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联素通过NF-κB通路调节高糖所致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袁静 程杨阳 +1 位作者 李红梅 周科技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7-251,共5页
目的:探究脂联素对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HUVEC存活、氧化应激、炎症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5、25 mmol/L葡萄糖培养的HUVEC细胞分为正常(NC)组、高糖(HG)组。不同浓度脂联素(1、2、4μg/ml)处理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设为... 目的:探究脂联素对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HUVEC存活、氧化应激、炎症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5、25 mmol/L葡萄糖培养的HUVEC细胞分为正常(NC)组、高糖(HG)组。不同浓度脂联素(1、2、4μg/ml)处理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设为低剂量(L)组、中剂量(M)组、高剂量(H)组。PBS、LPS联合4μg/ml脂联素处理的HUVEC细胞记为H+PBS组、H+LPS组。CCK8、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增殖、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leaved caspase-3、NLPR3、氨基酸转运蛋白(ASC)、Caspase-1、p-NF-κB和p-核因子κB抑制蛋白(p-I-κBα)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乳酸脱氢酶(LD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IL-4、IL-6、IL-1β浓度;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ROS荧光活性;JC-1染色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RT-qPCR检测NLRP3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HG组内皮细胞48 h、72 h、96 h存活率均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上清LDH、SOD、MDA、线粒体膜电位水平、IL-4、IL-6、IL-1β浓度显著升高,ROS、GSH-Px浓度显著降低,Cleaved caspase-3、NLRP3、Caspase-1、p-NF-κ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I-κB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脂联素浓度依赖性抑制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上述指标变化。LPS减弱脂联素对HG诱导的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脂联素减轻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存活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 NF-ΚB通路 氧化应激 炎症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祖细胞与VEGF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谢安明 王雅君 崔丽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3-236,共4页
目的检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纤维血管膜标本中血管内皮祖细胞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二者与PDR发生发展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方法收集10例玻璃体手术中剥除的PDR膜,以10例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膜及1例... 目的检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纤维血管膜标本中血管内皮祖细胞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二者与PDR发生发展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方法收集10例玻璃体手术中剥除的PDR膜,以10例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膜及1例人视网膜为对照,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祖细胞数及VEGF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DR膜包括中央部无血管区,间有少量细胞的纤维组织区和周边部富细胞区,PVR膜则为排列不规则的细胞散在分布于细胞外间质。10例PDR膜中均发现血管内皮祖细胞(5.90±1.83)个,而10例PVR膜中仅有1例发现血管内皮祖细胞(0.10±0.32)个,人视网膜未见血管内皮祖细胞。PDR膜VEGF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PDR膜中血管内皮祖细胞数与VEGF的表达呈现正相关性。结论血管内皮祖细胞与VEGF均参与了PDR新生血管的形成,二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新生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FA-1和VLA-4参与人高增殖潜能内皮祖细胞与血管内皮的黏附和跨内皮迁移 被引量:7
3
作者 段华新 卢光琇 程腊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71-675,共5页
为了了解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ymphocyte function-associated antigen 1,LFA-1)和极迟反应抗原4(very late antigen 4,VLA-4)在高增殖潜能内皮祖细胞(high proliferative potential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HPP-EPCs)归巢过... 为了了解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ymphocyte function-associated antigen 1,LFA-1)和极迟反应抗原4(very late antigen 4,VLA-4)在高增殖潜能内皮祖细胞(high proliferative potential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HPP-EPCs)归巢过程中与血管内皮的黏附和跨内皮迁移中的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PP-EPC中整合蛋白β1和β2的表达以及小鼠骨髓内皮细胞相应的受体的表达。利用体外黏附和迁移实验研究经过功能级别的中和抗体阻断VLA-4和LFA-1后HPP-EPC黏附和迁移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表明,HPP-EPC表达整合蛋白β1和β2,活化后小鼠骨髓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加CD11a抗体组黏附细胞或CD49d抗体组黏附和迁移细胞均较同型对照抗体组少,而且加CD11a和CD49d两种抗体联用组黏附和迁移细胞明显减少,其细胞数较任何单一抗体组少。结论:LFA-1和VLA-4在HPP-EPC与血管内皮的黏附和跨内皮迁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FA-1 VLA-4 高增殖潜能内皮祖细胞 黏附 跨内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预处理对体外氧化应激诱导内皮祖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龚志刚 张再伟 +1 位作者 姜其钧 丁世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9-604,共6页
目的探讨虾青素对体外氧化应激诱导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的内皮祖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叔丁基过氧化氢100μmol/L)、虾青素+叔丁基过氧化氢(虾青素0.1、1、10nmol/L预处理24h... 目的探讨虾青素对体外氧化应激诱导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的内皮祖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叔丁基过氧化氢100μmol/L)、虾青素+叔丁基过氧化氢(虾青素0.1、1、10nmol/L预处理24h后,再加终浓度为100μmol/L的叔丁基过氧化氢溶液继续培养6h)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DAPI染细胞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比色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JC-1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叔丁基过氧化氢(100μmol/L)能明显造成内皮祖细胞凋亡(P<0.05)。虾青素可降低叔丁基过氧化氢引起的内皮祖细胞凋亡,表现为细胞凋亡率减少(P<0.05),线粒体膜电位增加,Caspase3表达减弱。结论虾青素对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的内皮祖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线粒体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内皮祖细胞 虾青素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骨髓HPP-CFC集落形成及p2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瑞丽 牛旭平 +2 位作者 李新华 张开明 尹国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42-846,共5页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骨髓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集落形成能力及集落细胞p2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探讨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前体细胞的活性。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银屑病患者及正常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于含SCF+GM-CSF+IL...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骨髓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集落形成能力及集落细胞p2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探讨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前体细胞的活性。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银屑病患者及正常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于含SCF+GM-CSF+IL-3+IL-6细胞因子组合的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培养14天时计数HPP-CFC集落,然后收集集落。提取纯化集落细胞DNA,经亚硫酸盐修饰后,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HPP-CFC集落细胞p2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1)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中,银屑病患者骨髓HPP-CFC集落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集落形态较小;(2)正常对照骨髓HPP-CFCp2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较高,而银屑病患者骨髓HPP-CFCp2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前体细胞活性有异常;银屑病患者骨髓HPP-CFCp21基因甲基化降低可能与其相对较低的HPP-CFC集落形成能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 P2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保护线粒体和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内皮祖细胞凋亡 被引量:3
6
作者 龚志刚 丁世芳 +1 位作者 姜其钧 付文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2-717,共6页
目的探讨虾青素对体外氧化应激诱导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的内皮祖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叔丁基过氧化氢100μmol·L-1)、预处理组(给予叔丁基过氧化氢100μmol·L... 目的探讨虾青素对体外氧化应激诱导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的内皮祖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叔丁基过氧化氢100μmol·L-1)、预处理组(给予叔丁基过氧化氢100μmol·L-1+虾青素0.1,1.0,10.0 nmol·L-1预处理24 h)。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细胞检测细胞凋亡率;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比色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阳离子脂质JC-1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MTT检测发现,随着虾青素浓度的增加,内皮祖细胞的存活率也增加。与模型组[(48.5±4.3)%]比较,虾青素+叔丁基过氧化氢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57.6±8.2)%,(77.6±7.5)%,和(85.3±6.1)%,P<0.05];DAPI染细胞检测发现,预处理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模型组凋亡小体形成率(27.8±3.2)%,3个预处理组凋亡小体形成率分别为[(20.4±2.9)%,(14.9±1.7)%和(7.8±0.7)%,P<0.05];caspase-3活性检测表明,与模型组(0.345±0.018)比较,预处理组活性随虾青素剂量增大而依次降低[(0.291±0.013),(0.209±0.004),(0.169±0.013),P<0.05];DCHF-DA分子探针检测细胞内ROS发现,与模型组比较,预处理组细胞内ROS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荧光强度明显减弱。JC-1法线粒体膜电位检测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预处理组线粒体膜电位丢失被明显抑制。结论虾青素通过减少细胞内ROS,保护线粒体膜电位,下调caspase-3活性,最终起到抗氧化应激诱导的EPCs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氧化应激 内皮祖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来源的BL-CFC可产生高增殖潜能造血祖细胞 被引量:4
7
作者 要晖宇 刘兵 +1 位作者 原野 毛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45-349,共5页
小鼠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EScell)体外分化 2 .5 - 3.5天形成的拟胚体 (embryoidbody ,EB)中可产生原始细胞集落形成细胞 (blastcolony formingcell,BL CFC) ,后者具有造血和内皮细胞双向分化潜能 ,是目前体外实验可检测到的... 小鼠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EScell)体外分化 2 .5 - 3.5天形成的拟胚体 (embryoidbody ,EB)中可产生原始细胞集落形成细胞 (blastcolony formingcell,BL CFC) ,后者具有造血和内皮细胞双向分化潜能 ,是目前体外实验可检测到的最早期的定向造血分化的细胞。本研究建立BL CFC培养体系 ,并通过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免疫荧光标记以及巢式RT PCR鉴定单个原始细胞集落来源的贴壁细胞和非贴壁细胞的分化特点。结果表明 :部分贴壁细胞吞噬DiI Ac LDL ,并表达CD31,UEA I ,VE cadherin等内皮细胞特异性的表面分子 ;非贴壁细胞具有原始造血 (primitivehematopoiesis)和 (或 )永久造血 (definitivehematopoiesis)活性 ,其中 2 0 %的原始细胞集落含有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 (highproliferativepotentialcolony formingcell,HPP CFC) ,后者能形成次级造血集落。结论 :胚胎干细胞来源的BL CFC可产生高增殖潜能造血祖细胞 ,但原始细胞集落来源的H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原始集落形成细胞 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 造血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醛脱氢酶2调节内皮祖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的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姜其钧 龚志刚 +1 位作者 李志刚 丁世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2-507,共6页
目的 :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在内皮祖细胞(EPCs)的氧化应激反应中的调节作用和机制。方法 :培养人外周血EPCs,分别用空白对照、1μmol/L ALDH-2特异性激活剂(Alda-1)、1μmol/L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和1μmol/L Alda-1预处理+1μmol/L... 目的 :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在内皮祖细胞(EPCs)的氧化应激反应中的调节作用和机制。方法 :培养人外周血EPCs,分别用空白对照、1μmol/L ALDH-2特异性激活剂(Alda-1)、1μmol/L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和1μmol/L Alda-1预处理+1μmol/L tBHP干预,再分别用2',7'-Dichlo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和5,5',6,6'-Tetrachloro-1,1',3,3'-tetraethyl-imidacarbocyanine iodide(JC-1)染色EPCs,检测EPCs的自由氧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采用Transwell小室评价EPCs的迁移能力,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评价EPCs的p38信号通路激活情况。结果 :tBHP干预和Alda-1预处理+tBHP干预后的自由氧水平相对于空白对照分别为(441.7±24.8)%和(237.4±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tBHP干预和Alda-1预处理+tBHP干预的EPCs发生线粒体膜电位丢失的细胞比率分别为(5.7±2.1)%,(81.7±3.7)%和(37.4±3.2)%;EPCs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108±9/高倍视野,22±4/高倍视野和67±7/高倍视野,三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tBHP后EPCs的p38信号通路增强[信号强度为空白对照的(259.1±7.7)%],激活ALDH-2后,tBHP引起的p38信号活动被减弱[为空白对照的(186.4±8.0)%]。结论 :ALDH-2能够减少EPCs氧化应激反应,减少EPCs线粒体膜损伤,保护EPCs的迁移功能。而这可能与p38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乙醛脱氢酶2 氧化应激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骨髓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P16基因mR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瑞丽 牛旭平 +2 位作者 李新华 张开明 尹国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1-283,共3页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骨髓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的集落形成能力及P16基因mRNA表达,探讨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及原因。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银屑病患者及正常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于含人干细胞因子(SCF...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骨髓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的集落形成能力及P16基因mRNA表达,探讨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及原因。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银屑病患者及正常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于含人干细胞因子(SCF)、人粒-巨噬细胞系集落剌激因子(GM-CSF)、白介素(IL)-3、IL-6细胞因子组合的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培养14d时计数HPP-CFC集落,然后收集集落。提取纯化集落细胞的总RNA,应用反转录(RT)-PCR方法检测HPP-CFC集落细胞的P16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①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中,银屑病患者骨髓HPP-CFC集落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集落形态较小;②银屑病患者骨髓HPP-CFC集落细胞的P16基因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屑病患者骨髓HPP-CFC集落形成能力降低;银屑病患者骨髓HPP-CFC的P16基因mRNA表达阳性率增高,推测P16基因可能参与了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异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 P16基因 反转录-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高住低练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龚晓明 郑澜 瞿树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0-534,610,共6页
目的:模拟高住低练后,体外原代培养SD大鼠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观察其生长情况,探讨低氧与运动复合刺激对其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常氧居住组、低氧居住组、常氧训练组和高住低练组。低氧居住组采... 目的:模拟高住低练后,体外原代培养SD大鼠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观察其生长情况,探讨低氧与运动复合刺激对其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常氧居住组、低氧居住组、常氧训练组和高住低练组。低氧居住组采用递减氧浓度刺激;常氧训练组采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每周6天,为期8周。方案结束后12 h,提取大鼠后肢骨髓,运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单个核细胞,以EGM-2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诱导分化,获取内皮祖细胞,通过双荧光染色法鉴定内皮祖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计数贴壁细胞数量、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及计算细胞增殖速率。结果:(1)细胞培养48 h后呈圆形贴壁生长,第5 d~7 d呈梭形并出现集落,第10 d集落增多,第20 d细胞分枝状生长、管腔样结构出现。(2)与常氧居住组相比,其余三组贴壁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高住低练组贴壁细胞数量最多(P<0.05);常氧训练组与低氧居住组贴壁细胞数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细胞增殖平均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氧和运动都能促进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的增殖,低氧和运动复合刺激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住低练 内皮祖细胞 骨髓 细胞培养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高糖所致ECV304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影 张云建 +1 位作者 李云 谭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0-813,共4页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其高糖导致细胞损伤的途径,为寻找出更为有效的糖尿病治疗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细胞)分为高糖组(葡萄糖终浓度35mmol.L-1)、黄芪保护组(葡萄糖终浓度3...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其高糖导致细胞损伤的途径,为寻找出更为有效的糖尿病治疗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细胞)分为高糖组(葡萄糖终浓度35mmol.L-1)、黄芪保护组(葡萄糖终浓度35mmol.L-1+黄芪终浓度500mg.L-1)、甘露醇高渗对照组(简称甘露醇组,甘露醇终浓度35mmol.L-1)和正常细胞组,在35mmol.L-1的高糖条件下处理ECV304细胞24h后检测细胞内Ca2+浓度、线粒体膜电位的测定并对不同处理组的细胞制作扫描电镜图片,观察细胞及线粒体形态的改变。结果:高糖组细胞内Ca2+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细胞组、黄芪保护组、甘露醇组(P<0.05);高糖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低于正常细胞组、黄芪保护组、甘露醇组(P<0.05)。黄芪保护组和甘露醇组细胞内Ca2+浓度高于正常细胞组(P<0.05),线粒体的膜电位显著低于正常细胞组(P<0.05)。黄芪保护组细胞内的Ca2+浓度虽低于甘露醇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黄芪保护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地高于甘露醇组(P<0.05)。电镜下可见,黄芪保护组线粒体形态完好,线粒体内的嵴清晰可见,高糖组的线粒体出现肿胀,线粒体内的嵴消失。黄芪保护组可见到细胞的核分裂相,高糖组坏死细胞增多。甘露醇组细胞形态正常,线粒体的形态正常,线粒体内的嵴清晰可见。结论:黄芪对高糖导致的ECV304细胞损伤,尤其是线粒体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高糖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线粒体 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来源的小鼠胎肝HPP-CFC肝上皮分化潜能的研究
12
作者 周军年 王韫芳 +11 位作者 要晖宇 贺文艳 陈海旭 李思霆 史岩 施双双 南雪 白慈贤 刘兵 岳文 毛宁 裴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30-839,共10页
为研究胎肝中造血和肝上皮发育的关系,建立了小鼠胎肝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培养体系,并进行了单克隆培养以及诱导分化实验.在造血和肝诱导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对单克隆来源的HPP集落细胞向造血和肝上皮细胞进行诱导分化,采用... 为研究胎肝中造血和肝上皮发育的关系,建立了小鼠胎肝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培养体系,并进行了单克隆培养以及诱导分化实验.在造血和肝诱导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对单克隆来源的HPP集落细胞向造血和肝上皮细胞进行诱导分化,采用透射电镜(TEM)、巢式RT-PCR、细胞免疫荧光检测,从细胞形态、超微结构、上皮细胞分化标志等方面对分化后的细胞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诱导后的部分细胞具有肝细胞特异性的超微结构,并不同程度地表达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CK8,CK18)等肝上皮分化标志,同时还表达间质标志α-SMA和血管内皮细胞标志Flk-1.免疫磁珠分选表明:胎肝来源的HPP-CFC主要来自于CD45+细胞,CD45-细胞不具有形成造血细胞克隆的能力.在肝上皮细胞分化潜能上,流式分选获得的CD49f+/Sca-1+细胞与未分选细胞无明显差异.该模型的克隆源性通过细胞混合实验进行证明.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胎肝来源的HPP-CFC可能代表了一个新的造血细胞向肝上皮细胞分化的单克隆模型,为研究胎肝中造血和非造血细胞的发育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肝 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 肝上皮细胞 造血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对高糖所致内皮祖细胞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5
13
作者 曾瑶池 穆桂萍 +2 位作者 黄淑芬 曾学辉 周熙临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3,共5页
本文阐述了番茄红素对高糖所致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障碍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可能机制。EPCs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组、番茄红素10、30、50μg/mL低、中、高剂量和信号阻断剂(1μmol/L SB203580)组,... 本文阐述了番茄红素对高糖所致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障碍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可能机制。EPCs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组、番茄红素10、30、50μg/mL低、中、高剂量和信号阻断剂(1μmol/L SB203580)组,用33 mmol/L葡萄糖诱导EPCs损伤,分别采用MTT比色法、黏附能力测定实验、改良的Boyden小室检测EPCs黏附、迁移能力,Matrigel成血管网实验评价体外小管形成能力,Western-blot检测磷酸化和非磷酸化p38 MAPK蛋白表达量。实验表明番茄红素可改善高糖环境下EPCs黏附、迁移和体外小管形成能力,其机制可能与番茄红素抑制EPCs中p38 MAPK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高糖 内皮祖细胞 P38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单一活性成分B2对高糖作用下人内皮祖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丽萍 李莉 +1 位作者 姚计文 李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80-1188,共9页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单一活性成分B2(PC-B2)对高糖环境下人内皮祖细胞(EPCs)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诱导培养人EPCs,并进行鉴定。将EPCs分为control组(PBS处理)、高渗对照组(25 mmol/L甘露醇处理)、高浓度30 m...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单一活性成分B2(PC-B2)对高糖环境下人内皮祖细胞(EPCs)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诱导培养人EPCs,并进行鉴定。将EPCs分为control组(PBS处理)、高渗对照组(25 mmol/L甘露醇处理)、高浓度30 mmol/L葡萄糖作用组以及不同浓度(2、10和50 mg/L)PC-B2与30 mmol/L葡萄糖共处理组。使用CCK-8法检测各组中EPCs活力的变化;同时检测各组EPCs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ELISA方法检测各组EPCs上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含量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中EPCs活性氧簇(ROS)生成和凋亡率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高糖作用组中人EPCs的活力显著下降(P<0.05);LDH漏出量以及MDA、ET-1、ICAM-1和VCAM-1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SOD和GSH活性以及NO含量显著降低(P<0.05);细胞中ROS含量和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EPCs中VEGF和VEGFR-2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高糖作用组相比,不同浓度PC-B2作用组EPCs活力均明显回升(P<0.05);LDH漏出量以及MDA、ET-1、ICAM-1和VCAM-1含量均逐渐下降(P<0.05);SOD和GSH活性以及NO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细胞中ROS生成和凋亡率逐渐下降(P<0.05);而EPCs中VEGF和VEGFR-2表达量也随之逐渐上升,并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PC-B2能够提升高糖作用下人EPCs活力,减少高糖引起的氧化损伤,恢复EPCs正常功能,降低高糖诱导的炎症因子和细胞凋亡,从而对人EPCs发挥保护作用,并可通过诱导VEGFR-2和VEGF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内皮祖细胞 高糖 原花青素B2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端粒酶系统与人类造血细胞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爽 奚永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71-174,共4页
人类造血细胞与大多数体细胞一样,其端粒也随着细胞的每次分裂而不断丧失,因此不同发育阶段的造血细胞以及不同分化阶段的造血细胞其端粒的平均长度是不同的,并显示出相应不同的增殖和分化潜能与支持造血能力。端粒酶虽然在某种程度上... 人类造血细胞与大多数体细胞一样,其端粒也随着细胞的每次分裂而不断丧失,因此不同发育阶段的造血细胞以及不同分化阶段的造血细胞其端粒的平均长度是不同的,并显示出相应不同的增殖和分化潜能与支持造血能力。端粒酶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能延缓造血干细胞自身端粒缩短的速度,但决不能完全阻止其丢失,并且正常造血细胞与恶性血液肿瘤细胞的端粒长度及其端粒酶活性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发现为更深入地探讨正常造血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和凋亡的调控机制以及恶性血液肿瘤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的新策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造血细胞 造血干/祖细胞 自我更新 增殖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干预的EPC-Exos对高糖诱导损伤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彭阿建 欧阳范馨 +7 位作者 张熙 谭梅鑫 梁文菲 朱晨鸿 刘锦清 张璐瑶 肖郁婷 熊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93-1602,共10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干预的人内皮祖细胞外泌体(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derived exosomes,EPC-Exos)对高糖诱导损伤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BMSCs)向内...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干预的人内皮祖细胞外泌体(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derived exosomes,EPC-Exos)对高糖诱导损伤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BMSCs)向内皮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人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同时体外分离和培养hUCBMSCs,取P4代细胞分别进行成骨、成软骨和成脂诱导分化鉴定。将鉴定成功的EPCs分别用100mg·L-1的黄芪甲苷和等量的PBS干预,培养24 h后收集两组细胞上清液中外泌体。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EPC-Exos的形态,利用纳米粒子追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技术检测EPC-Exos的粒径,Western blot技术进行外泌体特征性标志物CD9、CD63和TSG101的检测。将hUCBMSCs用30 mmol·L-1的葡萄糖预处理120h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设置正常组。三组细胞培养24 h后,通过Matrigel体外成管实验研究EPC-Exos对hUCBMSCs成管分化的影响。免疫荧光检测hUCBMSCs表达CD31、vWF等内皮细胞特异标志物的情况。结果光镜下hUCBMSCs边缘清楚,形态均一,排列呈漩涡状,3系细胞分化为典型图像。透射电镜观察分离及提纯后黄芪甲苷干预EPC-Exos为包膜完整的圆形或椭圆形微囊泡结构;NTA技术检测97.6%人EPC-Exos为直径在81.4-142.1nm之间的微囊泡;EPC-Exos表面特异标志物CD9、CD63、TSG101呈阳性,以上实验证实成功提取EPC-Exos。Matrigel成管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SCs细胞体外成管能力显著增强,差异显著(P<0.001)。免疫荧光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SCs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31、vWF能力显著增强,差异显著(P均<0.01)。结论黄芪甲苷干预的EPC-Exos可有效恢复高糖受损人间充质干细胞的成管功能且显著改善其向内皮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内皮祖细胞 外泌体 间充质干细胞 内皮分化 高糖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囊泡转运对大鼠内皮祖细胞增殖及钙库操纵性钙内流的影响
17
作者 张弢 王彦伟 +3 位作者 杨杰 袁方正圆 张继航 黄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1-596,共6页
目的:研究囊泡转运在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及钙库操纵性钙内流(SOCE)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并用ac LDL-Di I和FITC-UEA-I荧光双染鉴定脾源性EPCs。布雷菲德菌素A(BFA)抑制囊泡转运,CCK-8法和实时无标记细胞... 目的:研究囊泡转运在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及钙库操纵性钙内流(SOCE)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并用ac LDL-Di I和FITC-UEA-I荧光双染鉴定脾源性EPCs。布雷菲德菌素A(BFA)抑制囊泡转运,CCK-8法和实时无标记细胞功能分析仪观察EPCs增殖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情况,并检测囊泡转运关键蛋白ADP核糖基化因子GTP酶活化蛋白1(ARFGAP1)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囊泡转运抑制后SOCE并用Western blot检测SOCC复合体蛋白表达,进一步采用RNA干扰的方式观察囊泡转运对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蛋白表达及SOCE的影响。结果:双染鉴定大鼠脾源性EPCs阳性率为82.53%±6.12%。BFA显著抑制EPCs的增殖但对凋亡无明显影响,同时ARFGAP1表达也明显降低,说明EPCs的囊泡转运受到抑制。抑制EPCs囊泡转运显著下调TRPC1的表达,并降低SOCE。si TRPC1使EPCs的SOCE下降,但siTRPC1预处理并抑制囊泡转运并没有使EPCs的SOCE进一步降低。结论:抑制EPCs的囊泡转运可以抑制EPCs的增殖并通过下调TRPC1的表达降低SOCE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囊泡转运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机制:调节造血干/祖细胞的功能
18
作者 展恩欣 杨娜娜 秦树存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5-460,共6页
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血浆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性心血管疾病呈负相关,成为抗AS的重要靶点和热点.然而,近年来多个临床试验未能证明升高血浆HDL的水平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 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血浆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性心血管疾病呈负相关,成为抗AS的重要靶点和热点.然而,近年来多个临床试验未能证明升高血浆HDL的水平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HDL抗AS功能生物学特性的复杂性.近5年来的研究发现,HDL可通过对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和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的调节发挥抗AS的作用,本文就这一新机制进行综述,期待为HDL迄今尚不完全清楚的复杂心血管保护机制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造血干细胞 内皮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条件培养液代替重组因子培养小鼠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
19
作者 夏添 蒋德昭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99-202,共4页
利用富含IL-3的WEHI-3细胞条件培养液(WEHI3-CM)和富含M-CSF的L929细胞条件培养液(L929-CM)代替重组因子在体外用单层琼脂法培养小鼠HPP-CFC获得成功。在合用WEHI3-CM和L929... 利用富含IL-3的WEHI-3细胞条件培养液(WEHI3-CM)和富含M-CSF的L929细胞条件培养液(L929-CM)代替重组因子在体外用单层琼脂法培养小鼠HPP-CFC获得成功。在合用WEHI3-CM和L929-CM的基础上,联合rhIL-1,rhIL-6和rmGM-CSF,HPP-CFC的产率有所提高。用5-FU处理小鼠2天后,骨髓细胞中HPP-CFC得以浓集。产生的HPP-CFC集落直径大于0.5mm,中央致密,细胞数大于5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HPP-CFC 条件培养液 体外培养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