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9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温瞬时和超高压杀菌对诺丽发酵果汁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齐宁利 张诚涵 +4 位作者 龚霄 朱琳 陈廷慧 邓元达 麦钧策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137,共10页
商业杀菌是果汁产品加工过程中重要环节之一,与产品的风味和货架期密切相关。为探究不同杀菌方法对诺丽发酵果汁风味品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分析超高温瞬... 商业杀菌是果汁产品加工过程中重要环节之一,与产品的风味和货架期密切相关。为探究不同杀菌方法对诺丽发酵果汁风味品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分析超高温瞬时杀菌(UHT)和超高压杀菌(UHP)对诺丽发酵果汁及其冷藏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诺丽发酵果汁中共鉴定出56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包括醇类16种、酸类12种、酯类22种、酮类3种、醛类2种和酚类1种。UHT处理后诺丽发酵果汁中醇类和酯类物质显著减少,但酸类物质含量显著增加,酸臭味突出。UHP处理较好地保留了诺丽发酵果汁本身的香气,较未杀菌原液的酯类化合物含量增加了3.6倍,赋予了花香和果香,有效改善了香气品质。在4℃冷藏过程中,与UHT处理组相比,UHP处理后的诺丽发酵果汁中挥发性化合物构成稳定,香气丰度高。综上所述,UHP处理可提高诺丽发酵果汁的香气丰度,有效保持冷藏期间的风味,为诺丽发酵果汁产品品质的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丽发酵果汁 风味品质 超高温瞬时杀菌 超高压杀菌 冷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毒剂对猪粪短期湿式厌氧消化系统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响应
2
作者 吴永明 李坊飞 +8 位作者 吴留兴 张磊 刘亚军 黄学平 刘翔敏 李荣富 池泽涌 张杰 邓觅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7-215,共9页
为研究消毒剂对猪粪厌氧发酵系统的影响,选取不同浓度(质量分数0.02%、0.1%、0.5%)卫可(Virkon^(TM))消毒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浓度Virkon^(TM)胁迫下,厌氧发酵系统出水中总氮(total nitrogen,TN)、氨氮(ammonia nitrogen,NH_(4)^(... 为研究消毒剂对猪粪厌氧发酵系统的影响,选取不同浓度(质量分数0.02%、0.1%、0.5%)卫可(Virkon^(TM))消毒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浓度Virkon^(TM)胁迫下,厌氧发酵系统出水中总氮(total nitrogen,TN)、氨氮(ammonia nitrogen,NH_(4)^(+)-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等含量异常剧增,伴随TS和VS的降解率下降。对照组(CK组)和0.02%、0.1%和0.5%Virkon^(TM)试验组(分别记为L组、M组和H组)的最大产CH_(4)速率分别为63.20、71.63、73.10和38.17mL/g且CH_4总产量分别降低4.48%、16.58%(P<0.001)和86.33%(P<0.001)。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试验组的关键酶活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H组的S-α-GC、S-β-GC、S-ACP、S-NP及S-CAT等土壤酶活被显著性抑制(P<0.05)。进一步结合高通量测序发现,在整个厌氧发酵阶段,H组Ace指数、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显著性低于CK组(P<0.01)。在门水平上,第一优势菌群为厚壁菌门,其次为变形菌门,其中厚壁菌门相对丰度随Virkon^(TM)浓度的上升而降低,而变形菌门则相反;在属水平上,随着厌氧发酵时间的延长,束毛球菌属(Trichococcus)相对丰度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由0.19%~0.39%提升至2.80%~4.20%,而H组中史密斯氏菌属(Smithella)的相对丰度受到极显著性(P<0.001)的抑制,较CK组下降91%。同时通过PICRUSt2功能预测分析发现,各试验组微生物群落COG(clusters of orthologous groups of proteins)功能组成结构差异并不明显,未知功能及氨基酸运输和代谢为主要优势功能;结合KO(KEGG orthology)结果与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相关基因分析发现,高浓度Virkon^(TM)显著抑制微生物群落的生长代谢活性并削弱厌氧发酵系统的甲烷合成效能,另一方面,却诱导关键功能基因K00531(anfG)的表达活性发生超量级响应,较对照组(CK)激增约272倍。其表达水平的显著上调可能通过强化关键酶活性,使系统对Virkon^(TM)消毒副产物中典型氯代污染物(氯代烷烃及氯代烯烃类化合物)的降解效率获得提升,结果可为猪粪厌氧消化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剂 厌氧发酵 猪粪 酶活 高通量测序 PICRUSt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和酵母强化发酵酱油灭菌前后品质指标及挥发性风味物质比较
3
作者 张林 张毅 +2 位作者 黄钧 吴重德 周荣清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1-198,共8页
为探究灭菌对酱油品质及风味的影响,该研究以自然发酵酱油及鲁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及多变假丝酵母(Candida versatilis)(1∶1)强化发酵酱油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 为探究灭菌对酱油品质及风味的影响,该研究以自然发酵酱油及鲁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及多变假丝酵母(Candida versatilis)(1∶1)强化发酵酱油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分析灭菌(90℃、20 min)前后自然发酵酱油样品(N_(0)、N_(1))及酵母强化发酵酱油样品(F_(0)、F_(1))的理化指标、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结果表明,灭菌后自然发酵及酵母强化发酵酱油样品(N_(1)、F_(1))的总酸、氨基酸态氮及还原糖含量增加,乙醇含量降低;样品F_(0)、F_(1)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553.25 mg/100 mL、3486.67 mg/100 mL;6753.35 mg/100 mL、6306.76 mg/100 mL,均高于样品N_(0)、N_(1)中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含量(2804.97 mg/100 mL、2832.39 mg/100 mL;4913.20 mg/100 mL、4802.95 mg/100 mL)。样品N_(0)、N_(1)、F_(0)、F_(1)共检出63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样品F_(1)检出挥发性成分最丰富(50种),且油酸乙酯、5-乙基-4-羟基-2-甲基-3(2H)-呋喃酮等特征香气物质增加,酵母强化发酵酱油灭菌处理可一定程度上强化酱油特征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稀态酱油 灭菌 酵母强化发酵 品质分析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子蛋白SbES高密度重组表达和粉剂研发
4
作者 杨扬 陈奕鹏 +3 位作者 王茂存 章淑艳 刘先宝 黄贵修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64-71,共8页
激发子蛋白SbES是帚枝霉属内生真菌HND5产生的一个外泌丝氨酸蛋白酶,可有效诱导多种植物产生抗病性,具有可商品化开发为植物蛋白农药的潜力。为建立该蛋白的高密度发酵及粉剂制备工艺,利用已构建好的SbES蛋白毕赤酵母异源表达菌株Pichia... 激发子蛋白SbES是帚枝霉属内生真菌HND5产生的一个外泌丝氨酸蛋白酶,可有效诱导多种植物产生抗病性,具有可商品化开发为植物蛋白农药的潜力。为建立该蛋白的高密度发酵及粉剂制备工艺,利用已构建好的SbES蛋白毕赤酵母异源表达菌株Pichia pastoris X-33(pRICZA::SbES),对该蛋白的高密度发酵条件、菌体破碎条件及适宜喷雾干燥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测试范围内,SbES蛋白毕赤酵母异源表达菌株在pH 6.5、温度28℃和菌体浓度180 g/L条件下诱导108 h,可获得最大表达量;目标异源表达菌株15%菌体浓度,在300 W功率下超声40 min,可获得最大的SbES蛋白量;SbES蛋白最适的助干剂为麦芽糊精,在5%麦芽糊精,干燥塔出风口温度为140℃的条件下干燥,SbES蛋白可保存最大的酶活性。本研究结果为激发子蛋白SbES的商品化开发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子蛋白 异源表达 高密度发酵 粉剂制备 植物蛋白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高毒力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固态发酵工艺优化
5
作者 钱森和 杨子成 +1 位作者 阮永海 侯树敏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7期53-59,共7页
为筛选出产孢量高、致病力强以及遗传稳定的球孢白僵菌突变菌株以及适宜的固态发酵培养条件,本研究将球孢白僵菌孢子菌悬液置于紫外灯下进行诱变处理,筛选菌落直径和面积大、单位面积产孢量高以及对小菜蛾毒力强的突变菌株;并采用单因... 为筛选出产孢量高、致病力强以及遗传稳定的球孢白僵菌突变菌株以及适宜的固态发酵培养条件,本研究将球孢白僵菌孢子菌悬液置于紫外灯下进行诱变处理,筛选菌落直径和面积大、单位面积产孢量高以及对小菜蛾毒力强的突变菌株;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筛选出的突变菌株进行固态发酵工艺优化。结果表明,S2突变菌株的产孢量是原始菌株的3.05倍,其校正死亡率和半致死时间比原始菌株分别提高了8.7%和缩短了17.2%;在连续传代培养5代后,其平均产孢量稳定在4.74×10^(9)个/cm^(2)左右,表现出良好的遗传稳定性。进一步优化得到S2突变菌株的最佳固态发酵工艺条件:麦麸和米糠质量比1.34∶1.00,无机盐含量0.26%,接种量9.32%,含水量50%,发酵温度26℃;在此条件下突变菌株的实际产孢量达到11.762×10^(8)个/g。本研究为球孢白僵菌杀虫剂的研发提供了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高毒力 紫外诱变 产孢量 固态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米曲霉在高盐稀态酱油中的发酵性能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霖靖 刘功良 +3 位作者 彭勃 高苏娟 屈春云 侯莎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7-146,共10页
选取3株米曲霉菌株进行高盐稀态酱油发酵,通过形态学分析、成曲酶活力测定、发酵酱油的理化指标、肽分子质量、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机酸含量及感官评价等指标的比较分析,探讨3株米曲霉在发酵性能方面的差异。研究表明,米曲霉D3具有高产... 选取3株米曲霉菌株进行高盐稀态酱油发酵,通过形态学分析、成曲酶活力测定、发酵酱油的理化指标、肽分子质量、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机酸含量及感官评价等指标的比较分析,探讨3株米曲霉在发酵性能方面的差异。研究表明,米曲霉D3具有高产蛋白酶系的菌株特征,5种蛋白酶酶活基本高于米曲霉D1和D2,特别是中性蛋白酶、氨肽酶和羧肽酶。米曲霉D3所酿造的高盐稀态酱油,根据理化指标变化情况分析,符合特级酱油标准。肽分子质量分布结果显示,米曲霉D3菌株能更好的水解蛋白质产生500~3000 Da的小分子肽。在有机酸方面,乳酸和乙酸在米曲霉D3酿造酱油中所含比例具有一定优势,这有利于酱油形成良好的风味。米曲霉D3的感官评价得分最高,消费者的喜爱程度更高。综上,米曲霉D3具有更好的发酵性能,该研究为选育更适合高盐稀态酱油的生产菌株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高盐稀态 米曲霉 发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皮结合态多酚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谢辰阳 张文 +2 位作者 李杰 杨芳 张美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7,共11页
为探究板栗外皮和内皮结合态多酚对SD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构建体外结肠发酵模型,分为板栗外皮结合态多酚(CSBP)组、板栗内皮结合态多酚(CISBP)组和空白(CK)组,使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组样品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为探究板栗外皮和内皮结合态多酚对SD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构建体外结肠发酵模型,分为板栗外皮结合态多酚(CSBP)组、板栗内皮结合态多酚(CISBP)组和空白(CK)组,使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组样品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相比于CK组,CSBP组与CISBP组的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整体提高,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比值均有所上升,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肠单胞菌属(Intestinimonas)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而多尔氏菌属(Dorea)、梭菌属(Clostridiales)等有害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此外,功能预测结果显示,CSBP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和重建、维持组织和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行、清除自由基和有毒物质以及减少细胞损伤和炎症等功能,而CISBP可以促进脂肪代谢、血糖调节、神经递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构建。研究结果表明,CSBP和CISBP对肠道菌群产生了影响,通过提高肠道菌群的丰富度,促进有益菌、抑制有害菌,促使SD大鼠肠道菌群向更健康的组成发展。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板栗资源以及研发可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性食品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皮 结合态多酚 体外厌氧发酵 肠道菌群 16S rRNA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外发酵研究脱镁叶绿素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曾全恒 王元楷 +5 位作者 周纯洁 陈玉瑶 庄子越 张文华 蔡甜 陈科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133,共8页
叶绿素可以影响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结构,缓解肥胖和改善炎症,但相关作用还需要深入探究。该研究采用体外厌氧模式,向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粪便肠道菌群中添加脱镁叶绿素,进一步探究脱镁叶绿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调节作用。发酵4... 叶绿素可以影响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结构,缓解肥胖和改善炎症,但相关作用还需要深入探究。该研究采用体外厌氧模式,向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粪便肠道菌群中添加脱镁叶绿素,进一步探究脱镁叶绿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调节作用。发酵48 h后,运用16S rRNA微生物组学,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靶向测定短链脂肪酸,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脱镁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酸a,对上述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相比于空白组,脱镁叶绿素组在门水平上能够降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提高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属水平上显著抑制致病菌(P<0.05)埃希氏-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丰度。短链脂肪酸测定结果表明,脱镁叶绿素能促进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产生短链脂肪酸,其中乙酸、丙酸、丁酸含量显著提升(P<0.05)。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显示,高脂粪菌受到脱镁叶绿素额外作用后可产生脂类化合物、氨基衍生物、胆汁酸盐等代谢物,并且还能产生抗生素类物质(istamycin AO、夫西地酸、庆大霉素C1等)。综上,脱镁叶绿素能够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结构与代谢,对机体健康具有潜在有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体外发酵 脱镁叶绿素a 脱镁叶绿酸a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氏乳杆菌HB49-2产高光学纯度D-乳酸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通 刘兰 +4 位作者 李鹏 邓涛 岳斯源 聂俊辉 黄筱萍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207,共5页
以产高光学纯度D-乳酸的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HB49-2作为出发菌株,D-乳酸产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德氏乳杆菌HB49-2产高光学纯度D-乳酸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计算D-乳酸的光学纯度。结果表明,德... 以产高光学纯度D-乳酸的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HB49-2作为出发菌株,D-乳酸产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德氏乳杆菌HB49-2产高光学纯度D-乳酸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计算D-乳酸的光学纯度。结果表明,德氏乳杆菌HB49-2产D-乳酸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5%、发酵温度39℃。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110 g/L、蛋白胨10 g/L、酵母粉10 g/L、磷酸氢二钾0.25 g/L、磷酸二氢钾0.25 g/L、乙酸钠0.05 g/L、硫酸镁0.5 g/L、维生素B1240 mg/L、碳酸钙50 g/L。在此优化条件下培养72 h后,D-乳酸产量为82.15 g/L,比优化前(62.01 g/L)提高了32.4%,平均光学纯度达到9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氏乳杆菌 D-乳酸 高光学纯度 发酵条件 培养基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菌低温发酵对玉米秸秆黄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鑫茹 赵宏璐 +4 位作者 李雅静 刘荣军 曾凡力 王钦宏 王震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0-342,共13页
【目的】以农业资源废弃物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以耐低温酿酒酵母、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种,建立玉米秸秆黄贮低温发酵工艺,以期获得蛋白含量高、适口性强的优质玉米秸秆黄贮饲料。【方法】将粗蛋白含量作为主要指标,探究发酵菌... 【目的】以农业资源废弃物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以耐低温酿酒酵母、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种,建立玉米秸秆黄贮低温发酵工艺,以期获得蛋白含量高、适口性强的优质玉米秸秆黄贮饲料。【方法】将粗蛋白含量作为主要指标,探究发酵菌剂复配比例;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优化试验探究复配菌剂接种量、发酵时间、硫酸铵添加量对发酵饲料的影响;最后对低温(10℃)发酵饲料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当耐低温酿酒酵母、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配比例为3∶1∶3,且复配菌剂接种量为18.50%,发酵时间为20.50 d,硫酸铵添加量为2.53%时,饲料粗蛋白含量最高,为20.05%。与常温(30℃)发酵相比,低温发酵赋予秸秆饲料更浓郁的香气,揭示了20种差异显著的香气成分,其中苯乙醇含量最高,达到20.22μg/g,赋予饲料玫瑰香气。同时,在低温发酵饲料中检测到甲氧基乙酸乙酯(清香味)、草酸二环丁酯(芳香味)、碳酸甲乙酯(果香味)等特征芳香气味物质。此外,低温发酵减少霉菌污染,与常温不添加菌剂和常温添加菌剂发酵相比,低温发酵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分别降低46.4%和22.9%。【结论】混菌低温发酵可有效提高玉米秸秆黄贮饲料的品质,在提高玉米秸秆黄贮饲料蛋白含量和增香诱食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混合菌剂 低温发酵 黄贮 高蛋白 增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料饲粮中添加辣蓼对绵羊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天力 何振莲 +3 位作者 韩怡静 任靖宇 夏呈强 裴彩霞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5-214,共10页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高精料饲粮中添加辣蓼对绵羊瘤胃发酵参数、菌群数量、乳酸代谢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体重(23.26±0.33)kg的3月龄杜寒杂交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基础饲粮精粗比为75∶25,辣蓼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高精料饲粮中添加辣蓼对绵羊瘤胃发酵参数、菌群数量、乳酸代谢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体重(23.26±0.33)kg的3月龄杜寒杂交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基础饲粮精粗比为75∶25,辣蓼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5(L1组)、10(L2组)和15 g/d(L3组)。预饲期15 d,正式期60 d,共计75 d。正式期结束当天晨饲3 h后,对所有试验羊进行瘤胃液采集,用于后续瘤胃发酵参数、瘤胃微生物酶活、瘤胃乳酸代谢和瘤胃菌群的测定。[结果](1)L3组绵羊瘤胃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1组(P<0.05),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乙丙比显著低于对照组,氨态氮(NH_(3)-N)含量显著低于L1组和对照组(P<0.05),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显著高于L1组和对照组(P<0.05);L2组绵羊瘤胃液中丙酸和MC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乙丙比和NH_(3)-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1组绵羊瘤胃液中NH_(3)-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L2和L3组绵羊瘤胃液中纤维二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3组绵羊瘤胃液中蛋白酶活性还显著低于L1组(P<0.05),α-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L1组和对照组(P<0.05)。(3)L3组绵羊瘤胃液中乳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L1组(P<0.05),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3个试验组绵羊瘤胃液中丙酮酸含量和丙酮酸激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L3组显著高于L2和L1两组(P<0.05)。(4)L3组绵羊瘤胃液中总产甲烷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原虫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数量显著低于L1组和对照组(P<0.05),白色瘤胃球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嗜淀粉瘤胃杆菌数量显著高于L1组和对照组(P<0.05);L2组绵羊瘤胃液中总原虫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嗜淀粉瘤胃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精料饲粮中添加辣蓼可以调控瘤胃菌群,改善瘤胃发酵,降低乙丙比,增加MCP含量,降低NH_(3)-N浓度,通过调控乳酸代谢相关酶活性减少乳酸的堆积,本试验条件下最适添加量为15 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料饲粮 辣蓼 绵羊 瘤胃发酵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对铁皮石斛抗氧化活性和酚类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丙婷 李如蕊 +5 位作者 方越 郑文杰 周莹 李能波 何霞红 王振兴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8-337,共10页
乳酸菌发酵可以促进食品中多酚等活性物质的生物转化,改善其功能活性。为探究乳酸菌发酵对铁皮石斛中酚类化合物的影响,该研究选用3种常见乳酸菌对云南省5个地区的铁皮石斛进行发酵,测定发酵前后铁皮石斛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及体外抗氧... 乳酸菌发酵可以促进食品中多酚等活性物质的生物转化,改善其功能活性。为探究乳酸菌发酵对铁皮石斛中酚类化合物的影响,该研究选用3种常见乳酸菌对云南省5个地区的铁皮石斛进行发酵,测定发酵前后铁皮石斛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其酚类成分和代谢物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乳酸菌发酵均可提高铁皮石斛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其中云南文山产铁皮石斛经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48 h的增效作用最为明显,该条件下发酵的铁皮石斛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20.67和23.39 mg/g,其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ABTS)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以及铁还原能力(FRAP)最高,分别为288.51、34.34和136.32 mg/g,较发酵前增加了0.81、2.11和0.52倍。选取该条件下发酵的铁皮石斛,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其16种酚类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丁香酸和香草酸含量显著增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显著降低,而水杨酸仅在发酵后铁皮石斛中被检测到。进一步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表明,所检测到的1 298种共有代谢物中,发酵后下调的代谢物显著多于上调代谢物。相关性分析表明,抗氧化活性与酚类化合物高度相关。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筛选出75和76个上调、103和89个下调的酚类化合物,表明乳酸菌发酵促使铁皮石斛中的酚类化合物发生了生物降解或转化。采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对铁皮石斛发酵过程中的代谢通路进行富集,结果表明: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苯丙氨酸代谢、丙烷生物碱生物合成、各种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第二部分、黄酮类生物合成和ABC运输通路是最有可能的代谢通路。综上,乳酸菌尤其是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可显著改善铁皮石斛的抗氧化活性,这可能与其酚类化合物在发酵过程中的转化释放有关。该研究可为利用乳酸菌对铁皮石斛进行发酵增效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乳酸菌 发酵 酚类成分 抗氧化 高效液相色谱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型杨梅果浆的制备及其功能风味品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思 房祥军 +4 位作者 吴伟杰 刘瑞玲 陈慧芝 牛犇 郜海燕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678,共12页
杨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风味。该研究采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杨梅果浆进行发酵,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究其最佳发酵工艺,并分析不同发酵程度对杨梅果浆功能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和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发... 杨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风味。该研究采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杨梅果浆进行发酵,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究其最佳发酵工艺,并分析不同发酵程度对杨梅果浆功能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和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杨梅果浆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2∶1,初始pH值6.0,海藻糖添加量8%,菌添加量0.8%。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48 h后,杨梅果浆中的功能性化合物含量显著(P<0.05)升高,总酚、总黄酮和总花色苷含量分别为1.83μmol·mL^(-1)、5.54 mg·mL^(-1)、31.56μg·mL^(-1);抗氧化活性亦得到显著提升,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80.30%、83.95%、65.97%和24.20 mmol·L^(-1)。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和主成分分析显示,发酵后的果浆中醇类、醛类和烯烃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发酵48 h的果浆保留了杨梅的果香、木质香和脂香味,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发酵工艺 高抗氧化性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挂面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瑞芳 周站杰 +1 位作者 周雨轩 李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4,162,共7页
为探究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WBSDF)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将不同添加量的WBSDF加入到小麦粉中制备WBSDF挂面,对其进行体外动态胃肠消化和体外发酵,测定发酵液的pH和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并对其进行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面条... 为探究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WBSDF)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将不同添加量的WBSDF加入到小麦粉中制备WBSDF挂面,对其进行体外动态胃肠消化和体外发酵,测定发酵液的pH和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并对其进行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面条中的WBSDF能显著降低发酵液的pH(P<0.05),产生大量的SCFAs。与未添加WBSDF组相比,WBSDF的添加能降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在门水平上,WBSDF的添加能显著减少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增加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在属水平上,WBSDF的添加能显著增加肠道有益菌的相对丰度(P<0.05),降低有害菌的相对丰度(P<0.05)。总体表明,WBSDF挂面能有效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维持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 体外发酵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霉对高温大曲的扰动及制曲工艺探究
15
作者 张柱 黄钧 +9 位作者 周荣清 张宿义 秦辉 董异 王超 王小军 雷梓伦 唐秋香 万营东 张毅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4,共10页
以高温大曲为对象,应用多种检测技术探讨了传统(T)与架式(J)工艺及Monascus分离株间扰动对高温大曲理化性质和代谢组分贡献的差异。结果表明,架式工艺提高了发酵力及醇类的丰富度和含量,降低了酯化力,分离株扰动提高了曲的总挥发性和酯... 以高温大曲为对象,应用多种检测技术探讨了传统(T)与架式(J)工艺及Monascus分离株间扰动对高温大曲理化性质和代谢组分贡献的差异。结果表明,架式工艺提高了发酵力及醇类的丰富度和含量,降低了酯化力,分离株扰动提高了曲的总挥发性和酯类成分的含量,改变了组成轮廓。其贡献特点因发酵方式而异,扰动显著提高了传统工艺曲的理化性质和代谢组分的含量,且H26使四甲基吡嗪的含量高达0.38 mg/kg。分离株增大了曲中Saccharopolyspora及Bacillus和Thermoactinomyces等功能菌的丰度。探讨功能菌与理化性质和代谢成分相关性的结果表明,细菌与挥发性成分主要是负相关的,而Kroppenstedtia、Thermoactinomyces等5个属与多种非挥发组分正相关。应用KEGG注释酶的表达解析了代谢途径的特征,架式工艺曲的代谢途径中EC:2.6.1.1的丰度高表达提高了苯乙醇的含量,传统工艺曲则是相关代谢途径中EC:1.4.1.3及EC:1.4.1.4和EC:6.3.4.14的高丰度表达,提高了四甲基吡嗪和酯类组分的含量。由此可见,发酵方式和酱香型大曲内源性分离株的专一性显著影响扰动作用的特点。研究结果为构建目标代谢的生物扰动技术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大曲 分离株扰动 代谢组分 传统工艺 架式工艺 相关性 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藏药浴发酵酒曲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栗果 禄玉冰 +4 位作者 樊伊琳 赵有玺 段辉琴 张元 薛蓓 《高原农业》 2025年第2期211-222,共12页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藏药浴发酵酒曲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优势菌群的相对丰度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属分类水平上,9组藏药浴发酵酒曲样品的细菌属富含丰富的微生物类群,而真菌属微生物群落丰富度较小。所有样品组共有的优...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藏药浴发酵酒曲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优势菌群的相对丰度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属分类水平上,9组藏药浴发酵酒曲样品的细菌属富含丰富的微生物类群,而真菌属微生物群落丰富度较小。所有样品组共有的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优势菌属为醋杆菌属、明串珠菌属等;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优势菌属为覆膜孢酵母属。结论:西藏同一地区藏药浴发酵酒曲中的微生物群落构成存在差异,且相同菌门的相对丰度也有显著差异。本研究全面分析了藏药浴发酵酒曲中各类优势菌群和微生物群落结构比例,对推动西藏地区民族特色藏药浴酒曲品质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浴发酵酒曲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窖龄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酒醅理化指标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17
作者 黄孟阳 蔡小波 +10 位作者 秦辉 杜宣慧 张宿义 杨甲平 宋攀 杨平 卢星霏 马冲 杨峰 陈吉 黄夏敏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9-54,共6页
该研究采用常规检测方法、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5年和50年窖龄窖池浓香型白酒酒醅(a5、a50)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检测,并通过共线网络分析对两者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窖龄窖池酒醅样品的理化指标均处... 该研究采用常规检测方法、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5年和50年窖龄窖池浓香型白酒酒醅(a5、a50)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检测,并通过共线网络分析对两者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窖龄窖池酒醅样品的理化指标均处于适宜的范围内。发酵60 d时,a50样品真菌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a5样品,而细菌菌群则相反。发酵过程中,虽然不同窖龄窖池酒醅中的主要细菌属均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高温放线菌属(Thermoactionmyce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克罗彭施泰特氏菌属(Kroppenstedtia),但是a50样品细菌群落演替更迅速;a50样品的主要真菌属为白僵菌属(Beauveria)、枝顶孢属(Acremonium)、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和红酵母属(Rhodotorula),a5样品的主要真菌属为unclassifed-k-fungi、链格孢属(Alternaria)、单孢酵母属(Kazachstania)、亚隔孢壳属(Didymella)。不同窖龄窖池酒醅发酵过程中理化因子推动着微生物群落演替。该研究有利于揭示不同窖龄窖池酒醅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差异,为持续优化新窖龄窖池酒醅以及原酒品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不同窖龄 发酵过程 酒醅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对废弃大白菜外叶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
18
作者 张宇硕 张家琦 +6 位作者 赵建军 顾爱侠 秦鹏 程鑫颖 金佳桐 周茜 赵文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91,共11页
为促进我国废弃大白菜外叶的高值化利用,以废弃大白菜外叶不溶性膳食纤维(cabbage outer leaves’insoluble dietary fiber,CIF)为对象,采用高温高压、超微粉碎和植物乳植杆菌发酵3种改性方法对其进行改性,明确不同改性对CIF结构和功能... 为促进我国废弃大白菜外叶的高值化利用,以废弃大白菜外叶不溶性膳食纤维(cabbage outer leaves’insoluble dietary fiber,CIF)为对象,采用高温高压、超微粉碎和植物乳植杆菌发酵3种改性方法对其进行改性,明确不同改性对CIF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改性后的CIF表面结构粗糙多孔,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结晶度增加,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高温高压改性对CIF持水力、膨胀力、胆固醇吸附能力和胆酸钠吸附能力的改善效果最好,分别提高了13.08%、151.32%、294.98%和131.75%;超微粉碎对CIF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改善效果最好,提高了110.05%,且具有最高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发酵改性对CIF的持油力、葡萄糖吸附能力和α-淀粉酶活性抑制能力改善效果最好,分别提高了33.13%、118.18%和31.00%。综上,3种改性后的CIFs在调节血糖血脂和抗氧化活性方面均具有较好的表现,可作为良好的功能性食品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不溶性膳食纤维 高温高压 超微粉碎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高产黑曲霉菌株的ARTP诱变选育及其发酵工艺优化
19
作者 何小艳 吴浩文 +6 位作者 胡慧琴 郭金玲 马东旭 李沛 熊建 李库 龚大春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7-44,共8页
以黑曲霉LH为出发菌株,经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高通量筛选获得诱变菌株,并对其摇瓶和5 L发酵罐的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建立了48孔板微量组织研磨破碎与考马斯亮蓝法相结合的高通量检测方法,正突变率达到81%;经摇瓶复筛,得到... 以黑曲霉LH为出发菌株,经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高通量筛选获得诱变菌株,并对其摇瓶和5 L发酵罐的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建立了48孔板微量组织研磨破碎与考马斯亮蓝法相结合的高通量检测方法,正突变率达到81%;经摇瓶复筛,得到诱变菌株Q270-C6,其蛋白含量为41%,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0.3%,传代7次仍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在葡萄糖浓度为26.65 g·L^(-1)、酵母浸粉浓度为3.61 g·L^(-1)、蛋白胨浓度为6.65 g·L^(-1)、KH 2PO 4浓度为1.36 g·L^(-1)、接种量为10%、发酵温度为28℃、搅拌转速为400 r·min^(-1)、采用溶氧反馈补料方式的最佳工艺条件下,菌株Q270-C6在5 L发酵罐中菌体干重为14.3 g·L^(-1),蛋白含量达到40.5%,为黑曲霉发酵产蛋白中试放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体蛋白 黑曲霉 ARTP 高通量筛选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口老腊肉风味形成的关键微生物研究
20
作者 高雅晴 郭雨馨 +3 位作者 李星 梅学华 秦福生 杜华茂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90-196,共7页
重庆城口地处海拔1500 m以上,有历经千年的老腊肉制作传统,该研究拟探究与城口老腊肉独特风味相关的功能性微生物。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陈年腊肉样品表面剥离物作宏基因组分析,对表面剥离物样品和炕房空气样品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先后... 重庆城口地处海拔1500 m以上,有历经千年的老腊肉制作传统,该研究拟探究与城口老腊肉独特风味相关的功能性微生物。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陈年腊肉样品表面剥离物作宏基因组分析,对表面剥离物样品和炕房空气样品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先后在城口和实验室将可能功能菌株进行人工接种发酵,孢子接种量为10^(9)spores/g,其他菌株接种量为10^(7)CFU/g,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检测腊肉制品风味组成。结果显示,城口老腊肉表面优势菌有青霉属(Penicillium)、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从表面剥离物与炕房空气样品中主要分离到波兰青霉菌(P.polonicum)、罗伯氏德巴利酵母菌(D.robertsiae)和木糖葡萄球菌(S.xylosus),其中P.polonicum ITS序列相似度为100%,命名为P.polonicum CK2023-1。用这3种菌不同组合菌剂进行实地发酵,仅单一接种P.polonicum的腊肉制品能够较好地重现城口老腊肉的风味,在第14天、第21天和第26天都能与对照组腊肉发生聚集(置信度为95%);而再多添加D.robertsiae和/或S.xylosus导致腊肉的风味发生偏离。在实验室(海拔230 m)用盐腌制后接种P.polonicum,在15℃放置21 d后形成了与城口腊肉相似的风味。研究表明P.polonicum CK2023-1是城口老腊肉发酵关键微生物之一,是工业化生产城口腊肉的潜在发酵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食品 微生物群系 功能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城口老腊肉: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