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疲劳荷载后螺栓连接的钢-混凝土组合界面摩擦性能研究
1
作者 赵钰臣 邢颖 +1 位作者 李伟 郭琪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11-2120,共10页
螺栓作为组合梁中新型剪力连接件,可提高结构装配化程度并避免焊接缺陷,本文对13组试件进行静力及疲劳试验,研究螺栓连接的钢-混凝土组合界面在疲劳荷载下的摩擦性能演化规律,得到了钢-混凝土组合界面的静摩擦承载力及循环荷载下的相对... 螺栓作为组合梁中新型剪力连接件,可提高结构装配化程度并避免焊接缺陷,本文对13组试件进行静力及疲劳试验,研究螺栓连接的钢-混凝土组合界面在疲劳荷载下的摩擦性能演化规律,得到了钢-混凝土组合界面的静摩擦承载力及循环荷载下的相对滑移、抗剪刚度、螺栓预紧力、磨损后摩擦系数。结果表明:摩擦抗剪连接在200万次循环后未发生疲劳破坏;螺栓预紧力在循环过程中持续衰减并与峰值荷载呈正相关,损失约为8.38%;磨损后界面的摩擦系数于10万次循环后降至最低值0.486,之后持续增大并超过初始静摩擦系数;由于咬合抗剪变化及磨粒迁移作用,磨痕深度先增大再降低,从微观尺度上揭示了混凝土界面摩擦性能疲劳的演化机理。研究结果为摩擦型螺栓剪力连接件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界面 螺栓连接 疲劳荷载 界面摩擦 磨损机制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ismic behavior and mechanism analysis of innovative precast shear wall involving vertical joints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建 邱洪兴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536-1547,共12页
To study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load-transferring mechanism of an innovative precast shear wall(IPSW) involving vertical joints,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were successively conducted ... To study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load-transferring mechanism of an innovative precast shear wall(IPSW) involving vertical joints,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were successively conducted on two test walls. The test results confirm the feasibility of the novel joints as well as the favorabl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walls, even though certain optimiza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the ductility. The load-transferring mechanism subsequently is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study.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show the load-transferring route of the novel joints is concise and definite. During the elastic stage, the vertical shear stress in the connecting steel frame(CSF) distributes uniformly; and each high-strength bolt(HSB)primarily delivers vertical shear force. However, the stress in the CSF redistributes when the walls develop into the elastic-plastic stage. At the ultimate state, the vertical shear stress and horizontal normal stress in the CSF distribute linearly; and the HSBs at both ends of the CSF transfer the maximum shear fo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ast shear wall vertical joint seismic behavior high-strength bolt connecting steel fra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3
作者 李盛 贾云翔 +3 位作者 郭铮 吕文达 于本田 李林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71,共13页
为探究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翼缘和腹板的弯矩比,通过对3种腹板螺栓布置形式的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连接节点接触面滑移特征和力学传递机理的分析,进行Ⅱ型截面组合梁螺栓连接节点弯矩分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梁摩擦... 为探究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翼缘和腹板的弯矩比,通过对3种腹板螺栓布置形式的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连接节点接触面滑移特征和力学传递机理的分析,进行Ⅱ型截面组合梁螺栓连接节点弯矩分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滑移和力学传力过程可分为翼缘外接触面未完全滑移和完全滑移以及翼缘内接触面完全滑移3个阶段;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接触面承担弯矩与无连接板截面弯矩之和等于该梁截面处的理论弯矩,腹板接触面承担的弯矩主要由其上的水平摩擦力承担;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接触面上的摩擦力随节点滑移而重新分配,腹板螺栓布置形式对连接节点弯矩分配系数影响明显;根据推出的组合梁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的弯矩分配系数计算式所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最大误差为7.13%,该计算可用于优化螺栓连接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截面双层组合梁 摩擦型螺栓连接节点 滑移 弯矩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工况下螺栓连接自松弛机理研究 被引量:47
4
作者 王崴 徐浩 +1 位作者 马跃 刘海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98-202,共5页
为研究振动工况下螺栓连接自松弛机理,利用ANSYS参数化语言建立考虑螺纹的三维螺栓连接有限元模型,用降温法加载预紧力,进行螺栓连接横向振动瞬态分析;研究横向激励幅值、初始预紧力、螺纹啮合面、螺栓头及螺母承压面以及连接物之间结... 为研究振动工况下螺栓连接自松弛机理,利用ANSYS参数化语言建立考虑螺纹的三维螺栓连接有限元模型,用降温法加载预紧力,进行螺栓连接横向振动瞬态分析;研究横向激励幅值、初始预紧力、螺纹啮合面、螺栓头及螺母承压面以及连接物之间结合面的摩擦因数等对螺栓连接自松弛影响。结果表明,横向振动时完全滑移先发生于螺纹啮合面处;横向激励幅值越小、初始预紧力越大、螺纹啮合面及螺栓头、螺母承压面摩擦因数越大,螺栓连接自松弛越不易发生;激励幅值一定时连接物间结合面摩擦因数对自松弛无影响,但摩擦因数越大,发生横向振动所需剪切载荷越大。研究结果对理解螺栓连接自松弛、指导防松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连接 振动 瞬态分析 预紧力 摩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层合板连接件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富生 刘洋 岳珠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1,共4页
在位移载荷作用下,基于二维有限元模型,通过编写材料失效准则和刚度退化规则的ABAQUS用户子程序USFLD,并考虑剪切非线性效应,分析了一般铺层下配合间隙、挤压面切向摩擦系数和开孔形状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单钉螺栓连接力学性能的影响。结... 在位移载荷作用下,基于二维有限元模型,通过编写材料失效准则和刚度退化规则的ABAQUS用户子程序USFLD,并考虑剪切非线性效应,分析了一般铺层下配合间隙、挤压面切向摩擦系数和开孔形状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单钉螺栓连接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的配合间隙、大的挤压面切向摩擦系数和开孔形状采用圆孔时均有利于提高连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板 螺栓连接 配合间隙 摩擦系数 开孔形状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栓联结预应力施加方法改进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金晶 吴新跃 郑建华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4,共5页
要在各种瞬态行为(碰撞、冲击等)中真实计算出含预紧螺栓结构系统的动态响应,就必须真实模拟出螺栓联结的真实内部应力分布。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只适合简化模型和轴向受力螺栓模型的轴向预紧力施加方法,并提出了使用局部降温法... 要在各种瞬态行为(碰撞、冲击等)中真实计算出含预紧螺栓结构系统的动态响应,就必须真实模拟出螺栓联结的真实内部应力分布。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只适合简化模型和轴向受力螺栓模型的轴向预紧力施加方法,并提出了使用局部降温法和等效摩擦法联合加载螺栓联结结构预应力的方法。将M24预紧螺栓结构的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正确地模拟出应力在预紧螺栓结构中的分布,应力计算值误差也在工程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紧螺栓联结 局部降温法 等效摩擦 瞬态分析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纹联接件的微动损伤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陶峰 张险峰 欧阳祖行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4-136,共3页
从试验和数值分析两个方面研究了螺栓预紧力矩对LY12CZ铝合金双盖板对接螺纹联接件微动损伤的影响。在高频疲劳试验机上进行了微动试验 ,对接触表面间的微动损伤状况进行了观察分析。此外 ,在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 ,用边界元法对联接板接... 从试验和数值分析两个方面研究了螺栓预紧力矩对LY12CZ铝合金双盖板对接螺纹联接件微动损伤的影响。在高频疲劳试验机上进行了微动试验 ,对接触表面间的微动损伤状况进行了观察分析。此外 ,在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 ,用边界元法对联接板接触面间的位移场和应力场进行了计算 ,并用微动摩擦功来衡量接触面上微动损伤的严重程度 ,所得的结果表明 ,螺栓预紧力矩值的大小对螺纹联接件的微动损伤有较大的影响 ,在某一力矩下其微动损伤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纹联接 预紧力矩 微动摩擦功 微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件强度控制的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杜运兴 宦慧玲 霍静思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2,共5页
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是否考虑构件间的摩擦力会直接影响构件强度控制情况下的承载力.根据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的作用机理对这种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数值实验方法模拟了这种情况的受力过程,用降温法模拟施加在高强螺栓上的预应力.结果表... 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是否考虑构件间的摩擦力会直接影响构件强度控制情况下的承载力.根据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的作用机理对这种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数值实验方法模拟了这种情况的受力过程,用降温法模拟施加在高强螺栓上的预应力.结果表明:当连接的承载力由构件强度控制时,若不考虑构件间的摩擦力,则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的承载力会被低估.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力 高强螺栓 降温法 接触分析 承压型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抗剪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8
9
作者 杜运兴 欧阳卿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25,共5页
针对现行规范在计算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的抗剪承载力时不考虑连接板之间的摩擦力,与承压型高强螺栓的受力机理不相符的问题,采用虚功原理推导了预拉力模拟方法,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这一连接的受力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连接的... 针对现行规范在计算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的抗剪承载力时不考虑连接板之间的摩擦力,与承压型高强螺栓的受力机理不相符的问题,采用虚功原理推导了预拉力模拟方法,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这一连接的受力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连接的承载力由螺栓强度控制时,若不考虑构件间的摩擦力,则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的承载力会被低估.在数值分析的基础上对这种连接方式的抗剪承载力提出了考虑连接板间摩擦力的计算方法.与有限元结果比较,该计算方法的误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力 螺栓 接触分析 承压型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拼接板厚度对框架中钢梁高强螺栓拼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启才 顾强 刘刚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1-134,共4页
拼接板厚度是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同时考虑材料、几何和接触状态3个非线性,对框架结构中钢梁高强螺栓拼接采用不同拼接板厚度时的性能,进行单调和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较薄的拼... 拼接板厚度是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同时考虑材料、几何和接触状态3个非线性,对框架结构中钢梁高强螺栓拼接采用不同拼接板厚度时的性能,进行单调和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较薄的拼接板时,试件的拼接区滑移出现得早,拼接板的塑性屈曲变形也变大;在设计中加大拼接板的厚度则不会对拼接区的性能造成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接板厚度 钢梁拼接 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 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向加载、卸载和振荡强耦合下机床螺栓结合部之摩擦能量耗散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红亮 余媛 +2 位作者 张屹 陈甜敏 郑金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58-73,共16页
在保持微凸体受法向力恒定的状态下,侧重导出切向力和变形量的切向加载、切向卸载和切向振荡接触方程。当2个球形微凸体接触时,构建每循环中切向接触摩擦能量耗散力学模型。按照赫兹静力弹性法向接触理论,得到微凸体顶端曲率半径。根据... 在保持微凸体受法向力恒定的状态下,侧重导出切向力和变形量的切向加载、切向卸载和切向振荡接触方程。当2个球形微凸体接触时,构建每循环中切向接触摩擦能量耗散力学模型。按照赫兹静力弹性法向接触理论,得到微凸体顶端曲率半径。根据微凸体分担法向力的光滑性与连续性法则,校正临界弹性变形微接触面积与临界变形量的数学表达式。面向有条件等式,在弹性和纯塑性变形基础上,建立整个结合部法向力与切向接触摩擦能量耗散的理论模型。以北京机电院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直线电机驱动Linear MC6000普莱诺五面体加工中心上的龙门横梁-导轨螺栓结合部为研究对象,分析法向预紧力、表面粗糙轮廓分形维数、切向力、分形粗糙度、相关因子、单轴向屈服应变及静摩擦因数等7个相对独立参数对切向接触摩擦能量耗散的影响规律。可视化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切向接触摩擦能量耗散随着法向预紧力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表面粗糙轮廓分形维数在较小范围内,切向接触摩擦能量耗散随着表面粗糙轮廓分形维数或分形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表面粗糙轮廓分形维数在较大范围内,切向接触摩擦能量耗散随着表面粗糙轮廓分形维数或分形粗糙度的增加而减小;切向接触摩擦能量耗散随着切向力、相关因子、单轴向屈服应变的增加而加大;切向接触摩擦能量耗散随着静摩擦因数的增加而降低与经典结论完全相反,这是因为当静摩擦因数较大时,根据近代分形几何理论可知法向预紧力越大,微滑趋势将更小,导致较小切向接触摩擦能量耗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向加载 切向卸载 切向振荡 机床 螺栓结合部 法向预紧力 切向交变力 摩擦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栓焊钢桥3种典型细节的疲劳损伤试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淳庆 邱洪兴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0-504,共5页
为了研究搭接节点、不承载角焊缝节点、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节点这3种典型栓焊钢桥细节的疲劳损伤演化规律,采用MTS疲劳试验机和正弦波加载的方法研究了这3种细节的损伤程度与循环比之间的关系,共进行了4个单面盖板搭接节点、2个不承载... 为了研究搭接节点、不承载角焊缝节点、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节点这3种典型栓焊钢桥细节的疲劳损伤演化规律,采用MTS疲劳试验机和正弦波加载的方法研究了这3种细节的损伤程度与循环比之间的关系,共进行了4个单面盖板搭接节点、2个不承载角焊缝节点和2个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节点的疲劳试验,建立了这3种典型细节基于Chaboche疲劳损伤模型的损伤演化方程:单面盖板搭接节点细节:D=1-[1-(n/Nf)0.1970]0.1779;不承载角焊缝节点细节:D=1-[1-(n/Nf)0.01606]0.01858;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节点细节:D=1-[1-(n/Nf)0.01147]0.02153,可用于栓焊钢桥的疲劳寿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焊钢桥 搭接节点 不承载角焊缝节点 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节点 损伤演化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板摩擦式钢框架节点震后可更换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天祺 邹昀 +3 位作者 蔡鑫 郑黎君 丁杰 赵桃干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0-146,共7页
主要针对梁腹板带有摩擦耗能螺栓的自复位钢框架节点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和可更换性能的试验研究,探讨该类节点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以及节点域的变形特征。在参数选型的基础上,对5组钢框架节点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 主要针对梁腹板带有摩擦耗能螺栓的自复位钢框架节点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和可更换性能的试验研究,探讨该类节点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以及节点域的变形特征。在参数选型的基础上,对5组钢框架节点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其中:4组试件具有自复位能力,分析了各试件的承载力、刚度、耗能性能和滞回特性等性能。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拼接节点能够利用摩擦螺栓的滑移提高节点的耗能能力,有效减少梁和柱主体构件的损伤,同时预应力筋提供了结构的自复位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之后,通过更换腹板及摩擦螺栓可以使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耗能性能与震前基本一致,从而实现结构功能的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节点 摩擦耗能螺栓 抗震能力 可更换性能 自复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界面黏滑摩擦模型参数辨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旭辉 徐超 吴斌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4-729,共6页
连接界面的非线性黏滑摩擦行为对结构的动力学响应有重要影响。基于描述界面多尺度黏滑摩擦行为的Iwan模型建模连接刚度和阻尼的非线性特性,利用连接结构的幅变非线性动力响应时程信息,提取响应包络作为特征参量,构造用于模型参数辨识... 连接界面的非线性黏滑摩擦行为对结构的动力学响应有重要影响。基于描述界面多尺度黏滑摩擦行为的Iwan模型建模连接刚度和阻尼的非线性特性,利用连接结构的幅变非线性动力响应时程信息,提取响应包络作为特征参量,构造用于模型参数辨识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并分别以含非线性连接的集总参数系统和螺栓搭接梁结构为对象,进行数值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所提取的特征量和构造的神经网络能够有效地应用于连接界面非线性黏滑摩擦模型参数的辨识,且具有简单、精度高和对噪声有一定鲁棒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结构 黏滑摩擦 神经网络 参数辨识 非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螺栓干涉连接结构压钉过程轴向力建模 被引量:5
15
作者 段元欣 钟衡 +1 位作者 张开富 程晖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02-1307,共6页
复合材料干涉连接结构在螺栓压入过程中,由于螺栓杆与连接孔孔壁间存在显著的轴向相互作用,有可能在复材孔周引起分层损伤,更准确的控制轴向力对于提升复材干涉连接结构强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干涉配合螺栓压入过程中接触关系的变化,... 复合材料干涉连接结构在螺栓压入过程中,由于螺栓杆与连接孔孔壁间存在显著的轴向相互作用,有可能在复材孔周引起分层损伤,更准确的控制轴向力对于提升复材干涉连接结构强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干涉配合螺栓压入过程中接触关系的变化,对压钉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并在经典层合板理论假设基础上,结合弹性力学复变函数方法,以干涉量为变量建立了螺接过程轴向力解析模型。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干涉压入压钉过程的仿真模型,验证了解析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配合 螺栓连接 解析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可靠度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解伟 忽惠卿 刘振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3-25,共3页
为使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计算更趋合理,结合大量有关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试验资料,通过对影响高强度螺栓连接承载能力的多种主要随机因素的分析,利用一次二阶矩实用概率理论,给出了一种当高强度螺栓连接达到最大设计容许承载力时的... 为使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计算更趋合理,结合大量有关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试验资料,通过对影响高强度螺栓连接承载能力的多种主要随机因素的分析,利用一次二阶矩实用概率理论,给出了一种当高强度螺栓连接达到最大设计容许承载力时的可靠度的评估方法,并结合具体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 连接 抗力 荷载效应 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系数对微车高强度螺栓联接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莫易敏 梁绍哲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08-1412,共5页
针对目前大多汽车厂商没有控制螺栓的摩擦系数,联接可靠性差的问题,通过对控制摩擦系数前后的微车常用的电镀锌高强度螺栓进行拧紧实验和不同摩擦系数的螺栓进行横向振动实验,并从控制扭矩系数稳定性、扭矩转化率、防松脱等方面分析了... 针对目前大多汽车厂商没有控制螺栓的摩擦系数,联接可靠性差的问题,通过对控制摩擦系数前后的微车常用的电镀锌高强度螺栓进行拧紧实验和不同摩擦系数的螺栓进行横向振动实验,并从控制扭矩系数稳定性、扭矩转化率、防松脱等方面分析了摩擦系数对螺栓联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摩擦系数的散差减小,扭矩系数的散差减小;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螺栓的防松性能越好,但是扭矩转化率越低。控制螺栓的摩擦系数能控制扭矩系数的稳定性,提高摩擦防松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车 高强度螺栓 摩擦系数 扭矩系数 防松 联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渐近失效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梅俊杰 倪爱清 王继辉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0-44,共5页
为了研究预紧力和摩擦系数对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强度的混合影响及其机理,使用ANSYS软件建立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单钉连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渗透接触法来模拟螺栓的预紧力,考虑各组件之间的接触摩擦和结构二次弯曲的影响,使用改进后的三... 为了研究预紧力和摩擦系数对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强度的混合影响及其机理,使用ANSYS软件建立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单钉连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渗透接触法来模拟螺栓的预紧力,考虑各组件之间的接触摩擦和结构二次弯曲的影响,使用改进后的三维Hashin失效准则和Camanho退化模型,对复合材料单钉连接进行渐进失效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分析结果表明,增大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和施加合适的预紧力均能提高接头强度。摩擦系数小时,通过增加预紧力来提高接头强度的效果不明显,反而使复合材料容易发生基体开裂。在施加预紧力的同时应综合考虑摩擦系数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螺栓连接 渐进失效 摩擦系数 预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栓法兰连接结构有限元模型参数确定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蒋国庆 马斌 陈万华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56,共6页
螺栓法兰连接广泛用于各种工业结构中,为准确预测该连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作用,需要建立准确高效的有限元模型。针对有限元建模过程中模型各种参数的确定问题,综合使用数值仿真手段和试验手段分别对模型网格参数和接触参数的确定开展... 螺栓法兰连接广泛用于各种工业结构中,为准确预测该连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作用,需要建立准确高效的有限元模型。针对有限元建模过程中模型各种参数的确定问题,综合使用数值仿真手段和试验手段分别对模型网格参数和接触参数的确定开展研究。参数确定后的螺栓法兰连接结构有限元模型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计算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连接 网格参数 摩擦系数 静力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黄河大桥病害高强螺栓节点修复及桥面板补强技术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刚年 王来永 +1 位作者 李伟 王希岗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1-158,共8页
胜利黄河大桥主桥为(60.5+136.5+288+136.5+60.5)m连续钢箱梁斜拉桥,桥面板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钢箱梁节段横缝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Friction-type High-Strength Bolt,FHSB)连接。受人为和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该桥运营33年后出现了横缝F... 胜利黄河大桥主桥为(60.5+136.5+288+136.5+60.5)m连续钢箱梁斜拉桥,桥面板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钢箱梁节段横缝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Friction-type High-Strength Bolt,FHSB)连接。受人为和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该桥运营33年后出现了横缝FHSB节点锈蚀、接触面磨光、正交异性钢桥面板U肋焊缝开裂与脱落、横缝折角等病害。对该桥病害进行统计及成因分析,并提出病害FHSB节点修复及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桥面板补强技术。拆除横缝位置处的原连接U肋拼接板,按照“纵横对称间隔拆除”的原则拆除原桥螺栓群,喷砂处理节点接触面,螺母侧朝下重新栓接更换的拼接板,栓焊新增的U肋拼接板,最后铺装UHPC桥面板。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横缝FHSB节点的抗滑承载力及主梁结构性能,并进行全桥荷载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横缝FHSB节点抗滑承载力恢复至设计值,修复施工阶段桥梁结构安全可靠,改造后主梁结构性能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摩擦型高强螺栓 连接节点 锈蚀 抗滑承载力 超高性能混凝土 桥梁修补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