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flotation behavior of monoclinic and hexagonal pyrrhotite 被引量:7
1
作者 赵翠华 吴伯增 陈建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466-471,共6页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monoclinic and hexagonal pyrrhotite were studied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method,together with their flotation behavior.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monoclinic pyrrhotite is mainly from F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monoclinic and hexagonal pyrrhotite were studied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method,together with their flotation behavior.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monoclinic pyrrhotite is mainly from Fe 3d, while that of hexagonal pyrrhotite is from Fe 3d, Fe 3p and S 3s. The hexagonal pyrrhotite is more reactive than monoclinic pyrrhotite because of large density of states near the Fermi level. The hexagonal pyrrhotite shows antiferromagnetism. S—Fe bonds mainly exist in monoclinic pyrrhotite as the covalent bonds, while hexagonal pyrrhotite has no covalency. The main contributions of hig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HOMO) and 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bital(LUMO) for monoclinic pyrrhotite come from S and Fe.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HOMO for hexagonal pyrrhotite comes from Fe, while that of LUMO comes from S. The coefficient of Fe atom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S atom of HOMO for hexagonal pyrrhotite,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adsorption of Ca OH+ on the surface of hexagonal pyrrhotite when there is lime. As a result, lime has the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floatation of hexagonal pyrrhotite and the coefficient of Fe is very close to that of S for monoclinic pyrrhotite. Therefore, the existence of S prevents the adsorption of Ca OH+on the surface of monoclinic pyrrhotite, which leads to less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flotation of monoclinic pyrrhot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oclinic pyrrhotite hexagonal pyrrhotite electronic structure flotation behavior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石墨烯-BN夹层式结构的ABS基复合材料导热绝缘性能
2
作者 孙晓辉 张婧婧 朱洪雷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37,共5页
为解决石墨烯/ABS复合材料导热不绝缘,采用夹层式结构制备ABS基导热绝缘材料。通过混炼分别得到石墨烯/ABS、六方氮化硼(hBN)/ABS复合材料,再将hBN/ABS对石墨烯/ABS进行包覆,得到了hBN/ABS—石墨烯/ABS—hBN/ABS夹层式结构的导热绝缘材... 为解决石墨烯/ABS复合材料导热不绝缘,采用夹层式结构制备ABS基导热绝缘材料。通过混炼分别得到石墨烯/ABS、六方氮化硼(hBN)/ABS复合材料,再将hBN/ABS对石墨烯/ABS进行包覆,得到了hBN/ABS—石墨烯/ABS—hBN/ABS夹层式结构的导热绝缘材料。研究了石墨烯含量和夹层厚度对ABS基导热绝缘材料标准试样的热导率、电阻率的影响,发现,包覆了hBN/ABS绝缘层后的夹层式结构试样,石墨烯填料对导热性能的提升作用幅度减小,此时,材料受氮化硼/ABS绝缘层热传导的影响较大,与改性前的ABS相比,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同时,复合材料阻值达1×1010数量级,成为绝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氮化硼(hBN) 石墨烯 ABS基复合材料 夹层式结构 导热绝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交叉内凹蜂窝结构力学特性研究
3
作者 王帅 陈卓 +1 位作者 李佳璐 王鑫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9-1432,共14页
内凹六边形作为典型的负泊松比结构,使其成为能量吸收装置常用结构。首先,将内凹六边形和蜂窝结构,通过空间交叉设计得到五种结构。借助有限元仿真与试验探讨了五种结构的变形机制和结构力学特性。然后,利用矢量分析法给出了结构反力的... 内凹六边形作为典型的负泊松比结构,使其成为能量吸收装置常用结构。首先,将内凹六边形和蜂窝结构,通过空间交叉设计得到五种结构。借助有限元仿真与试验探讨了五种结构的变形机制和结构力学特性。然后,利用矢量分析法给出了结构反力的瞬态等效计算方法,推导了反力、碰撞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式。结合结构压缩试验,对比了理论得到的反力结果,试验与理论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将分析得到的最优结构填充到吸能盒内部并进行碰撞仿真分析。研究发现,具有负泊松比结构的内凹型蜂窝结构(Concave Honeycomb Structure,CHS)胞元力学性能明显优于传统型蜂窝结构(Traditional Honeycomb Structure,THS)。第二类结构中C-C结构既能够增大结构变形,又能降低所产生的应力,使得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吸能盒碰撞仿真结果表明,C-C结构吸能盒能够大幅度削减速度和加速度的峰值,加速度数值远远小于车辆碰撞规范规定的40g。同时,与传统吸能盒结构相比,新设计的夹层结构吸能盒吸收能量提高3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凹六边形 负泊松比 蜂窝结构 能量吸收 吸能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荷边界典型负泊松比结构等效力学建模
4
作者 张焘 王立民 +3 位作者 周志坛 卞云龙 冯帅星 高靖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49,共6页
为探索不同载荷边界下典型负泊松比结构(内凹六边形结构)的力学行为,基于Euler梁理论建立了不同变形特点的弹性等效力学理论模型,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揭示了变形过程、验证了理论解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不同载荷边界下结构的变形模式不同,... 为探索不同载荷边界下典型负泊松比结构(内凹六边形结构)的力学行为,基于Euler梁理论建立了不同变形特点的弹性等效力学理论模型,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揭示了变形过程、验证了理论解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不同载荷边界下结构的变形模式不同,体现为:均布载荷作用下横梁和侧壁都发生弯曲变形,平板载荷作用时仅侧壁发生变形,集中载荷作用时弯曲变形由横梁主导。有限元分析指出,3种载荷边界下内凹六边形结构发生塑性大变形后都能实现压缩-收缩的负泊松比效应,且平板加载时结构的负泊松比效应最佳。等效泊松比的理论预测值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度,弹性范围内等效泊松比在均布载荷条件下为正值、在平板载荷条件下有最大的负值、在集中载荷条件下接近于零。本研究为固体火箭等高轻量化需求装备提供了潜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凹六边形结构 负泊松比结构 等效力学 载荷边界 弯曲变形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磷烯量子点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
5
作者 王乃晔 陈桥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77,共7页
采用紧束缚近似方法对锯齿状六边形硼磷烯量子点在平面电场和垂直磁场调控下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硼磷烯量子点作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在无外加电场和磁场作用时,能隙不随尺寸的改变而变化.在平面电场调控下,能隙随电... 采用紧束缚近似方法对锯齿状六边形硼磷烯量子点在平面电场和垂直磁场调控下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硼磷烯量子点作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在无外加电场和磁场作用时,能隙不随尺寸的改变而变化.在平面电场调控下,能隙随电场强度的增加逐渐减小直至消失,平面电场方向几乎不会对硼磷烯量子点体系产生影响,且随量子点尺寸的增大,能隙消失所需电场强度逐渐减小.在垂直磁场调控下,表现为体态的能级在磁场作用下形成朗道能级,而能隙边缘处的朗道能级近似为一个平带,不随磁通量的改变而变化,态密度主要分布于朗道能级处.另外,垂直磁场作用下的光吸收主要是由朗道能级之间的跃迁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磷烯 量子点 紧束缚近似方法 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电场和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角GaM(M=S/Se/Te)的电子结构和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6
作者 路羽茜 张鑫 李世娜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34-5140,共7页
依据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层状六角P63/mmc结构的GaM(M=S/Se/Te)进行电子结构与弹性力学特性的模拟研究。优化后的P63/mmc-GaM(M=S/Se/Te)的晶格,与实验结果相吻合。采用HSE06泛函得到的带隙值比PBE得到的与实验值更接近。应变能-应变(E... 依据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层状六角P63/mmc结构的GaM(M=S/Se/Te)进行电子结构与弹性力学特性的模拟研究。优化后的P63/mmc-GaM(M=S/Se/Te)的晶格,与实验结果相吻合。采用HSE06泛函得到的带隙值比PBE得到的与实验值更接近。应变能-应变(E-S)和应力-应变(S-S)两种方法得到的P63/mmc-GaM(M=S/Se/Te)的单晶弹性常数都符合弹性力学稳定性准则。在更接近文献值的应力-应变(S-S)法基础上,对3种材料的多晶弹性模量等力学特性进行了后续分析。泊松比和B/G值表明,P63/mmc-GaM(M=S/Se/Te)显现出脆性。各向异性因子、杨氏模量E、剪切模量G及线性压缩系数β的三维立体图分别展示了材料的弹性各向异性程度。在零温零压下,P63/mmc-GaM(M=S/Se/Te)在[100]方向上的第一横向声速最大,在[001]方向上两个横波TA1和TA2的速度最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六角P63/mmc-GaM(M=S/Se/Te) 电子结构 力学性质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强酸位的六方和立方介孔硅铝分子筛合成及催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工 阚秋斌 +4 位作者 吴通好 侯长民 黄家辉 吴淑杰 李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71-1173,共3页
Mesoporous aluminosilicates with cubic and hexagonal structure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structure units of β zeolite in a two step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IR, N 2 physical adsorption and des... Mesoporous aluminosilicates with cubic and hexagonal structure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structure units of β zeolite in a two step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IR, N 2 physical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27 Al MAS NMR and NH 3 TPD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MB48(25) and MB41(25) were similar to MCM 48 and MCM 41 on the long range structure respectively and MB48 with a cubic structure can be synthesiz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 lower n (CTMAB)/ n (SiO 2) ratio. HMB48(25) and HMB41(25) exhibit a stronger acidic strength than conventional HMCM 41.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HMB48(25) was the highest for cumene cracking and alkylation of 2,4 tert butylphenol with tert butylalcoh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合成 催化活性 介孔材料 六方介孔结构 酸性 立方介孔结构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溅射功率对直流磁控溅射Ti膜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程丙勋 吴卫东 +3 位作者 何智兵 许华 唐永建 卢铁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61-964,共4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纯Ti膜,研究了不同功率下Ti膜的沉积速率、表面形貌及晶型结构,并对其应力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薄膜的沉积速率随溅射功率的增加而增加,当溅射功率为20 W时,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显示Ti膜光洁、致密,均方...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纯Ti膜,研究了不同功率下Ti膜的沉积速率、表面形貌及晶型结构,并对其应力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薄膜的沉积速率随溅射功率的增加而增加,当溅射功率为20 W时,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显示Ti膜光洁、致密,均方根粗糙度最小可达0.9 nm。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薄膜的晶体结构为六方晶型,Ti膜应力先随溅射功率增大而增大,在60 W时达到最大值(为945.1 MPa),之后随溅射功率的增大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 六方晶型 直流磁控溅射 Ti膜 直流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_2-W型六角铁氧体制备工艺对晶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琦 官建国 +1 位作者 刘飚 张清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4-165,168,共3页
 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Zn2 W型铁氧体,通过XRD、SEM研究了热工制度对Zn2 W型铁氧体晶体形成和结构的影响。利用快速升温、慢速冷的方法获得了晶型完整的平面六角Zn2 W型铁氧体。
关键词 Zn2-W型 六角铁氧体 制备 晶体结构 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韧带手性结构的能带特性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时吟 黄修长 华宏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7-172,共6页
针对中低频段,基于周期结构的Bloch定理以及有限元理论,对六韧带手性胞元的频散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胞元的能带结构.同时分析了胞元的几何参数与节点填充材料对手性结构能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振动频率处于带隙范围内时,手性结构具有... 针对中低频段,基于周期结构的Bloch定理以及有限元理论,对六韧带手性胞元的频散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胞元的能带结构.同时分析了胞元的几何参数与节点填充材料对手性结构能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振动频率处于带隙范围内时,手性结构具有良好的衰减特性;几何参数对低频带隙有很大的影响,合适的参数可以使结构在特定频率出现带隙;而填充材料的加入可使结构在更低的频率产生带隙.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指导手性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韧带手性结构 BLOCH定理 频散特性 带隙 结构几何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边形蜂窝夹层板的参数化有限元建模方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宋玉旺 杨昌昊 +1 位作者 石晓飞 席平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5-183,共9页
针对几何建模、边界条件定义和网格划分等需求,提出了一种六边形蜂窝夹层板的参数化有限元建模方法.首先定义节点位置与蜂格几何参数之间的数学公式,通过数学公式严格定义特征平面与节点编号之间的拓扑关系,建立方向一致向外的上、下平... 针对几何建模、边界条件定义和网格划分等需求,提出了一种六边形蜂窝夹层板的参数化有限元建模方法.首先定义节点位置与蜂格几何参数之间的数学公式,通过数学公式严格定义特征平面与节点编号之间的拓扑关系,建立方向一致向外的上、下平面;然后采用映射法将上、下平面分割为相应的特征平面,并生成三边形结构化网格.基于该方法,建立了多功能结构加工样件8个设计方案的六边形蜂窝夹层板的有限元模型.最后通过分析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确定4#和8#方案为可行方案.其中8#方案被航天单位采用,实现了多功能结构加工样件的成型,初步证明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并为多功能结构的参数优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有限元建模 六边形蜂窝 特征平面 拓扑关系 多功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泊松比结构的三点弯曲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高强 王良模 +2 位作者 钟弘 钱雅卉 王晨至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1-146,共6页
该文研究了内凹六边形负泊松比结构的三点弯曲力学性能,基于显式动力有限元ANSYS/LS-DYNA建立了该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冲击试验仿真,并以单位质量吸能量(SEA)和碰撞力峰值(PCF)为评价指标,探究了胞元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 该文研究了内凹六边形负泊松比结构的三点弯曲力学性能,基于显式动力有限元ANSYS/LS-DYNA建立了该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冲击试验仿真,并以单位质量吸能量(SEA)和碰撞力峰值(PCF)为评价指标,探究了胞元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胞元厚度增加或胞元高度降低,可使SEA与PCF同时增加;SEA随着胞元宽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而PCF则呈相反的趋势;SEA随着胞元内凹角的增大而减小,而PCF在内凹角较小及内凹角约45°时较大。因此,合理选择胞元参数对提高负泊松比结构的弯曲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凹六边形结构 负泊松比 三点弯曲 胞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捕获模型的元胞自动机方法模拟镁合金枝晶生长过程 被引量:18
13
作者 付振南 许庆彦 熊守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67-1573,共7页
基于枝晶生长的基本传输过程和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on,简称CA)模型基本原理,建立符合镁合金密排六方结构特点的凝固过程形核、晶体生长的数学模型。模型耦合宏观温度场和微观组织模拟计算,考虑溶质扩散、曲率过冷和各向异性等... 基于枝晶生长的基本传输过程和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on,简称CA)模型基本原理,建立符合镁合金密排六方结构特点的凝固过程形核、晶体生长的数学模型。模型耦合宏观温度场和微观组织模拟计算,考虑溶质扩散、曲率过冷和各向异性等重要因素的影响,定义界面单元捕获规则,能够模拟枝晶生长的形态。应用本模型对单个等轴晶生长、等轴晶多晶粒生长及定向凝固中的柱状晶生长进行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密排六方结构 微观组织模拟 元胞自动机方法 枝晶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烧结氧化中Se气氛对真空微电子平板摄像管CdSe靶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永积 邵佑军 +2 位作者 刘光诒 施化芬 罗运良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9-192,共4页
CdSe是研制高灵敏真空微电子平板摄像管光导靶材材料 ,在CdSe靶材的结晶过程中Se气氛对形成完整的晶格结构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介绍了精确控制Se气氛的实验装置和Se气氛对CdSe光导靶性能影响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烧结氧化 Se气氛 CdSe靶 真空微电子 平板摄像管 硒气氛 六角形结构 硒化镉靶 靶面材料 晶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法合成六方介孔SiO_2 被引量:2
15
作者 闫欣 韩书华 +3 位作者 侯万国 党文修 许军 于小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46-949,共4页
合成了低聚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以此为模板剂 ,在中性条件下合成出结构高度有序的介孔SiO2 材料MCM 4 1。考察了表面活性剂与硅酸盐的比例对产物结构与表面性质的影响。XRD结果表明 ,随着表面活性剂与硅酸盐比例的增加 ,介孔材料孔道有... 合成了低聚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以此为模板剂 ,在中性条件下合成出结构高度有序的介孔SiO2 材料MCM 4 1。考察了表面活性剂与硅酸盐的比例对产物结构与表面性质的影响。XRD结果表明 ,随着表面活性剂与硅酸盐比例的增加 ,介孔材料孔道有序性增加。表面活性剂与硅酸盐摩尔比例大于 1∶35时可以得到高度有序的MCM 4 1材料 ,其中n(surf)∶n(Si) =1∶8时 ,产物的有序性最高。表面活性剂与硅酸盐的比例对晶胞参数 (a0 )没有显著影响 ,a0 值在 4 30 4 4 3nm之间。N2 吸附实验表明 ,随着表面活性剂与硅酸盐比例的增加 ,产物的BET表面积、孔体积随之增加。在n(surf)∶n(Si) =1∶35时 ,吸附等温线类型由Ⅱ型向Ⅳ型转化。表面活性剂与硅酸盐的比例对最可几孔径和孔壁厚度均没有显著影响 ,二者分别在 3 74 3 76nm和 0 5 4 0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SIO2 六方结构 模板法 低聚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系结构鲁棒性应变能敏感度分析及试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国光 武志玮 刘鑫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6-561,608,共6页
为研究结构鲁棒性动态分析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破坏性模型试验。结合平面悬臂桁架和六角星型穹顶算例,利用应变能敏感度法分析了杆系结构鲁棒性。基于杆件移除法讨论了结构应变能和应变能敏感度对结构破坏特征的影响,并同... 为研究结构鲁棒性动态分析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破坏性模型试验。结合平面悬臂桁架和六角星型穹顶算例,利用应变能敏感度法分析了杆系结构鲁棒性。基于杆件移除法讨论了结构应变能和应变能敏感度对结构破坏特征的影响,并同鲁棒性应力变化率评价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应变能敏感度法能动态地反映杆系结构鲁棒性变化、预测结构稳定极限荷载、识别结构破坏模态及评价杆件易损性;尽管支座压杆、环向拉杆对应变能敏感度的影响比中心压杆小,但可能引起结构整体倾覆和中心压杆强度破坏;工程应用中应在杆件重要性分析和结构破坏模态识别基础上采用应变能敏感度法评价结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鲁棒性 杆系结构 应变能敏感度 六角星型穹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正六边形嵌套分形超宽带天线的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严冬 张力弓 +2 位作者 王平 程威 易兆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36,共5页
针对当前超宽带天线存在的方向性差、增益小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正六边形嵌套分形的超宽带天线。天线利用嵌套分形结构的自相似性和空间填充特性,有效拓展带宽,缩减天线尺寸。通过对天线维数进行仿真分析,选择带宽满足超宽带指标的四维和... 针对当前超宽带天线存在的方向性差、增益小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正六边形嵌套分形的超宽带天线。天线利用嵌套分形结构的自相似性和空间填充特性,有效拓展带宽,缩减天线尺寸。通过对天线维数进行仿真分析,选择带宽满足超宽带指标的四维和五维天线;对四维天线和五维天线的E-H面方向图及增益进行对比得知,五维天线较高增益由方向图畸变产生,故选择方向性更好的四维天线为此次设计的目标天线。目标天线尺寸仅为20 mm×23 mm×1.6 mm,带宽为2.7~10.6 GHz,增益为1.8~7.8 dBi,且天线实现了良好阻抗匹配。与引文其它天线相比,目标天线具有较小的尺寸,同时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和较高的增益。天线实测结果与仿真基本吻合,验证了其研究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六边形 嵌套分形结构 超宽带 增益 方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沉积法制备GaN薄膜的结构和组分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玉新 薛成山 +3 位作者 庄惠照 田德恒 刘亦安 何建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20-1422,共3页
采用电泳沉积法在Si(111)衬底上制备出了GaN薄膜。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吸收(FTIR)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镜(SEM)对样品的结构、组分和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得样品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GaN多晶薄膜。
关键词 氮化镓薄膜 SI衬底 电泳沉积 六方纤锌矿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水热法制备六方片状CdS团簇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钦峰 黄剑锋 +2 位作者 胡宝云 曹丽云 吴建鹏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21-325,共5页
采用微波水热法,以氯化镉(CdCl2·H2O)和硫代乙酰胺(CH3CSNH2)为镉源和硫源,制备了具有六方片状结构的CdS微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对... 采用微波水热法,以氯化镉(CdCl2·H2O)和硫代乙酰胺(CH3CSNH2)为镉源和硫源,制备了具有六方片状结构的CdS微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和元素组分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紫外吸收光谱表征其光学性能。结果表明:以CH3CSNH2为硫源合成的CdS微晶具有六方片状团簇的特殊形貌,通过与相同条件下以Na2S2O3·5H2O为硫源合成CdS晶的FE-SEM照片对比发现,CH3CSNH2在此特殊形貌的制备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得出,样品的禁带宽度为3.82 eV,蓝移量达到了1.37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水热法 CDS 六方片状 团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正丁基锡二2-(2-甲酰基苯氧基)乙酸酯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杀菌活性 被引量:12
20
作者 闫文华 康万利 李金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0-664,共5页
在苯溶液中,将2-(2-甲酰基苯氧基)乙酸与二正丁基氧化锡进行脱水反应,获得二正丁基锡二2-(2-甲酰基苯氧基)乙酸酯(1),并经过元素分析、1H NMR和IR及晶体结构测试技术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晶体属于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3.324 6(7)... 在苯溶液中,将2-(2-甲酰基苯氧基)乙酸与二正丁基氧化锡进行脱水反应,获得二正丁基锡二2-(2-甲酰基苯氧基)乙酸酯(1),并经过元素分析、1H NMR和IR及晶体结构测试技术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晶体属于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3.324 6(7)nm,b=0.484 54(10)nm,c=2.214 7(5)nm,β=131.373(2)°,V=2.677 3(9)nm3,Z=4,F(000)=1 208,Dc=1.467 g/cm3,μ=0.999 mm-1,R1=0.048 8,wR2=0.104 8。结构单元内包含1个独立分子,形成以六配位锡为中心的斜梯形双棱锥构型;分子间的Sn O(0.346 8 nm)配位作用,中心锡原子为八配位,构成以锡为中心的扭曲的六方双锥构型的一维链状桥环化合物。杀菌活性顺序为:化合物1>二丁基氧化锡>2-(2-甲酰基苯氧基)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 (甲酰基苯氧基)乙酸 合成 晶体结构 六方双锥构型 一维链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