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rreversible demagnetization mechanism of permanent magnets during electromagnetic buffering 被引量:2
1
作者 Zi-xuan Li Guo-lai Yang +1 位作者 Yu-meng Fan Jia-hao L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3期763-774,共12页
The permanent magnets will be irreversibly demagnetized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velocity during the electromagnetic buffering.In this study,the magnetic field induced by eddy currents and the self-demagnetizin... The permanent magnets will be irreversibly demagnetized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velocity during the electromagnetic buffering.In this study,the magnetic field induced by eddy currents and the self-demagnetizing field of permanent magnet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ogether for demagnetization analyse.The magnetic Reynolds number is used to express the eddy currents demagnetization.The correction coefficient being expressed as the index of the air-gap width,the inner cylinder thickness,iron pole axial length and the permanent magnet demagnetization coefficient is introduced by magnetic path analysis to represent the self-demagnetization effect and the demagnetization extent.The electromagnetic buffer(EMB)prototype is tested under intensive impact loads of different strengths at room temperature.The accuracy of the nonlinear irreversible demagnetization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verified by demagnetization on damping force,velocity and displacement.Finally,high-velocity demagnetization and high-temperature demagnetization are analysed in order to obtain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irreversible demagnet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B Irreversibly demagnetization Magnetic Reynolds number Correction coeffici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静偏心时永磁发电机局部失磁下定子振动特性
2
作者 何玉灵 邢云 +5 位作者 付滋翔 代德瑞 徐明星 周福成 万书亭 李俊卿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16,共11页
通过理论推导、有限元计算和实验验证,分析了永磁同步发电机气隙静偏心故障、局部失磁故障以及复合故障前后的定子振动特性。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提出了一种新的发电机局部失磁模型,并综合考虑了气隙静偏心的影响。首先通过分析各工况... 通过理论推导、有限元计算和实验验证,分析了永磁同步发电机气隙静偏心故障、局部失磁故障以及复合故障前后的定子振动特性。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提出了一种新的发电机局部失磁模型,并综合考虑了气隙静偏心的影响。首先通过分析各工况下的气隙磁密,推导出定子所受单位面积磁拉力的表达式,然后在一台四对极永磁同步发电机上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和实验验证,理论、仿真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定子振动只有偶数倍频成分,静偏心故障不会引入新频率成分,但会增大定子振动各频率幅值。发生局部失磁故障时,出现新的分数倍频成分(f/4、f/2、3f/4……),原有的偶数倍频幅值基本不变。复合故障下也出现分数倍频成分,且失磁程度一致时,偶数倍频幅值随着偏心故障的加剧而增大,分数倍频幅值基本不变。偏心程度一定时,随着局部失磁故障的加剧,偶数倍频幅值基本不变,分数倍频幅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发电机 气隙静偏心 局部失磁 定子振动 有限元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磁性硬盘定制化消磁的磁场数值建模与分析
3
作者 徐喆 张自影 汤健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7-787,共11页
为确保隐私安全和防止失密泄密,在对作为典型城市再生资源的废旧磁性存储介质进行资源化利用前,需要销毁其所包含信息。目前,业界多采用不符合国家“双碳”战略的最高磁场强度消磁方式,缺少如何进行定制化消磁的理论与应用探索。对此,... 为确保隐私安全和防止失密泄密,在对作为典型城市再生资源的废旧磁性存储介质进行资源化利用前,需要销毁其所包含信息。目前,业界多采用不符合国家“双碳”战略的最高磁场强度消磁方式,缺少如何进行定制化消磁的理论与应用探索。对此,提出面向磁性硬盘定制化消磁的磁场数值建模与分析方法。首先,进行消磁机多层多匝矩形线圈磁场强度的理论计算;接着,进行基于COMSOL软件的消磁磁场数值建模,完成与理论计算的验证后,分析电流密度、线圈高度、封装尺寸与磁场强度的影响;最后,基于所研制的消磁正样机进行验证,证明了定制化消磁理论的正确性和实际的可用性,为节能减碳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存储介质 定制化消磁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 磁场强度 矩形线圈 数值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源激励下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退磁故障建模与分析
4
作者 史涔溦 彭琳 +1 位作者 张振 史婷娜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30-2440,共11页
永磁同步电机退磁故障会降低电机的输出性能和负载能力,严重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建立准确的故障电机解析模型,进行快速电磁性能分析,获得故障情况下的电流、转矩等运行数据,有利于对退磁故障进行早期预测和诊断。该文针对永磁同步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退磁故障会降低电机的输出性能和负载能力,严重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建立准确的故障电机解析模型,进行快速电磁性能分析,获得故障情况下的电流、转矩等运行数据,有利于对退磁故障进行早期预测和诊断。该文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局部退磁故障,引入一个表示退磁区域空间角度的参数,推导了剩余磁化强度径向分量和切向分量的傅里叶系数,从而建立了永磁体局部退磁情况下的电机解析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实际应用中控制系统的电路接口,提出一种以磁链作为中间变量、由电压源逆变器驱动的解析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矢量控制系统中实现联合仿真,计算了电机的定子磁链、电流和转矩,经Ansys/Simplorer时步有限元模型和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相较于时步有限元法,该文提出的解析模型-控制电路联合仿真大幅缩短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运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退磁故障 解析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信号注入的永磁同步电机局部退磁故障诊断研究
5
作者 徐政 张建忠 +1 位作者 姜永将 邓富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05-3213,I0029,共10页
永磁同步电机的局部退磁故障会引起异常振动和噪声,甚至可能导致电机出现永久性的损坏,准确地诊断局部退磁故障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研究发现局部退磁故障会引起定子铁芯的局部饱和,并进一步导致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感凸极性增加,而该现象并... 永磁同步电机的局部退磁故障会引起异常振动和噪声,甚至可能导致电机出现永久性的损坏,准确地诊断局部退磁故障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研究发现局部退磁故障会引起定子铁芯的局部饱和,并进一步导致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感凸极性增加,而该现象并不会在均匀退磁状态下出现。基于此,提出基于电机在高频信号注入下零序电压中的高频故障特征,有针对性地诊断局部退磁故障,并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高频信号注入 零序电压 局部退磁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断路器液压机构用双冗余斥力脱扣装置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尹升 李志兵 +3 位作者 田宇 冯玺宇 王永兴 董恩源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8-609,共12页
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是输送20 Hz的全新交流输电技术,可有效提升输送的容量、距离及效率,解决海上风电远距离输送、电网安全互联等难题。由于其频率较低,断路器切除短路故障时存在燃弧时间长、能量大等问题,需要结合选相分闸的技术方案。22... 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是输送20 Hz的全新交流输电技术,可有效提升输送的容量、距离及效率,解决海上风电远距离输送、电网安全互联等难题。由于其频率较低,断路器切除短路故障时存在燃弧时间长、能量大等问题,需要结合选相分闸的技术方案。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快速断路器常采用双重化继保装置,采用双脱扣方式,其动作时间与单脱扣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影响选相分闸的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带去磁线圈的双冗余斥力机构,对斥力机构的磁场、机械特性及动作时间差开展了研究。基于磁场的耦合关系提出了采用去磁线圈减小动作时间差的方法,并设计了双冗余斥力机构;建立其数学模型,推导了去磁线圈与斥力线圈间的磁场耦合关系;分析了电容电压、电容容量及去磁线圈匝数等参数对动作时间差的多因素耦合影响规律,获得了最佳设计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去磁线圈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减小快速断路器动作时间差。进行了样机制作,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为提升快速断路器选相分闸准确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断路器 电磁斥力机构 斥力脱扣液压机构 去磁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环自升温的纳米晶材料磁热特性测量方法研究
7
作者 王宁 张鹏宁 +3 位作者 李坤诚 程红 王聪 张荐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87,共10页
温度对软磁材料的磁特性存在一定的影响,高频变压器优化设计需重点考虑温升参量,但目前软磁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磁特性测试,变温时间依赖实验者主观判断,加热时间不足,测试精度较低,加热时间过长,效率较低。因此,提出一种磁环自升温的磁特... 温度对软磁材料的磁特性存在一定的影响,高频变压器优化设计需重点考虑温升参量,但目前软磁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磁特性测试,变温时间依赖实验者主观判断,加热时间不足,测试精度较低,加热时间过长,效率较低。因此,提出一种磁环自升温的磁特性测量方法,旨在保证磁特性测量精度的同时提高测量效率。以高频变压器的优选材料即纳米晶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纳米晶磁环温升的影响因素,并据此设计激励电路使磁环快速升温,当磁环温度达到指定温度后,使用低频交流衰减激励对纳米晶磁环进行去剩磁处理,以满足指定温度的测试条件,并通过励磁和测量电路得到其磁特性参数。最终,设计并搭建了纳米晶磁环的传统恒温箱和自升温磁热特性测试系统,通过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了测量效率。所提测量方法可模拟磁性材料实际温升变化,将升温时间缩短90%以上,且可对磁环温度进行定值改变,具有变温准确、可控、快速等优点,为高频变压器的多物理场耦合和优化设计提供了实验和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温升 磁环 自升温 去磁 磁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剩磁测量与退磁系统设计
8
作者 王朝祚 汪友华 +2 位作者 刘成成 武仕朴 任于展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1,共7页
为准确测量电力变压器铁心剩磁并进行退磁,设计了一种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的变压器铁心剩磁测量与退磁系统。该系统的剩磁测量部分基于暂态电流法,利用D/A转换器和功率放大器对变压器绕组施加正反向直流电压激励,通过A/D转换器... 为准确测量电力变压器铁心剩磁并进行退磁,设计了一种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的变压器铁心剩磁测量与退磁系统。该系统的剩磁测量部分基于暂态电流法,利用D/A转换器和功率放大器对变压器绕组施加正反向直流电压激励,通过A/D转换器采集回路中的暂态电流,利用剩磁和暂态电流所对应电荷量的关系实现剩磁的间接计算。利用DSP进行数据处理、暂态电流波形拟合、电荷量计算和剩磁计算。根据测量结果,基于直流退磁法进行退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测量剩磁并进行退磁,测量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退磁后的剩磁控制在0.1 T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数字信号处理器 剩磁测量 退磁 暂态电流 电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微型胶囊机器人的新型接收线圈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子毓 高晋阳 +2 位作者 马欣瑜 钱瑞琛 卢晨智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76,81,共7页
为解决微型胶囊机器人供能难题,对其接收线圈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磁共振结构的无线能量传输(WPT)系统。针对传统胶囊机器人接收线圈存在体积大和退磁场影响等问题,新型系统通过改进接收线圈中铁氧体磁芯结构来优化性能。通... 为解决微型胶囊机器人供能难题,对其接收线圈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磁共振结构的无线能量传输(WPT)系统。针对传统胶囊机器人接收线圈存在体积大和退磁场影响等问题,新型系统通过改进接收线圈中铁氧体磁芯结构来优化性能。通过对圆柱形铁氧体磁芯和新型铁氧体铁磁芯的退磁场进行分析,以及对其互感进行解析计算、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与圆柱形铁氧体磁芯相比,所提出的新型铁氧体磁芯具有更小的退磁系数和更高的互感。搭建了实验平台以验证不同类型接收结构的无线功率传输系统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新型铁氧体磁芯系统在功率传输能力方面优于空心圆柱形铁氧体磁芯系统,与仿真分析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能量传输 退磁场 胶囊机器人 铁氧体磁芯 互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源空间望远镜系统的低温制冷技术
10
作者 谢芳 张安阔 +1 位作者 余文辉 谢晶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92,共14页
低温制冷技术是空间红外望远镜的一项重要技术,起源空间望远镜(OST)是用于未来探索宇宙起源的中远红外空间望远镜。概述了空间红外望远镜低温制冷技术发展历程。综述了OST制冷系统的发展现状。对国内外未来可用于OST制冷系统的绝热去磁... 低温制冷技术是空间红外望远镜的一项重要技术,起源空间望远镜(OST)是用于未来探索宇宙起源的中远红外空间望远镜。概述了空间红外望远镜低温制冷技术发展历程。综述了OST制冷系统的发展现状。对国内外未来可用于OST制冷系统的绝热去磁制冷机(CARDs)及多种机械制冷机(透平布雷顿制冷机,多级脉冲管制冷机,多级制冷机预冷的J-T制冷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与分析,并给出其不同特点,为我国后续空间红外望远镜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源空间望远镜 空间红外望远镜 低温制冷技术 机械制冷机 绝热去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式正弦磁极永磁电机性能分析
11
作者 甄东芳 孙大伟 +4 位作者 刘明凯 王通 马增华 宋宏志 刘源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4-593,共10页
【目的】内置式永磁(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IPM)电机因具有结构稳定、效率和功率因数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作井下潜油电机,油井井筒直径的限制和高温工作环境要求潜油永磁电机具有较高的转矩密度和较强的永磁体抗退磁能力。本文提出一... 【目的】内置式永磁(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IPM)电机因具有结构稳定、效率和功率因数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作井下潜油电机,油井井筒直径的限制和高温工作环境要求潜油永磁电机具有较高的转矩密度和较强的永磁体抗退磁能力。本文提出一种由一字型磁极和弓形磁极合成的正弦磁极,充分利用一字型磁极上方的转子空间,增加永磁体用量和d轴永磁体厚度,达到提高IPM电机功率密度和抗退磁能力的目的。【方法】保持一字型磁极尺寸恒定,采用有限元法分别研究了弓形磁极矢高对IPM电机短路电流、抗退磁能力以及空载和负载电磁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内在原因。此外,采用等效圆环法研究了磁极矢高对转子铁心最大应力影响,保证转子机械强度。【结果】随着正弦磁极矢高的增加,尽管IPM电机的短路电流会随之增加,但其永磁体展现出更强的抗退磁能力;增加矢高虽会增加转子铁心的最大应力,但其最大应力远小于铁心材料的屈服应力,机械强度能满足实际需求;矢高较小时对IPM电机磁阻转矩的影响可以忽略,当矢高大于3 mm后,其磁阻转矩最大值随矢高的增加而下降明显,但总输出转矩一直随着矢高的增加而增加,转矩波动则随之减小。【结论】综合考虑磁极矢高对电机性能影响,选择了合适的正弦磁极尺寸,制造了样机并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与二维有限元仿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提出的正弦磁极结构能有效提高IPM电机的转矩密度和抗退磁能力,为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磁极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电机 潜油电机 正弦磁极 抗退磁能力 转矩密度 短路电流 转子应力 等效圆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退磁故障建模及影响机理分析
12
作者 王惠民 郭高利 +2 位作者 左运 万斯波 葛兴来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5877-5891,共15页
受大功率持续输出与系统有限散热能力之间不匹配的影响,加之在非平稳工况的长期作用下,退磁故障成为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挑战之一。对此,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的退磁故... 受大功率持续输出与系统有限散热能力之间不匹配的影响,加之在非平稳工况的长期作用下,退磁故障成为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挑战之一。对此,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的退磁故障建模方法。首先,建立健康状态下的永磁同步电机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退磁故障进行模拟,建立表征不同退磁故障的永磁同步电机有限元模型,全面分析不同退磁故障对电机运行性能的影响,并对永磁体磁链进行解析刻画。然后,结合已有的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得到计及退磁故障的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探究退磁故障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硬件在环测试探究不同类型退磁故障对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磁故障建模 影响机理分析 有限元模型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M的船载古地磁屏蔽室消退磁设计
13
作者 周昌剑 覃维 +1 位作者 赵文纯 逄路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9-145,共7页
船载古地磁屏蔽室通过高导磁坡莫合金屏蔽材料在内部构建低通密度的近零磁空间,为长岩芯超导磁力仪等设备提供洁净的工作磁场环境。受船体航向改变磁屏蔽层磁化程度不同导致古地磁屏蔽室性能下降,传统的消磁方法效果不佳。基于有限元法(... 船载古地磁屏蔽室通过高导磁坡莫合金屏蔽材料在内部构建低通密度的近零磁空间,为长岩芯超导磁力仪等设备提供洁净的工作磁场环境。受船体航向改变磁屏蔽层磁化程度不同导致古地磁屏蔽室性能下降,传统的消磁方法效果不佳。基于有限元法(FEM),对古地磁屏蔽室在不同航向下磁化程度仿真分析,提出一种适用于船载古地磁屏蔽室的消磁方法,配置一套消磁系统,通过试验验证能够恢复到剩余磁场小于100 nT的初始技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磁 磁屏蔽 有限元 消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次级磁场检测技术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吉文 尹乐 +3 位作者 宋俊材 盘真保 于子翔 王立俊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目的】由于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省去了中间传动装置,其结构简单,能够实现直驱式往复运动,具有推力密度大、效率高、能够满足高速大行程运动和微纳米级动态精度要求等优点,在激光切割机、数控机床、3D打印机等高精密加工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目的】由于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省去了中间传动装置,其结构简单,能够实现直驱式往复运动,具有推力密度大、效率高、能够满足高速大行程运动和微纳米级动态精度要求等优点,在激光切割机、数控机床、3D打印机等高精密加工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永磁体作为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电机气隙空间提供恒定的磁场环境。磁场分布的一致性与电机性能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及时检测并更换故障永磁体以保证电机推力密度和功率密度的稳定性。【方法】主要对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次级磁场检测内容进行综述性研究:对电机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和磁场的解析公式进行了梳理;对磁场的变化机理和磁场故障发生的常见原因进行了总结;对目前研究的永磁体局部退磁、均匀退磁、缺损和裂纹故障及不同故障磁场的建模方法,如解析法、有限元法和Matlab建模法等进行了介绍;对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次级磁场检测所选择的故障信号,如电流信号、磁密信号、电动势信号、振动信号和磁场信号等进行了讨论,指出其用于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时的优缺点。【结果】在对各类方法进行梳理和归纳后,对相应的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并发现,目前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磁场检测多借助于磁场信号和特征提取方法实现磁场故障的离线诊断。【结论】为实现实时化故障诊断和提高电机可靠性的目标,在未来磁场故障诊断发展趋势中,可以加强对电动势、电流、磁密等实时采集信号的研究,以期实现退磁故障的在线检测。同时需要开展具有高容错适应性的容错控制策略研究,保证电机在发生退磁故障时,仍可以维持电机的输出性能,进而保证其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永磁体退磁 永磁体缺损 永磁体裂纹 磁场检测 直驱式往复运动 电机气隙 次级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主轴退磁研究与优化
15
作者 张及弟 单文桃 +1 位作者 陈昆鹏 陈豫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1,共8页
永磁同步电主轴在高速运转过程中,由于温升及材料损耗,会使内部永磁体产生退磁,进而引发电主轴运行时产生噪声与振动。针对上述问题,对永磁体材料、永磁体转子内部结构以及电主轴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优化。建立永磁同步电主轴二维模型,... 永磁同步电主轴在高速运转过程中,由于温升及材料损耗,会使内部永磁体产生退磁,进而引发电主轴运行时产生噪声与振动。针对上述问题,对永磁体材料、永磁体转子内部结构以及电主轴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优化。建立永磁同步电主轴二维模型,并使用ANSYS Maxwell软件进行仿真。通过筛选永磁体材料、改变外部环境温度以及优化永磁体外形等方法,分析永磁同步电主轴的转矩曲线、磁密云图及气隙内部的磁场密度。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以电主轴输出转矩、气隙磁密为优化目标,对永磁体转角处倒圆角半径进行择优。最终,确定了最优材料、工作温度以及最佳永磁体倒圆角半径,并提出几种抗磁退措施。结果表明:采用NdFe35材料作为电主轴内部永磁体能减弱电主轴振动,提高运行稳定性;电主轴工作时应控温在20~60℃;通过多目标优化方法得出最优倒圆角半径为1 mm。该优化方案在保证电主轴工作能力及稳定性的同时,使气隙磁密峰值降低了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主轴 Maxwell仿真 抗磁退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式“V”型永磁同步电机退磁分析
16
作者 沈凤梅 方镕城 +2 位作者 谭彬乐 莫亭宇 谢志烨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8期28-32,共5页
永磁同步电机是一款效率高、体积小、质量轻的电机,可以被应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但是由于其价格的问题,导致一些企业只能选取别的驱动方式。永磁同步电机中最贵的部件是永磁体,如果所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能够找到永磁体的最小... 永磁同步电机是一款效率高、体积小、质量轻的电机,可以被应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但是由于其价格的问题,导致一些企业只能选取别的驱动方式。永磁同步电机中最贵的部件是永磁体,如果所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能够找到永磁体的最小边界条件,就可以使永磁同步电机的价格下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给出了一种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寻找“V”型永磁体边界尺寸的方法,该研究成果对永磁同步电机的价格降低以及永磁体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永磁体 退磁分析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隙磁密差信号峭度因子的永磁同步电机局部退磁故障诊断 被引量:6
17
作者 丁石川 吴振兴 +2 位作者 李亚 杭俊 何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747-5755,I0026,共10页
该文提出一种新型基于气隙磁密信号差峭度因子的永磁同步电机局部退磁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等效磁路模型,根据简化模型分析局部退磁故障后各极主磁路下径向气隙磁密的变化规律。然后,将预存健康电机空载状态下气隙磁密... 该文提出一种新型基于气隙磁密信号差峭度因子的永磁同步电机局部退磁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等效磁路模型,根据简化模型分析局部退磁故障后各极主磁路下径向气隙磁密的变化规律。然后,将预存健康电机空载状态下气隙磁密信号与测量的在线状态下气隙磁密信号作差并计算其峭度值,作为故障特征值。取健康电机空载状态下气隙磁密信号与不同工况下气隙磁密信号差峭度值的最大值作为参考值,根据故障特征值与参考值的大小诊断出局部退磁。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均验证提出的局部退磁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PMSM) 气隙磁密 等效磁路 峭度因子 局部退磁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建 王建平 +2 位作者 孟德安 颜黎明 郭钿祥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5,共12页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效率高和外形多样等显著优点,在生产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PMSM在工作中不断受到速度变化和负载波动等复杂工况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故障,如轴...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效率高和外形多样等显著优点,在生产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PMSM在工作中不断受到速度变化和负载波动等复杂工况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故障,如轴承故障、偏心故障、退磁故障和匝间短路故障等。文中综述了PMSM常见故障类型,并总结了自动化领域中基于信号的状态监测方法的现有研究,以用于各类电气和机械故障的检测和诊断。随后,对诊断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其优势与限制,探讨了不同信号处理方法在应用中的利弊。最后,根据当前研究现状,讨论了PMSM故障监测与诊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PMSM) 轴承故障 偏心故障 退磁故障 匝间短路故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气隙磁密和定子电流的永磁同步电机均匀退磁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丁石川 何旺 +1 位作者 杭俊 汤德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2-340,I0027,共10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径向气隙磁密和定子电流的永磁同步电机均匀退磁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建立电机的d轴等效磁路模型,分析均匀退磁故障后径向气隙磁密的变化规律;然后,获取电机的径向气隙磁密和定子电流信号,对各极下径向气隙磁密幅值进行...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径向气隙磁密和定子电流的永磁同步电机均匀退磁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建立电机的d轴等效磁路模型,分析均匀退磁故障后径向气隙磁密的变化规律;然后,获取电机的径向气隙磁密和定子电流信号,对各极下径向气隙磁密幅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并绘制雷达图,根据雷达图和比较相同定子电流幅值下健康电机和故障电机的各极下径向气隙磁密幅值的平均值,来诊断均匀退磁故障;利用空载各极下径向气隙磁密幅值的平均值计算故障程度。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均验证所提均匀退磁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退磁故障 永磁同步电机 径向气隙磁密 定子电流 d轴等效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消磁条件下磁流变脂隔震模拟试验研究
20
作者 周亚东 葛爱迪 +2 位作者 付小嫚 张彦 张恒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6-293,共8页
采用电磁线圈及永磁体共同控制磁场,自主设计一种可反向消磁的磁流变脂(MRG)剪切试验装置。利用ANSYS Electronics软件对该试验装置磁场分布进行仿真分析,并制备不同羰基铁粉质量分数的MRG,采用振动台对反向消磁条件下MRG的动态剪切性... 采用电磁线圈及永磁体共同控制磁场,自主设计一种可反向消磁的磁流变脂(MRG)剪切试验装置。利用ANSYS Electronics软件对该试验装置磁场分布进行仿真分析,并制备不同羰基铁粉质量分数的MRG,采用振动台对反向消磁条件下MRG的动态剪切性能开展试验测试,分别研究励磁电流、激振幅值和激励频率对MRG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羰基铁粉质量分数对MRG的动态性能影响显著;MRG的剪切应力随励磁电流的增大先快速增大后趋于平缓,阻尼力则逐渐减小;MRG的耗能能力随位移幅值的增加而增强;随着加载频率的增大,其阻尼力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脂 反向消磁 动态性能 等效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