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永恒 张甜甜 史红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1,82,共7页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实现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黄河流域九省(区)2013—2021年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水...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实现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黄河流域九省(区)2013—2021年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水平和空间差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受环境保护等因素影响呈下行态势,但近期有所企稳。黄河流域数实融合水平实现由濒临失调到勉强协调的转变,空间上呈现下游高、中游居中和上游低的格局,空间分异整体呈现缩小—扩大—缩小的趋势,其中区域间净差异是主要来源。从构建数实融合平台、数字新基建投入、数字技术创新和发展实体经济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耦合协调度模型 Dagum基尼系数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异系数测度模型的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远慧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为对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有效测度,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并遵循相关科学原则,提出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变异系数测度方法,构建了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以云南省... 为对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有效测度,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并遵循相关科学原则,提出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变异系数测度方法,构建了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以云南省为例,对其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展开分析。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云南省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综合协调指数呈递增趋势,从2012年的0.2699逐步增长到2022年的0.7371;在耦合协调度方面,云南省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处于0.39~0.59之间,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表现为由较弱失调向较弱协调转变,说明两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系数 农业经济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时空动态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牛媛媛 任志远 杨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3-250,共8页
以关中地区1999-2008年农村社会经济指标数据为基础,参照农业生态协调度计算公式,结合关中地区实际情况,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关中地区及其各地市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和协调等级。结果表明:(1)1999-2008年,关中地区的农业生... 以关中地区1999-2008年农村社会经济指标数据为基础,参照农业生态协调度计算公式,结合关中地区实际情况,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关中地区及其各地市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和协调等级。结果表明:(1)1999-2008年,关中地区的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度整体表现为从上升到近两年来下降的趋势,生态子系统协调度在波动中下降,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度除个别年份外,都处于较稳定的上升趋势;(2)关中各地市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度整体表现为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渭南市和杨凌区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度的上升趋势最快,咸阳、宝鸡市次之,西安和铜川市的协调度上升趋势较慢;(3)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子系统的发展对地区农业系统协调度有抑制作用,经济子系统表现为促进作用,社会子系统则处于波动增长影响。针对关中地区生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提出农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调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子系统 经济子系统 社会子系统 协调度 协调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尺度下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的评价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世琦 杨正礼 高旺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72,共9页
【目的】研究区域农业系统在不同尺度下的协调度变化情况,探索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理论。【方法】构建了区域农业系统协调理论,包括协调度概念、功效函数、功效系数、协调函数、协调度、协调度变化区间和协调等级等;采用改进专家调... 【目的】研究区域农业系统在不同尺度下的协调度变化情况,探索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理论。【方法】构建了区域农业系统协调理论,包括协调度概念、功效函数、功效系数、协调函数、协调度、协调度变化区间和协调等级等;采用改进专家调查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经济和社会子系统中共筛选出24个评价指标;采用自尺度、省域尺度和国家尺度对广东省新兴县区域农业系统进行协调度实证分析。【结果】不同尺度下,广东省新兴县区域农业系统协调由高到低的排序是自尺度、国家尺度和省域尺度;生态子系统的排序是自尺度、省域尺度和国家尺度;经济子系统的排序是国家尺度、自尺度和省域尺度;社会子系统的排序是自尺度、国家尺度和省域尺度。区域农业系统、生态与社会子系统在自尺度下的协调度高于国家尺度和省域尺度。【结论】广东省新兴县区域农业系统的协调水平、农业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与广东省和全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经济子系统协调度高于全国而低于广东省。自尺度适用于系统协调发展趋势评价,省域尺度与国家尺度适于系统之间的协调差距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农业系统 自尺度 省域尺度 国家尺度 协调度 协调等级 改进专家调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尺度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世琦 杨正礼 高旺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047-4056,共10页
区域农业系统协调是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以数理统计学上的方差、平均数和变异系数原理为基础,构建了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的理论体系,其突出优点是既考虑指标间集中性,同时又考虑了离散性,评... 区域农业系统协调是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以数理统计学上的方差、平均数和变异系数原理为基础,构建了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的理论体系,其突出优点是既考虑指标间集中性,同时又考虑了离散性,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区域农业系统协调理论包括协调度概念、功效函数、功效系数、协调函数、协调度、协调度变化区间和协调等级等,核心是协调度与协调等级。区域农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采用改进专家调查法,从生态、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共筛选出29个评价指标。选取1990~2003年资料,对国家尺度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呈现上升发展趋势,1997年从失调转向协调,2000年从弱度协调转向低度协调,总体呈现好转状态。经济子系统的协调等级从1990年的极度失调1级逐渐上升到2003年的高度协调9级。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度在1990~2000年,从1级上升至8级协调等级,2001年下降6级,2002和2003两年上升至7级。生态子系统的协调等级由1990年的为中度失调3级,上升到2003年低度协调7级。1990~1992年,系统失调是由于生态、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均处于失调状态;1993~1996年,系统失调是由于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处于失调状态,生态子系统是弱度协调;1997~2003生态、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系统转入协调状态,其中经济子系统贡献最大,成为决定系统协调度高低的主要原因,此时生态和社会子系统对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发展农村经济,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是推动国家尺度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尺度 区域农业系统 协调度 功效系数 协调等级 改良专家调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60
6
作者 朱玉仙 黄义星 王丽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7,63,共4页
从整体考虑 ,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 ,运用经济统计的理论与方法 ,构建能够表征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总量指标、比例指标、强度指标三部分组成。综合评价指数是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综合... 从整体考虑 ,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 ,运用经济统计的理论与方法 ,构建能够表征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总量指标、比例指标、强度指标三部分组成。综合评价指数是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数包括协调系数和可持续系数。协调系数用来评价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状况。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状况用可持续系数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指标体系 协调系数 可持续系数 开发 利用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公路运输的适应性测度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侯德劭 晏克非 +1 位作者 贾强 柳伍生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5期13-17,共5页
从适应性的基本概念出发,应用协同学中有序度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区域公路运输系统协调度测度模型,包括功效函数、协调函数和协调度评判方法,建立了区域公路运输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该理论对1996年至2004年山东省公路运输系统的相... 从适应性的基本概念出发,应用协同学中有序度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区域公路运输系统协调度测度模型,包括功效函数、协调函数和协调度评判方法,建立了区域公路运输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该理论对1996年至2004年山东省公路运输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公路运输系统在整个时间内适应性较差.原因是社会经济—公路设施—运输三个子系统的发展不协调,子系统内人口规模、第一产业比例、客货站场投资与规模等序参量的协调度贡献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适应性 协调度 协调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市海岸带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妙红 邹欣庆 +1 位作者 李杨帆 刘青松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10期124-128,共5页
本文以我国重要的海港和旅游城市连云港的海岸带为研究对象,利用环境与经济协调系数的方法,对其经济背景特征、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协调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0年大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82、0.036、-1.105、-1.169,水... 本文以我国重要的海港和旅游城市连云港的海岸带为研究对象,利用环境与经济协调系数的方法,对其经济背景特征、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协调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0年大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82、0.036、-1.105、-1.169,水协调系数分别为2.648、-1.306、-0.645、-15.677,固体废弃物协调系数分别为-0.095、0.232、0.235、-1.764,大气、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平均协调系数分别为-0.36、-0.22和-0.03。这些数据揭示了在该时段连云港市环境与经济发展属于趋于协调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经济 协调性 协调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多功能协调性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谌飞龙 王礼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95-1599,共5页
【目的】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域,从协调性的角度研究农业多功能,完善农业多功能理论,并为陕西省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2000~2010年陕西省农业及农村发展数据,采用协调度模型分析农业多功能协调度的动态变化。【结果】陕... 【目的】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域,从协调性的角度研究农业多功能,完善农业多功能理论,并为陕西省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2000~2010年陕西省农业及农村发展数据,采用协调度模型分析农业多功能协调度的动态变化。【结果】陕西省农业经济功能已经呈现出协调发展的状态,但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仍然处于失调状态;整体上陕西省农业多功能一直处于失调状态,但与2000年的极度失调相比,2010年的失调状况有了极大好转。【建议】政府部门应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收益的提高,严格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实现陕西省农业经济、社会、生态功能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多功能 协调度 协调等级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科技R-M-C系统协调度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许晓雯 杨鹏 谭海龙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6-68,共3页
区域科技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科技、资源和市场的协调问题。本文建立了区域科技资源 (resource)、市场 (market)和能力 (capability)系统的综合评价体系 ,并从系统论角度出发 ,建立协调度模型 。
关键词 区域科技 R-M-C 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指向下的北京农业发展系统评价与模式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岱 孙鸣喆 +1 位作者 蔺雪芹 刘旭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5-752,共8页
以支撑都市农业发展的各子系统协调关系和作用强度为研究焦点,对2004—2011年北京都市农业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在子系统全面强化作用下,都市农业综合评价指数稳步上升,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由于农业劳动力流失和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人口-... 以支撑都市农业发展的各子系统协调关系和作用强度为研究焦点,对2004—2011年北京都市农业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在子系统全面强化作用下,都市农业综合评价指数稳步上升,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由于农业劳动力流失和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人口-社会子系统的比较优势消弱,而资源环境子系统的作用强度凸显,促进了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由经济子系统主导向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双翼"驱动转变.随着未来资源环境压力逐渐加大,北京应积极构建"生态型"都市农业体系,加快摆脱"工业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农业 区域农业系统 协调度 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局部傅里叶变换进行图像融合 被引量:3
12
作者 玉振明 毛士艺 高飞 《信号处理》 CSCD 2004年第3期227-230,共4页
本文种基于局部傅里叶交换通过比较图像局部频谱中谐波系数进行图像副合的方法,这是一种算法简单,物理意义明确的图像融合方法,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对不同聚集图像的融合特别有效,文中给出了这类图像融合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远... 本文种基于局部傅里叶交换通过比较图像局部频谱中谐波系数进行图像副合的方法,这是一种算法简单,物理意义明确的图像融合方法,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对不同聚集图像的融合特别有效,文中给出了这类图像融合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远优于直接取均值融合,也优于用小波分解的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局部傅里叶变换 图像分解 图像分割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农业系统自尺度与国家尺度上的协调度评价--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世琦 杨正礼 高旺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00-205,共6页
本文构建了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理论和指标体系,研究了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状况,分析了区域农业系统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区域农业协调发展建设性建议。选取1995~2003年资料,从自尺度和国家尺度对河北省曲周县区域农业系统进... 本文构建了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理论和指标体系,研究了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状况,分析了区域农业系统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区域农业协调发展建设性建议。选取1995~2003年资料,从自尺度和国家尺度对河北省曲周县区域农业系统进行了协调度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自尺度上,曲周县区域农业系统及社会子系统以失调为主,生态子系统中期协调,前后期失调,经济子系统后期协调,前期失调;在国家尺度上,曲周县区域农业系统及其子系统均失调。表明在国家尺度上,区域农业系统与子系统的协调度较自尺度普遍降低,反映了曲周县农业系统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3方面国家尺度下处于较低水平,应加快促进系统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农业系统 协调度 协调等级 自尺度 国家尺度 改进专家调查法 曲周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雷达导引头目标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昌见 孟秀云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48,52,共3页
为解决空中来袭诱骗目标难于被导引头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用谐波雷达导引头进行目标识别的方法。根据目标的运动轨迹推导了目标谐波弹道系数模型,就不同的目标进行谐波弹道系数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比较谐波弹道系数的数值能够区分空中... 为解决空中来袭诱骗目标难于被导引头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用谐波雷达导引头进行目标识别的方法。根据目标的运动轨迹推导了目标谐波弹道系数模型,就不同的目标进行谐波弹道系数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比较谐波弹道系数的数值能够区分空中真实目标和虚假目标,由此验证了谐波雷达导引头在目标识别领域的实用性,为谐波散射理论在雷达导引头设计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骗目标 谐波雷达导引头 目标识别 谐波弹道系数模型 谐波弹道系数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天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时空动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忠秀 周忠学 李晶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112-115,120,共5页
以关天地区2000~2008年农村社会经济指标数据为依据,构建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了关天地区与其各地市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和协调等级。结果表明:(1)2000~2008年,关天地区的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度整体上表现为2000~2006年持续上升,2... 以关天地区2000~2008年农村社会经济指标数据为依据,构建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了关天地区与其各地市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和协调等级。结果表明:(1)2000~2008年,关天地区的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度整体上表现为2000~2006年持续上升,2006~2007年有所下降,之后呈上升趋势,生态子系统协调度在波动中下降,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表现为稳定的上升趋势,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度处于在波动中上升的趋势;(2)关天地区各地市的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度整体上表现为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天水市的农业生态经济的协调度上升最快,宝鸡、咸阳、渭南和杨凌区次之,西安、铜川市上升较慢;(3)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子系统对地区农业系统协调度有抑制作用,经济子系统表现为促进作用,社会子系统处于波动增长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协调度 协调等级 关天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系数编制的内涵解构——基于和谐社会的视角 被引量:6
16
作者 伊继东 冯用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共4页
高教公平与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要素,而其均衡发展则是和谐社会的理想与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从和谐社会视角解读高教均衡发展系数编制的内涵,有助于深化各方对此的认识,并为各级政府制定和执行有效的高教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等教育均衡 发展系数 编制 理论依据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其时空变异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凯敏 陈进发 徐剑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1-184,197,共5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对广东21个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协调度分析法、聚类及GIS分析法,对评价结果的时空变异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1999—2...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对广东21个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协调度分析法、聚类及GIS分析法,对评价结果的时空变异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1999—2008年广东大部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如东莞、河源等,而阳江、茂名等8个地区则出现下降趋势,江门和汕头下降最为显著。(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与协调度相关性不强。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时,应综合考虑综合指数与各要素层之间协调度的问题。(3)广东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高于粤北山区及东西两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协调度 Spearman秩相关 时空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对上海的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何圣 王菊芬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7年第5期51-56,9,共7页
以上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从收入保障、劳动环境、权益实现、技能发展等四个方面初步构建劳动关系和谐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在资料的可获得性、特异性、敏感性、代表性、全面性、简明性六大原则的指导下,用包括变异系数法、样本聚类和相关... 以上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从收入保障、劳动环境、权益实现、技能发展等四个方面初步构建劳动关系和谐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在资料的可获得性、特异性、敏感性、代表性、全面性、简明性六大原则的指导下,用包括变异系数法、样本聚类和相关分析法、指标聚类法、德尔菲法等主观和客观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筛选和验证。将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对上海不同行业和不同性质企业的劳动关系和谐状况作评估,在两种划分标准下,可以合理地将上海市的企业分别分为三类,即劳动关系和谐状况良好、一般和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劳动关系评价 指标体系 变异系数 聚类 相关分析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协调度测评——基于黑河中游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七军 李昭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259-263,共5页
在对现有研究现状进行简单评述的基础上,以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区黑河中游的民乐县和临泽县为典型研究单元,以2000~2010年农村社会经济指标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包括功效函数、协调函数、协调度以及协调度等级在内... 在对现有研究现状进行简单评述的基础上,以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区黑河中游的民乐县和临泽县为典型研究单元,以2000~2010年农村社会经济指标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包括功效函数、协调函数、协调度以及协调度等级在内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测度理论和模型,结合研究区实际,建立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测度。结果表明:2000~2013年,研究区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处于一种极度失调状态。民乐县的区域协调度虽然2000~2004年略有上升,但此后又开始了波动式的下降,其协调度等级也相应地经历了由"严重失调—极度失调—中度失调—低度失调—严重失调—高度失调"的发展过程。同样,临泽县的农业生态经济区域协调度和协调等级也大致呈现出类似的变化趋势。2000~2013年子系统的测度结果再次表明,除了经济子系统从原来的严重失调优化为中高度协调外,民乐县和临泽县生态子系统依次为2级和3级、社会子系统分别为4级和3级,均处于高度和低度失调状态。在此基础上,就进一步优化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中游 农业生态系统 协调度 协调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农业用水承受能力及其和谐水价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晏成明 唐德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528-14529,共2页
在对张掖市农业水价承受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承受能力水价模型,得到农业可承受水价;同时,根据农业和谐水价计算模型,在确定和谐系数和决策水价的基础上,根据农业用水可承受水价,得到张掖市农业用水和谐水价。
关键词 农业水价 承受能力 和谐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