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lasing plasmon of a split ring for label-free detection of single molecules and single nanoparticles
1
作者 Chunjie Zheng Tianqing Jia +3 位作者 Hua Zhao Yingjie Xia Shian Zhang Zhenrong Sun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04-512,共9页
This paper reports the plasmonic lasing of a split ring filled with gain material in water. The lasing mode(1500 nm)is far from the pump mode(980 nm), which can depress the detection noise from the pump light. The... This paper reports the plasmonic lasing of a split ring filled with gain material in water. The lasing mode(1500 nm)is far from the pump mode(980 nm), which can depress the detection noise from the pump light. The laser intensities of the two modes simultaneously increase by more than 10^3 in amplitude, which can intensify the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the pumping light and enhance the plasmonic lasing. The plasmonic lasing is a sensitive sensor. When a single protein nanoparticle(n = 1.5, r = 1.25 nm) is trapped in the gap of the split ring, the lasing spectrum moves by 0.031 nm, which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detection limit of 10^-5 nm. Moreover, the lasing intensity is also very sensitive to the trapped nanoparticle. It reduces to less than 1/600 when a protein nanoparticle(n = 1.5, r = 1.25 nm) is trapped in the g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el-free detection split-ring resonators plasmonic lasing single molecules and single nanopartic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道中段无源轻诱饵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金梁 王雪松 +1 位作者 李永祯 肖顺平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27-2134,共8页
借鉴稀薄流体力学领域里自由分子流动的相关知识,对箔条气球等典型的无源干扰在低轨道大气中所受的空气阻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对气球,导出了在低轨道大气中完全镜面反射时气球的阻力系数为2的结论;对箔条,首次导出了任意攻角下箔条所受... 借鉴稀薄流体力学领域里自由分子流动的相关知识,对箔条气球等典型的无源干扰在低轨道大气中所受的空气阻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对气球,导出了在低轨道大气中完全镜面反射时气球的阻力系数为2的结论;对箔条,首次导出了任意攻角下箔条所受阻力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各种因素对阻力系数的影响,得到了完全镜面反射时箔条阻力系数的近似公式。利用仿真方法得到了弹道导弹的典型弹道,基于此弹道,分析了气球和箔条的大气阻力随高度的变化曲线。最后对无源干扰的抛撒高度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分子流 气球 箔条 阻力系数 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平均自由程的热流计算壁面网格准则 被引量:15
3
作者 程晓丽 艾邦成 王强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3-1089,共7页
面向壁面热流Navier-Stokes方程数值计算的应用,研究了壁面法向网格尺度问题.从气体分子物理学角度,对壁面热流进行了微观统计分析,指出壁面热流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壁面法向网格尺度存在最优下限的原因.据此建立了一... 面向壁面热流Navier-Stokes方程数值计算的应用,研究了壁面法向网格尺度问题.从气体分子物理学角度,对壁面热流进行了微观统计分析,指出壁面热流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壁面法向网格尺度存在最优下限的原因.据此建立了一个新的壁面法向网格尺度准则,即MFP准则.该准则简单、实用,具有清晰的热力学物理意义,且只依赖于壁面局部参数.并以多种对比算例验证了MFP准则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热环境 热流 分子平均自由程 网格尺度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吕力 韦俊杰 +6 位作者 李晓峰 李燕华 封浑 欧阳列锋 姜炳坚 陈渊 韦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19-521,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和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依达拉奉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2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和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依达拉奉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24h后采集脑组织和血清,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SA法检测VCAM-1和ICAM-1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脑组织和血清ICAM-1、VCAM-1明显升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依达拉奉组脑组织ICAM-1、VCAM-1[(0.14±0.02)μg/L vs(0.19±0.04)μg/L、(0.12±0.02)μg/L vs(0.17±0.03)μg/L,P<0.05]和血清ICAM-1、VCAM-1[(1.03±0.29)μg/L vs(1.29±0.44)μg/L、(170.79±43.42)μg/L vs(261.85±73.05)μg/L,P<0.05]明显降低。结论依达拉奉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症状,其作用机制之一是抑制ICAM-1和VCAM-1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胞间黏附分子1 再灌注损伤 自由基清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葵花籽分离蛋白不同酶解产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海凤 王常青 +3 位作者 吕鹏 刘佳璐 许洁 赵陈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59,共4页
分别采用Alcalase酶与酸性蛋白酶、Alcalase酶与胃蛋白酶两种组合方式酶解葵花籽分离蛋白,依次得到多肽A和多肽B两组酶解产物。研究表明:这两组酶解产物对.OH、O2-.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均明显高于葵花籽分离蛋白(P<0.05);与谷胱... 分别采用Alcalase酶与酸性蛋白酶、Alcalase酶与胃蛋白酶两种组合方式酶解葵花籽分离蛋白,依次得到多肽A和多肽B两组酶解产物。研究表明:这两组酶解产物对.OH、O2-.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均明显高于葵花籽分离蛋白(P<0.05);与谷胱甘肽(GSH)相比,多肽A在一定范围内清除.OH和O2-.的效果显著高于GSH(P<0.05),清除DPPH.的效果低于GSH;而多肽B清除O2.-和DPPH.的效果不及GSH。电泳技术和凝胶层析分析发现,多肽A、B两组酶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有所不同,尽管这两种多肽的分子质量大部分都小于3 000 u,但是多肽A中小于1 000 u的多肽比例大于多肽B,达到62.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多肽 自由基 分子质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推进系统技术方案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韩先伟 周军 +2 位作者 唐周强 郭斌 张恩昭 《火箭推进》 CAS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将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应用于微推进系统可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并可满足微型航天器对性能、体积和质量等的特殊要求。本文针对微电热推力器(FMMR)和微型双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方案进行研究,采用直接蒙特卡罗(DSMC)方法,对影响FMM... 将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应用于微推进系统可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并可满足微型航天器对性能、体积和质量等的特殊要求。本文针对微电热推力器(FMMR)和微型双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方案进行研究,采用直接蒙特卡罗(DSMC)方法,对影响FMMR工作特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估;应用商用FLUANT软件,计算并分析了二维喷管流场的附面层情况;对无毒液体推进剂进行点火试验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对于FMMR当采用H2O作为推进剂工质,比冲为68.247s,推力为0.225mN,效率为52.6%。通过采取其它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比冲、推力和效率。对于微型双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采用醇类作燃料时,起动平稳、响应时间短。通过系统集成和一体化设计,微推进系统在未来微型航天器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MEMS 微电热推进 微型双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 直接蒙特卡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造酱油储藏期间呈味分子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袁尔东 常博 +1 位作者 陈志锋 任娇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10,共6页
文章对酿造酱油在储藏期内呈味分子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选取两种不同品牌的酿造酱油(酱油Ⅰ、酱油Ⅱ),分别在常温、50℃条件下储藏不同时间,测定其单宁含量、游离酚含量、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多肽分子量分布的变化情况,探讨这些呈味... 文章对酿造酱油在储藏期内呈味分子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选取两种不同品牌的酿造酱油(酱油Ⅰ、酱油Ⅱ),分别在常温、50℃条件下储藏不同时间,测定其单宁含量、游离酚含量、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多肽分子量分布的变化情况,探讨这些呈味分子变化可能对酱油风味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两种酱油的单宁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游离酚含量基本稳定;氨基酸组成不变,但其含量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发生明显变化;分子量<200Da的小分子肽逐渐聚合生成分子量为200~5000Da的多肽,进而生成分子量>5000Da的多肽。这些呈味分子变化的综合效应,使得成品酿造酱油的风味在储藏期间出现不可逆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酱油 呈味分子 单宁 游离酚 氨基酸 多肽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吸附、滑脱和自由分子流动效应的页岩基质渗透率计算模型 被引量:8
8
作者 曹成 李天太 +2 位作者 刘刚 高潮 王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53,8-9,共6页
为了研究页岩吸附层在不同含水饱和度和压力下对基质渗透率的影响,采用毛细管模型,并结合现有表观渗透率计算模型,分别建立考虑吸附、滑脱和自由分子流动效应的有机质渗透率、无机质渗透率和综合渗透率计算模型;通过与实验结果、现有渗... 为了研究页岩吸附层在不同含水饱和度和压力下对基质渗透率的影响,采用毛细管模型,并结合现有表观渗透率计算模型,分别建立考虑吸附、滑脱和自由分子流动效应的有机质渗透率、无机质渗透率和综合渗透率计算模型;通过与实验结果、现有渗透率计算模型结果对比,该模型在计算具有吸附特性的页岩气藏基质渗透率时与实验结果更接近,更符合实际情况。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山西组页岩为例,探讨页岩基质渗透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对于孔径小于10 nm的有机质孔,在开发初期压力较高(30 MPa)时,孔径越小,吸附气对有机质渗透率影响程度越大;在开发后期压力较低(5 MPa)时,孔径越小,滑脱效应和自由分子流动效应对有机质渗透率增加程度越大。开发过程中,兰缪尔压力越大,有机质渗透率增大率越大。2无机质孔径越大,吸附水对无机质渗透率伤害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有机质渗透率 无机质渗透率 综合渗透率 吸附层 滑脱效应 自由分子流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分子流微电热推力器(FMMR)流动模拟与喷嘴型面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茂林 毛根旺 +1 位作者 杨涓 夏广庆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7-110,共4页
FMMR是一种工作在自由分子流状态下的微电热推力器。考虑稀薄效应对FMMR喷嘴型面设计和分析的影响,采用直接蒙特卡罗(DSMC)方法模拟等截面、扩张型面、收缩-扩张型面3种不同喷嘴内的气体流动,分析了各种喷嘴型面对推力器性能的影响规律... FMMR是一种工作在自由分子流状态下的微电热推力器。考虑稀薄效应对FMMR喷嘴型面设计和分析的影响,采用直接蒙特卡罗(DSMC)方法模拟等截面、扩张型面、收缩-扩张型面3种不同喷嘴内的气体流动,分析了各种喷嘴型面对推力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FMMR采用扩张喷嘴相对于等截面喷嘴,有较大的性能提升,推力最大可增加38%,比冲最大可增加23%;采用收缩-扩张喷嘴较扩张喷嘴能进一步使推力增加21%,但对比冲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推进 自由分子流推力器 直接蒙特卡罗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翠平 姚梦宇 +3 位作者 叶柳 李爱侠 张子云 戴鹏 《大学物理实验》 2020年第1期29-33,共5页
电子顺磁共振(ESR)技术是一种研究顺磁性物质的未成对电子结构和动力学信息的波谱检测方法。近年来ESR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解析含有过波金属离子的单分子磁体的构象与功能,金属蛋白酶结构和催化机理,自由基相关的电... 电子顺磁共振(ESR)技术是一种研究顺磁性物质的未成对电子结构和动力学信息的波谱检测方法。近年来ESR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解析含有过波金属离子的单分子磁体的构象与功能,金属蛋白酶结构和催化机理,自由基相关的电子传递过程等。目前,随着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向微观世界探索的深入,一种基于NV的微观自旋磁共振技术日趋成熟,甚至达到了单分子单自旋的探测水平。本文综述了ESR技术在生物学领域应用的原理方法和研究进展,以及微观SER技术等的应用原理和进展,为更好地将ESR技术应用在蛋白质单分子结构解析与动力学研究、自由基反应途径解析,自旋标记分子的细胞内定位等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 自由基捕捉 自旋标记 NV 单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分泌型黏附素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道自由基和细胞间黏附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世顺 张振书 李淑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7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分泌型黏附素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道自由基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内毒素血症模型组(24只)和黏附素预处理组(预处理组,24只)。建模成功后6 h及1、4、7 d,各组分别...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分泌型黏附素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道自由基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内毒素血症模型组(24只)和黏附素预处理组(预处理组,24只)。建模成功后6 h及1、4、7 d,各组分别取6只大鼠剖杀,生化方法检测各时间点肠道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肠道ICAM-1的变化。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肠黏膜MDA、MPO、ICAM-1含量显著增高(P<0.05),SOD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黏附素预处理组大鼠回肠组织中MDA、MPO、ICAM-1含量明显降低(P<0.05),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氧化损伤在内毒素血症肠损伤中发挥一定作用,双歧杆菌分泌型黏附素可减轻肠道的氧化损伤,对肠黏膜屏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黏附素 内毒素血症 自由基 细胞间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的本质(续) 被引量:29
12
作者 赵凯华 罗蔚茵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5,共5页
惯性的本质(续)赵凯华,罗蔚茵,(北京大学物理系,北京100871;中山大学物理系,广州510275)4马赫对“绝对空间”的批判牛顿的绝对空间概念曾受到同时代的人,如惠更斯、莱布尼兹等的非难和诘责,但由于牛顿力学的巨... 惯性的本质(续)赵凯华,罗蔚茵,(北京大学物理系,北京100871;中山大学物理系,广州510275)4马赫对“绝对空间”的批判牛顿的绝对空间概念曾受到同时代的人,如惠更斯、莱布尼兹等的非难和诘责,但由于牛顿力学的巨大成就,二百余年中一直为人们普遍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 绝对空间 马赫原理 广义相对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钴高强高韧钢中奥氏体相价的电子结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耿平 刘静 董丽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20-823,共4页
利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对无钴高强高韧钢奥氏体中含碳与不含碳晶胞的价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到含碳晶胞的nA值大于不含碳晶胞的nA值,故在相的转变中主要考虑含碳晶胞的影响·在含碳晶胞中合金元素Ni,Si,Cr,M... 利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对无钴高强高韧钢奥氏体中含碳与不含碳晶胞的价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到含碳晶胞的nA值大于不含碳晶胞的nA值,故在相的转变中主要考虑含碳晶胞的影响·在含碳晶胞中合金元素Ni,Si,Cr,Mo与碳原子形成偏聚区,且Ni,Si与C的结合力比Cr,Mo的大,偏聚区能降低C的扩散能力,阻碍位错运动,推迟马氏体相变;使基体中保持高度的位错,也会导致材料中有一定数量的残余奥氏体,并细化奥氏体晶粒,使转变的马氏体尺寸减小,这对材料的韧性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钴高强高韧钢 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 价电子结构 晶胞 碳化物偏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分子点源法在非均匀出口羽流场模拟中的应用
14
作者 程晓丽 王强 阎喜勤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7-100,共4页
为满足高空稀薄流工程估算的精度和效率需求,将Woronovicz自由分子点源模型推广至非均匀出口发动机羽流场的计算模拟。采用分格技术剖分得到多独立点源,以此解决出口平面参数的非均匀性问题。10N双组元发动机羽流的质量和压力计算结果... 为满足高空稀薄流工程估算的精度和效率需求,将Woronovicz自由分子点源模型推广至非均匀出口发动机羽流场的计算模拟。采用分格技术剖分得到多独立点源,以此解决出口平面参数的非均匀性问题。10N双组元发动机羽流的质量和压力计算结果同实验符合良好,验证了自由分子点源模型的有效性。某实验型喷管羽流计算表明,点源模型在远场与DSMC方法基本吻合,两者误差在引入非均匀出口条件修正后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分子点源法 非均匀出口 羽流场 模拟 卫星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分子流微电热推力器流动模拟与性能预示
15
作者 陈茂林 毛根旺 +1 位作者 杨涓 夏广庆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6-71,共6页
为了精确的预示自由分子流推力器(FMMR)在不同工质、工况下的性能,采用直接模拟蒙特卡罗(DSMC)方法模拟FMMR内气体流动,计算了不同工质气体、工作压强和加热温度条件下的FMMR推力、比冲等性能,分析了工质、工作压强和加热温度对F... 为了精确的预示自由分子流推力器(FMMR)在不同工质、工况下的性能,采用直接模拟蒙特卡罗(DSMC)方法模拟FMMR内气体流动,计算了不同工质气体、工作压强和加热温度条件下的FMMR推力、比冲等性能,分析了工质、工作压强和加热温度对FMMR性能的影响。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工质气体的选择不影响FMMR的推力性能,但随着工质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小,推力器比冲迅速增加;在总压50~500Pa,温度300~600K条件下,推力器的比冲随总压和加热温度的增大而增加,推力随加热温度增大而减小,随总压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推进 自由分子流推力器 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法 数值模拟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质子转移反应中热化学和动力学的关系
16
作者 冯万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892-899,共8页
质子键合的分子簇的离子-分子反应中的热化学和动力学关系的考察结果表明:对于非烷基锁闭的分子簇,如(C2H5OH)nH+(5=1-3)和(CH3OH)3H+;与中性碱B的质子转移反应,属快速反应,其反应效率r是由总反应的自由能变化△γGm控... 质子键合的分子簇的离子-分子反应中的热化学和动力学关系的考察结果表明:对于非烷基锁闭的分子簇,如(C2H5OH)nH+(5=1-3)和(CH3OH)3H+;与中性碱B的质子转移反应,属快速反应,其反应效率r是由总反应的自由能变化△γGm控制,而与反应过渡态的本质无关。那些反应可能存在两个中间体,因电子转移导致质子从分子簇内部转移到中性碱,进而导致二个或三个溶剂分子的直接蒸发;烷基锁闭的质子键合的二聚体,如(CH3CN)2H+,(CH3OCH3)2H+,(CH3COCH3)2H+和(C3COOCH3)2H+,与中性碱的质子转移反应,其效率远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 质子转移反应 热力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分子合成最新进展 被引量:25
17
作者 田均均 张庆华 李金山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从含能分子设计、合成策略与路线优化、性能评价等角度对过去两年来含能材料合成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梳理了含能分子(含能离子盐和共价型含能分子)合成研究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指出以下几点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通过硝胺化... 从含能分子设计、合成策略与路线优化、性能评价等角度对过去两年来含能材料合成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梳理了含能分子(含能离子盐和共价型含能分子)合成研究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指出以下几点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通过硝胺化、羟基化以及N→O化等策略实现富氮杂环类含能离子盐的靶向合成、定向调控含能离子盐的结构和性能;注重于设计合成高氮含量的稠环结构、桥连骨架、以及共轭平面离域大π键结构的含能分子;加强新型B基含能分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将极端条件下的合成技术如超低温合成、超临界合成等充分应用于含能分子设计与合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分子 设计与合成 含能离子盐 无氯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蒸馏技术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闫雪梅 张勇 马海乐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06-210,共5页
详细介绍了分子蒸馏技术的分离机理及其分离特点;分析了分子蒸馏所需的条件及其优缺点;并对其国内外应用情况做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 技术应用 分子蒸馏技术 分离机理 详细介绍 应用情况 优缺点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1低毒性刨花板用脲醛树脂胶的研制(一)
19
作者 杜官本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102-107,共6页
通过讨论区分游离甲醛的存在方式,认为合理地制定胶粘剂合成工艺对降低刨花板甲醛释放量非常重要,同时介绍了以此理论为依据而进行的 CHI-1低毒刨花板用脲醛树脂胶的研究进展程度、CHI-1的技术性能及生产实践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脲醛树脂胶 研制 低毒性 刨花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苝二酰亚胺:有机膦盐基双组份共混电子传输层及其开路电压接近1.0 V的非富勒烯聚合物太阳电池(英文) 被引量:3
20
作者 GUPTA Monika 闫东 +2 位作者 沈福刚 徐建中 詹传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6-502,共7页
有机太阳电池的电子传输层(cathode interlayer,CIF)要求具备多种性质以利于实现高性能的电子传输与收集,这些性质包括可以与活性层形成优异的欧姆接触、高电子传输能力、低密度缺陷、高空穴阻挡能力等,而使用合适的双组份共混电子传输... 有机太阳电池的电子传输层(cathode interlayer,CIF)要求具备多种性质以利于实现高性能的电子传输与收集,这些性质包括可以与活性层形成优异的欧姆接触、高电子传输能力、低密度缺陷、高空穴阻挡能力等,而使用合适的双组份共混电子传输层可能更好地实现这些功能。本文中,我们选取苝二酰亚胺和四苯基溴化膦(PDINO:TPhPBr)来制备双组份共混的小分子CIF,并选取PBDB-T:IDTBR制备活性层。受体IDTBR的高分子空轨道(LIMO)能级、给体PBDB-T的低最高占据轨道(HOMO)能级以及小的给受体间的HOMO-HOMO能级差有利于得到高的开路电压(Voc),更主要的是,与单组份CIF相比,PDINO:TPhPBr所具有的更优异的性能使得所制备的非富勒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更高的Voc、短路电流(Jsc)和填充因子(FF)。最终,得到了8.27%的光电转换效率和1.0 V的Voc。这些结果说明了苝二酰亚胺和膦盐基双组份共混小分子CIF在提升电池性能方面所具备的巨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工程 电子传输层 非富勒烯 聚合物太阳电池 小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