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51篇文章
< 1 2 2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水推进装置液压系统故障建模及仿真分析
1
作者 李刚强 杨斌 +3 位作者 刘霞勇 耿皓 南林佳 王华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82,共7页
针对喷水推进装置液压系统故障复杂且难以有效诊断的问题,采用AMESIM软件建立喷水推进装置液压系统故障模型,对喷水推进装置液压系统主要故障进行分析。选取液压系统典型故障操舵缸内泄漏、外泄漏,操舵阀卡滞、内泄漏,泵泄漏,管路泄漏... 针对喷水推进装置液压系统故障复杂且难以有效诊断的问题,采用AMESIM软件建立喷水推进装置液压系统故障模型,对喷水推进装置液压系统主要故障进行分析。选取液压系统典型故障操舵缸内泄漏、外泄漏,操舵阀卡滞、内泄漏,泵泄漏,管路泄漏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液压系统故障注入模型并仿真运行各模型得出故障状态下系统参数。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够准确快速构建喷水推进装置液压系统故障仿真模型。通过分析各故障特征,明确不同故障对喷水推进装置液压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及特征参数,可为喷水推进装置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水推进装置 液压系统 故障 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等间隔的轴承故障信号模型及其希尔伯特共振解调机理
2
作者 何国林 李俊晖 +3 位作者 李巍华 林慧斌 陈华原 许中生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7-1295,共9页
希尔伯特共振解调技术(HRD)广泛应用于轴承故障诊断。在利用包络幅值谱评估降噪方法优劣时,可能会把HRD产生的影响归因于降噪方法。工程中测试条件与分析参数的选取通常依靠经验,选取不当易引发故障漏诊。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构建轴承外... 希尔伯特共振解调技术(HRD)广泛应用于轴承故障诊断。在利用包络幅值谱评估降噪方法优劣时,可能会把HRD产生的影响归因于降噪方法。工程中测试条件与分析参数的选取通常依靠经验,选取不当易引发故障漏诊。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构建轴承外圈故障振动响应的故障信号模型,定量分析故障信号的希尔伯特共振解调过程,揭示了信号参数与包络幅值谱的映射关系;通过分析固有频率、阻尼比和转速等系统物理参数对信号参数的影响,明确了系统物理参数与包络幅值谱分布的对应关系,为HRD的应用提供了更为明确的理论依据。利用HRD处理仿真振动信号,仿真结果与理论推导一致;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基于HRD解调机理的分析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外圈局部故障 希尔伯特变换 共振解调机理 故障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源激励下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退磁故障建模与分析
3
作者 史涔溦 彭琳 +1 位作者 张振 史婷娜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30-2440,共11页
永磁同步电机退磁故障会降低电机的输出性能和负载能力,严重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建立准确的故障电机解析模型,进行快速电磁性能分析,获得故障情况下的电流、转矩等运行数据,有利于对退磁故障进行早期预测和诊断。该文针对永磁同步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退磁故障会降低电机的输出性能和负载能力,严重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建立准确的故障电机解析模型,进行快速电磁性能分析,获得故障情况下的电流、转矩等运行数据,有利于对退磁故障进行早期预测和诊断。该文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局部退磁故障,引入一个表示退磁区域空间角度的参数,推导了剩余磁化强度径向分量和切向分量的傅里叶系数,从而建立了永磁体局部退磁情况下的电机解析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实际应用中控制系统的电路接口,提出一种以磁链作为中间变量、由电压源逆变器驱动的解析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矢量控制系统中实现联合仿真,计算了电机的定子磁链、电流和转矩,经Ansys/Simplorer时步有限元模型和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相较于时步有限元法,该文提出的解析模型-控制电路联合仿真大幅缩短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运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退磁故障 解析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估计的农机路径跟踪容错控制方法研究
4
作者 谢嘉 皇小虎 +2 位作者 李永国 梁锦涛 张增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1-713,共13页
[目的]针对无人驾驶农机路径跟踪控制问题,同时考虑转向控制系统输入性故障对其路径跟踪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估计的农机路径跟踪容错控制方法,保证农机在故障影响下能够按照预设路径行驶,提高农机的路径跟踪效果和控制系统的... [目的]针对无人驾驶农机路径跟踪控制问题,同时考虑转向控制系统输入性故障对其路径跟踪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估计的农机路径跟踪容错控制方法,保证农机在故障影响下能够按照预设路径行驶,提高农机的路径跟踪效果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方法]对农机进行运动学建模,对其运动学方程进行线性化和离散化。对转向控制系统输入性故障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基于容积卡尔曼滤波提出故障估计方法,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设计农机路径跟踪容错控制器,利用Matlab建立仿真模型验证所提出容错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在搭建的拖拉机试验平台上进行田间实车试验。[结果]仿真试验表明,当作业速度分别为1.0和1.5 m·s^(-1)时,无容错控制下路径跟踪的最大横向偏差分别为0.038和0.235 m,最大纵向偏差分别为0.286和0.292 m,大大偏离预设路径,跟踪效果变差。相比之下,采用所提出的容错控制方法后最大横向偏差分别为0.006和0.175 m,最大纵向偏差分别为0.059和0.064 m,路径跟踪效果明显提升。田间实车试验表明,故障发生后无容错控制下的车辆明显偏离预设路径,相反,有容错控制下的车辆依然可以维持较好的跟踪效果,农机可以按预设路径继续行驶。无容错控制的位置偏差和航向偏差绝对值最大分别为1.752 m和0.208 rad,有容错控制的位置偏差和航向偏差绝对值最大分别为0.407 m和0.091 rad,跟踪效果满足农机实际作业要求。[结论]所提出的故障估计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容错控制器提供故障信息,并且所设计的模型预测容错控制器在故障情况下表现出良好的容错能力,使农机在面对转向系统故障时能保持较好的路径跟踪效果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估计 容积卡尔曼滤波 模型预测控制 容错控制 路径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SAR约束的2020年土耳其MW6.8地震滑动分布特征及对周围区域的应力影响
5
作者 于书媛 骆佳骥 +2 位作者 丁娟 黎哲君 赵朋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2-970,共9页
2020年1月25日,在土耳其东北部发生MW6.8地震。为确定本次地震的断层几何和滑动分布并评估区域危险性,利用Sentinle-1A卫星升、降轨数据获取地震同震形变场,并以此为约束,反演发震断层的几何特征及精细滑动分布模型。最后,综合库仑应力... 2020年1月25日,在土耳其东北部发生MW6.8地震。为确定本次地震的断层几何和滑动分布并评估区域危险性,利用Sentinle-1A卫星升、降轨数据获取地震同震形变场,并以此为约束,反演发震断层的几何特征及精细滑动分布模型。最后,综合库仑应力特征和区域构造背景,评估2020年土耳其地震对2023年土耳其双震和邻近断层的触发影响。结果表明,升、降轨形变场呈现以NE分开的两个对称分布的近椭圆状,同震形变发生在Puturge断层上,形变符号相反,表明发震断层运动性质为左旋走滑为主。升、降轨视线向(LOS)最大形变量分别达到~0.35 m和~0.25 m。同震滑动分布模型显示,发震断层走向~66°,倾角~78°,滑动角~8°,破裂面最大滑动量~1.4 m,最大埋深~10 km。以Purturge断层为接收断层的静态库仑应力显示,2020年土耳其地震对2023年的土耳其双震均产生明显的库仑应力加载效应。以Pazarick断层和Cardak断层为接收断层的同震库仑应力结果显示,2020年土耳其地震对上述两条断层附近产生明显的应力加载效应。结合该区域East Anatolia断裂带的震间高应变率特征,表明2023年土耳其双强震的发生是该区域库仑应力加载与Pazarick断层、Cardak断层的非均匀性断层运动学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耳其MW6.8地震 InSAR同震形变 断层滑动分布模型 库仑应力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晋中盆地土壤氦气化探试验及影响因素探讨
6
作者 张云鹏 赵寒森 +5 位作者 李玉宏 周俊林 魏建设 韩伟 张宇轩 胡少华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4-684,共11页
氦气化探是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的一种,其通过测定地表附近土壤中的氦气丰度来探寻地下的氦气分布及资源状况。晋中盆地已经有了较好的氦气显示,但在氦气化探方面还没有开展过相关研究。本次研究通过对区内不同地貌景观单元,不同深度样品... 氦气化探是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的一种,其通过测定地表附近土壤中的氦气丰度来探寻地下的氦气分布及资源状况。晋中盆地已经有了较好的氦气显示,但在氦气化探方面还没有开展过相关研究。本次研究通过对区内不同地貌景观单元,不同深度样品的氦气测试分析,认为地表氦气的丰度受到地貌景观、水文条件、土壤性质、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采样时应尽量远离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域,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或生物因素的影响,较为理想的采样深度应大于地表以下1.6 m,土壤类型则以含水饱和度较小的黏土优先。最后,建立了晋中盆地氦气化探异常模式,即氦气生成后通过断裂和地下流体一起向上运移和逸散,在封闭性好的断裂附近形成富氦天然气藏,在封闭性差的断裂和与地表水系沟通流畅的地方,氦气则更容易逸散至地表最终形成带状或面状异常。研究成果可以为今后该地区的氦气化探测量以及其他地区的氦气资源调查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气地球化学勘探 晋中盆地 断裂封闭性 氦气异常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HJC模型坚硬断层弱化爆破参数数值模拟
7
作者 李重情 胡云飞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为解决坚硬断层阻碍回采问题,对过坚硬断层弱化爆破技术展开了研究。通过静态力学试验确定了断层岩石的基本力学性能,根据试验结果对HJC模型参数进行了修正,同时引入新破坏准则对HJC模型进行优化,并验证了模型参数的准确性,基于改进后的... 为解决坚硬断层阻碍回采问题,对过坚硬断层弱化爆破技术展开了研究。通过静态力学试验确定了断层岩石的基本力学性能,根据试验结果对HJC模型参数进行了修正,同时引入新破坏准则对HJC模型进行优化,并验证了模型参数的准确性,基于改进后的HJC模型对断层弱化爆破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爆破粉碎区和裂隙区半径随着不耦合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当不耦合系数为1.2时,爆破范围最大为0.806 m;在该不耦合系数下,炮孔间距为1.4 m时裂纹能产生贯通效果。通过对耦合介质进行模拟,得到水作为耦合介质相较于空气具有更高的能量传递效率,且能量利用率比空气高14.7%;含水炮孔爆破后粉碎区半径随着含水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含水炮孔爆破粉碎区半径约为干孔爆破的2.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断层 HJC模型 弱化爆破 耦合介质 能量传递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MIMO-MFAC转向系统主动容错控制器设计
8
作者 潘明存 王丽娟 +1 位作者 何勋 董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2-175,179,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转向系统的容错控制效果,结合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和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MIMO-MFAC模型的电动汽车转向系统主动容错控制器方法。主要利用四个车轮传动马达产生偏航角扭矩的方式...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转向系统的容错控制效果,结合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和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MIMO-MFAC模型的电动汽车转向系统主动容错控制器方法。主要利用四个车轮传动马达产生偏航角扭矩的方式来实现对汽车动力参数的回馈,使汽车能够在设定轨道上对汽车期望速度和预期轨道进行有效追踪,保障安全行车状态。研究结果表明:MIMO-MFAC容错控制完成汽车的安全控制功能,能够保证汽车在无转向条件下实现自动调节,达到行驶安全性和提高汽车容错性能的目的。在系统中加入容错装置后,在汽车侧向位置偏差小于0.121m下,汽车偏航率小于0.001rad/s,保证汽车能够保持10cm的安全范围,当操纵装置发生故障时将汽车控制在安全区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主动容错控制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线控转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保护逻辑约束的电网故障诊断解析模型
9
作者 刘道兵 翁文波 +2 位作者 李世春 张业丽 洪亚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0,共8页
为解决故障假说内部变量取值无约束导致模型求解时可能出现多解和误解的问题,提出了考虑保护逻辑约束的电网故障诊断解析模型。首先,通过主保护与后备保护动作逻辑上的配合关系,建立约束条件对故障假说内部变量进行限制,筛选出符合实际... 为解决故障假说内部变量取值无约束导致模型求解时可能出现多解和误解的问题,提出了考虑保护逻辑约束的电网故障诊断解析模型。首先,通过主保护与后备保护动作逻辑上的配合关系,建立约束条件对故障假说内部变量进行限制,筛选出符合实际故障情形的故障假说;其次,引入装置通道异常告警信息,构建故障假说评价函数,对满足约束条件的故障假说进行评价;然后,采用模糊集理论和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得到满意度最大的故障假说,结合告警信息推算整个故障过程;最后,通过故障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解析模型 约束条件 通道异常告警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健康监控技术智能化发展若干问题与挑战
10
作者 吴建军 刘育玮 程玉强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54,共28页
液体火箭发动机作为运载火箭的核心动力装置,其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系统可靠性和任务安全实施。面对适应复杂多任务和重复使用要求,传统健康监控技术在实时在线监控、智能故障诊断与隔离、系统重构与容错控制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液体火箭发动机作为运载火箭的核心动力装置,其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系统可靠性和任务安全实施。面对适应复杂多任务和重复使用要求,传统健康监控技术在实时在线监控、智能故障诊断与隔离、系统重构与容错控制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系统回顾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健康监控技术的发展历程,阐明其正由被动监控、主动监控向高度自主化、智能化方向演进的趋势。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特别是大语言模型在健康监控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了不同类型预测与健康管理大模型的技术特点与应用路径,分析了其在提升诊断泛化能力和语义理解能力方面的潜力。结合液体火箭发动机具体实际,提出健康监控技术智能化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健康监控 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故障诊断 预测与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和泛化特征优选的小电流接地故障方向判别方法
11
作者 王江波 黑晓捷 +3 位作者 邱鹏玉 胡旭峰 罗晶晶 何啸扬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79,共9页
考虑配电网的复杂多变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和泛化特征优选的故障方向判别方法,以数量最少且能适应不同场景变化的最优泛化特征作为输入,提升故障方向判别模型的准确率和泛化能力。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电流信号的易获取... 考虑配电网的复杂多变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和泛化特征优选的故障方向判别方法,以数量最少且能适应不同场景变化的最优泛化特征作为输入,提升故障方向判别模型的准确率和泛化能力。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电流信号的易获取性,以归一化三相暂态电流突变量波形级联构造特征波形,提取6类26个特征量构建候选特征集;利用多场景精细化仿真数据集拟合各特征类间概率分布,基于Hellinger距离稳健引导和互补排序,以模型准确率达到稳定的最少特征数为准则确定最优泛化特征子集。与不同分类算法的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有效性,特征优选后仅需输入4个特征即可达到较高的判别准确率。同时,经高阻接地故障识别能力分析、噪声模拟测试和实测故障录波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率可达99%以上,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泛化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故障 故障方向 故障特征 故障分析 XGBoo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1月23日乌什M_(S)7.1地震前柯坪地电阻率异常变化
12
作者 解滔 韩盈 +1 位作者 于晨 范晔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5,共14页
2024年1月23日新疆乌什发生M_(S)7.1地震,震中400km范围内仅有柯坪一个地电阻率观测站,该站距离此次地震的震中约90km。2023年4月开始,柯坪站EW和NS两个测道相较于2021—2022年同期,开始出现年变化幅度减小。截至乌什M_(S)7.1地震发生,E... 2024年1月23日新疆乌什发生M_(S)7.1地震,震中400km范围内仅有柯坪一个地电阻率观测站,该站距离此次地震的震中约90km。2023年4月开始,柯坪站EW和NS两个测道相较于2021—2022年同期,开始出现年变化幅度减小。截至乌什M_(S)7.1地震发生,EW和NS测道观测数据去年变化后,最大下降幅度分别为0.6%和0.5%。采用断层虚位错模式分析了地震前震中周围的应力和变形的空间分布特征,计算结果显示柯坪站位于地震前挤压变形增强的区域,与地电阻率的下降型异常变化相符。此次地震前,地电阻率的各向异性变化与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震例总结给出的特征一致。根据异常的各向异性变化,推测最大主压应力方位为320°,与震源机制解给出的P轴方位330°较为相近。因此,柯坪站地电阻率的异常变化与乌什M_(S)7.1地震的晚期孕育过程之间可能存在“介质变形-电阻率变化”机制上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什M_(S)7.1地震 地电阻率 异常变化 各向异性变化 断层虚位错模式 震源机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直构网新能源送端系统故障响应特性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佳伟 周博昊 +3 位作者 李斌 闫旭 李岩 曹润彬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9,共11页
故障等值建模是系统级响应特性计算的基础。然而,现有研究较少涉及构网型换流器的故障等值建模。传统针对跟网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交流电网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在柔直构网系统中容易出现结果失稳发散的问题。因此,文中考虑构网型柔直换... 故障等值建模是系统级响应特性计算的基础。然而,现有研究较少涉及构网型换流器的故障等值建模。传统针对跟网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交流电网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在柔直构网系统中容易出现结果失稳发散的问题。因此,文中考虑构网型柔直换流器的电压-频率构网控制策略、主动降压策略以及跟网型新能源的低压穿越控制策略,建立了不同类型电力电子设备的故障等值模型。基于此,考虑不同电力电子设备电压源、电流源等值模型的频繁切换,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柔直构网新能源送端系统的全网链式迭代故障响应特性计算方法,实现了短路电流计算的快速可靠收敛。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了柔直构网新能源送端系统仿真模型,以进行多种故障类型和影响因素的大量仿真测试,充分验证了所提计算方法的可行性、精确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直换流器 构网控制 故障等值模型 故障响应特性 链式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去噪扩散概率模型的风电机组故障样本生成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昱煜 张沣琦 +2 位作者 火久元 常琛 陈峰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6-297,共12页
为解决风电机组故障诊断中故障样本不足而导致模型准确率不高的问题,将当下备受关注的数据增强方法-去噪扩散概率模型(denoising diffusion probability model,DDPM)引入到故障诊断领域以生成大量高质量的故障样本数据集。因此,结合Tran... 为解决风电机组故障诊断中故障样本不足而导致模型准确率不高的问题,将当下备受关注的数据增强方法-去噪扩散概率模型(denoising diffusion probability model,DDPM)引入到故障诊断领域以生成大量高质量的故障样本数据集。因此,结合Transformer网络,提出了一种DDPM-Transformer风电机组故障样本生成方法。首先,将用于计算机视觉图像生成领域的DDPM模型应用于风电机组故障诊断领域中,通过前向加噪过程将数据逐渐转化为噪声,再通过逆向去噪过程将噪声逐步恢复为原始数据,实现从噪声中生成故障数据,解决数据不平衡问题;其次,通过对原始DDPM中使用的U-net模块进行改进,使用Transformer模型替换U-net网络,利用扩散后的数据和添加的噪声训练Transformer模型,实现噪声预测,以提高故障数据的生成质量;最后,使用多种生成模型评价指标对生成的故障数据进行评价,在监督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故障数据生成中论证改进DDPM-Transformer模型的性能。通过试验证明,所提DDPM-Transformer模型与现有的生成模型相比,最大均值异(maximum mean discrepancy,MMD)最大提升0.13,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最大提升7.8。所提模型可以有效地生成质量更高的风电机组故障样本,从而基于该样本集辅助训练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模型,可以使诊断模型具有更高精度和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PM TRANSFORMER 风电机组 故障诊断 样本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断层错动下基岩上覆土-隧道多尺度响应特征
15
作者 禹海涛 李婷婷 闫晓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213,共12页
基岩断层错动在上覆土层中的传播破裂过程受多种因素控制,上覆土中跨断层隧道结构在断层错动下的响应机制尚不清晰。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了基岩断层上覆土与隧道结构的三维离散-连续耦合模型,采用离散元模拟上覆土层细观颗粒特性与变形... 基岩断层错动在上覆土层中的传播破裂过程受多种因素控制,上覆土中跨断层隧道结构在断层错动下的响应机制尚不清晰。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了基岩断层上覆土与隧道结构的三维离散-连续耦合模型,采用离散元模拟上覆土层细观颗粒特性与变形模式,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隧道结构宏观力学响应,并通过界面耦合实现宏-细观交互传递。基于该方法,分析了基岩断层错动在上覆土层中的破裂传播过程和上覆土中隧道结构的变形受力响应,并探究了断层倾角与隧道埋深对隧道响应及失效模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基岩断层错动在上覆土层中以剪切带的形式传播,隧道结构的存在将增大地层位错变形范围;隧道结构的受力变形模式为由隧道纵向受弯导致的受弯区上下盘衬砌应力反对称分布,隧道结构失效最先发生在上盘区段,体现出显著的上盘效应;在相同基岩错动量条件下,断层倾角越小,隧道结构受力越不利;隧道埋深越深,其周围土体变形范围越集中,隧道结构受力越不利。研究可为基岩断层错动作用下上覆土中隧道结构抗震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上覆土隧道 断层错动 多尺度模型 隧道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相关性的随钻方位电磁波测井仪器可靠性失效建模研究
16
作者 李辉 陆永钢 +1 位作者 刘得军 郝振华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9-767,共9页
随钻方位电磁波测井仪器作为石油勘探开发的高端装备,对于实时钻井地质导向、井眼轨迹优化及提高储层钻遇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因井下复杂环境应力的影响,导致仪器故障率不断升高同时测井响应出现畸变、极值甚至重合,不仅对实时地质... 随钻方位电磁波测井仪器作为石油勘探开发的高端装备,对于实时钻井地质导向、井眼轨迹优化及提高储层钻遇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因井下复杂环境应力的影响,导致仪器故障率不断升高同时测井响应出现畸变、极值甚至重合,不仅对实时地质导向造成极大影响并且难以给出合理准确的解释.因此,本文以AziExpress随钻方位电磁波测井仪器为研究实体,通过环境应力可靠性试验对仪器内部天线系统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同时对天线系统主要部件的失效时间进行统计并结合历史故障及维修统计数据拟合可靠性失效分布模型,再利用K-S检验法对天线系统各主要部件失效分布模型进行检验.最后依据失效分布模型计算各主要部件的可靠性性能指标,结合失效概率密度函数、失效率、累积失效分布函数对天线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威布尔失效分布模型对于随钻方位电磁波测井仪器天线系统主要部件的最小拟合优度检验值D_(n)为0.131,基于故障相关性的可靠性建模方法能够对仪器天线系统可靠性仿真分析与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方位电磁波测井仪器 可靠性试验 失效分布模型 可靠性指标 故障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中总故障个数相关的不完美排错可靠性模型建模机理与述评
17
作者 张策 孙智超 +2 位作者 纪可行 王金勇 王宇彬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34,共14页
挖掘可靠性研究中,软件故障总数对测试资源分配、可靠性变动影响以及最优发布等具有重要意义,但迄今为止鲜有从故障总数的角度进行可靠性研究。针对贴近真实测试环境的不完美排错等问题,对软件中故障总数相关的可靠性增长模型进行深入... 挖掘可靠性研究中,软件故障总数对测试资源分配、可靠性变动影响以及最优发布等具有重要意义,但迄今为止鲜有从故障总数的角度进行可靠性研究。针对贴近真实测试环境的不完美排错等问题,对软件中故障总数相关的可靠性增长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述评。首先,对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SRGM(Software Reliability Growth Model)进行评述,给出研究主题、本质与技术内涵,引出软件中故障总数分析。从排错的不完全角度引入不同的新故障模型视角,建立不完美排错模型,分类研究多种情况下软件中故障总数与累积检测到的故障数量二者的变动情况。然后,从排错的不完全性与引入新故障的角度,建立统一的二元一阶不完美排错微分方程组描述软件测试过程,求解得到相应的故障总数与累积检测故障数量表达式。对上述两大类情况下不完美排错模型在多个真实计算机工程系统失效数据集上进行验证,从拟合与预测角度分析不同模型的性能,进而分析软件中故障总数对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故障总数对可靠性模型具有明显影响,其自身性能能够支撑可靠性的增长与性能提升。最后,指出了下一步研究挑战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 可靠性建模 总故障个数 不完美排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地区二叠系走滑断裂特征及成藏意义
18
作者 唐浩 邬光辉 +5 位作者 马兵山 黄天俊 邹禺 兰雪梅 苏琛 王家木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4-897,共14页
近期研究发现四川克拉通盆地川中地区内存在大型走滑断裂,是断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有利新区域。钻井结果显示川中高磨地区二叠系一系列高产井位与走滑断裂展布位置具有一定时空关系,证实走滑断裂与气藏密切相关,但走滑断裂特征及与气藏... 近期研究发现四川克拉通盆地川中地区内存在大型走滑断裂,是断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有利新区域。钻井结果显示川中高磨地区二叠系一系列高产井位与走滑断裂展布位置具有一定时空关系,证实走滑断裂与气藏密切相关,但走滑断裂特征及与气藏的作用关系尚不明确,制约了川中地区气藏勘探开发。以川中高磨地区7066 km2连片三维地震资料和典型井资料为基础,解析二叠系弱走滑断裂基本特征及其对气藏的控制作用,为微弱走滑断裂活动下的断裂-成藏研究提供案例。结果表明:高磨地区二叠系发育8条一级走滑断裂,走向分别为NEE向、EW向、NW向,长度在30~160 km之间,一级走滑断裂间距介于10~30 km,二叠系走滑断裂基本继承寒武系断层发育;统计8条主干走滑断裂落差认为活动性较弱,川中地区二叠系走滑断裂活动强度具有分区差异性,具有北强南弱、东强西弱的整体特点;下二叠统底界走滑断裂展布情况与强度均强于上二叠统底界。二叠系走滑断裂可能受控于峨眉地裂而发生左行张扭活动;川中高磨地区二叠系走滑断裂分段性明显,构造样式以斜列、线性、斜交等简单样式为主,走滑断裂的分段性造成断裂构造特征与断裂带岩石物理的差异性,并对断裂的渗流性与油气运聚具有重要的影响;测井结果显示单井距走滑断裂核部2 km范围内,孔隙度、渗透率具有明显提升的趋势,可能受到了走滑断层裂缝网络的控制作用,一系列钻井显示距离走滑断裂越近油气产量越高,证实了走滑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单井气藏解剖证实走滑断裂具有三类有利成藏作用和两类破坏成藏作用,断裂-岩性二元成藏是二叠系气藏的主要发育模式,断裂垂直沟通储层与烃源岩、断裂垂向运聚-上倾疏导、两侧断裂夹持-双向疏导是有利的走滑断裂相关成藏模式,但走滑断裂的多期断层活动可能直接破坏油气而走滑断裂深部断距小,浅部断距大的构造特征对于油气成藏也具有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二叠系 构造特征 成藏模式 高磨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建模语言在调距桨电液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19
作者 卢石松 唐建中 +3 位作者 夏城城 张新宇 许伟 聂勇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调距桨的电液控制部分结构复杂且运行环境恶劣,其可靠性对船舶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针对电液系统诊断中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诊断建模语言——T语言,并基于此开发了一套建模与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精确描述器件输入和输出端口之... 调距桨的电液控制部分结构复杂且运行环境恶劣,其可靠性对船舶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针对电液系统诊断中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诊断建模语言——T语言,并基于此开发了一套建模与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精确描述器件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的耦合、传递、变换和控制关系,依据实际连接关系(如管路、线缆等)构建与系统组成结构一致的诊断模型,确保了模型的一致性和可校核性。通过对调距桨电液系统的诊断建模与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也为类似电液系统的故障诊断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距桨 电液系统 故障诊断 建模方法 T语言 交互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煤系地层小断层地震物理模型研究
20
作者 戴世鑫 董艳娇 +3 位作者 胡盼 李祥 邢振邯 杨甫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8-871,共14页
【研究目的】针对南方煤田煤系地层岩性特征和地质构造分布,目前依靠传统方法,识别落差≤5 m小断层存在极大的局限性且难度较大,而地震物理模型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系统研究小断层的技术手段。【研究方法】以南方煤田——贵州省六盘水煤... 【研究目的】针对南方煤田煤系地层岩性特征和地质构造分布,目前依靠传统方法,识别落差≤5 m小断层存在极大的局限性且难度较大,而地震物理模型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系统研究小断层的技术手段。【研究方法】以南方煤田——贵州省六盘水煤田为例,根据对研究区的实地勘探与资料收集,设计地震物理模型。由于小断层的制作难度及特殊性,采用特有的空间尺寸比例1∶2000,速度比为1∶1.74,首次在国内实现对不同埋深5 m、3 m和1 m小断层的构建,从而制作完成了南方煤系地层小断层地震物理模型,对地震数据进行采集,并对模型原始地震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得到模型叠加剖面。【研究结果】可以通过相似比原理选取特定比例因子,进行原料配比,完成包含落差≤5 m小断层地震物理模型的制作,为后续采集地震数据对煤田小断层进行识别及研究小断层波场特征提供试验平台。【结论】本次研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南方煤田小断层识别的地震物理模型实验体系,验证了相似比原理与小断层模型构建的可行性,突破了传统方法难以识别小断层的技术局限。该模型为研究小断层的波场特征、地震响应机制及后续小断层精细识别提供了实验平台与理论支撑,对提升南方煤系构造精细解释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物理模型 南方煤系 模型制作 数据采集 小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