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榔榆木质部细胞构造特征的季节变化规律研究
1
作者 唐建 吕运舟 +4 位作者 叶萌 严瑞昌 张海哲 石江涛 李春涛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5,16,共6页
为了探究榔榆木质部形成中细胞形态与壁层组分变化规律,以1个生长季内木质部细胞产生过程为主线,联合解剖学技术与光谱学技术,初步研究了木质部细胞形态、细胞尺寸及细胞壁主要化学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月出现2排早材管孔,以单管... 为了探究榔榆木质部形成中细胞形态与壁层组分变化规律,以1个生长季内木质部细胞产生过程为主线,联合解剖学技术与光谱学技术,初步研究了木质部细胞形态、细胞尺寸及细胞壁主要化学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月出现2排早材管孔,以单管孔为主,5月开始大量产生木纤维细胞,纤维细胞壁厚,直至9月形成宽约2 mm的木质部;导管与木纤维细胞从4—6月处于伸长阶段,大小随后略有降低;2类细胞的直径则呈不同的季节变化规律;导管细胞壁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沉积过程在季节内稳定;而木纤维细胞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沉积具有季节差异,生长季早期相对含量较低,晚期相对含量明显增加,说明2类细胞间主要组分沉积存在不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解剖 早材 晚材 木材细胞壁 纤维形态 榔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胞细胞壁力学研究进展评述 被引量:18
2
作者 余雁 江泽慧 +1 位作者 任海青 费本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3-139,共7页
对国外管胞细胞壁力学的研究历程和现状作了较为全面、详细的评述 ,重点介绍了管胞主要力学性质的实验测定方法和一些重要的细胞壁力学模型 。
关键词 管胞细胞壁 力学性质 实验测定 力学模型 人工林针叶材 木材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纤维来源饲粮和细胞壁降解酶对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永婧 刘强 +3 位作者 张文明 张志静 王伟兰 庄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275-3283,共9页
本试验旨在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研究不同纤维来源饲粮和细胞壁降解酶对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及其组成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8头平均体重为(35.0±2.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统一安装回... 本试验旨在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研究不同纤维来源饲粮和细胞壁降解酶对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及其组成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8头平均体重为(35.0±2.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统一安装回肠末端T型瘘管,随机分为4组,每组2个重复。试验分4期,每期每组猪按4×4拉丁方设计饲喂小麦麸、小麦麸加酶、大豆皮和大豆皮加酶4种试验饲粮之一。每期预试期15 d,正试期6 d。试验结果表明:1)大豆皮饲粮组猪回肠食糜微生物的多样性显著高于小麦麸饲粮组(P<0.05)。2)小麦麸饲粮组显著提高猪回肠食糜中普氏菌属(Prevotella)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丰度(P<0.05),而大豆皮饲粮组则显著提高猪回肠食糜中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及粪便中拟杆菌属(Bacteroides)、毛螺菌属(Lachnospira)的丰度(P<0.05)。3)添加细胞壁降解酶显著提高各饲粮组猪回肠食糜中Lachnospira、真细菌属(Eubacterium)及粪便中Lachnospira的丰度(P<0.05),但也同时降低了回肠食糜中Lactobacillus、Prevotella及粪便中Lactobacillus、Bacteroides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的丰度(P<0.05)。综上所述,纤维饲粮可显著提高猪肠道内非淀粉多糖降解菌的丰度,而细胞壁降解酶则可选择性改变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及其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猪 饲粮纤维 细胞壁降解酶 肠道微生物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细胞壁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胡凯莉 黄艳辉 +2 位作者 姚春丽 类延豪 赵畅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61,共7页
竹纤维细胞壁的多壁层构造是竹材卓越性能的决定因素,也是难以攻克的基础问题。文中阐述了竹纤维细胞壁的超微结构、力学性能和化学特征,以深入探讨竹纤维细胞壁的多壁层构造,同时,总结了关于竹纤维细胞壁研究的概况,以期为读者深入认... 竹纤维细胞壁的多壁层构造是竹材卓越性能的决定因素,也是难以攻克的基础问题。文中阐述了竹纤维细胞壁的超微结构、力学性能和化学特征,以深入探讨竹纤维细胞壁的多壁层构造,同时,总结了关于竹纤维细胞壁研究的概况,以期为读者深入认识竹材、了解竹纤维细胞壁及其相关理论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细胞壁 微纤丝角 多壁层构造 力学性能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素在黄柳纤维细胞壁中的分布 被引量:3
5
作者 许凤 钟新春 +1 位作者 卢琦 孙润仓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9-62,共4页
探讨了木素在黄柳(Salix gordejecii)纤维细胞壁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制浆造纸的关系.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X射线能谱仪(SEM-EDXA)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研究了黄柳纤维细胞壁的分层结构,以及木素在细胞壁... 探讨了木素在黄柳(Salix gordejecii)纤维细胞壁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制浆造纸的关系.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X射线能谱仪(SEM-EDXA)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研究了黄柳纤维细胞壁的分层结构,以及木素在细胞壁各层中的分布.TEM结果表明,黄柳纤维细胞壁分为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外层、次生壁中层及次生壁内层.CLSM图像显示木素在纤维细胞各个壁层中分布不均一,细胞角隅区木素含量最高、其次是胞间层,次生壁最低.导管中的木素浓度比纤维细胞中的高.SEM-EDXA研究表明细胞角隅区、胞间层、次生壁中层的木素浓度比为2.15∶1.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柳 木素 纤维 细胞壁 木素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类植物纤维及其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徐明 任海青 +1 位作者 郭伟 李霞镇 《经济林研究》 2007年第4期82-89,共8页
对竹类纤维细胞的基本形态、发育形成过程、超微观构造及其与竹材物理力学性质关系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对随竹龄变化而变化的细胞器、木质化过程、细胞壁增厚及多层结构,尤其是细胞壁的沉积机理进行了分析;还对我国... 对竹类纤维细胞的基本形态、发育形成过程、超微观构造及其与竹材物理力学性质关系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对随竹龄变化而变化的细胞器、木质化过程、细胞壁增厚及多层结构,尤其是细胞壁的沉积机理进行了分析;还对我国有关竹类植物纤维细胞壁的沉积过程和超微构造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纤维细胞壁 超微构造 物理力学性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细胞壁蛋白基因分离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学宝 黄耿青 +2 位作者 许文亮 王秀兰 汪虹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09-513,共5页
棉纤维起源于棉花胚珠外层表皮细胞.研究棉纤维发育,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从棉纤维等组织cDNA文库中分离了186个棉花细胞壁结构蛋白基因,按照所编码的蛋白质结构特点,可将这些基因分为三类:富含脯氨酸细胞壁蛋白(P ro line-rich ce l... 棉纤维起源于棉花胚珠外层表皮细胞.研究棉纤维发育,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从棉纤维等组织cDNA文库中分离了186个棉花细胞壁结构蛋白基因,按照所编码的蛋白质结构特点,可将这些基因分为三类:富含脯氨酸细胞壁蛋白(P ro line-rich ce llw a ll prote ins,PRP s)基因、伸展蛋白(Ex tens ins)或者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Hydroxypro line-rich g lycoprote in,HRGP)基因,富含甘氨酸蛋白(G lyc ine-rich prote ins,GRP s)基因.采用cDNA m icroarray技术,比较上述基因在开花后10天的野生型棉花纤维和无絮无绒(fuzzless-lin tless,fl)突变体胚珠表皮中表达谱发现,其中有7个基因在野生型纤维中特异性或高效性表达,表明它们可能与纤维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纤维 细胞壁蛋白 基因表达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预处理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相结合分析棉花纤维细胞壁组分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文冉 杨洋 +4 位作者 李波 郝晓燕 赵准 邵武奎 黄全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1-268,共8页
【目的】研究能够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相结合的分析棉花纤维细胞壁组分的化学预处理方法,使棉花纤维细胞壁断裂破碎但不造成其组分结构破坏,为实现应用FTIR分析细胞壁的真实结构组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化学试剂巯基乙酸和盐... 【目的】研究能够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相结合的分析棉花纤维细胞壁组分的化学预处理方法,使棉花纤维细胞壁断裂破碎但不造成其组分结构破坏,为实现应用FTIR分析细胞壁的真实结构组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化学试剂巯基乙酸和盐酸预处理棉花纤维,用去离子水清洗游离的化学试剂,再通过FTIR化学预处理后的棉花纤维细胞壁。利用木质化程度和硬度较高的樟子松枝条进行相同处理作为对照,观察分析。【结果】采用化学试剂巯基乙酸和盐酸预处理棉花纤维,纤维在其与巯基乙酸中的巯基结合的部位被打碎,可以有效破碎棉花纤维细胞壁,克服了纤维样品难以磨碎的问题,再用去离子水清洗游离的化学试剂,通过FTIR观察化学预处理后的棉花纤维细胞壁,发现化学处理过的棉花纤维在1800~1650 cm^(-1)的波谱区间内显著高于原始切碎棉花纤维,在1800~1550 cm^(-1)的波谱区间内,化学处理棉花纤维和切碎纤维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在1320~1200 cm^(-1)波谱内,处理棉花纤维的FTIR光谱吸光度值显著高于切碎棉花纤维。【结论】化学试剂巯基乙酸和盐酸预处理棉花纤维,再与FTIR相结合可以正确评价棉花纤维细胞壁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细胞壁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化学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对高地钩叶藤纤维S2层主要成分的预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菲菲 季必超 +3 位作者 汪佑宏 薛夏 李担 马建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9-183,共5页
棕榈藤(rattan)属于棕榈科(Palmae)省藤亚科藤类植物,是一种产于热带森林中,仅次于木材和竹材的、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全球棕榈藤总共有13个属660余种,其中我国自然分布有4属37种5变种,但有较高经济价值... 棕榈藤(rattan)属于棕榈科(Palmae)省藤亚科藤类植物,是一种产于热带森林中,仅次于木材和竹材的、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全球棕榈藤总共有13个属660余种,其中我国自然分布有4属37种5变种,但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不到30种。由于目前对棕榈藤的细胞结构,尤其是藤纤维的细胞壁结构知之甚少,严重限制了对棕榈藤材的研究和加工利用。因此,为构建棕榈藤材纤维细胞壁结构模型,以高地钩叶藤(Plectocomia himalayana Griff.)为研究对象,对其基部、 2 m处、中部和梢部四个部位分别截取试样、软化、聚乙二醇包埋、切片。切片在室温下经0.2 mol·L-1的硼氢化钠(NaBH4)溶液浸泡5~6 h后用蒸馏水洗净,利用LabRam XploRA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采用逐点扫描显微探针成像方法获取光谱数据集。将获得的光谱数据利用LabSpec5软件进行处理,从而得到藤茎不同部位藤皮、藤中、藤芯处纤维细胞次生壁中层(S2)主要成分,即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相对含量,并就相对含量在径向、轴向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径向上,高地钩叶藤藤皮处纤维细胞S2层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相对含量最高,木质素相对含量最低;而藤芯处纤维细胞S2层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相对含量最低,木质素相对含量最高;藤中处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相对含量居中。在轴向上即不同藤龄处,藤皮纤维细胞S2层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相对含量在2 m处最大,木质素的相对含量在梢部最大;藤芯纤维细胞S2层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的相对含量分别在中部、 2 m处、基部处最大。藤皮、藤芯与藤茎一样,纤维细胞S2层纤维素相对含量最小值在梢部,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相对含量均在中部最少。分析可知,棕榈藤藤茎不同部位,藤纤维细胞壁中层(S2)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相对含量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钩叶藤 纤维 细胞壁成分 拉曼光谱 次生壁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棉纤维的微细结构研究——胞壁层次结构与原纤尺度 被引量:6
10
作者 肖红 于伟东 施楣梧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5-90,95,共7页
通过对木棉纤维横截面超薄切片的透射电镜观察,获得了木棉纤维的胞壁层次结构、原纤尺度及排列。木棉纤维胞壁具有清晰可见的多层状结构,基本上可以分为外表皮层S、胞壁1层W1、胞壁2层W2、胞壁3层W3和内皮层IS共5个基本的层次,各层具有... 通过对木棉纤维横截面超薄切片的透射电镜观察,获得了木棉纤维的胞壁层次结构、原纤尺度及排列。木棉纤维胞壁具有清晰可见的多层状结构,基本上可以分为外表皮层S、胞壁1层W1、胞壁2层W2、胞壁3层W3和内皮层IS共5个基本的层次,各层具有不同的厚度和原纤堆砌密度与排列方向。可见木棉纤维横截面最小结构单元宽度为3.2~5.0nm,与棉纤维基原纤尺寸相当。实验证明,碱液对木棉纤维的可及性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对于同一纤维胞壁各层的溶胀也存在差异。其中W2是最易被溶胀的;内皮层的原纤容易被分离出来。而未经溶胀处理的木棉纤维电镜照片反差弱,层次结构不够细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纤维 微细结构 原纤 胞壁 溶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茎秆纤维发育过程中Ca^(2+)分布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甘小洪 丁雨龙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20-425,共6页
利用焦锑酸盐沉淀技术,对毛竹茎秆纤维发育过程中Ca2+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在纤维原始细胞发育期,Ca2+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和细胞核染色质中;随着初生壁的形成,大量的Ca2+在液泡膜内侧成稀疏点状分布,在吞噬泡和降解的细胞质中出现Ca2+... 利用焦锑酸盐沉淀技术,对毛竹茎秆纤维发育过程中Ca2+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在纤维原始细胞发育期,Ca2+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和细胞核染色质中;随着初生壁的形成,大量的Ca2+在液泡膜内侧成稀疏点状分布,在吞噬泡和降解的细胞质中出现Ca2+反应颗粒的沉积,液泡内逐渐出现大量的絮状Ca2+沉积,在细胞核和细胞壁上没有Ca2+分布;随后细胞质中Ca2+大量聚集,少量Ca2+沿液泡膜内侧分布,而液泡中Ca2+含量变得极少,在细胞壁、胞间连丝和细胞核中几乎没有Ca2+分布;随着次生壁的形成,胞质内的Ca2+浓度增加,并随着次生壁的逐渐加厚而聚集成块状;在次生壁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在降解的细胞质、凝聚的染色质、纹孔和运输小泡膜上一直存在Ca2+。结果表明:Ca2+参与了毛竹茎秆纤维细胞的增殖过程和细胞壁的整个形成过程;胞质Ca2+的内流是引起纤维细胞PCD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参与了PCD过程中原生质体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纤维 发育 CA^2+ 细胞壁 细胞程序性死亡 透射电子显微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添加剂对羊草青贮饲料超微结构和纤维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杨红 张庆 +1 位作者 侯建建 玉柱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4-101,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纤维素酶和乳酸菌的单独和复合添加对羊草青贮饲料超微结构和纤维组分的影响。将1060U/g的纤维素酶(CEL)、1×105 CFU/g的干酪乳杆菌(LC)、1060U/g的纤维素酶和1×105 CFU/g的干酪乳杆菌复合添加剂(LC+CEL)添加... 本试验旨在研究纤维素酶和乳酸菌的单独和复合添加对羊草青贮饲料超微结构和纤维组分的影响。将1060U/g的纤维素酶(CEL)、1×105 CFU/g的干酪乳杆菌(LC)、1060U/g的纤维素酶和1×105 CFU/g的干酪乳杆菌复合添加剂(LC+CEL)添加到羊草中经过切短后装入0.5L青贮桶中制作青贮饲料,每个处理3个重复。在常温状态下贮存45d,测定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变化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混合组LC+CEL的pH为3.86显著低于LC和CEL处理组(P<0.05),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LC和CEL处理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LC+CEL处理组显著降低43.9g/kg的中性洗涤纤维、22.3g/kg的酸性洗涤纤维、28.5g/kg的纤维素和21.6g/kg的半纤维素,增加20.5g/kg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29.2g/kg乳酸。3个添加剂处理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之,添加生物添加剂能破坏羊草的细胞结构,提供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作为发酵底物,快速降低pH促进厌氧发酵。复合添加干酪乳酸菌和纤维素酶降解细胞壁和细胞内容物,将其转化为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效果最好,单独添加干酪乳酸菌和单独添加纤维素酶的效果次之。生物添加剂对羊草叶片不同部位和结构的细胞降解程度不同,羊草薄壁组织容易降解,木质化程度越高的厚壁细胞降解越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细胞壁 生物添加剂 超微结构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曼技术对高地钩叶藤纤维细胞壁成分微区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佑宏 崔浩然 +5 位作者 张菲菲 江泽慧 余林鹏 杨明亮 马建锋 田根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共7页
【目的】构建棕榈藤材纤维细胞壁结构模型,扩大棕榈藤材的用途,提高棕榈藤材的利用率。【方法】选择高地钩叶藤为研究对象,对其高2 m处截取试样,经软化、聚乙二醇(PEG)包埋、切片、室温下经硼氢化钠(NaBH_(4))溶液浸泡后,取出切片,用蒸... 【目的】构建棕榈藤材纤维细胞壁结构模型,扩大棕榈藤材的用途,提高棕榈藤材的利用率。【方法】选择高地钩叶藤为研究对象,对其高2 m处截取试样,经软化、聚乙二醇(PEG)包埋、切片、室温下经硼氢化钠(NaBH_(4))溶液浸泡后,取出切片,用蒸馏水洗净,固定在载玻片上并置于拉曼显微镜下,利用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依次对纤维细胞角隅(CC)、复合胞间层(CML)、次生壁外层(S_(1))、次生壁中层(S_(2))及次生壁内层(S_(3))采用逐点扫描显微探针成像方法获取光谱数据集,再利用LabSpec5软件进行处理,从而测得纤维细胞不同形态区域细胞壁的化学成分浓度。【结果】纤维S_(2)的纤维素浓度最高,CC最低;相反,CC木质素浓度最高,S_(2)木质素浓度最低;CML纤维素和木质素浓度介于S_(2)和CC之间。纤维细胞S_(1)半纤维素浓度最高,S_(2)和S_(3)均较低,CML和CC最低。S_(3)、S_(1)纤维素的浓度差异较小,而木质素与半纤维素浓度的差异较大;其中,S_(1)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浓度高于S_(2)和S_(3)。【结论】高地钩叶藤纤维细胞壁次生壁(S)纤维素、半纤维素浓度高于CML,而木质素浓度低于CML;S_(1)、S_(2)和S_(3)纤维素浓度相差不大,但S_(1)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浓度高于S_(2)和S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钩叶藤 纤维 细胞壁 拉曼光谱 化学成分 微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茎秆纤维发育过程中Ca^2+-ATPase分布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甘小洪 丁雨龙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17-222,共6页
采用超微细胞化学定位方法,对毛竹茎秆纤维发育过程中Ca2+-ATPase分布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在原始细胞形成期,Ca2+-ATPase活性产物主要分布在质膜、核染色体、染色质及核仁上。在初生壁形成早期,质膜上Ca2+-ATPase活性增强;随着纤维... 采用超微细胞化学定位方法,对毛竹茎秆纤维发育过程中Ca2+-ATPase分布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在原始细胞形成期,Ca2+-ATPase活性产物主要分布在质膜、核染色体、染色质及核仁上。在初生壁形成早期,质膜上Ca2+-ATPase活性增强;随着纤维细胞的逐渐液泡化,液泡膜、细胞质、质膜内陷和同心圆潴泡上逐渐出现Ca2+-ATPase活性产物的分布;在初生壁形成后期,液泡膜上的Ca2+-ATPase活性增强,在运输小泡上出现Ca2+-ATPase活性产物分布,质膜、细胞质、染色质和核仁上始终具有较强的Ca2+-ATPase活性。随着次生壁的形成,纤维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PCD),在质膜、胞间连丝和降解的液泡膜、细胞质、核染色质上具有较强Ca2+-ATPase活性;随着次生壁的逐渐增厚,大量具有Ca2+-ATPase活性的运输小泡在前四年中持续存在,以后逐渐减少;而在六年生茎秆纤维细胞的质膜、胞间连丝、凝聚的核染色质和降解的原生质体中始终具有Ca2+-ATPase活性。结果表明,Ca2+-ATPase参与了毛竹茎秆纤维细胞的增殖过程、细胞壁形成过程及PCD过程中原生质体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纤维 发育 CA^2+-ATPASE 细胞壁 细胞程序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果胶甲酯酶GhPME6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15
作者 王琳 商海红 +7 位作者 李俊文 王少干 刘爱英 石玉真 龚举武 巩万奎 陈婷婷 袁有禄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8-444,共7页
结合陆地棉SSH-cDNA文库的测序结果,与棉花EST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和分析,获得1条在棉纤维次生壁加厚期特异表达的EST序列,该序列编码果胶甲酯酶(PME)。利用RACE技术获得其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GhPME6。基因结构分析表明,GhPME6包含1个长... 结合陆地棉SSH-cDNA文库的测序结果,与棉花EST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和分析,获得1条在棉纤维次生壁加厚期特异表达的EST序列,该序列编码果胶甲酯酶(PME)。利用RACE技术获得其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GhPME6。基因结构分析表明,GhPME6包含1个长度为1560 bp的开放阅读框、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编码含有519个氨基酸的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具有PMEI和Pectinesterase两个保守结构域。通过对不同棉属基因组中的PME6基因进行比对分析,发现PME6在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qRT-PCR分析显示,GhPME6在纤维发育次生壁加厚期大量表达,推测该基因可能对棉纤维比强度有重要影响。构建GhPME6基因的大肠杆菌表达体系,获得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目的蛋白,为深入研究GhPME6对棉纤维比强度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纤维 次生壁加厚 果胶甲酯酶 比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甘蔗品种蔗茎纤维组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高源 高欣欣 郭家文 《中国糖料》 2022年第1期43-47,共5页
纤维组分是甘蔗干物质的主要成分,其主要功能是构成细胞壁。本研究测定了5个常见甘蔗品种蔗茎中上、中、下各部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结果发现,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在不同品种和不同部位间差异均显著,木质素含量在不同品种... 纤维组分是甘蔗干物质的主要成分,其主要功能是构成细胞壁。本研究测定了5个常见甘蔗品种蔗茎中上、中、下各部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结果发现,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在不同品种和不同部位间差异均显著,木质素含量在不同品种和部位间差异均不显著。品种间纤维素含量:‘福农39号’(31.66%)>‘新台糖22号’(30.01%)>‘云蔗05-51’(29.83%)>‘粤糖93-159’(25.81%)>‘桂糖32号’(24.91%);半纤维素含量:‘新台糖22号’(16.82%)>‘粤糖93-159’(15.83%)>‘福农39号’(14.93%)>‘云蔗05-51’(14.83%)>‘桂糖32号’(14.00%);木质素含量:‘新台糖22号’(5.45%)>‘福农39号’(5.37%)>‘桂糖32号’(5.26%)>‘云蔗05-51’(4.98%)>‘粤糖93-159’(4.73%)。不同部位纤维素含量:下部(35.83%)>中部(27.93%)>上部(21.57%);半纤维素含量:上部(21.30%)>下部(12.36%)>中部(12.19%);木质素含量:上部(5.54%)>下部(5.22%)>中部(4.71%)。不同组分间,纤维素含量与半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木质素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蔗茎 纤维组分 部位 分布 细胞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纤维次生壁加厚期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玉青 王清连 胡根海 《辽宁农业科学》 2007年第6期17-21,共5页
棉纤维是胚珠表皮细胞经分化起始、伸长、次生壁增厚和脱水成熟而形成的单细胞纤维,棉纤维细胞次生壁增厚决定棉纤维强度。利用生理或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次生壁增厚时期的生理基础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可以揭示棉纤维强度的形成机制... 棉纤维是胚珠表皮细胞经分化起始、伸长、次生壁增厚和脱水成熟而形成的单细胞纤维,棉纤维细胞次生壁增厚决定棉纤维强度。利用生理或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次生壁增厚时期的生理基础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可以揭示棉纤维强度的形成机制,为进一步探索改善纤维强度的生理调控途径和运用分子手段培育高强纤维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壁 加厚发育 纤维素 纤维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细胞壁力学试验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上官蔚蔚 邢新婷 +3 位作者 费本华 程献宝 邵亚丽 赵荣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9-153,共5页
对木材细胞壁力学性质研究中零距离拉伸、单根纤维拉伸技术和纳米压痕技术进行概述,分别从滑移与夹持力、试样厚度和试样含水率评述零距拉伸技术,从纤维分离方法、纤维夹紧和定向、单根纤维细胞壁横截面面积测量评述单根纤维拉伸技术,... 对木材细胞壁力学性质研究中零距离拉伸、单根纤维拉伸技术和纳米压痕技术进行概述,分别从滑移与夹持力、试样厚度和试样含水率评述零距拉伸技术,从纤维分离方法、纤维夹紧和定向、单根纤维细胞壁横截面面积测量评述单根纤维拉伸技术,从连续刚度测量法、针尖效应以及原子力显微镜与纳米压痕技术的联用评述纳米压痕技术。通过归纳、总结与展望,提出了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木材细胞壁力学研究及其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细胞壁力学 零距拉伸技术 单纤拉伸技术 纳米压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细胞壁果胶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璐 丁琦 +4 位作者 曾俊 樊守金 王芙蓉 张军 贺新强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79-183,共5页
利用半薄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陆地棉鲁7619品种不同发育时期胚珠表皮细胞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壁果胶质的免疫荧光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果胶组分在纤维发育的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分布特点。高甲酯... 利用半薄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陆地棉鲁7619品种不同发育时期胚珠表皮细胞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壁果胶质的免疫荧光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果胶组分在纤维发育的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分布特点。高甲酯化的同型半乳糖醛酸聚糖广泛存在于不同发育时期的纤维细胞壁中,且在发育初期集中在细胞前端,而未甲酯化的同型半乳糖醛酸聚糖在不发育成纤维的表皮细胞中含量很低,在伸长的棉纤维细胞中大量分布。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Ⅰ在纤维发育初期几乎不存在,随着棉纤维伸长才有少量的积累,(1→5)-α-L-阿拉伯聚糖侧链则存在于纤维细胞壁中且含量较高。未甲酯化果胶可能影响细胞壁结构并促进棉纤维细胞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纤维 细胞壁 发育 形态 果胶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杨派无性系木材解剖分子的形态特征和定量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顺泰 丁修堂 王炳云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3期227-236,共10页
本文介绍了白杨派无性系不同系号的纤维胞壁率,组织比量、纤维形态及变异性,对各单株的纤维胞壁率,组织比量,纤维长度,宽度及长宽比的平均值与对照的平均值进行了差异显著性检验。同时对胞壁率,组织比量,纤维长度、宽度及长宽比的水平... 本文介绍了白杨派无性系不同系号的纤维胞壁率,组织比量、纤维形态及变异性,对各单株的纤维胞壁率,组织比量,纤维长度,宽度及长宽比的平均值与对照的平均值进行了差异显著性检验。同时对胞壁率,组织比量,纤维长度、宽度及长宽比的水平变异进行了分析。纤维胞壁率为34.39—40.96%,纤维率为57.46—66.10%,导管率为25.93—32.78%,射线率为7.20—11.93%,纤维长度为0.889—1.186mm,宽度为0.0190—0.0235mm,长宽比为46.58—54.89。各项指标与年龄的关系为Y=a+bx c X^2;纤维宽度随长度的变化为抛物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派 无性系 纤维形态 组织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