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宁机场3次辐射雾天气过程分析
1
作者 刘晔恒 谢忠妙 +2 位作者 钟若嵋 宛涛 谭里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1期116-119,123,共5页
利用南宁机场自动观测数据、ERA50.25°×0.25°再分析资料,从环流背景、不稳定层结、水汽条件和冷却条件等方面对2024年1月14日、3月5日和3月30日南宁机场3次辐射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辐射雾过程,温度露点差... 利用南宁机场自动观测数据、ERA50.25°×0.25°再分析资料,从环流背景、不稳定层结、水汽条件和冷却条件等方面对2024年1月14日、3月5日和3月30日南宁机场3次辐射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辐射雾过程,温度露点差的阶梯式下降、逐小时温度的高下降率、大雾发生期间逐小时温度的持续下降有利于出现能见度的极端低值(200~300 m);较弱的水汽输送条件下,局地的高湿条件(湿层延伸至500 hPa)配合辐射降温及近地层的逆温层仍能促使大雾的发生和维持;正、负速度的转换有利于地表雾区在边界层内混合,进而出现低云;近地层存在较弱但长时间下沉运动时,有利于近低层水汽聚集,容易出现300 m以下的低云且云底高和能见度持续下降,当下沉运动加强且向地面延伸,能见度会出现最低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雾 温度露点差 水汽条件 风廓线雷达 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循环水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忠良 刘金波 +1 位作者 杨华 郭志强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9期122-124,共3页
本文探讨了循环水节水消雾这一主题,旨在探讨通过循环水系统实现节水减排,同时消除水雾产生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首先介绍了循环水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优势,并强调了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节水减排的重要性。接着详细阐述了循环水系... 本文探讨了循环水节水消雾这一主题,旨在探讨通过循环水系统实现节水减排,同时消除水雾产生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首先介绍了循环水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优势,并强调了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节水减排的重要性。接着详细阐述了循环水系统如何通过有效的水循环利用,降低新鲜水的使用量,减少废水排放,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另外,本文还讨论了如何通过设计和优化循环水系统,减少水雾的产生。作者指出,适当的设计和运行循环水系统可以有效消除水雾,从而改善环境质量,减少因水雾引起的各种问题。同时,作者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在循环水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等方面仍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 节能降耗 节水消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低压环境对细水雾灭火有效性影响研究
3
作者 何鑫 付芷曦 刘林顶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55-1559,共5页
为探究高原低压环境对水雾灭火效能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环境压力下细水雾雾场特性试验和灭火试验,研究了高海拔低气压环境条件对喷雾特性的影响,揭示了低压环境下细水雾的灭火机制。研究表明:在高原低压环境下,喷头雾锥角不变,增大喷头流... 为探究高原低压环境对水雾灭火效能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环境压力下细水雾雾场特性试验和灭火试验,研究了高海拔低气压环境条件对喷雾特性的影响,揭示了低压环境下细水雾的灭火机制。研究表明:在高原低压环境下,喷头雾锥角不变,增大喷头流量系数K,相同工作压力下低压地区的水雾流量更大。与常压相比,空气密度随着压力的降低而减小,水雾在喷出喷头时与周围空气的相互作用减弱,导致水雾粒径增大。通过灭火试验验证了低压环境下在不改变稀释隔氧作用的前提下,细水雾提高了对高温燃料表面的冷却效果。因此,细水雾在低压环境下的灭火效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压环境 细水雾 柴油火 喷雾压力 雾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节水消雾冷却塔技术应用与研究
4
作者 于静 刘飞 《能源科技》 2024年第5期94-96,共3页
通过介绍翅片换热、冷凝模块2种新型节水消雾逆流机械通风冷却塔的工作原理、结构特性及其设计节水效率,结合某煤化工企业现场生产实际情况,深入探讨新型节水消雾冷却塔在技术应用中的优劣,尤其是针对新型节水消雾冷却塔在冬季运行中出... 通过介绍翅片换热、冷凝模块2种新型节水消雾逆流机械通风冷却塔的工作原理、结构特性及其设计节水效率,结合某煤化工企业现场生产实际情况,深入探讨新型节水消雾冷却塔在技术应用中的优劣,尤其是针对新型节水消雾冷却塔在冬季运行中出现的冻堵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实现系统的高质量稳定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消雾 冷却塔 冻堵 稳定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淡水水源——空气取水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欣茹 姜泽毅 +2 位作者 张欣欣 柳翠翠 杨怡菲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62,79,共4页
介绍3种方法收集空气中的水资源:①制冷结露法,将湿空气温度降到露点以下,使其中的水蒸气结露而获得液态水;②吸附法,含湿空气流过吸附剂,其中的水蒸气被吸附,然后加热吸附剂使水分脱附,从而得到淡水;③聚雾取水法,将雾中小水滴分离出... 介绍3种方法收集空气中的水资源:①制冷结露法,将湿空气温度降到露点以下,使其中的水蒸气结露而获得液态水;②吸附法,含湿空气流过吸附剂,其中的水蒸气被吸附,然后加热吸附剂使水分脱附,从而得到淡水;③聚雾取水法,将雾中小水滴分离出来的取水方法。为提高空气取水技术的取水率还需探讨含湿空气在甲虫背部的凝结析水机理和开发高效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取水 淡水 制冷结露法 吸附法 聚雾取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雾的红外遮蔽性能测试及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代梦艳 胡碧茹 +1 位作者 杨玉杰 吴文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547-551,共5页
测试和比较了天然雾、造雾剂成雾、超声波水雾等不同雾型的红外遮蔽效果,并结合雾的微物理性能特点分析了红外衰减性能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天然雾的红外遮蔽性能有限;造雾剂可见光遮蔽效果优良,成雾的雾滴粒度小、数密度大,但含水... 测试和比较了天然雾、造雾剂成雾、超声波水雾等不同雾型的红外遮蔽效果,并结合雾的微物理性能特点分析了红外衰减性能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天然雾的红外遮蔽性能有限;造雾剂可见光遮蔽效果优良,成雾的雾滴粒度小、数密度大,但含水量较小,红外遮蔽效果不明显;超声波水雾的雾滴粒径大、含水量大,雾幛的红外遮蔽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雾 红外遮蔽 雾滴 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计算云雾毫米波衰减的经验模式 被引量:18
7
作者 赵振维 吴振森 +1 位作者 沈广德 林乐科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3期300-303,共4页
基于 Rayleigh散射近似和水的双 Debye复介电常数模型计算的云雾衰减系数 ,得到了一种新的估算云雾毫米波衰减系数的经验公式 ,计算结果表明在 1 0~1 0 0 0 GHz频率范围和 - 8℃~ 2 0℃温度范围内 ,这一经验公式和直接计算结果间的最... 基于 Rayleigh散射近似和水的双 Debye复介电常数模型计算的云雾衰减系数 ,得到了一种新的估算云雾毫米波衰减系数的经验公式 ,计算结果表明在 1 0~1 0 0 0 GHz频率范围和 - 8℃~ 2 0℃温度范围内 ,这一经验公式和直接计算结果间的最大误差小于 9% ,与其他经验模式比较表明 ,本文所给经验模式在温度和频率适用范围上都有了较大改进 ,最后简述了雾衰减与能见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云雾衰减 含水量 能见度 经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对10.6μm红外辐射的衰减特性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赵振维 吴振森 +1 位作者 沈广德 林乐科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5-98,共4页
基于gamma雾滴尺寸分布模型及辐射雾和平流雾含水量与能见度的经验关系 ,计算并回归得到了平流雾和辐射雾对 10 6 μm红外辐射的衰减与含水量和能见度的关系 ,其对浓辐射雾得到的雾衰减与含水量的线性关系与文献所给实验结果和半经验... 基于gamma雾滴尺寸分布模型及辐射雾和平流雾含水量与能见度的经验关系 ,计算并回归得到了平流雾和辐射雾对 10 6 μm红外辐射的衰减与含水量和能见度的关系 ,其对浓辐射雾得到的雾衰减与含水量的线性关系与文献所给实验结果和半经验公式均有很好的一致性 .最后对雾的红外衰减和可见光衰减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浓平流雾对 10 6 μm红外辐射的雾衰减大于可见光的雾衰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滴尺寸分布 含水量 能见度 红外辐射 衰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气水雾灭火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立军 蔡国飙 +1 位作者 刘洪山 王明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3年第1期11-13,共3页
为了推动卤代烷替代的研究工作 ,分析了水灭火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灭火机理 ,提出了超细气水雾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和系统设计的新思路。
关键词 水雾 灭火 机理 卤代烷 防火安全 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稳定同位素在森林雾水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卓娟 宋维峰 张小娟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110,共5页
雾水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水平降水的重要组成之一,利用灵敏度高且可定量化测定的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雾水在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中的作用,是目前森林水文研究的热点。从林冠截留雾水、森林对雾水的利用情况以及雾水对森林土壤水、地下水的... 雾水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水平降水的重要组成之一,利用灵敏度高且可定量化测定的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雾水在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中的作用,是目前森林水文研究的热点。从林冠截留雾水、森林对雾水的利用情况以及雾水对森林土壤水、地下水的补给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运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多雾山地生态系统和海滨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生态水文效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雾水 氢氧稳定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障后洞库口部的水雾红外伪装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长彬 康青 +2 位作者 夏雪 王正刚 沈志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01期1-6,共6页
介绍了人工水雾的形成机理及其红外伪装原理,从理论上说明水雾对红外辐射具有一定的遮蔽效果。然后将水雾设备作用于实际洞库口部,从方案设计出发,通过购置、安装水雾系统和热成像仪采集数据等一系列手段,测试和比较了遮障伪装后洞库口... 介绍了人工水雾的形成机理及其红外伪装原理,从理论上说明水雾对红外辐射具有一定的遮蔽效果。然后将水雾设备作用于实际洞库口部,从方案设计出发,通过购置、安装水雾系统和热成像仪采集数据等一系列手段,测试和比较了遮障伪装后洞库口部的热图和水雾开启时的热图,并结合了红外图像信息处理软件的定线、定点温度分析,实践的结果表明,人工水雾对遮障后洞库口部的红外伪装方面起到了很好的遮蔽效果。最后,对比分析实验数据,总结了实验过程中存在管线安装和设备自身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雾 红外伪装 遮障伪装 洞库口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水雾的光学/红外伪装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沈均平 智军 +2 位作者 陈宏烨 林伟 李凌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4,共3页
在分析人工水雾可见光遮蔽衰减原理和红外伪装性能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两栖装甲车辆为例,运用光学/红外伪装理论、热力学理论和Mie氏理论模拟计算了人工水雾的光学/红外伪装性能。
关键词 人工水雾 伪装 两栖装甲车辆 可见光 热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栖装甲车辆对抗双红外制导伪装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沈均平 刘建永 +2 位作者 胡登高 伍中军 李凌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5-559,共5页
在分析两栖装甲车辆的双红外暴露特征、双红外制导抗干扰原理和常见的红外干扰技术的基础上,得出了在两栖装甲车辆对抗双红外制导的最佳伪装方法——人工水雾红外遮蔽技术。并利用Mie散射理论分析了单位喷水量条件下,水雾滴径与3~5μm... 在分析两栖装甲车辆的双红外暴露特征、双红外制导抗干扰原理和常见的红外干扰技术的基础上,得出了在两栖装甲车辆对抗双红外制导的最佳伪装方法——人工水雾红外遮蔽技术。并利用Mie散射理论分析了单位喷水量条件下,水雾滴径与3~5μm、8~14μm波段衰减的关系,从理论上给出了水雾滴径的最佳尺寸,最后编程模拟计算了人工水雾的双红外遮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人工水雾 双红外制导 消光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湿蒸汽两相流中水滴尺寸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汪丽莉 蔡小舒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7-312,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湿蒸汽两相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湿蒸汽中水滴尺寸研究的状况和遇到的困难,并详细介绍了能同时测量一次水滴和二次水滴的集成化探针,给出了在电厂350 MW汽轮机上的测量结果.
关键词 湿蒸汽两相流 一次水滴 二次水滴 探针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辐射换热理论研究水雾对红外辐射测温仪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玉英 张欣欣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02-606,共5页
从辐射、吸收或散射性参与介质的辐射换热机理出发,通过建立有参与性介质影响时辐射测温问题的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探讨了当高温物体表面被水雾遮盖时,采用单色、比色红外辐射测温仪进行温度测量时所受到的影响。参与性介质影响下辐射... 从辐射、吸收或散射性参与介质的辐射换热机理出发,通过建立有参与性介质影响时辐射测温问题的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探讨了当高温物体表面被水雾遮盖时,采用单色、比色红外辐射测温仪进行温度测量时所受到的影响。参与性介质影响下辐射测温问题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介质辐射换热模型和辐射测温仪模型。模型求解中水雾的辐射特征由Mie散射理论求解,考虑到辐射测温仪的工作特性,采用在波带上积分的方法处理水雾随光谱变化的辐射特性,并采用离散坐标法求解谱带辐射传递方程。研究表明,水雾粒子介质的粒度分布情况及辐射测温仪工作波长是测温体系的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受到水雾介质的衰减作用,单色辐射测温仪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比色测温仪的测量值则随着工作波长的不同可能比真实值偏大,也可能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性介质 红外辐射测温仪 辐射换热 水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雾与雾状油遮蔽性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甲寅 时家明 汪家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78-182,共5页
运用 Mie 散射理论,计算了粒径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水雾和雾状油(柴油)的质量消光系数及其在可见光、中红外和远红外波段的波段平均质量消光系数.研究了粒径分布参数对水雾和雾状油遮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r_0与被遮蔽(波段)波长接近... 运用 Mie 散射理论,计算了粒径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水雾和雾状油(柴油)的质量消光系数及其在可见光、中红外和远红外波段的波段平均质量消光系数.研究了粒径分布参数对水雾和雾状油遮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r_0与被遮蔽(波段)波长接近且 b_0趋于1时,(波段平均)质量消光系数具有最大值.雾状油在以上三个波段的遮蔽性能优于水雾,且粒径分布一定时,雾状油和水雾对中红外波段的遮蔽作用优于远红外波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雾 雾状油 遮蔽 质量消光系数 烟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雾多光谱隐身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高凯 沈卫东 +2 位作者 宋思洪 王建立 王培文 《光电技术应用》 2004年第1期35-38,共4页
详细论述了水雾多光谱 (可见光、红外等 )隐身的原理 ,并通过对模型车施加水雾前后可见光及红外辐射衰减的实验研究 ,得出了水雾对军事目标可见光、红外辐射衰减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 水雾多光谱 可见光 红外辐射衰减 隐身 军事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栖装甲车辆对抗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均平 刘建永 +2 位作者 胡登高 李宁 智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6-369,共4页
在分析两栖装甲车辆的毫米波、红外暴露特征和常见的干扰技术,以及人工水雾干扰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原理的基础上,运用Mie散射理论和热力学理论,对人工水雾干扰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单位喷水量条件下,水雾滴径... 在分析两栖装甲车辆的毫米波、红外暴露特征和常见的干扰技术,以及人工水雾干扰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原理的基础上,运用Mie散射理论和热力学理论,对人工水雾干扰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单位喷水量条件下,水雾滴径的最佳尺寸,最后模拟计算了人工水雾对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的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辆 人工水雾 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 消光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一次大雾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锋立 王春明 +2 位作者 任思衡 陈光泽 邓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081-9085,9153,共6页
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WRFV3.2、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2年12月12~13日西安地区一次持续大雾天气进行阶段性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利用WRFV3.2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大雾的范围、强度和生消过程,... 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WRFV3.2、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2年12月12~13日西安地区一次持续大雾天气进行阶段性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利用WRFV3.2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大雾的范围、强度和生消过程,但模拟白天雾的强度较弱。这次大雾是平流辐射雾过程,在夜间的辐射降温和弱冷空气的入侵共同作用下,西安地区形成冷气垫,造成逆温产生,逆温的存在为大雾的产生和维持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层结条件;地面湿度大,逆温层结稳定又有效地抑制了水汽向高空传输和能量交换,为大雾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在大雾产生和维持期间,微风有利于近地面的湍流交换,使辐射冷却作用扩散到适当高度,也可使水汽垂直输送到一定高度,有利于雾的产生和发展。而白天太阳短波辐射造成的逆温层抬升是引起大雾减弱和日变化明显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液态水含量 逆温层 冷气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次辐射雾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9
20
作者 石红艳 王洪芳 +1 位作者 齐琳琳 白洁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5年第4期404-408,共5页
为了解中尺度数值模式对辐射雾的模拟能力及对辐射雾生消有明显影响的物理过程,利用MM5模式对2003年12月11、12日的1次辐射雾生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针对明显影响辐射雾生消的微物理过程和辐射传输过程,以及模式水平分辨率精度... 为了解中尺度数值模式对辐射雾的模拟能力及对辐射雾生消有明显影响的物理过程,利用MM5模式对2003年12月11、12日的1次辐射雾生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针对明显影响辐射雾生消的微物理过程和辐射传输过程,以及模式水平分辨率精度进行了3组敏感性对比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适当选取中尺度数值模式中的物理参数化方案和水平分辨率,可以有效地模拟出辐射雾的生消及分布,模拟雾的生成时间、高度和雾区范围与实况较为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雾 数值模拟 对比模拟试验 液态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