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TKcSN/VPC及GCV系统的旁观者效应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晓鹏 胡加飞 +8 位作者 蔡如珏 王伟民 袁国梁 王驹 许秀兰 卢亦成 张光霁 朱诚 顾健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基因(TK)逆转录病毒载体生产细胞(pLTKcSN/VPC)和更昔洛韦(GCV)系统杀伤恶性胶质瘤细胞过程中的旁观者效应。方法:采用大鼠胶质瘤细胞C6、人恶性胶质瘤U87MG和它们的...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基因(TK)逆转录病毒载体生产细胞(pLTKcSN/VPC)和更昔洛韦(GCV)系统杀伤恶性胶质瘤细胞过程中的旁观者效应。方法:采用大鼠胶质瘤细胞C6、人恶性胶质瘤U87MG和它们的转染TK阳性细胞C6TK,U87TK,将C6与C6TK,U87MG和U87TK按比例(TK阳性细胞占细胞总体的0%~100%,10%梯度)分别混合培养于96孔板中,每种混合比例设6孔。培养24h后,6孔中3孔加入浓度为0.5μg/mlGCV,另外3孔作为空白对照。继续培养72h,直接计数各孔活细胞数并以对照组计数结果为本底计算GCV对各混合比例的抑制率。结果:当TK阳性细胞占10%时,C6和U87MG组的抑制率达到或超过30%,当TK阳性细胞占总体的50%以上时,GCV对各混合比例的抑制率接近100%。结论:pLTKcSN/VPC和GCV系统杀伤恶性胶质瘤细胞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旁观者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胶质瘤 基因治疗 逆转录病毒 TK GC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HSV-TK基因系统对人胃癌细胞的转染及杀伤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毅 胡志前 +3 位作者 徐学俊 王元和 王强 孔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 :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HSV- TK)基因系统对人胃癌细胞的转染及杀伤作用。方法 :应用 PA317细胞包装的逆转录病毒介导的 HSV - TK基因系统 ,在体外以逆转录病毒上清感染法将 TK基因导入 MKN2 8人胃癌细胞 ,... 目的 :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HSV- TK)基因系统对人胃癌细胞的转染及杀伤作用。方法 :应用 PA317细胞包装的逆转录病毒介导的 HSV - TK基因系统 ,在体外以逆转录病毒上清感染法将 TK基因导入 MKN2 8人胃癌细胞 ,并初步观察更昔洛韦 (GCV )对转染 TK基因的 MKN2 8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结果 :TK基因可成功转导入MKN2 8细胞 ,且对细胞的生长状态无明显影响 ,但对 GCV的敏感性却显著增加 ;同时还观察到显著的“旁观者效应”。结论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 HSV- TK系统对人胃癌细胞有较高的转染效率 ,GCV对转染阳性的胃癌细胞有显著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单纯疱疹病毒 胸苷激酶 更昔洛韦 基因治疗 基因转染 逆转录病毒 HSV-TK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HSP70/HSV-tk重组沙门菌抗小鼠黑色素瘤的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曾曙光 刘启才 +3 位作者 王素文 彭细毛 章锦才 张积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研究携带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mtHSP70)、人单纯疱疹病毒一胸苷激酶(HSV-TK)双基因的重组沙门菌瘤内注射抗小鼠黑色素瘤的抑瘤效应。方法构建重组沙门菌SL7207/PCMV-mtHSP70-IRES-TK,建立小鼠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瘤内注射重组沙门菌... 目的研究携带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mtHSP70)、人单纯疱疹病毒一胸苷激酶(HSV-TK)双基因的重组沙门菌瘤内注射抗小鼠黑色素瘤的抑瘤效应。方法构建重组沙门菌SL7207/PCMV-mtHSP70-IRES-TK,建立小鼠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瘤内注射重组沙门菌观察其抑瘤效应、荷瘤鼠的生存期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瘤内注射重组沙门菌,实验组抑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延长荷瘤鼠生存期,重组菌治疗后荷瘤小鼠的生存状态良好,无腹泻,治疗期间体质量无明显改变。结论减毒沙门菌携带的mtHSP70/HSV-TK双基因真核共表达质粒瘤内注射对B16肿瘤细胞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DNA 黑色素瘤 沙门氏菌 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 人单纯疱疹病毒一胸苷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联合HSV-TK基因对大鼠乳腺癌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烈 卫立辛 +5 位作者 王飞 曹贵松 钱其军 杨广顺 郭亚军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 :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HSV- TK)和共同刺激因子 B7基因联合使用对乳腺癌动物模型的体内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 ,构建分别携带 HSV- TK,B7及 HSV- TK/B7双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以 SHZ- 88... 目的 :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HSV- TK)和共同刺激因子 B7基因联合使用对乳腺癌动物模型的体内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 ,构建分别携带 HSV- TK,B7及 HSV- TK/B7双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以 SHZ- 88细胞株建立乳腺癌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TK组、B7组及 TK/B7组 ,每组 2 0只。 2周后于瘤体内分别注射转染有空载体及不同的重组载体的乳腺癌细胞 ,3d后于腹腔内连续注射无环鸟苷 (GCV) 15 d(5 0 mg· kg- 1· d- 1 ) ,观察肿瘤体积、荷瘤生存时间的变化和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B7组、TK/B7组肿瘤内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 ,TK组、B7组肿瘤生长减缓 ,体积减小 ,荷瘤生存期延长 ,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 ,而 TK /B7组尤为显著 (P<0 .0 1) ;TK组与 B7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 结论 :HSV- TK,B7基因联合治疗乳腺癌动物模型 ,能直接杀伤肿瘤 ,抑制肿瘤生长 ,延长荷瘤动物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乳腺癌 B7基因 HSV-TK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VEGF启动子-胸苷激酶表达系统对肝癌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孟龙 殷正丰 +2 位作者 吴宗娣 王率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构建携带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启动子调控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HSV- tk)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并探讨该重组腺病毒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方法 :采用 Ad Easy System构建携带受 VEGF启动子或巨细胞病毒... 目的 :构建携带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启动子调控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HSV- tk)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并探讨该重组腺病毒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方法 :采用 Ad Easy System构建携带受 VEGF启动子或巨细胞病毒 (CMV)启动子调控 tk基因表达的 Ad VEGF- tk和 Ad CMV- tk,这两种重组腺病毒载体在 2 93细胞中包装、扩增后 ,体外感染正常肝细胞系 L 0 2和肝癌细胞系 Hep G2 ,并用不同浓度的丙氧鸟苷 (GCV)处理后以 MTT法检测受染细胞的增殖情况。 结果 :Ad VEGF- tk的病毒滴度为 1× 10 1 0 pfu/ ml,Ad CMV- tk为 5× 10 1 0 pfu/ ml。 L 0 2细胞感染 Ad VEGF- tk后对GCV的敏感性无明显改变 ,而 Hep G2细胞感染 Ad VEGF- tk后对 GCV的敏感性明显增加 ,在感染复数 (MOI)为 10 0并用 5 0μg/ m l GCV处理时 ,则有 90 %以上 Hep G2细胞被杀死 ;而 Ad CMV- tk可杀死 95 %Hep G2细胞和 80 %以上 L 0 2细胞。 结论 :VEGF启动子调控的 HSV- tk基因表达可特异性地杀死肝癌细胞 ,同时对正常肝细胞几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腺病毒 肝癌 细胞 VEGF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HSV-tk基因的人大肠癌特异性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5
6
作者 崔龙 曹广文 +5 位作者 王元和 屠岳 孟荣贵 高军 仇小芳 吴宗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为使自杀基因在大肠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以达到靶向基因治疗的目的,首先构建以CEA基因转录调控序列驱动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将目的基因片段HSV-tk定向克隆入pUC118质粒载体中,以相应的内切酶取出合适... 目的:为使自杀基因在大肠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以达到靶向基因治疗的目的,首先构建以CEA基因转录调控序列驱动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将目的基因片段HSV-tk定向克隆入pUC118质粒载体中,以相应的内切酶取出合适的酶切片段后,与来自pCEA424/2CAT质粒的CEA5'转录调控序列相连接,克隆入逆转录病毒载体中。结果:经鉴定及筛选,构建成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G1CEAtkNa。结论:G1CEAtkNa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大肠癌组织特异性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大肠肿瘤 逆转录病毒 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HSV-tk自杀基因疗法的体内外抗肝癌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淑英 段芳龄 +1 位作者 鲁凤民 盛剑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2-115,共4页
为研究阳离子脂质体介导HSV-tk自杀基因系统的体内外抗肝癌作用,本课题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含HSV-tk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命名为pLXT。用Lipofectin介导转染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经G418筛选抗性克隆及流式细胞仪分析,获得了持... 为研究阳离子脂质体介导HSV-tk自杀基因系统的体内外抗肝癌作用,本课题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含HSV-tk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命名为pLXT。用Lipofectin介导转染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经G418筛选抗性克隆及流式细胞仪分析,获得了持续表达HSV-tk的克隆细胞SM/tk。~3H-TdR掺入法测定表明HSV-tk/ACV系统对SM/tk细胞具有强杀伤力。将Lipofectin-pLXT复合物直接注射于鼠肝癌细胞(H22)实体瘤内,ACV治疗后监测抑瘤率,发现脂质体介导pLXT、ACV治疗组及裸pLXT注射、ACV治疗组平均瘤体积均显著小于其它六组对照组(P【0.001,P【0.05),前两者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2)。空载体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平均瘤体积及平均瘤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这些结果表明阳离子脂质体介导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基因转染的方法简便、安全、有效,且可使目的基因获得持续表达;在体内HSV-tk/ACV系统具有强的细胞毒作用,提示存在着强的旁观者效应。此外,瘤体内直接注射裸HSV-tk基因的治疗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肝肿瘤 单纯疹疹病毒 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为载体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更昔洛韦系统联合光动力治疗口腔恶性肿瘤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陈世璋 张燕升 +5 位作者 范忠 李维弟 郭莹 王潇 陈剑飞 李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0-613,617,共5页
目的应用腺病毒为载体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ADV-TK)/更昔洛韦(GCV)系统联合光动力疗法对口腔恶性肿瘤复发患者进行治疗,探讨此法治疗口腔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名口腔不同部位的恶性肿瘤复发患者,用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 目的应用腺病毒为载体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ADV-TK)/更昔洛韦(GCV)系统联合光动力疗法对口腔恶性肿瘤复发患者进行治疗,探讨此法治疗口腔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名口腔不同部位的恶性肿瘤复发患者,用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PD)静脉给药,选择相应激光输出功率定时照射,以ADV-TK基因行瘤体及周边注射,经GCV静脉输入治疗后,通过影像学及瘤体血流动力学分析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经联合法治疗后,患者肿瘤明显缩小(甚至完全消失),瘤体内血流量降低,影像结果对比改变明显,治疗效果理想。结论将ADV-TK/GCV系统联合光动力治疗口腔恶性肿瘤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应,具备副作用轻微、临床安全性高的特点,为系统性治疗相关肿瘤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为载体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更昔洛韦系统 光动力 血卟啉衍生物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tk与p53基因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旭 王洁 +2 位作者 董福生 董玉英 侯亚丽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_tk)基因、野生型p53基因(wt_p53)联合杀伤人涎腺 多形性腺瘤细胞的效果。方法 采用腺病毒介导的HSV_tk基因、wt_p53基因联合转染人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逆 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_tk)基因、野生型p53基因(wt_p53)联合杀伤人涎腺 多形性腺瘤细胞的效果。方法 采用腺病毒介导的HSV_tk基因、wt_p53基因联合转染人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逆 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_PCR)检测转染后的基因表达;四唑盐比色(MTT)法测定tk与p53基因治疗后对肿瘤细 胞的杀伤作用及旁观者效应,并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基因治疗后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单独转染wt_p53 及HSV_tk GCV基因5d后,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54%和38%;两者联合转染5d后,细胞的存活率 降至2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SV_tk、wt_p53基因联合应用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的杀伤作用强于 此两基因单独应用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 涎腺 基因治疗 野生型P53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tk基因逆转录病毒重组体的构建与DNA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建波 罗一鲁 +1 位作者 郭忠敏 陈系古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构建含有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 (HSV1 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重组载体pLXSN TK。方法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 ,用PCR方法从质粒pHSV10 6中特异扩增HSV tk基因片段 ( 1168bp) ,分别用BamHI和Eco RI酶切后 ,定向连接到质粒pLXSN中 ... 目的 构建含有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 (HSV1 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重组载体pLXSN TK。方法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 ,用PCR方法从质粒pHSV10 6中特异扩增HSV tk基因片段 ( 1168bp) ,分别用BamHI和Eco RI酶切后 ,定向连接到质粒pLXSN中 ,转化宿主菌TG1,分别用上述内切酶 ,PCR和DN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结果 酶切鉴定所切下的片段和PCR扩增的片段大小均与预计相符 ,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序列及预计结果一致 ,证实符合表达框架。结论 成功构建了HSV tk嵌合重组质粒pLXSN T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属 胸苷激酶 HSV-TK基因 DNA序列 重组 质粒 pLXSN-TK 肿瘤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HSV-TK基因血管靶向治疗裸鼠皮下人肝癌细胞移植瘤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宝金 宁长青 +3 位作者 张超 郝颖 刘晓平 区庆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胸苷激酶系统通过血管靶向治疗裸鼠皮下人肝癌细胞移植瘤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32只BALB/c鼠皮下接种建立裸鼠皮下人肝癌细胞移植瘤模型,当瘤体达100 mm^3时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更昔洛韦(GCV)组(Ⅰ)、空载体...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胸苷激酶系统通过血管靶向治疗裸鼠皮下人肝癌细胞移植瘤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32只BALB/c鼠皮下接种建立裸鼠皮下人肝癌细胞移植瘤模型,当瘤体达100 mm^3时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更昔洛韦(GCV)组(Ⅰ)、空载体病毒组(Ⅱ)、重组腺病毒CMV-TK组(Ⅲ)及重组腺病毒AdKDR-TK组(Ⅳ)。各治疗组瘤内分别注入重组腺病毒液及空载体病毒液,重组腺病毒治疗组在病毒给予24 h后分别在腹腔内注射GcV,连续10 d;对照组腹腔内注入GCV。观察各组瘤体生长情况及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第Ⅲ、Ⅳ组经治疗后肿瘤的生长均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其抑瘤率分别为12.3%和24.5%(两者比较,P<0.05)。肿瘤组织内的MVD,Ⅰ组为(37.4±8.6)个/mm^2、Ⅱ组为(30.6±7.8)个/mm^2、Ⅲ组为(27.6±7.1)个/mm^2、Ⅳ组为(10.7±4.1)个/mm^2,其中Ⅲ组与Ⅱ组(P<0.05)、Ⅳ组与Ⅱ组(P<0.01)、Ⅳ组与Ⅲ组(P<0.01)之间的肿瘤内MVD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以KDR为启动子的胸苷激酶系统能够通过血管靶向性地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靶向 基因治疗 重组腺病毒 胸苷激酶系统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TK/GCV系统治疗口腔鳞癌移植瘤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洪章 王安训 +2 位作者 李苏 陈剑经 邝珠玑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AdCMVHSV TK) /丙氧鸟苷 (GCV)自杀基因系统对口腔鳞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Tca8113细胞接种于裸鼠右侧腋下 ,移植瘤形成时随机分成 4组 :①空白对照组 ,②Ad CMVHSV TK对照组 (...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AdCMVHSV TK) /丙氧鸟苷 (GCV)自杀基因系统对口腔鳞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Tca8113细胞接种于裸鼠右侧腋下 ,移植瘤形成时随机分成 4组 :①空白对照组 ,②Ad CMVHSV TK对照组 (2× 10 9PFU ,瘤内注射 ) ,③GCV对照组 (2 5mg/kg ,Bid× 6 ,腹腔注射 ) ,④AdCMVHSV TK/GCV治疗组 ,并开始治疗。观察肿瘤的生长状态、计算抑瘤率和肿瘤群体倍增时间 ;观察肿瘤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GCV的体内代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AdCMVHSV TK/GCV治疗组肿瘤的生长受到抑制 (P <0 0 0 1) ,抑瘤率达 90 6 9% ,肿瘤的群体倍增时间延长 ;肿瘤组织中可见灶性坏死及淋巴细胞浸润 ;HPLC检测显示治疗组肿瘤组织中存在GCV和磷酸化GCV ,血液中仅有GCV ,而对照组肿瘤组织和血液均只能检测到GCV。【结论】AdCMVHSV TK/GCV系统对口腔鳞癌移植瘤具有强的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基因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基因治疗 口腔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K1-ERKs级联激活方式是调控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复制的重要机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易婷 张浩 +3 位作者 彭宜红 朱萌 何晓燕 黄孝天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47,共6页
本研究通过阐明MEK1和MEK2亚型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HSV2)复制中介导的Raf/MEK/ERK(简称ERK)通路活化中的作用,以期进一步阐明该通路调控病毒复制的机制.研究中应用了MEK抑制剂U0126、针对MEK1和MEK2的特异... 本研究通过阐明MEK1和MEK2亚型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HSV2)复制中介导的Raf/MEK/ERK(简称ERK)通路活化中的作用,以期进一步阐明该通路调控病毒复制的机制.研究中应用了MEK抑制剂U0126、针对MEK1和MEK2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以及用死、活病毒攻击易感细胞,分别检测细胞ERK通路的激活和病毒复制的水平.结果表明,HSV2活病毒感染能引起ERK通路双相激活,U0126则能有效地抑制该通路的活化以及病毒复制;而死病毒只能引起ERK通路早期时相激活;单独敲降(knockdown)MEK1可抑制死、活病毒引发的ERK通路早期时相激活及活病毒引发的晚期时相激活,而敲降MEK2未见对病毒引起的该通路双相激活产生显著影响.提示HSV2复制引起ERK通路双相激活是基于MEK1-ERKs方式调控的,这种信号蛋白激活传递模式在HSV2整个复制周期中具有重要的正调控作用.该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本室的前期报道:MEK1和MEK2亚型在病毒复制时发挥的作用不同.这对揭示MEK激酶功能的复杂性和ERK通路调控HSV2复制的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 MEK1 MEK2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小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HSV-tk基因的人肝癌特异性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军 曹广文 +5 位作者 戚中田 仇小芳 吴宗娣 杜平 杨文国 崔龙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1-104,共4页
构建携带单纯疱疹病毒tk基因(HSV-tk)的人肝癌特异性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和结果:切除逆转录病毒载体pMNSM内部的SV40启动子使之成为pMNM;从真核表达载体pBPGK-tk质粒中游离带有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 构建携带单纯疱疹病毒tk基因(HSV-tk)的人肝癌特异性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和结果:切除逆转录病毒载体pMNSM内部的SV40启动子使之成为pMNM;从真核表达载体pBPGK-tk质粒中游离带有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pgk)启动子调控的HSV-tk片段,克隆到pMNM的PL位点上,构建成普通型PMNp-tk逆转录病毒载体;从pGEM.7Z-AFPe质粒中游离人甲胎蛋白基因增强子核心序列,克隆到pMNp-tk的pgk启动子上游,构建成人肝癌特异型pMNAP-tk逆转录病毒载体。结论:该载体对肝癌特异性前药转换基因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基因治疗 逆转录病毒载体 HSV-T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载体介导CEA基因元件调控自杀基因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德华 戈凯 +2 位作者 蒋琼 郑仲承 刘新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44-448,共5页
构建以CEA启动子控制HSVTK基因表达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CEATK).纯化的重组腺病毒滴度达1×1012pfu/ml.CEA阴性的HeLa细胞感染AdCMVTK后对丙氧鸟苷(GCV)很敏感,而感染了... 构建以CEA启动子控制HSVTK基因表达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CEATK).纯化的重组腺病毒滴度达1×1012pfu/ml.CEA阴性的HeLa细胞感染AdCMVTK后对丙氧鸟苷(GCV)很敏感,而感染了AdCEATK后不被GCV杀伤.与此相反CEA阳性的LoVo细胞中AdCMVTK和AdCEATK都有很好的表达活性,说明CEA启动子有良好的细胞专一性.AdCEATK/GCV系统还有明显的旁杀伤效应.此载体将有助于实现对CEA阳性肿瘤的专一性自杀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载体 CEA基因 (HSV-TK)基因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L3-hTERT-tk/GCV对胃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志华 杨长青 +1 位作者 王桂琴 王晶晶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质粒pGL3-hTERT-tk/GCV对胃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以基因工程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GL3-hTERT-tk和相应的荧光报告质粒pGL3-hTERT-tk-Luc^+;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瞬时转染胃癌细胞系SGC-7901并用GCV干预,荧光显微... 目的:探讨重组质粒pGL3-hTERT-tk/GCV对胃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以基因工程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GL3-hTERT-tk和相应的荧光报告质粒pGL3-hTERT-tk-Luc^+;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瞬时转染胃癌细胞系SGC-7901并用GCV干预,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转染效率,TUNEL标记和流式细胞术观察转染后胃癌细胞的凋亡;以上实验均以正常肝细胞L-02为对照。结果:经鉴定,重组质粒pGL3-hTERT-tk中tk片段的长度为1100 bp。荧光素酶标记的阳性、阴性对照及治疗报告质粒pGL3-hTERT-tk-Luc^+均能有效转染高表达端粒酶活性的胃癌细胞SGC-7901,转染效率为(8.2±1.14)%。重组质粒转染胃癌细胞后与GCV共育4 d,细胞的凋亡率为(60.0±1.56)%;被pGL3-hTERT-tk转染的肿瘤细胞细胞周期发生了变化,处于细胞周期早期的细胞大量凋亡,早期凋亡率为(47.1±1.35)%。结论:pGIB-hTERT-tk/GCV对胃癌细胞有强烈的杀伤作用,但不影响正常细胞的生长,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基因治疗 HTERT启动子 自杀基因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TK/HSV-sr39TK基因工程T细胞的研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振宇 徐开林 +5 位作者 潘秀英 高飞 何徐彭 鹿群先 孙海英 李德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99-1003,共5页
目的:制备慢病毒载体为基础的野生型及突变型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HSV-sr39TK)基因工程T细胞(TK+T及sr39TK+T细胞),观察给予前体药物丙氧鸟苷/无环鸟苷后小鼠T淋巴细胞对其敏感性及存活情况。方法:构建含HSV-TK/HSV-sr39TK及内... 目的:制备慢病毒载体为基础的野生型及突变型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HSV-sr39TK)基因工程T细胞(TK+T及sr39TK+T细胞),观察给予前体药物丙氧鸟苷/无环鸟苷后小鼠T淋巴细胞对其敏感性及存活情况。方法:构建含HSV-TK/HSV-sr39TK及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序列(IRES)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双顺反子慢病毒载体;采用磷酸钙沉淀法将慢病毒载体三质粒转染293T细胞,收集病毒上清感染刀豆蛋白刺激的小鼠T淋巴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前体药物GCV/ACV,用Cell Counting Kit(CCK-8)等方法检测T细胞的存活率。结果:转染293T细胞后,病毒滴度达106/U/ml以上;含不同启动子的病毒载体转染效率CMV>PUB>PGK,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感染效率以CMV启动子最高;IC50值的测定显示sr39TK+T细胞对GCV和ACV的敏感性较TK+T细胞分别提高约2.5和17.4倍;ACV及GCV浓度在1~10μmol/Lsr39TK+T细胞活率下降最为明显,ACV组细胞存活率由(98.4±2.7)%下降为(49.9±5.9)%,GCV组由(97.9%±2.7)%下降为(33.7±5.3)%,P<0.05,随ACV及GCV浓度的增加,细胞活率下降趋势有所减弱;TK+T细胞对GCV敏感,细胞活率由(97.9±2.7)%下降为(38.4±5.5)%,(P<0.05),对ACV不敏感,细胞活率由(98.4±2.7)%下降为(73.8±7.4)%,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HSV-TK/HSV-sr39TK基因工程T细胞,不同启动子对慢病毒载体在293T细胞的转染效率、转导自杀基因在T淋巴细胞内的表达均有影响;HSV-sr39TK+T细胞对GCV和ACV的敏感性高于TK+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突变型 野生型 基因工程T细胞 慢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Br-cAMP联合HSV-TK/GCV治疗舌鳞癌移植瘤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安训 温映萍 +1 位作者 李苏 黄洪章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9-91,I006,共4页
[目的]探讨8-Br-cAMP联合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丙氧鸟苷(GCV)对舌鳞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舌鳞癌Tca8113细胞接种于28只裸鼠右侧腋下,随机分成4组进行治疗:对照组,8-Br-cAMP组,HSV-TK/GCV组,8-Br-cAMP联合 HSV-TK/GCV... [目的]探讨8-Br-cAMP联合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丙氧鸟苷(GCV)对舌鳞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舌鳞癌Tca8113细胞接种于28只裸鼠右侧腋下,随机分成4组进行治疗:对照组,8-Br-cAMP组,HSV-TK/GCV组,8-Br-cAMP联合 HSV-TK/GCV组;观察肿瘤的生长状态、计算抑瘤率和群体倍增时间;观察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8-Br-cAMP和HSV-TK/GCV单独应用时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1),肿瘤的群体倍增时间延长;析出分析显示两者间存在协同的抑瘤作用(P<0.01)。光镜下对照组和8-Br-cAMP组无明显差别,HSV-TK/GCV组和8-Br-cAMP联合HSV-TK/GCV组肿瘤组织中可见囊性变和大片的灶性坏死;透射电镜显示8-Br-cAMP对舌癌细胞具有诱导分化作用。[结论]8-Br-cAMP与HSV-TK/GCV系统具有协同的抑制舌鳞癌移植瘤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BR-CAMP 自杀基因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基因疗法 舌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对人角膜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黏着斑激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婷 邢怡桥 +1 位作者 杨燕宁 梅海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50-1054,共5页
背景研究表明,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感染可导致角膜上皮细胞(CECs)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分泌和活性改变。黏着斑激酶(FAK)对MMPs的表达、释放和激活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人角膜上皮感染HSV-1后FAK的表达变化鲜有报道... 背景研究表明,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感染可导致角膜上皮细胞(CECs)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分泌和活性改变。黏着斑激酶(FAK)对MMPs的表达、释放和激活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人角膜上皮感染HSV-1后FAK的表达变化鲜有报道。目的探讨HSV-1感染对体外培养的人CECsMMP-2和FAK表达的影响。方法以HSV-1(F株)感染体外培养的人CECs,应用逆转录PCR(RT—PCR)、免疫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于感染后2、20、40h检测人CECsMMP-2、FAK及磷酸化黏着斑激酶(p-FAK)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细胞的MMP-2mRNA、FAKmRNA较非感染细胞(即加入无病毒无血清培养液的阴性对照组)的表达明显增强,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别与时间点间不存在交互作用(MMP-2mRNA:F目目=0.968,P=0.436;F蚴I=47.649,P=0.000;F女Ⅱ#目=0.757,P=0.536.FAKmRNA:F时间=0.658,P=0.631;F组别=35.182,P=0.000;F交互作用=1.386,P=0.137)。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感染后2h时p-FAK、FAK、MMP-2在感染细胞与非感染细胞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后20h、40h感染细胞的蛋白表达较非感染细胞均明显增强(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MMP-2、FAK、p-FAK蛋白染色阳性细胞数目增多。结论在HSV-1感染早期,FAK的激活可刺激MMPs活性增强,从而加速角膜溃疡及坏死性病变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黏着斑激酶 I型单纯疱疹病毒 角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A酸对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结合更昔洛韦旁观者效应增强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光琦 宋毅 +3 位作者 陆燕蓉 张洁 肖林 杨元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2-437,共6页
目的 通过研究全反式维A酸 (ATRA )对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结合更昔洛韦 (HSV tk/GCV)旁观者效应的增强作用及与Cx4 3表达的关系 ,为提高TK自杀基因的疗效及探索增强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应用Polybrene转染、荧光定量RT PC... 目的 通过研究全反式维A酸 (ATRA )对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结合更昔洛韦 (HSV tk/GCV)旁观者效应的增强作用及与Cx4 3表达的关系 ,为提高TK自杀基因的疗效及探索增强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应用Polybrene转染、荧光定量RT PCR等技术 ,观察ATRA对宫颈癌细胞ME180 ,ME180 /TK转化细胞旁观者效应及诱导Cx4 3mRNA表达的作用。结果 ME180 ,ME180 /TK不同比例的混合细胞随ATRA浓度的增加而存活率降低。ME180 +ME180 /TK混合细胞的存活率随ME180 /TK细胞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在 2mg·L- 1更昔洛韦 (GCV)作用下 ,以 10 - 8mol·L- 1ATRA与不加ATRA (0mol·L- 1)的作用相比较 ,在ME180与ME180 /TK不同比例混合的各组中 ,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 (P <0 .0 5 )。并观察到10 - 8及 10 - 10 mol·L- 1ATRA对GCV旁观者效应的增强作用。RT PCR结果表明 ,经ATRA处理的ME180细胞 ,其Cx4 3mRNA的相对拷贝数比值增高约 1.84倍及 2 .6 5倍。结论 宫颈癌ME180细胞中 ,ATRA在10 - 8~ 10 - 10 mol·L- 1范围内 ,具有明显增强HSV tk/GCV旁观者效应的作用。其主要机制是通过ATRA在转录水平诱导Cx4 3mRNA表达上调 ,导致旁观者效应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A酸 基因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更昔洛韦 旁观者效应 细胞缝隙连接通讯 基因表达 细胞 ME18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