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色土肥力要素的剖面分异与肥力潜力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波 罗晓梅 +2 位作者 徐佩 彭奎 何长见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56,共7页
通过典型采样分析 ,研究侏罗纪沙溪庙组 (J2 s)、遂宁组 (J3s)、蓬莱镇组 (J3p)和白垩纪城墙岩群 (K1c)、夹关组 (K2 j)五种紫色土主要肥力要素的剖面分配特征。以黄壤作对比 ,对上述紫色土的肥力要素进行统计分析 ,评价紫色土的肥力状... 通过典型采样分析 ,研究侏罗纪沙溪庙组 (J2 s)、遂宁组 (J3s)、蓬莱镇组 (J3p)和白垩纪城墙岩群 (K1c)、夹关组 (K2 j)五种紫色土主要肥力要素的剖面分配特征。以黄壤作对比 ,对上述紫色土的肥力要素进行统计分析 ,评价紫色土的肥力状况与肥力潜力。结果表明 ,紫色土矿质养分含量高 ,土壤肥力高于黄壤 ;紫色土剖面有机质、N呈表土 >母质 >母岩的正向分异 ,P也基本表现正向分异的特点 ,紫色土全K表现逆向分异趋势。田间生物试验结果表明 ,富含未风化母岩(紫色页岩 )的紫色土玉米产量达到对照紫色土的 80 % ,土壤有机质及N素缺乏明显 ,施用有机质 (30 0 0 0kg/ha)和N (90kg/ha)、P (1 8kg/ha) ,玉米产量与熟化紫色土产量相当 ,表明紫色页岩是紫色土养分 (尤其钾 )补偿的重要而充足的库源 ,紫色土肥力潜力大 ,利用紫色页岩可快速培肥瘠薄紫色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母岩 紫色土 养分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利用方式对紫色土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侯春霞 骆东奇 +2 位作者 谢德体 魏朝富 朱波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7-470,共4页
通过对不同利用方式下紫色土团粒结构、肥力状况及相互关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顺序为:林草地>林地>耕地>菜地>草地>柑桔园地>梨园地;>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为:林草地>林地&... 通过对不同利用方式下紫色土团粒结构、肥力状况及相互关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顺序为:林草地>林地>耕地>菜地>草地>柑桔园地>梨园地;>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为:林草地>林地>耕地>梨园地>菜地>草地>柑桔园地,>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数量及团聚体的水稳定性均与有机质的含量成正相关;粘粒除了与>5 mm的团聚体成负相关之外,与其余的粒级团聚体成正相关,团聚体与结构破坏率的关系较密切,结构破坏率与>5 mm和>0.25 mm团聚体均成正相关,而和水稳性团聚体成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和粘粒的含量成负相关;分析结果同时也说明了有机质对团聚体的作用大于粘粒对团聚体的影响,而且团聚体含量主要与有机物的数量有关,受粘粒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紫色土 有机质 粘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有机物对紫色土镉的溶出效应与吸附-解吸行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0
3
作者 魏世强 木志坚 青长乐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0-117,共8页
研究了天然有机物胡敏酸和富里酸 ,螯合剂EDTA和DTPA和四种简单有机酸对紫色土镉的溶出效应和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供试八种有机物均能显著促进镉从紫色土中的溶出。作用大小顺序为 :EDTA≥DTPA >柠檬酸 >胡敏酸 >草... 研究了天然有机物胡敏酸和富里酸 ,螯合剂EDTA和DTPA和四种简单有机酸对紫色土镉的溶出效应和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供试八种有机物均能显著促进镉从紫色土中的溶出。作用大小顺序为 :EDTA≥DTPA >柠檬酸 >胡敏酸 >草酸 >富里酸 >酒石酸≥水杨酸。有机物对土壤镉溶出和迁移的影响是其对土壤镉吸附和解吸综合作用的结果。有机物显著降低了紫色土对镉的吸附 ,其作用大小顺序与其对镉的溶出能力的相对大小顺序一致 ,同时也改变了吸附镉的解吸特性。有机物影响下 ,紫色土镉的吸附动力学模型以双常数方程拟合最佳。而吸附等温曲线以Freundlich方程拟合最好 ,吸附常数n与有机物对土壤镉的溶出率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 紫色土 溶出效应 吸附-解吸行为 土壤镉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土表土结皮发育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卜崇峰 蔡强国 +3 位作者 程琴娟 吴淑安 范云涛 马廷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5-391,共7页
通过模拟降雨试验,探讨了紫色土表土结皮的发育特征。结果表明:有、无雨滴打击下,紫色土在30min内均形成稳定结皮层,厚度约7~8mm;淋移作用是紫色土形成结皮的主导作用,降雨打击使表土在降雨前期迅速形成致密薄层,抑制了淋移作用并使... 通过模拟降雨试验,探讨了紫色土表土结皮的发育特征。结果表明:有、无雨滴打击下,紫色土在30min内均形成稳定结皮层,厚度约7~8mm;淋移作用是紫色土形成结皮的主导作用,降雨打击使表土在降雨前期迅速形成致密薄层,抑制了淋移作用并使盖网处理的结皮容重略高;孔隙的剖面分布对入渗、抗剪强度有较大影响,表现在发生层总孔隙度低但分布均匀的盖网处理具有更强的入渗能力,且由于降雨初期未发生致密上层使其抗剪强度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表土结皮 发育特征 模拟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具紫色土亲和性解钾菌的筛选及促生效应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易 程永毅 +1 位作者 郭涛 申鸿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65,共8页
解钾菌能改善土壤钾素有效性.为筛选具紫色土适应能力的土著解钾菌应用于专用微生物肥料,以实现替代钾肥的不当使用和提高钾素的利用率.本研究从重庆市北碚区紫色土中筛选出1株解钾菌(XD-K-2).结合菌体及菌落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试验结... 解钾菌能改善土壤钾素有效性.为筛选具紫色土适应能力的土著解钾菌应用于专用微生物肥料,以实现替代钾肥的不当使用和提高钾素的利用率.本研究从重庆市北碚区紫色土中筛选出1株解钾菌(XD-K-2).结合菌体及菌落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试验结果,以及基于16SrDNA的系统发育分析,该菌被鉴定为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 sp.),并命名为B.circulans XD-K-2.测定其对钾长石的解钾能力,XD-K-2解钾量达到12.8 mg/L,与不接种对照相比,可溶性钾含量增加124%.小白菜促生试验表明,接种XD-K-2能显著促进小白菜的生长,在提高小白菜株高、总根长、地上部鲜/干质量等植物营养指标和紫色土可溶性钾素养分方面达到了施用钾肥的效果.综上,菌株XD-K-2是一株具紫色土高亲和性的解钾菌,可作为微生物钾肥研究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解钾菌 环状芽孢杆菌 钾素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土成土速率的估算与田间测定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兰 周忠浩 +1 位作者 杜树汉 刘刚才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3-400,共8页
成土速率是确定容许侵蚀量的基础之一。本研究应用以物质循环理论为基础的Barth模型,估算了不同母质类型、不同种植植被和不同土层厚度下紫色土的成土速率,并在田间定位试验点测定了这三种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成土速率,取得了以下结果:(1)... 成土速率是确定容许侵蚀量的基础之一。本研究应用以物质循环理论为基础的Barth模型,估算了不同母质类型、不同种植植被和不同土层厚度下紫色土的成土速率,并在田间定位试验点测定了这三种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成土速率,取得了以下结果:(1)用Barth模型估算的成土速率,与田间测定值比较,总体上明显偏小;且估算的成土速率主要与径流量显著相关;不同土壤母质下成土速率的估算差异显著,但不同植被类型和土层厚度下的差异不显著。(2)田间测定的成土速率,由于土壤母质特性和水热条件的差异,在不同条件下的成土速率差异明显,且均反映出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类型紫色土的成土速率大小次序为沙溪庙组>蓬莱镇组>遂宁组;不同植被下的成土速率大小次序为作物>果树>牧草;不同土层厚度下的成土速率,总的趋势是母岩上覆盖的土层愈薄,成土速率愈大。(3)综合考虑田间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成土速率并分析转换,四川丘陵区沙溪庙组和蓬莱镇组紫色土的成土速率确定为1 200 t km-2a-1,遂宁组的成土速率为800 t km-2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成土速率 定位试验 模型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径流试验条件下紫色土有机肥氮素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夏红霞 朱启红 +5 位作者 刘希东 李强 王书敏 丁武泉 杨志敏 陈玉成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83,共10页
为研究有机肥化肥施用于紫色土后氮素流失特征的差别,以牛粪、有机-无机复混肥、沼液、油枯、化肥(磷酸氢二铵)为供试肥料,通过人工模拟径流试验,对比研究典型有机肥、化肥中氮素在紫色土径流中的流失特征。试验结果显示,在供试条件下,... 为研究有机肥化肥施用于紫色土后氮素流失特征的差别,以牛粪、有机-无机复混肥、沼液、油枯、化肥(磷酸氢二铵)为供试肥料,通过人工模拟径流试验,对比研究典型有机肥、化肥中氮素在紫色土径流中的流失特征。试验结果显示,在供试条件下,施肥处理径流液中总氮含量均极显著(P<0.01)高于不施肥的空白,为空白的3.4~9.1倍;而供试有机肥处理径流液中总氮含量与化肥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供试有机肥相对化肥总氮流失率大小顺序为牛粪>有机-无机复混肥>沼液>油枯。紫色土中的径流总氮含量与降雨强度、施肥量、坡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且坡度是引起氮素流失最主要的因素,施肥量次之,降雨强度最小。在模拟径流试验条件下,颗粒态氮是供试肥料在紫色土中的主要流失形态,占总氮的52.51%~81.50%,铵态氮流失大于硝态氮,其中铵态氮占总氮的11.44%~43.57%,硝态氮仅占总氮的1.74%~14.55%。由此表明,在紫色土中施用有机肥一样会造成氮素径流流失,且有机肥总氮流失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高于化肥。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该合理选用不同类型的有机肥,并合理控制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径流 有机肥 化肥 流失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赣州市石城县天然富锌土地资源特征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刘久臣 魏吉鑫 +2 位作者 张明 马逸麟 汤奇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42-450,共9页
中国地质调查局支撑赣州六县脱贫攻坚工作,在赣州石城县布置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400 km2。通过调查,共发现富锌土壤85.48 km2。在调查的基础上,对石城县土壤中锌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土壤环境质量与肥力状况,以及大气质量、灌溉... 中国地质调查局支撑赣州六县脱贫攻坚工作,在赣州石城县布置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400 km2。通过调查,共发现富锌土壤85.48 km2。在调查的基础上,对石城县土壤中锌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土壤环境质量与肥力状况,以及大气质量、灌溉水质量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调查区成土母质空间分布及锌含量特征,对土壤中锌的成因来源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当地土壤Zn含量主要受控于成土母质的Zn含量。将石城县天然富锌土地资源与区域农业、地方旅游、地质文化村等相结合,提出了富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为石城县富锌土地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富锌土地资源 紫色土 石城县 赣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土容许侵蚀量的定位试验确定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刚才 李兰 +1 位作者 周忠浩 杜树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94,共5页
容许侵蚀量(T值)是土壤侵蚀程度分级和评价水土保持措施有效性的基础。应用以物质循环理论为基础的Barth模型,估算了不同母质类型,不同种植植被和不同土层厚度下的成土速率,并在田间定位试验点测定了这3种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成土速率。研... 容许侵蚀量(T值)是土壤侵蚀程度分级和评价水土保持措施有效性的基础。应用以物质循环理论为基础的Barth模型,估算了不同母质类型,不同种植植被和不同土层厚度下的成土速率,并在田间定位试验点测定了这3种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成土速率。研究结果表明,用Barth模型估算的成土速率,与田间测定值比较,总体上明显偏小;而且,它所确定的成土速率主要与径流量相关(R=0.639 6,P=0.050 4)。田间测定的成土速率,在不同的条件下差异明显,并都反映出了一定的变化规律;综合考虑田间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成土速率并分析转换,确定四川丘陵区沙溪庙组和蓬莱镇组紫色土的T值为1 200 t/(km2.a),遂宁组的T值为800 t/(k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容许侵蚀量 成土速率 定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降雨的土壤表土结皮特征及坡面侵蚀响应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正发 夏清 +2 位作者 史东梅 蒋光毅 郭宏忠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1,共6页
土壤表土结皮对坡面侵蚀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利用模拟降雨条件下土壤贯入和产流产沙试验,对不同降雨场次紫色土和黄壤表土结皮特征及坡面侵蚀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PT型贯入仪测定的贯入数值(P)与含水率(θ)成标准指数函数关系。(2)... 土壤表土结皮对坡面侵蚀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利用模拟降雨条件下土壤贯入和产流产沙试验,对不同降雨场次紫色土和黄壤表土结皮特征及坡面侵蚀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PT型贯入仪测定的贯入数值(P)与含水率(θ)成标准指数函数关系。(2)不同降雨场次表土结皮存在"无结皮→弱结皮→强结皮→弱结皮→新结皮"的动态发育过程,相同降雨条件下黄壤表土结皮强度大于紫色土的。(3)持续降雨过程不同降雨场次土壤表土结皮对溅蚀影响不明显,而与产流存在显著的动态响应关系,结皮强度越大产流量也越大,结皮对产流的影响随着降雨进行而有增大趋势,黄壤表土结皮的径流增加量大于紫色土的,而紫色土坡面结皮对产流量变化敏感程度大于黄壤。不同场次降雨过程土壤表土结皮对坡面侵蚀产沙影响存在差异,前4场降雨表土结皮强度与坡面侵蚀产沙有相同的变化趋势,4次降雨后土壤表土结皮表现为对坡面侵蚀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结皮 侵蚀响应 坡面侵蚀 紫色土 黄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烃污染紫色土的可见-近红外光谱特征及其含量估算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1
作者 尹文琦 陈志莉 +2 位作者 焦雨薇 刘洪涛 刘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924-3931,共8页
高光谱遥感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监测石油类污染手段,目前主要应用于海上溢油方面,而关于土壤石油烃污染的研究较少。针对土壤石油烃污染研究不足的现状,选取柴油、汽油和机油三种石油烃,开展了石油烃污染紫色土的光谱特征实验研究,分析了... 高光谱遥感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监测石油类污染手段,目前主要应用于海上溢油方面,而关于土壤石油烃污染的研究较少。针对土壤石油烃污染研究不足的现状,选取柴油、汽油和机油三种石油烃,开展了石油烃污染紫色土的光谱特征实验研究,分析了紫色土在不同种类石油烃污染及不同污染浓度条件下的光谱特征,提取了含有不同种类石油烃的紫色土光谱吸收特征波段。在此基础上,经过7种光谱变换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石油烃含量最敏感的光谱变量,分别采用单变量回归法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法建立了估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含有柴油、机油和汽油的光谱在1 200,1 700和2 300nm附近均出现了吸收特征,光谱吸收深度表现为:机油>汽油>柴油;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法优于单变量回归法,其建立的柴油、机油和汽油的估算模型决定系数均大于0.95,校正均方根误差小于0.47,验证均方根误差小于0.56,估算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紫色土 石油烃含量 特征波段 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土壤上不同钙肥及用量对柚木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再知 梁坤南 +2 位作者 马华明 黄桂华 李运兴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31-37,共7页
为确定酸性土壤上柚木适宜的钙源肥料及用量,采用裂区设计,分别在广西酸性赤红壤和紫色土上,开展了3种钙肥和4个钙量的柚木苗期大田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6个月时,两种土类上不同钙肥和钙量处理对柚木苗高和地径影响显著。酸性赤红壤... 为确定酸性土壤上柚木适宜的钙源肥料及用量,采用裂区设计,分别在广西酸性赤红壤和紫色土上,开展了3种钙肥和4个钙量的柚木苗期大田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6个月时,两种土类上不同钙肥和钙量处理对柚木苗高和地径影响显著。酸性赤红壤上,氧化钙是促进柚木苗高和地径生长的有益钙肥,其次为硝酸钙,最差为硫酸钙,株施566g氧化钙的苗高和地径的生长量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7.7%和22.6%。酸性紫色土上,硝酸钙是促进柚木苗高和地径生长的有益钙肥,其次为氧化钙,最差为硫酸钙,株施2 240g硝酸钙的苗高和地径的生长量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5.7%和14.2%。酸性赤红壤较酸性紫色土更适合柚木的生长,此类土壤上培育柚木,应适量增加钙的施入,以氧化钙为钙源肥料,避免使用硫酸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木 氧化钙 硝酸钙 硫酸钙 赤红壤 紫色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水稻土对镉吸附解吸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杜斌 赵秀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4期8139-8142,共4页
[目的]了解紫色水稻土对镉吸附解吸特性,为紫色水稻土中镉的归趋阐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一次平衡法进行酸性、中性和石灰性紫色水稻土对镉的吸附解吸试验,用吸附等温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并考察吸附能力和土壤性质的关系。[结... [目的]了解紫色水稻土对镉吸附解吸特性,为紫色水稻土中镉的归趋阐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一次平衡法进行酸性、中性和石灰性紫色水稻土对镉的吸附解吸试验,用吸附等温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并考察吸附能力和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3种土壤对镉吸附量均随平衡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吸附能力以石灰性土最高,酸性与中性土相近,且吸附等温线均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很好地拟合。3种土壤镉解吸量和解吸率均随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石灰性土的解吸率最低,而酸性和中性土的解吸率均高于50%。吸附能力与土壤性质有明显关系,其中pH为重要因素,非晶质铁锰氧化物和黏粒等对土壤镉吸附解吸的影响并不明显。[结论]3种土壤中,石灰性土壤对镉的固持和缓冲能力最强,而外源镉进入酸性和中性土壤后的环境风险较高。土壤性质对镉的吸附和固定有重要影响,其中pH为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水稻土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紫色土颗粒凝聚临界粒径的动态光散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丁武泉 张智 +6 位作者 覃宏华 李强 朱启红 李航 朱华玲 刘新敏 田锐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9-153,共5页
以三峡库区3种紫色土胶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光散射方法研究其凝聚过程有效粒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3种紫色土胶体颗粒在低浓度Mg2+条件下,凝聚体的有效粒径增长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其增长速度基本保持不变;在较高浓度Mg2+条件下... 以三峡库区3种紫色土胶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光散射方法研究其凝聚过程有效粒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3种紫色土胶体颗粒在低浓度Mg2+条件下,凝聚体的有效粒径增长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其增长速度基本保持不变;在较高浓度Mg2+条件下,其有效粒径增长与时间呈对数关系,先快速增长,再缓慢增长,最后基本不变;(2)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3种胶体凝聚体临界粒径分别为1.1,1.2,1.4μm,表现为中性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3)酸性紫色土和中性紫色土胶体凝聚临界浓度分别为1.0-2.0,2.0-3.0mmol/L,石灰性紫色土凝聚临界浓度为1.0-2.0mmol/L,但更接近于2.0mmol/L,同样表现为中性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与它们表面电位值大小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胶体 凝聚 临界粒径 临界浓度 动态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型的紫色土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玉盛 李振问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78-83,共6页
在福建省连城县紫色土分布区设立临时标准地,研究了毛竹林、杂木林、马尾松林、黑荆—马尾松林等不同林型紫色土的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结果表明:不同林型紫色土的酶活性、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均比光板地高、土壤养分状况亦比光板地好,尤其是... 在福建省连城县紫色土分布区设立临时标准地,研究了毛竹林、杂木林、马尾松林、黑荆—马尾松林等不同林型紫色土的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结果表明:不同林型紫色土的酶活性、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均比光板地高、土壤养分状况亦比光板地好,尤其是集约经营的毛竹林,土壤肥力较高,结构性和抗蚀性也较好,从而对紫色土壤肥力的保持起到良好作用。Q型群体分析表明,毛竹林土壤肥力较高,马尾松林、杂木林土壤肥力中等,黑荆—马尾松林、光板地土壤肥力较低。光板地营造马尾松—黑荆树混交林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这对紫色土侵蚀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型 紫色土 酶活性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三峡库区灰棕紫泥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晓红 周志明 +1 位作者 林勇 卢义玉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9,共5页
采用模拟酸雨淋溶实验,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模拟酸雨对三峡库区灰棕紫泥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pH值越低对土壤酸化影响越严重;不同酸雨淋溶经不同层次土体的收集淋出液的电导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淋出液的pH值却显示出先降后升... 采用模拟酸雨淋溶实验,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模拟酸雨对三峡库区灰棕紫泥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pH值越低对土壤酸化影响越严重;不同酸雨淋溶经不同层次土体的收集淋出液的电导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淋出液的pH值却显示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土壤pH值和CEC含量越高,淋滤液的电导率越大;土壤盐基离子的淋失量随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而增加,而土壤铝的淋溶量随酸雨pH值下降而上升。经不同的酸雨淋洗后,对不同层次土体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淋溶实验 灰棕紫泥 土壤酸化 电导率 壤盐基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生物方法研究紫色母岩风化物供钾能力
17
作者 游翔 朱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S1期94-97,共4页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紫色母岩风化物供钾能力。结果表明:紫色母岩母质肥力较高,籽粒苋的耗钾过程中,紫色母岩风化物各钾素形态逐渐降低,不施钾处理比施钾处理降低更快。籽粒苋吸钾量与其生物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不施钾处理r2=0 9584 ,回归...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紫色母岩风化物供钾能力。结果表明:紫色母岩母质肥力较高,籽粒苋的耗钾过程中,紫色母岩风化物各钾素形态逐渐降低,不施钾处理比施钾处理降低更快。籽粒苋吸钾量与其生物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不施钾处理r2=0 9584 ,回归方程为y=3 24+16 866x。施钾处理r2=0 9604 ,回归方程为y=2 36+17 43x。籽粒苋钾素活化率顺序与其速效钾含量高低顺序一致。因此,可以用植物对土壤钾素的活化率和籽粒苋吸钾总量来评价紫色土的供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钾能力 作物对土壤钾素活化率 钾素形态 紫色母岩风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氰菊酯对紫色土土著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史婕 申鸿 +2 位作者 郭涛 王兵 陈延霞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101,共5页
通过3个水平上的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了氯氰菊酯对紫色土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表明,氯氰菊酯对紫色土细菌的影响表现为"促进-抑制-恢复":6~21d,LQ-L和LQ-M处理下的细菌数分别减少了53.1%,63.2%;11~21d,LQ-H... 通过3个水平上的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了氯氰菊酯对紫色土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表明,氯氰菊酯对紫色土细菌的影响表现为"促进-抑制-恢复":6~21d,LQ-L和LQ-M处理下的细菌数分别减少了53.1%,63.2%;11~21d,LQ-H处理下的细菌数减少了97.5%;26d后细菌数量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土壤真菌对氯氰菊酯极其敏感,处理后真菌数量显著降低,3周后恢复至对照水平.氯氰菊酯对紫色土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第1,11,16和21dLQ-M处理下的土壤磷酸酶活性分别较对照提高79.7%,67.7%,65.3%和26.9%.结果表明,真菌可作为指示紫色土环境污染的菌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残留态氯氰菊酯在土壤的降解有关;氯氰菊酯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可以间接增强土壤磷酸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氰菊酯 紫色土 土著微生物 过氧化氢酶 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方式对紫色土农田生态系统N_2O和N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肖乾颖 黄有胜 +1 位作者 胡廷旭 朱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3-213,共11页
依托紫色土施肥方式与养分循环长期试验平台(2002年—),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开展紫色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期(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农田生态系统N_2O和NO排放的野外原位观测试验。长期施肥方式包括单施氮肥(N)、传统猪厩肥(OM)、... 依托紫色土施肥方式与养分循环长期试验平台(2002年—),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开展紫色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期(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农田生态系统N_2O和NO排放的野外原位观测试验。长期施肥方式包括单施氮肥(N)、传统猪厩肥(OM)、常规氮磷钾肥(NPK)、猪厩肥配施氮磷钾肥(OMNPK)和秸秆还田配施氮磷钾肥(RSDNPK)等5种,氮肥用量相同[小麦季130 kg(N)×hm^(-2),玉米季150 kg(N)×hm^(-2)],不施肥对照(CK)用于计算排放系数,对比不同施肥方式对紫色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N_2O和NO排放的影响,以期探寻紫色土农田生态系统N_2O和NO协同减排的施肥方式。结果表明,所有施肥方式下紫色土N_2O和NO排放速率波动幅度大,且均在施肥初期出现峰值;强降雨激发N_2O排放,但对NO排放无明显影响。在整个小麦-玉米轮作周期,N、OM、NPK、OMNPK和RSDNPK处理的N_2O年累积排放量分别为1.40 kg(N)×hm^(-2)、4.60 kg(N)×hm^(-2)、0.95 kg(N)×hm^(-2)、2.16kg(N)×hm^(-2)和1.41 kg(N)×hm^(-2),排放系数分别为0.41%、1.56%、0.25%、0.69%、0.42%;N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57 kg(N)×hm^(-2)、0.40 kg(N)×hm^(-2)、0.39 kg(N)×hm^(-2)、0.46 kg(N)×hm^(-2)和0.17 kg(N)×hm^(-2),排放系数分别为0.21%、0.15%、0.15%、0.17%、0.07%。施肥方式对紫色土N_2O和NO累积排放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与NPK处理比较,OM和OMNPK处理的N_2O排放分别增加384%和127%,同时NO排放分别增加3%和18%;RSDNPK处理的NO排放减少56%。表明长期施用猪厩肥显著增加N_2O和NO排放,而秸秆还田有效减少NO排放。研究表明,土壤温度和水分条件均显著影响小麦季N_2O和NO排放(P<0.01),对玉米季N_2O和NO排放没有显著影响(P>0.05),土壤无机氮含量则是在小麦-玉米轮作期N_2O和NO排放的主要限制因子(P<0.01)。全量秸秆还田与化肥配合施用是紫色土农田生态系统N_2O和NO协同减排的优化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方式 紫色土 N2O NO 排放量 排放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土区小流域土壤保持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陆传豪 代富强 周启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1期308-314,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坡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下的土壤保持服务功能分布,为减少土壤流失和改进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GIS技术,以曲水河小流域为典型研究区,基于DEM、土壤、土地利用等基础数... [目的]分析不同坡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下的土壤保持服务功能分布,为减少土壤流失和改进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GIS技术,以曲水河小流域为典型研究区,基于DEM、土壤、土地利用等基础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土壤保持服务功能的分布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1)该流域土壤保持总量为1.10×10^7 t/a,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384.74t/(hm^2·a),具有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2)土壤保持服务功能总体呈现从河谷阶地逐渐向周边丘陵坡地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3)强烈及以上侵蚀强度区、8°~25°的坡度区、耕地、钙质紫泥田区和红棕紫泥土区应为土壤保持工作的热点区域。[结论]不同坡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保持服务功能差异显著,可以通过改良土壤、提高植被覆盖和采取土壤侵蚀防治措施提高土壤保持服务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保持 生态系统服务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紫色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