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抗坏血酸对臭氧胁迫下水稻叶片膜保护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4
1
作者 郑启伟 王效科 +4 位作者 谢居清 冯兆忠 冯宗炜 倪雄伟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31-1137,共7页
在田间原位条件下,运用OTCs(opentopchamber)装置研究了外源抗坏血酸(exogenousascorbateacid,ExAsA)对臭氧(O3)胁迫下水稻(OryzaSativaL.)叶片膜保护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O3胁迫下的水稻叶片经过ExAsA处理后叶绿素a含量显著升高,而叶... 在田间原位条件下,运用OTCs(opentopchamber)装置研究了外源抗坏血酸(exogenousascorbateacid,ExAsA)对臭氧(O3)胁迫下水稻(OryzaSativaL.)叶片膜保护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O3胁迫下的水稻叶片经过ExAsA处理后叶绿素a含量显著升高,而叶绿素b含量变化不明显;相对于对照,经ExAsA处理后的水稻叶片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REC)均降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明显提高,抗氧化剂类胡萝卜素(Carotene)含量升高。这表明,ExAsA改善了O3胁迫下水稻叶片的抗氧化系统功能,减少了叶片中活性氧(activityoxygenspecies,AOS)的积累,抑制了脂质过氧化(lipidperoxidation,LP),延迟了O3对水稻叶片的老化作用,提高了水稻叶片对O3危害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叶片 外源抗坏血酸 脂质过氧化 膜保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抗坏血酸对臭氧胁迫下水稻光合及生长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谢居清 李国学 +2 位作者 王效科 郑启伟 冯兆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76-1181,共6页
为研究臭氧浓度变化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外源抗坏血酸的防护作用,在田间原位条件下,利用开顶式气室(OTCs)研究了外源抗坏血酸对O3胁迫下水稻光合及生长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O3胁迫下,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净同化率、相... 为研究臭氧浓度变化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外源抗坏血酸的防护作用,在田间原位条件下,利用开顶式气室(OTCs)研究了外源抗坏血酸对O3胁迫下水稻光合及生长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O3胁迫下,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净同化率、相对生长速率及粒/叶面积(cm2)均显著下降;喷施外源抗坏血酸后,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水稻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显著升高,而叶绿素b含量和气孔导度变化不显著;外源抗坏血酸对O3胁迫下水稻的净同化率、相对生长速率及粒/叶面积(cm2)影响比较显著,特别是粒/叶面积(cm2)的提高有利于水稻源、库协调发展,为提高水稻产量和改进品质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外源抗坏血酸 臭氧 光合特性 生长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肥对干旱胁迫下冬小麦旗叶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德祥 秦海霞 +4 位作者 丁会纳 马冬云 李耀光 王晨阳 郭天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3-698,共6页
为从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抗氧化角度提示硅元素的抗旱机理,以冬小麦品种豫麦49-198为材料,研究了硅肥对不同干旱胁迫(对照、轻度胁迫、重度胁迫)下小麦旗叶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中关键基因表达、抗氧化物质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为从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抗氧化角度提示硅元素的抗旱机理,以冬小麦品种豫麦49-198为材料,研究了硅肥对不同干旱胁迫(对照、轻度胁迫、重度胁迫)下小麦旗叶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中关键基因表达、抗氧化物质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轻度和重度胁迫持续10d时,施用硅肥与不施用硅肥比较,小麦旗叶抗坏血酸分别提高了16.57%和8.39%,小麦旗叶中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关键酶基因TaAPX、TaGR、TaGS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了60.23%、73.61%、11.35%和87.97%、25.70%、114.64%;在轻度胁迫和重度胁迫持续20d时,施用硅肥与不施用硅肥比较,小麦旗叶抗坏血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8.03%和6.81%,小麦旗叶中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关键酶基因TaAPX、TaGR、TaGS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了124.54%、44.42%、56.80%和118.19%、41.42%、269.21%;小麦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29.23%和33.31%。以上结果说明,施用硅肥可以增强小麦旗叶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功能,提高小麦植株的抗旱性,增加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硅肥 干旱胁迫 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外源抗坏血酸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谢居清 王效科 +2 位作者 李国学 郑启伟 冯兆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35-1239,共5页
利用开顶式气室研究了臭氧浓度升高对水稻(Oraza sativa L.)生长的影响及外源抗坏血酸(Exogenous Ascorbic Acid)的防护作用。臭氧处理共设4个水平:空气NF(No-Filter,臭氧浓度约20-50 nL·L^-1)、过滤CF(Charcoal-Filter... 利用开顶式气室研究了臭氧浓度升高对水稻(Oraza sativa L.)生长的影响及外源抗坏血酸(Exogenous Ascorbic Acid)的防护作用。臭氧处理共设4个水平:空气NF(No-Filter,臭氧浓度约20-50 nL·L^-1)、过滤CF(Charcoal-Filter,臭氧浓度约为5-15 nL·L^-1)、臭氧Ⅰ(8 h平均100 nL·L^-1)、臭氧Ⅱ(8 h平均200 nL·L^-1),外源抗坏血酸浓度设置为0.1%(m/V)。结果表明,与NF处理相比,高浓度O3(200 nL·L^-1)处理会造成水稻叶片的叶绿素a、水稻的株高、叶面积、穗粒数及粒重,分别下降了47.9%、17. 8%、31.6%、45.7%和42.9%;喷施外源抗坏血酸后,与各自的对照相比,以上各生长指标分别上升了11.6%、7.7%、17.4%、5.6%、11.1%。可见外源抗坏血酸能有效缓解O3对水稻的胁迫作用,提高了水稻对O3的抗性,促进水稻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长 臭氧 外源抗坏血酸 胁迫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抗坏血酸和尿素对田间臭氧胁迫下阿白葡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邢浩 耿庆伟 +2 位作者 郝桂梅 翟衡 杜远鹏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6年第6期6-10,共5页
以对臭氧敏感的葡萄品种阿白(White,暂定名)为试材,探讨了喷施外源抗坏血酸和尿素对田间臭氧胁迫下葡萄叶片光合作用的缓解作用。实时监测表明,田间臭氧日最高浓度在6月份,极值出现在7月上旬,达到56 n L/L。阿白葡萄叶片在8月份即出现... 以对臭氧敏感的葡萄品种阿白(White,暂定名)为试材,探讨了喷施外源抗坏血酸和尿素对田间臭氧胁迫下葡萄叶片光合作用的缓解作用。实时监测表明,田间臭氧日最高浓度在6月份,极值出现在7月上旬,达到56 n L/L。阿白葡萄叶片在8月份即出现了明显的臭氧伤害症状。喷施外源抗坏血酸显著提高了阿白葡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n和Fv/Fm,比对照分别提高了30.02%、59.84%、3.94%,同时显著提高了阿白葡萄叶片的PIabs、ΦPSⅡ和q P,比对照分别提高了56.15%、120.50%、93.29%;喷施尿素后阿白葡萄的叶绿素含量以及Pn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3.67%和69.74%,同时ΦPSⅡ以及q P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5.76%和53.40%。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分析表明,喷施两种外源缓解剂明显改变了OJIP曲线形状,提高了P点荧光强度。说明喷施外源抗坏血酸和尿素缓解了田间臭氧胁迫对葡萄叶片光合电子传递链的抑制,改善光能的分配和利用,从而缓解了臭氧胁迫对葡萄叶片的影响,以抗坏血酸效果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抗坏血酸 尿素 臭氧 光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抗坏血酸对盐胁迫下商麦1619生长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华智锐 李小玲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8,共8页
通过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抗坏血酸(AsA)浸种处理,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外源抗坏血酸对盐胁迫下商麦1619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NaCl胁迫下小麦幼苗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P<0.05)下降,各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 通过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抗坏血酸(AsA)浸种处理,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外源抗坏血酸对盐胁迫下商麦1619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NaCl胁迫下小麦幼苗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P<0.05)下降,各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与对照相比,0.15 g/L AsA处理的小麦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的活性增幅分别为67.5%、70.6%、0.3%,小麦幼苗体内POD的活性是AsA0处理(0.05 g/L ASA)的1.18倍,小麦幼苗体内MDA含量比单独盐胁迫下降低了61.5%。结果表明,添加外源AsA能显著提高盐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外施适宜浓度的AsA能缓解盐胁迫对小麦的伤害,且0.15 g/L的AsA缓解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麦1619 盐胁迫 外源抗坏血酸(AsA)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外源物对匍匐剪股颖耐盐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彬彬 李秋果 +1 位作者 于景金 杨志民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4-484,共11页
为研究外源物对匍匐剪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盐胁迫的缓解作用,以匍匐剪股颖品种‘L-93’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探究盐胁迫下叶面喷施硫酸钾(K_(2)SO_(4))、抗坏血酸(As A)和甜菜碱(GB)对草坪质量(TQ)、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电... 为研究外源物对匍匐剪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盐胁迫的缓解作用,以匍匐剪股颖品种‘L-93’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探究盐胁迫下叶面喷施硫酸钾(K_(2)SO_(4))、抗坏血酸(As A)和甜菜碱(GB)对草坪质量(TQ)、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电解质渗漏率(EL)、丙二醛(MDA)含量、离子含量和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降低了‘L-93’的TQ、RWC和抗氧化酶活性(P <0.05),显著提高了其EL和MDA含量(P <0.05),造成离子平衡失调。但是,喷施K_(2)SO_(4)和As A可以缓解盐胁迫对匍匐剪股颖造成的负面影响,显著提高盐胁迫下匍匐剪股颖的RWC (P <0.05),显著降低叶片EL和Na^(+)含量的积累(P <0.05),提高叶片K^(+)含量,从而降低盐胁迫下匍匐剪股颖叶片的Na^(+)/K^(+)值。此外,外源喷施K_(2)SO_(4)和As A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抗氧化能力,进而提高盐胁迫下匍匐剪股颖的耐盐性。外源喷施GB可显著提高CAT活性(P <0.05),并降低匍匐剪股颖叶片Na^(+)/K^(+),但对TQ和MDA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 0.05),总体效果不如K_(2)SO_(4)和As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股颖 盐胁迫 外源物质 硫酸钾 抗坏血酸 甜菜碱 缓解盐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