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1篇文章
< 1 2 1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 Expression of INF2 Predicts Poor Prognosis and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ression
1
作者 WANG Hai-Biao LIN Man +4 位作者 YE Fu-Sang SHI Jia-Xin LI Hong YE Meng WANG Jie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4-208,共15页
Objective INF2 is a member of the formins family.Abnormal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of INF2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various tumors,but the expression and role of INF2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 Objective INF2 is a member of the formins family.Abnormal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of INF2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various tumors,but the expression and role of INF2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remain unclear.HCC is a highly lethal malignant tumor.Given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treatments,this study explored the expression level,clinical value and potential mechanism of INF2 in HCC in order to seek new therapeutic targets.Methods In this study,we used public databases to analyze the expression of INF2 in pan-cancer and HCC,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INF2 expression levels on HCC prognosis.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Western blot,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INF2 in liver cancer cells and human HCC tissues.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F2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pathological features was analyzed using public databases and clinical data of human HCC samples.Subsequently,the effects of INF2 expression on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and Drp1 phosphorylation of liver cancer cells were elucidated through in vitro and in vivo experiments.Finally,the predictive value and potential mechanism of INF2 in HCC were further analyzed through database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experiments.Results INF2 is aberrantly high expression in HCC samples and the high expression of INF2 is correlated with overall survival,liver cirrhosis and pat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of HCC patients.The expression level of INF2 has certain diagnostic value in predicting the prognosis and pat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of HCC.In vivo and in vitro HCC models,upregulated expression of INF2 triggers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the HCC cell,while knockdown of INF2 could counteract this effect.INF2 in liver cancer cells may affect mitochondrial division by inducing Drp1 phosphorylation and mediate immune escape by up-regulating PD-L1 expression,thus promoting tumor progression.Conclusion INF2 is highly expressed in HCC and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High expression of INF2 may promote HCC progression by inducing Drp1 phosphorylation and up-regulation of PD-L1 expression,and targeting INF2 may be beneficial for HCC patients with high expression of INF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C INF2 expression PROGNOSIS Dr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视角下山奈酚靶向BCL-2抑制肺癌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陈建栋 吕盈盈 +3 位作者 徐正 张苗 刘路遥 王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73-1380,共8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中药栀子中活性成分山奈酚对肺癌治疗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获取栀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并结合Gene 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的肺癌相关靶点信息,通过绘...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中药栀子中活性成分山奈酚对肺癌治疗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获取栀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并结合Gene 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的肺癌相关靶点信息,通过绘制韦恩图确定栀子与肺癌治疗相关的交集靶点。进一步通过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并利用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 dock软件评估栀子的有效成分与靶标蛋白的结合亲和力。实验方面,通过CCK-8实验评估细胞增殖能力,通过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并通过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蛋白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栀子中的活性成分山奈酚表现出显著的与肺癌关键靶标B淋巴细胞瘤-2(BCL-2)的结合能力,且能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和RT-qPCR的结果进一步证实山奈酚能够促进E-钙黏蛋白(E-cadherin)增加,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降低,同时降低炎症因子表达。结论栀子活性成分山奈酚在通过靶向BCL-2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等能力的同时,逆转了EMT进展同时抑制了肺癌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从而阻止肺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山奈酚 肺癌 bcl-2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癌解毒方抑制H22荷瘤小鼠移植瘤生长及调控Bcl-2/CytC信号通路诱导凋亡实验研究
3
作者 卢曼 李文婷 +3 位作者 吴勉华 张羽 费凡 葛慧琳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89,I0005,I0006,共7页
目的探讨消癌解毒方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以及Bcl-2/CytC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H22肝癌移植瘤模型,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消癌解毒方低剂量组(10 g·kg^(-1)·d^(-1)灌胃)、消癌解毒... 目的探讨消癌解毒方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以及Bcl-2/CytC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H22肝癌移植瘤模型,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消癌解毒方低剂量组(10 g·kg^(-1)·d^(-1)灌胃)、消癌解毒方中剂量组(20 g·kg^(-1)·d^(-1)灌胃)、消癌解毒方高剂量组(40 g·kg^(-1)·d^(-1)灌胃)及顺铂组(1 mg·kg^(-1)·d^(-1)腹腔注射),另设空白组(生理盐水灌胃),每组10只。给药11 d,记录各组瘤重,计算抑瘤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TUNEL试剂盒检测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瘤体组织中JAK2、STAT3 mRNA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瘤体组织Bax、Bcl-2、CytC、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消癌解毒方高、中、低剂量组及顺铂组均能有效抑制H22荷瘤小鼠瘤体生长,抑瘤率分别为59.9%、34.5%、21.5%、67.1%;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病理性核分裂像减少,瘤细胞排列稀疏,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TUNEL凋亡检测结果示,消癌解毒方处理后瘤体细胞呈典型凋亡征象,以高剂量组最为显著;Rt-PCR检测发现消癌解毒方干预后各组的JAK2、STAT3 mRNA表达水平下调;Western blot检测发现消癌解毒方对H22荷瘤小鼠干预后,可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CytC、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最终激活Caspase-3蛋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消癌解毒方可抑制H22荷瘤小鼠生长及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这可能与调控Bcl-2/CytC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表达相关,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癌解毒方 肝癌 bcl-2/CytC信号通路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BCL-2和MCL-1在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马倩英 魏自秀 成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8-921,共4页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的预后差,死亡率高,目前没有标准的挽救疗法。作为一种逃避凋亡的方法,癌细胞通常会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和MCL-1。近年来,含维奈克拉(VEN)的方案用于治疗R/R AML展现出一定的疗效,但VEN的普遍使用带...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的预后差,死亡率高,目前没有标准的挽救疗法。作为一种逃避凋亡的方法,癌细胞通常会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和MCL-1。近年来,含维奈克拉(VEN)的方案用于治疗R/R AML展现出一定的疗效,但VEN的普遍使用带来了新的耐药挑战,而MCL-1和/或BCL-XL高表达是VEN耐药的主要原因,早期靶向BCL-2/BCL-XL/MCL-1能够延缓或阻止耐药的产生。因此,选择性靶向BCL-2和MCL-1治疗R/RAML是一种可行的治疗策略。本文主要围绕靶向BCL-2和MCL-1用于R/RAML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 急性髓系白血病 MCL-1 bcl-2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Gossypol on Ultrastructure and mRNA Expression of Bax and Bcl-2 in Mice Testis 被引量:1
5
作者 Zhao Shu-chen Yuan Yan-bo +1 位作者 Hou Zhen-zhong Liu Ke-xia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7年第3期75-83,共9页
The objective was to evaluate the toxicity effect of gossypol on ultrastructure of mouse testis and the expression of Bax mRNA and Bcl-2 mRNA of sperm cells in mice. Forty-eight male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 The objective was to evaluate the toxicity effect of gossypol on ultrastructure of mouse testis and the expression of Bax mRNA and Bcl-2 mRNA of sperm cells in mice. Forty-eight male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control group, L-group (30 mg-kgt. d), M-group (60 mg·kg-1 ·d) and H-group (120 mg·kg-1· d) and were orally administrated with gossypol diluted by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CC) or SCC (control group) for 20 days. On the 21st day, all the mice were killed and ultrastructure changes of testis were observed by TEM. mRNA expression of Bax and Bcl-2 in testis was measured by semiquantitative RT-PC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sticular ultrastructure in three treated groups was gradually damaged, according to the dosage of gossypol and cellular structure disordered and organdie degenerated, manifesting vacuolation of mitochondria, expansion of endoplasmie reticulum, mRNA expression of Bcl-2 in test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in L-group and the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p〈0.01) in M-group and H-group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mRNA expression of Bcl-2 in M-group and H-group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p〈0.01) than that in L-group and Bcl-2 mRNA expression in H-group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p〈0.05) compared with that in M-group. On the other hand, mRNA expression of Bax significant increased (p〈0.05,p〈0.01) in M-group and H-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atio of Bcl-2/Bax significantly reduced 07〈0.05, p〈0.01) in the treated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was found to be an obvious dose-dependent. It demonstrated that the gnssypol could induce the changes on ultrastructure of mice testis, down-regulate mRNA expression of Bcl-2 and up-regnlate mRNA expression of Bax, which indicated that sperm ceils were induced apopt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SSYPOL bcl-2 mRNA Bax mRNA ULTRASTRUCTURE TESTIS m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对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外周血Bcl-2和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海 程维刚 +1 位作者 杨佳宝 岳彩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外周血Bcl-2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医院进行介入术治疗的肝癌患者中选择100例,随机分为两组,50例患者给予患者常规介入治疗(常规介入组)...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外周血Bcl-2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医院进行介入术治疗的肝癌患者中选择100例,随机分为两组,50例患者给予患者常规介入治疗(常规介入组),50例患者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华蟾素治疗(华蟾素组)。检测患者的Bax、Bcl-2、cyclinD1水平及肝功能指标[甲胎蛋白(AFP)、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自然杀伤(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4)^(+)/CD_(8)^(+))],比较两组卡氏(KPS)评分、肝功能分级标准(Child-Pugh)评分,评价疗效,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华蟾素组患者治疗后的Bax水平高于常规介入组(P<0.05),Bcl-2、cyclinD1水平低于常规介入组(P<0.05);华蟾素组患者治疗后的AFP、TBIL、AST水平低于常规介入组(P<0.05),ALT水平高于常规介入组(P<0.05);华蟾素组患者治疗后的IgG、NK细胞、CD_(4)^(+)水平高于常规介入组(P<0.05),CD_(4)^(+)/CD_(8)^(+)水平低于常规介入组(P<0.05);华蟾素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高于常规介入组(P<0.05),Child-Pugh评分低于常规介入组(P<0.05);华蟾素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00%,高于常规介入组的74.00%(P<0.05);华蟾素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低于常规介入组的44.00%(P<0.05)。结论华蟾素可以下调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外周血Bcl-2和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Bax水平,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同时可以增强患者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还能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疗效,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华蟾素 bcl-2 CYCLIND1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1a靶向Bcl-2调控氧糖剥夺/再灌注模型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凋亡 被引量:5
7
作者 袁珊 杨玉莹 +2 位作者 许梅梅 胡广泽 高蕊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0,共10页
目的皮层是响应脑缺血缺氧最为敏感的组织之一,基于前期深度测序技术,我们筛选获得响应脑缺血缺氧应激的皮层区目标基因miR-181a及Bcl-2。本研究旨在SH-SY5Y细胞株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模型验证二者靶向调控关系及功能,明确miR-181a—Bcl-... 目的皮层是响应脑缺血缺氧最为敏感的组织之一,基于前期深度测序技术,我们筛选获得响应脑缺血缺氧应激的皮层区目标基因miR-181a及Bcl-2。本研究旨在SH-SY5Y细胞株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模型验证二者靶向调控关系及功能,明确miR-181a—Bcl-2调控网络在OGD/R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脑切片TTC染色及行为学评分法评估模型。应用qRT-PCR及Western Blot验证目标基因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miR-181a与Bcl-2的靶向结合位点并比对结合位点的保守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81a与Bcl-2靶向结合的特异性。采用OGD/R细胞模型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及Hoechst荧光染色评估细胞凋亡。结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后miR-181a、Bcl-2表达变化趋势相反。RNA hybird软件预测miR-181a可结合Bcl-2的3′-UTR区,且结合区域高度保守。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发现,相对于Bcl-23′UTR-WT与mimic-NC共转染组,Bcl-23′UTR-WT与miR-181a mimic共转染后的荧光活性更低(P<0.001),而Bcl-2-Mut与miR-181a mimic共转染组,荧光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分别用miR-181a的模拟物及抑制物转染OGD/R诱导的SH-SY5Y细胞,miR-181a可以抑制Bcl-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P<0.001)。过表达miR-181a显著增加了SH-SY5Y细胞的凋亡(P<0.001),而抑制miR-181a表达可使SH-SY5Y细胞凋亡显著降低(P<0.001)。结论miR-181a可靶向结合Bcl-2,下调miR-181a可通过促进Bcl-2的表达进而抑制SH-SY5Y神经细胞OGD/R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81a bcl-2 SH-SY5Y OGD/R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在急慢性肝病中的作用
8
作者 崔馨月 孙全昊 +1 位作者 郑丽红 王海强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3-388,共6页
在肝脏中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表达于常驻非实质细胞,参与肝脏炎症、免疫调控等病理过程。近年来,TREM2在急慢性肝病研究领域中受到关注,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REM2是治疗急慢性肝病的潜在靶点,然而其在急慢性肝病中的作用机制缺乏... 在肝脏中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表达于常驻非实质细胞,参与肝脏炎症、免疫调控等病理过程。近年来,TREM2在急慢性肝病研究领域中受到关注,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REM2是治疗急慢性肝病的潜在靶点,然而其在急慢性肝病中的作用机制缺乏系统性的总结。本文综述了TREM2在急慢性肝病中调控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防治急慢性肝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 肝疾病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评估胃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状态的价值
9
作者 王素雅 詹鹏超 +4 位作者 邢静静 梁盼 岳松伟 张永高 高剑波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基于CT影像组学及临床特征建立可无创性评估胃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3例经病理确诊为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HER-2阳性患者49例,阴性214例。将所有患者以7:3... 目的:基于CT影像组学及临床特征建立可无创性评估胃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3例经病理确诊为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HER-2阳性患者49例,阴性214例。将所有患者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85)和验证集(n=78)。基于3D Slicer软件和门脉期CT图像手动勾画病灶感兴趣区(R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比较HER-2阳性与阴性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建立临床模型。基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算法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计算影像组学分数(Radscore)。结合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和Radscore构建联合模型。根据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绘制校准曲线评价模型预测概率与真实概率之间的一致性,采用决策曲线(DCA)分析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肿瘤厚径(OR=1.04,P=0.033)、cT分期(OR=2.39,P=0.038)、cN分期(OR=2.15,P=0.046)为HER-2阳性表达的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在训练集中,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预测胃癌HER-2阳性表达的的AUC分别为0.711(0.626~0.795)、0.852(0.787~0.917)和0.872(0.808~0.936);在验证集中,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预测胃癌HER-2阳性表达的的AUC分别为0.698(0.534~0.861)、0.818(0.698~0.938)和0.853 (0.747~0.959)。校准曲线显示联合模型预测概率与真实概率之间的一致性良好,DCA结果显示联合模型可为胃腺癌患者提供临床净获益。结论:基于CT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可用于治疗前无创性评估胃腺癌的HER-2表达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表达状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信号分子AI-2合成蛋白LuxS表达条件
10
作者 李祎 韩朔 +2 位作者 王玉琪 秦梦园 吴晓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3,I0009,共9页
群体感应是一种由自诱导物(autoinducers,AIs)介导的、细菌密度依赖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已经被证实参与细菌多种生理功能的调控.信号分子AI-2介导的LuxS/AI-2型群体感应系统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并备受关注.AI-2的合成依赖... 群体感应是一种由自诱导物(autoinducers,AIs)介导的、细菌密度依赖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已经被证实参与细菌多种生理功能的调控.信号分子AI-2介导的LuxS/AI-2型群体感应系统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并备受关注.AI-2的合成依赖于S-核糖同型半胱氨酸酶(LuxS)的催化作用,而LuxS蛋白则是由luxS基因经过转录、翻译得到的.为了探索LuxS蛋白在表达菌株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的最佳表达条件,从而获得较高产量且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的LuxS蛋白.首先对LuxS蛋白结构进行预测,确定E.coli BL21(DE3)作为表达菌株.其次,在单因素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响应面法优化LuxS蛋白的表达条件.在菌液浓度OD 600为0.5、诱导温度为37℃、IPTG浓度为0.5 mmol/L、诱导时间为31 h条件下,获得LuxS蛋白的最高表达量.研究成功优化了LuxS蛋白在E.coli BL21(DE3)中的诱导表达条件,获得了具有生物活性的LuxS蛋白,并在后续的研究中成功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信号分子AI-2,为体外合成AI-2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AI-2 LuxS蛋白 原核表达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患者血清中ST2、CA125和HE4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11
作者 田春迎 李铤 +3 位作者 陈媛媛 刘玟妍 李睿尧 于秀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784,共7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糖类抗原125 (CA125)和人附睾蛋白4 (HE4)水平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阐明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于本院就诊并经术后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卵巢良性病变...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糖类抗原125 (CA125)和人附睾蛋白4 (HE4)水平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阐明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于本院就诊并经术后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卵巢良性病变和卵巢恶性肿瘤首诊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卵巢良性病变组53例,卵巢癌组83例,另取同期体检的55名健康女性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入院第1天抽取空腹肘静脉血并留取血清,采用循环增强荧光免疫发光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ST2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CA125和HE4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诊断卵巢癌的性能,计算截断值(Cut-off值)和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以AUC值代表各指标的诊断性能。采用Kendall法分析血清中ST2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TNM分期、肿瘤最大直径、远端转移、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癌胚抗原(CEA)、CA125、糖类抗原199 (CA199)、HE4、P53和Ki67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卵巢良性病变组患者血清中CA125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和卵巢良性病变组比较,卵巢癌组患者血清中ST2、CA125和HE4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T2的AUC值为0.719 (95%CI:0.616~0.822), CA125的AUC值为0.868 (95%CI:0.794~0.942), HE4的AUC值为0.867 (95%CI:0.793~0.942), ST2+CA125+HE4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894 (95%CI:0.832~0.955)。不同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和腹膜转移的卵巢癌患者血清中ST2、CA125及HE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和肿瘤最大直径卵巢癌患者血清中ST2、CA125及HE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患者血清中ST2水平与TNM分期、远端转移、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CA125水平、HE4水平和Ki67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ST2水平与肿瘤最大直径、CEA、CA199水平和P53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ST2、CA125和HE4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血清ST2、CA125和HE4联合检测筛查卵巢癌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可提高卵巢癌患者的诊断效能。ST2与卵巢癌高TNM分期和癌转移有关,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糖类抗原125 人附睾蛋白4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茄碱通过调控Bcl-2/Bax/caspase-3信号通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凋亡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桂玲 廖晓凤 +4 位作者 孙鹏涛 岑欢 舒盛春 李碧晶 黎金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9-1116,共8页
目的 探讨龙葵活性成分澳洲茄碱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PC9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PC9细胞,设对照组(0μmol/L)及澳洲茄碱不同剂量组(0、2、5、10、15、20、25μmol/L),CCK-8试剂盒检测澳洲茄碱对PC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TMRE检测... 目的 探讨龙葵活性成分澳洲茄碱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PC9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PC9细胞,设对照组(0μmol/L)及澳洲茄碱不同剂量组(0、2、5、10、15、20、25μmol/L),CCK-8试剂盒检测澳洲茄碱对PC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TMRE检测线粒膜电位;caspase3/7活性试剂盒联合GreenNuc?Caspase-3/Annexin V-mCherry染色检测caspase-3活性;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给药处理或者使用PTEN抑制剂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经澳洲茄碱干预24、48、72 h后,PC9细胞的活力均明显降低(P<0.05);经澳洲茄碱干预24 h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而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升高(P<0.05);caspase-3/7活力、活细胞Caspase-3活性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而PTEN、Bax蛋白表达上调(P<0.05);抗凋亡蛋白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 澳洲茄碱可通过调控Bcl-2/Bax/caspase-3通路及其上游蛋白活性而抑制PC9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茄碱 肺癌 bcl-2/Bax/caspase-3通路 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松益骨方调控Beclin 1/Bcl-2对去卵巢大鼠骨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有曼 魏立伟 +5 位作者 柴爽 郑旭霞 孟璐 张虹 何广宏 秦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5-661,共7页
目的探讨骨松益骨方(GSYG)对去卵巢(OVX)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以及对Beclin 1/Bcl-2介导的骨细胞凋亡与自噬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GSYG低、中、高剂量组[1.25、2.5、5 g/(kg·d)]。通过ELISA检... 目的探讨骨松益骨方(GSYG)对去卵巢(OVX)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以及对Beclin 1/Bcl-2介导的骨细胞凋亡与自噬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GSYG低、中、高剂量组[1.25、2.5、5 g/(kg·d)]。通过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P1NP和β-CTX的水平;Micro-CT测定股骨骨密度以及微结构的变化;HE染色检查骨组织的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观察骨细胞凋亡;免疫组化观察骨组织中LC3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胫骨近端Bcl2、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LC3、Beclin1的表达变化;免疫共沉淀法检测Beclin1和Bcl-2的相互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GSYG中、高剂量组的P1NP和β-CTX水平显著降低(P<0.01);GSYG各剂量组骨的微结构明显改善(P<0.01);骨小梁明显增多;骨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1);Bcl-2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Bax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GSYG高剂量组中的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GSYG中、高剂量组的LC3-Ⅱ/Ⅰ的比值与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与模型组相比GSYG各剂量组LC3蛋白显著增加(P<0.05或P<0.01);免疫共沉淀的结果提示,模型组Beclin1和Bcl-2相互作用较强,而GSYG高剂量组中两者结合均减少。结论GSYG对OVX大鼠的骨质疏松发展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其调控Beclin 1/Bcl-2介导的凋亡与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松益骨方 Beclin 1 bcl-2 凋亡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2抑制剂耐药细胞系的构建及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沂璇 段永娟 +4 位作者 蔡玉丽 魏璇 张英驰 章婧嫽 竺晓凡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5-1312,共8页
目的:利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细胞系RS4;11构建对BCL-2抑制剂耐药的耐药细胞系,并探讨其可能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BCL-2抑制剂navitoclax和venetoclax小剂量低浓度递增的方法间歇诱导RS4;11细胞系,构建RS4;11/Nav和RS4;11/Ven... 目的:利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细胞系RS4;11构建对BCL-2抑制剂耐药的耐药细胞系,并探讨其可能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BCL-2抑制剂navitoclax和venetoclax小剂量低浓度递增的方法间歇诱导RS4;11细胞系,构建RS4;11/Nav和RS4;11/Ven耐药细胞系,通过MTT法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下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检测RS4;11耐药细胞系和亲本细胞系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RRT-PCR检测耐药细胞系与亲本细胞系中差异表达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耐药细胞系和亲本细胞系中BCL-2家族抗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对BCL-2抑制剂耐药的耐药细胞系RS4;11/Nav和RS4;11/Ven,RS4;11/Nav对navitoclax的耐药指数为328.655±47.377,RS4;11/Ven对venetoclax的耐药指数为2 894.027±300.311。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发现,相比耐药细胞系,RS4;11亲本细胞系明显被BCL-2抑制剂抑制,而耐药细胞系的凋亡率基本未受药物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BCL-2家族抗凋亡蛋白在耐药细胞系中的表达无明显增多。RNA-se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EP300在耐药细胞系中的表达较亲本细胞系明显增高(P<0.05)。结论:小剂量低浓度递增间歇诱导法可成功构建对BCL-2抑制剂耐药的B-ALL细胞系,并且其耐药机制可能与EP300的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bcl-2抑制剂 耐药细胞系 RNA-SEQ EP3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胺衍生物Vin24通过Bcl-2/Bax/Caspase3通路改善糖尿病小鼠周围神经病变研究
15
作者 黄玉洁 阮园 王佳颖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9-1199,共11页
目的探讨长春胺衍生物Vin24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小鼠病理症状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8周龄雄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长春胺给药组和Vin24给药组。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50 mg... 目的探讨长春胺衍生物Vin24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小鼠病理症状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8周龄雄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长春胺给药组和Vin24给药组。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50 mg·kg^(-1))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6周后开始给药。30只18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长春胺给药组和Vin24给药组,10只同窝阴性小鼠作为对照组。给药组每天灌胃长春胺(30 mg·kg^(-1))或Vin24(46.8 mg·kg^(-1)),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持续4周。通过检测机械异位痛觉和热痛觉阈值来评价小鼠感觉功能。利用激光散斑成像仪检测小鼠外周血流量。取足垫表皮组织进行PGP9.5免疫荧光染色评价表皮内神经纤维(IENF)密度;提取原代背根底神经节(DRG)神经元进行β-tubulinⅢ免疫荧光染色评价DRG神经元突起生长情况。此外,取DRG组织进行ATF3免疫荧光染色以及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leaved-Caspase3和Caspase3的蛋白水平来评价DRG神经元凋亡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Vin24给药组小鼠的机械异位痛和热痛觉阈值降低(P<0.01,P<0.001),外周血流量增加(P<0.001);IENF密度增加(P<0.05,P<0.01),DRG神经元突起生长得到改善(P<0.001)。荧光染色结果显示,Vin24给药后小鼠DRG组织中神经元凋亡标记物ATF3的表达减少(P<0.01,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抗凋亡蛋白Bcl-2的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促凋亡蛋白Bax和Cleaved-Caspase3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长春胺衍生物Vin24通过调控Bcl-2/Bax/Caspase3通路,抑制Cleaved-Caspase3的激活,降低神经元的凋亡水平,从而减轻DRG神经元损伤,改善糖尿病小鼠周围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背根底神经节 神经元凋亡 bcl-2/Bax/Caspase3通路 长春胺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通过JNK/Bcl-2信号调控自噬抑制小鼠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
16
作者 贾雯 毕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86-2294,共9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通过JNK/Bcl-2信号通路促进细胞自噬,抑制小鼠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研究。方法:以小鼠Hepa1-6肝癌细胞为研究对象,共设置5个组:对照组、ATRA组、ATRA+Ad-GFP组、ATRA+Ad-B...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通过JNK/Bcl-2信号通路促进细胞自噬,抑制小鼠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研究。方法:以小鼠Hepa1-6肝癌细胞为研究对象,共设置5个组:对照组、ATRA组、ATRA+Ad-GFP组、ATRA+Ad-Bcl-2组和ATRA+SP600125组。Western blot及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 Co-IP)检测各组的Bcl-2、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及自噬相关指标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自噬流,电镜检测细胞内的自噬体数量及形态,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及过碘酸-希夫(periodic acid-Schiff, PAS)染色检测细胞的代谢合成能力。结果:相较于对照组,ATRA可增强磷酸化Bcl-2的表达(P<0.05),Bcl-2的过表达抑制自噬标志蛋白LC3-II/LC3-I和beclin-1的表达(P<0.01),且Bcl-2和beclin-1有蛋白-蛋白的相互结合;JNK的高选择性抑制剂SP600125可降低ATRA诱导的磷酸化JNK和磷酸化Bcl-2的表达,同时抑制自噬标志蛋白LC3-II/LC3-I和beclin-1的表达,并下调ATRA诱导的自噬水平(P<0.05)。ATRA处理显著减少了迁移和侵袭细胞的数量,增加ICG与PAS染色阳性细胞的数量(P<0.05),而ATRA+Ad-Bcl-2组和ATRA+SP600125组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ICG与PAS染色阳性细胞的数量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ATRA可能通过JNK/Bcl-2信号增强细胞自噬水平,抑制小鼠肝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全反式维甲酸 细胞自噬 细胞侵袭 JNK/bcl-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nD表达强度对枯草芽孢杆菌中维生素K2产量的影响
17
作者 黄俊宝 黄茜琳 +7 位作者 陈宇 高旭丽 罗雅妮 陶伟 郭明雨 刘永圆 吴晶 刘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0,共9页
维生素K2(Vitamin K2,MK)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化合物,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甲萘醌途径中关键基因menD表达量的不同对于细菌生长、生物膜形态与MK合成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168(Bacillus subtilis 168,BS... 维生素K2(Vitamin K2,MK)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化合物,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甲萘醌途径中关键基因menD表达量的不同对于细菌生长、生物膜形态与MK合成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168(Bacillus subtilis 168,BS168)为出发菌株,构建BS168-ΔmenD、BS168-P_(43)-menD、BS168-P_(xylA)-menD突变菌株,使用HPLC检测菌株中MK的含量,使用western-blot检测蛋白质的表达强度,以确定menD在枯草芽孢杆菌中对于MK合成的作用。研究发现,BS168-ΔmenD菌株生长缓慢,无法很好的产生生物膜,在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甲萘醌标准品细胞才能生长;BS168-P_(43)-menD、BS168-P_(xylA)-menD突变菌株的生物膜和MK的含量与原始菌株都有较为显著的差异。静态发酵时,孔板中重组菌株BS168-P_(43)-menD、BS168-P_(xylA)-menD生物膜的形成量和褶皱程度相较于原始菌株得到较大的提升,BS168-P_(43)-menD、BS168-P_(xylA)-menD重组菌株的生物膜形成量分别为原始菌株的1.36倍与1.59倍,同时,BS168-P_(43)-menD、BS168-P_(xylA)-menD MK产量分别为原始菌株的1.64倍和1.87倍,BS168-P_(xylA)-menD的最大产量达39.27 mg/L。结果表明,作为枯草芽孢杆菌中MK合成途径的关键酶,menD的表达量是影响枯草芽孢杆菌中生物膜与MK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维生素K2 启动子 表达强度 菌株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H_(2)O_(2)结合蛭石引发对低温下无籽西瓜种子生理及转录组的影响
18
作者 李灿鹏 方珂 +4 位作者 熊程 周燕 向左芹 戴思慧 何长征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7,共11页
为提高西瓜种子低温下的萌发能力,以黑马王子无籽西瓜种子为材料,通过1%、3%、5%、7%、9%、11%、13%、15%的H_(2)O_(2)溶液浸种2 h后进行蛭石引发,并以清水浸种2 h后进行蛭石引发为对照,分析15℃低温条件下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1... 为提高西瓜种子低温下的萌发能力,以黑马王子无籽西瓜种子为材料,通过1%、3%、5%、7%、9%、11%、13%、15%的H_(2)O_(2)溶液浸种2 h后进行蛭石引发,并以清水浸种2 h后进行蛭石引发为对照,分析15℃低温条件下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15℃下西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随着H_(2)O_(2)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9%H_(2)O_(2)处理时达到最高,分别为91%和80%,显著高于对照;种子中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发芽率相似,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了152.5%、157.6%、73.4%。H_(2)O_(2)处理后蛭石引发的丙二醛含量达到一个最高值,但随着H_(2)O_(2)浓度增加降低了种子丙二醛含量。对9%的H_(2)O_(2)和对照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共有1468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基因在GO分析中主要富集在翻译、胞质大核糖体亚基和核糖体结构等功能上;KEGG分析显著富集在苯丙烷生物合成、类黄酮素生物合成等功能上;H_(2)O_(2)浸种后上调了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中的关键酶基因及转录因子的表达,促进种子内信号转导和次生代谢物的合成,增强了种子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综上,H_(2)O_(2)浸种蛭石引发有效提高西瓜种子在低温胁迫下的萌发能力,可以作为西瓜早春育苗应对低温胁迫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蛭石引发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H_(2)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江猪HMOX 2基因扩增、序列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19
作者 李天秀 李昕鹏 +3 位作者 董新星 兰国湘 严达伟 朱家位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19-2231,共13页
【目的】旨在扩增并探究丽江猪血红素加氧酶2(HMOX2)基因编码区(CDS)序列特征,分析在丽江猪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利用HMOX 2基因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扩增丽江猪HMOX 2基因序列,采用生物信... 【目的】旨在扩增并探究丽江猪血红素加氧酶2(HMOX2)基因编码区(CDS)序列特征,分析在丽江猪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利用HMOX 2基因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扩增丽江猪HMOX 2基因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理化性质和密码子偏好性,预测其蛋白结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MOX 2基因在2月龄丽江猪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背最长肌,以及2、4、6月龄丽江猪皮下脂肪中的表达水平,并对HMOX 2基因在2月龄丽江猪和杜洛克猪皮下脂肪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丽江猪HMOX 2基因CDS序列长为951 bp,编码316个氨基酸,密码子偏好以C或G结尾。丽江猪HMOX 2基因与黄牛、水牛、山羊和绵羊的相似性较高(90.1%~91.2%),与原鸡的相似性最低(71.3%)。在6个地方猪种中,除八眉猪和荣昌猪外,丽江猪HMOX 2基因与中国地方猪相似性为100%,与5个外种猪的相似性均为99.8%。与杜洛克猪相比,丽江猪HMOX 2基因CDS区存在两处碱基同义突变。HMOX2蛋白属于稳定的跨膜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具有1个跨膜结构,主要在细胞质中发挥作用,含21个磷酸化位点和33个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54.43%)和无规则卷曲(42.00%)组成。蛋白互作网络分析表明,HMOX2蛋白可能与FECH、HMOX1等10个蛋白互作,主要在脂质代谢中发挥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HMOX 2基因在丽江猪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中均有表达,且在皮下脂肪中随月龄增长表达量增加。与杜洛克猪相比,丽江猪HMOX 2基因在皮下脂肪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杜洛克猪(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扩增了丽江猪HMOX 2基因并分析了其分子特征,其在肺脏、肝脏和皮下脂肪等7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皮下脂肪组织中随月龄增长表达量显著增加。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HMOX 2基因在丽江猪脂肪沉积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猪 血红素加氧酶2基因 序列分析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葡萄素通过调控Beclin-1/Bcl-2靶点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噬与凋亡的影响
20
作者 张天旭 熊晓妹 +5 位作者 邹雪 廖思雨 许诗怡 杨晓利 桂春 张秀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77-3985,共9页
目的 探讨蛇葡萄素诱导人宫颈癌SiHa细胞发生自噬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设置对照组、 3-MA (5 mmol/L)组、 Z-VAD-FMK (50μmol/L)组、蛇葡萄素(80μmol/L)组、 3-MA+蛇葡萄素组、 Z-VAD-FMK+蛇葡萄素组,依次给药培养24 h,MTT法检测细胞... 目的 探讨蛇葡萄素诱导人宫颈癌SiHa细胞发生自噬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设置对照组、 3-MA (5 mmol/L)组、 Z-VAD-FMK (50μmol/L)组、蛇葡萄素(80μmol/L)组、 3-MA+蛇葡萄素组、 Z-VAD-FMK+蛇葡萄素组,依次给药培养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设置对照组、 3-MA (5 mmol/L)组、蛇葡萄素(80μmol/L)组、 3-MA+蛇葡萄素组,依次给药培养24 h,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33258和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设置对照组、 Z-VAD-FMK (50μmol/L)组、蛇葡萄素(80μmol/L)组、 Z-VAD-FMK+蛇葡萄素组,依次给药培养24 h,MDC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设置对照组、 3-MA (5 mmol/L)组、蛇葡萄素(80μmol/L)组、 3-MA+蛇葡萄素组或对照组、 Z-VAD-FMK (50μmol/L)组、蛇葡萄素(80μmol/L)组、 Z-VAD-FMK+蛇葡萄素组,依次给药培养12 h,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PARP、 cleaved-Caspase3、 Bax、 Bcl-2、Atg13、 Beclin-1、 LC3、 P62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蛇葡萄素对SiHa和C-33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均增强(P<0.01);与蛇葡萄素组比较,3-MA+蛇葡萄素、 Z-VAD-FMK+蛇葡萄素对2种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强更显著(P<0.01),且活细胞数减少。与蛇葡萄素组比较,3-MA+蛇葡萄素组SiHa细胞中亮蓝色荧光增多,凋亡率升高(P<0.05),cleaved-PARP、 Bax、 P62蛋白表达升高(P<0.01),LC3Ⅱ/LC3Ⅰ比值、 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蛇葡萄素组比较,Z-VAD-FMK+蛇葡萄素组SiHa细胞中绿色点状荧光、自噬小体和自噬溶酶体数量均增多,LC3Ⅱ/LC3Ⅰ比值、 Atg13、 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P62、 cleaved-PARP、 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 蛇葡萄素可诱导宫颈癌SiHa细胞自噬和凋亡,两者呈相互拮抗关系,且Beclin-1/Bcl-2可能为其关键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葡萄素 SIHA细胞 自噬 凋亡 拮抗 Beclin-1/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