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判阶段非法证据排除问题实证考察 被引量:83
1
作者 孙长永 王彪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83,共12页
从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半年多的情况来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运行有成功之处,如排除了一定数量的非法证据、庭前会议中检察机关主动撤回争议证据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运行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一定数量的法官对规则认知不足、部分法... 从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半年多的情况来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运行有成功之处,如排除了一定数量的非法证据、庭前会议中检察机关主动撤回争议证据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运行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一定数量的法官对规则认知不足、部分法官对排除非法证据的申请有畏难和抵触情绪以及部分案件的审理存在不规范的情况等。通过调研,还发现了两大深层次问题,即法院公正司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待进一步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中国的落实有诸多障碍,因而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 公正司法 中立性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举证责任 被引量:25
2
作者 陈永生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4-117,共4页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举证责任制度的缺位已成为阻碍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施的关键性障碍之一。本文在考察不同国家和地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举证责任的立法及其原因的基础上 ,主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主要证明责任应由控方承担 ,并提出了若...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举证责任制度的缺位已成为阻碍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施的关键性障碍之一。本文在考察不同国家和地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举证责任的立法及其原因的基础上 ,主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主要证明责任应由控方承担 ,并提出了若干完善我国侦查取证程序的建议 ,这对于我国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举证责任制度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举证责任制度 控方 侦查取证 证明责任 中国 完善 地区 国家 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则与实效——兼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进路 被引量:82
3
作者 吴宏耀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1-130,共10页
2012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是,从司法解释上升为立法规范并不能自动解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效性问题。而且,通过分析2013年做出的有关非法证据排除请求的判决书,我们发现,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往往将... 2012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是,从司法解释上升为立法规范并不能自动解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效性问题。而且,通过分析2013年做出的有关非法证据排除请求的判决书,我们发现,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往往将非法证据排除与供述的真实性问题捆绑在一起,不愿意仅仅因为取证手段违法而排除证据。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至少有两点:在司法体制方面,法院因缺乏独立性而无力承担督导侦查违法的重任;在立法方面,立法用语的弹性以及回溯性证明的难度,致使排除规则过分依赖法院的自由裁量。因此,为了保证排除规则的实效性,我们建议通过以下技术化改造,增强排除规则适用的确定性:将直接面向事实的事后制裁规则转变为一种面向程序的事前预防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规则的实效性 预防性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未来--以内部结构和运行环境为切入点 被引量:9
4
作者 郑飞 樊传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3-101,共9页
中国学者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系统研究和本土化改造,推动了该规则在中国的初步确立。然而当前司法实践中的诸多案例表明,这种本土化努力的结晶不仅受到了该规则内部结构问题的困扰,更为严重的是诸多外部运行环境因素的限制致使规则的... 中国学者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系统研究和本土化改造,推动了该规则在中国的初步确立。然而当前司法实践中的诸多案例表明,这种本土化努力的结晶不仅受到了该规则内部结构问题的困扰,更为严重的是诸多外部运行环境因素的限制致使规则的实施效果不尽人意。新《刑事诉讼法》和新《刑事诉讼法解释》虽然修正了该规则的部分内部结构问题,但未来如果不对司法证明模式、司法体制和社会民众理念等外部运行环境因素进行相应地改革,那么舶来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将很难在中国生根发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内部结构 运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取证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冯俊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0-120,共11页
随着跨境刑事案件的不断增多,为了有效惩罚犯罪,一国或法域的部分刑事取证活动必须在另一国家或法域进行,本国法上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域外效力问题日渐凸显。传统观点认为,域外取证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之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 随着跨境刑事案件的不断增多,为了有效惩罚犯罪,一国或法域的部分刑事取证活动必须在另一国家或法域进行,本国法上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域外效力问题日渐凸显。传统观点认为,域外取证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之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适用于执法者在域外进行的刑事取证活动。这一观点忽略了本国法律适用的整体性和涉外刑事审判的公正性问题。应当以公正审判为基础,承认在一定情形下,我国刑事诉讼法上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域外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证据 排除规则 司法协助 域外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法理意涵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志铭 延柄斗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1-47,63,156,共9页
立足于审判为中心的主体立场看问题,合法性是证据的必要属性,非法证据不是证据,区分证据概念和证据资格、证据的证明力和证据的证明能力,是一种理论上似是而非实践上有害的做法。合法性相对于证据相关性和真实性的优位,体现了人类社会... 立足于审判为中心的主体立场看问题,合法性是证据的必要属性,非法证据不是证据,区分证据概念和证据资格、证据的证明力和证据的证明能力,是一种理论上似是而非实践上有害的做法。合法性相对于证据相关性和真实性的优位,体现了人类社会生活秩序作为人伦秩序的伦理性要求。合法性优位是案件事实裁判中证据认定操作的基本要求,其制度设定和操作的适度,则不仅体现程序正义,也不必然背离证据的相关性和真实性要求而有悖于实事求是原则和实体正义。如此释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法理意涵,就使得该规则对于中国司法的发展具有了确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 合法性 合法性优位 司法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最新发展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彪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2-123,共12页
《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细化、扩充了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初步确立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对重大程序性违法获取的供述如何处理予以明确。与此同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对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问题予以完善,一些规定具有突破意义。《... 《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细化、扩充了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初步确立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对重大程序性违法获取的供述如何处理予以明确。与此同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对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问题予以完善,一些规定具有突破意义。《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实体性规则存在不足,对一些争议问题没有规定,一些规定仍然较为模糊,实践中可能会存在争议。《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的修订是有必要的,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修订规则时,应当反思规则修订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严格排除 实体范围 程序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证据裁量排除模式的基本构造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威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2-111,共10页
我国证据裁量排除模式呈现出"行为—基准—例外"的基本构造。取证行为不符合法定程序应指不符合法律设定的取证程序,在法律条文文意和目的射程范围内的制定规则也应是法定程序的组成部分。在判定行为具有违法性后应进入第二... 我国证据裁量排除模式呈现出"行为—基准—例外"的基本构造。取证行为不符合法定程序应指不符合法律设定的取证程序,在法律条文文意和目的射程范围内的制定规则也应是法定程序的组成部分。在判定行为具有违法性后应进入第二层的基准判断,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是立法设定的宏观裁量基准,对其判断宜综合考量以下微观基准:违反程序的情节和频率,违反程序的后果,违反程序时的主观意图,违反程序与取得证据之间的因果联系,违法行为所侵犯的权益种类和轻重,证据的价值。依照裁量基准应当排除非法证据的,检控方可主张存在排除例外。补正与合理解释不是证据排除规则的裁量基准,而是需要主张者进行证明的排除规则的例外。我国裁量排除可遵循三步判断模式:先进行违法行为主观方面的判断,再进行违法行为客观方面的判断,最后权衡追诉利益和预防将来违法取证之效果,决定是否排除系争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证据 排除规则 裁量排除 裁量基准 裁量模式 毒树之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察案件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实证研究--以贪污贿赂和渎职犯罪为视角 被引量:5
9
作者 高通 《齐鲁学刊》 CSSCI 2023年第4期83-95,共13页
通过对136份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监察案件刑事裁判文书分析后发现,申请人申请排除的主要是被调查人供述,申请排除被调查人供述的主要原因是被刑讯逼供或采用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式取证,审判机关在监察案件中对“相关线索或者材料”... 通过对136份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监察案件刑事裁判文书分析后发现,申请人申请排除的主要是被调查人供述,申请排除被调查人供述的主要原因是被刑讯逼供或采用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式取证,审判机关在监察案件中对“相关线索或者材料”的认定总体上比较严苛,决定排除非法证据的比例较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监察案件中的适用,存在着非法证据认定标准被不当提升、非法证据排除调查程序启动困难、非法证据排除的庭审程序流于形式等问题。为确保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监察案件中的有效适用,应当继续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完善监察非法证据的认定标准,并合理设定辩方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要求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违法证据排除法则在我国的适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俞树毅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58-62,共5页
本文提出了应在我国初步确立违法证据排除法则。作者认为,确定排除法则不仅是我国实事求是证据制度、刑诉法公正与效率价值取向和证据合法性的刑诉理论的要求,也是我国宪法的必然要求。它可以弥补现行刑诉法有关违法搜查、扣押获取证... 本文提出了应在我国初步确立违法证据排除法则。作者认为,确定排除法则不仅是我国实事求是证据制度、刑诉法公正与效率价值取向和证据合法性的刑诉理论的要求,也是我国宪法的必然要求。它可以弥补现行刑诉法有关违法搜查、扣押获取证据的否定性法律后果规定之空白,有利于维护刑诉法的尊严。文章还探讨了违法搜查、扣押获取证据的各种否定性法律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证据排除法则 非法搜查 非法扣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效性的制度逻辑——以检察机关公诉权能为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德宏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1-110,309,共10页
检察职能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制度有效性具有显著的"蝴蝶效应"。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程序中排除非法证据,适应于检察机关构建政治秩序功能和检察体制的制度逻辑,并适应警察职业风险规避的科层制逻辑、地方权力中心化的社会治... 检察职能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制度有效性具有显著的"蝴蝶效应"。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程序中排除非法证据,适应于检察机关构建政治秩序功能和检察体制的制度逻辑,并适应警察职业风险规避的科层制逻辑、地方权力中心化的社会治理的制度逻辑。检察机关刑事再审抗诉制度的纠错职能置前程序排除的非法证据于多重程序的评判之内,可能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制度绩效背离立法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规则有效性 制度逻辑 公诉权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若干新问题释疑——以《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为分析场域 被引量:9
12
作者 董坤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94,共14页
对《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部分条文的理解需严格按照立法条文进行论理解释。《规定》对非法证据的范围认定应依据刑事诉讼法第54条的规定在形式上限定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 对《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部分条文的理解需严格按照立法条文进行论理解释。《规定》对非法证据的范围认定应依据刑事诉讼法第54条的规定在形式上限定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物证、书证五种,在实质要件上应把握非法证据之"非法性"体现于对公民宪法性基本权利的严重侵害。对《规定》第9条"所外讯问"的理解应恪守刑事诉讼法第116条的规定,将因客观原因进行合理解释的所外讯问理解为羁押前因客观原因不能及时送看守所的所外讯问,以及送看守所后在讯问室以外的所内讯问。坚持刑事诉讼法第57条第2款的立法精神,《规定》第31条第3款对侦查人员出庭说明情况做了进一步完善,增加了控辩审三方发问的规定,是对当下自由证明向严格证明转化的最新理论的吸收,体现了当下立法和司法者对取证合法性问题的重视及对相关程序争点查明过程中的审慎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不可靠证据排除规则 所外讯问 侦查人员出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红 彭曦宏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5-99,共5页
刑事诉讼法中证据采证规则,尤其是非法证据采证规则的修改是新一届全国人大5年立法规划对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要内容。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当确立为审判机关对侦查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程序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言词证据... 刑事诉讼法中证据采证规则,尤其是非法证据采证规则的修改是新一届全国人大5年立法规划对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要内容。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当确立为审判机关对侦查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程序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言词证据以及除不利维护国家安全、社会重大利益等的实物证据予以排除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必须完善宪法、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非法证据 排除规则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判阶段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的实证考察及困境突破 被引量:7
14
作者 任素贤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160,F0003,共10页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从制度层面初步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同时,实践中法官"不会排、不愿排、不敢排"的情况突出,制度实效不理想,难以达到该制度的预期立法目标和社会民众的期待。欲破解非法证据...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从制度层面初步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同时,实践中法官"不会排、不愿排、不敢排"的情况突出,制度实效不理想,难以达到该制度的预期立法目标和社会民众的期待。欲破解非法证据排除难的问题,对非法收集的证据一般应予排除;取证的违法程度相对轻微,而被告人罪行严重、犯罪后果恶劣,则可以考虑不一定排除,优先保护社会或被害人的利益,并从诉讼理念、司法体制、证据供给、律师参与、程序制裁等方面入手,通过渐进式改革,不断推进制度完善、提高制度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非法证据 排除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中国范式: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159,共8页
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运行实效与立法目标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实践中表现为中国法院的弱排除模式与消极排除状态。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行立法条文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中国的司法背景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运行会产生磁滞效应,而... 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运行实效与立法目标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实践中表现为中国法院的弱排除模式与消极排除状态。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行立法条文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中国的司法背景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运行会产生磁滞效应,而且中国与美国的法院系统在司法功能定位上有所不同,所以中国法院不能像美国最高法院那样通过个案裁判方式来积极地排除违法证据。美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其历史经验,但也有很多教训。如果中国想要解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所面临的困境,首先有必要引入美国的预防性制裁理念与"毒树果实"规则,其次,中国法官应当综合运用强制排除模式与裁量排除模式来排除违法证据,最后,立法机关才是制定"排非"标准细则及吓阻警察违法取证的最佳机关。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措施,才能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排非"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司法磁滞效应 预防性制裁 毒树果实规则 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的刑讯逼供治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卿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民国时期,政府三令五申,明确了废除刑讯逼供的基本方针。在具体措施层面: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非法自白排除规则,试图在诉讼内规范司法官员获取被告口供的方法,并遏制司法官员刑讯逼供的动机;呈诉机制为受刑讯者提供了获取诉讼外救济的... 民国时期,政府三令五申,明确了废除刑讯逼供的基本方针。在具体措施层面: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非法自白排除规则,试图在诉讼内规范司法官员获取被告口供的方法,并遏制司法官员刑讯逼供的动机;呈诉机制为受刑讯者提供了获取诉讼外救济的机会,也使政府有了获知刑讯事件的途径;追究刑讯逼供者的法律责任,不仅使违法官员受到了制裁,也有利于威慑其他官员使其不敢使用刑讯。民国时期的刑讯逼供治理就是通过这三种途径来实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刑讯逼供 非法自白排除规则 呈诉 责任追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侦查过程中非法电子证据排除机制的若干思考
17
作者 宁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0期161-164,167,共5页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侦查人员破案技术的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并添加了“电子证据”作为证据的法定种类;然而在具体程序上,特别是在侦查阶段非法电子证据的排除机制...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侦查人员破案技术的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并添加了“电子证据”作为证据的法定种类;然而在具体程序上,特别是在侦查阶段非法电子证据的排除机制上,《刑事诉讼法》并没有加以规定,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从理论上构建出一个完善的侦查阶段非法电子证据排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电子证据 侦查机关 排除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听资料可采性初探
18
作者 祝新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37-141,共5页
视听资料是一种较新的证据形式,虽然我国三大诉讼法都已经确立了其独立的法律地位,但是立法规范过于简略,导致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规范进行调整。首先对域外有关视听资料可采性的规定进行梳理,结合我国现有的视听资料可采性的规定及... 视听资料是一种较新的证据形式,虽然我国三大诉讼法都已经确立了其独立的法律地位,但是立法规范过于简略,导致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规范进行调整。首先对域外有关视听资料可采性的规定进行梳理,结合我国现有的视听资料可采性的规定及其存在的不足,对完善我国的视听资料可采性提出自己的认识,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听资料 可采性 最佳证据规则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实践曲解与理论校正
19
作者 单子洪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140-147,共8页
在刑事诉讼审查起诉的实践中,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多数检察官混淆了非法实物证据与瑕疵证据、违法的过程性证据以及不真实的证据之概念,导致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得不到正确应用。因此有必要从理论角度来调整和校正检察官们的错误认识。... 在刑事诉讼审查起诉的实践中,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多数检察官混淆了非法实物证据与瑕疵证据、违法的过程性证据以及不真实的证据之概念,导致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得不到正确应用。因此有必要从理论角度来调整和校正检察官们的错误认识。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但最核心的是其遏制并纠正违法侦查取证行为的价值。为此,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应当以其为根本出发点对被曲解的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进行校正,具体要进一步厘清非法实物证据的范围、确立"重大违法"的排除标准以及明确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继续效力",从而真正在实践中实现该规则应有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 实践曲解 理论核心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