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3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份玉米Suwan改良系抗病性评价与育种应用
1
作者 王天宇 郭向阳 +5 位作者 黄露 王黎明 祝云芳 吴迅 王安贵 刘鹏飞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89,209,共7页
对西南地区300份玉米育种材料进行筛选与鉴定,从中选取12ED-27、QB2182、QB2218、QB4122、QB5910和QB6231共6份Suwan种质改良系,根据农业农村部《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病害鉴定标准,将玉米丝黑穗病、穗腐病、纹枯病、茎基腐病、... 对西南地区300份玉米育种材料进行筛选与鉴定,从中选取12ED-27、QB2182、QB2218、QB4122、QB5910和QB6231共6份Suwan种质改良系,根据农业农村部《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病害鉴定标准,将玉米丝黑穗病、穗腐病、纹枯病、茎基腐病、大斑病和小斑病等6种病害进行人工接种,并对其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6份Suwan改良系对常见的6种病害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抗性,不同材料间对不同的病害抗性存在差异。其中,QB6231高抗(HR)丝黑穗病,12ED-27高抗(HR)穗腐病,QB5910高抗(HR)茎腐病,QB2182、QB2218和QB6231高抗(HR)小斑病,QB2182和QB5910高抗(HR)大斑病。这些材料可在西南地区直接或改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Suwan种质 改良系 抗病性 育种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油量紫苏新品系TS002选育报告
2
作者 张亚宏 张岩 +4 位作者 王芙蓉 裴国平 郭岷江 范提平 张建学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322-325,共4页
为选育适宜甘肃天水、平凉、庆阳等地栽培的高产、优质紫苏新品种,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地方紫苏品种甘谷紫苏为亲本,应用系统选育方法,育成高含油量油用紫苏新品系TS002。2018—2019年参加甘肃省多点区域试验,2 a 7点(次)平均折合产... 为选育适宜甘肃天水、平凉、庆阳等地栽培的高产、优质紫苏新品种,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地方紫苏品种甘谷紫苏为亲本,应用系统选育方法,育成高含油量油用紫苏新品系TS002。2018—2019年参加甘肃省多点区域试验,2 a 7点(次)平均折合产量1999.03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苏1号增产9.14%。2019年参加了生产示范试验,平均折合产量1847.89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苏1号增产15.11%。TS002籽粒含油率51.03%、亚麻酸含量598.0 g/kg、蛋白质含量245.0 g/kg。适宜在甘肃天水、平凉、庆阳等地春季直播或麦后复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新品系 TS002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籼稻两系不育系茉01S的选育与应用
3
作者 顾建强 罗炜强 +2 位作者 温怀常 田大刚 陈建民 《福建稻麦科技》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以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高配合力不育系广占63S为母本,与优质保持系天丰B杂交,采用常规育种技术连续多年定向培育,于2013年育成具有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株型理想、优质、高异交率、配合力强的光温敏核不育系茉01S,2018年通过福建省农... 以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高配合力不育系广占63S为母本,与优质保持系天丰B杂交,采用常规育种技术连续多年定向培育,于2013年育成具有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株型理想、优质、高异交率、配合力强的光温敏核不育系茉01S,201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利用不育系茉01S配组的茉两优系列新组合在生产试验中表现丰产、稳产和米质优等特点,已育成茉两优618等5个品种通过国家或福建省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两系不育系 茉01S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长粒香型恢复系福源香3号的选育与应用
4
作者 胡荣华 蔡巨广 张以华 《福建稻麦科技》 2025年第1期15-18,共4页
福源香3号是以优质香稻材料玉针香辐照诱变选育出的中间材料作母本,与优异亲本CNR8作父本选育而成的水稻恢复系,表现长宽比高、米质优、香味值高等特点。利用福源香3号配组育成的谷优9001、繁优福源香等品种已完成生产试验。主要介绍了... 福源香3号是以优质香稻材料玉针香辐照诱变选育出的中间材料作母本,与优异亲本CNR8作父本选育而成的水稻恢复系,表现长宽比高、米质优、香味值高等特点。利用福源香3号配组育成的谷优9001、繁优福源香等品种已完成生产试验。主要介绍了福源香3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配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源香 恢复系 优质 香型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粒专用型两系早籼恢复系辐269的选育及应用
5
作者 王伟 祁永斌 +4 位作者 王俊敏 肖长明 李克宽 刘超纲 刘庆龙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843-847,共5页
辐269是以早籼品系中07-108为母本、早籼品系04YK17为父本去雄杂交,F_(1)代干种子经过80 Gyγ-射线辐照处理后,采用系谱法选育出的两系早籼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配合力强、花粉量大、制种产量高、谷圆粒、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和高抗稻瘟病... 辐269是以早籼品系中07-108为母本、早籼品系04YK17为父本去雄杂交,F_(1)代干种子经过80 Gyγ-射线辐照处理后,采用系谱法选育出的两系早籼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配合力强、花粉量大、制种产量高、谷圆粒、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和高抗稻瘟病等特点。配组的两系杂交早稻陵两优69(组合名称湘陵628S×辐269)于2018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于2019年通过湖南省引种备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早籼恢复系 辐269 诱变育种 高直链淀粉含量 圆粒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水稻不育系育性微效恢复基因的表现型比较分析
6
作者 林强 蔡秋华 +2 位作者 陈丽萍 肖晏嘉 蒋家焕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7期35-37,共3页
对4个代表性三系不育系的花粉育性进行比较鉴定、遗传杂交和套袋自交试验。结果表明,育性微效恢复基因在不同不育系中的数量不同,京福6A含育性微效恢复基因数量最少且不育性稳定,Ⅱ-32A不育性波动较大,其育性微效恢复基因数量也较多,京... 对4个代表性三系不育系的花粉育性进行比较鉴定、遗传杂交和套袋自交试验。结果表明,育性微效恢复基因在不同不育系中的数量不同,京福6A含育性微效恢复基因数量最少且不育性稳定,Ⅱ-32A不育性波动较大,其育性微效恢复基因数量也较多,京福2A和京福8A微效恢复基因数量处于中间水平。微效恢复基因数量较多是引起不育性波动的内在因素,其数量越多,不育性越不稳定,该结果为微效恢复基因遗传规律和分子机制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不育系 遗传育种 育性微效恢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中籼稻Y两优919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夏祥华 任代胜 +2 位作者 丁卫东 翁同相 汤修竹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2期14-17,共4页
Y两优919是以Y58S为母本,R919为父本选育出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本文介绍了其亲本特性以及高产制种技术。Y58S是配合力优良、制繁种产量高的广适型水稻光温敏不育系;R919是抗倒、抗病且配合力强的优势恢复系。Y两优919可在闽西北海拔... Y两优919是以Y58S为母本,R919为父本选育出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本文介绍了其亲本特性以及高产制种技术。Y58S是配合力优良、制繁种产量高的广适型水稻光温敏不育系;R919是抗倒、抗病且配合力强的优势恢复系。Y两优919可在闽西北海拔300~500 m的地区进行烟后制种。高产制种技术包括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以父本5月中旬、母本6月中旬播种为宜;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且肥力水平中上的田块作秧田,采用适宜的播种量,药剂浸种消毒,同时施足基肥,适时适量追肥,科学管水和适时防治病虫草害,以培育壮秧;烟叶采收后及时打田除草移栽,设置父母本行比1∶8;大田全生育期做到浅水插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苗够晒田、寸水孕穗以及干湿壮籽;施足基肥,视秧苗长势适当追肥;根据田间实际情况和当地病虫害测报及时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和穗颈瘟等病虫害;该品种制种的理想花期相遇标准以父本始穗期较母本迟2 d为佳,根据田间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花期;见穗25%~30%时,喷施“九二○”植物生长调节剂,以确保齐穗和授粉,提高结实率;及时除杂保纯,去除早熟和异形株;拉花结束后及时割除父本,田间90%籽粒黄熟时收割。本文为相关杂交水稻高产制种及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两系组合 Y两优919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Pi2和Xa23基因改良广恢1002抗病性
8
作者 孔乐 徐琳 +7 位作者 姜文静 于咏梅 符恭震 李金华 霍兴 刘迪林 王丰 柳武革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03-1413,共11页
【目的】通过聚合Pi2和Xa23抗性基因改良广恢1002的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为保持优异恢复系及深入挖掘强优势杂交稻组合潜力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华南稻区应用面积最大的迟熟弱感光恢复系广恢1002为改良对象,结合传统育种手段与分... 【目的】通过聚合Pi2和Xa23抗性基因改良广恢1002的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为保持优异恢复系及深入挖掘强优势杂交稻组合潜力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华南稻区应用面积最大的迟熟弱感光恢复系广恢1002为改良对象,结合传统育种手段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抗稻瘟病基因Pi2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一次性导入广恢1002,对筛选出的5个抗性改良系进行抗性鉴定、农艺性状测定和稻米品质考察,并将其与吉丰A进行组配,分析其杂种优势。【结果】根据分离群体的分子标记检测结果,综合田间农艺性状的表现,从BC4F4代群体筛选出5个纯合抗性改良系(R1002-1、R1002-2、R1002-3、R1002-4和R1002-5)。经考察发现,5个抗性改良系与广恢1002遗传相似性达97.62%以上,在主要农艺性状(穗长、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方面与广恢1002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但稻瘟病抗性频率从61.5%增至79.5%~94.9%。白叶枯病抗性大幅增强,对Ⅲ、Ⅳ、Ⅴ和Ⅸ型白叶枯菌均表现为高抗,其中R1002-1和R1002-3米质较好,达部优二等。5个抗性改良系与吉丰A组配杂种F1代与吉丰优1002在主要农艺性状(株高、穗长、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产量)方面无显著差异,米质等级均为普通。【结论】5个广恢1002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改良系的遗传背景回复达到预期,在不减产的前提下各改良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大幅增强,且部分改良系稻米品质有所提升,实现了改良目的。后续可代替现有广恢1002组配出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更好的杂交水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辅助标记选择 弱感光恢复系 抗稻瘟病 抗白叶枯病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辣椒新品种长兴的选育
9
作者 林萱 陈佳富 +5 位作者 孙佳杰 王君 向骁揆 缪青 毛畅宇 董亚静 《长江蔬菜》 2025年第14期45-47,共3页
长兴是以线椒自交系RX16-542为母本、牛角椒RN17-54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植株直立性好,中早熟,果实长线形,浅绿色;果长31~36 cm,平均果宽1.8~2.0 cm,肉厚0.1 cm,平均单果质量35 g,果实微皱,抗疫病与炭疽病能力强,每667 m^(2)鲜椒... 长兴是以线椒自交系RX16-542为母本、牛角椒RN17-54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植株直立性好,中早熟,果实长线形,浅绿色;果长31~36 cm,平均果宽1.8~2.0 cm,肉厚0.1 cm,平均单果质量35 g,果实微皱,抗疫病与炭疽病能力强,每667 m^(2)鲜椒产量2461.8~2726.7 kg,适宜在湖南、江西、云南等地区春夏季露地地膜覆盖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椒 长兴 农艺性状 杂交育种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的原理和优化发展
10
作者 邱磊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95,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三系杂交水稻育种中不育系、恢复系和保持系水稻的遗传特性和杂交育种原理,分析与此方面知识相关的高考试题,并概括了两系法杂交水稻和超级稻的优化发展前景,以期为中学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系杂交水稻 育种 遗传特性 生物学试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籼型温敏不育系山S的选育与应用
11
作者 林志坚 林成豹 +3 位作者 唐江霞 邓则勤 黄显波 苏荣理 《福建稻麦科技》 2025年第2期13-16,共4页
山S是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两系不育系T108S为母本与自选保持系高代材料LC728(广抗13B/元丰B)杂交育成的水稻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具有分蘖力强、米质优、配合力好、异交结实率高、易制种等特点,202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山S是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两系不育系T108S为母本与自选保持系高代材料LC728(广抗13B/元丰B)杂交育成的水稻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具有分蘖力强、米质优、配合力好、异交结实率高、易制种等特点,202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简述了山S的选育过程、配组利用及繁殖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两系不育系 山S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早熟线椒新品种长兴八号的选育
12
作者 孙佳杰 林萱 +5 位作者 李创 赵书恒 向骁揆 路鑫 刘燕 董亚静 《长江蔬菜》 2025年第12期37-40,共4页
长兴八号是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一代长线椒品种。其母本为线椒DX18-458,父本为牛角椒RX17-712-7。中早熟,植株生长势强,半直立生长,株高80~90 cm,株幅70 cm×85 cm,第1花节位在第9~12节。果实长线形,果长32~37 cm,果宽1.... 长兴八号是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一代长线椒品种。其母本为线椒DX18-458,父本为牛角椒RX17-712-7。中早熟,植株生长势强,半直立生长,株高80~90 cm,株幅70 cm×85 cm,第1花节位在第9~12节。果实长线形,果长32~37 cm,果宽1.8~2.0 cm,果肉厚0.2 cm,单果质量33~38 g,青果绿色,成熟果红色,果肩带皱,果实亮度好。平均鲜椒产量2658.3 kg/667 m^(2)。抗疫病与炭疽病能力强,耐寒性及耐涝性突出,在多地适应性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与稳产性,适宜在湖南省、江西省、云南省、广东省、四川省露地地膜覆盖丰产栽培以及山东省大棚设施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兴八号 选育 中早熟 线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抗倒高含油甘蓝型油菜CMS汉11A的选育及应用
13
作者 孙晓敏 谌国鹏 +4 位作者 邢丽红 瞿丽英 薛艳 张雁霞 裴璐华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1-13,61,共4页
甘蓝型油菜不育性易于保持和恢复,是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汉11A是用汉3A与常规品种中双11号经连续7 a定向成对回交选育而成的双低CMS。以该不育系配制的多个杂交组合已经通过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并进行了转让转化,示范推广... 甘蓝型油菜不育性易于保持和恢复,是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汉11A是用汉3A与常规品种中双11号经连续7 a定向成对回交选育而成的双低CMS。以该不育系配制的多个杂交组合已经通过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并进行了转让转化,示范推广效果良好。综上,汉11A是集丰产、稳产、抗倒、抗病及高含油于一体的高配合力的不育系,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选育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两优819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14
作者 王珍珍 向关伦 +8 位作者 甘雨 郝留根 郭慧 张宏伟 易崇粉 杨春苗 姜敬伟 杨占烈 李双琴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6,共6页
【目的】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满足贵州省中、低海拔区域水稻种植需求。【方法】以自育优质籼型常规稻筑香19为父本,以自育优质两系不育系886S为母本,育成优质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并以F优498为参试对照(CK)品种,明确水稻新... 【目的】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满足贵州省中、低海拔区域水稻种植需求。【方法】以自育优质籼型常规稻筑香19为父本,以自育优质两系不育系886S为母本,育成优质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并以F优498为参试对照(CK)品种,明确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与栽培、制种技术要点。【结果】筑香19与886S杂交组配育成优质两系杂交稻新品种两优819,202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230014)。两优819株高112.8 cm,有效穗231.0万穗/hm2,总粒数191.0粒/穗,结实率80.7%,千粒重28.4 g,全生育期145.9 d,较F优498早熟4.0 d。在贵州省2021—2022年迟熟组区域试验中,两优819两年平均产量9869.2 kg/hm2,较F优498减产0.1%。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301.0 kg/hm2,较F优498增产2.8%。两优819出糙率80.4%,精米率70.6%,整精米率63.9%,垩白粒率6.0%,垩白度1.8%,粒长6.9mm,粒型长宽比3.1,胶稠度80 mm,直链淀粉含量15.4%,碱消值6.5,透明度1级,米质达部标2级,优于F优498(米质为普通)。两优819中感稻瘟病,耐冷性较强;F优498中感稻瘟病,耐冷性弱。【结论】两优819优质、稳产、抗逆性好,宜在贵州中、低海拔区域作一季中稻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优819 品种选育 籼型 两系不育系 杂交水稻 稻瘟病 耐冷性 综合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实践探索与成效
15
作者 王长魁 李志荣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10-214,共5页
单倍体育种(Double haploid breeding,DH)技术是利用孤雌生殖诱导系诱导产生孤雌生殖单倍体,经过自然加倍或者人工加倍获得纯合二倍体的育种技术,利用该技术只需要2个世代就可获得一个理论上所有性状均达到100%纯合的纯系。结合国内相... 单倍体育种(Double haploid breeding,DH)技术是利用孤雌生殖诱导系诱导产生孤雌生殖单倍体,经过自然加倍或者人工加倍获得纯合二倍体的育种技术,利用该技术只需要2个世代就可获得一个理论上所有性状均达到100%纯合的纯系。结合国内相关研究进展对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中的单倍体诱导和加倍流程进行了综述,从基础材料的构建、诱导系筛选与改良、单倍体诱导、单倍体籽粒挑选与性状鉴别、单倍体加倍、DH系扩繁与表型鉴定评价筛选、DH系配合力测定及试配新组合以及应用单倍体育种取得的成效等方面阐述了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探索与实践,并对今后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单倍体育种 DH系 表型鉴定评价 配合力测定 实践探索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兴1S的选育及其应用
16
作者 秦元忆 伍祥 +4 位作者 蒙秀菲 张上都 彭菊 石邦志 周乐良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7-12,共6页
【目的】选育配合力强、优质、不育起点温度低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为两系杂交水稻选育提供优质亲本。【方法】用1892S作母本与Y58S杂交,再与360S复交,经4年8代选育出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兴1S。【结果】2022年9月兴1S通过贵州省农作... 【目的】选育配合力强、优质、不育起点温度低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为两系杂交水稻选育提供优质亲本。【方法】用1892S作母本与Y58S杂交,再与360S复交,经4年8代选育出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兴1S。【结果】2022年9月兴1S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其株型紧凑,花时集中,花粉不育度99.45%,套袋自交不育度99.99%,不育起点温度低(23.5℃),稻米品质优,达部标优质一等食用稻标准,测配组合产量表现优。兴1S与自育恢复系贵香578配组的迟熟籼型杂交水稻兴两优578,口感好、食味佳、米质优,宜在贵州省海拔1100m以下区域种植,2023年兴两优578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230021)。【结论】兴1S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高、柱头外露率高,米质达部标一级,属于优质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遗传育种 光温敏核不育系 兴1S 兴两优578 配合力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稻瘟病水稻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及抗性鉴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富 唐梅 +2 位作者 卢宏琮 何聪 廖张波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0-1078,共9页
【目的】开展抗稻瘟病水稻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及抗性鉴定,为育成持久、广谱抗病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提供优异的遗传资源和技术参考。【方法】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回交育种技术,将持久、广谱的抗稻瘟病基因Pi1、Pi2和Pigm导入恢... 【目的】开展抗稻瘟病水稻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及抗性鉴定,为育成持久、广谱抗病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提供优异的遗传资源和技术参考。【方法】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回交育种技术,将持久、广谱的抗稻瘟病基因Pi1、Pi2和Pigm导入恢复系桂R1703,获得了单基因、双基因和三基因导入系,并对其进行稻瘟病鉴定和农艺性状调查,分析不同抗稻瘟病基因间的抗性效应及抗性基因导入对受体亲本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通过对杂交后代和回交群体的Pi1、Pi2和Pigm基因相关分子标记检测,发现抗稻瘟病基因Pi1、Pi2和Pigm已成功导入到桂R1703中,筛选获得7个携带有抗稻瘟病基因且抗性和农艺性状综合表现优良的导入株系,表现出较强的稻瘟病抗性。单基因导入系中,抗稻瘟病基因的抗性效应排序为为Pigm>Pi2>Pi1;双基因和三基因导入系的稻瘟病抗性均强于单基因导入系,尤其以三基因导入系抗性最强,不同基因聚合的抗性效应排序为Pi1+Pi2+Pigm>Pi2+Pigm>Pi1+Pigm>Pi1+Pi2。7个瘟病抗性基因导入株系与桂R1703在穗长和千粒重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有2个瘟病抗性基因导入系的株高显著高于桂R1703(P<0.05,下同);有1个瘟病抗性基因导入系的单株有效穗显著高于桂R1703;有3个瘟病抗性基因导入系的单穗总粒数显著高于桂R1703;有5个瘟病抗性基因导入系结实率显著低于桂R1703;有2个瘟病抗性基因导入系的单株产量显著低于桂R1703;有4个瘟病抗性基因导入系的单株产量显著高于桂R1703。【结论】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可有效聚合多基因(Pi1、Pi2和Pigm基因),使恢复系桂R1703的稻瘟病抗性得到明显提升,获得一系列抗稻瘟病且与亲本其他性状相近的遗传材料,可作为亲本材料用于选育抗病优质的杂交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恢复系 稻瘟病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香稻三系不育系兴谷A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顾建强 陈睿 +4 位作者 王志超 田大刚 温怀常 陈建民 陈子强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6期70-74,共5页
兴谷A是用长粒优质保持系泰丰B与浓香型优质保持系野香B杂交,F1代与杉谷B复交,F3代选谷粒细长、柱头外露率高、株形好的优良单株与杉谷A测交,后经连续多世代抗稻瘟病、米质、育性筛选和回交转育,育成育性稳定的优质三系香稻不育系兴谷A... 兴谷A是用长粒优质保持系泰丰B与浓香型优质保持系野香B杂交,F1代与杉谷B复交,F3代选谷粒细长、柱头外露率高、株形好的优良单株与杉谷A测交,后经连续多世代抗稻瘟病、米质、育性筛选和回交转育,育成育性稳定的优质三系香稻不育系兴谷A。该不育系具有香味浓郁、配合力强、株叶形好、分蘖力强、异交结实高等特点,组配的杂交香稻组合兴谷优628(兴谷A×荟恢628)丰产性好,米质优。兴谷A于2024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香稻 不育系 兴谷A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温敏两系不育系‘稆S’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小玲 蒋云林 +3 位作者 钱子燕 王泓超 程祖锌 林荔辉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选育优良的光温敏两系不育系,以提高其杂种后代的产量和品质。[方法]采用光温敏两系不育系‘RGD-7S’为母本与三系保持系‘中浙B’杂交,经5年9代的系谱法选育,育成不育性稳定、稻米品质优、异交特性好、株叶形态优良的光温敏两系... [目的]选育优良的光温敏两系不育系,以提高其杂种后代的产量和品质。[方法]采用光温敏两系不育系‘RGD-7S’为母本与三系保持系‘中浙B’杂交,经5年9代的系谱法选育,育成不育性稳定、稻米品质优、异交特性好、株叶形态优良的光温敏两系不育系‘稆S’,并分析了其主要特征特性及杂种优势。[结果]‘稆S’不育性稳定,育性转换临界温度<23℃,稳定不育期127 d左右。该不育系制种产量高,异交特性好,柱头外露率78.62%,其中双边外露率39.74%。采用‘稆S’配组的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稻组合‘稆两优质美’先后通过了福建省和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结论]光温敏两系不育系‘稆S’不育性稳定,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低,稻米品质优,配合力强,应用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两系不育系 优质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型水稻三系雄性不育系竹稻08A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东 郑长林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17,共3页
竹稻08A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粳型三系不育系,于202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该不育系不育性彻底,株叶形态好,抗倒性强,配合力好。本文介绍了不育系竹稻08A选育过程、主要生物学特性及所配制杂交水稻新品... 竹稻08A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粳型三系不育系,于202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该不育系不育性彻底,株叶形态好,抗倒性强,配合力好。本文介绍了不育系竹稻08A选育过程、主要生物学特性及所配制杂交水稻新品种的表现,以期为该不育系配组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三系不育系 竹稻08A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