁、历史发展规律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阐释维度,揭示了现实性、历史性和主体性的唯物史观原则。深刻理解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历史唯物主义内涵,关系到能否在中... 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来看,“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贯穿着社会结构变迁、历史发展规律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阐释维度,揭示了现实性、历史性和主体性的唯物史观原则。深刻理解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历史唯物主义内涵,关系到能否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形成推进制度建设的理论、历史和实践自觉。从既定的社会存在分析,“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根植于并反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辩证运动所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化。从不断发展的历史来看,制度及其建设是历史性的,“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应当遵循制度发展的历史规律。而无论从横向维度出发进行社会结构的分析,还是从动态发展的纵向维度展开历史考察,“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最终价值都指向于“现实的人”,其具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解放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建设 社会结构 历史发展规律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活动受限的概念分析与启示
9
作者 蔡国旗 柯键 +5 位作者 熊杰 邹灯秀 邓娟 肖琦 李苏雅 胡玉兰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4,共6页
目的 明确患者活动受限的定义及其内涵。方法 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活动受限的相关文献,采用概念分析法对活动受限进行概念分析。结果 活动受限定义属性分为躯体功能减退、日常活动能力下降、社会参与局限3个方面。前因主要分为病变... 目的 明确患者活动受限的定义及其内涵。方法 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活动受限的相关文献,采用概念分析法对活动受限进行概念分析。结果 活动受限定义属性分为躯体功能减退、日常活动能力下降、社会参与局限3个方面。前因主要分为病变损伤、运动障碍感知、环境制约;后果主要包括健康风险增加、负面情绪增长、社交功能障碍。评价指标包括综合活动受限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论 活动受限概念的明晰有利于全面评估患者活动受限情况,合理制订康复计划,明晰活动受限成因,科学实施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活动受限 运动障碍 运动认知功能减退综合征 躯体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社会参与 概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我国体育高职教育结构的应然向度、实然限度和优化路径
10
作者 陕威 季彦霞 +2 位作者 刘珍 李海龙 刘建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5-102,共8页
体育高职教育作为贯通职业教育与体育产业的核心枢纽,其结构优化是释放高质量发展潜能的关键。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从专业、布局、层次、类型四维结构,明晰我国体育高职教育结构的应然向度,剖... 体育高职教育作为贯通职业教育与体育产业的核心枢纽,其结构优化是释放高质量发展潜能的关键。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从专业、布局、层次、类型四维结构,明晰我国体育高职教育结构的应然向度,剖析其实然限度与深层成因,并提出优化路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高职教育结构当以动态适配的专业结构、区域协调的布局结构、衔接顺畅的层次结构、开放共享的类型结构为应然向度。实践中,存在专业结构同质化与市场需求响应迟滞,布局结构不均衡与区域经济发展失配,层次结构不合理与教育体系衔接不畅,类型结构单一化与多元主体参与乏力等挑战。究其原因在于院校路径依赖、虹吸效应形成空间锁定、认知惯习与政策迟滞、制度供给非对称等。据此,提出创新驱动与数字赋能形成适配专业,空间治理与区域配置构建特色布局,专本衔接与能力建构科学层次,治理协同与数智融合塑造多样类型的四重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高职教育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应然向度 实然限度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的肠道微生态微观参数在中医证研究中的价值
11
作者 李晗婧 李灿东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6-500,506,共6页
肠道菌群构成了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作为人体第二基因组的肠道菌群含有丰富的信息。肠道微生态可以作为微观参数反映整体健康状态。在中医状态理论指导下,将肠道菌群微观参数应用于中医证研究可以更好地利用肠道微生态携带信息,并将其... 肠道菌群构成了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作为人体第二基因组的肠道菌群含有丰富的信息。肠道微生态可以作为微观参数反映整体健康状态。在中医状态理论指导下,将肠道菌群微观参数应用于中医证研究可以更好地利用肠道微生态携带信息,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而纳入客观指标可以推动中医辨证客观化。目前,将肠道菌群微观参数应用于中医证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不足。通过分析目前的研究现状,结合现代技术和中医整体观念找到解决策略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 肠道菌群 微观辨证 健康状态 微观参数 客观指标 整体观念 局限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共同体”到“社区”——社会学核心概念“community”的中国化
12
作者 范梦栩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41,共9页
考察西方理论在中国的旅行,厘清理论涉及的核心概念在中文语境中的演变过程是重要一环。本文从西方理论的引入到中文语境中的本土化,详细分析了“community”从最初的“共同体”到最终确立为“社区”的译法过程。研究追溯了该概念在20世... 考察西方理论在中国的旅行,厘清理论涉及的核心概念在中文语境中的演变过程是重要一环。本文从西方理论的引入到中文语境中的本土化,详细分析了“community”从最初的“共同体”到最终确立为“社区”的译法过程。研究追溯了该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引入中国后的多次变迁,讨论了中国社会学家如何将西方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研究方法。通过对这一概念旅行历程的还原,揭示了中国学术界对西方理论的吸收、重构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翻译 术语翻译 概念史 社区 社会学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文明形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3
作者 曹胜亮 杨怡然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9,共12页
马克思文明形态思想的出场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世界历史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文明的悖论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是其产生的特定时代背景。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与傅立叶的文明批判思想、德国古典哲学中康德的世界公民思想和黑格尔的... 马克思文明形态思想的出场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世界历史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文明的悖论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是其产生的特定时代背景。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与傅立叶的文明批判思想、德国古典哲学中康德的世界公民思想和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是其产生的主要理论来源。马克思以生产方式的发展程度、人的解放程度和地域的差异作为划分文明形态的根本依据,揭示了文明的社会形态、历史形态、地域形态的主要特征与文明成就。这三种文明形态的划分都蕴含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表征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与进步,体现了人类对文明形态的不断创新与不懈追求,彰显出马克思文明形态思想深厚的价值底蕴。在新时代,其理论价值在于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提供理论遵循,为透视资本主义文明本质提供重要视角和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其实践价值在于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道路指明方向,为通过“两个结合”实现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提供思想方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文明形态思想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优越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评判——基于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解读
14
作者 牟成文 程子如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1,共8页
马克思在《人类学笔记》中揭露了西方以文明进步之名所掩盖的殖民扩张行径,为我们审视与批判“文明优越论”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引。“文明优越论”本质上是将文明发展程度的高低错认为文明根本性质的优劣,将工业文明的优势加诸西方社会的... 马克思在《人类学笔记》中揭露了西方以文明进步之名所掩盖的殖民扩张行径,为我们审视与批判“文明优越论”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引。“文明优越论”本质上是将文明发展程度的高低错认为文明根本性质的优劣,将工业文明的优势加诸西方社会的传统文化、社会制度乃至民族基因之上。这种错认源于近代西方国家在社会转型中的领先地位与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虽然“文明优越论”通过刺激文明之间的比较推动了全球现代化,但是也阻碍了文明的多样化发展,最终会随资本主义制度的消亡而走向终结。在人类愈发成为命运共同体的今天,以历史唯物主义审视“文明优越论”,启示我们不能混淆文明形态多样和发展趋向统一之间的差别,应辩证处理比较与合作的文明交往关系,推动多样文明在互鉴中共生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优越论 唯物史观 《人类学笔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铃须从系铃处——Records与Archives概念正史(七)
15
作者 王岚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8,共12页
笔者的“四正”,从名分、本义、学理、法律上已弄清Records的含义,但坚持“Records文件观”者依旧质疑:若Records是档案,那Archives是什么?两者并列时又怎么翻译?还有人说Records是记录。既然是英语和法语带来的问题,循着英法档案历史... 笔者的“四正”,从名分、本义、学理、法律上已弄清Records的含义,但坚持“Records文件观”者依旧质疑:若Records是档案,那Archives是什么?两者并列时又怎么翻译?还有人说Records是记录。既然是英语和法语带来的问题,循着英法档案历史去寻找,才是解铃的关键:以英法八百年档案工作中重要人物和事件为主线,探求其档案的源流、本质、内涵及演变,为档案概念正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档 录卷归档 档案 皇家档案 馆藏档案 现行档案 概念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赋四大家”相关称谓的生成、接受及其存在的问题
16
作者 赵金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68,207,共9页
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提出“汉赋中的四杰”、“汉赋中的四大作家”的说法,用来表述汉赋的代表作家及其文学成就。这种说法被后世接受并省称为“汉赋四杰”、“四大赋家”、“汉赋四大家”等,并将其视为文学史名词、文学流派和... 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提出“汉赋中的四杰”、“汉赋中的四大作家”的说法,用来表述汉赋的代表作家及其文学成就。这种说法被后世接受并省称为“汉赋四杰”、“四大赋家”、“汉赋四大家”等,并将其视为文学史名词、文学流派和文学常识而广泛提及。但是随着古代文学史撰写体例的创新和赋体文学观念的深化,“汉赋四大家”相关称谓并未成为普遍的共识,很多学者也没有使用此类简称。“汉赋四大家”相关称谓在演进过程中存在四个问题:一是作家指代不明;二是误将其视为文学流派;三是与古典文献中的汉赋作家并称混淆;四是以小总大,将其视为汉赋的全部艺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赋四大家” 文学史观念 赋体分类 文学流派 汉赋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评教育史研究中的“时代局限”及其理解——以《大教学论》宗教因素等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锋 何白嘎力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193,共12页
教育史研究中存在着不少被称之为“时代局限”的教育思想,《大教学论》中的宗教因素便是其中之一。19世纪以来历史哲学的发展表明,无法从“客观”概念出发回应“历史理解何以可能”的问题,历史的理解始终是解释者与被解释者互动的过程... 教育史研究中存在着不少被称之为“时代局限”的教育思想,《大教学论》中的宗教因素便是其中之一。19世纪以来历史哲学的发展表明,无法从“客观”概念出发回应“历史理解何以可能”的问题,历史的理解始终是解释者与被解释者互动的过程。对于《大教学论》宗教因素等“时代局限”的理解而言,从历史情境筹划出发,通过有限度的同情与批判,达成与被理解思想之间的“视域融合”是一条可能的思路。理解“时代局限”不意味着消解问题、翻案文章,而是要求必须始终保持开放的研究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史研究 “时代局限”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茶马贸易”到“茶马古道”:对一个当代中国原创学术概念的考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时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9,共11页
1990年,木霁弘等当代学者在继承茶马贸易的历史内核、挖掘地方风俗和史料的基础上,在“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等概念的刺激和启发下,本着学术自觉的意识,提出了“茶马古道”学术概念。这一中国内生的原创性学术概念是对原有“茶马... 1990年,木霁弘等当代学者在继承茶马贸易的历史内核、挖掘地方风俗和史料的基础上,在“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等概念的刺激和启发下,本着学术自觉的意识,提出了“茶马古道”学术概念。这一中国内生的原创性学术概念是对原有“茶马贸易”或“茶马互市”概念的革命,主要体现在概念涵盖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的扩大、所涉学科和研究视域的拓展、研究议题从国内民族问题到国际性议题的延伸、从单一的学术价值向多维价值的迁移以及从历史文献研究到文化遗产研究的转向等五个方面。“茶马古道”概念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是中国当代学者学术创造能力的体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典型例证。但在学术话语转型中,该概念存在语义场过于丰富和多元、地方本位主义和学术边缘化以及强势话语遮蔽所带来的失语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马古道 茶马贸易 概念史 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硬化历史的圆筒形件二次拉深极限拉深比的解析模型
19
作者 董文正 李书伦 +1 位作者 王镇柱 林启权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90,共8页
以圆筒形件二次拉深成形为例,基于主应力法和板料弯曲理论,考虑材料硬化历史、壁厚比t_(min)/t_(max)、凹模圆角半径和摩擦因数的影响,建立了一种预测圆筒形件二次拉深极限拉深比的解析模型,并对SUS304不锈钢板料进行了拉深试验验证。... 以圆筒形件二次拉深成形为例,基于主应力法和板料弯曲理论,考虑材料硬化历史、壁厚比t_(min)/t_(max)、凹模圆角半径和摩擦因数的影响,建立了一种预测圆筒形件二次拉深极限拉深比的解析模型,并对SUS304不锈钢板料进行了拉深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解析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考虑硬化历史的解析模型与未考虑硬化历史的模型相比二次拉深极限拉深比相差约10%;摩擦因数、凹模圆角半径对二次拉深极限拉深比有显著影响,摩擦因数越大,二次拉深极限拉深比越小;凹模圆角半径越大,二次拉深极限拉深比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拉深 极限拉深比 主应力法 硬化历史 解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与虚像:探析江南历史园林的当代复建
20
作者 周宏俊 郭真真 +1 位作者 吴昀眙 寇怀云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5-64,共10页
【目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江南各地多有对残损或消失的历史园林的复建,这些园林构成了传统园林在当代延续的一部分。另外,园林的文本化、文人化特征促生了园林历史中兴废演替的一种传统方式,即由文人主导的基于文本的再造。有必要结合... 【目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江南各地多有对残损或消失的历史园林的复建,这些园林构成了传统园林在当代延续的一部分。另外,园林的文本化、文人化特征促生了园林历史中兴废演替的一种传统方式,即由文人主导的基于文本的再造。有必要结合这一传统,厘清江南历史园林当代复建的特点与意义。【方法】聚焦当代复建的历史园林,通过对江南地区的案例开展文献与实地调研,剖析并区分复建的动机与策略,进一步分析典型案例的复建方法。【结果】揭示了园林传统、遗产理念、当代文化等多维度的影响,进而探讨了园林风格、园林类型、真实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结论】复建园林作为历史真实的虚像,是传统园林文化的重要表征,在复建信息真实以及准确展示的基础上,可以发挥多元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史 江南园林 当代造园 园林复建 真实性 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