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7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质油改性起泡剂环己二醇单戊醚的起泡与浮选性能
1
作者 王帅 李了艳 +2 位作者 段广宇 马鑫 钟宏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2期168-174,共7页
利用化工副产品开发新型起泡剂是实现浮选药剂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将轻质油改性制备的环己二醇单戊醚用作起泡剂,测定了环己二醇单戊醚、松醇油和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的泡沫高度、泡沫半衰期和表面张力。结果表明,环己二醇单戊醚起泡... 利用化工副产品开发新型起泡剂是实现浮选药剂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将轻质油改性制备的环己二醇单戊醚用作起泡剂,测定了环己二醇单戊醚、松醇油和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的泡沫高度、泡沫半衰期和表面张力。结果表明,环己二醇单戊醚起泡能力优于松醇油和MIBC,泡沫稳定性介于松醇油和MIBC之间。对云南硫化铜矿和硫化铅锌矿进行浮选,结果表明,环己二醇单戊醚与松醇油相比,铜粗精矿的铜回收率提高5.67百分点,铅锌粗精矿的铅回收率提高0.57百分点,铅锌粗精矿与锌粗精矿的锌回收率提高0.43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泡剂 环己二醇单戊醚 起泡性能 硫化铜矿 硫化铅锌矿 浮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某难选铜、钼多金属矿新型药剂浮选试验研究
2
作者 车文芳 王丞 +4 位作者 牛南南 杨明贺 王花 张行荣 焦芬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79,85,共5页
采用新型浮选药剂对河南某低品位难选钼多金属矿开展了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铜钼混合浮选以L43为捕收剂、L56为起泡剂,铜钼分离以L789为铜硫抑制剂,采用二粗一精二扫铜钼混合浮选-铜钼混合精矿再磨-一粗三精三扫铜... 采用新型浮选药剂对河南某低品位难选钼多金属矿开展了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铜钼混合浮选以L43为捕收剂、L56为起泡剂,铜钼分离以L789为铜硫抑制剂,采用二粗一精二扫铜钼混合浮选-铜钼混合精矿再磨-一粗三精三扫铜钼分离试验流程,获得了Mo品位50.780%、Mo回收率65.30%、Cu品位0.602%、Cu回收率4.72%的钼精矿和Cu品位0.165%、Cu回收率4.49%、Mo品位0.362%、Mo回收率1.61%的铜精矿,混合尾矿中铜回收率达到了90.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钼混合浮选 铜钼分离 抑制剂 捕收剂 起泡剂 浮选 环保药剂 铜钼多金属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难选铜矿铜硫高效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3
作者 李生鹏 谢海云 +3 位作者 曾鹏 陈海君 刘殿文 曾剑武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88-96,共9页
我国滇西地区有大量难选低品位铜矿亟待开发利用。某铜矿含铜0.35%、含硫6.31%。为实现矿石中铜硫高效富集与分离,获得铜精矿和硫精矿产品,根据矿石矿物组成及铜的化学物相分布情况,对该低品位难选铜矿进行铜硫高效浮选分离试验研究,确... 我国滇西地区有大量难选低品位铜矿亟待开发利用。某铜矿含铜0.35%、含硫6.31%。为实现矿石中铜硫高效富集与分离,获得铜精矿和硫精矿产品,根据矿石矿物组成及铜的化学物相分布情况,对该低品位难选铜矿进行铜硫高效浮选分离试验研究,确定采用“铜硫混合浮选—混合粗精矿再磨-抑硫浮铜”工艺,在分析铜硫浮选分离机理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磨矿细度、浮选药剂、混合粗精矿再磨细度、pH值等因素对铜硫浮选及分离的影响。试验采用乙基黄药和丁基黄药为铜硫混合浮选的组合捕收剂、松醇油为起泡剂,对得到的铜硫混合粗精矿再磨后采用石灰抑制硫矿物,以Z-200捕收铜矿物;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乙基黄药和丁基黄药用量为150+150 g/t、Z-200用量20 g/t、pH为12的条件下,经过铜硫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一次精选,铜硫粗精矿再磨至-0.038 mm占85%,铜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两次精选浮选闭路流程,获得了Cu品位为19.51%、Cu回收率为91.98%的铜精矿和S品位为40.77%、S回收率为84.51%的硫精矿,铜硫富集及分离试验指标良好。研究成果为类似低品位难选铜矿的铜硫高效浮选富集与分离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对于提高铜硫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硫化铜矿 浮选 铜硫分离 黄铜矿 黄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腾冲微细粒铜锌硫化矿选矿试验研究
4
作者 余娟 章晓林 +4 位作者 陈星予 许兴隆 刘鑫鑫 杨娟 刘殿文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64-74,共11页
针对云南腾冲铜锌硫化矿开展试验研究,矿样X荧光光谱分析和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矿样中主要的有价元素为Cu、Zn,其他金属元素品位相对较低,矿石含铜0.38%、含锌1.45%,铜主要以硫化铜的形式存在,锌主要以硫化锌的形式存在。矿石矿物... 针对云南腾冲铜锌硫化矿开展试验研究,矿样X荧光光谱分析和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矿样中主要的有价元素为Cu、Zn,其他金属元素品位相对较低,矿石含铜0.38%、含锌1.45%,铜主要以硫化铜的形式存在,锌主要以硫化锌的形式存在。矿石矿物组成结果表明,矿样中主要的有用矿物为黄铜矿、闪锌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绢(白)云母、透闪石、绿泥石、石榴石、方解石、萤石等。黄铜矿和闪锌矿的嵌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铜锌矿物嵌布粗细不均匀,约有10.90%的铜矿物、29.40%的锌矿物呈微细粒(粒度小于30μm)包裹于脉石矿物中,难以得到高效回收,闪锌矿背散射电子图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闪锌矿中含S 32.21%、Fe 9.14%、Zn 57.23%,属于铁闪锌矿,不利于锌精矿品位的提高。根据矿样性质,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2%的条件下,采用硫酸锌+亚硫酸钠作锌抑制剂,用量为(2000+1000)g/t,Z-200作铜捕收剂,用量为15 g/t,采用硫酸铜作锌活化剂,用量为100 g/t,新型高效选择性药剂A2作锌捕收剂,用量为60 g/t,通过对锌粗精矿进行再磨再选,确定锌粗精矿的再磨细度为-0.037 mm占90%,采用“一粗一扫两精”选铜、“两粗一扫三精”选锌的全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18.93%、回收率76.19%的铜精矿和锌品位40.85%、回收率76.85%的锌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硫化矿 微细粒 浮选 药剂制度 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微细粒铜铅硫化矿高效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5
作者 陈爽 谢海云 +3 位作者 陈海君 陈家灵 刘殿文 曾剑武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97-104,共8页
云南某地有大量低品位铜铅硫化矿资源,含铜0.37%、含铅1.21%,铜铅硫化矿的嵌布粒度细,其中-19+4.8μm的微细粒级在黄铜矿和方铅矿中分别占60.76%和67.20%,选别难度较大。为有效回收其中的铜矿物和铅矿物,对该低品位铜铅硫化矿进行了高... 云南某地有大量低品位铜铅硫化矿资源,含铜0.37%、含铅1.21%,铜铅硫化矿的嵌布粒度细,其中-19+4.8μm的微细粒级在黄铜矿和方铅矿中分别占60.76%和67.20%,选别难度较大。为有效回收其中的铜矿物和铅矿物,对该低品位铜铅硫化矿进行了高效浮选分离研究,探讨了混合浮选及混合粗精矿再磨再选技术在铜铅分离中的应用。对矿石性质进行分析,其主要有价矿物为硫化铜和硫化铅,含量分别为0.25%和1.15%;根据矿石组成及粒度分布情况,试验采用铜铅混合浮选—粗精矿再磨—铜铅浮选分离工艺,研究了磨矿细度、药剂制度、混合粗精矿再磨细度等因素对铜铅浮选分离的影响,确定了铜铅混浮的最佳条件为磨矿细度-0.074 mm占80%,抑制剂石灰用量2000 g/t,组合捕收剂(苯胺黑药与Z-200按2∶1混合)用量90 g/t,粗精矿再磨细度-0.074 mm占90%,铜铅分离时抑制剂巯基乙酸钠用量400 g/t;经过浮选闭路试验,最终获得了铜精矿Cu品位22.01%、Cu回收率86.86%,铅精矿Pb品位64.84%、Pb回收率85.98%的良好指标,实现了铜铅高效富集与分离。混合浮选再磨再选技术为低品位铜铅硫化矿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对于提高矿石的回收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铜铅硫化矿 混合浮选 铜铅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组合抑制剂在铜铅分离浮选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星予 章晓林 +4 位作者 余娟 许兴隆 刘鑫鑫 杨娟 刘殿文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针对铜铅硫化矿可浮性相近和精矿中铜铅互含高的技术难题,重点对某铜铅混浮精矿进行铜铅分离试验研究,旨在提高铜铅精矿的浮选指标。试样采用云南某铜铅混浮精矿,经分析试样中含铜8.32%,含铅31.56%,硫化铜占总铜93.55%;硫化铅占总铅94.... 针对铜铅硫化矿可浮性相近和精矿中铜铅互含高的技术难题,重点对某铜铅混浮精矿进行铜铅分离试验研究,旨在提高铜铅精矿的浮选指标。试样采用云南某铜铅混浮精矿,经分析试样中含铜8.32%,含铅31.56%,硫化铜占总铜93.55%;硫化铅占总铅94.59%。粒度分析得出铜铅混浮精矿粒度在-0.045 mm以下的占85.89%,粒级较细,分离难度大。试验主要考察了脱药剂活性炭+硫化钠用量、抑制剂种类及用量、捕收剂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药剂制度为脱药剂活性炭+硫化钠用量为1400 g/t+2000 g/t,抑制剂(F1+C2)用量为100 g/t+100 g/t,捕收剂Z-200用量为20 g/t,通过流程结构确定合适的工艺流程进行浮选开路和闭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一粗二精一扫”工艺流程,闭路试验最终获得了铜回收率为90.66%,品位20.96%,含铅4.95%的铜精矿;铅品位为44.53%,铅回收率为94.87%,含铜1.05%的铅精矿。铜精矿和铅精矿的分离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精矿中铜铅的互含,实现铜和铅的高效回收,为铜铅混浮精矿的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采用新型组合抑制剂(F1+C2)对方铅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对黄铜矿抑制作用相对较弱,其抑制机理可能是F1和C2分子中的羟基和羧基与方铅矿作用从而抑制了方铅矿可浮性。该新型组合抑制剂均为价格低廉、应用广泛的有机药剂,对环境友好,且药剂用量少,效果显著,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分离 活性炭脱药 新型组合抑制剂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钼混合精矿预处理及强化分离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世涛 田小松 +4 位作者 王飞旺 梁泽跃 杨斌 戴惠新 唐冬冬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21-32,共12页
铜和钼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重要有色金属资源,通常以黄铜矿和辉钼矿的形式存在于斑岩型铜钼矿中。目前,工业上常用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工艺来处理铜钼矿,然而,混合浮选阶段残留的大量药剂会导致后续的分离过程变得困难,需要通过脱药预处... 铜和钼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重要有色金属资源,通常以黄铜矿和辉钼矿的形式存在于斑岩型铜钼矿中。目前,工业上常用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工艺来处理铜钼矿,然而,混合浮选阶段残留的大量药剂会导致后续的分离过程变得困难,需要通过脱药预处理等工艺来改善分离效果。详细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科研工作者提出的铜钼混合精矿预处理及强化分离方法,包括以最大限度地脱除矿浆中残留的浮选药剂,降低黄铜矿的可浮性,从而提高辉钼矿回收率为目的的机械再磨法、浓缩法和吸附法等脱药预处理工艺;通过对铜钼混合精矿进行氧化处理,使黄铜矿表面被CuO、Cu(OH)_(2)、FeOOH、Fe_(2)(SO_(4))_(3)等亲水氧化产物覆盖,从而受到抑制,增大铜钼矿表面可浮性差异的氧化剂氧化、等离子体氧化、电化学氧化和加温氧化等氧化预处理工艺;以及利用黄铜矿与辉钼矿的磁性差异进行分离的脉动高梯度磁选工艺;针对辉钼矿高度分散与细粒浸染特点的浮选柱浮选工艺;用超声来促进药剂在矿物表面作用的超声处理工艺;可以增强泡沫稳定性的海水浮选工艺和通过调控矿浆电位来控制铜钼矿浮选行为的电位调控浮选法工艺。介绍了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未来铜钼浮选分离的研究方向,旨在对铜钼分离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钼分离 脱药预处理 氧化预处理 电催化氧化 海水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海拔复杂铜硫矿选矿工艺优化试验研究
8
作者 刘玫华 简胜 +3 位作者 吴海军 张晶 杨东 刘朝兴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5,56,共6页
采用两段铜硫混合浮选-粗精矿再磨-铜硫分离工艺对某高海拔铜矿进行了选矿工艺优化试验研究。两段铜硫混合浮选采用异步浮选方法,使用对铜选择性好的KMY-1铜捕收剂进行铜硫分离,可高效回收微细粒级嵌布难选铜矿物。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 采用两段铜硫混合浮选-粗精矿再磨-铜硫分离工艺对某高海拔铜矿进行了选矿工艺优化试验研究。两段铜硫混合浮选采用异步浮选方法,使用对铜选择性好的KMY-1铜捕收剂进行铜硫分离,可高效回收微细粒级嵌布难选铜矿物。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23.06%、铜回收率78.29%的铜精矿,比现场生产流程得到的铜精矿铜品位和铜回收率分别提高了2.92百分点和9.59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硫矿 次生铜 异步浮选 混合浮选 铜捕收剂 铜精矿 工艺优化 铜硫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低品位铜矿优先浮铜—再磨选矿回收铜
9
作者 李昭旺 李杰 +3 位作者 祁忠旭 孙大勇 江旭 王龙 《矿冶》 2025年第1期89-96,共8页
内蒙古某低品位铜矿石铜含量为0.41%,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白云石和菱铁矿等,少量长石、绿泥石、云母等。针对现场铜精矿品位难以提高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和选矿试验研究,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确定了各浮选作业的关键技术参数,... 内蒙古某低品位铜矿石铜含量为0.41%,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白云石和菱铁矿等,少量长石、绿泥石、云母等。针对现场铜精矿品位难以提高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和选矿试验研究,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确定了各浮选作业的关键技术参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优先浮铜+再磨提高品位”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一粗三精一扫的闭路试验。结果表明,增加粗精矿再磨可有效提高铜精矿品位,在原矿磨矿细度-0.074 mm占比70.49%、粗精矿再磨细度-0.037 mm占比73.54%,采用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作为抑制剂、丁基黄药作为捕收剂,获得了铜精矿品位20.11%、回收率为89.07%的良好选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铜硫分离 优先浮选 再磨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细粒铜钼混合精矿分离工艺优化及工业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美光 田小松 +3 位作者 梁泽跃 张军 蔡国民 李诏志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9期31-37,48,共8页
云南某细粒硫化铜钼混合精矿中主要有价金属元素为铜和钼,矿石中主要矿物为黄铜矿和辉钼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和云母,铜、钼矿物嵌布粒度较细,与脉石矿物复杂共生。针对混合精矿分离难度大、分离指标较差、药剂单耗用量大、药剂成本高... 云南某细粒硫化铜钼混合精矿中主要有价金属元素为铜和钼,矿石中主要矿物为黄铜矿和辉钼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和云母,铜、钼矿物嵌布粒度较细,与脉石矿物复杂共生。针对混合精矿分离难度大、分离指标较差、药剂单耗用量大、药剂成本高的现状,结合混合精矿含钼品位的上升,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开展了选矿试验研究。通过对原有工艺及药剂制度进行优化试验,研制了新型铜钼分离药剂D117和D118,其中D117为铜抑制剂,D118为调整剂。在原矿铜品位20.75%、钼品位0.47%的条件下,采用“抑铜浮钼”、一次粗选、四次精选、一次扫选浮选工艺,获得钼品位45.15%、铜品位1.03%、钼作业回收率85.65%的钼精矿及含钼0.069%、铜品位20.92%、铜作业回收率99.96%的铜精矿,取得了良好的实验室选别指标。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业生产后,浮选浓度由18%提升至33%,系统台效由17.4 t/h提高至25.9 t/h,钼作业回收率由66.11%提升至80.55%,年产钼金属由286 t提高至710 t。同时,D117、D118新型小分子药剂的使用取消了水玻璃的添加,并大幅降低了硫化钠用量,硫化钠粗选用量由设计之初125000 g/t降至6000 g/t,降幅达95.20%。通过药剂制度的持续优化,进一步压缩了硫化钠用量,硫化钠单耗由13.4 kg/t降至7.53 kg/t,D117单耗由6.18 kg/t降至3.98 kg/t,在药剂成本大幅度降低的前提下,实现了铜钼分离系统处理量及生产指标的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 铜钼混合精矿 分离浮选 流程优化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低品位铅锌硫化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楠 谢海云 +2 位作者 陈家灵 刘殿文 吕晋芳 《矿冶》 CAS 2024年第1期26-33,共8页
云南某低品位硫化铅锌矿含Pb0.42%、Zn0.39%,矿物组成较复杂,含有方铅矿、白铅矿、闪锌矿、氧化锌矿等多种矿物。采用铅锌混合浮选抛尾—铅锌分离选矿流程回收利用该铅锌矿。结果表明,采用该处理工艺可获得Pb品位70.34%、Pb回收率84.06... 云南某低品位硫化铅锌矿含Pb0.42%、Zn0.39%,矿物组成较复杂,含有方铅矿、白铅矿、闪锌矿、氧化锌矿等多种矿物。采用铅锌混合浮选抛尾—铅锌分离选矿流程回收利用该铅锌矿。结果表明,采用该处理工艺可获得Pb品位70.34%、Pb回收率84.06%的铅精矿,Zn品位45.74%、Zn回收率80.65%的锌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铅锌硫化矿 混合浮选 铅锌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浆难免离子对铅锌硫化矿分离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宏祥 庞增瑞 +3 位作者 黎全 胡明振 邓久帅 张茜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1期128-134,共7页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矿浆溶液中普遍存在一些难免离子,并且其中存在的难免离子对铅锌硫化矿的浮选分离有着重要影响。矿浆中难免离子主要来源于选厂用水、矿物自身溶解、活化剂或者抑制剂解离以及流体包裹体释放引入的原...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矿浆溶液中普遍存在一些难免离子,并且其中存在的难免离子对铅锌硫化矿的浮选分离有着重要影响。矿浆中难免离子主要来源于选厂用水、矿物自身溶解、活化剂或者抑制剂解离以及流体包裹体释放引入的原生离子和磨矿过程中引入的次生离子。本文对矿浆中引入的原生离子以及磨矿体系引入的次生难免离子对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不论是原生离子还是次生离子对铅锌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均较为明显,较多的学者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药剂调控以及改变磨矿环境等方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本文的关注点是将前人的研究成果与现场工艺紧密结合,在不影响工业经济情况下如何从源头消除难免离子,如何从现场工艺中降低难免离子对浮选指标的影响仍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加工工程 矿浆难免离子 铅锌硫化矿 浮选分离 磨矿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铜矿快速-分支浮选新工艺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解子花 魏志聪 +3 位作者 李梦宇 刘洋 环艳 瞿俊男 《矿冶》 CAS 2024年第3期399-408,共10页
以云南思茅大平掌铜矿为研究对象,针对铜硫浮选分离工艺中存在药耗大、能耗高和浮选指标不理想等问题,采用分支浮选的方法浮选该铜矿。在对该矿工艺矿物学分析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单支浮选和分支浮选工艺的浮选效果,并重点研究了快速-... 以云南思茅大平掌铜矿为研究对象,针对铜硫浮选分离工艺中存在药耗大、能耗高和浮选指标不理想等问题,采用分支浮选的方法浮选该铜矿。在对该矿工艺矿物学分析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单支浮选和分支浮选工艺的浮选效果,并重点研究了快速-分支浮选联合工艺处理该矿的浮选效果。结果表明,目的矿物黄铜矿嵌布粒度较粗且与黄铁矿致密共生、连生。磨矿细度为-0.074 mm含量占比为70%时,大部分黄铜矿物得以单体解离,满足铜矿石选别工艺要求。分支浮选流程可有效提高精矿品位,技术优势明显,其中“快速-分支”联合浮选新工艺的技术指标最优,实现了大平掌硫化铜矿的高效回收和“增质降耗”。与常规单支浮选工艺指标相比,“快速-分支”浮选新工艺在保证铜回收率稳定的情况下可显著降低复合黄药和起泡剂DEP的用量,二者用量分别减少12%和31%左右,此时铜品位却有1.45个百分点的提升。在贵金属综合回收方面,新工艺对金银的回收同样存在明显的提升效果,金和银品位分别提高0.18和9.40个百分点,回收率分别提高3.01和13.97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铜矿 铜硫分离 单支浮选 分支浮选 快速浮选 快速-分支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某锌铜矿铜锌分离药剂优化试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泽瑞 罗鹏 +3 位作者 丁鸣援 吴迪 莫广得 陈建华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3期122-127,共6页
非洲某锌铜矿含锌3.91%、铜0.86%,因此铜锌分离是回收铜的关键。为了解决大量使用焦亚硫酸钠(SMBS)作为抑制剂造成的尾矿酸性废水等问题,以非洲某锌铜矿为试验对象,使用631取代原项目生产中的捕收剂TLQ2,得到精矿铜品位为1.77%、锌品位... 非洲某锌铜矿含锌3.91%、铜0.86%,因此铜锌分离是回收铜的关键。为了解决大量使用焦亚硫酸钠(SMBS)作为抑制剂造成的尾矿酸性废水等问题,以非洲某锌铜矿为试验对象,使用631取代原项目生产中的捕收剂TLQ2,得到精矿铜品位为1.77%、锌品位为9.03%、铜回收率为88.75%、锌回收率为59.33%,具有最佳的选择性,其最佳用量为40g/t;使用GX4331取代SMBS作为抑制剂,得到精矿铜品位为8.86%、锌品位为9.19%、铜回收率为83.85%、锌回收率为9.76%,且矿浆pH值也从4.44提高到了6.17,各项指标均优于SMBS,其最佳用量为1000g/t。闭路试验结果表明,使用631和GX4331得到的铜精矿铜品位为22.46%、铜回收率为62.03%、锌品位为2.76%、锌回收率为0.87%,各项指标均优于使用TLQ2和SMBS。在保证浮选指标的前提下,实现了铜和锌的高效分离,提升了尾矿废水的pH值,不仅保障了关键设备的使用年限,也有望缓解酸性废水对矿区生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铜锌分离 药剂优化 闭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低品位铅锌铜多金属硫化矿富集与分离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海雷 高起方 +2 位作者 龚明辉 赵志强 刘崇俊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137,共8页
云南某低品位铅锌铜多金属硫化矿铅品位0.61%、锌品位3.28%、铜品位0.25%,伴生Au、Ag品位分别为0.09、18.04 g/t。矿石嵌布粒度较细,共生关系复杂。为高效开发利用该低品位矿石,进行了系统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矿石采用铜铅混合浮选—... 云南某低品位铅锌铜多金属硫化矿铅品位0.61%、锌品位3.28%、铜品位0.25%,伴生Au、Ag品位分别为0.09、18.04 g/t。矿石嵌布粒度较细,共生关系复杂。为高效开发利用该低品位矿石,进行了系统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矿石采用铜铅混合浮选—铜铅分离—锌浮选工艺处理,获得了铜品位21.97%、铜回收率80.85%、金品位1.60 g/t、银品位189.00 g/t、铅品位1.80%的铜精矿,铅品位76.22%、铅回收率88.72%、金品位0.75 g/t、银品位1433.00 g/t、铜品位1.87%的铅精矿,锌品位52.18%、锌回收率93.03%的锌精矿,主要有价成分铅、锌、铜的分离与富集效果较好,金、银一定程度富集在铜精矿、铅精矿中;铜精矿锌含量偏高与黄铜矿、闪锌矿间的嵌布关系异常密切有关;原矿Au、Ag品位低,且在矿石中分散程度高是造成金银综合回收指标偏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铜 多金属硫化矿 铜铅混浮 抑铜浮铅 锌浮选 综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胺四亚甲基磷酸对铜砷分离效果评价及机理研究
16
作者 葛瑞琦 杨丙桥 +2 位作者 罗惠华 周芳 胡杨甲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6期124-131,共8页
自然界中的砷黄铁矿常与黄铜矿伴生,且在冶炼过程中砷黄铁矿中的砷元素极易渗出,一旦流入自然界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实现砷黄铁矿与黄铜矿的分离具有重要意义。浮选是分离这两种矿物最为高效且常用的手段。由于砷... 自然界中的砷黄铁矿常与黄铜矿伴生,且在冶炼过程中砷黄铁矿中的砷元素极易渗出,一旦流入自然界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实现砷黄铁矿与黄铜矿的分离具有重要意义。浮选是分离这两种矿物最为高效且常用的手段。由于砷黄铁矿的可浮性与黄铜矿相似,目前通常借助抑制剂采取抑砷浮铅的方式对二者进行分离。铜砷分离过程中常用的无机抑制剂存在选择性差、毒害性强且污染环境等弊端。因此开发一种清洁、高效、无毒的抑制剂是当前铜砷分离的关键。开发乙二胺四亚甲基磷酸(EDTMP)在铜砷分离过程中作为一种新型砷黄铁矿抑制剂,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以及混合矿浮选试验验证了EDTMP的浮选性能,通过Zeta电位、红外光谱以及XPS分析测试揭示了EDTMP在砷黄铁矿与黄铜矿表面的作用机理。浮选试验表明,使用EDTMP作抑制剂在pH值为10且SIBX浓度为200 mg/L的条件下,可以有效抑制砷黄铁矿的上浮而几乎不影响黄铜矿。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EDTMP更倾向于吸附在砷黄铁矿表面并且阻碍SIBX的吸附。XPS结果表明EDTMP以P—O—Fe键的形式化学吸附在砷黄铁矿表面,而在黄铜矿表面的作用是一种较弱的物理吸附。EDTMP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砷黄铁矿抑制,与传统的抑制剂相比具有高效、清洁、环保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剂 砷黄铁矿 黄铜矿 浮选 铜砷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钼分离过程中辉钼矿的多方式分散效果研究
17
作者 肖世洁 邓荣东 +3 位作者 代旺 赵睿祺 吴思远 郭宝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0-257,共8页
针对辉钼矿在浮选矿浆中易团聚并包裹黄铜矿,导致铜钼浮选分离困难的问题,通过光学显微镜和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研究了超声波分散、机械搅拌和添加分散剂六偏磷酸钠3种方式对辉钼矿分散行为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Zeta电... 针对辉钼矿在浮选矿浆中易团聚并包裹黄铜矿,导致铜钼浮选分离困难的问题,通过光学显微镜和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研究了超声波分散、机械搅拌和添加分散剂六偏磷酸钠3种方式对辉钼矿分散行为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Zeta电位并结合浮选溶液化学技术对分散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分散方式都可起到分散辉钼矿团聚体的作用,其中以添加六偏磷酸钠的效果最好;加入400 mg/L六偏磷酸钠,不但能够有效降低辉钼矿团聚体的尺寸、减少其数量,还能降低辉钼矿团聚体内黄铜矿含量,使人工混合矿浮选钼精矿的铜含量由3.86%降低至2.73%;六偏磷酸钠在辉钼矿表面吸附并产生空间位阻排斥力,电离出的阴离子增大了颗粒间的静电斥力,致使辉钼矿表现出较好的分散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铜钼分离 团聚体 六偏磷酸钠 分散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贫细硫化铜矿石选矿工艺优化研究
18
作者 田小松 赵志强 +3 位作者 赵洵 梁泽跃 戴惠新 王飞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44,共7页
云南某低品位细粒嵌布的铜矿石铜、硫品位分别为0.161%和9.704%,有价铜矿物嵌布粒度细,铜硫分离富集难度较大。为实现该硫化铜矿石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在选厂原选矿流程及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磨浮试验。结果表明:矿... 云南某低品位细粒嵌布的铜矿石铜、硫品位分别为0.161%和9.704%,有价铜矿物嵌布粒度细,铜硫分离富集难度较大。为实现该硫化铜矿石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在选厂原选矿流程及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磨浮试验。结果表明:矿石采用磨矿—1粗2扫铜硫混合浮选—混浮粗精矿再磨—1粗3精2扫铜硫分离浮选闭路流程处理,可获得铜品位14.69%、铜回收率63.15%的铜精矿,硫品位29.16%、硫回收率75.10%的硫精矿,试验铜精矿品位较现场提高近3个百分点,铜回收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显著优于现场生产指标,达到了理想的综合回收铜硫效果。研究结果可作为工艺流程优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贫细硫化铜矿石 铜硫混浮 混合精矿再磨 铜硫分离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果(金)SCM矿区低品位高氧化率铜钴矿浮磁联合选冶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杰 周宽达 +4 位作者 王洪杰 陈兴海 蒙文飞 兰福荫 陆智国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5,共8页
刚果(金)SCM矿区低品位铜钴矿样中,铜以自由氧化铜、结合氧化铜为主,并含少量次生硫化铜,原生硫化铜甚微;钴主要以水钴矿、菱钴矿、钴白云石等氧化钴的形式存在,铜矿物、钴矿物赋存状态复杂,回收难度大。根据矿石性质和实际生产需求,试... 刚果(金)SCM矿区低品位铜钴矿样中,铜以自由氧化铜、结合氧化铜为主,并含少量次生硫化铜,原生硫化铜甚微;钴主要以水钴矿、菱钴矿、钴白云石等氧化钴的形式存在,铜矿物、钴矿物赋存状态复杂,回收难度大。根据矿石性质和实际生产需求,试验采用“预先浮选硫化矿-硫化浮选氧化矿-磁选-浸出”的原则流程,考察了硫化剂种类、铜钴矿浮选作业药剂制度和磁场强度等因素对铜钴分选指标的影响,考察了常规浸出条件下铜钴的浸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Na_(2)S作为氧化铜钴的硫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硫化时间4 min时,可实现自然矿浆环境中氧化铜钴的选择性分选;以磁场强度1.1 T、磁场流速1.0 cm/s、磁脉动频率16 Hz为磁选条件,磁选氧化铜钴矿硫化浮选的尾矿,可获得良好的铜钴矿磁选效果。针对含铜1.68%、含钴0.165%、氧化率94.05%的原矿,铜钴矿分选作业采用四段氧化铜浮选、三段氧化钴浮选和两段磁选的开路试验,获得了产率20.99%、铜品位6.67%、铜回收率79.91%、钴品位0.396%、钴回收率51.70%的氧化铜钴粗精矿。对开路试验获得氧化铜钴粗精矿进行硫酸浸出,用98%硫酸调节浸出矿浆酸度,在液固比5∶1、浸出时间4 h、搅拌速度200 r/min、浸出终点pH值约1.5的条件下,铜的浸出率为97.96%,钴的浸出率为91.08%,吨铜净酸为0.96 t酸/t铜。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矿石的选冶处理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化率 铜钴矿 硫化浮选 磁选 浸出 刚果(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某钼矿选矿工艺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超 胡红喜 +2 位作者 陈志强 杨记平 罗传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5-111,共7页
针对黑龙江某大型斑岩型钼矿生产的钼精矿铜、铅杂质超标的问题,在完成矿石性质研究基础上,开展了选矿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含钼0.122%的原矿,采用自主研发的钼高效捕收剂PM和粗磨—钼分步浮选—钼铜混合浮选—钼铜粗精矿再磨—铜... 针对黑龙江某大型斑岩型钼矿生产的钼精矿铜、铅杂质超标的问题,在完成矿石性质研究基础上,开展了选矿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含钼0.122%的原矿,采用自主研发的钼高效捕收剂PM和粗磨—钼分步浮选—钼铜混合浮选—钼铜粗精矿再磨—铜钼分离工艺流程处理,全流程闭路试验取得了钼品位54.32%、钼回收率90.69%、杂质铜含量0.048%、铅含量0.062%的较好钼精矿指标。相较于原工艺流程,新工艺得到的钼精矿铜含量降低了0.322个百分点、铅含量降低了0.348个百分点。优化工艺有效地降低了钼精矿中铜、铅杂质含量,研究结果可为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钼分步浮选 钼铜分离 钼铅分离 阶段磨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