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InSAR的宁夏黄土丘陵区(西吉县)滑坡隐患早期识别 |
陈思名
霍艾迪
张佳
赵志欣
陈四宾
陈建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22 |
12
|
|
2
|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玉米新品种引种比较综合评价 |
王文奎
张海强
焦智辉
王雯
|
《寒旱农业科学》
|
2024 |
4
|
|
3
|
2BFM-5型山地免耕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
孙伟
吴建民
黄晓鹏
孙步功
胡靖明
戴飞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1
|
|
4
|
宁南黄土丘陵区马铃薯连作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区系的演变 |
孙权
陈茹
宋乃平
王青凤
王锐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0
|
|
5
|
基于AnnAGNPS模型的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 |
贾宁凤
段建南
李保国
李旭霖
陈焕伟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6
|
黄土丘陵地区唐古特白刺根际土壤水分与根系分布研究 |
王文
蒋文兰
谢忠奎
张德罡
宫旭胤
寇江涛
|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7
|
|
7
|
气候变化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模拟 |
许红梅
高清竹
黄永梅
贾海坤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1
|
|
8
|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对不同空间尺度水沙关系的影响 |
郑明国
蔡强国
陈浩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0
|
|
9
|
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与土地生产力的关系 |
陈奇伯
王克勤
齐实
孙立达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6
|
|
10
|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植物耐旱生理及抗旱性评价 |
王移
卫伟
杨兴中
陈利顶
杨磊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0
|
|
11
|
黄土丘陵沟壑区县域耕地变化驱动要素研究——以安塞县为例 |
张秋菊
傅伯杰
陈利顶
赵文武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4
|
|
12
|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响应与演变 |
黄懿梅
安韶山
曲东
赵伟峰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5
|
|
13
|
不同生态修复措施对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的影响 |
韩丙芳
马红彬
沈艳
马非
赵菲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14
|
宁南宽谷丘陵区植被恢复中土壤酶活性的响应及其评价 |
安韶山
黄懿梅
刘梦云
李壁成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9
|
|
15
|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尺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
徐海燕
赵文武
刘国彬
朱恆峰
朱婧
解纯营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16
|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沟谷网络节点研究 |
李军锋
李天文
陈正江
刘学军
汤国安
|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7
|
|
17
|
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丘陵区制干红枣适生区影响预估 |
梁轶
张勇
王景红
屈振江
刘璐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18
|
黄土丘陵区四种人工灌木植被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
魏彦昌
苗鸿
欧阳志云
陈利顶
贵立德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19
|
温度和水分对黄土丘陵区3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释放CO_2潜力的影响 |
张宏
黄懿梅
祁金花
安韶山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3
|
|
20
|
不同恢复措施对宁夏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马红彬
沈艳
谢应忠
赵菲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