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强热镀锌钢丝的腐蚀行为
1
作者 张菊辉 吕刚 +1 位作者 衣存浩 管仲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通过人工配置海水溶液,对超高强热镀锌钢丝(USHGSWs)开展干湿循环盐雾实验,以模拟热带海洋浪花飞溅区环境。基于失重法、腐蚀深度评估钢丝腐蚀程度,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扫描电镜及能谱确定腐蚀产物的晶体结构及元素含量,分析镀锌钢丝在... 通过人工配置海水溶液,对超高强热镀锌钢丝(USHGSWs)开展干湿循环盐雾实验,以模拟热带海洋浪花飞溅区环境。基于失重法、腐蚀深度评估钢丝腐蚀程度,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扫描电镜及能谱确定腐蚀产物的晶体结构及元素含量,分析镀锌钢丝在模拟海洋飞溅区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腐蚀实验初期,镀锌钢丝表面出现点蚀坑,之后点蚀相连并不断扩展,腐蚀产物主要为NaZn_(4)(OH)_(6)SO_(4)Cl·6H_(2)O、ZnO、Zn_(5)(OH)_(6)(CO3)_(2)。钢丝质量损失率与腐蚀天数符合二次函数,平均腐蚀深度与时间满足幂函数关系。与现有实验结果对比发现,加速腐蚀实验造成的钢丝质量损失及腐蚀深度均较大,相同时间下的质量损失率约为本实验的20.7~25.4倍,腐蚀深度约为本实验的36倍。本研究基于实验建立的海洋飞溅区镀锌钢丝腐蚀动力学模型及生成的腐蚀产物均与实际海洋环境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钢丝 人造海水 盐雾实验 腐蚀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浸镀锌行业含锌固体废物产生和利用处置现状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宏博 王健 +3 位作者 王雪娇 孙国庆 王健媛 杨玉飞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1-1152,共12页
我国有上千家热浸镀锌企业,每年会产生上百万吨含锌固废,该行业固废产生量大、种类多、产生工艺类型多,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深入调查热浸镀锌行业现状,全面掌握了含锌固废的产生工艺环节、污染特性和利用处置情况,结合管理... 我国有上千家热浸镀锌企业,每年会产生上百万吨含锌固废,该行业固废产生量大、种类多、产生工艺类型多,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深入调查热浸镀锌行业现状,全面掌握了含锌固废的产生工艺环节、污染特性和利用处置情况,结合管理政策对行业内含锌固废类别的划分做出详细说明,并分析其利用处置及环境管理面临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建议,以期为产废企业对其后续利用、环境管理部门对其分级分类管理提供参考。经梳理发现:①热浸镀锌行业含锌固废主要有锌烟尘、锌浮渣、锌底渣三大类,锌烟尘产生于除尘系统,属于危险废物,锌浮渣和锌底渣产生于热镀锌锅内,需根据工艺情况判断其固废属性。②因热浸镀锌生产工艺多为人工操控,缺少标准自动化设计,行业未全面施行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导致产废量大,且污染物控制不稳定,易出现超标情况。鉴于热浸镀锌行业含锌固废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建议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推行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开发使用无氯或低氯助镀剂等措施,控制固废中锌的浸出浓度,以加强源头管控;研究制定污染控制标准,加强固废的全生命周期管控,推动利用技术的升级,进一步提高固废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浸镀锌 固体废物 利用处置 环境管理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钛低碳钢热镀锌起泡原因分析和处理
3
作者 吴灏 陈海燕 +6 位作者 李子斌 李力致 黄杏彪 廖启胜 袁华荣 陈丕茂 佟飞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0-337,共8页
在钢铁中加入Ti可以改善钢铁的焊接性能、加工性能等,还可以改善钢铁的微观结果,对合金钢可以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但是Ti含量过高,在热镀锌时镀层容易出现空泡缺陷。针对高钛低碳钢的热镀锌出现的空泡缺陷,结合材料显微技术和电化学动... 在钢铁中加入Ti可以改善钢铁的焊接性能、加工性能等,还可以改善钢铁的微观结果,对合金钢可以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但是Ti含量过高,在热镀锌时镀层容易出现空泡缺陷。针对高钛低碳钢的热镀锌出现的空泡缺陷,结合材料显微技术和电化学动力学对起泡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高钛低碳钢由于耐盐酸腐蚀性能较差,在较长时间酸洗时,由于Ti元素可钝化钢铁表面,材料发生点蚀的敏感性高,蚀孔中残留的H+容易作为去极化剂残留于孔内并生成H,在高温热浸镀时H被Fe-Ti晶体所捕获,冷却至常温常压时析放出;H2从狭窄的火山状孔口处释放,使镀层起泡,使镀层起泡。经生产实践验证,高钛钢热镀锌的酸洗时间须要严格控制在2~4 min,可有效消除镀层空泡缺陷。目前我国对含Ti极低碳钢的研究仍较为缺乏,这些结果对减少钢铁的镀层缺陷,提高钢铁镀层的防护性能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钛低碳钢 热镀锌 酸洗 析氢腐蚀 镀层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基镀锌脱锌缺陷分析及控制研究
4
作者 张富明 任志超 +2 位作者 张秋生 贾博 李新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7,共8页
热基镀锌超厚规格生产中,频发折弯脱锌缺陷。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脱锌产生的机理,发现抑制层位置存在氧元素富集现象;并根据6σ的方法筛选出产生脱锌的关键因子主要为炉压波动和热值波动。对关键因子深入分析,借助计算机辅助系... 热基镀锌超厚规格生产中,频发折弯脱锌缺陷。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脱锌产生的机理,发现抑制层位置存在氧元素富集现象;并根据6σ的方法筛选出产生脱锌的关键因子主要为炉压波动和热值波动。对关键因子深入分析,借助计算机辅助系统Fluent软件,模拟炉内快冷气体流场,模拟结果显示调整快冷喷嘴角度和吸风口位置可改善炉压波动;通过上述两点改善,实现了辊室炉压从最低0 Pa提高至100 Pa。针对热值波动范围3 550~4 150 kcal·N^(-1)·m^(-3)的问题,根据焦炉煤气热值测量值,建立天然气的与焦炉煤气混合比的计算模型,实现了焦炉煤气热值稳定至(4 060±100) kcal·N^(-1)·m^(-3)。经以上措施有效解决了热基镀锌超厚规格带钢脱锌缺陷,脱锌废品率由0.285%降低至0.013%,对其它卧式退火炉控制该缺陷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基镀锌 脱锌缺陷 工艺参数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钢连续热镀锌冷却过程模拟与参数分析
5
作者 田玉珠 李月发 +4 位作者 张艳影 谢天华 豆瑞锋 刘训良 温治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2,共6页
针对带钢连续热镀锌镀后冷却工艺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基于文章构建的带钢温度预测模型、镀锌层凝固模型,分析了带钢TV值、冷却气体流量、镀锌层厚度等因素对带钢在各个冷却段出口温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随着TV值的增加,冷却段二段与冷却... 针对带钢连续热镀锌镀后冷却工艺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基于文章构建的带钢温度预测模型、镀锌层凝固模型,分析了带钢TV值、冷却气体流量、镀锌层厚度等因素对带钢在各个冷却段出口温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随着TV值的增加,冷却段二段与冷却段三段出口处带钢宽度方向温差逐渐增大,温度在宽度方向的均匀性逐渐变差;对于冷却段一段,出口处带钢宽度方向表面温差逐渐减小,温度在宽度方向的均匀性逐渐变好。随着冷却段冷却气体流量的增加,冷却段出口处带钢温度分布越来越不均匀。镀锌层重量从50 g/m^(2)变化到200 g/m^(2)时,三个冷却段出口处温差增幅分别为2.21%、2.30%和2.43%,镀锌层质量对温度在宽度方向的均匀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凝固 气体射流冲击冷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热镀锌液中镁、铝元素的定量校正模型
6
作者 刘艳丽 安治国 +5 位作者 张天龙 刘洁 李茂刚 张容玲 梁媛媛 尤增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4-779,共6页
为了解决冶金工业中热镀锌液样品实时在线分析的技术难题,提出了题示研究。通过自主搭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在线监测装置,采用标准正态变换、多元散射校正、二阶导数(D2nd)和小波变换(WT)等预处理方法消除光谱散射效应、基线漂移及噪声,... 为了解决冶金工业中热镀锌液样品实时在线分析的技术难题,提出了题示研究。通过自主搭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在线监测装置,采用标准正态变换、多元散射校正、二阶导数(D2nd)和小波变换(WT)等预处理方法消除光谱散射效应、基线漂移及噪声,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VIP)筛选特征变量,并基于五折交叉验证优化VIP阈值,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对Zn-Al-Mg体系和Zn-Al体系热镀锌液中镁、铝元素的定量校正模型。结果显示,最佳光谱预处理-VIP-PLS模型的预测性能明显优于原始光谱-PLS模型。WT-VIP-PLS、D2nd-VIP-PLS模型分别对Zn-Al-Mg体系热镀锌液中镁和铝两种元素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其中镁、铝元素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34,0.9734,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1657,0.2509;WT-VIP-PLS模型对Zn-Al体系热镀锌液中铝元素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R^(2)为0.8497,RMSE为0.06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 偏最小二乘法 热镀锌液 镁元素 铝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镀锌钢丝生产过程中锌渣的形成原因及其控制措施浅析
7
作者 王钺涵 于喜彬 +4 位作者 王占学 王宝贵 孟庆申 童忠良 童贞祥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116,共4页
钢丝防腐蚀的方法中,热浸镀锌是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方式之一,而热镀锌中锌渣的产生造成了大量的成本增加及经济损失,本文基于热镀锌反应过程中锌渣形成机理进行分析,讲述了锌渣的形成原因,探究了锌渣中铁的来源,阐述了钢丝化学成分、热镀... 钢丝防腐蚀的方法中,热浸镀锌是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方式之一,而热镀锌中锌渣的产生造成了大量的成本增加及经济损失,本文基于热镀锌反应过程中锌渣形成机理进行分析,讲述了锌渣的形成原因,探究了锌渣中铁的来源,阐述了钢丝化学成分、热镀锌装备、压轴材质及钢丝镀锌前处理几个方面对锌渣产生量的影响,并介绍了降低锌渣的有效途径及常用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锌渣 标准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镀锌丝调直开裂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
8
作者 宫明江 王占学 +5 位作者 于茂来 刘智贤 边凤岚 李艳伟 边福林 杜庆新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0,共5页
低碳热镀锌钢丝是金属制品领域的重要产品。通过对开裂现象的宏观形貌和显微组织的观察,本论文对低碳热浸镀锌钢丝调直开裂现象进行原因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钢丝开裂的主要原因是镀层中锌铁合金层过厚及调直压力过大。为此,实验研究中... 低碳热镀锌钢丝是金属制品领域的重要产品。通过对开裂现象的宏观形貌和显微组织的观察,本论文对低碳热浸镀锌钢丝调直开裂现象进行原因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钢丝开裂的主要原因是镀层中锌铁合金层过厚及调直压力过大。为此,实验研究中系统调整了热镀锌生产工艺及镀后冷却工艺,将镀层中的合金层厚度控制在10~15μm范围;同时,调整了调直机轮型、距离等工艺参数。调整工艺后加工的低碳热浸镀锌钢丝未出现开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丝 调直开裂 合金层厚度 调直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方式对热浸镀锌丝缠绕性能和防腐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于喜彬 王钺涵 +5 位作者 李加革 程慧鹏 刘滨源 孙国庆 王新国 孙永鑫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112,共6页
为探究冷却方式对热浸镀锌丝缠绕性能和镀层防腐性能的影响问题,本文讨论了热镀锌镀层的形成过程以及水冷方式对镀层的影响,试验分别采用了缠绕试验、金相分析、盐雾试验等方式,研究了不同的冷却方式对热镀锌丝缠绕性能和防腐性能的影... 为探究冷却方式对热浸镀锌丝缠绕性能和镀层防腐性能的影响问题,本文讨论了热镀锌镀层的形成过程以及水冷方式对镀层的影响,试验分别采用了缠绕试验、金相分析、盐雾试验等方式,研究了不同的冷却方式对热镀锌丝缠绕性能和防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产工艺及水流量一定的条件下,采用环形冷却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锌铁合金层厚度从而提高热镀锌丝成品的缠绕性能和整体防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冷却方式 缠绕性能 防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和IPSO-RELM的带钢热镀锌板锌层厚度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军 王兴东 +2 位作者 汪洋 吴宗武 丁健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62-68,82,共8页
针对带钢热镀锌板锌层厚度偏差易受产线多变量强耦合和测厚仪滞后时间长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信息系数(MIC)以及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正则化极限学习机(IPSO-RELM)的带钢锌层厚度预测方法。首先,采集生产过程数据进行相关... 针对带钢热镀锌板锌层厚度偏差易受产线多变量强耦合和测厚仪滞后时间长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信息系数(MIC)以及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正则化极限学习机(IPSO-RELM)的带钢锌层厚度预测方法。首先,采集生产过程数据进行相关预处理;然后,利用MIC法对各参数变量进行重要性排序,确定影响锌层厚度的关键因素;最后,将筛选的变量作为输入项建立RELM预测模型,并通过IPSO算法优化模型的随机性参数,有效提高了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精度。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预测结果的拟合决定系数R^(2)为94.66%,预测误差在-4~4 g/m^(2)的样本点命中率达到96%,且模型的3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其他对比算法,证明了所提方法预测精度高,可为带钢热镀锌板产品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钢热镀锌 锌层厚度预测 最大信息系数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 正则化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钢热镀锌锌渣缺陷形成机理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石双 袁天祥 +3 位作者 刘延强 张良 黄立春 张逸忠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92,共10页
带钢连续热镀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具有经济性的防腐技术。然而,热镀锌过程难免会产生锌渣,锌渣的形成不仅会造成锌资源的损失,也会严重影响带钢的表面质量,因此控制锌渣的形成是带钢热镀锌质量控制的关键点。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带... 带钢连续热镀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具有经济性的防腐技术。然而,热镀锌过程难免会产生锌渣,锌渣的形成不仅会造成锌资源的损失,也会严重影响带钢的表面质量,因此控制锌渣的形成是带钢热镀锌质量控制的关键点。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带钢连续热镀锌锌渣缺陷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锌渣的形成机理,探讨了锌渣的影响因素,总结了锌渣的控制措施,证明通过一系列设备改进、工艺优化和规范操作等调整,可有效减少锌渣、降低锌耗、节省成本、提高质量。同时,对热镀锌技术锌渣缺陷的进一步有效预防与控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锌渣缺陷 形成机理 影响因素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除鳞工艺对热轧带钢热镀锌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宋木清 王少峰 +2 位作者 袁玮 何龙 黄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16-127,共12页
目的研究酸洗、湿法抛丸技术(Eco-Pickled Surface,EPS)、EPS+纤维刷工艺(EPS+plus)和干抛丸4种不同除鳞工艺对Q235B热轧带钢热镀锌质量的影响机理和规律,并将EPS和EPS+plus工艺处理后的热轧带钢在带钢热镀锌生产线上试制,实现大规模生... 目的研究酸洗、湿法抛丸技术(Eco-Pickled Surface,EPS)、EPS+纤维刷工艺(EPS+plus)和干抛丸4种不同除鳞工艺对Q235B热轧带钢热镀锌质量的影响机理和规律,并将EPS和EPS+plus工艺处理后的热轧带钢在带钢热镀锌生产线上试制,实现大规模生产。方法采用粗糙度轮廓仪测量4种表面除鳞处理后的Q235B钢板表面粗糙度,利用扫描电镜分析表面形貌及氧化皮残留情况。通过实验室热镀锌实验,观察镀锌层表面形貌,利用场发射电子探针(EF-EPMA)分析锌层截面形貌及成分面分布;通过折弯实验评定锌层结合力;去除表面镀锌层,计算锌消耗量,观察脱锌后表面抑制层形貌,并用能谱对其进行成分分析。将Q235B热轧带钢在鞍钢金固EPS生产线上进行EPS和EPS+plus处理后,分别在热镀锌生产线进行镀锌和镀锌铝镁工业试制,并对生产试制卷进行力学、折弯及杯突检测,以评定质量。结果酸洗、EPS、EPS+plus和干抛丸4种工艺处理后钢板表面粗糙度分别为1.4442、3.3305、2.3964、4.3388μm。EPS处理试样表面未发现有氧化铁皮的残留,EPS+plus处理试样仅有极少量的氧化铁皮残留。EPS和EPS+plus工艺处理钢板热镀锌试样基体与锌层之间均能形成连续较致密的抑制层,锌层结合力评为1级,且锌消耗量较小,分别为148.3、123.5g/m^(2)。结论EPS和EPS+plus工艺处理后钢板镀锌质量优于酸洗和干抛丸工艺,EPS和EPS+plus工艺处理后在热镀锌生产线上试制的实验卷满足镀锌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鳞工艺 EPS技术 热轧带钢 热镀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70 MPa级调质铸钢液态金属致脆失效原因及相应防护对策
13
作者 杨永强 马晓健 +2 位作者 王鹏 刘露芊 郑春雷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58,共5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等对某大型截面铸钢工件裂纹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裂高强度调质铸钢,在热浸锌过程中,基体产生了垂直于表面的裂纹,裂纹长度约为3 mm,且裂纹沿晶开裂。能谱结果表明,裂纹中富含大量锌,为典型的液... 采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等对某大型截面铸钢工件裂纹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裂高强度调质铸钢,在热浸锌过程中,基体产生了垂直于表面的裂纹,裂纹长度约为3 mm,且裂纹沿晶开裂。能谱结果表明,裂纹中富含大量锌,为典型的液态金属致脆现象。针对此情况,在热浸锌工艺、焊接工艺、成型工艺、涂装体系等方面给出了避免产生液态金属致脆的防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金属致脆 调质铸钢 热浸锌 沿晶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镀锌镀层白条缺陷研究及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永清 尹红国 +2 位作者 寸海红 蒋英箴 吴林倬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0,共5页
针对热镀锌产品镀层白条缺陷,研究了其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结果表明,白条缺陷由炉鼻子内锌灰黏附于带钢表面而形成,其成分是Zn和ZnO。白条缺陷影响因素主要有炉鼻子密封性、露点、带钢入锌锅温度、锌锅温度和排锌灰效果。通... 针对热镀锌产品镀层白条缺陷,研究了其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结果表明,白条缺陷由炉鼻子内锌灰黏附于带钢表面而形成,其成分是Zn和ZnO。白条缺陷影响因素主要有炉鼻子密封性、露点、带钢入锌锅温度、锌锅温度和排锌灰效果。通过对上述因素进行控制及优化,有效地消除白条缺陷,达到家电用钢表面质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炉鼻子 镀层白条 锌灰 露点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碱水巷道锚杆腐蚀机理与热浸锌防腐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15
作者 陈勇 范钢伟 +3 位作者 武振 殷聪 刘光旭 敦思勤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111,共8页
针对高温、碱性淋涌水(以下简称“碱水”)条件下锚杆腐蚀破坏造成的巷道严重变形与支护失效难题,以兖煤菏泽能化有限公司赵楼煤矿(以下简称“赵楼煤矿”)5305运输巷为研究背景,通过实验室实验,分析碱水、高温共同作用下锚杆腐蚀破坏特... 针对高温、碱性淋涌水(以下简称“碱水”)条件下锚杆腐蚀破坏造成的巷道严重变形与支护失效难题,以兖煤菏泽能化有限公司赵楼煤矿(以下简称“赵楼煤矿”)5305运输巷为研究背景,通过实验室实验,分析碱水、高温共同作用下锚杆腐蚀破坏特征和力学性能衰减规律,揭示锚杆腐蚀破坏机理,进而确定锚杆热浸锌防腐关键参数,并揭示其防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锚杆腐蚀呈现出由肋间“点”到锚杆“面”的渐序腐蚀变化过程;锚杆体屈服载荷、破断载荷随侵蚀时间的增大呈线性下降,延伸率随侵蚀时间的增大呈负指数函数降低。高温、碱水作用下铁离子循环发生氧化和脱水反应,生成Fe_(2)O_(3)并脱落是锚杆腐蚀破坏的内在机理;锚杆热浸锌可有效提高其耐腐蚀性能,且最佳热浸锌厚度为60μm。高温、碱水作用下浸锌锚杆表面生产稳定的ZnO钝化层可有效阻止锚杆腐蚀破坏和力学性能衰减。通过赵楼煤矿现场工业性试验,验证了锚杆热浸锌防腐与围岩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碱水 锚杆腐蚀 热浸锌防腐 巷道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热镀锌助镀剂中氯化铵的含量
16
作者 侯静 胡艳舒 +4 位作者 包涵 胡优石 张一驰 赵学聪 康莲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7-250,共4页
建立了自动电位滴定法准确测定热镀锌助镀剂中氯化铵含量的方法,探讨了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热镀锌助镀剂中氯化铵含量的复合掩蔽剂A用量、复合掩蔽剂加入的介质条件和滴定起始pH对滴定突跃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对... 建立了自动电位滴定法准确测定热镀锌助镀剂中氯化铵含量的方法,探讨了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热镀锌助镀剂中氯化铵含量的复合掩蔽剂A用量、复合掩蔽剂加入的介质条件和滴定起始pH对滴定突跃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对于氯化铵含量为10 g/L的助镀剂在体系介质pH为5~6时加入复合掩蔽剂A溶液15 mL、体积比为1∶1的甲醛水溶液5 mL,用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自动电位滴定仪滴定。方法学验证显示,线性回归方程为y=0.934 9x-0.043 25,r^(2)=1,氯化铵在5~40 g/L范围内与氢氧化钠消耗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重复测定6次,样品加标回收率范围在100.1%~100.8%,表明该方法的准确度高。不同人员和仪器7次测定消耗0.1 mol/L氢氧化钠的RSD值(n=7)为0.28%,氯化铵含量的RSD值(n=7)为1.28%,实验结果符合国家标准要求(RSD<5%),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t=1.329,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助镀剂 复合掩蔽剂 自动电位滴定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量热浸镀锌工艺机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胜民 赵晓军 +1 位作者 党建伟 何明奕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25,共7页
热浸镀锌是钢铁材料户外长效防护的最佳选择。传统的调整参数、试加合金等"试错法"难以满足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故全面、完整的热浸镀锌机理研究已迫在眉睫。针对我国批量热浸镀锌产量大、重经验轻理论、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等特... 热浸镀锌是钢铁材料户外长效防护的最佳选择。传统的调整参数、试加合金等"试错法"难以满足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故全面、完整的热浸镀锌机理研究已迫在眉睫。针对我国批量热浸镀锌产量大、重经验轻理论、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等特点,从镀层的形成机理、镀层的合金化机理、锌浴液态特征等方面综述分析了批量热浸镀锌工艺理论的研究现状和不足,指出了基体和锌浴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合金元素添加的可预测性、浸镀后表面粘附锌液层的结晶、锌浴液态特征等研究的重要性。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热浸镀锌机理:加强基材离开锌浴至冷却结晶结束这一阶段镀层组织结构的演变研究;在研究镀层合金化机理的同时,注重合金化镀层的应用推广,尤其是加强低合金高强钢的热浸镀锌研究;重视并加强锌浴表面张力、流动性、结晶特性的液态特征研究和数据积累;在形层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工艺参数进行镀层的预设计及镀层预控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量热浸镀锌 热浸镀锌 镀锌 镀锌层 形层机理 合金镀层 锌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锌液腐蚀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马静 王俊 +2 位作者 吕和平 孙宝德 林金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99,共4页
对热镀锌连续生产中受熔融金属腐蚀部件的防护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的研究工作可分为两大类:选择整体材料和表面处理。由于采用整体材料生产成本太高,且其耐熔融锌液腐蚀性能提高有限,采用表面处理提高抗锌液腐蚀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表... 对热镀锌连续生产中受熔融金属腐蚀部件的防护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的研究工作可分为两大类:选择整体材料和表面处理。由于采用整体材料生产成本太高,且其耐熔融锌液腐蚀性能提高有限,采用表面处理提高抗锌液腐蚀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表面处理有扩散渗硼、热喷涂层以及表面涂覆、隔离等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其特点。最后,对材料在熔融金属的现有腐蚀机理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熔融金属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镀锌渣真空蒸馏回收金属锌的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韩龙 杨斌 +3 位作者 杨部正 戴永年 刘大春 徐宝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01-104,共4页
随着锌一次资源的减少,如何有效的回收利用热镀锌渣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热镀锌渣真空蒸馏回收金属锌的原理和工艺进行探讨,理论计算和实验均证实该法的可行性。工业试验表明,控制适当的条件,可以得到含锌大于99.9%的金属锌。采用真... 随着锌一次资源的减少,如何有效的回收利用热镀锌渣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热镀锌渣真空蒸馏回收金属锌的原理和工艺进行探讨,理论计算和实验均证实该法的可行性。工业试验表明,控制适当的条件,可以得到含锌大于99.9%的金属锌。采用真空蒸馏法处理热镀锌渣,符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渣 真空蒸馏 金属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基热浸镀锌的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智 苏旭平 +1 位作者 尹付成 贺跃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2-14,18,共4页
简要介绍了热浸镀锌的工艺,分析了热浸镀锌时镀层的形成以及浸镀温度对镀层厚度的影响,分析了锌池合金元素对热浸镀锌的影响及硅的反应性问题。
关键词 钢基热浸镀锌工艺 防腐蚀技术 镀层质量 粘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