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频率合成技术的时栅增量式测量方法研究
1
作者 高忠华 张倩倩 +2 位作者 周进 杨鑫龙 付敏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2,共6页
针对时栅无法直接实现增量式测量并输出按位置等分的增量信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合成技术的时栅增量式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微小时间段的角度增量,采用直接频率合成技术(DDS)将角度增量转化为对应频率的增量信号并实现输出,... 针对时栅无法直接实现增量式测量并输出按位置等分的增量信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合成技术的时栅增量式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微小时间段的角度增量,采用直接频率合成技术(DDS)将角度增量转化为对应频率的增量信号并实现输出,从而实现增量式测量。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实验,分析了增量式测量方法的输出信号频率和分辨率等关键特性,完成了算法推导并搭建了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时栅增量式测量方法引入的误差在±1.5″以内,通过在电机上实测,电机转速分别为5 r/min和250 r/min,时栅增量式测量的角度动态误差在±10.5″以内,该精度满足了工业现场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式时栅 增量式时栅 增量式测量方法 直接频率合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动力法的浆砌石渡槽抗震性能评价
2
作者 郑晓东 王龙超 +2 位作者 刘浩天 马静 张婷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4-118,共5页
为研究浆砌石渡槽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概率与抗震性能,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和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合理考虑浆砌石材料特性,建立渡槽—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模型,采用最大墩顶位移角、最大位移为结构性能指标建立结构易损性曲线,得到槽墩与... 为研究浆砌石渡槽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概率与抗震性能,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和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合理考虑浆砌石材料特性,建立渡槽—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模型,采用最大墩顶位移角、最大位移为结构性能指标建立结构易损性曲线,得到槽墩与支座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的失效概率和破坏状态。结果表明,随着峰值加速度的增大,槽墩与支座在各破坏状态下的损伤概率逐渐增大,支座易损性较槽墩更严重;该渡槽在七度罕遇地震(P_(PGA)=0.25g)下,槽墩与支座发生破坏概率均小于平均倒塌概率,具有一定的抗倒塌储备能力。研究结果可有效评估浆砌石渡槽的抗震性能,并为此类结构地震损伤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砌石渡槽 抗震性能 易损性分析 增量动力法(I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支撑轴向移动梁的强迫振动
3
作者 王则 黄海杰 郝鑫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87,共7页
【目的】为了理解含中间支撑约束轴向移动梁的非线性振动响应特征。【方法】基于Hamilton原理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使用伽辽金法将运动方程离散为非线性常微分方程。将改进的弧长延拓法与增量谐波平衡法结合,求解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目的】为了理解含中间支撑约束轴向移动梁的非线性振动响应特征。【方法】基于Hamilton原理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使用伽辽金法将运动方程离散为非线性常微分方程。将改进的弧长延拓法与增量谐波平衡法结合,求解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分析了系统在不同参数下的动力学响应特征。【结果】研究表明,系统响应整体上呈现硬弹簧特征。支撑弹簧对轴向移动梁有重要的影响。此外,当轴向移动速度在一定范围内,系统存在内共振,系统的响应呈现更加复杂的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移动梁 弹簧约束 强迫振动 增量谐波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变化率增量的悬浮电磁铁故障诊断
4
作者 蒋启龙 姚卫丰 张晔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2-1049,共8页
为提高复杂工况下悬浮电磁铁线圈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基于故障前、后电流特性变化,考虑温度、加减载、气隙扰动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周期内电流变化率增量的电磁铁线圈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建立两电平控制下电磁铁线圈输出电流变化率增... 为提高复杂工况下悬浮电磁铁线圈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基于故障前、后电流特性变化,考虑温度、加减载、气隙扰动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周期内电流变化率增量的电磁铁线圈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建立两电平控制下电磁铁线圈输出电流变化率增量的数学模型,分析得到电流变化特性,明确电磁铁线圈匝间短路是电流变化率增量异常的本质因素,即可通过检测电流变化率增量变化来作为故障判断条件;针对间隙变化导致电流变化率增量改变触发误诊断的问题,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实际间隙与正常状态下电量变化率增量的关系式,建立查找表,从而根据间隙变化来实时调整电流变化率增量阈值.经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该算法适用于磁浮列车的各种工况,鲁棒性强;在线圈短路比5%时,故障诊断准确率高达97%,灵敏度高;能够在一个基波周期内完成故障诊断,诊断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列车 悬浮电磁铁 电流变化率增量 故障诊断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步长不完全偏微分电导增量法的MPPT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毛琳 任正云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2,187,共9页
针对传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无法兼顾追踪速度和稳态振荡的问题,提出1种步长可变的改进电导增量法。该改进电导增量法使用分区变步长提高最大功率点追踪速度,同时利用不完全偏微分理论优化稳态振荡的问题,提高了光伏发电的效率。通过将... 针对传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无法兼顾追踪速度和稳态振荡的问题,提出1种步长可变的改进电导增量法。该改进电导增量法使用分区变步长提高最大功率点追踪速度,同时利用不完全偏微分理论优化稳态振荡的问题,提高了光伏发电的效率。通过将传统控制算法和改进电导增量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改进电导增量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 改进型电导增量法 不完全偏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两次平衡参考电势增量法的感应分压器自校验方法研究
6
作者 金涛 潘仙林 +3 位作者 石照民 张江涛 王磊 许素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2-217,共6页
文中提出了改进型两次平衡参考电势增量法校验感应分压器的方法,将可在高电压下工作的跟随器与差值电压测量装置相结合,消除自校验过程中泄露电流对感应分压器分压比的影响;通过在参考分压器输出端接入跟随器,使得测差回路电流不流入参... 文中提出了改进型两次平衡参考电势增量法校验感应分压器的方法,将可在高电压下工作的跟随器与差值电压测量装置相结合,消除自校验过程中泄露电流对感应分压器分压比的影响;通过在参考分压器输出端接入跟随器,使得测差回路电流不流入参考分压器,从而保证参考电势的稳定。对研制的双级感应分压器在400 V下进行了自校验,比例的标准不确定度为1.5×10-9,相位的标准不确定度为2.3×10-9 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分压器 参考电势增量法 电压比例 自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涛 王吉 杨文树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1,共7页
江西省丰城市紫云大桥主桥采用空间自锚式悬索桥,跨径布置为(60+80+180+80+60)m,上层加劲梁为主纵梁(闭口箱梁)、横梁、挑梁组成的双主梁梁格体系,下层人行及非机动车系统(简称人非系统)由主纵梁、横梁、竖杆、吊索组成。上层钢梁与下... 江西省丰城市紫云大桥主桥采用空间自锚式悬索桥,跨径布置为(60+80+180+80+60)m,上层加劲梁为主纵梁(闭口箱梁)、横梁、挑梁组成的双主梁梁格体系,下层人行及非机动车系统(简称人非系统)由主纵梁、横梁、竖杆、吊索组成。上层钢梁与下层人非系统现场组拼成整体后采用顶推法施工,主缆采用PPWS法施工。针对施工控制重难点,钢梁顶推时以制造线形为基础确定钢梁安装与顶推过程的落梁线形;基准索施工时,考虑温度、IP点坐标偏差等因素影响,以基准索无应力长度变化来实现精调;根据一般索股与基准索的温差确定一般索股安装高程;除M7、M8、M12、M13吊索采用两次张拉方案外,其余吊索采用一次张拉方案;在M8、M12吊索位置布置临时拉索;体系转换过程中主鞍共顶推4次;接长杆采用以M7、M8、M12、M13安装时计算所需的长度与数量;主缆缠丝在二期恒载施工前实施。该桥采用以上控制技术,结构受力和线形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钢梁顶推 PPWS法 体系转换 主鞍顶推 接长杆用量 主缆缠丝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学习和知识约束的预想故障集最小极限切除时间快速估计
8
作者 兰宇田 姚伟 +3 位作者 杨雨昕 戴玉臣 严明辉 文劲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52-2264,I0016,共14页
不同预想故障下的最小极限切除时间(critical clearing time,CCT)是预防控制的重要评价指标。然而预想故障集中常常包含过多的非必要分析,导致基于二分法的CCT求解耗时显著。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学习和知识约束的预想故障集... 不同预想故障下的最小极限切除时间(critical clearing time,CCT)是预防控制的重要评价指标。然而预想故障集中常常包含过多的非必要分析,导致基于二分法的CCT求解耗时显著。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学习和知识约束的预想故障集最小极限切除时间快速估计框架;首先基于增量学习方法(incremental learning,IL),提出了“数据仿真■简化辅助模型训练→模型离线训练→模型在线应用”双向闭环模型训练思路,利用辅助模型知识简化CCT仿真求解次数;其次,提出了一种融入专家经验知识的CCT二分法求解方法,通过故障屏蔽和薄弱线路故障子集两个经验知识,优化了预想故障集中非必要分析的故障种类;最后,结合两种方法,将CCT辅助预测模型和电力系统经验知识融入到最小CCT求解过程中,从求解次数和故障种类两个维度减少不同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在预想故障集下的仿真次数。以IEEE39节点系统和改进WECC179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于传统二分法能减少86%和89.5%的仿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控制 预想故障集 极限切除时间 时域仿真 二分法 增量学习 知识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耐震时程法的柱承式筒仓地震易损性分析
9
作者 曹利岗 李建业 +1 位作者 许启铿 王丽坤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31,共10页
为克服筒仓结构在地震易损性评估时需要进行大量非线性时程分析的不足,采用基于耐震时程法(endurance time method,ETM)的易损性分析方法对筒仓结构进行易损性的快速评估。以IV类场地柱承式筒仓为研究对象,选取实际天然地震动记录为目... 为克服筒仓结构在地震易损性评估时需要进行大量非线性时程分析的不足,采用基于耐震时程法(endurance time method,ETM)的易损性分析方法对筒仓结构进行易损性的快速评估。以IV类场地柱承式筒仓为研究对象,选取实际天然地震动记录为目标反应谱合成3条耐震时程曲线,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柱承式筒仓模型并输入耐震时程曲线,将ETM分析结果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ETM分析结果与IDA分析结果的中位值相匹配,满足筒仓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精度要求;筒仓不同支承柱在地震作用下的基底剪力分配情况与储料质量无关,仅取决于支承柱位置;ETM所得的筒仓地震易损性曲线与IDA易损性曲线基本吻合,耐震时程法可作为柱承式筒仓抗震性能分析、预测和评估的高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承式筒仓 地震易损性 耐震时程法 增量动力分析 粮食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采场台阶边坡稳定性研究
10
作者 陈明辉 袁利伟 +3 位作者 刘尉俊 李素敏 冯佳兴 陈迪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5-614,共10页
离散元法适用于模拟露天开采后的非均质岩质台阶边坡在重力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变化,但缺乏明晰量化的边坡失稳判据,难以精确获取边坡安全系数。针对该问题,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结合重力增加法,建立了边坡水平方向平均位移与重力系数的尖点... 离散元法适用于模拟露天开采后的非均质岩质台阶边坡在重力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变化,但缺乏明晰量化的边坡失稳判据,难以精确获取边坡安全系数。针对该问题,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结合重力增加法,建立了边坡水平方向平均位移与重力系数的尖点突变模型,将边坡临界失稳判据量化为确定的位移突变特征值。通过对不同节理间距和连通率进行组合模拟,揭示了不同组合下边坡临界位移及安全系数变化规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确定边坡失稳临界位移及安全系数;当节理连通率为0.70时,边坡的临界失稳位移整体高于节理连通率为0.70以上的组合;随着节理间距的增大,边坡临界失稳时沿节理面形成范围更大的滑体,对应较大的临界失稳位移。该研究结果为节理岩体区域边坡位移监测及位移预警阈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点突变理论 重力增加法 失稳判据 临界位移 节理间距 节理连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延伸轮齿接触效应的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11
作者 廖福林 黄建亮 郑星原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41-251,262,共12页
为了研究延伸轮齿接触(extended tooth contact,ETC)效应对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中引入了考虑ETC效应的时变啮合刚度。利用增量谐波平衡(incremental harmonic balance,IHB)法求解了齿轮传动系统的全... 为了研究延伸轮齿接触(extended tooth contact,ETC)效应对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中引入了考虑ETC效应的时变啮合刚度。利用增量谐波平衡(incremental harmonic balance,IHB)法求解了齿轮传动系统的全局动力学响应,对比动力学响应表征的理论结果和试验结果,验证了考虑ETC效应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改进的Floquet理论确定了系统动力学响应的稳定性和分岔特性。基于动力学响应揭示了系统的跳跃现象和非线性软弹簧特性,分析了ETC效应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了载荷对系统动力学响应稳定性和分岔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鞍结分岔点处系统产生跳跃现象;啮合轮齿分离导致系统产生非线性软弹簧特性;随着载荷增大,系统频率响应曲线上的鞍结分岔点在竖直方向向上移动,导致频率响应曲线上的不稳定区域逐渐减小;与不考虑ETC效应相比,考虑ETC效应后系统频率响应曲线的最大振幅减小了9.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伸轮齿接触(ETC) 时变啮合刚度 非线性振动 增量谐波平衡(IHB)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箱梁顶推施工支点局部受力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爱民 徐凤雷 +1 位作者 王作新 黄博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8,共8页
针对上部结构拖拉式顶推和步履式顶推施工过程中钢箱梁支点处底板局部变形和破坏的问题,以某采用拖拉式顶推施工的斜拉桥连续钢箱梁引桥为背景,从支反力分配角度出发,研究顶推施工支点标高误差影响;以某采用步履式顶推施工的跨海桥梁连... 针对上部结构拖拉式顶推和步履式顶推施工过程中钢箱梁支点处底板局部变形和破坏的问题,以某采用拖拉式顶推施工的斜拉桥连续钢箱梁引桥为背景,从支反力分配角度出发,研究顶推施工支点标高误差影响;以某采用步履式顶推施工的跨海桥梁连续钢箱梁引桥为背景,从钢箱梁局部受力角度出发,建立该桥有限元模型,分别按照规范方法和接触模拟方法计算步履式顶推施工腹板和底板应力并进行对比,分析支撑垫板厚度、底板厚度、纵向支撑长度、加劲肋设置等参数对钢箱梁局部受力的影响及改善措施。结果表明:拖拉式顶推施工方法中滑道标高误差和底板制造误差引起的支反力偏差首先会在横向支点之间分配,钢箱梁中支点标高误差1 cm引起的横向临近支点反力偏差最大达14%,是纵向临近支点反力偏差的7倍。步履式顶推施工钢箱梁采用接触模拟方法更接近其局部受力状态;支撑垫板厚度直接决定了钢箱梁底板应力水平,也是底板发生变形或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钢箱梁底板厚度为12~24 mm时,最佳支撑垫板厚度为100~130 mm,且两者刚度差异不宜过大;柔性支撑下钢箱梁腹板应力和纵向支撑长度成反比,柔性支撑更能适应腹板纵向变形、降低腹板应力水平;加劲肋能明显降低腹板应力水平、改善应力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箱梁桥 顶推施工 局部应力 接触模拟 支撑垫板 参数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P梁非线性振动的谱几何⁃增量谐波平衡解法
13
作者 钟锐 王瑞华 王青山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1-738,共8页
针对含几何非线性因素的功能梯度多孔(FGP)梁动力学问题,提出一种谱几何⁃增量谐波平衡法(SGM⁃IHBM)研究其非线性振动特性。根据von Karman理论获得梁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应变⁃位移关系,基于Timoshenko理论推导FGP梁的拉格朗日能量泛函。使... 针对含几何非线性因素的功能梯度多孔(FGP)梁动力学问题,提出一种谱几何⁃增量谐波平衡法(SGM⁃IHBM)研究其非线性振动特性。根据von Karman理论获得梁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应变⁃位移关系,基于Timoshenko理论推导FGP梁的拉格朗日能量泛函。使用谱几何级数表征梁结构的各位移分量,并引入线性模态分量建立FGP梁的非线性降阶方程,进而采用增量谐波平衡(IHB)法追踪FGP梁降阶模型的动力学响应解。通过SGM⁃IHBM解与文献解的对比验证了本文非线性模型的正确性,进而分析了孔隙率、厚度、激励幅值等对FGP梁非线性振动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 FGP梁 谱几何 增量谐波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量钻孔法测量纤维层压板残余应力与验证分析
14
作者 俞聪 张克明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88,共7页
在汽车行业、航空航天等领域,残余应力在产品设计中日益重要,碳纤维在结构轻量化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建立碳纤维层压板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实验残余应力,并验证了其准确性与经典层合板理论结果的对比。针对复合材料不同铺层方向结构,通... 在汽车行业、航空航天等领域,残余应力在产品设计中日益重要,碳纤维在结构轻量化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建立碳纤维层压板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实验残余应力,并验证了其准确性与经典层合板理论结果的对比。针对复合材料不同铺层方向结构,通过对层合板前四层残余应力实验值与理论值分析,得到其结构的铺层方向最小残余应力层合板,为层合板设计奠定基础。结果表明,[45/90/-45/0/45/90/-45/0]铺层方向层压板层间残余应力最小,应力分量σx的理论值与实验值最大之差为0.421 MPa。最大剪切应力测量值为1.7103 MPa,最大观测误差值为18.8%。发生在第二次钻孔深度增量(方向为90°)。应力分量σy的理论值与实验值的最大差值为0.7306 MPa,验证了增量钻孔法测复合材料残余应力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可为航空航天领域等复合材料铺层结构的设计及制造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钻孔法 碳纤维层压板 校准系数矩阵 层合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放大机构的动力吸振器优化设计
15
作者 周龙华 赵艳影 +2 位作者 王伟凯 周家才 涂建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9740-9747,共8页
为了研究放大机构和负刚度装置的振动控制效果,对一个含放大机构的负刚度动力吸振器减振系统进行研究,建立了减振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模型,获得振动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采用增量谐波平衡法获得系统的解析解,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该解析解... 为了研究放大机构和负刚度装置的振动控制效果,对一个含放大机构的负刚度动力吸振器减振系统进行研究,建立了减振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模型,获得振动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采用增量谐波平衡法获得系统的解析解,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该解析解的正确性。分析了主系统阻尼对振动系统幅频响应曲线的影响规律,考察了放大机构的放大比、动力吸振器阻尼系数、动力吸振器负刚度系数对系统减振效果的影响。采用遗传算法对振动系统进行参数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振动系统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获得了很好的振动抑制效果。可见,同时含有放大机构与负刚度装置的动力吸振器有一定的可行性,为设计新型动力吸振器模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吸振器 放大机构 负刚度 优化设计 增量谐波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GWO-ZVINC混合算法的光伏MPPT控制
16
作者 孔晓光 陈飞险 +1 位作者 王伟凡 李中心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8-357,共10页
针对局部阴影导致光伏阵列呈现多峰功率-电压特性时,传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响应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改进灰狼优化算法(LGWO)与分区变步长电导增量法(ZVINC)的混合控制策略(LGWO-ZVINC)。该策略采用线性递增函... 针对局部阴影导致光伏阵列呈现多峰功率-电压特性时,传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响应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改进灰狼优化算法(LGWO)与分区变步长电导增量法(ZVINC)的混合控制策略(LGWO-ZVINC)。该策略采用线性递增函数初始化狼群,保证狼群个体多样性;引入非线性可调节因子平衡局部和全局搜索能力;结合Levy算法和贪婪选择机制,避免狼群陷入局部最优;采用分区变步长电导增量法进行局部搜索,加快收敛,提高精度。仿真实验和实验结果表明:在静态和动态多峰值条件下,相较于3个对比算法,LGWO-ZVINC算法跟踪速度最快,且精度达到99.90%以上。研究结论为局部遮阴条件下光伏MPPT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灰狼算法 Levy算法 最大功率跟踪 电导增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片尺寸对增量钻孔法标定系数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俞聪 张克明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3-128,共6页
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过程中,标定系数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其误差直接影响着残余应力测量的结果。对于目前标定系数的求解,有限元模拟是一种主流的方式。首先,通过均匀应力场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元计算标定系数,针对应变测量方式对标定系数的... 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过程中,标定系数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其误差直接影响着残余应力测量的结果。对于目前标定系数的求解,有限元模拟是一种主流的方式。首先,通过均匀应力场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元计算标定系数,针对应变测量方式对标定系数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对应变片钻孔法中应变片的长宽及位置对标定系数的影响的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了每个因素对标定系数的影响。在考虑的应变片长度时,最大误差存在于应变片长度GL=1.2 mm和GL=2.8 mm,a系数最大误差能达到66.48%,最小误差也有21.77%,b系数的误差较小,最大误差为56.29%,最小误差只有7.77%。在考虑的应变片宽度时,GW=1.0 mm和GW=2.0 mm,b系数最大的误差也能达到25.49%,a系数的最小误差为13.83%。通过应变片尺寸对增量钻孔法标定系数的影响研究,可以为增量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的结果准确性提高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钻孔法 校准系数 应变片尺寸 有限元模拟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追踪的改进电导增量法
18
作者 程子霞 丁青波 柴旭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2-152,共11页
传统的电导增量法存在内部参数无法适应外部光照变化和外部光照变化时算法误判两个缺陷。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光照预分组和电压变化趋势判别的改进电导增量法。首先,该方法通过将光照水平预分组,预先计算出各分组下算法的最佳参数,根据外... 传统的电导增量法存在内部参数无法适应外部光照变化和外部光照变化时算法误判两个缺陷。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光照预分组和电压变化趋势判别的改进电导增量法。首先,该方法通过将光照水平预分组,预先计算出各分组下算法的最佳参数,根据外部光照所处分组分配算法参数以适应外部光照水平的变化。其次,分析了算法发生误判问题的原因,根据光照变化趋势与功率变化趋势间的关系来预测误判问题的出现。在预测到算法出现误判的情况下对电压趋势进行取反处理,从而避免误判问题的发生。最后,搭建光伏系统仿真模型对改进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显示所提改进电导增量法具有较好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增量法 最大效率跟踪 误判问题 光伏控制系统 光照预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双变量化学振荡反应方程的极限环求解
19
作者 王麟 汪海玲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7-174,共8页
本文研究一类双变量化学振荡反应方程的极限环求解问题。为了求解这类方程,首先将双变量化学振荡反应方程简化为一般形式的Liénard方程;然后采用摄动增量法对该方程进行极限环求解;接着以摄动阶段得到的零阶摄动解为起点,增量阶段... 本文研究一类双变量化学振荡反应方程的极限环求解问题。为了求解这类方程,首先将双变量化学振荡反应方程简化为一般形式的Liénard方程;然后采用摄动增量法对该方程进行极限环求解;接着以摄动阶段得到的零阶摄动解为起点,增量阶段逐步迭代逼近,最终得到方程的极限环;最后通过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和糖酵解振荡反应的实例来验证摄动增量法,并与数值积分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者高度一致。该研究证明了摄动增量法在处理此类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极限环问题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ÉNARD方程 摄动增量法 极限环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 糖酵解振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位移法的平面直线形桥梁顶推全阶段受力计算方法研究
20
作者 顾颖 彭冬梅 +2 位作者 王翰林 冯小龙 曹国军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3,共8页
针对桥梁顶推阶段受力有限元计算面临施工阶段定义繁琐、最不利受力状态容易遗漏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平面直线形桥梁顶推全阶段受力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顶推过程的数学化建模,实现任意顶推距离下平面直线形桥梁梁体支撑状态的自动识... 针对桥梁顶推阶段受力有限元计算面临施工阶段定义繁琐、最不利受力状态容易遗漏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平面直线形桥梁顶推全阶段受力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顶推过程的数学化建模,实现任意顶推距离下平面直线形桥梁梁体支撑状态的自动识别,基于矩阵位移法求解桥梁受力并提取最大弯矩、剪力及支反力,以成万高速绵三公路上跨主线桥为背景进行计算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计算平面直线形桥梁梁体在特征点及支撑点的位移,计算的支反力、梁体位移、弯矩包络曲线与有限元计算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求解顶推全过程中梁体的最大内力与支反力等最不利受力状态并定位其发生阶段,可为桥梁验算、支架设计、顶推设备选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直线形桥梁 顶推施工 受力分析 矩阵位移法 最不利受力状态 最大支反力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