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线性化学现象在催化剂设计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卢新宁 高艳妮 +2 位作者 余浩 华德润 李剑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32-1044,共13页
深入研究非线性化学现象有助于突破传统化学动力学的限制,发现新的反应路径和机制。将非线性化学现象应用于催化剂设计中,可以开发出新的催化材料和制备工艺。对非线性化学现象中的图灵结构、分形结构、神经网络等在催化剂设计中的应用... 深入研究非线性化学现象有助于突破传统化学动力学的限制,发现新的反应路径和机制。将非线性化学现象应用于催化剂设计中,可以开发出新的催化材料和制备工艺。对非线性化学现象中的图灵结构、分形结构、神经网络等在催化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在催化剂设计中,非线性化学可用于指导催化剂的配方、确定工艺参数、明确催化剂构型与活性关系等。随着非线性科学理论和实验技术的进步,通过对非线性化学的几何结构、二维和三维结构、拓扑结构等的深层认识,非线性化学有望成为突破催化剂设计瓶颈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化学 图灵 分形 神经网络 催化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时分形的网络流量认知模型
2
作者 汤萍萍 张晖 +1 位作者 董育宁 董国青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8-271,共14页
为解决传统分形特征在网络流量认知精度和速度上难以兼具的问题,以分形理论为基础提出网络流量空时分离思想并创建空时分形特征,以此设计一种新型的流量认知模型——空时分形模型(SFM)。空时分形观测空间序列和时间序列,然后基于勒让德... 为解决传统分形特征在网络流量认知精度和速度上难以兼具的问题,以分形理论为基础提出网络流量空时分离思想并创建空时分形特征,以此设计一种新型的流量认知模型——空时分形模型(SFM)。空时分形观测空间序列和时间序列,然后基于勒让德变换建立向量再折射到对偶空间形成特征。空时分形的物理含义在于从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获得数据突发特征,而传统分形是空时分形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的特征融合,空时分形相比传统分形刻画出更多细节特征,以此进行流量认知更为精准。此外,空时分形相比传统分形更易计算,使SFM在增强认知精度的同时提升认知速度。实验数据显示,SFM的认知性能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 认知精度 认知速度 分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裂纹分形维数的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标定的神经网络模型
3
作者 龚囱 戚燕顺 +4 位作者 缪浩杰 肖琦 熊良锋 曾鹏 赵奎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7-336,共10页
针对试错法在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标定过程中存在繁琐耗时,且无法定量评价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的裂纹匹配程度等局限性,统计并分析了近10年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取值范围,采用盒计数法获取了数值模拟试验、室内试验所得破坏后岩石表面... 针对试错法在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标定过程中存在繁琐耗时,且无法定量评价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的裂纹匹配程度等局限性,统计并分析了近10年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取值范围,采用盒计数法获取了数值模拟试验、室内试验所得破坏后岩石表面裂纹分形维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宏观弹性模量、宏观泊松比、峰值强度和裂纹分形维数等4个参数为输入层,黏结弹性模量、黏结法向与切向刚度比、黏结内聚力、黏结内摩擦角、黏结抗拉强度和摩擦系数等6个细观参数为输出层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比分析了考虑与不考虑裂纹分形维数时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标定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所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收敛速度、预测精度与泛化性能,测试集输出数据与期望值误差约为3.34%。(2)将裂纹分形维数纳入神经网络模型后,数值模拟所得弹性模量、峰值应力与泊松比等宏观参数与室内试验结果的误差小于3.00%,优于不考虑裂纹分形维数标定结果。(3)该方法可定量保障数值模拟所得裂纹不规则性与室内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其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对现有神经网络模型细观参数标定结果的修正。研究成果可为提高平行黏结模型细观参数标定效果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颗粒流 平行黏结模型 参数标定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A-UNet网络的煤岩组合体裂隙识别与三维重构
4
作者 王登科 王龙航 +6 位作者 秦亚光 位乐 曹塘根 李文睿 李璐 陈旭 夏玉玲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8,共13页
在煤岩组合体裂隙三维重构中,针对传统阈值分割方法无法准确确定煤岩之间的阈值大小从而导致裂隙分割效果不佳的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VRA-UNet煤岩组合体裂隙精确识别模型,为煤岩组合体裂隙精确识别提供了一种优化解决... 在煤岩组合体裂隙三维重构中,针对传统阈值分割方法无法准确确定煤岩之间的阈值大小从而导致裂隙分割效果不佳的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VRA-UNet煤岩组合体裂隙精确识别模型,为煤岩组合体裂隙精确识别提供了一种优化解决方案。为了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防止初始化模型参数过于随机,使用VGG16模块作为骨干特征提取网络。针对煤岩组合体裂隙拓扑结构复杂,非均匀性强等问题,在上采样部分引入使用残差连接且具有空间维度和通道维度的注意力模块(ResCBAM)增强模型特征提取能力,缓解模型梯度消失的问题。在下采样的末端加入了利用不同尺度卷积核的非对称空洞金字塔模块(AC-ASPP),通过多尺度的特征提取,提高模型对不同大小裂隙的识别能力。同时,利用煤岩组合体CT扫描图像数据集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VRA-UNet模型在裂隙提取和识别方面性能良好,平均交并比、像素平均值及识别精度分别为85.22%、90.80%和91.95%;与主流的分割网络UNet、PSPNet、DeeplabV3+、FCN和SegNet相比,VRA-UNet模型的平均交并比分别提高了6.05%、16.7%、10.77%、6.87%和6.4%,像素平均值分别提高了7.13%、13.29%、12.84%、7.4%和7.53%,识别精度分别提高了3.82%、14.45%、7.4%、5.58%和4.31%;VRA-UNet识别出的裂隙结构分形维数与原始CT扫描裂隙结构分形维数保持了良好的一致性,真实还原了煤岩组合体内部裂隙结构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组合体 裂隙识别 裂隙重构 卷积神经网络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页岩CT裂缝智能提取算法
5
作者 王飞 董金峰 +3 位作者 俞军 聂鑫 黄露逸 程茜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7-76,共10页
缝网压裂效果评价是判断页岩气储层压裂施工成功与否、优化后续开发方案的关键环节,其中对缝网形态的有效提取及定量表征是评价的主要手段,但常用的传统图像分割方法无法满足复杂形态裂缝网络的高精度识别要求。为提高缝网的识别精度,... 缝网压裂效果评价是判断页岩气储层压裂施工成功与否、优化后续开发方案的关键环节,其中对缝网形态的有效提取及定量表征是评价的主要手段,但常用的传统图像分割方法无法满足复杂形态裂缝网络的高精度识别要求。为提高缝网的识别精度,引入深度学习的方法,以分辨率为13.844μm的页岩CT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基于PyTorch框架,搭建了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基于经典的语义分割网络U-net,结合互惠仿射卷积并添加scSE模块,提出了一种新的语义分割模型MAC-Unet,以轻量化的模型结构实现了对裂缝形态信息的提取,最后结合分形理论,对三维裂缝信息进行了定量表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提出的MAC-Unet网络模型,引入MAConv和scSE模块,在不显著增加计算量的前提下,增强了图像特征的表达能力,在相对较少数据集的前提下,增强了模型的特征学习能力;②与经典深度学习算法U-net++、DeepLab V3+相比,MAC-Unet模型平均交并比更高,裂缝信息提取能力更强,能够较好地反映裂缝的真实形态和粗糙程度;③多重分形的方法能有效表征三维裂缝的复杂程度及空间非均质性等特征。结论认为,MAC-Unet模型提高了页岩CT图像裂缝的提取精度,为三维数字岩心模型的准确构建奠定了基础,该研究成果可为基于压裂后缝网形态的页岩数值模拟、压裂效果评价等工作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储层缝网 CT图像 裂缝智能提取 深度学习 多重分形 三维数字岩心 MAC-Unet模型 压裂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shell的复杂网络簇生长维数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耀波 张胜 +1 位作者 王雨萱 熊聪源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7,共7页
传统簇生长法时间复杂度高、对分形标度关系刻画不够精准,且关键节点在控制网络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节点来分析网络自相似分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K-shell的复杂网络簇生长法,通过K-shell分解和节点信息熵选... 传统簇生长法时间复杂度高、对分形标度关系刻画不够精准,且关键节点在控制网络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节点来分析网络自相似分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K-shell的复杂网络簇生长法,通过K-shell分解和节点信息熵选取核心层最具影响力节点作为簇生长法的种子节点计算网络的分形维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网络的分形性质刻画得更加细致,能够计算出更加准确的分形维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分形 K-SHELL 分形维数 簇生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噪声加权无标度小世界网络的一致性问题
7
作者 董宇泽 章忠志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8,共9页
一致性问题是分布式系统和网络控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传统上,关于一致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无权网络,忽略了网络中边的权重影响。然而,现实中的网络,如交通网络、社交网络和电力网络,往往具有显著的加权特性,单纯依赖无权网络模型无法充... 一致性问题是分布式系统和网络控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传统上,关于一致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无权网络,忽略了网络中边的权重影响。然而,现实中的网络,如交通网络、社交网络和电力网络,往往具有显著的加权特性,单纯依赖无权网络模型无法充分刻画其中的复杂交互行为。为了将权重影响纳入网络分析,重点研究了一类伪分形加权网络簇,探讨了边的权重对网络一致性的影响。利用拉普拉斯矩阵构建基尔霍夫指标与网络一致性的关系,深入分析一致性问题在加权网络中的表现。通过计算在相邻迭代间不同指标的递推关系,推导出相关指标的精确计算公式,包括基尔霍夫指标、加法基尔霍夫指标、乘法基尔霍夫指标和网络一致性等重要量的计算公式。数值分析表明,随着网络规模的增长,加权网络中的一致性逐渐收敛为常数,网络能够更好地抵抗外部噪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网络 电阻距离 基尔霍夫指标 一致性问题 伪分形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和Multi-fractal spectrum的BP水机故障诊断 被引量:5
8
作者 薛延刚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55-460,共6页
为了准确判断水轮机组的故障,提高水轮机组诊断的精确性,建立了EMD-Multi-fractal spectrum和改进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机组振动故障诊断模型.选取水轮发电机组不同工况下的轴系正常、轴承油膜涡动、转子部件不平衡、转子不对中等状态,采... 为了准确判断水轮机组的故障,提高水轮机组诊断的精确性,建立了EMD-Multi-fractal spectrum和改进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机组振动故障诊断模型.选取水轮发电机组不同工况下的轴系正常、轴承油膜涡动、转子部件不平衡、转子不对中等状态,采集各状态下的振动信号.经过经验模态分解得到振动信号波各种故障信号的EMD分量,根据信号波形趋势图由EMD系数提取出波形样本,再由多重分形谱算法提取波形样本的特征值alpha(q),f(q),将该特征向量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分类识别.将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应用于全部样本,得到测试正确率为100%.该模型用波形提取信号特征代替了传统的频谱特性,并结合先进的多重分形谱进行诊断识别,为水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应用信号采集于水电厂运行的水轮机,根据诊断的结果对轴系各个部件进行局部校正,通过检测发现振动和摆度都大大减弱.该方法提高了检测精度,增强了人机交互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组 故障诊断 经验模态分解 多重分形谱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山地区断裂网络体系拓扑结构及分形特征
9
作者 王迪 王兴平 +2 位作者 于亚洲 李明尚 李伟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427,共13页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拉阿拉特山(哈山)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对不同层系断裂精细解析的基础上,对断裂网络体系的拓扑参数(节点、分支类型)统计及分维值计算,定量表征了研究区不同层系断裂网络体系的拓扑结构及分形特征,结合研究区油气分布...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拉阿拉特山(哈山)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对不同层系断裂精细解析的基础上,对断裂网络体系的拓扑参数(节点、分支类型)统计及分维值计算,定量表征了研究区不同层系断裂网络体系的拓扑结构及分形特征,结合研究区油气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断裂以NE、NEE(近EW向)为主;不同层系断裂体系的拓扑结构具有差异性,P1时期I型节点占比为4个时期中最少,Y型节点占比为4个时期最多,I-I分支、I-C分支和C-C分支占比较为平均。P2时期I型节点占比最高,Y型节点数量较少,连接节点数量最高为138,I-I分支占比多,I-C分支占比适中,C-C分支占比较少。T时期I型节点最多,Y型节点数量较少,I-I分支占比高,I-C占比次之,C-C分支占比最低。J—K时期I型节点占比最多,Y型节点占比较少,I-I分支占比最多,I-C分支和C-C分支占比较少。由深到浅I型节点占比先增多后减少,I-C分支、C-C分支的比例先减少后增大,连通性由好变差,再变好;不同层系断裂体系由深至浅分维值高值先变高后减少,断裂体系先复杂后变简单,分维高值区沿NE向主干断裂分布。结合研究区油藏分布特征发现,断裂体系的拓扑结构、分形特征与与油气藏分布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高拓扑值与高分维值的叠合区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网络体系 拓扑结构 分形特征 油气分布 哈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分形特征和ReSeqNet的双极化雷达海况分类方法
10
作者 黄文宇 熊刚 闵炳旭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3-100,共8页
海况等级分类是海洋监测和海上目标探测的基础,基于雷达回波的海态监测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显著优势。针对目前雷达海况分类无法兼顾准确率与时效性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雷达高分辨距离像(HRRP)分形特征和残差卷积循环序列分... 海况等级分类是海洋监测和海上目标探测的基础,基于雷达回波的海态监测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显著优势。针对目前雷达海况分类无法兼顾准确率与时效性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雷达高分辨距离像(HRRP)分形特征和残差卷积循环序列分类网络(ReSeqNet)的海况等级分类方法。首先,基于分形理论提取实测海杂波HRRP序列的q阶Hurst指数与奇异性功率谱,并构建了融合特征;其次,设计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架构的ReSeqNet,捕捉局部分形特征及其时间相关性以实现海态分类;最后使用实测数据集对所提网络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实现对低海况(二级、三级海况)、四级和五级海况三分类,其中高低海况二分类准确率为100%,高海况(四级、五级海况)分类准确率为99.4%,在回波积累时间更短的条件下比现有方法提升了约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海杂波 海况分类 广义分形特征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流塑网:高铁站区步行网络的分形发展模式
11
作者 张晨阳 史北祥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5,共8页
人的流动与集散是高铁站区发展状态的重要表征,完善的步行网络意味着站区形成了连贯的空间体系、高效的功能开发和高频的站城交互。从人流和网络的研究视角出发,基于分形城市的理论和方法,归纳出高铁站区步行网络渗流和漫延两种分形生... 人的流动与集散是高铁站区发展状态的重要表征,完善的步行网络意味着站区形成了连贯的空间体系、高效的功能开发和高频的站城交互。从人流和网络的研究视角出发,基于分形城市的理论和方法,归纳出高铁站区步行网络渗流和漫延两种分形生长机制,以及萌发期、连接期、融合期、成熟期四个发展阶段,进而构建“以流塑网”的研究框架。以南京南站站区为例,追踪其2006~2022年步行网络的分形发展过程,与其他5个对照站区进行量化测度比较研究,探讨步行活力的制约因素和影响机制。发现高铁站区步行网络的发展受到用地面积破碎、快速交通干扰、功能支撑不足等多重因素限制,其分形特征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站区 步行人流 城市网络 分形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平衡样本数据的轴承故障诊断模型与方法研究
12
作者 张伟业 缪维跑 +1 位作者 苏欢欢 李春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4-912,共9页
为解决滚动轴承不平衡样本的诊断问题,提出了将条件生成对抗网络与多尺度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相融合的诊断方法,通过该方法填充不平衡样本,采用分形盒维数筛选最佳生成样本,输入多尺度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完成故障特征提取,并与... 为解决滚动轴承不平衡样本的诊断问题,提出了将条件生成对抗网络与多尺度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相融合的诊断方法,通过该方法填充不平衡样本,采用分形盒维数筛选最佳生成样本,输入多尺度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完成故障特征提取,并与原不平衡数据和传统样本填充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可扩充小样本故障数据,有效解决不平衡数据下轴承故障分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卷积神经网络 分形盒维数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fracture network dynamic simulation based on error analysis in rock mass of dam foundation 被引量:5
13
作者 ZHONG Deng-hua WU Han +2 位作者 WU Bin-ping ZHANG Yi-chi YUE P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919-935,共17页
Accurate 3-D fracture network model for rock mass in dam foundation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stability,grouting and seepage analysis of dam foundation.With the aim of reducing deviation between fracture network mode... Accurate 3-D fracture network model for rock mass in dam foundation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stability,grouting and seepage analysis of dam foundation.With the aim of reducing deviation between fracture network model and measured data,a 3-D fracture network dynamic modeling method based on error analysis was proposed.Firstly,errors of four fracture volume density estimation methods(proposed by ODA,KULATILAKE,MAULDON,and SONG)and that of four fracture size estimation methods(proposed by EINSTEIN,SONG and TONON)were respectively compared,and the optimal methods were determined.Additionally,error index representing the deviation between fracture network model and measured data was established with integrated use of fractal dimension and relative absolute error(RAE).On this basis,the downhill simplex method was used to build the dynamic modeling method,which takes the minimum of error index as objective function and dynamically adjusts the fracture density and size parameters to correct the error index.Finally,the 3-D fracture network model could be obtained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pplied for 3-D fractures simulation in Miao Wei hydropower project in China for feasibility verification and the error index reduced from 2.618 to 0.3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mass of dam foundation 3-D fracture network dynamic simulation fractal dimension error analysis relative absolute error(RAE) downhill simplex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视角下城市非规则道路网近百年演化过程研究
14
作者 韩宝睿 董任 丁梓轩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08,共6页
城市道路网在不同时期具有独特的网络结构,然而在近百年历程中如何演变,其过程并不清晰。研究以城市非规则道路网为例,通过历史资料整理提取了南京市鼓楼片区1900年来4个时期道路网,运用分形理论量化表达道路网覆盖均匀度和发育复杂度... 城市道路网在不同时期具有独特的网络结构,然而在近百年历程中如何演变,其过程并不清晰。研究以城市非规则道路网为例,通过历史资料整理提取了南京市鼓楼片区1900年来4个时期道路网,运用分形理论量化表达道路网覆盖均匀度和发育复杂度。结果表明:鼓楼片区非规则路网是由贯通性主干路牵引形成的;其路网相对稀疏,依然有更新和改进的空间;路网覆盖度和连通度近年来趋于平缓,城市应重视干道的功能拓展和“大院制”支路的打通。通过文献史料分析,解释了不同阶段规划思想、社会变革等因素对道路网演变起到的作用,认为历史古城道路网的更新保护应重视起牵引作用的骨架干道,同时重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需求,提升其可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百年演化 分形理论 道路网络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分形的行人轨迹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田 王钢 +1 位作者 赖健 汪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7-537,共11页
行人轨迹预测应用十分广泛,比如自动驾驶、机器人导航等。在轨迹预测中,一些不确定信息给轨迹预测任务带来了挑战,比如判别器中对轨迹信息判别的不确定,复杂的交互信息。在不确定信息处理科学领域,信息分形能有效处理不确定信息的不确... 行人轨迹预测应用十分广泛,比如自动驾驶、机器人导航等。在轨迹预测中,一些不确定信息给轨迹预测任务带来了挑战,比如判别器中对轨迹信息判别的不确定,复杂的交互信息。在不确定信息处理科学领域,信息分形能有效处理不确定信息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受此启发,为了充分处理判别器中轨迹信息判别的不确定性,提升预测精度,该文提出了基于信息分形的轨迹预测方法。首先,场景信息和历史轨迹信息被特征提取模块提取。然后,通过注意力模块获取到场景-行人之间的交互信息与行人-行人之间的交互信息。最后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信息分形生成合理的轨迹。在两个公共数据集ETH/UCY上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处理轨迹信息的不确定性,提高轨迹预测的精度。比如突然转弯、从后方超越前人、避让等行为的轨迹都能有效预测。在平均位移误差(ADE)和终点位移误差(FDE)上相比基准模型误差平均降低了11.11%和23.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轨迹预测 不确定信息处理 信息分形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破断距下开采覆岩裂隙网络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俊熙 张士川 +3 位作者 沈宝堂 肖越 李杨杨 张有成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共11页
为研究神东矿区不同破断距下开采覆岩裂隙网络分形特征,分析了基本顶周期破断距影响因素,选取大柳塔煤矿52505和上湾煤矿12401工作面进行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探究了不同破断距影响下覆岩裂隙网络分布特征,借助Matlab软件获取不同覆岩裂隙... 为研究神东矿区不同破断距下开采覆岩裂隙网络分形特征,分析了基本顶周期破断距影响因素,选取大柳塔煤矿52505和上湾煤矿12401工作面进行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探究了不同破断距影响下覆岩裂隙网络分布特征,借助Matlab软件获取不同覆岩裂隙网络分布分形维数,定量描述了覆岩裂隙发育特征,进一步探讨了覆岩裂隙传播影响下不同岩层沉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基本顶周期破断距主要因素包括基本顶厚度、抗拉强度以及承载载荷;大柳塔52505工作面、上湾12401工作面模拟开采平均破断距分别为20和30.4 m;不同破断距下覆岩裂隙网络的分形维数随煤层工作面推进呈现阶梯形增长态势,分形维数可较好地表征覆岩裂隙分布。两工作面最高离层裂隙发育高度与分形维数变化趋势均近似呈非线性正相关;不同破断距对覆岩整体裂隙发育扩展趋势影响显著,工作面回采前期大柳塔52505工作面分形维数相对较低,回采中后期则相反,破断距小,覆岩整体裂隙发育程度相对较高;两工作面覆岩沉降曲线呈“凸”型,近似以采空区中部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断距 覆岩运动 覆岩裂隙网络 分形维数 周期来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西部地区断裂体系的拓扑结构、分形特征及其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赛婷 胡林 +5 位作者 李明 王迪 陈林 程燕君 徐彬 吴智平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6,共11页
为明确含油气盆地中断裂体系结构特征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文章以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文昌A凹陷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对各层系断裂精细解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断裂网络体系的节点、分支类型分析及分维值计算,定量表征了研究区断裂网络体系... 为明确含油气盆地中断裂体系结构特征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文章以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文昌A凹陷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对各层系断裂精细解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断裂网络体系的节点、分支类型分析及分维值计算,定量表征了研究区断裂网络体系的拓扑结构及分形特征,并就断裂网络体系拓扑结构、分形特征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受控于区域拉张应力顺时针方向的转变,研究区断裂发育以NE向为主转变为以NWW向为主;不同层系断裂体系的拓扑结构具有差异性,珠三南断裂、珠三6号断裂和珠三2号断裂附近拓扑值较高,由深至浅断裂体系的I节点的比例逐渐增大,Y、X节点的比例逐渐减小,I-I分支的比例逐渐增大,I-C、C-C分支的比例逐渐减小,连通性由好变差;不同层系断裂体系的分形特征具有时空差异,NE向断裂带和NW向断裂带交汇区分维值较高,由深至浅断裂体系的分维值先增大后减小,复杂程度先增强后减弱;断裂体系的拓扑结构、分形特征与与油气藏分布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高拓扑值与高分维值的叠合区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网络体系 拓扑结构 分形特征 断裂网络连通性 油气成藏 文昌A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裂缝网络复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圣鑫 付汇琪 +2 位作者 冯兴强 韩晓祥 王炳乾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3-578,共16页
裂缝网络分析在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发挥着着重要作用,致密砂岩裂缝网络复杂性分析对水力压裂优化、裂缝网络预测、裂缝建模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致密砂岩复杂的裂缝网络动态演化的实验研究,明确了裂缝网络的分形和多重分形谱特征... 裂缝网络分析在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发挥着着重要作用,致密砂岩裂缝网络复杂性分析对水力压裂优化、裂缝网络预测、裂缝建模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致密砂岩复杂的裂缝网络动态演化的实验研究,明确了裂缝网络的分形和多重分形谱特征,深入分析了裂缝网络的复杂性及其主控因素。通过岩石力学和X射线CT扫描实验确定了岩石力学和裂缝网络特征;通过扫描电镜实验、裂缝网络的分形分析定量化表征了致密砂岩微观组构和裂缝网络的分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致密砂岩的石英含量为28.08~52.88%,黏土含量为11.54~25.45%,粒度为61.18~184.55μm,孔隙度为8.125%~10.296%;单轴抗压强度介于69.09~188.33 MPa,弹性模量介于31.69~92.76 GPa;分形维数(DB)为1.28~2.35,谱宽(Δα)平均值为1.0851~1.3638。裂缝的萌生、扩展贯穿于应力–应变的全过程,裂缝网络的复杂性主要受控于致密砂岩的微观组构特征,并且具有明显的围压和尺度效应。三维裂缝网络的分形维数、多重分形谱的谱宽平均值可分别表征裂缝空间分布的复杂性和非均质性,两者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砂岩中石英、长石等脆性矿物含量越高、储层孔隙度越大、砂岩组成粒度越小裂缝网络分形维数越大,谱宽平均值越小;无围压情况下,样品裂缝网络的复杂性主要受控于微观组构特征,且随着轴向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存在围压的情况下,围压起主导作用,围压越大分形维数越小,谱宽平均值越大。而黏土矿物不利于复杂裂缝的形成;小尺度样品的分形维数和谱宽平均值大于尺度大样品的分形维数和谱宽平均值。砂岩的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与分形维数和谱宽平均值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裂缝网络 分形维数 多重分形谱 岩石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形维数和BP神经网络实现超声导波缺陷分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武静 饶子玉 +4 位作者 沈宇驰 廖斌 张伟伟 邹厚德 马宏伟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8-338,共11页
近年来,超声导波技术广泛应用于管道的无损检测中。然而,不同微小缺陷类型(如裂纹、孔洞、凹陷变形等)引起的缺陷回波微弱且无明显不同,使得微小缺陷的识别和分类始终是检测难点。为识别不同微小缺陷的类型,利用对微弱周期信号敏感的Duf... 近年来,超声导波技术广泛应用于管道的无损检测中。然而,不同微小缺陷类型(如裂纹、孔洞、凹陷变形等)引起的缺陷回波微弱且无明显不同,使得微小缺陷的识别和分类始终是检测难点。为识别不同微小缺陷的类型,利用对微弱周期信号敏感的Duffing系统,提出了基于Duffing系统的动力学指标分形维数和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信号特征分类方法。利用BP神经网络对输入参数进行训练。其中,输入参数分为两组。第一组输入参数为由小波能量值、时域参数、分形维数特征等组成的21维k_(1)向量。第二组作为对照组,其输入参数为波能量值、时域参数组成的18维k_2向量。上述两组均输出3维向量,即输出缺陷类型。数值模拟及实验验证均表明,在加入混沌指标分形维数后识别准确率明显提升。其中,数值模拟的准确率由86.35%提升至91.85%,实验中的准确率由83.16%提升至86.06%。数值模拟和实验都验证了利用分形维数和BP神经网络结合能够更好地完成管道缺陷的识别和分类。创新性地将分形维数作为BP神经网络的特征输入,有效提高了分类的准确率,实现了因管道中小缺陷实验数据不足或检测难度大的有效识别和精确分类。研究对于实际工程中管道缺陷分类,预防管道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超声导波 分形维数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页岩CT分形维数预测及其抗干扰能力应用
20
作者 孙丁伟 王磊 +2 位作者 杨栋 黄旭东 贾毅超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5-1052,共8页
【目的】为了深入探究页岩储层内部的孔裂隙分布规律以优化页岩油气的开发方案和提高产能。【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页岩CT图片分形维数预测方法,自主搭建适用于油页岩CT图片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分别将不同温度热解下的油页... 【目的】为了深入探究页岩储层内部的孔裂隙分布规律以优化页岩油气的开发方案和提高产能。【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页岩CT图片分形维数预测方法,自主搭建适用于油页岩CT图片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分别将不同温度热解下的油页岩样品CT切片和其对应的分形维数作为数据集和标签,对搭建好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预测,实现对页岩CT图片分形维数的提取。【结果】结果证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预测的页岩CT图片分形维数与盒子计数法计算得到的分形维数十分接近,大约差0.01,且在计算速度更快的情况下还可以很大程度地忽略CT图片的噪声和伪影。新方法有效地捕捉到了图像的结构特征,能够对图片的分形维数进行可靠的预估并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分形维数 机器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页岩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