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eat transfer and flow of cooling air in triangular wavy fin channels 被引量:3
1
作者 倪明龙 陈亚平 +1 位作者 董聪 吴嘉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2759-2765,共7页
Numerical computation models of air cooling heat transfer and flow behaviors in triangular wavy fin channels(TWFC) were established with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fins considered.The air side properties of heat transfe... Numerical computation models of air cooling heat transfer and flow behaviors in triangular wavy fin channels(TWFC) were established with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fins considered.The air side properties of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pressure drop are displayed with variabl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fins and inlet velocities of cooling air.Within the range of simulation,TWFC has the best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when inlet velocity vin=4-10 m/s.Compared with those of straight fins,the 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triangular wavy fin channels are of higher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s especially with the fin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fin-height Fh=9.0 mm,fin-pitch Fp=2.5-3.0 mm,fin-wavelength λ=14.0-17.5 mm and fin-wave-amplitude A=1.0-1.2 mm.The correlations of both heat transfer factor and friction factor are presented,and the deviations from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are within 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angular wavy fins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pressure drops plate-fin heat exchangers air coo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燃料水池的非能动冷却系统及其高效热交换器的设计及应用
2
作者 张向南 李云屹 +2 位作者 白博峰 韩旭 张斯亮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69,共6页
以建设核电领域的乏池冷却试验装置为契机,为探究非能动冷却系统的特性,设计并应用了非能动冷却系统以及其中的高效热交换器。蒸汽发生器选用紧凑度高、传热系数大、流动阻力小的板式传热元件,冷凝器选用质量轻、集成度高、耐腐蚀性好... 以建设核电领域的乏池冷却试验装置为契机,为探究非能动冷却系统的特性,设计并应用了非能动冷却系统以及其中的高效热交换器。蒸汽发生器选用紧凑度高、传热系数大、流动阻力小的板式传热元件,冷凝器选用质量轻、集成度高、耐腐蚀性好的扁管蛇形翅片传热元件。试验装置成功启动并能够稳定运行,通过试验研究证明非能动冷却系统以及其中的高效热交换器可满足乏池冷却的试验要求,为后续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了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池 非能动冷却系统 高效热交换器 板式传热元件 扁管 蛇形翅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套管潜热蓄热单元偏心与肋片结构优化模拟
3
作者 张璐荻 周国兵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9-1029,共11页
利用偏心布置增强相变蓄热单元内部自然对流是提高相变蓄热系统性能的新思路,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偏心布置对相变蓄热系统性能的影响,基于焓-孔隙率法建立了卧式套管相变蓄热单元的三维数学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对环形空间相变材料熔化过... 利用偏心布置增强相变蓄热单元内部自然对流是提高相变蓄热系统性能的新思路,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偏心布置对相变蓄热系统性能的影响,基于焓-孔隙率法建立了卧式套管相变蓄热单元的三维数学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对环形空间相变材料熔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熔化过程流场、液相率及温度云图的分析,将熔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导热主导的初始阶段,随后是自然对流和导热的混合作用的阶段,以及导热再次占主导地位的最终阶段,并将相变材料环形空间划分为两个区域,据此提出新的评价参数“偏心面积比”。结果表明:硬脂酸作为相变材料时较佳的偏心面积比位于16∶1附近,熔化时间相对于同心布置缩短了45.8%,但同时会使蓄热单元㶲效率略有降低,并且预测对于其他材料,预期的最佳偏心面积比与使用材料的自然对流强度和导热能力之间的比值有直接相关。利用偏心结构与肋片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强化传热,比较了螺旋肋、十字肋和X形肋三种肋片,发现X形肋具有较佳性能,与相应偏心无肋结构相比熔化时间缩短了36.7%,比螺旋肋和十字肋结构分别缩短了20.3%和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热蓄热 偏心面积比 肋片 强化传热 㶲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微肋管内两相流动冷凝换热特性研究
4
作者 司化 申道明 +2 位作者 夏锦红 桂超 薛松涛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9,共8页
用实验方法对倾斜微肋管内两相流动冷凝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主要分析管内传热系数在不同实验工况、微肋管中的变化趋势,以揭示各实验变量对管内换热特性的影响机理,获取管内传热系数理论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微肋管内传热系数随质流密... 用实验方法对倾斜微肋管内两相流动冷凝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主要分析管内传热系数在不同实验工况、微肋管中的变化趋势,以揭示各实验变量对管内换热特性的影响机理,获取管内传热系数理论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微肋管内传热系数随质流密度和干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管倾斜角的增大呈现先升高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相比于光滑管,40°微肋管和25°微肋管换热强化倍率随干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倾斜角的增加而减小。此外,现有关联式低估了大部分实验数据,其预测误差均随干度、肋片螺旋角等的升高而增大。基于实验数据所获取新关联式可对40°微肋管和25°微肋管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效果,其平均预测误差小于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肋管 倾斜角 流动冷凝 传热系数 关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隔板花瓣管油冷却器的传热强化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正国 林培森 +2 位作者 王世平 邓颂九 涉谷久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2-484,共3页
通过实验研究 ,比较了螺旋隔板花瓣管油冷却器和螺旋隔板低肋管油冷却器的传热和压降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螺旋隔板花瓣管油冷却器与螺旋隔板低肋管油冷却器相比 ,总传热系数提高 10 %以上 ,而压降却降低 46
关键词 螺旋隔板 花瓣管 低肋管 油冷却器 传热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热器翅片表面空气流动热力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1
6
作者 简弃非 甘庆军 许石嵩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7-71,共5页
为了减少换热器翅片设计中的盲目性和复杂性 ,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发生在双排 /叉排波纹翅片表面的空气流动和传热过程 .在合理简化物理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标准k -ε模型和速度 -压力耦合的SIMPLE算法 ,获得了有代表性的翅片表面温度... 为了减少换热器翅片设计中的盲目性和复杂性 ,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发生在双排 /叉排波纹翅片表面的空气流动和传热过程 .在合理简化物理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标准k -ε模型和速度 -压力耦合的SIMPLE算法 ,获得了有代表性的翅片表面温度分布、换热系数等值线图 ,以及表面气流速度矢量图和相关计算数据 .分析了翅片入口风速对翅片表面的温度、气流流动、换热系数、换热量及气流阻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增大入口风速有利于提高翅片的换热性能 ,但同时又会增加系统能耗 ,因此入口风速的确定必须考虑系统性能的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翅片 温度场 速度场 换热系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翅片管式换热器的数值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13
7
作者 司子辉 张燕 +1 位作者 康一亭 欧顺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82-86,共5页
利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两种翅片(波纹三对称穿孔翅片与波纹翅片)的表面流动性与传热性,得到不同风速表面传热系数的分布。表面传热系数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误差为5%~10%,证明该模拟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气流速度不同时... 利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两种翅片(波纹三对称穿孔翅片与波纹翅片)的表面流动性与传热性,得到不同风速表面传热系数的分布。表面传热系数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误差为5%~10%,证明该模拟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气流速度不同时,波纹三对称穿孔翅片表面传热系数比波纹翅片表面传热系数高20%~28%,节约能耗,强化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 数值模拟 表面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缝翅片压降和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5
8
作者 胡俊伟 丁国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39-1642,共4页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D研究了开缝翅片管式换热器的换热和压降特性,分析了开缝翅片厚度对换热器压降、换热特性的影响,并用场协同理论分析了计算结果.得出了翅片开缝能起到强化翅片换热的效果且开缝翅片厚度存在最佳值等结论,为...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D研究了开缝翅片管式换热器的换热和压降特性,分析了开缝翅片厚度对换热器压降、换热特性的影响,并用场协同理论分析了计算结果.得出了翅片开缝能起到强化翅片换热的效果且开缝翅片厚度存在最佳值等结论,为优化新型管翅式换热器提供参考.同时,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加以比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缝翅片 翅片厚度 换热系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矩形散热片的流动特性及传热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沈文生 陈烈强 +1 位作者 梁振华 梁天培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06-211,共6页
水平矩形散热片的流动特性及传热性能沈文生陈烈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510641)梁振华梁天培(香港理工大学)关键词散热片速度分布传热系数1前言作为强化传热元件之一的散热片因制造方便、结构简单及传热效率高而广泛地应用于... 水平矩形散热片的流动特性及传热性能沈文生陈烈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510641)梁振华梁天培(香港理工大学)关键词散热片速度分布传热系数1前言作为强化传热元件之一的散热片因制造方便、结构简单及传热效率高而广泛地应用于许多工程系统,例如电子设备、热电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热片 速度分布 传热系数 流体力学 水平 矩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腐蚀对翅片管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宇 王勤韧 +1 位作者 陈江平 申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6,共5页
翅片管换热器的铜管与铝翅片之间容易发生电化学反应,在铝翅片表面形成一层三氧化二铝,增大换热器传热热阻,影响换热器乃至整个空调系统的性能。对翅片管换热器分别进行48 h和96 h的盐雾腐蚀实验,然后对腐蚀前后的实验样件测试其传热及... 翅片管换热器的铜管与铝翅片之间容易发生电化学反应,在铝翅片表面形成一层三氧化二铝,增大换热器传热热阻,影响换热器乃至整个空调系统的性能。对翅片管换热器分别进行48 h和96 h的盐雾腐蚀实验,然后对腐蚀前后的实验样件测试其传热及压降特性,结果表明,翅片管蒸发器经盐雾腐蚀以后,其风阻变化在5 Pa以内,而换热量最多会降低12.5%,总的传热系数最多会减少16.6%,传热热阻最多会增加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换热器 电化学腐蚀 传热系数 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叶窗翅片车辆散热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董其伍 王丹 刘敏珊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117,共3页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百叶窗翅片散热器流道中流体的流动和传热性能进行研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实验关联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将百叶窗翅片散热器的翅片间距与百叶窗间距两者关联起来,分析了其比值Fp/Lp和...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百叶窗翅片散热器流道中流体的流动和传热性能进行研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实验关联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将百叶窗翅片散热器的翅片间距与百叶窗间距两者关联起来,分析了其比值Fp/Lp和百叶窗倾角对于百叶窗翅片流道传热和压降性能的影响。而后分析了百叶窗翅片结构参数对于百叶窗流道间流体流动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百叶窗翅片的传热系数和压降随着Re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百叶窗翅片间距与百叶窗间距比值Fp/Lp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百叶窗倾角的增大而增大。流动效率随着Re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百叶窗翅片间距与百叶窗间距比值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百叶窗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叶窗翅片 翅片间距与百叶窗间距比值 百叶窗倾角 传热系数 压降 流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空温式气化器换热机理及结霜工况下的换热计算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澜 焦文玲 王海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7-124,共8页
ILNG空温式气化器在运行时时常伴有结霜现象,霜层恶化了传热,影响了气化器的性能。探寻霜层在翅片管表面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对气化器换热产生的影响,对LNG空温式气化器的设计和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立了霜层内部能量和质... ILNG空温式气化器在运行时时常伴有结霜现象,霜层恶化了传热,影响了气化器的性能。探寻霜层在翅片管表面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对气化器换热产生的影响,对LNG空温式气化器的设计和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立了霜层内部能量和质量守恒方程,并引入霜层物性参数经验公式,得到了封闭的方程组,进而计算出了冷表面结霜后的霜层热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然后再考虑霜层热阻的影响,计算LNG空温式气化器内外传热传质的相互耦合规律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模拟结霜工况下LNG空温式气化器的运行情况,获得了不同时刻翅片管内外物性参数沿管长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霜层在翅片管表面的覆盖面积可以达到80%,霜层对LNG空温式气化器换热的影响不可忽略;②除了局部由于霜层的肋片作用使换热增强,绝大多数情况下霜层会使翅片管的换热效率大幅降低,最大可降低85%,结霜后的总传热系数为80~220 W/(m^2·K);③结霜后,如果环境适宜,气化器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另一个稳态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空温式气化器 结霜 翅片管 换热效率 肋片作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壳式冷凝器内低螺纹管的凝结传热模型 被引量:5
13
作者 谷波 郑钢 +1 位作者 裴勇华 魏跃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8-201,共4页
以蒸气在垂直壁面和水平圆管上的凝结传热特性为基础 ,建立了蒸汽在基管、翅片及翅顶上的凝结传热模型 .对影响低螺纹管传热的结构参数翅片间距、翅片夹角以及当量翅高进行了计算分析 ,进而建立了低螺纹管管簇的凝结传热模型 ,得出了低... 以蒸气在垂直壁面和水平圆管上的凝结传热特性为基础 ,建立了蒸汽在基管、翅片及翅顶上的凝结传热模型 .对影响低螺纹管传热的结构参数翅片间距、翅片夹角以及当量翅高进行了计算分析 ,进而建立了低螺纹管管簇的凝结传热模型 ,得出了低螺纹管管簇的平均冷凝传热系数与管排数和管列数之间的关系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壳式冷凝器 低螺纹管 凝结传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CPC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设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维薇 朱跃钊 +1 位作者 蒋金柱 钱强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9-123,共5页
基于复合抛物面集热器(CPC)型集热器的发展现状,设计出新型CPC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介绍了该集热器的聚光面和接收器的结构设计及计算过程,在对新型CPC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进行集热分析后,得出其瞬时效率方程。与传统肋片型CPC热管式真... 基于复合抛物面集热器(CPC)型集热器的发展现状,设计出新型CPC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介绍了该集热器的聚光面和接收器的结构设计及计算过程,在对新型CPC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进行集热分析后,得出其瞬时效率方程。与传统肋片型CPC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相比,新型CPC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效率高,加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C太阳能集热器 热管式真空管 导热油 肋片 集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微肋管内流动蒸发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晓敏 王晓亮 王维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15-1219,共5页
为了研究微肋管结构尺寸及工况等对管内流动蒸发性能的影响 ,对 4种微肋管和 1根 9 5 2mm光管进行了实验 ,4根微肋管中管外径为 9 5 2mm和 7mm的各 2根 ,所用工质为R2 2 .实验中质量流速变化范围为90~ 4 0 0kg·m-2 ·s-1,所... 为了研究微肋管结构尺寸及工况等对管内流动蒸发性能的影响 ,对 4种微肋管和 1根 9 5 2mm光管进行了实验 ,4根微肋管中管外径为 9 5 2mm和 7mm的各 2根 ,所用工质为R2 2 .实验中质量流速变化范围为90~ 4 0 0kg·m-2 ·s-1,所选工况为 :蒸发温度 7℃ ,入口干度 15 %~ 2 0 % ,出口过热度 5~ 6℃ .获得了蒸发换热性能随质量流速的变化 ,讨论了微肋结构尺寸和管径等对蒸发换热性能的影响 .两根 9 5 2mm微肋管的传热系数比光管分别分别提高了 130 %和 180 % ,而其内表面积只比光管分别增加了 4 0 %和 7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肋管 强化传热 流动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微通道的传热与阻力特性及其场协同理论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范爱武 郭少龙 +1 位作者 黄素逸 刘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91-95,共5页
开发高效低阻的微通道对于冷却高热流密度的电子器件意义重大。文中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一种钻石形针肋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安装有原型和改进型针肋的矩形微通道的传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雷诺数下,安装改进... 开发高效低阻的微通道对于冷却高热流密度的电子器件意义重大。文中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一种钻石形针肋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安装有原型和改进型针肋的矩形微通道的传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雷诺数下,安装改进型针肋的微通道的换热效果明显优于未改进的情况,流动阻力反而更小,因而综合性能也更好。基于对流换热场协同原理和发展的流场物理量协同原理,计算两种微通道内速度与温度梯度的协同角、以及速度与压力梯度之间的协同角,这些角度的相对大小与数值计算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针肋 传热系数 流动阻力 场协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柱群通道内饱和沸腾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慧君 郭保仓 +2 位作者 杜保周 刘志刚 吕明明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50,共7页
为实现微小空间高效散热,本文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实验研究了工质流经高度和直径均为500μm的微圆柱组成的叉排微柱群通道时的饱和沸腾换热特性,并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通道内不同加热功率的气液两相流型,实验参数设定质量流速为341~598.3... 为实现微小空间高效散热,本文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实验研究了工质流经高度和直径均为500μm的微圆柱组成的叉排微柱群通道时的饱和沸腾换热特性,并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通道内不同加热功率的气液两相流型,实验参数设定质量流速为341~598.3 kg/(m^2·s),热流密度为20~160 W/cm^2,蒸气干度为0~0.2。结果表明:随着热流密度增大,局部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近似单调递减。在低干度区,局部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蒸气干度的增加而减小;受过冷沸腾气泡影响,工质进口温度越低,局部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越大;随着热流密度增大,微柱群通道流动沸腾气泡流型依次为:泡状流、环状流,且泡状流区的局部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明显高于环状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饱和沸腾 两相流 可视化 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扰流孔的矩形翅片表面换热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妩 张春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80-85,共6页
采用质热比拟技术,对带扰流孔的矩形翅片椭圆管翅片表面的局部和平均传质系数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翅片表面局部传质系数的测定,揭示了翅片表面气流的流动和对流换热机理,以及扰流孔对单排管翅片表面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参... 采用质热比拟技术,对带扰流孔的矩形翅片椭圆管翅片表面的局部和平均传质系数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翅片表面局部传质系数的测定,揭示了翅片表面气流的流动和对流换热机理,以及扰流孔对单排管翅片表面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参数下,增加扰流孔数可使换热强化,但中间位置的扰流孔对换热起的作用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 传质系数 椭圆管 换热器 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290含油工质在水平微肋管内沸腾换热特性及压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严嘉 童明伟 杨鹏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0,共6页
实验测试了HC2 90 -Suniso 3GS混合工质在含油浓度为 0 .4 3%~ 5 .2 8%、质量流率为 4 0kg/m2 ·s~ 2 2 0kg/m2 ·s,蒸发温度分别为 - 5℃、0℃、+5℃时在水平微肋管内的沸腾换热特性及压降。蒸发试验段为一套管蒸发器 ,有效... 实验测试了HC2 90 -Suniso 3GS混合工质在含油浓度为 0 .4 3%~ 5 .2 8%、质量流率为 4 0kg/m2 ·s~ 2 2 0kg/m2 ·s,蒸发温度分别为 - 5℃、0℃、+5℃时在水平微肋管内的沸腾换热特性及压降。蒸发试验段为一套管蒸发器 ,有效长度为 2 .0m ,内管为内肋强化管 ,其外径为 12 .7mm ,最大内径为 11.4 4mm ,T型肋高 0 .2 5mm ,螺旋角 2 0° ,肋数为 6 0 ;外套管是一光滑铜管 ,其内径为 19mm。实验结果表明含油工质沸腾平均换热系数随工质质量流率、干度的增大而增加 ,随含油率的增大而降低 ,蒸发温度对其影响不大 ;压降随其质量流率的增大而增大 ,与光管相比其压降随质量流率的增大要更快 ,润滑油的加入对压降影响不大。通过测试沸腾换热特性所得的 4 0多个实验数据点 ,回归出了适用于本实验条件的经验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腾换热 微肋管 HC 混合工质 压降 换热系数 干度 质量流 蒸发温度 关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温升及散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茂德 李义 周方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85-888,共4页
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在大功率输出过程中,由于内阻功耗引起的温升特性建立最大温升和最小温升模型,并对叠片式散热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分析研究得知,电池组的温升效应明显,采用适当散热布置时,电池内部的温升效应可以... 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在大功率输出过程中,由于内阻功耗引起的温升特性建立最大温升和最小温升模型,并对叠片式散热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分析研究得知,电池组的温升效应明显,采用适当散热布置时,电池内部的温升效应可以得到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温升 散热 肋片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