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MGB1在过氧化氢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和衰老中的作用
1
作者 吴苗苗 李鹏飞 +3 位作者 徐林慧 康丽华 季敏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7-262,共6页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氧化损伤环境下DNA损伤和衰老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ARC组)和黄斑前膜疾病患者(...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氧化损伤环境下DNA损伤和衰老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ARC组)和黄斑前膜疾病患者(对照组)前囊膜组织中HMGB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LECs细胞株SRA01/04细胞中不同浓度(0、100、200、400μmol·L^(-1))H_(2)O_(2)处理后HMGB1蛋白表达变化,并筛选出最佳作用浓度用于后续构建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将培养的SRA01/04细胞分为Control组(未经任何处理)、HA组(转染对照质粒HA)和OE-HMGB1组(转染质粒HMGB1),并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MGB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将培养的SRA01/04细胞分为H_(2)O_(2)组(400μmol·L^(-1)H_(2)O_(2)处理)、H_(2)O_(2)+HA组(转染对照质粒HA,同时400μmol·L^(-1)H_(2)O_(2)处理)和H_(2)O_(2)+OE-HMGB1组(转染质粒HMGB1,同时400μmol·L^(-1)H_(2)O_(2)处理),运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DNA氧化损伤,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的组蛋白H2A(γH2A)、肿瘤蛋白53(P53)、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A(P21)、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P16)蛋白相对表达水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各组细胞衰老变化。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RC组患者前囊膜组织中HMGB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在H_(2)O_(2)诱导的氧化损伤模型中,HMGB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随H_(2)O_(2)浓度上升呈下降趋势。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HA组相比,OE-HMGB1组细胞中HMGB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H_(2)O_(2)组和H_(2)O_(2)+HA组相比,H_(2)O_(2)+OE-HMGB1组细胞中γH2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和荧光强度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与H_(2)O_(2)组及H_(2)O_(2)+HA组相比,H_(2)O_(2)+OE-HMGB1组细胞中P53、P21和P16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SA-β-gal染色结果显示,与H_(2)O_(2)组和H_(2)O_(2)+HA组相比,H_(2)O_(2)+OE-HMGB1组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H_(2)O_(2)组和H_(2)O_(2)+HA组相比,H_(2)O_(2)+OE-HMGB1组细胞衰老相关蛋白P53、P21和P16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HMGB1通过增强DNA损伤修复能力来抑制LECs的损伤性DNA的积累和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DnA损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调控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2
作者 辛欢 邹璟 乐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5,共7页
目的探讨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目的探讨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机制。方法将50只SPF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Vehicle组)、模型组(RTX组)、假电针组(Sham-EA组)、电针组(EA组)、电针+通路抑制剂组(EA+Gly组)。通过机械退缩阈值检测、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检测和斜板实验进行大鼠行为学检测。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脊髓背角组织病理形态变化。TUNEL实验检测脊髓背角组织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疼痛敏感相关物质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神经激肽1(NK-1)水平,以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Iba1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HMGB1/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Vehicle组相比,RTX组大鼠机械退缩阈值降低,热缩足反射潜伏期缩短,在斜板保持平衡的角度减小;脊髓背角组织结构被破坏,神经纤维排列紊乱,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凋亡率上升,小胶质细胞活化增多,PGE2、SP、NK-1、IL-6、IL-1β、TNF-α水平升高,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上调(均P<0.01)。与RTX组相比,Sham-EA组无显著差异(均P>0.05),EA组大鼠机械退缩阈值升高,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延长,在斜板保持平衡的角度增大,脊髓背角组织中神经节细胞损伤得到缓解,排列较为整齐,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细胞凋亡率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PGE2、SP、NK-1、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下调(均P<0.01)。与EA组相比,EA+Gly组大鼠机械退缩阈值升高,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延长,在斜板保持平衡的角度增大,脊髓背角组织中神经细胞损伤和紊乱程度减轻,细胞凋亡率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PGE2、SP、NK-1、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HMGB1、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下调(均P<0.05)。结论EA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影响小胶质细胞活化,发挥对PHN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电针 小胶质细胞活化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水平与肠道菌群及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关性
3
作者 曹君阳 马春星 刘志娜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1-507,共7页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信使RNA(mRN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水平与肠道菌群及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信使RNA(mRN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水平与肠道菌群及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定期产检并分娩的GDM合并PPROM的孕妇98例作为GDM合并PPROM组,GDM未发生PPROM的孕妇102例作为GDM未合并PPROM组、正常孕妇10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3组孕妇肠道菌群、血清sTREM-1 mRNA和HMGB1 mRNA水平;分析GDM孕妇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水平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GDM孕妇发生PPROM的影响因素及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对GDM孕妇发生PPROM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DM未合并PPROM组和GDM合并PPROM组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梭杆菌菌落数显著升高(P<0.05),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数显著降低(P<0.05)。GDM合并PPROM组分娩孕周较对照组和GDM未合并PPROM组显著降低(P<0.05)。与GDM未合并PPROM组比较,GDM合并PPROM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数显著降低(P<0.05),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梭杆菌菌落数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GDM未合并PPROM组、GDM合并PPROM组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水平依次升高(P<0.05)。GDM孕妇血清sTREM-1 mRNA与HMGB1 mRNA呈正相关(r>0,P<0.05);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与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梭杆菌菌落数均呈正相关(r>0,P<0.05),与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数均呈负相关(r<0,P<0.05)。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梭杆菌、sTREM-1 mRNA、HMGB1 mRNA是影响GDM孕妇发生PPROM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双歧杆菌、乳杆菌是影响GDM孕妇发生PPROM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血清sTREM-1 mRNA和HMGB1 mRNA联合预测GDM孕妇发生PPROM的曲线下面积(AUC)(0.922)较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各自单独预测的AUC(0.829、0.841)更高(P<0.05)。结论:GDM孕妇血清sTREM-1 mRNA、HMGB1 mRNA均呈高表达,且合并PPROM的GDM孕妇血清二者升高趋势更为明显,二者与肠道菌群失衡和PPROM的发生有关,sTREM-1 mRNA和HMGB1 mRNA联合对预测PPROM发生具有较高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肠道菌群 未足月胎膜早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在神经变性疾病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江楠 丁智斌 +5 位作者 杨婷 侯苗苗 韩红霞 马存根 宋丽娟 李新毅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2-478,共7页
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组以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变性和凋亡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慢性神经炎症反应作为其潜在致病和诱发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HMGB1作为一种广泛表达的非组蛋白核蛋白,在维持染色体稳态同时,主要通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 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组以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变性和凋亡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慢性神经炎症反应作为其潜在致病和诱发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HMGB1作为一种广泛表达的非组蛋白核蛋白,在维持染色体稳态同时,主要通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和Toll样受体等参与机体炎症反应过程。HMGB1作为参与神经炎症的关键因子,广泛参与神经变性疾病发生发展,可能成为神经变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本文就HMGB1在神经变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讨靶向HMGB1治疗神经变性疾病提供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神经变性疾病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间断缺氧通过上调大鼠海马HMGB1和NF-κB损伤学习记忆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振纲 肖尧 +4 位作者 陈雅芳 张金英 郭泽铭 林君 杨美丽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0,共7页
目的:探索慢性间断缺氧(CIH)导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以及对海马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CIH大鼠模型,40只SD大鼠分为常氧组(normoxia)、缺氧4周组(CIH4组)、缺氧8周组(CIH8组)和缺氧1... 目的:探索慢性间断缺氧(CIH)导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以及对海马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CIH大鼠模型,40只SD大鼠分为常氧组(normoxia)、缺氧4周组(CIH4组)、缺氧8周组(CIH8组)和缺氧12周组(CIH12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区HMGB1和NF-κB的表达。结果:与常氧组相比,CIH12和CIH8组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和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显著缩短,CIH4组的无显著差异。另外,常氧组海马区HMGB1和NF-κB的表达未见明显表达,CIH4组可见少许表达,CIH8组和CIH12组可见明显表达,同时CIH12组的表达显著高于CIH8组。结论:CIH可导致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下降,且间断缺氧时间越长对其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越显著。此外,CIH还导致海马区HMGB1和NF-κB的表达水平升高,并且缺氧12周比8周增加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断缺氧 高迁移率族蛋白1 核转录因子-ΚB 学习记忆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马酮调节HMGB1-RAGE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凡诗 陈浩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4,共8页
目的 旨在探讨吉马酮(GM)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并基于高迁移率基团盒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RAGE)/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构... 目的 旨在探讨吉马酮(GM)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并基于高迁移率基团盒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RAGE)/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构建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将MCAO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MCAO组、吉马酮治疗组(GM组;腹腔注射GM 20mg/kg)、重组HMGB1处理组(rHMGB1组;腹腔注射重组HMGB1 8μg/kg)和重组HMGB1+吉马酮处理组(rHMGB1+GM组;腹腔注射重组HMGB1 8μg/kg+GM 20 mg/kg)。Sham组(n=24)大鼠仅麻醉后暴露颈动脉,不进行MCA闭塞。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Nissl染色、TUNEL测定评估大鼠的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病理损伤和神经元死亡。采用免疫荧光与ELISA分析小胶质细胞M1/M2极化。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用于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相较于MCAO组,GM处理能够降低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脑组织病理损伤、神经元死亡和神经炎症反应,抑制小胶质细胞M1极化并促进M2极化,抑制NF-κB活化和HMGB1、RAGE蛋白表达(P<0.05)。重组HMGB1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逆转GM对MCAO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P<0.05)。结论 GM通过调节HMGB1/RAGE/NF-κB轴来抑制小胶质细胞M1极化并促进M2极化,从而减轻神经炎症反应,在缺血性脑卒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炎症 吉马酮 小胶质细胞 高迁移率基团盒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对复发性流产模型子宫内膜容受性及RhoA/ROCK2信号通路的影响
7
作者 王娇 李素叶 +4 位作者 焦艳 王磊 崔家璐 冀雪霞 张聪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5-581,共7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群盒蛋白1(HMGB1)在复发性流产(RSA)模型中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以及其与RhoA/ROCK2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雌性CBA/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Con组(正常妊娠小鼠),RSA组(复发性流产模型小鼠)、sh-HMGB1组(RS...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群盒蛋白1(HMGB1)在复发性流产(RSA)模型中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以及其与RhoA/ROCK2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雌性CBA/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Con组(正常妊娠小鼠),RSA组(复发性流产模型小鼠)、sh-HMGB1组(RSA小鼠体内转染sh-HMGB1组)、sh-HMGB1+LPA组(RSA小鼠体内转染sh-HMGB1组并注射RhoA激活剂溶血磷脂酸)、C3组(RSA小鼠注射Rho A抑制剂C3外酶)。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ELISA试剂盒检测子宫内膜组织炎症因子水平。检测子宫内膜厚度与腺体数目。TUNEL检测组织细胞凋亡。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HMGB1、HOXa10、VEGF、Caspase-9、Caspase-3、RhoA和ROCK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RSA组的TNF-α、IFN-γ、IL-6水平、TUNEL阳性细胞减少(P<0.05),RhoA、ROCK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平均胚胎着床点、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目数、HOXa10、VEGF、Caspase-9和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RSA组相比,sh-HMGB1组和C3组的TNF-α、IFN-γ、IL-6水平、TUNEL阳性细胞减少(P<0.05),RhoA、ROCK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平均胚胎着床点、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目数、HOXa10、VEGF、Caspase-9和Caspase-3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sh-HMGB1组相比,sh-HMGB1+LPA组TNF-α、IFN-γ、IL-6水平、TUNEL阳性细胞减少(P<0.05),RhoA、ROCK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平均胚胎着床点、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目数、HOXa10、VEGF、Caspase-9和Caspase-3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HMGB1在RSA模型中通过促进炎症反应,抑制子宫内膜的细胞凋亡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产生负面影响,其机制可能与Rho A/ROCK2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群盒蛋白1 复发性流产 子宫内膜容受性 RhoA/ROCK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评估价值
8
作者 邵丹卉 徐杨 +1 位作者 韩秋峪 孙礼强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56-256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URSA患者10...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URSA患者102例作为URSA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产检的健康孕妇8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血清CTLA4、HMGB1水平,检测两组Th17及Treg水平,并计算Th17/Treg,收集记录两组一般资料。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CLTA4、HMGB1水平与Th17、Treg、Th17/Treg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URSA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TLA4、HMGB1水平评估URSA发生的价值。结果URSA组血清CTLA4水平低于健康组,HMGB1水平高于健康组,Th17水平、Th17/Treg高于健康组,Treg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血清CTLA4水平与Th17水平、Th17/Treg呈负相关,与Treg水平呈正相关(P<0.05)。HMGB1水平与Th17水平、Th17/Treg呈正相关,与Treg水平呈负相关(P<0.05)。孕次、血清CTLA4水平、血清HMGB1水平、Th17水平、Treg水平、Th17/Treg是URSA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清CTLA4、HMGB1水平及两种指标联合评估URS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1、0.787、0.908,约登指数分别为0.652、0.491、0.656。结论URSA患者血清CTLA4水平降低、HMGB1水平升高,与Th17/Treg平衡改变相关,血清CTLA4、HMGB1水平对URSA具有辅助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1-3p靶向调控HMGB1对LPS诱导的A549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龙光文 张谦 +2 位作者 杨秀林 孙鸿鹏 吉春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1,共7页
目的探讨miR-141-3p通过靶向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A549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以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来源的A549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将miR-141-3p mimics、mimics NC、HMGB1基因过表达质粒(pcDNA3.1-HMGB1)和空载质粒... 目的探讨miR-141-3p通过靶向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A549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以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来源的A549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将miR-141-3p mimics、mimics NC、HMGB1基因过表达质粒(pcDNA3.1-HMGB1)和空载质粒(Vector)分别或共转染至A549细胞中,再采用10μg/ml LPS处理24 h。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中白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1-3p与HMGB1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LPS干预后,A549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中miR-141-3p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中IL-1β、IL-6、TNF-α水平及上清液中LDH活性升高(P<0.05)。过表达miR-141-3p可增强LPS处理后的A549细胞增殖活性(P<0.05),降低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上清液中LDH活性(P<0.05)。然而,HMGB1基因过表达可逆转miR-141-3p对LPS诱导A549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HMGB1是miR-141-3p下游靶基因。结论miR-141-3p可抑制LPS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改善A549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HMGB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A549 脂多糖 miR-141-3p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石竹烯通过作用于HMGB1/TLR4/NF-κB通路减轻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梅 安瑞娣 +3 位作者 李明航 田晓翠 徐露 董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09-1013,共5页
目的:研究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BC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CIR)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组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CIR)、β-石竹烯组(62、124、248mg/kg)。采用线... 目的:研究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BC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CIR)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组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CIR)、β-石竹烯组(62、124、248mg/kg)。采用线栓法建立小鼠CIR损伤模型,缺血1 h,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测定;TUNEL法观察CIR后缺血区神经细胞的死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TLR4和NF-κB(p65)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侧脑NF-κB(p65)的表达;ELISA法检测CIR小鼠血清中HMGB1和缺血侧脑组织中IL-1β、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BCP(248 mg/kg)可明显改善小鼠神经功能,减少脑梗死体积,降低缺血区神经元的死亡率(P<0.01);降低血清中HMGB1浓度、TLR4的蛋白表达量(P<0.01),抑制炎症通路NF-κB的激活并减少TNF-α、IL-1β的释放(P<0.01)。结论:BCP能够减轻CIR诱导的小鼠脑组织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石竹烯 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 TLR4 HMG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动黑皮质素4型受体(MC4R)通过HMGB1/TLR4/NF-κB信号途径对抗大鼠脓毒症致急性肝损伤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李徽徽 仇大鹏 +2 位作者 高琴 汪华学 孙美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55-1059,1064,共6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激动黑皮质素4型受体(MC4R)对脓毒症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影响。方法 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假手术后用PBS处理)、盲肠结扎穿孔(CLP)组(采用CLP建立脓毒症模型)、Ro27-3225处理组(CLP后用Ro27-3225处理)和Ro27-322... 目的观察选择性激动黑皮质素4型受体(MC4R)对脓毒症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影响。方法 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假手术后用PBS处理)、盲肠结扎穿孔(CLP)组(采用CLP建立脓毒症模型)、Ro27-3225处理组(CLP后用Ro27-3225处理)和Ro27-3225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后用Ro27-3225处理),每组16只(10只大鼠观察术后一般状态和72 h生存率,另外6只大鼠于术后24 h采集血液及肝组织标本)。各组分别于术后30 min腹腔注射PBS或Ro27-3225(180μg/kg),术后24 h测定大鼠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大鼠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动物处死后,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变,反转录PCR检测肝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caspase-3 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的表达,并分析NF-κB p65核阳性率。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LP组大鼠72 h生存率和MAP降低,血清中AST和ALT水平明显升高,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水肿,有明显炎性细胞浸润,肝组织中TLR4、HMGB1和caspase-3 mRNA水平明显升高,肝细胞中NF-κB p65核阳性率明显升高。与CLP组相比,Ro27-3225处理组大鼠72 h生存率和MAP明显升高,血清中AST和ALT水平明显降低,肝组织结构损伤明显减轻,肝组织中TLR4、HMGB1和caspase-3 mRNA水平降低,肝细胞中NF-κB p65核阳性率明显降低。结论脓毒症能引起肝损伤,选择性激动MC4R可能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途径,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脓毒症引起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肝损伤 Toll样受体4 高迁移率族蛋白1 核因子ΚB 黑皮质素4型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诱导人肝细胞系HepG2细胞释放HMGB1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蓉蓉 范学工 +6 位作者 刘洪波 李宁 张磐 章保新 戴霞红 HaiChao Wang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TNF-α刺激下非坏死HepG2细胞是否存在HMGB1移位及释放。方法:以终浓度为25ng/ml的TNF-α作用HepG2,RAW264.7及HEK293细胞4、8、12、16、20小时和24小时,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blot检测上清HMGB1含量,免疫荧光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TNF-α刺激下非坏死HepG2细胞是否存在HMGB1移位及释放。方法:以终浓度为25ng/ml的TNF-α作用HepG2,RAW264.7及HEK293细胞4、8、12、16、20小时和24小时,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blot检测上清HMGB1含量,免疫荧光观察HMGB1移位,TUNEL法原位检测细胞凋亡。结果:TNF-α作用后24小时,HepG2,RAW264.7及HEK293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1.99%±0.30%,91.28%±0.56%和90.85%±0.72%。TNF-α作用12~24小时,HepG2和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中可以检测到明显的HMGB1,与对照组及TNF-α作用的HEK293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HMGB1的释放伴随着其从细胞核向胞浆的移位。TNF-α作用后24小时各组细胞凋亡率均低于5.0%,统计学无差异。结论:经TNF-α诱导,活化状态的HepG2细胞可发生HMGB1的移位及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HEPG2 肿瘤坏死因子α 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抑制剂对内毒素休克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胥彩林 姚咏明 +1 位作者 于燕 王松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 观察NF κB抑制剂———二硫氨基甲酸酞吡咯烷(PDTC)对内毒素休克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内毒素休克模型 ,4 7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8)、内毒素休克组(n =2 4 )和PDTC拮抗组 (n=15 ) ,留... 目的 观察NF κB抑制剂———二硫氨基甲酸酞吡咯烷(PDTC)对内毒素休克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内毒素休克模型 ,4 7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8)、内毒素休克组(n =2 4 )和PDTC拮抗组 (n=15 ) ,留取肝、肺、肾组织检测HMGB1mRNA表达及相应器官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内毒素攻击可导致动物肝、肺、肾组织HMGB1mRNA表达广泛上调 ,分别于 2~6h显著增高 (P <0 0 5 ) ,12h呈现进一步升高趋势。PDTC处理后 12h肝、肺、肾组织HMGB1mRNA表达均显著下调 ,其中肾组织于 2~ 12h趋于伤前范围 ;同时 ,血清ALT、AST、BUN、Cr水平于 6h明显降低 (P <0 0 5 ) ,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各时相点均显著低于内毒素休克组 (P <0 0 5 )。结论 NF κB抑制剂能显著抑制内毒素休克动物组织HMGB1mRNA的表达 ;NF κB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内毒素介导HMGB1基因表达的调控过程 ,并与脓毒症时的多器官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信号传递nF-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抑制人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对前列腺癌PC-3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宋登新 陈安民 +4 位作者 郭风劲 谢柏臻 廖晖 祝文涛 王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9-343,共5页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基因的表达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1/HMGB1 siRNA,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的介导下转染前列腺癌PC-3细胞株,...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基因的表达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1/HMGB1 siRNA,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的介导下转染前列腺癌PC-3细胞株,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MGB1的mRNA及蛋白质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噻唑蓝(MTT)检测细胞生长曲线。观察转染后PC-3细胞HMGB1基因表达和体外增殖活性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siRNA表达载体Pgenesil-1/HMGB1 siRNA,所获表达载体转染可使PC-3细胞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能有效抑制PC-3增殖活性(P<0.05)。结论:应用siRNA干扰技术能有效的抑制HMGB1基因的表达,同时也可有效抑制癌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为肿瘤的生物学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SIRnA 人前列腺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及HMGB1和JN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叶莉莎 韩园 +5 位作者 刘启星 张占琴 梅虹霞 曹红 连庆泉 李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4-1118,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高迁移率族框蛋白1(HMGB1)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A组)、AD模型组(B组,鹅膏覃氨酸Meynert基底核注射)、AD模型+姜...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高迁移率族框蛋白1(HMGB1)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A组)、AD模型组(B组,鹅膏覃氨酸Meynert基底核注射)、AD模型+姜黄素治疗组(C组,腹腔注射100 mg·kg-1·d-1持续6 d)和AD模型+溶剂对照组(D组,腹腔注射4 mL/kg玉米油持续6 d)。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AEL),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HMGB1和JNK的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和D组大鼠造模后各时点AEL明显延长(P<0.05),C组大鼠第5天和第6天AEL较B组相应时点明显缩短(P<0.05);B组和D组海马存在HMGB1大量胞浆、胞外释放情况(P<0.05),而C组海马区HMGB1胞浆、胞外释放无明显差异(P>0.05)。4组大鼠海马总HMGB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D组海马JNK表达水平增高(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的胞浆、胞外释放及JNK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阿尔茨海默病 学习 记忆 高迁移率族框蛋白1 c—Jun氨基末端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在TNF-α诱导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惠芳 刘淑霞 +4 位作者 张玉军 左连富 郭建文 张欣 张会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9-373,共5页
目的:探讨HMGB1在TNF-α诱导的大鼠滑膜RSC-364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常规培养的RSC-364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10μg.L-1TNF-α刺激组,分别于6 h、12 h、24 h收集细胞。RT-PCR检测HMGB1、STAT1和STAT3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 目的:探讨HMGB1在TNF-α诱导的大鼠滑膜RSC-364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常规培养的RSC-364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10μg.L-1TNF-α刺激组,分别于6 h、12 h、24 h收集细胞。RT-PCR检测HMGB1、STAT1和STAT3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MGB1、PCNA、STAT1和STAT3蛋白表达。结果:①TNF-α能显著上调HMG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PCNA蛋白表达也增强(P<0.05或P<0.01)。②TNF-α作用12 h后,STA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24 h表达最高(P<0.01)。③TNFα作用6 h-24 h对STA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④HMGB1蛋白表达与PCNA、STAT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STAT1与PCNA蛋白表达亦呈正相关。结论:TNF-α可能通过诱导RSC-364细胞高度表达HMGB1,促进滑膜细胞增殖;STAT1可能参与了其信号转导及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RSC-364细胞 信号转导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1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激活NF-κB/αvβ3而增加A549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建华 胡娜 +1 位作者 赵岚 黄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5-111,共7页
背景与目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HMGB1促进肺癌A549细胞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肺癌A549细胞经HMGB1,NF-κB抑制剂6-amino-4-quinazol... 背景与目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HMGB1促进肺癌A549细胞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肺癌A549细胞经HMGB1,NF-κB抑制剂6-amino-4-quinazoline(QNZ)或Bortezomib(Bort)处理后,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NF-κB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NF-κB活性;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549细胞NF-κB和整合素αvβ3表达。结果:HMGB1能增强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加NF-κBp65蛋白的表达,同时增强A549细胞NF-κB活性,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发现HMGB1上调肿瘤细胞αvβ3表达。NF-κB抑制剂QNZ或Bort消除HMGB1促进A549细胞迁移及侵袭,增强NF-κB表达和活性以及αvβ3表达的效应。结论:HMGB1通过激活A549细胞NF-κB上调αvβ3表达促进A549细胞迁移与侵袭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A549 肿瘤转移 nF-ΚB ΑVΒ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对大鼠类纤维母细胞样滑膜细胞STAT/SOCS/cyclin 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惠芳 刘淑霞 +3 位作者 张玉军 彭晨星 左连富 郭建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08-1213,共6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对大鼠滑膜细胞STAT/SOCS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常规培养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10μg/L HMGB1刺激组,分别培养6 h、12 h和24 h后,RT-PCR检测STAT1/3 mRNA的表达,Western b...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对大鼠滑膜细胞STAT/SOCS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常规培养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10μg/L HMGB1刺激组,分别培养6 h、12 h和24 h后,RT-PCR检测STAT1/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STAT(p-STAT)1/3和STAT1/3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STAT1/3、SOCS 1/3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HMGB1呈时间依赖性上调STA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并能明显增加p-STAT1的水平(P<0.01),但STAT3的表达以及p-STAT3的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HMGB1刺激后还能明显增加细胞SOCS1的蛋白水平,但SOCS3蛋白仅于6 h呈一过性增高。结论:HMGB1能激活STAT1信号转导通路,并上调cyclin D1基因表达,这可能与HMGB1促进滑膜细胞的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1 滑膜细胞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 细胞周期蛋白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智健脑颗粒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海马Pin1和HMGB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慧玲 董克礼 +2 位作者 李广诚 彭贤文 朱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研究益智健脑颗粒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海马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eptidylprolyl-cis-trans isomerase A,Pin1)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月龄快速老化小鼠SAMP8随机分为中药治疗... 目的:研究益智健脑颗粒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海马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eptidylprolyl-cis-trans isomerase A,Pin1)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月龄快速老化小鼠SAMP8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模型组,6月龄正常老化小鼠SAMR1为正常对照组。中药组以益智健脑颗粒浓缩液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双蒸水灌胃。8周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Pin1和HMGB1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治疗组Pin1 mRNA相对表达量上调(P<0.05);HMGB1mRNA相对表达量下调(P<0.05)。结论:益智健脑颗粒可能通过上调Pin1 mRNA表达,下调HMGB1 mRNA表达,来达到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健脑颗粒/中药 阿尔茨海默病 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和HMGB1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中的表达及白藜芦醇苷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廷芳 王兴勇 +5 位作者 胡语航 徐静 熊燚 周海银 何蓉 许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IIR)肺损伤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的活性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基因表达及白藜芦醇苷(Polydatin,PD)的保护作用。方法:54只... 目的:探讨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IIR)肺损伤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的活性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基因表达及白藜芦醇苷(Polydatin,PD)的保护作用。方法:54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肠缺血45min继以再灌注组(再灌注0.5h、2h、6h)及肠缺血45min继以再灌注同时给予PD治疗组(再灌注0.5h、2h、6h)。采用比色法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NF-κB的表达、RT-PCR检测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mRNA。结果:IIR后肺组织明显水肿、出血和炎性细胞侵润。与对照组相比,肺组织W/D、MPO水平明显升高,ICAM-1及NF-κB的蛋白表达,HMGB1mRNA(2h、6h)的表达增强(P<0.05);白藜芦醇苷干预后肺损伤程度减轻、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PD可以减轻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活化,降低肺组织HMGB1mRNA的表达上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 肺损伤 核转录因子-ΚB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白藜芦醇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