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解释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单平基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共11页
为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实施,亟须从解释论探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治理结构。对此,立法确立了“权力机构(成员大会)—执行机构(理事会)—监督机构(监事会)”的基本框架。从权力机构看,成员权具有强烈的身份性特征,无法以投资... 为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实施,亟须从解释论探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治理结构。对此,立法确立了“权力机构(成员大会)—执行机构(理事会)—监督机构(监事会)”的基本框架。从权力机构看,成员权具有强烈的身份性特征,无法以投资取得;成员大会的决议不应均采取绝大多数决,否则会导致决议难以形成,应允许章程对一般事项和重大事项进行区分,前者采取多数决,后者采取绝大多数决。同时,要警惕出现成员代表大会绕过成员大会表决的情景。从执行机构看,对理事长或理事的选任,不应以成员为限;理事会表决并非一定要采取多数决,意味着总人数不限于单数。从监督机构看,关于监事会或监事的设置规定应理解为倡导性规范,而非必须强制设立监事会或监事,设置权限宜交由章程规定,且监事的选任应不受成员身份的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的选择,应考量不同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状况,而非采用单一的治理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 治理结构 成员大会 理事会 监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割董事席位的上市公司股东协议问题研究
2
作者 沈朝晖 刘向嫒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7,52,共12页
我国境内上市公司版本的“湖畔合伙人”协议约定董事席位提名权的股东协议,已成为一种A股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的新形式。本文针对其三方面问题展开研究:特征方面,A股上市公司协议类型上以横向协议为主、场景上以控制权变更为主、主体上... 我国境内上市公司版本的“湖畔合伙人”协议约定董事席位提名权的股东协议,已成为一种A股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的新形式。本文针对其三方面问题展开研究:特征方面,A股上市公司协议类型上以横向协议为主、场景上以控制权变更为主、主体上以控制权变更前后“双控人”为主、内容上以董事会安排为主;效力方面,以上市公司董事席位分割条款为例,本文为股东协议提供了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法律效力分析框架,由合同效力、组织法效力和事后可履行性三个阶层构成;监管方面,本文认为上市公司董事席位分割条款不应作为一致行动人或共同控制人的单一认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协议 私序治理 上市公司 董事提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秀董事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邵剑兵 袁东旭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6,共13页
在提出新秀董事“监督无效”和“监督有效”对立假说基础上,运用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新秀董事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秀董事加剧了大股东掏空,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拒绝“监督有效”假... 在提出新秀董事“监督无效”和“监督有效”对立假说基础上,运用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新秀董事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秀董事加剧了大股东掏空,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拒绝“监督有效”假说。考察监督失效的原因表明,新秀董事既表现为“缺乏独立性”,又表现为“缺乏经验”。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信息透明度较低、小股东监督能力较弱的企业中,新秀董事与大股东掏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同时,非学术背景、非海外背景以及非连锁背景的新秀董事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更强。研究结论不仅深化了大股东掏空的影响因素研究,而且有助于全面认识新秀董事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对于理解新秀董事在董事会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防范大股东掏空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秀董事 董事会经验 大股东掏空 小股东监督 信息披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化董事会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
4
作者 孟猛猛 王凤璐 雷家骕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1-160,共10页
绿色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和关键。本文基于高层梯队理论,采用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国际化董事会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化董事会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实施高管股权... 绿色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和关键。本文基于高层梯队理论,采用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国际化董事会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化董事会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实施高管股权激励和数字化转型水平高的企业,国际化董事会对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更大。机制分析发现,国际化董事会对企业ESG表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企业ESG表现在国际化董事会与绿色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本文从公司治理视角扩展了绿色创新的驱动因素,也为企业的绿色创新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董事会 绿色创新 高层梯队理论 高管股权激励 数字化转型 企业ESG表现 中介作用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委派董事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兼论不同类型机构委派董事的差异
5
作者 孙帆 黄天鉴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3,共10页
在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研究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具有重要意义。不同于持股视角的研究,本文手工收集整理了机构投资者委派董事的数据,以2009—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委派董事对企业ESG... 在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研究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具有重要意义。不同于持股视角的研究,本文手工收集整理了机构投资者委派董事的数据,以2009—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委派董事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委派董事总体上加剧了公司委托代理问题、减少了公司绿色技术创新,从而显著降低了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董事会规模较小企业中以及委派董事任职非董事长时,机构投资者委派董事对企业ESG表现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区分不同机构投资者类型分析发现,券商和信托可能与公司存在商业关系、独立性较差,其委派董事降低企业ESG表现的作用更明显。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独立性较好、更加注重企业长远发展,其委派董事一定程度提升了企业ESG表现。基金和保险对公司ESG表现的关注可能较少,其委派董事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不显著。本文为差异化制定机构投资者监管政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委派董事 董事会治理 ES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董事与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来自薪酬粘性的证据
6
作者 曹哲涵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8-128,共11页
文章以2007—2023年中国沪深A股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董事会性别多元化视角,实证考察了女性董事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董事能显著抑制高管薪酬粘性,尤其是未在上市公司领取薪酬的女性董事的抑制作用更明显;机制探... 文章以2007—2023年中国沪深A股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董事会性别多元化视角,实证考察了女性董事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董事能显著抑制高管薪酬粘性,尤其是未在上市公司领取薪酬的女性董事的抑制作用更明显;机制探寻发现,在压力和代理问题严重的情境下,女性董事的治理效能更加显著,主要通过修正盲目乐观预期和缓解代理冲突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外部治理机制较弱时,女性董事的治理效能更明显,但其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完善的大股东监督机制。研究结论对推动董事会性别多元化、提升董事会治理效率以及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董事 董事会性别多元化 高管薪酬契约 薪酬粘性 薪酬监督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善组织理事会断裂带与会计信息质量:审计监督的调节效应
7
作者 张淑霞 金梦萱 周容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113,共9页
基于2005—2021年中国慈善基金会的微观样本,探究慈善组织理事会断裂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及审计监督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理事会断裂带对会计信息质量存在显著负向影响,高质量的审计监督能显著抑制理事会断裂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负... 基于2005—2021年中国慈善基金会的微观样本,探究慈善组织理事会断裂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及审计监督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理事会断裂带对会计信息质量存在显著负向影响,高质量的审计监督能显著抑制理事会断裂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负向影响;理事会断裂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负向影响源于理事表层特征形成的断裂带。相对于非公募基金会、全国性基金会、注册地位在发达地区的基金会,理事会断裂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负向影响在公募基金会、地方性基金会、注册地位于欠发达地区的基金会中更显著。鉴于此,慈善组织应动态优化理事会结构,政府部门应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管,捐赠者应关注理事会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组织 理事会治理 理事会断裂带 会计信息质量 审计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公司董事会治理对子公司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8
作者 王海成 杨金晓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4,共11页
聚焦企业集团治理与技术创新的重要议题,以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及其母公司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母公司董事会治理对子公司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大董事会规模和提升独立董事占比能够显著增强子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而母公司董事... 聚焦企业集团治理与技术创新的重要议题,以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及其母公司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母公司董事会治理对子公司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大董事会规模和提升独立董事占比能够显著增强子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而母公司董事兼任子公司高管则对子公司技术创新产生抑制效应。母公司董事会治理对子公司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非国有子公司、与母公司同地区子公司以及中小规模子公司受益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母公司董事会治理通过减少子公司融资约束、缓解委托代理问题以及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等多种路径,促进了子公司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公司 子公司 董事会治理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法中股东提案权的制度构造及其救济体系
9
作者 王萌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作为公司民主决策参与机制的股东提案权旨在实现内部权力制衡、促进组织体信息流通,比较法上存在治理型策略与监管型策略两种规范模式,映射出公司自治与国家强制之间的理念差异。本轮《公司法》修订在临时提案权的制度设计上过于强调股... 作为公司民主决策参与机制的股东提案权旨在实现内部权力制衡、促进组织体信息流通,比较法上存在治理型策略与监管型策略两种规范模式,映射出公司自治与国家强制之间的理念差异。本轮《公司法》修订在临时提案权的制度设计上过于强调股东利益至上,忽视了公司多元利益平衡的价值追求,需要在解释论上予以修正。在性质上,应当将《公司法》第115条第2款作为一项半强制性规范,允许公司章程对主体资格、行使程序等事项进行一定程度的差异化设计,避免将对中小股东的特殊保护上升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一般管制。同时,董事会的提案审查权应遵循形式性和关联性两项标准予以展开,在股东权利行使与公司决策秩序之间寻求平衡。此外,还需要区分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通过投资者保护机构持股行权、证监会行政审查以及决议瑕疵诉讼等方式来全面构建股东提案权的救济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股东民主 决策效率 股东提案权 董事会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事会国际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耀军 高又壬 任羽卓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6,共9页
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之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立足于董事会组成结构,基于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董事会国际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国际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 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之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立足于董事会组成结构,基于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董事会国际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国际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董事会国际化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和内部控制水平,共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强度以及外部不确定性越大,其董事会国际化对企业数字化的促进作用便越明显,且董事会国际化可通过促进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因此,政府和相关机构应鼓励和引导企业董事会的国际化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合理使用相关政策工具,为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融资条件,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的资金需求,助力企业在全球数字化变革中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会 国际化 数字化转型 企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何以治理:权力配置与责任承担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莹 王若楠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36,共10页
国企治理是我国《公司法》的重点关注领域。在国企治理结构中,履行出资人职权的机构、党委会、董事会等治理机构的权力交叠,有可能产生责任承担不合理等问题,亟须厘清国企治理的权责配置。本文认为,鉴于完成国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 国企治理是我国《公司法》的重点关注领域。在国企治理结构中,履行出资人职权的机构、党委会、董事会等治理机构的权力交叠,有可能产生责任承担不合理等问题,亟须厘清国企治理的权责配置。本文认为,鉴于完成国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制度目标、调解多重利益冲突以及保障政府民事责任豁免等需求,应将董事会作为国企经营决策中心。为此,需要完善并强化董事会,确保其在出资机构和党委会的领导下,以国企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行使经营决策权以及对经理层的监督权,实现国企的经济目标和政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党委会 董事会 权力配置 责任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股东委派董事与国有企业创新战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艳 代嵘 +1 位作者 王起健 谢云浪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138,共12页
本文从“进入权”的角度对民营股东委派的董事“赋权”来考察国有企业“混股权”市场化改革成效的局限,以2007-2021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检验民营股东委派董事对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战略的效应。研究发现:(1)民营股东委派董... 本文从“进入权”的角度对民营股东委派的董事“赋权”来考察国有企业“混股权”市场化改革成效的局限,以2007-2021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检验民营股东委派董事对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战略的效应。研究发现:(1)民营股东委派董事对国有企业的内部研发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外部技术并购则无明显影响。(2)在地方国企、国有民营技术融合程度较高、实质创新水平较低的国有企业中,民营股东委派董事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3)民营股东委派董事主要通过发挥监督职能、战略决策职能和资源供给职能对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战略产生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国有企业的市场机制改革并非一味地向民营股东增资扩股,民营股东根据持股比例履行“进入权”权力委派董事,才是国有企业市场机制改革中以“混股权”促“改机制”的“题中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自主创新 民营股东委派董事 民营股东持股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政府补助与融资约束:来自中小板高新技术企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波 江泽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56,共9页
以2011—2021年中小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数字普惠金融、政府补助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首先,数字普惠金融显著缓解了中小板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约束,且这一效应随政府补助的增加而加强;其次,分维度来看,... 以2011—2021年中小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数字普惠金融、政府补助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首先,数字普惠金融显著缓解了中小板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约束,且这一效应随政府补助的增加而加强;其次,分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显著为负,且政府补助能够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再次,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使用非“四大审计”、成立年限较长、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所在地区银行竞争程度较低的企业,数字普惠金融对其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显著,政府补助的调节效应也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政府补助 融资约束 中小板 高新技术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业绩变动、董事会治理与高管离职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行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225,I0039,I0040,共15页
本文基于2000—2020年上市公司高管数据,论证了公司业绩与CEO离职率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探讨了董事会治理的作用逻辑,为上市公司治理团队建设提供政策建议。研究发现:(1)业绩和CEO离职率间关联性比预期更强,绩效原因导致的CEO离职率占... 本文基于2000—2020年上市公司高管数据,论证了公司业绩与CEO离职率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探讨了董事会治理的作用逻辑,为上市公司治理团队建设提供政策建议。研究发现:(1)业绩和CEO离职率间关联性比预期更强,绩效原因导致的CEO离职率占总离职率比重估计值在52%—57%,大于强制型或自愿型离职率所占比重;(2)CEO任期内都可能会发生绩效引致型离职,由于董事会评估CEO能力的准确性随任期增加而提高,CEO任期初绩效引致型离职概率更大,而任期末离职率变小,但下降速度比较缓慢;(3)董事会学习能力可以解释自愿型和强制型离职率的变动,但对绩效引致型离职率变动的解释可能会出现偏差,因为存在多种非绩效因素导致CEO离职;(4)董事会对CEO能力的了解比较缓慢且受到任期内企业绩效变动的冲击,冲击越大,董事会了解的信息越不准确,绩效引致型离职率越低。本文从新视角揭露了上市公司CEO离职的内在机理,传统的强制型和自愿型离职行为可能不全是真相,绩效引致型离职比较容易被忽视。长远来看,关注绩效引致的CEO离职可以帮助企业预防重大绩效风险,实现绩效的长期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绩变动 董事会治理 离职行为 激励与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如何影响管理层年报语调操纵? 被引量:4
15
作者 贺宏 熊健 史璐寒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5-144,共20页
非正式层级是董事会发挥监督及治理作用的隐性因素,而这一隐性治理机制对于年报文本信息披露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仍鲜有研究。本文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管理层年报文... 非正式层级是董事会发挥监督及治理作用的隐性因素,而这一隐性治理机制对于年报文本信息披露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仍鲜有研究。本文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管理层年报文本语调操纵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更为清晰的非正式层级有助于董事会高效行使治理与监督职能,进而能够对管理层操纵年报文本语调发挥抑制效应;从作用机理上看,抑制效应可能通过协调代理关系、增强披露意愿及扩大资源掌控等作用路径得以实现;此外,从横截面检验结果看,抑制效应因受到来自董事会及企业特质层面的一系列异质性因素影响而呈现出差异化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 年报文本 管理层年报语调操纵 文本信息披露 董事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事会断裂带、内部控制与审计质量——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 被引量:8
16
作者 梁毕明 郭振雄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断裂带的存在极容易使董事会形成不同的子群体,而子群体间的相互作用又会反向牵制和干扰董事会的监督能力,进而影响审计质量。以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董事会断裂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董事会... 断裂带的存在极容易使董事会形成不同的子群体,而子群体间的相互作用又会反向牵制和干扰董事会的监督能力,进而影响审计质量。以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董事会断裂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董事会断裂带与审计质量呈倒U形关系,断裂带异常会干扰公司董事会监督职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影响审计质量;其次,董事会断裂带与审计质量的倒U形关系主要源于任务导向断裂带的作用,在企业成熟期更为显著;最后,内部控制能够削弱董事会断裂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而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缓解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成本,弥补董事会子群体间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合理范围内有效地提升审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会断裂带 审计质量 内部控制 监督能力 任务导向断裂带 企业生命周期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锁董事如何影响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鹏 宋方杰 柳岩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30,共10页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繁忙假说、共谋假说检验了连锁董事对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连锁董事会增加上市公司审计费用,且连锁董事的广度与深度均能显著增加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连锁董事提...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繁忙假说、共谋假说检验了连锁董事对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连锁董事会增加上市公司审计费用,且连锁董事的广度与深度均能显著增加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连锁董事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而导致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内部连锁董事、非国有企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以及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情境中,连锁董事对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更强。相关结论进一步丰富了连锁董事任职和审计费用领域的理论研究,也可以为会计师事务所优化审计定价决策和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制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董事 审计费用 财务风险 产权性质 机构投资者 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治理行动与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来自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证据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志方 杨卓璇 +2 位作者 李慧嘉 尚依然 刘金豪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55,共18页
气候治理行动对于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及其灾害性影响至关重要。以2017年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为契机,基于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探究气候治理行动对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治理行动能... 气候治理行动对于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及其灾害性影响至关重要。以2017年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为契机,基于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探究气候治理行动对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治理行动能显著促进企业履行环境责任,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促进作用不断增强。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多样化董事会作为重要的内外部治理机制,所产生的监督效应和治理效应可以有效加强气候治理行动对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积极影响。对作用机制的探索发现,气候治理行动促进环境责任履行的主要传导机制在于诱发企业绿色创新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气候治理行动对气象灾害严重、温室气体高排放地区的企业及高数字化转型、重污染企业的促进效应更明显。上述研究结论揭示了气候治理行动与企业环境责任承担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实现气候变化应对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治理行动 企业环境责任履行 机构投资者 董事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与国有企业审计意见决策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秋生 姜一涵 独正元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78,共20页
如何发挥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以提高国有企业审计意见质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亟需研究的问题。以2013—2022年A股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离散选择模型,以投非赞成票代理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研究发现,非... 如何发挥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以提高国有企业审计意见质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亟需研究的问题。以2013—2022年A股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离散选择模型,以投非赞成票代理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研究发现,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越高,越能够提示应计盈余管理风险,审计师越倾向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第一大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混改国有企业股权集中度越低,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与审计意见谨慎性的关系越显著。经过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不变。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董事积极履行治理职能导致审计意见质量提高有利于混改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实现国有企业混改主要目标。研究结论对于国有企业审计师正确决策审计意见、非国有董事有效维权、政府监管部门和混改国有企业充分尊重非国有董事治理的积极性、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均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有董事治理 审计意见 股权结构 应计盈余管理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混改中的治理机制非对称性与风险承担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胜楠 朱叱云 +2 位作者 王佳琦 姚守宇 娄艺琳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126,共14页
本文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所有权与控制权非对等配置的逻辑出发,以我国2008—2021年沪深A股混合所有制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非国有控股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混改国企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混改... 本文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所有权与控制权非对等配置的逻辑出发,以我国2008—2021年沪深A股混合所有制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非国有控股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混改国企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混改国企的风险承担发挥了促进作用,且超额委派董事比例越大,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在政府放权意愿较高、高管政治晋升预期较小的国有企业中,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风险承担水平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能够缓解国有企业的超额雇员,提升高管的薪酬激励,从而提高了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此外,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通过提升混改国企的风险承担水平,提高了企业未来一年和未来两年的企业价值。本文为非国有股东从董事会层面深度参与治理的积极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对新时代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非国有资本与国有资本的深度融合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有股东治理 非对称性 超额委派董事 风险承担 国企混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