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QDs/BiOBr光催化净化微污染景观水体的研究
1
作者 张雪乔 肖利 +4 位作者 魏于凡 黄俊文 杨潇 张虹 张仕豪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69-1978,共10页
为进一步提高溴氧化铋(Bi OBr)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域的响应,以柠檬酸为碳源,利用水热法制备石墨烯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GQDs)改性Bi OBr复合光催化材料(GQDs/Bi OBr),以研究其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对微污染景观水的净化效果。通过... 为进一步提高溴氧化铋(Bi OBr)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域的响应,以柠檬酸为碳源,利用水热法制备石墨烯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GQDs)改性Bi OBr复合光催化材料(GQDs/Bi OBr),以研究其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对微污染景观水的净化效果。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瞬态光电流和光致发光光谱等方法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光电性能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显示,GQDs/Bi OBr复合材料在模拟可见光照射4 h后,对校园景观水中化学需氧量、UV_(254)、总磷、总氮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9.23%、64.26%、62.00%、79.76%和37.77%,且水质可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Ⅴ类改善至Ⅲ类。研究制备的GQDs/Bi OBr复合光催化剂可显著提高Bi OBr的光催化性能,有效改善景观水水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石墨烯量子点 溴氧铋 光催化 景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s actuators with enhanced driving performance by incorporating graphene quantum dots 被引量:1
2
作者 YIN Guo-xiao HE Qing-song +2 位作者 YU Min WU Yu-wei XU Xian-r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412-1422,共11页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driving performance of 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s(IPMCs),Nafion/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hybrid membranes incorporating GQDs with various contents of 0,0.1 wt.%,0.5 wt.%,1.0 wt.%,...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driving performance of 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s(IPMCs),Nafion/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hybrid membranes incorporating GQDs with various contents of 0,0.1 wt.%,0.5 wt.%,1.0 wt.%,2.0 wt.%and 4.0 wt.%were fabricated by solution casting,and then IPMCs were manufactured by electroless plating.The water contents and elastic moduli of the hybrid membranes were tested.The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ybrid membranes and the IPMCs were observed,and the current,AC impedance,blocking force and displacement of the IPMCs were measu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e hybrid membranes decreases,the water content increases,and the actu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IPMCs improves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addition of GQDs.IPMC with 1.0 wt.%GQDs exhibits the best driving property.Compared with the IPMC without GQDs,the working current,ion conductivity,blocking force,and tip displacement increase by 94.67%,311.11%,53.66%,and 66.07%,respectively.These results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IPMCs with high performance,and further broaden their applications in biomedical devices and bionic robo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quantum dots hybrid membrane 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s actuation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复合电介质GQDs/BTO/PVDF制备及介电储能性能研究
3
作者 熊崇浩 顾旭航 +3 位作者 张帆 胡海龙 罗行 张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80-3193,共14页
基于渗流阈值理论,采用FTIR、TEM、SEM、LCR数字电桥测试仪和铁电压电测试仪等测试技术,探讨BTO含量和纳米量子点种类对GQDs/BTO/PVDF复合体系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BTO质量分数的增加,体系的相对介电常数呈现先增后减的趋... 基于渗流阈值理论,采用FTIR、TEM、SEM、LCR数字电桥测试仪和铁电压电测试仪等测试技术,探讨BTO含量和纳米量子点种类对GQDs/BTO/PVDF复合体系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BTO质量分数的增加,体系的相对介电常数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BTO质量分数为10%时达到最大值290(5 kHz时),而介电损耗则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由于―NH2官能团的引入,GQDs的电子结构被改变,从而提高了电荷传输效率;量子点材料的加入不仅能够维持高击穿场强,而且能提高BTO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和体系的相对介电常数,GQDs-NH2/BTO/PVDF体系的介电性能优良,在5 kHz时相对介电常数达4713,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验证了介电性能的提升机理。GQDs-NH2/BTO/PVDF复合膜在210 kV/mm的外加电场下,储能密度达2.57 J/cm^(3),能量效率达7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量子点 介电储能 钛酸钡 石墨烯量子点 柔性介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GQD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施周 贺英 +4 位作者 蔡计杰 王鑫楠 何超奇 唐先斌 王均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ZnO量子点为核、石墨烯量子点(GQDs)为壳的ZnO@GQDs核壳结构量子点.通过TEM和HR-TEM对量子点进行形貌和结构的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ZnO@GQDs核壳结构量子点为球形,粒径为~ 7nm,且尺寸均匀.PL光谱研究表明,...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ZnO量子点为核、石墨烯量子点(GQDs)为壳的ZnO@GQDs核壳结构量子点.通过TEM和HR-TEM对量子点进行形貌和结构的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ZnO@GQDs核壳结构量子点为球形,粒径为~ 7nm,且尺寸均匀.PL光谱研究表明,新型量子点的发射峰位于369 nm,发光峰窄、强度高;相对于ZnO的本征发射峰,GQDs的引入使得ZnO@GQDs核壳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峰出现蓝移、强度变高,从而使复合量子点的荧光具有较纯的色度和较高的强度,说明GQDs的引入具有协同优化效应.该量子点有望应用于LED显示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量子点 石墨烯量子点 ZNO gqds核壳结构量子点 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As的制备条件及可见光下GQDs/TNAs复合材料的性能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曹浩 陆金仁 +3 位作者 李伟琪 包木太 李一鸣 马威伊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00-1009,共10页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TNAs),探索了制备条件对TNAs表面形貌结构的影响;并采用电泳法制备了石墨烯量子点/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GQDs/TNAs)复合材料,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初步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进而通过X...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TNAs),探索了制备条件对TNAs表面形貌结构的影响;并采用电泳法制备了石墨烯量子点/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GQDs/TNAs)复合材料,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初步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进而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电化学阻抗(EIS)和光电压响应等手段对其结构和光电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氧化次数和电解液类型对TNAs排列的有序性具有显著影响,二次氧化时间、二次阳极电压和NH4F质量分数对TNAs的管长、管径具有明显影响;适宜条件下GQDs的掺杂有助于提升TNAs的光催化性能,经120min的可见光照射后,制备的GQDs/TNAs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70.3%,较TNAs提高了19.7%,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光电学测试同样表明该GQDs/TNAs复合材料的光吸收效率和光电子转移能力较TNAs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 石墨烯量子点 催化 电泳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QDs对厌氧颗粒污泥与活性污泥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旭萌 吴淑敏 +3 位作者 邓雪 李新娟 刘富池 宿程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3-47,52,共6页
通过短期接触(8 h)实验,探讨了石墨烯量子点(GQDs)投加量对于厌氧颗粒污泥与活性污泥除污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厌氧颗粒污泥而言,对照组与投加GQDs实验组在8 h后SCOD去除率均在20%左右,厌氧颗粒污泥INT-ETS活性与SCOD去除呈相关性... 通过短期接触(8 h)实验,探讨了石墨烯量子点(GQDs)投加量对于厌氧颗粒污泥与活性污泥除污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厌氧颗粒污泥而言,对照组与投加GQDs实验组在8 h后SCOD去除率均在20%左右,厌氧颗粒污泥INT-ETS活性与SCOD去除呈相关性;污泥傅里叶红外光谱(FT IR)中出现了N-H伸缩振动峰,且扫描电镜(SEM)显示投加GQDs的污泥表面孔隙较少。对于活性污泥而言,随着GQDs投加量的增加SCOD去除率略有减小,实验组平均去除率为93.2%;NH4+-N去除率随GQDs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实验组平均去除率为36.5%,但实验组污泥TTC-ETS活性降低;GQDs的投加会激发C=C这一官能团参与反应;对照组活性污泥表面有明显孔隙,而投加GQDs后的活性污泥表面呈连续的絮体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量子点(gqds) 短期接触 厌氧颗粒污泥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induced effective interconnection layer for all solution-processed tandem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
7
作者 JIANG Hao-hong SU Hang +1 位作者 CHEN Li-xiang TAN Xing-we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3737-3746,共10页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tandem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TQLEDs)possess higher device efficiency and more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flat panel display and solid-state ligh...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tandem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TQLEDs)possess higher device efficiency and more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flat panel display and solid-state lighting in the future.The TQLED is a multilayer structure device which connects two or more light-emitting units by using an interconnection layer(ICL),which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TQLED.Therefore,realizing an effective ICL is the key to obtain high-efficiency TQLEDs.In this work,the p-type materials polys(3,4-ethylenedioxythiophene),poly(styrenesulfonate)(PEDOT:PSS)and the n-type material zinc magnesium oxide(ZnMgO),were used,and an effective hybrid ICL,the PEDOT:PSS-GO/ZnMgO,was obtained by doping graphene oxide(GO)into PEDOT:PSS.The effect of GO additive on the ICL wa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It exhibits that the GO additive brought the fine charge carrier generation and injection capacity simultaneously.Thus,the all solutionprocessed red TQLEDs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for the first time.The maximum luminance of 40877 cd/m^(2) and the highest current efficiency of 19.6 cd/A were achieved,respectively,showing a 21%growth and a 51%increase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reference device without GO.The encouraging results suggest that our investigation paves the way for efficient all solution-processed TQL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dem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 all solution-processed interconnection layer graphene oxide current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作为新型碳钢缓蚀剂:从设计到机理 被引量:1
8
作者 龙武剑 唐懿 +1 位作者 郑淑仪 何闯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4-163,共10页
缓蚀剂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金属腐蚀防护领域。石墨烯量子点(GQDs)作为一种新型碳基纳米材料,已被用作碳钢缓蚀剂,但其缓蚀性能仍不理想。本工作设计制备了一种N掺杂GQDs(N-GQDs)作为新型碳钢缓蚀剂,证明了其优异的... 缓蚀剂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金属腐蚀防护领域。石墨烯量子点(GQDs)作为一种新型碳基纳米材料,已被用作碳钢缓蚀剂,但其缓蚀性能仍不理想。本工作设计制备了一种N掺杂GQDs(N-GQDs)作为新型碳钢缓蚀剂,证明了其优异的缓蚀性能,并揭示了其缓蚀机理。具体而言,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分子动力学(MD)模拟,设计N-GQDs作为缓蚀剂;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出所设计的N-GQDs;采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PL)光谱证实所制备N-GQDs的分散稳定性;采用失重试验和电化学测试探究N-GQDs在1 mol/L HCl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结合吸附等温线和腐蚀面分析,揭示N-GQDs缓蚀机理。结果表明,N掺杂使N-GQDs更易吸附在碳钢表面,使其具有更出色的缓蚀能力;N-GQDs表面存在大量基团,使其在HCl溶液中具有良好的长期分散稳定性;200 mg/L N-GQDs对在1 mol/L HCl溶液中浸泡96 h后的Q235碳钢的缓蚀效率高达90.48%,展示出优异的长期缓蚀能力;N-GQDs的缓蚀机理归因于N-GQDs在碳钢表面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本工作有望为新型绿色缓蚀剂的设计和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量子点(gqds) N掺杂 盐酸(HCl) 缓蚀性能 碳钢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硫化铅量子点异质结的窄带光电探测器
9
作者 郑玉琳 黄北举 +1 位作者 程传同 陈力颖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6,共7页
纳米材料硫化铅量子点(PbS QD)以其高光吸收率和尺寸可调的带隙,被视为短波红外(SWIR)光电探测器的重要候选材料。将卤素配体置换的PbS QD薄膜与单层石墨烯结合制备了石墨烯/硫化铅量子点异质结光电探测器。采用液相配体交换技术结合单... 纳米材料硫化铅量子点(PbS QD)以其高光吸收率和尺寸可调的带隙,被视为短波红外(SWIR)光电探测器的重要候选材料。将卤素配体置换的PbS QD薄膜与单层石墨烯结合制备了石墨烯/硫化铅量子点异质结光电探测器。采用液相配体交换技术结合单步旋涂工艺,实现了PbS QD薄膜的均匀沉积。该技术不仅减少了缺陷态的产生,而且通过单步旋涂工艺能够实现所需薄膜厚度的快速沉积,简化了器件制备流程,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测试了器件在SWIR波段的性能,结果显示该光电探测器在1550 nm处响应度为1.26×10^(4)A/W,显著高于其他波段,证实器件在1550 nm波段附近具有窄带探测的能力。此外,在1550 nm处比探测率高达1.49×10^(12)Jones。该结果表明器件在SWIR波段具备高探测灵敏度和实际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转移配体交换 硫化铅量子点 石墨烯 光电探测器 红外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量子点-纳米金复合修饰碳纤维电极高灵敏检测原儿茶酸
10
作者 方涛 UCHKUN Ishimov +3 位作者 潘彦冰 GHULAM Murtaza 胡克菲 程寒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1-247,共7页
本研究采用原位生长法合成石墨烯量子点-纳米金(Au-GQDs)复合材料,并通过恒电位沉积将其修饰在自制碳纤维电极(CFME)上,开发了高灵敏度的电极Au-GQDs/CFME用于原儿茶酸(PCA)检测。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电极及其修饰层进行表征,并通... 本研究采用原位生长法合成石墨烯量子点-纳米金(Au-GQDs)复合材料,并通过恒电位沉积将其修饰在自制碳纤维电极(CFME)上,开发了高灵敏度的电极Au-GQDs/CFME用于原儿茶酸(PCA)检测。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电极及其修饰层进行表征,并通过差分脉冲法、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谱法分析PCA的电化学特性。研究确定了最佳电沉积时间为10min,PCA浓度范围为6.0×10^(-7)~1.0×10^(-5)mol/L时,其氧化峰电流(i_(p),nA)与浓度(c,mol/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i_(p)=1.2607c+2.3906,R^(2)=0.9983),检出限为1.83×10^(-7)mol/L,定量限为6.23×10^(-7)mol/L,在小鼠血清样品中检测PCA的回收率为95.2%~103.6%。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优良重复性,适用于PCA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量子点 纳米金 原儿茶酸 碳纤维电极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QDs/TiO_(2)/GO三元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11
作者 张春晓 李逸璇 +1 位作者 张美燕 王丽静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2,共6页
以柠檬酸、聚乙烯亚胺、硫脲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绿色荧光碳量子点(GCQDs)和红色荧光碳量子点(RCQDs)。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_(2),通过物理方法制备GCQDs/TiO_(2)及RCQDs/TiO_(2)二元复合光催化剂,将2种复合光催化剂与氧化石... 以柠檬酸、聚乙烯亚胺、硫脲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绿色荧光碳量子点(GCQDs)和红色荧光碳量子点(RCQDs)。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_(2),通过物理方法制备GCQDs/TiO_(2)及RCQDs/TiO_(2)二元复合光催化剂,将2种复合光催化剂与氧化石墨烯(GO)复合制备了GCQDs/TiO_(2)/GO及RCQDs/TiO_(2)/GO三元复合光催化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对CQDs/TiO_(2)、CQDs/TiO_(2)/GO进行了结构形貌表征。以次甲基蓝溶液模拟污染物,通过紫外光谱对CQDs/TiO_(2)、CQDs/TiO_(2)/GO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三元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光照10min条件下,GCQDs/TiO_(2)、RCQDs/TiO_(2)对次甲基蓝的降解率分别为72.13%、53.46%,GCQDs/TiO_(2)/GO、RCQDs/TiO_(2)/GO光催化性能明显优于二元复合光催化剂,降解率分别达到97.03%、99.6%。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得到RCQDs/TiO_(2)/GO最佳配比为:0.5g TiO_(2)、0.4g RCQDs、m(GO)/m(RCQDs/TiO_(2))为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光催化剂 降解 碳量子点 氧化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β37-42/GQD复合物中酰胺-I带振动光谱解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代亚楠 陈峰 +1 位作者 颜桂炀 蔡开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5-16,共2页
开展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Aβ37-42和石墨烯量子点在水溶液中的结构动力学特征。对聚类分析得到的Aβ37-42最可几构象进行简正模式分析,借助对Aβ37-42的二级结构敏感的酰胺-I带光谱表象,揭示石墨烯量子点对Aβ37-42构象布居的影响。
关键词 Aβ37-42 石墨烯量子点 酰胺-I带 振动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器用GQD材料制备中国专利分析
13
作者 刘振宇 刘瑾 李汉清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1-424,共4页
从中国专利角度出发,研究分析超级电容器石墨烯量子点(GQD)电极材料制备技术。GQD电极材料制备技术主要涉及碳基材料、过渡金属氧/氢氧化物以及金属硫化物等3类,其中以GQD改性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为重点发展方向。GQD修饰/改性的超... 从中国专利角度出发,研究分析超级电容器石墨烯量子点(GQD)电极材料制备技术。GQD电极材料制备技术主要涉及碳基材料、过渡金属氧/氢氧化物以及金属硫化物等3类,其中以GQD改性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为重点发展方向。GQD修饰/改性的超级电容器电极,具有高比电容和长循环稳定性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量子点(gqd) 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ORBIT 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量子点与体外巨噬细胞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琦 许海燕 +2 位作者 苏雨轩 周开红 李常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71-2982,共12页
目的探讨石墨烯量子点(GQDs)的对体外RAW264.7巨噬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和细胞成像能力,为GQDs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改性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利用H2O2和W_(18)O_(49)在水热条... 目的探讨石墨烯量子点(GQDs)的对体外RAW264.7巨噬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和细胞成像能力,为GQDs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改性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利用H2O2和W_(18)O_(49)在水热条件下产生的羟基自由基,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将氧化石墨烯切割成GQDs。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傅里叶红外变换等技术对GQDs微观结构进行详细分析。通过CCK-8、流式细胞、激光共聚焦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评价GQDs对巨噬细胞的生物兼容性和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通过CCK-8、流式细胞术和RT-qPCR,评价GQDs对巨噬细胞的生物兼容性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示GQDs在巨噬细胞中成像情况。结果水热条件下,以W_(18)O_(49)为催化剂可将氧化石墨烯切割为3~5 nm蓝光GQDs,产率为43%,荧光寿命(τ)=1.67 ns。三重态碳烯自由基的Zigzag型位点和缺陷态导致GQDs表现出激发波长的依赖性,其最佳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30 nm和400 nm。GQDs表面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和其亲水性使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CCK-8和死活染色表明,GQDs具有较高的生物兼容性。RT-qPCR分析结果显示,GQDs对体外RAW264.7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可刺激RAW264.7细胞提高TNF-α的表达,使细胞膜破裂并产生IL-1β炎症因子诱导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蓝光GQDs具有一定的体外细胞成像能力。结论石墨烯量子点的水溶性、低毒、荧光特性和炎症因子的诱导效应,为其在免疫标记和细胞成像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18O49 石墨烯量子点 RAW264.7巨噬细胞 生物相容性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对鸡卵清蛋白递送-免疫增强佐剂效力评估
15
作者 许泽玉 党安雷 +4 位作者 邓碧华 左晓昕 卢宇 杨平 尹文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5-1078,共14页
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氧化鳞片石墨,获得富含羟基和羧基的氧化石墨烯量子点(GOQD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测试表征其理化性质。此外,利用鸡卵清蛋白(OVA)作为模式抗原,构筑GOQDs/OVA纳米疫苗并评估其载量... 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氧化鳞片石墨,获得富含羟基和羧基的氧化石墨烯量子点(GOQD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测试表征其理化性质。此外,利用鸡卵清蛋白(OVA)作为模式抗原,构筑GOQDs/OVA纳米疫苗并评估其载量、安全性、免疫效力等。结果显示,GOQDs/OVA纳米疫苗直径在5 nm左右,具有高度的水分散性和稳定性。其对OVA的最大负载量约为500 mg·g^(-1),在pH=5.5和7.4环境下24 h的释放率分别为74.65%和56.93%,表现出pH刺激响应释放性能。当GOQDs浓度在500μg·mL^(-1)以下时,不会引起溶血、细胞损伤、重要组织发生病变等现象。免疫后,与OVA单独免疫对照组相比,GOQDs/OVA纳米疫苗可以诱导产生高水平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G1(IgG1)及免疫球蛋白G2a(IgG2a)抗体,提高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4和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同时促进脾中辅助性(CD4+)和细胞毒性(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量子点 佐剂 吸附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木质素磺酸钠-石墨烯量子点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16
作者 赵东洋 赵瑀杨 +3 位作者 许利娜 李梅 李守海 丁海阳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6,共7页
相对分子质量是影响聚合物性能的重要因素,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木质素磺酸钠和柠檬酸为原料制备了4种木质素磺酸钠-石墨烯量子点(SL/GQDs)。将相对分子质量不定、5000、10000、50000时,制备的SL/GQDs溶液分别标记为SL/GQDs1~SL/GQDs4。... 相对分子质量是影响聚合物性能的重要因素,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木质素磺酸钠和柠檬酸为原料制备了4种木质素磺酸钠-石墨烯量子点(SL/GQDs)。将相对分子质量不定、5000、10000、50000时,制备的SL/GQDs溶液分别标记为SL/GQDs1~SL/GQDs4。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和荧光光谱对4种复合量子点进行了光学性能、结构与形貌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SL/GQDs表面富含羰基、羟基等亲水基团,SL/GQDs1~SL/GQDs4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34、1.78、2.13和2.26 nm。相对分子质量50000的复合量子点SL/GQDs4总体性能最优,光致发光效应最强,对其进行金属离子检测,发现SL/GQDs4对不同金属离子均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在不同金属离子的共存体系中仍可检测Fe^(3+),可以作为检测Fe^(3+)的荧光探针。SL/GQDs4由于Fe^(3+)的加入,产生了荧光猝灭效应,当Fe^(3+)浓度在10~400μmol/L范围内,Fe^(3+)浓度与荧光强度(F/F0)存在良好负相关关系,通过数据拟合得Stern-Volmer线性回归方程F/F0=0.89366-0.00119C(Fe^(3+)),R2为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钠 相对分子质量 石墨烯量子点 FE3+ Stern-Volmer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剂改善羧基化石墨烯量子点荧光性能
17
作者 张北龙 邹鹏 +1 位作者 李金华 马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0-289,共10页
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作为一种水溶性交联剂,目前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研究中。然而,其对石墨烯量子点(GQDs)的光学性质影响很少被关注。本工作以羧基化石墨烯量子点(CGQDs)为对象,研究EDC交联剂对C-GQDs光学性... 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作为一种水溶性交联剂,目前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研究中。然而,其对石墨烯量子点(GQDs)的光学性质影响很少被关注。本工作以羧基化石墨烯量子点(CGQDs)为对象,研究EDC交联剂对C-GQDs光学性质的影响,改善了C-GQDs的荧光强度。实验中采用一步水相法得到C-GQDs与EDC复合物(C-GQDs/EDC)。实验结果表明,与EDC反应后,C-GQDs荧光显著增强约23倍。此外,也验证了溶液浓度、光辐照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荧光的影响。分析表明,C-GQDs的发光是本征态、表面态和缺陷态能级跃迁的多过程作用结果,而原C-GQDs中丰富的缺陷能级导致了发光性能的减弱。机理分析认为,EDC与羧基间发生的活化反应起到了表面缺陷钝化作用,提高了C-GQDs的表面态激子复合效率。该工作有效改善了C-GQDs发光强度低的问题,扩展了其在发光领域的应用前景,并为GQDs光学性质调控提供了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量子点 荧光 交联剂 表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光化学法制备及其细胞毒性研究
18
作者 丁绮 董自然 +1 位作者 陈伟 陆王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35-2841,共7页
氧化石墨烯量子点(GOQDs)凭借其细胞毒性低、荧光稳定性好、水分散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而备受青睐。本实验以氧化石墨烯(GO)为碳源,H_(2)O_(2)作为氧化剂,采用一步原位光化学法在30 min内快速得到GOQDs,提出了一种高效、绿色制备GO... 氧化石墨烯量子点(GOQDs)凭借其细胞毒性低、荧光稳定性好、水分散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而备受青睐。本实验以氧化石墨烯(GO)为碳源,H_(2)O_(2)作为氧化剂,采用一步原位光化学法在30 min内快速得到GOQDs,提出了一种高效、绿色制备GOQDs的方法。采用TEM、XPS、UV-Vis等对GOQDs的结构、形貌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光照反应时间为0.5 h,H_(2)O_(2)加入量为18 mL条件下,得到产率高,粒径分布在4-8 nm之间均匀的GOQDs。研究表明,不同浓度GOQDs溶液培养的生物细胞存活率均维持在70%以上。这说明GOQDs作为一种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很好的新型纳米材料可能取代常规的荧光纳米材料,在致病菌检测、组织细胞荧光标记、细胞成像、药物检测等方面有望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量子点 光化学法 氧化石墨烯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石墨烯/黑磷量子点纳米复合材料的低温光催化法制备及其储锂性能
19
作者 李开鹏 卢晓敏 +3 位作者 付姣 裴丰 陈鑫智 廉培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336-6343,共8页
纳米黑磷/石墨烯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以纳米黑磷为原料制备纳米黑磷/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纳米黑磷的氧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得的纳米黑磷/石墨烯复合材料性能。本研究以纳米黑磷为磷源,价廉易得... 纳米黑磷/石墨烯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以纳米黑磷为原料制备纳米黑磷/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纳米黑磷的氧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得的纳米黑磷/石墨烯复合材料性能。本研究以纳米黑磷为磷源,价廉易得的氧化石墨烯为碳源,在氨气气氛下,采用低温光催化法制得了氮掺杂石墨烯/黑磷量子点(N-rGO/BPQDs)复合材料,FTIR、Raman、XPS、SEM等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纳米黑磷基材料中纳米黑磷的氧化程度低。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N-rGO/BPQDs复合材料在0.1A/g电流密度下的初始可逆比容量为620mA·h/g,循环100次后仍保持450mA·h/g的可逆比容量,高于石墨负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372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磷量子点 氧化石墨烯 低温光催化 N-rGO/BPQDs复合材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量子点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分散固相微萃取-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肉桂酸及其衍生物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亚明 武琪 +3 位作者 高洁 张霞 赵亮 董树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5-331,共7页
通过一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包覆的Fe3O4磁性纳米复合材料(Fe3O4-GQDs),并将其用于肉桂酸及其衍生物(肉桂酸、3,4-二甲氧基肉桂酸、4-甲氧基肉桂酸、阿魏酸、反-4-羟基肉桂酸)的固相微萃取,并... 通过一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包覆的Fe3O4磁性纳米复合材料(Fe3O4-GQDs),并将其用于肉桂酸及其衍生物(肉桂酸、3,4-二甲氧基肉桂酸、4-甲氧基肉桂酸、阿魏酸、反-4-羟基肉桂酸)的固相微萃取,并与毛细管电泳联用建立了测定肉桂酸及其衍生物的新方法。实验考察了吸附溶液的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脱附时间等因素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实现了肉桂酸及其衍生物的快速高效富集和高灵敏度检测,加标回收率为86.2%~96.2%,相对标准偏差为1.8%~4.3%。结果表明,合成的Fe3O4-GQDs磁性纳米粒子可作为一种良好的吸附材料应用于特定样品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石墨烯量子点 磁性纳米粒子 四氧化三铁 肉桂酸及其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