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生产模式变迁背景下乡村教师职前教育治理探析
1
作者 李慧 孙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2-48,共7页
知识生产模式作为背景框架对现代教师教育的知识制度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乡村教师教育具有实践回应性和知识生产性,在国内外教育领域受到普遍重视。教师教育一体化转型使职前教育的关注度有所降低,但作为乡村教师教育的起始环节,它奠定... 知识生产模式作为背景框架对现代教师教育的知识制度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乡村教师教育具有实践回应性和知识生产性,在国内外教育领域受到普遍重视。教师教育一体化转型使职前教育的关注度有所降低,但作为乡村教师教育的起始环节,它奠定了整个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因此有必要结合知识生产模式变迁的背景,对其治理进行系统探析。承担教师教育的院校是知识生产的场域和主体,它们与外部知识生产主体“互动”形成对乡村教师职前教育的治理。从这一视角出发,当前乡村教师职前教育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教育目标设定视角窄化”“课程质量治理水平不高”“认证标准体系话语失衡”。将问题代入不同知识生产模式后发现,问题的成因在于治理逻辑存在路径依赖、复杂课程面对着知识生产的风险以及治理政策的政策工具选择偏差。乡村教师职前教育治理不断动态吸纳知识生产模式变迁的最新成果,可以从创新治理逻辑、打造课程共同体和完善职前教育政策体系等三个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变迁 乡村教师职前教育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一种“教师教育体系”的理论阐释
2
作者 康晓伟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57-64,共8页
教师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实践的和复杂的专业教育活动,教师教育涉及教师教育活动的组成要素及其作用关系。教师教育体系包括组成要素的“体”与影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系”,两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两者的相互作用最终致力于实现教师... 教师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实践的和复杂的专业教育活动,教师教育涉及教师教育活动的组成要素及其作用关系。教师教育体系包括组成要素的“体”与影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系”,两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两者的相互作用最终致力于实现教师教育实践的合目的性。政策制定者与政策研究者关于“教师教育体系”话语表达的基本逻辑是“善”的教师需要“善”的教师教育活动,“善”的教师教育活动需要“善”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体系本质上是一种从整体上认识教师教育活动运行规律、追求“善”的教师教育治理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体系 “善”教师教育治理方法论 教师教育活动 教师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教师工作负担与教学热情的关系研究——基于身心健康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蒋帆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2,F0003,共12页
基于2210位教师的截面数据调查,从教育政策执行“自下而上”成效反馈的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双减”改革背景下教师工作负担对教学热情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其一,不同性别、年龄、职称、教龄、职务、学科教师的教学热情存在显著差异,... 基于2210位教师的截面数据调查,从教育政策执行“自下而上”成效反馈的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双减”改革背景下教师工作负担对教学热情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其一,不同性别、年龄、职称、教龄、职务、学科教师的教学热情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担任班主任、学历、户籍地等维度上,教师教学热情无显著差异。其二,较高的工作负担会对教师教学热情产生抑制作用,但不同类型的教师工作负担对教学热情影响有所差异,行政负担显著负向影响教学热情,角色负担显著正向影响教师工作负担,而技术负担对教学热情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其三,机制检验表明,心理健康在行政负担和教学热情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身体健康在行政负担和教学热情之间不发挥中介作用,身体健康在角色负担和教学热情间发挥遮掩作用,身体健康在技术负担和教学热情间发挥遮掩作用。为促进“双减”政策深入推进,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积极消解教师行政负担存量,扩大多元服务供给增量;重视教师身心健康,为教师赋权增能;关注不同类型教师的教学热情差异,精准发力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健康 教育政策执行 教师减负 教育治理 结构方程模型 工作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共同体的学术逻辑与治理模型——以活动理论和治理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天晓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3-171,共9页
教师教育共同体是我国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产物。它重视实践,实现跨界合作,建立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关系,聚焦教育教学活动,实施问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公平的落实。活动理论给予教师教育共同体有力的学理... 教师教育共同体是我国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产物。它重视实践,实现跨界合作,建立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关系,聚焦教育教学活动,实施问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公平的落实。活动理论给予教师教育共同体有力的学理支持,治理理论为教师教育共同体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在上述两种理论观照下,建立教师教育共同体的善治模型,可为我国教师教育实践与理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共同体 活动理论 治理理论 善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入善治:高校继续教育迈向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议题 被引量:8
5
作者 许日华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2-120,共9页
当前国家正在各个领域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高校继续教育治理现状距离现代化治理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高校其他治理模式相比,善治模式在推进高校继续教育治理迈向现代化建设上更具优势和正义,也更符合高校继续教育治... 当前国家正在各个领域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高校继续教育治理现状距离现代化治理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高校其他治理模式相比,善治模式在推进高校继续教育治理迈向现代化建设上更具优势和正义,也更符合高校继续教育治理的实践诉求。把善治模式带入高校继续教育治理领域,需要围绕公共利益最大化这个核心议题厘清公共利益是谁的利益、公共利益该如何整合以及应怎样实现三个基本问题。在善治模式下,高校继续教育治理中的重要主体应按照政府调控、学校主导、学员参与、专家导引、社会协同的逻辑展开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继续教育 治理现代化 善治模式 公共利益最大化 行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体诉求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的改善
6
作者 唐楠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5,共3页
高等教育治理作为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是构建新型教育生态环境、提升公共治理规范性的主要平台。为有效应对管理向治理的转变,高等教育治理模式需要最大限度满足多元主体的多重诉求,既包括集权管理、利益价值、核心实力上的个性诉求... 高等教育治理作为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是构建新型教育生态环境、提升公共治理规范性的主要平台。为有效应对管理向治理的转变,高等教育治理模式需要最大限度满足多元主体的多重诉求,既包括集权管理、利益价值、核心实力上的个性诉求,也包括协同合作、共享互通、长效持续的集体意愿。以主体诉求满足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改善的路径是:以治理模式体系化完善来积极回应主体多元共治诉求,以治理模式规范化创新来主动回应主体多重善治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诉求 高等教育治理 多元主体 多元共治诉求 多重善治诉求 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