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9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桥梁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鲍学英 薛春燕 +1 位作者 李子龙 吕向茹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4-1232,共9页
为实现铁路桥梁减碳目标,降低桥梁物化阶段碳排放量,建立铁路桥梁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模型。首先,明确碳排放计算时空边界,采用碳排放系数法计算铁路桥梁物化阶段碳排放量,识别其碳排... 为实现铁路桥梁减碳目标,降低桥梁物化阶段碳排放量,建立铁路桥梁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模型。首先,明确碳排放计算时空边界,采用碳排放系数法计算铁路桥梁物化阶段碳排放量,识别其碳排放影响因素,明确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对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采用滑动窗口序贯向前选择法降维,确定关键影响因素;最后,针对关键因素采取相关碳减排措施以有效控制铁路桥梁的碳排放。研究结果表明:该铁路桥梁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在桥梁建设总碳排放中占比最大,为84%;关键影响因素为材料种类、桥梁工程量、桥梁类型、原材料需求量、材料生产工艺、运输方式;针对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利用可再生材料、选择符合低碳标准的桥梁类型等主要的碳减排措施,以实现铁路桥梁工程的低碳发展目标。研究成果可为铁路桥梁建设碳减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物化阶段 碳排放计算模型 影响因素 随机森林算法 碳减排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向分析的车辆对碰事故再现系统
2
作者 刘永涛 高隆鑫 +3 位作者 方腾源 闫星培 杨京帅 滑海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1-678,共8页
为提高车辆对碰事故再现的精度与有效性,基于动量与动量矩守恒定理,建立车辆碰撞速度计算方程组,并通过碰撞坐标系旋转变换,构建车辆碰撞瞬间的解析模型;其次,将碰撞事故过程分阶段进行分析,构建车辆三维车身动力学模型;最后,基于3D MAX... 为提高车辆对碰事故再现的精度与有效性,基于动量与动量矩守恒定理,建立车辆碰撞速度计算方程组,并通过碰撞坐标系旋转变换,构建车辆碰撞瞬间的解析模型;其次,将碰撞事故过程分阶段进行分析,构建车辆三维车身动力学模型;最后,基于3D MAX和OpenGL图形技术以及基础数据库技术,设计碰撞事故重建系统,并通过真实对向碰撞(对碰)事故案例进行仿真分析,以验证系统的精度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模拟车速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1%,车辆运动轨迹吻合程度的平均相关性为0.85,有效解决了模拟车辆碰撞瞬间逆向不确定性方程组解析化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算法 车辆对向碰撞 事故再现 动力学计算模型 3维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稳态过程的混流泵启动性能优化
3
作者 李伟 杨毅 +2 位作者 李硕 刘明江 齐寒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52,共8页
在ANSYS Workbench的基础上结合OptiSLang优化设计软件,对混流泵启动过程进行优化.利用准稳态理论和全流域模型计算数据,建立了混流泵准稳态启动过程的水力性能响应面替代模型.通过NSGA遗传算法优化内部流动状态,降低启动过程中的涡致... 在ANSYS Workbench的基础上结合OptiSLang优化设计软件,对混流泵启动过程进行优化.利用准稳态理论和全流域模型计算数据,建立了混流泵准稳态启动过程的水力性能响应面替代模型.通过NSGA遗传算法优化内部流动状态,降低启动过程中的涡致能量损失,从而提升混流泵的水力性能.将原始混流泵与优化后混流泵的外特性、叶片压力分布进行对比,并分析混流泵内部涡结构,验证了所提出的准稳态启动过程水力性能优化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叶片进口安放角α1,α4,α5,叶片出口安放角β1,β2,β3,β4,β5,叶片包角φ和叶片厚度系数θ对混流泵加权平均扬程和加权平均效率的影响程度较大;对比不同启动时刻下混流泵的叶片压力分布,发现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混流泵启动中后期的瞬态扬程和启动中期的水力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泵 启动过程 响应面模型 NSGA遗传算法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和Copula函数的流域可供水量计算模型及应用
4
作者 李继清 吴亮 +1 位作者 郑威 刘曾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8-54,60,共8页
准确的水量推求是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其主要基于干流径流资料采用适线法进行水文频率分析,为保证可供水量设计值计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一般需要考虑不同的分布曲线和适线准则,同时为考虑各地区用水需求的差异,不可忽略可供水... 准确的水量推求是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其主要基于干流径流资料采用适线法进行水文频率分析,为保证可供水量设计值计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一般需要考虑不同的分布曲线和适线准则,同时为考虑各地区用水需求的差异,不可忽略可供水量的地区组成。建立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Copula函数的流域可供水量计算模型,模型选取两参数Gamma、P-Ⅲ和对数正态3种不同分布线型,基于相对离差平方和最小准则和均方根误差最小准则两种适线准则通过遗传算法完成优化适线求解流域各支流水量服从的最优分布线型,并以此为基础基于GH Copula函数构造流域下游设计断面可供水量的联合分布函数,计算可供水量的同时能够反映水量的地区组成。应用于流溪河流域,得出不同情景下各支流的最优分布线型,计算出不同保证率下流溪河流域下游控制断面可供水量范围。在流域各支流水量优化适线结果中,基于离差平方和最小准则进行优化适线的结果对于样本的低水点据有较好的拟合效果,而基于均方根误差最小准则进行优化适线的结果对于整体样本点据的拟合效果较好,同时基于此结果使用GH Copula函数构造流域设计断面可供水量的联合分布函数求解流域可供水量可能够较好的反映其地区组成并且较传统的可供水量推求方法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供水量计算 优化适线 遗传算法 GH Copula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离散绝热变分量子潮流计算方法
5
作者 韩平平 吴家毓 +3 位作者 仇茹嘉 吴红斌 董王朝 田腾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52-2862,I0056-I0058,共14页
新型电力系统规模日益增大,迫切需求高性能算力以适应更高效、更智能的能源分配和管理,量子计算在这些复杂问题处理上潜力巨大。未来电力网络的计算需求也将受益于量子计算的发展。因此,该文提出电力系统离散绝热变分量子潮流计算方法... 新型电力系统规模日益增大,迫切需求高性能算力以适应更高效、更智能的能源分配和管理,量子计算在这些复杂问题处理上潜力巨大。未来电力网络的计算需求也将受益于量子计算的发展。因此,该文提出电力系统离散绝热变分量子潮流计算方法。首先,利用离散绝热量子计算方法构造量子潮流计算模型;然后,选择调度函数f(s),获得离散绝热演化序列,使离散绝热量子潮流计算接近理想绝热演化过程;其次,通过酉矩阵分类的方式快速部署矩阵信息到量子计算机中,并使用变分量子算法求解;最后,使用IEEE14节点算例和真实电网数据在量子模拟器上测试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文方法使用的量子计算机量子资源较少,且能够在误差不超过1%的情况下完成潮流计算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计算 电力系统 离散绝热定理 变分量子算法 潮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赋能的可信雾计算资源分配方法
6
作者 赵小虎 刘桁琳 王越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8-1326,共9页
为解决雾环境中恶意节点的存在所造成系统资源分配整体收益低、节点间不可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信雾计算资源分配方法,保证可信节点的利益。将资源分配过程建模为区块链上的交易,对参与交易节点构建信任模型,采用节点信誉... 为解决雾环境中恶意节点的存在所造成系统资源分配整体收益低、节点间不可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信雾计算资源分配方法,保证可信节点的利益。将资源分配过程建模为区块链上的交易,对参与交易节点构建信任模型,采用节点信誉评估算法实现对不可信节点的筛选;考虑节点信誉度、需求和资源分配条件,以时延和能耗优化加权和作为系统整体增益,制定最大化系统增益优化问题;利用可信模拟退火算法对优化问题求解,得到最优分配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计算 物联网 区块链 资源分配 任务卸载 信任计算 模拟退火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关键参数测量技术研究
7
作者 吴恩启 覃文俊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133,共8页
齿轮在机械传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齿轮参数的精准测量一直是制造业面临的难题之一。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种基于三坐标测量仪的齿轮参数测量方法。通过三坐标测量仪对齿轮齿廓的关键目标... 齿轮在机械传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齿轮参数的精准测量一直是制造业面临的难题之一。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种基于三坐标测量仪的齿轮参数测量方法。通过三坐标测量仪对齿轮齿廓的关键目标点进行测量,从渐开线的形成机理出发,建立目标点与齿轮参数相关的数学模型,以及三坐标测量数据与齿轮理论参数关联的目标函数,采用离散遗传优化算法进行求解,以确定最优的齿轮参数。通过对不同参数类型的齿轮进行反求实验,验证算法与模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具有一般性制造误差的齿轮,而且对于非标齿轮也同样适用,为齿轮制造工艺和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参数反求 离散遗传算法 三坐标测量仪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走卷盘式喷灌机定喷-行喷混合喷灌模式研究
8
作者 李红 韩世昌 +1 位作者 蒋跃 李玥祺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3-21,共9页
针对传统卷盘式喷灌机机动性差、田间适应性不足和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兼顾多重性能的自走卷盘式喷灌机,并提出定喷与行喷混合的喷灌模式,喷灌机在定点喷灌后再快速行走并移动到下一个喷灌点;通过单喷头水量分布试验,建... 针对传统卷盘式喷灌机机动性差、田间适应性不足和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兼顾多重性能的自走卷盘式喷灌机,并提出定喷与行喷混合的喷灌模式,喷灌机在定点喷灌后再快速行走并移动到下一个喷灌点;通过单喷头水量分布试验,建立了定喷模式下的径向水量分布拟合曲线;根据移动叠加定喷模式水量分布,构建了行喷模式的水量计算模型;基于定喷水量分布和行喷水量计算模型,建立了以喷灌强度、喷灌均匀系数和设计灌水定额下的耗电量为优化目标,以喷灌点间距、相邻行程间距、机组运动速度和喷灌点灌水时间为决策变量的综合评价模型;采用NSGAII遗传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生成Pareto前沿,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优化结果表明:在额定灌水量45mm条件下,系统压力为0.5MPa,喷灌点间距为1.4倍喷头射程,相邻两次行程间距为1.2倍喷头射程,喷灌点灌水时间为0.7h,机组运动速度为100m/h时,喷灌强度为23.69mm/h,喷灌均匀系数为85.81%,设计灌水定额下的耗电量为12.1W·h/(m^(2)·mm)。对比不同喷灌模式的工作性能,混合喷灌模式作业效率为367.4m^(2)/h,较双喷头模式提高约34%。研究结果可为自走卷盘式喷灌机研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灌 水量分布 卷盘式喷灌机 定喷-行喷混合模式 水量计算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类型直流的交直流系统潮流统一迭代算法研究
9
作者 赵化时 宋智强 +3 位作者 黄耀辉 许建中 赵成勇 贾秀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0,64,共10页
随着直流输电不断发展与大量直流工程投入实际运行,目前的电力系统呈现多类型直流参与、大规模交直流互联的特点,交、直流间复杂的耦合关系导致电力系统潮流建模及求解存在困难。为此本文对含多类型直流的交直流系统潮流模型及计算方法... 随着直流输电不断发展与大量直流工程投入实际运行,目前的电力系统呈现多类型直流参与、大规模交直流互联的特点,交、直流间复杂的耦合关系导致电力系统潮流建模及求解存在困难。为此本文对含多类型直流的交直流系统潮流模型及计算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以南网为例分析了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发展现状。然后统一交、直流系统的标幺值基准,综合考虑交流与常规直流、交流与柔性直流、常规直流与柔性直流间的交互作用,以统一建模方式推导交直流系统整体潮流模型。进而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类型直流参与、大规模交直流系统的统一迭代潮流算法。最后,通过4个修改的IEEE交直流测试系统和实际电网验证了所提模型及算法的准确性,并对算法的收敛性、计算速度进行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类型直流 交直流混联系统 潮流计算 统一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能质量因素的理论线损率计算方法
10
作者 周群 刘海波 +3 位作者 冷敏瑞 刘雪山 黄晶 陈灿玉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78,共10页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重,导致额外线损增加。为提高理论线损率计算的准确性,应考虑电能质量因素。考虑包括电能质量因素在内的所有影响理论线损的因素,对各个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对理论线损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重,导致额外线损增加。为提高理论线损率计算的准确性,应考虑电能质量因素。考虑包括电能质量因素在内的所有影响理论线损的因素,对各个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对理论线损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在筛选过程中对各个维度进行交叉验证以找出最佳维度,并作为模型的输入数据。基于上述数据分别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进行理论线损计算,对比两种算法的计算结果,最终选取随机森林算法作为计算模型。以某地区的样本为例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台区 电气特征参数 理论线损计算 灰色关联分析 随机森林算法 电能质量 最佳维度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程组降阶算法及其在电工装备数值计算中的应用
11
作者 金军 阎秀恪 +2 位作者 钟立国 张艳丽 任自艳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20-2032,共13页
大型电气设备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会遇到大规模数值计算问题。代数方程组阶数巨大导致计算时间长,计算效率低,有时甚至无法求解。该文研究有限元代数方程组的降阶求解,推导了分块迭代算法、正交降阶分解算法(OORDA),将禁忌搜索算法引入... 大型电气设备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会遇到大规模数值计算问题。代数方程组阶数巨大导致计算时间长,计算效率低,有时甚至无法求解。该文研究有限元代数方程组的降阶求解,推导了分块迭代算法、正交降阶分解算法(OORDA),将禁忌搜索算法引入高斯消元法形成改进的高斯消元法(IGEM),提出了分块迭代算法分别与OORDA和IGEM相结合的方程组混合降阶算法,并通过编程实现。将OORDA、IGEM和两种混合降阶算法分别应用于长直载流导体的磁场有限元计算中,计算结果与解析解的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将四种算法应用到单相变压器的磁场有限元计算中,两种混合降阶算法能够快速大幅降低方程组阶数,提高计算效率。该文提出的降阶算法可应用于电工装备物理场的大规模数值计算中,能显著提高复杂模型的有限元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代数方程组 降阶算法 大规模数值计算 计算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验证乳腺癌患者麻醉苏醒延迟风险的机器学习网络计算器
12
作者 葛亮 冷玉芳 +2 位作者 张鹏 孔令国 韩旭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82-1192,共11页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ML)模型构建网络计算器预测乳腺癌(BC)患者麻醉苏醒延迟风险。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手术治疗的435例BC患者。使用Boruta算法筛选麻醉苏醒延迟风险重要特征变量。根据3∶2比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配为训练集...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ML)模型构建网络计算器预测乳腺癌(BC)患者麻醉苏醒延迟风险。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手术治疗的435例BC患者。使用Boruta算法筛选麻醉苏醒延迟风险重要特征变量。根据3∶2比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配为训练集(n=261)和测试集(n=174)并构建和训练9种ML模型。根据10次随机抽样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9种ML模型并使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临床实用价值。结合SHapley加法解释(SHAP)条形图、摘要图和力图附加解释和可视化ML模型。使用R包构建预测BC患者麻醉苏醒延迟风险的网络计算器。结果:435例BC患者中,25.1%患者出现麻醉苏醒延迟。Boruta算法筛选出7个特征变量。ROC曲线显示9种ML模型中XGBoost模型的10次随机抽样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决策曲线显示XGBoost模型具有显著临床净收益。SHAP条形图显示重要性排序为ASA分级、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失血量、丙泊酚、术前贫血和术中低体温。SHAP摘要图反映7个重要特征变量的影响范围分布,呈“两端分离”现象。SHAP力图可视化XGBoost模型预测单个患者麻醉苏醒延迟风险,麻醉苏醒延迟患者预测值为0.998,无麻醉苏醒延迟患者预测值为0.00891。基于可解释XGBoost模型的网络计算器(https://xz-nomogram.shinyapps.io/DE_web/)能有效预测BC患者麻醉苏醒延迟风险。结论:ASA分级、手术时间、丙泊酚、术中失血量、麻醉时间、术前贫血和术中低体温是BC患者麻醉苏醒延迟风险重要特征变量。基于可解释XGBoost模型的网络计算器能准确快捷定量麻醉苏醒延迟风险,有助于临床医生有效调整治疗策略,更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麻醉苏醒延迟 机器学习 Boruta算法 SHAP XGBoost模型 网络计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共识算法综述
13
作者 周凯 陈福 +1 位作者 鲁添元 曹怀虎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55-269,共15页
共识算法是区块链的核心支撑技术,本质上是分布式系统各节点就特定数据达成一致性的问题。目前,共识算法存在的最大瓶颈是通信复杂性带来的延迟和吞吐量对区块链性能产生的影响。据此,在系统综述共识技术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轮... 共识算法是区块链的核心支撑技术,本质上是分布式系统各节点就特定数据达成一致性的问题。目前,共识算法存在的最大瓶颈是通信复杂性带来的延迟和吞吐量对区块链性能产生的影响。据此,在系统综述共识技术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轮次(Basic-Round,BR)的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分类标准,深入研究了BR-DAG共识算法的核心原理、共识过程,重点阐述了BR-DAG类共识算法降低网络通信延迟、提升共识收敛速度以及提高交易吞吐量的问题。进一步总结了BBCA-Chain等前沿共识算法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此外,根据既定的分类标准,提出综合评价体系对各类共识算法在吞吐量、延迟等性能维度上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讨论了目前共识算法面临的挑战,提出未来研究可以围绕BR-DAG和Rho-calculate构建基于消息交互传递的并发计算模型。通过形式化验证的方式,实现高吞吐量、低延迟并且稳健的共识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识算法 区块链 拜占庭容错 BBCA-chain Rho-calcul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不改变区间运行时间的条件下地铁列车制动率的仿真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308,共5页
[目的]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的提出,地铁节能减排的压力与日俱增。牵引能耗是地铁运营中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因此,有必要对列车牵引能耗进行优化研究。[方法]考虑地铁设计和运营过程中列车制动率偏低的问题,在不改变区... [目的]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的提出,地铁节能减排的压力与日俱增。牵引能耗是地铁运营中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因此,有必要对列车牵引能耗进行优化研究。[方法]考虑地铁设计和运营过程中列车制动率偏低的问题,在不改变区间运行时间的条件下即定时条件下,提出适当增加列车制动率和降低最高巡航速度的节能运行策略。在建立列车牵引仿真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定时条件下的计算方法。通过案例仿真来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以列车制动率为主要对象,分析其对牵引能耗的影响。[结果及结论]以平直区间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定时条件下,最高巡航速度越大的列车对制动率的变化越敏感,列车制动率提高的初期能明显降低列车最高巡航速度,从而达到降低牵引能耗的效果。以广州市域快轨22号线某区间为例进一步仿真验证节能策略的可行性及其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定时条件下,当该区间制动率从0.60增加到0.85时,列车最高巡航速度可以从141 km/h下降至117 km/h,可节约能耗比达30%,节能效果明显。因此,地铁设计和运营中可适当提高列车制动率以节省牵引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牵引能耗 制动率 定时算法 仿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Sim:一个用于多过程、多相态及多尺度分析的耦合模拟器
15
作者 徐文杰 周乾 +4 位作者 冯泽康 张杨杨 王君豪 陈雍之 欧阳鹏浩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62,共16页
多过程、多相态、多尺度(“3M”)是自然界及工业、工程领域共同面临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数值计算是现代科学研究和工程分析的重要范式。从“3M”的物理力学机制出发,以不同数值方法的优势为基础,发展耦合算法实现数值方法间的优势互补,... 多过程、多相态、多尺度(“3M”)是自然界及工业、工程领域共同面临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数值计算是现代科学研究和工程分析的重要范式。从“3M”的物理力学机制出发,以不同数值方法的优势为基础,发展耦合算法实现数值方法间的优势互补,形成以算法间的“耦合”为特色,并以GPU并行加速为支撑实现大规模、高性能计算分析,研发了新型的高性能数值计算平台—耦合模拟器(CoSim)。CoSim软件目前涵盖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及不同算法间的耦合,共16个求解器模块和1个CAE模块,突破了现有大部分软件集中于单一算法难以解决复杂“3M”问题模拟的瓶颈,有效地实现了岩土体及其它材料在“变形→渐进破坏→灾变”全过程中的连续‐非连续、连续→破裂、流体‐固体、细观‐宏观的耦合分析,以更好地逼近复杂实际的物理力学过程,为解决复杂的“3M”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模拟器 数值计算 地质灾害 耦合算法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水下目标航迹解算研究
16
作者 王源 姜清元 夏卫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31-235,共5页
为减小水下平台在连续观测目标过程中因航迹跳变和分布不规律等引起的航迹解算偏差,使用遗传算法,筛选目标部分航迹点,实现对目标航迹的解算与复现。提出区间航向关联度作为计算适应度依据;采用均匀分布概率确定每代个体的交叉或变异操... 为减小水下平台在连续观测目标过程中因航迹跳变和分布不规律等引起的航迹解算偏差,使用遗传算法,筛选目标部分航迹点,实现对目标航迹的解算与复现。提出区间航向关联度作为计算适应度依据;采用均匀分布概率确定每代个体的交叉或变异操作,避免陷入局部最优;通过仿真验证了不同遗传代数情况下航迹解算的偏差情况。结果表明,使用遗传算法筛选出若干优质目标航迹点,实现对目标航迹的解算并获得较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航迹解算 最小二乘估计 水下单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析计算与遗传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偏心磁极优化设计
17
作者 陈德海 田森焱 +1 位作者 李志军 王海峰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3-160,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偏心磁极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气隙磁密波形的正弦性,提升电机优化设计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解析计算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的永磁同步电机偏心磁极优化设计方法。首先,考虑齿... 为进一步提高偏心磁极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气隙磁密波形的正弦性,提升电机优化设计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解析计算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的永磁同步电机偏心磁极优化设计方法。首先,考虑齿尖饱和、定子开槽、极间漏磁、边缘效应及磁路饱和对气隙磁密的影响,分别推导出满足后续优化计算的偏心磁极平行与径向充磁的气隙磁密解析计算模型;然后,利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的磁极结构参数进行寻优;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对解析计算精度和寻优前后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得解析计算模型精度较高,平行与径向充磁磁极优化后的电机气隙磁密波形的正弦性均得到了提高,齿槽转矩减小,优化设计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气隙磁密 偏心磁极 解析计算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场景互动意愿的定变频空调群优化调控
18
作者 杨婷 朱晓 +3 位作者 陆旦宏 王玉莹 李艳 曾艾东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8,共12页
负荷聚合商在整合管理空调负荷资源时,应充分考虑定变频空调群体特性与不同场景用户互动意愿对可调潜力的影响。首先,在深入分析定变频空调差异化工作状态的基础上,面向工程应用构建2种空调单体模型与聚合模型。其次,针对不同场景、不... 负荷聚合商在整合管理空调负荷资源时,应充分考虑定变频空调群体特性与不同场景用户互动意愿对可调潜力的影响。首先,在深入分析定变频空调差异化工作状态的基础上,面向工程应用构建2种空调单体模型与聚合模型。其次,针对不同场景、不同日类型以及分时电价下的用户互动意愿开展定量分析,提出考虑互动意愿的空调可调潜力计算模型。然后,基于用户互动意愿度计算得到多场景可调温度区间,将其作为约束条件,构建调控策略优化模型,运用融合鱼鹰和柯西变异的麻雀搜索算法(osprey-Cauchy-sparrow search algorithm,OCSSA)求解得出多场景定变频空调调控指令。最后,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调控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得出较高精度的温度调控指令,最终调控结果满足预设削减负荷指令要求。文中所提方法在充分考虑用户互动意愿差异性的前提下,能够自适应且准确地实现多场景定变频空调群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变频空调 互动意愿 聚合模型 调控模型 融合鱼鹰和柯西变异的麻雀搜索算法(OCSSA) 可调潜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3D卫星MERSI-II热红外通道劈窗仿真计算简化方法
19
作者 吴文菲 李正强 +4 位作者 姚前 周士凯 许华 陈震霆 江启峰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0-420,共11页
劈窗算法广泛应用于多种卫星载荷的地表温度反演。在拟合劈窗算法系数时,大量的数据迭代模拟往往非常耗时、效率低下。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率的劈窗仿真计算简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利用MODTRAN模拟分析背景参数的变化对总辐亮度... 劈窗算法广泛应用于多种卫星载荷的地表温度反演。在拟合劈窗算法系数时,大量的数据迭代模拟往往非常耗时、效率低下。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率的劈窗仿真计算简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利用MODTRAN模拟分析背景参数的变化对总辐亮度的影响,然后在FY-3DMERSI-Ⅱ两个相邻的热红外通道下,对关键参数与总辐亮度的关系进行模拟分析,并探究关键参数耦合情形下总辐亮度的变化规律。通过仿真结果可知,在MERSI-Ⅱ热红外通道下,地表温度的变化对总辐亮度的影响大于地表发射率;大气水汽含量对总辐亮度的影响程度随着地表发射率和地表温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表发射率和地表温度对总辐亮度的影响程度随着大气水汽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在确定劈窗算法系数时,可以通过缩小大气水汽含量的取值范围来减少仿真次数,从而提高仿真效率。当地表温度在300~320K时,大气水汽含量的取值范围为0.5~5.5g/cm^(2);当地表温度在270~300K时,大气水汽含量的取值范围缩小为0.5~4.0g/cm^(2)。节省的仿真次数占总次数的比例为18.23%,仿真时间缩短了26min。简化前后方案的劈窗系数拟合和绝对差值计算结果表明,简化方案对拟合结果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 MODTRAN 仿真计算 劈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计算仿真平台设计
20
作者 耿鹏 刘霞 袁重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目的]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设计初期,为了能够较准确的评估信号系统的运行指标,满足工程需求,有必要设计一套牵引计算仿真平台。[方法]该平台依托实际ATO(自动列车运行)算法,设计了一套牵引计算仿真平台,可以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旅... [目的]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设计初期,为了能够较准确的评估信号系统的运行指标,满足工程需求,有必要设计一套牵引计算仿真平台。[方法]该平台依托实际ATO(自动列车运行)算法,设计了一套牵引计算仿真平台,可以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旅行速度、追踪间隔等指标进行评估。模拟了一套简化的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包括运行计划制定、移动授权计算、安全控制模型输出,并最终自动生成牵引计算的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图纸,内容涵盖速度曲线、线路坡道、线路平面、追踪间隔等。[结果及结论]实现了仿真平台与控车算法库的集成。通过接口设计,有效提取ATO算法的关键参数,便于在不同项目应用中实施灵活调整。平台架构涵盖数据管理、逻辑运算、图表展示三大模块,且平台配备直观易用的交互界面,涵盖运营参数配置、列车参数设定、线路参数设定、追踪间隔计算、速度-距离曲线展示等功能,便于用户直接操控各环节。尽管仿真运行周期可按需调整,但动力学模型的计算周期仍维持与实际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信号系统 牵引计算 ATO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