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4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ort-term travel flow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FCM-clustering and ELM 被引量:2
1
作者 WANG Xing-chao HU Jian-ming +1 位作者 LIANG Wei ZHANG Y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344-1350,共7页
Short-term travel flow prediction has been the core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ITS). An advanced method based on fuzzy C-means(FCM) an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 has been discussed by analyzing predictio... Short-term travel flow prediction has been the core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ITS). An advanced method based on fuzzy C-means(FCM) an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 has been discussed by analyzing prediction model. First, this model takes advantages of ability to adapt to nonlinear systems and the fast speed of ELM algorithm. Second, with FCM-clustering function, this novel model can get the clusters and the membership in the same cluster, which means that the associated observation points have been chosen. Therefore, the spatial relations can be used by giving the weight to every observation points when the model trains and tests the ELM. Third, by analyzing the actual data in Haining City in 2016, the feasibility and advantages of FCM-ELM prediction model have been shown when compared with other prediction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 TRAVEL flow prediction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 fcm-clustering SPATIO-TEMPORAL re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三倍体资源的鉴定及芽叶性状的倍性差异研究
2
作者 杨培迪 赵洋 +3 位作者 璩馥榕 成杨 刘勇 刘振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4-936,共13页
茶树(Camellia sinensis)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因组多倍化是物种进化的重要推动力,在提升茶树经济性状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为茶树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新途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二倍体和三倍体茶树品种的形态、... 茶树(Camellia sinensis)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因组多倍化是物种进化的重要推动力,在提升茶树经济性状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为茶树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新途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二倍体和三倍体茶树品种的形态、生理、生化及代谢物特征进行研究,探索它们在倍性上的差异。通过流式细胞术对165份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染色体倍性鉴定,发现了11份新的三倍体茶树品种。随后对这11份三倍体品种与12份二倍体品种进行了芽、叶及解剖结构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倍体与二倍体茶树在物候期、百芽重、叶面积、气孔大小及气孔密度等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三倍体茶树一般表现为发芽较晚、百芽重显著较高、叶面积较大、气孔长度和宽度均大于二倍体,气孔密度较低。由于茶树芽叶是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部位,这些差异对茶叶的生长和品质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对三倍体西莲1号及其母本福鼎大白茶(CK)的代谢物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203种差异代谢物,其中170种代谢物具有显著差异,81种代谢物上调,89种下调。差异代谢物中,类黄酮种类最多,其次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本研究揭示了二倍体和三倍体茶树在形态、生理及代谢层面的显著差异,为茶树的遗传评估和育种策略提供重要参考。三倍体茶树因其较高的生物量积累、代谢物质的优势,展现出在茶树新品种培育中的巨大潜力。这一发现为提高茶叶产量、质量及抗逆性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对于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倍性分析 流式细胞术 代谢组学 多倍体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1型巨噬细胞极化与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刘华 孟齐 +1 位作者 郝杨敏 杜国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5-601,共7页
目的:探讨肝脏M1型巨噬细胞流式细胞计数方案及M1型巨噬细胞极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相关性。方法:高脂饮食喂养建立NAFLD小鼠模型,12只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饮食(normal diet... 目的:探讨肝脏M1型巨噬细胞流式细胞计数方案及M1型巨噬细胞极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相关性。方法:高脂饮食喂养建立NAFLD小鼠模型,12只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饮食(normal diet,ND)组、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组喂养24周,检测小鼠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M1型巨噬细胞相关因子,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表现。利用Percoll分离液梯度离心法收集肝脏Kupffer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肝脏M1型巨噬细胞(分选方案:应用FSC-A、SSC-A分群,去除肝脏中的红细胞及杂质;FITC CD45(+)/PE-cy7 CD11clow,将白细胞分群;APC CD115(+)/Percp cy5.5 CD11bhigh筛选单核细胞,应用Apc-cy7 F4/80low/PE Ly-6Chigh分选出M1巨噬细胞)。结果:与普通饮食组相比,24周HFD小鼠各项代谢指标明显升高,体质量[(28.35±1.71)g vs.(38.43±4.41)g,P<0.001]、肝脏重量[(1.03±0.18)g vs.(1.85±0.41)g,P=0.003]、空腹血糖[(7.07±0.58)mmol/L vs.(10.23±1.58)mmol/L,P<0.001]、胰岛素[(18.62±3.84)pg/mL vs.(28.84±8.3)pg/mL,P<0.001]、甘油三酯[(2.97±0.67)mmol/L vs.(4.05±0.99)mmol/L,P=0.01]、总胆固醇[(0.23±0.06)mmol/L vs.(0.55±0.17)mmol/L,P<0.001]、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5.67(3.16,9.23)U/L vs.35.86(19.68,58.33)U/L,P=0.003]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53.14(38.18,64.40)U/L vs.155.10(113.60,192.20)U/L,P<0.001],NAFLD小鼠M1型巨噬细胞极化明显增加[9.95%(3.10,12.00)vs.42.00%(26.50,45.50),P=0.003]。HFD诱导的小鼠肝脏中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human interleukin-1 beta protein,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F4/80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RNA水平明显升高。结论:流式细胞检测方案可应用于肝脏M1型巨噬细胞检测,NAFLD炎症反应明显加重,M1型巨噬细胞极化与NAFLD发生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流式细胞术 M1型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本前处理在流式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吴映霞 孙彩云 +3 位作者 王子骏 童献 朱颖 刘兵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5-58,共4页
传统的流式细胞术相关课程往往忽视样本前处理环节的教学。为使学生全面地掌握流式细胞术,在“鱼类生理与研究技术”和“细胞生物学”课程现有的流式教学模块的基础上,新增了关于组织解离制备单细胞悬液的样本前处理知识讲解与实践操作... 传统的流式细胞术相关课程往往忽视样本前处理环节的教学。为使学生全面地掌握流式细胞术,在“鱼类生理与研究技术”和“细胞生物学”课程现有的流式教学模块的基础上,新增了关于组织解离制备单细胞悬液的样本前处理知识讲解与实践操作环节。该改进完善了教学内容,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系统掌握全流程实验技术,有效提高了实验效率与数据质量,使学生能够独立开展相关实验。这一举措对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本前处理 流式细胞术 实验教学 组织 单细胞悬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FCM)在贝类倍性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丁君 张国范 +2 位作者 常亚青 宋坚 巩宁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59-263,共5页
对某种生物来说 ,体内细胞核内所含的DNA量总是一定的。利用流式细胞仪(FCM)可在短时间内准确测出细胞中DNA的含量 ,鉴别有机体的倍性。作者系统地介绍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鲍鱼、牡蛎、扇贝等经济贝类倍性的方法 ,包括机械法、化学法、... 对某种生物来说 ,体内细胞核内所含的DNA量总是一定的。利用流式细胞仪(FCM)可在短时间内准确测出细胞中DNA的含量 ,鉴别有机体的倍性。作者系统地介绍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鲍鱼、牡蛎、扇贝等经济贝类倍性的方法 ,包括机械法、化学法、抽取血液法及固定贝样的制备法等。另外 ,还报道了实验中新发现的一些现象 ,如牡蛎嵌合体及诱导过程中的非整倍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贝类 倍性检测 DNA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转基因株系表型性状差异的研究
6
作者 刘秉雪 贺玉花 +5 位作者 徐永阳 田小琴 张健 孔维虎 唐伶俐 赵光伟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7,共8页
通过CRISPR-Cas9技术对甜瓜基因MELO3C002050进行编辑,旨在探究转基因甜瓜的倍性变化及其对表型性状的影响。对51株阳性苗进行表型和基因编辑鉴定,结果显示,45株(A型)果实显著伸长,符合基因编辑预期,且基因编辑成功;6株(B型)表现花器官... 通过CRISPR-Cas9技术对甜瓜基因MELO3C002050进行编辑,旨在探究转基因甜瓜的倍性变化及其对表型性状的影响。对51株阳性苗进行表型和基因编辑鉴定,结果显示,45株(A型)果实显著伸长,符合基因编辑预期,且基因编辑成功;6株(B型)表现花器官增大、节间缩短、果实变短、种子变宽等异常表型,但未发生基因编辑。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B型植株DNA含量加倍(四倍体率11.76%)。综上,在甜瓜遗传转化过程中,可能导致染色体数目自发加倍,从而引起表型异常。因此,在甜瓜基因编辑表型评价中,优先通过倍性检测排除多倍体干扰,对基因编辑植株表型的精准评价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转基因植株 多倍体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CM测定的香蕉种质倍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郭计华 李绍鹏 +3 位作者 周丽 桂腾琴 谢子四 李新国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8,共7页
【目的】基于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结果,从细胞学层面上准确揭示不同基因组类型香蕉种质的倍性差异,为香蕉遗传多样性研究及选择育种提供基础支撑。【方法】以二倍体(AA)‘陵水野生蕉’(Musa AA acuminate‘Lingshui Yesheng Jiao’)为内... 【目的】基于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结果,从细胞学层面上准确揭示不同基因组类型香蕉种质的倍性差异,为香蕉遗传多样性研究及选择育种提供基础支撑。【方法】以二倍体(AA)‘陵水野生蕉’(Musa AA acuminate‘Lingshui Yesheng Jiao’)为内参,利用FCM技术,对11份香蕉种质资源进行了倍性鉴定分析。【结果】依据(FCM)结果分析,参与分析样品的倍性可分为4大类:第I类有‘红河矮’蕉(M.AAA Cavendish‘Honghe Ai’)和‘陵水野生蕉’,属于2 N;第II类有‘始兴BB’(M.balbisiana‘Shixing BB’)、‘东莞中把大蕉’(M.ABB Cavendish‘Dongguan Zhongba Dajiao’)、‘Pisang Ceylan’和‘FHIA-18’4个种质,属于3 N;第III类有‘Cachaco’‘FHIA-17’‘FHIA-03’和‘TMB×5259-1’4个种质,均属于4 N;第IV类‘红香蕉’(‘Red banana’),在FCM分析中,此种质出现了2个峰值,第一个峰值为52.79,第二个峰值为103.24,测定时2个峰同时出现,且重复性好,可能是二倍体与四倍体混倍形成。【结论】较之传统方法,FCM准确揭示了DNA含量与倍性的关系,能更好地反映香蕉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倍性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微型浮游植物的FCM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郭沛涌 沈焕庭 张利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淡水微型浮游植物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微型浮游植物的光散射信号和自身所含光合色素,FCM可快速、即时区分不同类群微型浮游植物,计算其细胞数量,并可对不同时间微型浮游植物生态学动态变化进行有效分析,...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淡水微型浮游植物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微型浮游植物的光散射信号和自身所含光合色素,FCM可快速、即时区分不同类群微型浮游植物,计算其细胞数量,并可对不同时间微型浮游植物生态学动态变化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大大改进了微型浮游植物监测与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浮游植物 流式细胞术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CD8设门在FCM检测Th1/Th2亚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曹云新 金伯泉 韩卫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8-639,共2页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准确、灵敏检测Th1/Th2细胞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荧光mAbCD3和CD8设门 ,准确找到CD4 + T细胞群 ,然后进行Th1/Th2细胞分析 ,并与单用CD4设门进行比较。结果 以CD3/CD8设门较单用CD4设门 ,对靶细胞的定位较为准确 ...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准确、灵敏检测Th1/Th2细胞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荧光mAbCD3和CD8设门 ,准确找到CD4 + T细胞群 ,然后进行Th1/Th2细胞分析 ,并与单用CD4设门进行比较。结果 以CD3/CD8设门较单用CD4设门 ,对靶细胞的定位较为准确 ,测量所获图形美观、清楚并有规律。结论 以CD3/CD8设门 ,可提高检测Th1/Th2细胞的准确性 ,同时也可应用于Tc1/Tc2细胞的检测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Th2亚型 流式细胞术 CD3 CD8 免疫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指橘与粗柠檬体细胞杂种倍性FCM分析及其花粉活力检测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继红 曾少华 +2 位作者 徐春永 张俊娥 邓秀新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1-255,共5页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5株澳洲指橘(Microcitrus papuana Swingle,2n=2x=18)与粗柠檬(Citrus jambhiri Osbeck,2n=2x=18)属间体细胞杂种进行倍性分析,以已知倍性的二倍体粗柠檬植株的峰对应荧光值(FL)50作为对照,5棵再生植株的FL值分别为51...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5株澳洲指橘(Microcitrus papuana Swingle,2n=2x=18)与粗柠檬(Citrus jambhiri Osbeck,2n=2x=18)属间体细胞杂种进行倍性分析,以已知倍性的二倍体粗柠檬植株的峰对应荧光值(FL)50作为对照,5棵再生植株的FL值分别为51、51、47、52、48,表明这些体细胞杂种植株均为二倍体。同时,实验结果还表明,HR(HighResolution)试剂盒中的核提取液HR-A和染色液HR-B的最佳处理时间分别是5min和2min。体细胞杂种于2002年3月首次开花,对其花粉活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细胞杂种的花粉活力为5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澳洲指橘 体细胞杂种 流式细胞术 倍性分析 花粉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b_FCM聚类算法的交通流量段自动划分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晓华 谈玲珑 胡敦利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69-1174,共6页
基于FCM算法提出一种结合减法聚类与聚类有效性评判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Sub_FCM,该算法能自动确定合理划分类数并初始化聚类原型,建立一种基于交替优化策略的无监督机器学习自动分类模型,并详细阐述了该模型在怀柔交叉路口流量段自动划... 基于FCM算法提出一种结合减法聚类与聚类有效性评判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Sub_FCM,该算法能自动确定合理划分类数并初始化聚类原型,建立一种基于交替优化策略的无监督机器学习自动分类模型,并详细阐述了该模型在怀柔交叉路口流量段自动划分中的具体应用.实例分析表明,该算法能很好地反映路口交通流数据的内在结构,自动划分出合理流量段,为进一步实施合理的控制算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法聚类 聚类有效性函数 fcm 交通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数据采集系统验证测试平台设计与实现
12
作者 朱恒 王策 +3 位作者 陈建生 何帅 裴智果 马玉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38,共5页
针对现有流式细胞仪数据采集系统性能测试手段匮乏、易受干扰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验证测试平台。该平台基于流式细胞仪检测信号特征,通过建立查找表并采用内存直访数模转换方法生成高斯包络的模拟细胞信号。利用单片机生成随... 针对现有流式细胞仪数据采集系统性能测试手段匮乏、易受干扰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验证测试平台。该平台基于流式细胞仪检测信号特征,通过建立查找表并采用内存直访数模转换方法生成高斯包络的模拟细胞信号。利用单片机生成随机数以控制信号的随机产生,模拟了流式细胞仪检测事件发生的泊松过程。生成的信号再经匹配电路形成适用于现有流式细胞仪数据采集系统的目标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验证测试平台可以模拟白细胞通过检测光斑时产生的高斯包络信号及检测事件间的泊松过程,并由数据采集系统提供的增益信号动态调整平台输出信号的幅值。该验证测试平台实现了流式细胞仪事件信号的精确模拟,显著提高了数据采集系统性能验证的准确性,同时有效避免了液流、光学等干扰因素对数据采集系统性能评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数据采集系统 高斯脉冲 泊松过程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自噬活性的生物活性肽高通量筛选及在露酒产品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雅凝 薛洁 +7 位作者 钟恒 罗瑞琪 石俊 宋涛 于佳俊 李菊梅 唐雅利 黄本宸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39-149,共11页
为了深入探讨生物活性肽对细胞自噬活性的作用并应用于制备露酒,该研究通过倒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不同生物活性肽对人源肝细胞(LO2细胞)的影响,随后以生物活性肽和白酒为原料制备露酒,以肽保留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 为了深入探讨生物活性肽对细胞自噬活性的作用并应用于制备露酒,该研究通过倒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不同生物活性肽对人源肝细胞(LO2细胞)的影响,随后以生物活性肽和白酒为原料制备露酒,以肽保留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露酒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存活情况,最终选取5.00 mg/mL作为检测细胞自噬活性实验的最高作用浓度。玉米肽-1、玉米肽-3在0.63~5.00 mg/mL时有促进细胞自噬作用,小麦肽-1、小麦肽-6在5.00 mg/mL时有抑制作用,其中玉米肽-1对细胞自噬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露酒最佳工艺条件为:基酒度数为48%vol,基酒香型为清香型,基酒温度为室温,生物活性肽类型为玉米肽-1,生物活性肽添加量为15.09 mg/mL,该露酒中肽的保留率高,口感佳,感官评分93分。最后分别用生理盐水、食用酒精、基酒、肽酒灌胃小鼠,处死后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发现添加玉米肽的露酒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实验小鼠肝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 倒置显微镜 细胞自噬 流式细胞仪 露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M对脑星形细胞瘤DNA含量和p53蛋白表达的测定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建国 李龄 左连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5-247,共3页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33例脑星形细胞瘤的DNA含量和p53蛋白进行了检测,并对二者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1)总的DNA异倍体出现率为42.4%(14/33),绝大多数为Ⅲ~Ⅳ级星形细胞瘤。2)Ⅰ、Ⅱ...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33例脑星形细胞瘤的DNA含量和p53蛋白进行了检测,并对二者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1)总的DNA异倍体出现率为42.4%(14/33),绝大多数为Ⅲ~Ⅳ级星形细胞瘤。2)Ⅰ、Ⅱ、Ⅲ~Ⅳ级星形细胞瘤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0%(2/10)、66.7%(6/9)、100%(14/14)。结果表明:脑星形细胞瘤DNA异倍体出现率、p53蛋白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p53蛋白阳性表达的异倍体肿瘤患者生存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流式细胞术 p53 DNA 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定量检测细菌的FCM系统研制及性能评估 被引量:4
15
作者 严心涛 王策 +2 位作者 裴智果 刘珏 武晓东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5-1254,共10页
为了实现对饮用水中细菌快速定量检测,建立了基于流式细胞术的高通量定量检测系统。对该系统的信号采集系统、绝对计数方法以及在细菌检测方面的综合性能进行了研究和评估。根据饮用水中典型细菌的荧光染料及其荧光激发光谱特点,介绍了... 为了实现对饮用水中细菌快速定量检测,建立了基于流式细胞术的高通量定量检测系统。对该系统的信号采集系统、绝对计数方法以及在细菌检测方面的综合性能进行了研究和评估。根据饮用水中典型细菌的荧光染料及其荧光激发光谱特点,介绍了流式细胞术快速检测细菌的工作原理及硬件平台。通过简化细菌的荧光信号强度计算模型,评估了信号采集系统的信噪比。建立了基于流量传感器的绝对计数方法,将检测系统与以参比微球法进行绝对计数的BDLSRFortessa进行了一系列对比实验和统计学分析,测试和评估了检测系统在饮用水中细菌检测的综合性能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对于4MHz宽带的荧光信号,信号采集系统的信噪比可达86dB;对于一定浓度内的微球,系统对它测试cv值低于2%,与BD仪器测试结果的相关系数高达0.9996,对等比例稀释的微球测试线性度高达0.9998,最低可检测细菌浓度可达102particles/mL;系统对E.coli和S.aureus含量测试结果的cv值均低于7%,与BD仪器测试结果的相关系数均高于0.9959,两仪器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在4%以内。该仪器能实现对细菌的高精度快速定量检测,为饮用水中典型细菌快速检测仪器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细菌 饮用水 微生物 自来水 绝对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芽孢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和晓兰 郑楠 +2 位作者 赵艳坤 王加启 孟璐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1-400,共10页
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产芽孢细菌会形成芽孢休眠体。芽孢能够在极端环境中存活数年,环境条件适宜时,又重新萌发为营养细胞,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和货架期。目前,对于食品中产芽孢细菌的检测方法,我国最常用的仍然是培养法,这种方法需耗时4... 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产芽孢细菌会形成芽孢休眠体。芽孢能够在极端环境中存活数年,环境条件适宜时,又重新萌发为营养细胞,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和货架期。目前,对于食品中产芽孢细菌的检测方法,我国最常用的仍然是培养法,这种方法需耗时48 h及以上,不能实现对产芽孢细菌的快速检测,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对产芽孢细菌的多种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包括国内外采用的常规培养的检测方法、基于核酸扩增的检测方法、基于荧光染料的检测方法、基于芽孢特有成分吡啶二羧酸的检测和其他检测方法等,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点、检测时间和检测限等进行了总结和整理,旨在为产芽孢细菌检测领域提供基础知识和研究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 聚合酶链式反应 流式细胞术 吡啶二羧酸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在MDS诊治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秋程 陈宝安 程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2-1227,共6页
流式细胞术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诊断的重要方法,近年广泛应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流式细胞术可通过检测细胞免疫表型识别和表征异常造血细胞,尤其可在形态学异常不显著的MDS诊断中提供助力。同时,流式细胞术可通过表型变化监测... 流式细胞术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诊断的重要方法,近年广泛应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流式细胞术可通过检测细胞免疫表型识别和表征异常造血细胞,尤其可在形态学异常不显著的MDS诊断中提供助力。同时,流式细胞术可通过表型变化监测疾病进展和微小残留病,协助评估疗效。本文就流式细胞术在MDS中各系细胞免疫表型检测、预后判断和疗效评估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流式细胞术 免疫表型检测 诊断 预后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联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饮子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的作用机制
18
作者 黄永熙 闫普普 +12 位作者 郭伟丽 李亚娜 朱君 刘满 侯超群 覃美林 李蓉 武毅 苏应兵 杨小林 郭利伟 王雄 戴刚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4-889,共16页
[目的]探讨当归饮子(Angelica decoction, DGYZ)治疗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的小鼠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皮肤病变效果,为临床宠物A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用90只BALB/c小鼠,分为6组:空白组(Control)、DNCB组、D... [目的]探讨当归饮子(Angelica decoction, DGYZ)治疗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的小鼠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皮肤病变效果,为临床宠物A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用90只BALB/c小鼠,分为6组:空白组(Control)、DNCB组、DGYZ低(9.8 mg/kg DGYZ)、中(19.6 mg/kg DGYZ)、高(39.3 mg/kg DGYZ)剂量组和西替利嗪组(4 mg/kg西替利嗪),每组15只小鼠。空白组小鼠涂抹丙酮溶液作为对照,其余各组小鼠通过背部反复涂抹DNCB建立小鼠AD样皮肤病模型,并按分组进行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采集小鼠背部皮肤、血液及脾脏用于后续分析。通过HE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小鼠皮肤组织厚度和肥大细胞数;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液中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含量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CD4^(+)/CD8^(+)和Th1/2细胞分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小鼠背部皮肤中细胞因子相关mRNA的表达水平;超高压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TOF-MS)分析DGYZ的主要活性成分,联合网络药理学探讨DGYZ治疗AD的主要靶点和作用机制。最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JAK1-STAT3信号通路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DNCB组小鼠背部皮肤出现严重的皮肤病变和表皮增厚现象,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目显著上升(P<0.05);与DNCB组相比,DGYZ各剂量组和西替利嗪组小鼠表皮增厚现象均得到有效缓解,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均下降,且DGYZ高剂量组及西替利嗪组差异显著(P<0.05);DGYZ高剂量组和西替利嗪组小鼠血清中IgE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DNCB组小鼠CD4^(+)/CD8^(+)和Th1/2细胞的平衡受到干扰,不同剂量DGYZ均可显著改善这一情况(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DNCB组小鼠皮肤组织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12(IL-12)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IL-4、IL-13、IL-6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DNCB组相比,饲喂DGYZ治疗后皮肤组织中IFN-γ和IL-12基因mRNA表达水平逐渐上调,IL-4、IL-13、IL-6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UPLC-TOF-MS鉴定出89种DGYZ成分,其中活性成分64种。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以上64种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蛋白激酶B(AKT1)等基因及JAK/STAT、NF-κB和Th17细胞分化信号通路,对AD样皮肤病变发挥治疗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DNCB可诱导小鼠JAK1-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DGYZ可抑制该途径的激活。[结论]DGYZ可减少小鼠皮肤中肥大细胞数目和血清中IgE的表达,调节免疫平衡,降低促炎因子的mRNA表达并抑制JAK1-STAT3信号通路激活,缓解AD样皮肤病变。本研究结果可为中药治疗动物AD样皮肤病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饮子(DGYZ) AD样皮肤病变 2 4-二硝基氯苯(DNCB) 流式细胞术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掌特伦萨四倍体的离体诱导及其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乔永旭 张永平 +4 位作者 张卫华 张惠敏 龚荣娅 王紫莹 高丽红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
为了研究红掌四倍体的离体诱导和鉴定技术体系,为其倍性育种和杂交育种奠定基础,以特伦萨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0.5、1.0、2.0、4.0 g·L^(-1)的秋水仙素分别处理2、4、6、8 h,之后转入培养基MS+6-BA 2.0 mg·L^(-1)+NAA 0.5 ... 为了研究红掌四倍体的离体诱导和鉴定技术体系,为其倍性育种和杂交育种奠定基础,以特伦萨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0.5、1.0、2.0、4.0 g·L^(-1)的秋水仙素分别处理2、4、6、8 h,之后转入培养基MS+6-BA 2.0 mg·L^(-1)+NAA 0.5 mg·L^(-1)进行愈伤组织的生长和丛生芽分化,75 d后将丛生芽转入培养基1/2 MS+NAA 0.2 mg·L^(-1)诱导生根,待丛生芽生根后统计愈伤组织块存活率、再生植株数,并对再生植株进行染色体倍性鉴定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红掌愈伤组织块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但愈伤组织块上诱导的再生植株数无显著变化;在0.5~2.0 g·L^(-1)的秋水仙素浓度范围内,红掌疑似四倍体的诱导率随着处理浓度与时间的增加而增加,2.0 g·L^(-1)秋水仙素处理6与8 h时,诱导率达8.50%与8.77%;特伦萨和疑似四倍体红掌的基因组分别为3.73和7.01 Gb;染色体压片倍性鉴定结果证明了疑似四倍体的倍性为四倍体。红掌二倍体的核型公式为2n=2x=30=8 st+16 sm+6 m,四倍体的核型公式为2n=4x=60=8 st+32 sm+20 m;与红掌二倍体植株相比,四倍体植株叶片变厚、气孔变大、保卫细胞密度变小,佛焰苞直径变大,单个花序花期变长,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综上,采用2.0 g·L^(-1)秋水仙素处理6 h可培育红掌四倍体植株,此四倍体可作为红掌倍性育种和杂交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掌 二倍体 四倍体 倍性鉴定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对红细胞抗原性与LPO影响的FCM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符乃阳 张尔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4-258,共5页
用流式细胞计(flowcytometry,FCM)测定H2O2损伤后的红细胞(RBC)与IgG的结合能力,并直接检测细胞自发荧光的变化,以研究H2O2对RBC抗原性和脂质过氧化(LPO)荧光产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R... 用流式细胞计(flowcytometry,FCM)测定H2O2损伤后的红细胞(RBC)与IgG的结合能力,并直接检测细胞自发荧光的变化,以研究H2O2对RBC抗原性和脂质过氧化(LPO)荧光产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RBC抗原性和自发荧光变化与H2O2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抗原性变化对H2O2更敏感,比引起自发荧光明显增强所需H2O2浓度低两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活性氧 细胞膜损伤 流式细胞计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