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及酶解玉米蛋白粉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石宝明 迟子涵 张婉婷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共7页
推进饲用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是目前我国保障粮食和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核心任务。玉米蛋白粉是玉米深加工的重要副产品,其蛋白质含量高于豆粕,具有替代豆粕成为饲料中优质蛋白质资源的潜力。然而玉米蛋白粉蛋白质水溶性低且氨基酸组成不... 推进饲用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是目前我国保障粮食和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核心任务。玉米蛋白粉是玉米深加工的重要副产品,其蛋白质含量高于豆粕,具有替代豆粕成为饲料中优质蛋白质资源的潜力。然而玉米蛋白粉蛋白质水溶性低且氨基酸组成不平衡,这严重限制了玉米蛋白粉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发酵及酶解技术能够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并为动物提供诸多益处,是提升玉米蛋白粉饲用价值的有效手段。文章分析了玉米蛋白粉的化学组成以及用作蛋白质饲料的限制因素,综述了玉米蛋白粉体外发酵和酶解技术,总结了发酵和酶解玉米蛋白粉产品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和作用机理。大量试验数据表明,玉米蛋白粉经过发酵或酶解可大幅提高小肽含量,改善畜禽肠道健康,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发酵 酶解 生物活性肽 饲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生物活性肽的制备、生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思楠 王玺 +8 位作者 安宇 余钧 徐开媛 王佳 张智慧 王萌 王阿琴 王颖 张璐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402,共9页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需求的增长,具有潜在食用及药用价值的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s,BAPs)受到了广泛关注。植物源BAPs来源广泛、安全无毒。目前,大量的植物源BAPs经分离纯化被鉴定出来,除了具...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需求的增长,具有潜在食用及药用价值的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s,BAPs)受到了广泛关注。植物源BAPs来源广泛、安全无毒。目前,大量的植物源BAPs经分离纯化被鉴定出来,除了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之外,还具有抗氧化、降糖、降血压和抑菌等多种生理活性。本文就植物源BAPs的制备方法、生理活性、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植物源BAPs在后续食品和医药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 制备方法 生理活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生物活性肽的制备、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侯春艳 杨趁仙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1,共7页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对人体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旨在为富硒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总结了富硒生物活性肽的原料来源、制备方法、生物活性,并对硒与肽的结合方式以及富硒生物活性肽的构效关系等研究进展进行...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对人体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旨在为富硒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总结了富硒生物活性肽的原料来源、制备方法、生物活性,并对硒与肽的结合方式以及富硒生物活性肽的构效关系等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富硒生物活性肽的原料主要来源于生物载体转化,主要有植物来源、动物来源及微生物来源;通过酶解法、微生物发酵法等可制备富硒生物活性肽,其具有抗氧化、抗疲劳、降血压、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富硒生物活性肽的生物活性是硒、肽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氨基酸的排列序列、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力等有密切的联系,其构效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 生物活性肽 制备方法 生物活性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粟米活性肽减轻铜诱导秀丽隐杆线虫氧化损伤及其分子机制
4
作者 张惠琪 陈晓 +5 位作者 金雪玲 黎晶晶 袁娟丽 高金燕 陈红兵 武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393,共10页
目的:以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C.elegans)为模型,探究发芽粟米活性肽(Germinated foxtail millet bioactive peptides,GRBPs)对铜诱导的体内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将野生型N2秀丽隐杆线虫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以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C.elegans)为模型,探究发芽粟米活性肽(Germinated foxtail millet bioactive peptides,GRBPs)对铜诱导的体内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将野生型N2秀丽隐杆线虫随机分为对照组、GRBPs组,观察喂食GRBPs对线虫接受铜刺激后运动能力和存活率的影响;通过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umutase,SOD)活性,评估GRBPs对铜诱导线虫氧化损伤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基因组及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以及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探讨GRBPs的作用机制。最后对抗氧化相关基因进行逆转录和实时定量PCR(qPCR)验证。结果:GRBPs可明显提高铜刺激后线虫的存活率和运动能力;1 mg/mL浓度的GRBPs可极显著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P<0.0001),增加CAT和SOD活性,同时调节特定基因(如ctl-1、ctl-2的上调和sod-1、sod-2的下调)的表达量。在基因水平上,GRBPs对线虫的影响主要是调控编码角质层结构成分和活性以及细胞色素酶P450的相关基因表达;在代谢水平上,GRBPs对线虫的影响主要是调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结论:发芽粟米活性肽可以有效减轻铜诱导的氧化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角质层和细胞色素酶P450相关基因表达和调节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粟米活性肽 秀丽隐杆线虫 铜诱导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骨生物活性肽体内外降尿酸活性及作用机制
5
作者 李晓彤 胡冠华 +7 位作者 王诗琪 刘培清 王生富 王富荣 乌兰花 孙立娜 靳烨 赵丽华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3-150,共8页
采用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双酶分步水解法从羊骨中提取羊骨生物活性肽(sheep bone bioactive peptides,SBBP),本研究评估了其结构、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分布及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双酶分步水解改变了羊骨蛋白的二级结构... 采用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双酶分步水解法从羊骨中提取羊骨生物活性肽(sheep bone bioactive peptides,SBBP),本研究评估了其结构、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分布及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双酶分步水解改变了羊骨蛋白的二级结构,所制备的SBBP富含疏水性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且<1000 Da的肽段占比高达94.48%。SBBP在体外显示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半抑制浓度为14.27 mg/mL)。在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中,SBBP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和腺苷脱氨酶活性,显著降低血清尿酸、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并减轻肾脏组织病理学损伤。研究表明,SBBP具备预防和缓解高尿酸血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嘌呤氧化酶 高尿酸血症 羊骨生物活性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蛋白肽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活性肽筛选
6
作者 章秀莉 陈雅婧 +8 位作者 郑志鸿 曹文红 秦小明 林海生 陈忠琴 郑惠娜 朱国萍 夏小雨 高加龙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8-207,共10页
为了探讨牡蛎蛋白肽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保护作用并筛选出具有解酒护肝潜能的活性肽,提取牡蛎蛋白并制备牡蛎蛋白肽,对其进行水解度、分子质量分布及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以急性ALD小鼠为模型,检测小鼠... 为了探讨牡蛎蛋白肽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保护作用并筛选出具有解酒护肝潜能的活性肽,提取牡蛎蛋白并制备牡蛎蛋白肽,对其进行水解度、分子质量分布及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以急性ALD小鼠为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力,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肝脏病理学检查,以评价各组样品对急性ALD的改善作用,进一步对具有显著抗肝损伤活性的组分进行质谱鉴定与筛选。结果显示,相较于模型组,样品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肝脏中MDA和TG含量显著下降,而肝脏中ADH、ALDH、SOD和GSH活力则明显提高,肝脏的病理状态也得到显著改善,其中A-2 h组和N-4 h组效果最佳。进一步通过质谱鉴定发现A-2 h组含有1536条肽段,N-4 h组含有1782条肽段,对其进行活性预测、筛选后得到10条活性较高的牡蛎肽。分子对接结果显示,FAPPR、RFFYR、FPGQR与ADH具有强烈的结合能力,具备一定解酒护肝活性潜能。通过体外实验进一步验证其ADH激活活性,结果显示,这3条肽段均表现出一定的ADH激活活性。综上,本研究筛选得到3条具有解酒护肝活性潜能的活性肽,为开发牡蛎ALD治疗药物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活性肽 乙醇脱氢酶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麻籽中靶向抑制胰脂肪酶/胆固醇酯酶多肽的快速鉴定筛选及活性探究
7
作者 尹浩 朱将雄 +4 位作者 钟宇 王丹凤 邓云 章敏燕 赵芳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4-123,共10页
本研究旨在快速筛选鉴定汉麻籽蛋白水解物(Hemp seed protein hydrolysates,HSPHs)中的胰脂肪酶(Pancreatic lipase,PL)和胆固醇酯酶(Cholesterol esterase,CE)抑制肽,验证其活性并初步分析其分子机制。首先探究了HSPHs在不同缓冲液体... 本研究旨在快速筛选鉴定汉麻籽蛋白水解物(Hemp seed protein hydrolysates,HSPHs)中的胰脂肪酶(Pancreatic lipase,PL)和胆固醇酯酶(Cholesterol esterase,CE)抑制肽,验证其活性并初步分析其分子机制。首先探究了HSPHs在不同缓冲液体系下的PL和CE抑制活性,然后通过超滤、肽组学和虚拟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对PL和CE抑制肽进行快速鉴定筛选,最后验证其活性并采用分子对接探究分子相互作用类型。研究发现,与常规缓冲液体系相比,模拟肠液体系减弱了HSPHs对PL的抑制作用,但提高了对CE的抑制作用,因此后续采用模拟肠液体系检测PL和CE抑制活性。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HSPHs中小于3 kDa的部分具有最高的PL/CE抑制活性,对其多肽序列进行鉴定后选取含量和潜在活性较高的136条多肽建立候选肽库,从中鉴定出14种结合能较低的PL和CE抑制肽。体外活性验证表明APAM和RLPA对PL和CE同时表现出良好的抑制能力。分子对接结果表明APAM和RLPA可能通过与酶活性位点及位点表面环中的残基发生氢键和疏水作用来限制酶活性位点的暴露以及反应底物的进入,从而抑制PL和CE的活性。本研究表明汉麻籽是开发控制脂质消化酶抑制肽的潜在来源,为后续开发汉麻籽降脂肽产品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籽 生物活性肽 酶抑制 肽组学 虚拟筛选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鱿鱼皮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优化及产物特性研究
8
作者 张喆 马凌云 +3 位作者 尚凡凡 刘益辉 谢庆超 赵勇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52-259,共8页
为了使鱿鱼加工副产物鱿鱼皮获得高值化利用,本文通过酶解秘鲁鱿鱼皮(Dosidicus gigas skin)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以ACE抑制率和水解度作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法优化酶解... 为了使鱿鱼加工副产物鱿鱼皮获得高值化利用,本文通过酶解秘鲁鱿鱼皮(Dosidicus gigas skin)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以ACE抑制率和水解度作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法优化酶解工艺条件,测定了酶解多肽的ACE半抑制浓度、分子量分布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显示,中性蛋白酶为酶解最适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6 h,底物添加量2.0%,蛋白酶添加量7200 U/g,酶解pH8.0。在此条件下,鱿鱼皮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为88.22%±1.28%,与预测值接近。鱿鱼皮多肽ACE抑制率IC_(50)为2.839 mg/mL;分子量分布主要在3 kDa以下,占比93.68%,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IC_(50)为6.183 mg/mL。本研究结果为鱿鱼皮制备生物活性肽实现鱿鱼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 抑制肽 生物活性肽 鱿鱼皮 响应面优化 分子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的序列组成特性分析与多肽挖掘
9
作者 查澳 蒋立文 +6 位作者 刘小辰 刘洋 刘鑫梦 李辰 蔡树龙 范丽琪 徐巨才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4-119,共6页
该研究通过蛋白质组学与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明确大豆分离蛋白(SPI)的序列组成,基于多肽组学分析SPI中的高丰度多肽序列,并结合多肽数据库和预测模型挖掘SPI中的生物活性肽和鲜味肽。结果表明,SPI主要由8... 该研究通过蛋白质组学与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明确大豆分离蛋白(SPI)的序列组成,基于多肽组学分析SPI中的高丰度多肽序列,并结合多肽数据库和预测模型挖掘SPI中的生物活性肽和鲜味肽。结果表明,SPI主要由8条蛋白序列组成,其中P11827、P0DO16和P25974序列分别对应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中的α、α'以及β亚基,累计占比42.49%,而序列P04776、P04005、P11828、P04347和P02858则来源于大豆球蛋白(glycinin)中的5个亚基(G1~G5),累计占比57.51%。经统计发现,SPI序列中谷氨酸-谷氨酸(EE)、谷氨酰胺-谷氨酰(QQ)和天冬氨酸-谷氨酸(DE)等二肽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3.74%、3.07%、2.84%。对应序列中以E或Q开头和结尾的二肽重复特征突出,理论最大含量均>16%,且具备较高的潜在鲜味特性或降血糖活性,充分展示了SPI在功能型鲜味剂中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蛋白质组学 多肽组学 活性肽 鲜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副产物来源生物肽提取、纯化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进展
10
作者 贺玉珊 刘爱国 +2 位作者 丛海花 吴琼 徐亦涌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6,共13页
海洋副产物是渔业加工中的重要废弃资源,也是具有功能活性的“蓝色食物”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对海洋生物资源的深入挖掘,海洋副产物中的生物活性肽因具有抗氧化、抗高血压、抗凝血等多种生物活性,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海洋副产物来... 海洋副产物是渔业加工中的重要废弃资源,也是具有功能活性的“蓝色食物”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对海洋生物资源的深入挖掘,海洋副产物中的生物活性肽因具有抗氧化、抗高血压、抗凝血等多种生物活性,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海洋副产物来源生物活性肽的提取与分离技术及其潜在的生物活性,特别关注了生物活性肽的生物利用度问题,并分析了影响生物活性肽体内吸收、稳定性及代谢过程的因素。此外,还探讨了提升生物利用度的相关技术,如微胶囊化和分子结构优化。分析发现,尽管海洋副产物肽在功能性食品和药物开发中的应用潜力巨大,但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仍面临挑战。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如何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提高生物肽的生物利用度,并通过创新技术提升其在体内的生物效能。通过探讨海洋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海洋副产物生物活性肽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以促进“蓝色食物”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副产物 生物活性肽 提取 纯化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型生物活性肽构建策略研究进展
11
作者 闫健铭 方禹鑫 +1 位作者 胡明阳 董娜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189,共7页
生物活性肽(BAPSs)具有抗菌、抗氧化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生物活性肽易受体内复杂环境影响,在未发挥出特定功效前被降解;为提高其稳定性、增加半衰期,采用规避酶切位点、引入蛋白酶抑制剂、纳米自组装... 生物活性肽(BAPSs)具有抗菌、抗氧化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生物活性肽易受体内复杂环境影响,在未发挥出特定功效前被降解;为提高其稳定性、增加半衰期,采用规避酶切位点、引入蛋白酶抑制剂、纳米自组装、环化、脂酰化、糖基化、非天然氨基酸替换等多种分子设计和结构改造策略,提高生物活性肽的稳定性、拓宽其应用潜能。综述了稳定型生物活性肽的构建策略,可为未来生物活性肽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 稳定性 分子设计 结构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蛋白肽的制备及延缓皮肤衰老作用功效研究进展
12
作者 石径 马淑平 +3 位作者 田顺风 罗永康 姜燕飞 赵春月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16-424,共9页
弹性蛋白是弹性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赋予皮肤等组织弹性和抗张能力的重要结构蛋白,弹性蛋白肽作为弹性蛋白的酶解产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在延缓皮肤衰老和皮肤修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食源性弹性蛋白肽的结构、来源、制备和生... 弹性蛋白是弹性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赋予皮肤等组织弹性和抗张能力的重要结构蛋白,弹性蛋白肽作为弹性蛋白的酶解产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在延缓皮肤衰老和皮肤修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食源性弹性蛋白肽的结构、来源、制备和生物活性,综述了弹性蛋白肽在延缓皮肤衰老方面的作用机制,并概述了弹性蛋白肽改善皮肤衰老表现相关的体内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研究进展。目前弹性蛋白肽已广泛应用于功能性食品和美容护肤产品等领域,但在来源发掘、制备工艺优化、功效评价、作用机制和大样本量临床试验等方面仍需更多的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具有抗皮肤衰老功效的弹性蛋白肽在食品营养、保健美容、医疗美容和皮肤治疗等领域将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蛋白肽 食源性生物活性肽 制备方法 延缓皮肤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火腿酶解肽的制备工艺优化及理化性能表征
13
作者 王伟强 郑宇 +2 位作者 许为民 王彦波 陈杰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67-278,共12页
以透析除盐制备的金华火腿浓浆为酶解底物,以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DH)、肽得率结合感官评价筛选出酶解金华火腿最适蛋白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适蛋白酶制备金华火腿酶解液。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最适合用于金华火腿酶解液的制备,... 以透析除盐制备的金华火腿浓浆为酶解底物,以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DH)、肽得率结合感官评价筛选出酶解金华火腿最适蛋白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适蛋白酶制备金华火腿酶解液。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最适合用于金华火腿酶解液的制备,最佳酶解条件为酶底比1600 U/g,pH8.0,底物浓度10%,酶解温度37℃,酶解时间5 h,优化后酶解液水解度为9.74%,肽得率为40.60%。酶解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IC_(50)为8.02 mg/mL,ABTS+自由基清除率IC_(50)为4.61 mg/mL,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但对Fe^(2+)螯合能力活性较低。酶解肽具有良好的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激活能力,1 mg/mL时激活率为65.62%。酶解肽的分子量主要集中在2000 Da以下,占肽总量的88.95%。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共鉴定出3235条金华火腿酶解肽单肽,其主要来源为肌球蛋白、ABC转运蛋白和肌动蛋白。研究结果将为产业界挖掘金华火腿生物活性物质提供新思路,为火腿行业发展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火腿 酶解肽 工艺优化 体外生物活性 分子量分布 氨基酸组成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多肽治疗口腔疾病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黄伟满 王钰静 +1 位作者 汪夕狄 李昆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7-912,共6页
多肽类药物具有特异性强、免疫原性低、低蓄积性以及较少的药物相互作用等优点,已成为治疗各类疾病的新型高效药物。多肽类药物可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调节等方式发挥作用,近年来在口腔感染性疾病、组织损伤与修复、抗肿瘤以及病因复杂的... 多肽类药物具有特异性强、免疫原性低、低蓄积性以及较少的药物相互作用等优点,已成为治疗各类疾病的新型高效药物。多肽类药物可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调节等方式发挥作用,近年来在口腔感染性疾病、组织损伤与修复、抗肿瘤以及病因复杂的口腔黏膜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口服给药是目前首选给药方式,具有无创、无痛及易于管理等特点,但存在消化道内pH环境导致多肽类药物失效甚至降解的问题。目前口腔疾病的治疗方式常为局部用药,不需要经由胃肠道给药,避免了降解作用和首过效应。但当前研究理论不足以及药物合成成本较高的现状限制了多肽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未来仍需加强相关研究以推动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多肽 口服给药 药物降解 口腔疾病 生物学特性 临床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壳活性肽对中华鳖肌肉抗氧化能力和昼夜节律的调控作用
15
作者 杨赛杰 李虹辉 +3 位作者 黄超 杨虎城 雷艳丽 周杰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6-134,共9页
[目的]分析虾壳活性肽(PCSBP)对中华鳖生长性能、肌肉抗氧化能力和昼夜节律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0.05%,0.10%,0.20%,0.50%)的PCSBP饲喂中华鳖70 d,测定其生长指标、肌肉抗氧化性能以及昼夜节律相关基因... [目的]分析虾壳活性肽(PCSBP)对中华鳖生长性能、肌肉抗氧化能力和昼夜节律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0.05%,0.10%,0.20%,0.50%)的PCSBP饲喂中华鳖70 d,测定其生长指标、肌肉抗氧化性能以及昼夜节律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初步探究PCSBP对中华鳖肌肉抗氧化能力和昼夜节律的调控作用。[结果]随着日粮中PCSBP浓度的增加,中华鳖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显著升高趋势,并降低了饲料转化率。中华鳖肌肉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随着PCSBP浓度的升高呈显著升高趋势;同时,PCSBP显著上调抗氧化关键信号分子nrf2、keap1基因表达,并激活抗氧化酶基因sod1、sod2、cat、gpx1、gpx2、gpx4、gstk1、gstz1表达。此外,PCSBP显著调节昼夜节律核心基因bmal1、clock、nr1d2、per1、per2、cry1、cry2、npas2的表达,且在PCSBP介导下抗氧化信号通路nrf2-keap1与昼夜节律核心基因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与bmal1、clock、per2、cry1、cry2、aanat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与npas2、rora、rorc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PCSBP对中华鳖肌肉抗氧化能力和昼夜节律具有调控作用,可有效增强机体的抗氧化应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壳活性肽 中华鳖 肌肉 抗氧化能力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鱼生物活性肽酶法制备和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16
作者 吴园园 郑克炜 +4 位作者 李文珠 李澄 严小军 马庆保 姜维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5-433,共9页
带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种,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是制备生物活性肽的优质来源。本文综述了带鱼活性肽的酶解法制备工艺及相关辅助方法,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较为广泛,碱性和木瓜蛋白酶是制备带鱼活性肽常用酶种,但对于酶解液中哪... 带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种,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是制备生物活性肽的优质来源。本文综述了带鱼活性肽的酶解法制备工艺及相关辅助方法,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较为广泛,碱性和木瓜蛋白酶是制备带鱼活性肽常用酶种,但对于酶解液中哪些肽序发挥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阐述了带鱼活性肽抗氧化、降血压、抗菌、降血糖、抗疲劳、抗贫血、动物生长调节等活性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带鱼活性肽的活性评价方法、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效果,但目前关于带鱼活性肽的研究多停留在体外活性层面,体内活性验证和分子层面的研究是未来的重要方向;本文还总结和展望了带鱼活性肽研究中的问题,以期为带鱼活性肽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带鱼源生物活性肽制备简便且活性丰富,在食品工业、保健品以及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鱼 生物活性肽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紫苏籽肽提取工艺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17
作者 张千 马崎闰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8-172,共5页
紫苏籽肽是从紫苏籽中提取的一种活性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保健功能。紫苏籽肽富含多肽和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菌等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益。紫苏籽肽可以用于食品、药品、保健品等领域,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天然活性... 紫苏籽肽是从紫苏籽中提取的一种活性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保健功能。紫苏籽肽富含多肽和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菌等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益。紫苏籽肽可以用于食品、药品、保健品等领域,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天然活性物质。目前的提取工艺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紫苏籽肽损失,提取率较低,影响了紫苏籽肽的有效利用。另外,由于工艺条件和操作技术的不同,提取得到的紫苏籽肽质量存在一定的波动,难以保证稳定的产品质量。该研究基于此,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紫苏籽肽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例1∶23、碱提pH值10.5、碱提温度50℃和碱提时间22.3 min,在此加工条件下,紫苏籽肽提取率为54.11%。通过研究提取工艺,可以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紫苏籽肽的功能,为人们提供更多健康产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籽肽 提取工艺 开发和利用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肽的制备工艺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重阳 马世峰 +5 位作者 耿仕夏 吴娜莎 张淼 姚婷 王继彤 晁伟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2-141,共10页
生物活性肽主要来源于动物蛋白、植物蛋白、微生物蛋白以及合成肽,具有调节生理活动、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菌等重要作用。生物活性肽应用于水产饲料,能显著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抗病能力及生长性能。其制备工艺主要包括酶解法、微... 生物活性肽主要来源于动物蛋白、植物蛋白、微生物蛋白以及合成肽,具有调节生理活动、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菌等重要作用。生物活性肽应用于水产饲料,能显著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抗病能力及生长性能。其制备工艺主要包括酶解法、微生物发酵法、化学水解法、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合成法。但存在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在水产饲料中的稳定性差、吸收率较低等问题,优化生物活性肽的制备工艺、提高稳定性及生物利用率是提升其在水产饲料中应用效果的关键。文章综述了生物活性肽的来源、制备工艺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推动水产养殖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 生产工艺 功能特性 动物营养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活性肽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涵 陈家磊 +10 位作者 杨礼 熊霞 刘思洋 朱师良 杨朝武 余春林 张增荣 邱莫寒 胡陈明 夏波 宋小燕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92-2302,共11页
本文旨在研究大豆活性肽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大恒黄羽肉鸡公鸡8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0.2 g/kg恩拉... 本文旨在研究大豆活性肽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大恒黄羽肉鸡公鸡8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0.2 g/kg恩拉霉素,试验组分别饲喂以0.2%、0.4%、0.6%的大豆活性肽替代基础饲粮中豆粕的试验饲粮。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1)抗生素组和0.2%大豆活性肽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之间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无显著差异(P>0.05)。3)各组之间血常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4)0.2%大豆活性肽组的胸肌45 min肉色显著高于对照组、抗生素组和0.4%大豆活性肽组(P<0.05)。各组之间胸肌45 min和24 h pH、24 h肉色、滴水损失、蒸煮损失以及肌纤维直径、横截面积和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5)抗生素组和0.2%、0.4%、0.6%大豆活性肽组的血清溶菌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2%大豆活性肽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各组之间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7)抗生素组和0.2%大豆活性肽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0.2%大豆活性肽可提高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改善肉品质和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且具有替代抗生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活性肽 黄羽肉鸡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免疫功能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味肽的苦味机制及脱苦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蒲明慧 吴昊 +2 位作者 文李 陈茂龙 程云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44-356,共13页
蛋白质水解过程中形成的苦味肽会导致食品出现苦味,苦味肽从口感角度往往被认为是不受欢迎的成分。然而,有研究表明其中一些苦味肽显示出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及有助于缓解慢性疾病的特性。因此,阐明苦味肽的苦味机制对于改善食品... 蛋白质水解过程中形成的苦味肽会导致食品出现苦味,苦味肽从口感角度往往被认为是不受欢迎的成分。然而,有研究表明其中一些苦味肽显示出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及有助于缓解慢性疾病的特性。因此,阐明苦味肽的苦味机制对于改善食品口味和生物活性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前期研究报道提出了Q值、苦味氨基酸、苦味指示基序和空间结构等肽苦味影响因素,但普适的机制尚未得到阐明。酶法或非酶法去苦味策略已在实验室及工业化规模中实施应用,其中酶法因高效、安全而广受关注,具有脱苦能力或潜力的和来源于动物、植物与微生物的酶被研究者不断鉴定并报道。本文较全面地总结苦味肽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苦味肽的来源、生物活性、鉴定方法、苦味机制及酶法/非酶法脱苦方法等,同时归纳总结不同来源的具有脱苦味能力或潜力的酶的共有特性,并展望苦味肽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味肽 生物活性 苦味机制 脱苦 微生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