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range of heat transfer in earth surrounding three subways 被引量:13
1
作者 HU Zeng-hui LI Xiao-zhao ZHAO Xiao-bao XIAO Lin WU Wei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1期67-71,共5页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range of heat transfer in earth surrounding subways, FLAC3D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 to analyze these factor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n a systematic manner. When...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range of heat transfer in earth surrounding subways, FLAC3D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 to analyze these factor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n a systematic manner. When we compare these numerical tes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heat transfer range are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surrounding earth, the initial ground temperature and the temperature in the tunnel.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between air and linings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tunnel. The current result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in subways and optimizing the design of subwav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 surrounding subways range of heat transfer factors affecting heat transfer numerical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热载体炉内导热油结焦及其预防研究现状
2
作者 张永春 刘伯宇 +3 位作者 谢一麟 宋高峰 范冬辉 杜敏 《工业锅炉》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综述了导热油的种类、结焦机理、结焦过程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指出,温度、流速和管路表面处理是导热油结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多项预防措施。这些研究成果对提高有机热载体炉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关键词 有机热载体炉 导热油 结焦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相变蓄热墙体多因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邱菊 恽定康 +1 位作者 张宇 刘昌宇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3期126-131,共6页
在墙体中应用相变材料可以显著改善墙体的保温蓄热能力,但相变材料厚度和墙体构造的选择尚需科学论证。基于寒区气象特点,选择适用于寒区建筑外墙的相变储能材料,从墙体的传热特性角度出发,通过建立不同相变材料层厚度和多种构造的相变... 在墙体中应用相变材料可以显著改善墙体的保温蓄热能力,但相变材料厚度和墙体构造的选择尚需科学论证。基于寒区气象特点,选择适用于寒区建筑外墙的相变储能材料,从墙体的传热特性角度出发,通过建立不同相变材料层厚度和多种构造的相变墙体模型,研究多种情况相变墙体的热特性。结果表明,相变墙体在冬季的保温蓄热能力受相变材料层位置和厚度影响,夏季效果主要受相变材料厚度影响;相变材料厚度为40 mm的中间型相变墙体和相变材料厚度为60 mm的内侧型相变墙体比较适合寒区建筑应用。研究所得结论可为寒区相变墙体的结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 相变材料 传热过程 影响因素 热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Kelvin泡沫胞元高径比对其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张超 孔祥壮 +2 位作者 杜雁霞 王娴 肖光明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6,I0002,共13页
飞行器热管理系统中所用的高孔隙率泡沫材料具有质量轻、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孔隙尺度几何参数的优化设计对有效提升综合传热性能、降低结构质量至关重要。以各向异性Kelvin泡沫胞元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热格子Boltzmann方法以及多GPU加速... 飞行器热管理系统中所用的高孔隙率泡沫材料具有质量轻、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孔隙尺度几何参数的优化设计对有效提升综合传热性能、降低结构质量至关重要。以各向异性Kelvin泡沫胞元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热格子Boltzmann方法以及多GPU加速技术,实现了同时考虑泡沫骨架导热和多胞元孔隙尺度强迫对流换热的共轭传热数值模拟。在上述基础上,分别选取了Re=10、100、1000计算条件,开展了不同胞元高径比(H/D=0.5、0.75、1.0、1.5、2.0)对其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Re条件下,随着各向异性Kelvin泡沫H/D的减小,其泡沫内部的流动阻力及努塞尔数均增大,且随着Re的增大,对流换热的作用增强,H/D的影响也更为明显。此外,相比于流动阻力,结构传热性能受H/D的影响变化速率更大,由此造成综合传热因子(j/f^(1/3))与H/D成反比关系,即减小Kelvin胞元H/D可有效提高泡沫结构的综合传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Kelvin泡沫 流动阻力 综合传热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热条件下原油罐储维温过程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孙巍 刘玉多 +2 位作者 成庆林 赵立新 王志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20,共16页
掌握原油罐储维温过程主要影响因素,对原油库实现节能降耗目的起重要作用。在建立动态热条件下含蜡原油罐储维温过程三维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加热盘管空间结构、周向效应对罐内对流传热的影响,划分了内、外因素影响区以及过渡区域;... 掌握原油罐储维温过程主要影响因素,对原油库实现节能降耗目的起重要作用。在建立动态热条件下含蜡原油罐储维温过程三维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加热盘管空间结构、周向效应对罐内对流传热的影响,划分了内、外因素影响区以及过渡区域;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不同季节边界位置主控影响因素模型,定量表征了罐边界油温与内、外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罐内大涡结构受无加热盘管区域局部湍涡影响,导致大涡结构向无盘管区域发生偏移。罐底低温区域受盘管周向效应影响较大,罐顶边界油品受内外因素影响大,形成最大厚度1.79 m的外界环境影响区;罐壁受保温层影响,只形成了内部维温热流影响区;冬季罐底形成了0.13 m的外界土壤影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罐储 传热 周向效应 影响因素 定量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端壁涡轮导叶红外测温的误差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翟颖妮 梁智杰 +1 位作者 孟宪龙 刘存良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3,共13页
由于涡轮叶片所处的工作环境复杂,受到壁面及燃气辐射干扰,导致测温十分困难。为进一步分析涡轮叶片表面在端壁影响下的温度分布情况,采用数值模拟结合自定义编程的方式进行了含端壁涡轮导叶的温度误差验证计算。利用自定义编程对经典... 由于涡轮叶片所处的工作环境复杂,受到壁面及燃气辐射干扰,导致测温十分困难。为进一步分析涡轮叶片表面在端壁影响下的温度分布情况,采用数值模拟结合自定义编程的方式进行了含端壁涡轮导叶的温度误差验证计算。利用自定义编程对经典同心球模型进行了角系数,有效辐射等可靠性验证计算,验证方法可靠。基于该方法进行了端壁与涡轮导叶各网格单元的角系数,叶片表面间的辐射换热计算,输出涡轮导叶的表面辐射特性分布,运用玻耳兹曼定律反推导出该工况涡轮导叶所受到的辐射能流分布情况;计算分析了不同误差影响机理下,含端壁的涡轮导叶温度误差分布情况,探明了热辐射环境下对叶片表面辐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口黑体辐射温度在1 400~1 800 K之间,进口辐射强度是对叶片换热影响最大的因素;利用有效辐射和所计算的误差分布可知,进口辐射温度影响区域主要是叶片前缘区域,最大计算误差不超过2.82%;通过有效辐射及误差分布可见,出口黑体辐射温度的变化对于涡轮导叶的影响较小,受温度影响区域也主要为叶片前缘区域,最大计算误差不超过2.35%;叶片表面发射率与温度成正相关,当叶片表面发射率增大时,叶片表面温度随之均匀升高,在真实工况下,叶片材料物性的改变较小,在发动机设计中可以近似忽略由于叶片温度变化导致物性参数改变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数值模拟 辐射换热计算 辐射特性 反射辐射 角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集中发球的凝汽器清洗系统改造与评估
7
作者 李小民 高思芳 +2 位作者 孙昆峰 苏之勇 朱彩霞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4年第2期116-121,共6页
为解决凝汽器严重结垢的问题,采用集中发球技术对其清洗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中,胶球发送采用间歇集中发球方式,由压缩空气驱动;胶球收集采用V型活动网板漏斗式收球网,由排污泵驱动。对改造后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造后胶球... 为解决凝汽器严重结垢的问题,采用集中发球技术对其清洗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中,胶球发送采用间歇集中发球方式,由压缩空气驱动;胶球收集采用V型活动网板漏斗式收球网,由排污泵驱动。对改造后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造后胶球清洗系统的收球数为8700~9000个,收球率由改造前的55%~70%增加到96%~99%;改造后凝汽器传热系数增加21%,清洁系数增加22%,传热端差降低1.05℃,冷却水出口温度降低0.5℃,凝汽器压力降低0.36 kPa,真空度降幅为7.9%,凝汽器温度降低1.6℃,机组煤耗降低1.2 g/(kW·h)。本集中发球式胶球清洗系统提高了凝汽器传热性能及机组发电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器 胶球清洗 传热系数 清洁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滴形热管阵列预冷器综合换热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侯温馨 吕元伟 +2 位作者 张镜洋 张靖周 王奉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191,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预冷的水滴形热管阵列预冷器构想,以实现进气预冷的高效换热和低流动损失。基于将热管处理为恒定温度导热体的简化模型假设,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水滴形热管预冷器的流动换热特性以及水滴热管形状...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预冷的水滴形热管阵列预冷器构想,以实现进气预冷的高效换热和低流动损失。基于将热管处理为恒定温度导热体的简化模型假设,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水滴形热管预冷器的流动换热特性以及水滴热管形状、纵向间距和来流马赫数的影响,并与具有相同截面积的圆形热管预冷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滴外形减少了外掠高温来流在热管尾缘脱落涡的产生,流动变得平滑。与圆形热管预冷器相比,水滴形热管预冷器极大地减小了高温来流流动损失,仅为圆形热管阵列的30%。虽然温降有所降低,但综合性能因子大于圆形热管预冷器。在本文的研究参数范围内,存在相对较优的水滴形状和热管纵向间距,可以获得更高的综合换热特性;随着来流马赫数增大,预冷器的综合换热特性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水滴形热管预冷器 温降 对流换热系数 压力损失系数 综合性能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地道风系统换热性能优化研究
9
作者 岳英俊 闫增峰 +2 位作者 倪平安 郎嘉琛 姚珊珊 《暖通空调》 2024年第3期78-85,共8页
为了提高地道风系统的换热性能,建立了地道风系统换热理论模型并进行了验证。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换热效率、换热量和性能系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通风时间、空气流速、地道当量直径、地道长度、土壤类型和地道埋深对地道风系统换热性能... 为了提高地道风系统的换热性能,建立了地道风系统换热理论模型并进行了验证。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换热效率、换热量和性能系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通风时间、空气流速、地道当量直径、地道长度、土壤类型和地道埋深对地道风系统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道当量直径对不同指标均有显著影响,是影响换热性能的最关键因素;试验条件下系统换热性能的最优水平组合为空气流速3 m/s、地道当量直径0.3 m、地道长度90 m、土壤类型砂岩,该组合下系统换热效率为70%,换热量为2 550 W,性能系数为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道风系统 换热性能 正交试验 影响因素 地道当量直径 空气流速 地道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型双流道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林军 高章维 +1 位作者 张东 刘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62-2568,共7页
基于已产业化应用的平板型太阳集热器,在长度方向上加工形成空气流道,进出口位置以对角线形式布置,提出一种平板型双流道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搭建空气集热器实验平台,对改型后的集热器进行空气集热实验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太阳辐射强... 基于已产业化应用的平板型太阳集热器,在长度方向上加工形成空气流道,进出口位置以对角线形式布置,提出一种平板型双流道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搭建空气集热器实验平台,对改型后的集热器进行空气集热实验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太阳辐射强度及环境温度平均值分别为535.2 W/m^2和22.2℃、空气质量流量为0.024 kg/s时,基于采光面积的集热效率平均值与最大值分别为51.29%和53.93%,空气最大温升与最大温差分别为60.4℃和40.6℃,热迁移因子为0.55;以对角线形式布置的空气进、出口和空气的双流道式流动,可增加空气流道长度,强化与吸热板的对流换热。这种空气集热器具有改型方便、成本低廉、易于产业化生产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采暖、干燥、通风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集热效率 总热损系数 热迁移因子 归一化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连续式无砟轨道温度场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刘付山 曾志平 +1 位作者 吴斌 张志超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6-93,共8页
基于传热学原理,建立高速铁路连续式无砟轨道三维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模型,以CRTSⅡ型轨道板温度场为研究对象,在验证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分析轨道板内部温度场分布的时变规律和太阳辐射、风速、砂浆层热传导性能、环境变化速度等因素对轨... 基于传热学原理,建立高速铁路连续式无砟轨道三维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模型,以CRTSⅡ型轨道板温度场为研究对象,在验证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分析轨道板内部温度场分布的时变规律和太阳辐射、风速、砂浆层热传导性能、环境变化速度等因素对轨道板温度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刻轨道板内温度场随深度非线性变化;轨道板侧面日照情况对轨道板横向温度梯度有较大影响;轨道板表面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越强或太阳辐射越强,轨道板温度梯度幅值越大;轨道板温度梯度随风速增加而减小;砂浆层导热性能对轨道板温度场影响较小;环境变化速度越快,轨道板温度梯度最大值越大。以上结果能够为连续式无砟轨道温度效应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Ⅱ型轨道板 温度场 有限元 传热学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换热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7
12
作者 汪波 茅靳丰 +2 位作者 耿世彬 韩旭 魏鹏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0年第5期61-65,共5页
叙述了影响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几个因素以及评价换热器性能的标准,对国内换热器研究的发展及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总结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换热器的进一步研究作出展望。
关键词 换热器 肋片效率 换热因子 摩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前缘旋流蒸汽冷却流动和传热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杜长河 李森 +1 位作者 李亮 丰镇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2-78,共7页
通过求解三维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k-ω湍流模型,数值研究了旋流蒸汽冷却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冷气雷诺数和来流温比对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旨在阐明旋流蒸汽冷却的原理,总结其流动传热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无... 通过求解三维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k-ω湍流模型,数值研究了旋流蒸汽冷却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冷气雷诺数和来流温比对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旨在阐明旋流蒸汽冷却的原理,总结其流动传热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无量纲换热系数Nu、雷诺数Re和来流温比φ进行数值拟合,得到旋流蒸汽冷却的传热关联式。研究表明:冷气在旋流腔内的高速转动引起强烈的径向对流运动,使得换热增强;增大雷诺数能够增大冷气的涡量,有效提高旋流腔的换热系数,同时降低阻力系数;增大来流温比使得冷气的涡量增大密度减小,旋流腔的换热系数略有减小,阻力系数显著降低;综合换热因子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来流温比的增大而减小;拟合的传热关联式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良好,可以准确地预测蒸汽旋流冷却的换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蒸汽冷却 流动换热 阻力系数 传热关联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鳍片管束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吴新 商宇薇 +1 位作者 王军龙 任钢炼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93,共6页
在传热风洞实验台上对5组不同结构参数的H型鳍片管束气侧的传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考虑了管径、鳍片净高度、鳍片节距以及管排横纵向间距等影响因素,并将实验结果与前苏联锅炉热力计算标准进行了比较.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得... 在传热风洞实验台上对5组不同结构参数的H型鳍片管束气侧的传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考虑了管径、鳍片净高度、鳍片节距以及管排横纵向间距等影响因素,并将实验结果与前苏联锅炉热力计算标准进行了比较.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得到了管径38 mm、管排纵向间距变化的H型鳍片管束的传热及阻力系数关联式和适用于不同结构参数下H型鳍片管束的传热总关联式;96.5%的实验数据与H型鳍片管束传热关联式计算数值误差小于±15%.同时,将关联式计算值与现有两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传热准则数的最大误差分别为11%和17.7%.该研究为H型鳍片管束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鳍片管束 传热 阻力系数 关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列锯齿翅片流动及传热特性的参数化数值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丽华 覃峰 +1 位作者 陈江平 陈芝久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6-61,共6页
采用CD40柴油机油为工作介质,在发动机冷却系统实际工况下,对21种几何尺寸的错列锯齿型不锈钢翅片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齿高、齿距、齿开窗宽度、齿厚、齿型角、错齿距对错列锯齿型翅片流动及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参数范围... 采用CD40柴油机油为工作介质,在发动机冷却系统实际工况下,对21种几何尺寸的错列锯齿型不锈钢翅片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齿高、齿距、齿开窗宽度、齿厚、齿型角、错齿距对错列锯齿型翅片流动及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参数范围内,齿高为3.2mm、齿距为14mm、开窗宽度为1.5mm、齿型角为70°、齿厚为0.5mm、错齿距为齿距的1/4时,翅片的综合性能最优。通过仿真数据拟合,得到了基于雷诺数和无量纲参数s/h、t/s、t/b的传热因子、摩擦因子的关联式。70%的传热因子试验值与关联式值的相对偏差在±10%以内;摩擦因子试验值与关联式值的相对偏差在5%~15%,可用于该型翅片的选型和前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错列锯齿型翅片 传热因子 摩擦因子 参数化 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列锯齿型钢翅片几何参数和模具磨损对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丽华 覃峰 +3 位作者 陈江平 陈芝久 张文锋 周益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53-1657,共5页
搭建新型单翅片性能试验台,对同一副模具冲制的齿高为3.0~3.6mm、齿距为6.81~8.45mm的6种锯齿型翅片进行低雷诺数下传热和阻力性能的试验研究,并对翅片模具磨损规律和寿命进行了量化的探讨.将试验结果与三维仿真结果以及Muzyc... 搭建新型单翅片性能试验台,对同一副模具冲制的齿高为3.0~3.6mm、齿距为6.81~8.45mm的6种锯齿型翅片进行低雷诺数下传热和阻力性能的试验研究,并对翅片模具磨损规律和寿命进行了量化的探讨.将试验结果与三维仿真结果以及Muzychka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三者的趋势吻合良好.基于Levenberg-Marquard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翅片传热因子和摩擦因子的试验关联式.通过测试生产线上一副模具在不同冲压次数下翅片的性能,发现模具磨损过程存在3个阶段,第2阶段的翅片质量比较稳定;该类模具的推荐使用寿命为105万次,超过该冲压次数后翅片毛刺明显增多.研究结果为错列锯齿型钢翅片的性能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列锯齿型翅片 低雷诺数 传热因子 摩擦因子 模具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刨花板热压传热过程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刘正添 王洁瑛 于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4-72,共9页
刨花板热压时的传热过程对产品的质量以及热压机的生产周期都起决定性作用.该文研究了刨花板的目标密度、厚度、热压温度、热压前板坯含水率、汽击法喷水量及其添加剂的浓度等因素对热压传热的影响,从而提出了强化热压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刨花板 传热 热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户计量供暖节能住宅户型修正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立华 董重成 +1 位作者 冯爱荣 张斌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针对多层住宅中不同户型在耗热量上的差异 ,引入户型体形系数修正各户的计量用热量。以计算和实测方法分析了一栋节能住宅不同围护结构户型的能耗特点 ,发现山墙、屋面、地面造成的不同户型之间的耗热量差别小于传统建筑 ;
关键词 分户热计量 户型体形系数 围护结构 平均传热系数 供热 采暖 住宅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型内构件强化管内湍流流动与传热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孟辉波 朱光雪 +2 位作者 王海业 禹言芳 吴剑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92-1497,共6页
为了研究内置 Q型扰流构件强化圆管内湍流流动与传热特性,以水为工质采用 ANSYS Fluent 软件在3000≤Re≤30000范围内对内置RL-90-QSM、RR-90-QSM和RR-00-QSM等3种构件的管内传热与流阻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基于RL-90-KSM研究Q型构件强... 为了研究内置 Q型扰流构件强化圆管内湍流流动与传热特性,以水为工质采用 ANSYS Fluent 软件在3000≤Re≤30000范围内对内置RL-90-QSM、RR-90-QSM和RR-00-QSM等3种构件的管内传热与流阻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基于RL-90-KSM研究Q型构件强化传热综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Re=3000-5000,RL-90-QSM内传热Nu随Re的增大增加最快,较KSM内Nu提高约7%-36%,但其强化传热综合性能弱于KSM;而RR-00-QSM和RR-90-QSM内传热Nu分别较KSM降低约3%-8%和4%-15%。当Re>5000时,RL-90-QSM内Nu较KSM提高约48%,特别是当Re>15000时其强化传热综合性能高于其他三种构件;RR-90-QSM和RR-00-QSM的强化传热性能随Re增加逐渐降低,但其强化传热能力高于K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型内构件 传热强化 摩擦系数 努赛尔数 数值模拟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结构参数对热传递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吴海军 钱坤 曹海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23,31,共4页
选择几种不同组织结构的试样,探讨了织物结构参数,如厚度、平均浮长、覆盖系数对织物热传递性能的影响,利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得到织物热传递性能随织物结构参数变化的规律。结果证明:织物厚度的增加,会使织物的克罗值增大,但是增大的... 选择几种不同组织结构的试样,探讨了织物结构参数,如厚度、平均浮长、覆盖系数对织物热传递性能的影响,利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得到织物热传递性能随织物结构参数变化的规律。结果证明:织物厚度的增加,会使织物的克罗值增大,但是增大的幅度在减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有减少的趋势;平均浮长愈长,织物的克罗值愈大,但增大的幅度逐渐减小,平均浮长过大,克罗值反而减少;随着覆盖系数的增大,织物的克罗值随之减小,织物的热传递性能随之增加;随着覆盖系数的减小,织物的克罗值相应增大,热传递性能随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结构 热传递 克罗值 覆盖系数 平均浮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