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剂盒配合琼脂糖EB染色法和PAGE银染法分析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琦 戴朴 +3 位作者 黄德亮 金政策 康东洋 张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试剂盒配合琼脂糖EB染色法和PAGE银染法分析线粒体DNAA1555G突变的不同特点,探索应用标准试剂盒和PAGE银染方法检测线粒体DNAA1555G突变的快速筛查和诊断方法。方法采用线粒体DNAA1555G突变诊断试剂盒配合PAGE胶电泳银染法... 目的通过比较试剂盒配合琼脂糖EB染色法和PAGE银染法分析线粒体DNAA1555G突变的不同特点,探索应用标准试剂盒和PAGE银染方法检测线粒体DNAA1555G突变的快速筛查和诊断方法。方法采用线粒体DNAA1555G突变诊断试剂盒配合PAGE胶电泳银染法检测线粒体DNA1555位点正常者229例,A>G突变阳性者17例,验证此试剂盒配合PAGE银染法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线粒体DNAA1555G突变诊断试剂盒配合PAGE胶电泳银染法检测结果与酶切EB染色和测序结果完全吻合。结论线粒体DNAA1555G突变诊断试剂盒配合PAGE胶电泳银染法和试剂盒配合EB检测法较前者更为灵敏和清晰,在分析线粒体DNAA1555G突变方面具有简单、价廉、结果直观的特点,适合在中国用于进行此突变的大规模筛查或预防性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线粒体DNA 突变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银染 溴化乙锭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光催化降解溴化乙锭(EB)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向蓉 黄菊 +1 位作者 刘晔 李东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6-518,共3页
对ZnO光催化降解溴化乙锭(EB)中的光源、反应介质、pH值、光催化剂用量、光照时间及氧化剂的加入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日光和紫外光照射下,EB都能得到较好的降解.在EB初始浓度50mg·l-1,pH9的水溶液中,紫外光照射240min,ZnO... 对ZnO光催化降解溴化乙锭(EB)中的光源、反应介质、pH值、光催化剂用量、光照时间及氧化剂的加入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日光和紫外光照射下,EB都能得到较好的降解.在EB初始浓度50mg·l-1,pH9的水溶液中,紫外光照射240min,ZnO(80mg)光催化降解EB的降解率可达到9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乙锭 ZNO 光催化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染料EMA的PCR技术检测鉴别副溶血性弧菌死活细胞 被引量:14
3
作者 祝儒刚 吕淑霞 +1 位作者 刘月萍 张喆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4-149,共6页
将一种DNA染料(ethidium bromide monoazide,EMA)与传统的PCR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种能有效检测纯培养条件下副溶血弧菌死活菌细胞的新方法(EMA-PCR)。研究结果表明,当用1.4μg/mL或更高浓度的EMA渗透处理含有108 CFU/mL的副溶血弧菌死... 将一种DNA染料(ethidium bromide monoazide,EMA)与传统的PCR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种能有效检测纯培养条件下副溶血弧菌死活菌细胞的新方法(EMA-PCR)。研究结果表明,当用1.4μg/mL或更高浓度的EMA渗透处理含有108 CFU/mL的副溶血弧菌死细胞菌悬液后再经20 min曝光处理,其PCR结果呈阴性,而不经EMA处理的对照组其PCR结果则呈阳性;当EMA的用量等于或者小于2μg/mL时,副溶血弧菌活细胞的PCR扩增不会受到抑制。经EMA处理,含有不同比例的副溶血弧菌死细胞和活细胞的混合液中活的副溶血弧菌能够通过PCR被选择性的定量,最小的检测水平为10 CFU/PCR。而且,经研究发现在(10~2×105)CFU/PCR范围内,DNA相对荧光强度与死活细胞混合液中活细胞的对数具有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idium bromide monoazide 聚合酶链反应 副溶血弧菌 死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分析家蝇幼虫抗菌肽与大肠杆菌染色体DNA作用机理 被引量:15
4
作者 宫霞 施用晖 乐国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0-423,共4页
利用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家蝇幼虫抗菌肽MDL- 1与大肠杆菌染色体DNA的相互作用 ,并以溴化乙锭为荧光探针 ,考察了抗菌肽MDL- 1结合大肠杆菌DNA的作用方式 ,探讨其作用模式 ,即 :抗菌肽MDL- 1与大肠杆菌DNA骨架的磷酸基团通过静电引力结... 利用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家蝇幼虫抗菌肽MDL- 1与大肠杆菌染色体DNA的相互作用 ,并以溴化乙锭为荧光探针 ,考察了抗菌肽MDL- 1结合大肠杆菌DNA的作用方式 ,探讨其作用模式 ,即 :抗菌肽MDL- 1与大肠杆菌DNA骨架的磷酸基团通过静电引力结合 ,使抗菌肽MDL- 1和DNA的空间结构都发生变化 ,抗菌肽MDL- 1进一步与DNA双螺旋的沟槽结合 ,然后抗菌肽MDL- 1以嵌入或部分嵌入方式与DNA相互作用 ,计算出抗菌肽MDL- 1与DNA的结合常数和成键位点数。本试验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抗菌肽与细菌DNA的作用模式和结构特征 ,对深入了解抗菌肽的作用机理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细菌DNA 大肠杆菌 家蝇幼虫 磷酸基团 作用机理 荧光光谱分析 染色体DNA DNA双螺旋 结合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黄连素作为脱氧核糖核酸荧光染料染色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全玉 李永生 +3 位作者 高秀峰 王艳君 金科 赵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68-972,共5页
考察了盐酸黄连素(berberine hydrochloride)的荧光强度与双链DNA的相关性;优选盐酸黄连素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的最佳条件;将其染色效果与溴化乙锭(EB)进行比较;并从相对迁移率角度研究盐酸黄连素对DNA凝胶电泳的影响。结果显示,双链DNA... 考察了盐酸黄连素(berberine hydrochloride)的荧光强度与双链DNA的相关性;优选盐酸黄连素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的最佳条件;将其染色效果与溴化乙锭(EB)进行比较;并从相对迁移率角度研究盐酸黄连素对DNA凝胶电泳的影响。结果显示,双链DNA对盐酸黄连素有明显的荧光增强作用,荧光强度与dsDNA的浓度正相关;凝胶中10 mg/L的盐酸黄连素可分辨出10 ng的100 bp DNA条带,在完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对于小片段dsDNA,其灵敏度略低于EB。因盐酸黄连素在碱性溶液中带正电荷,使DNA相对迁移率减小,但较染料EB的影响小。该研究为盐酸黄连素在日常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盐酸黄连素可以作为琼脂糖凝胶电泳中DNA的荧光染料,其荧光强度能够满足常规应用,可以替代强致癌性染料E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黄连素 核酸荧光染料 琼脂糖凝胶电泳 溴化乙锭 相对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臼酰肼镍(Ⅱ)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平红 张岐 +3 位作者 王流芳 宋玉民 曲建强 刘营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41-943,共3页
利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DNA热变性研究了鬼臼酰肼金属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金属配合物的存在下,DNA的紫外吸收光谱产生了明显的减色效应。实验结果表明,鬼臼酰肼金属配合物与DNA之间主要以嵌入方式相结合。
关键词 金属配合物 溴化乙锭 小牛胸腺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化乙锭标记DNA电化学探针的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徐春 何品刚 方禹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187-1190,共4页
以乙基 -( 3 -二甲基丙基 )碳化二亚胺盐酸盐 ( EDC)为偶联活化剂 ,将电化学活性物质溴化乙锭( Ethidium bromide,EB)成功地标记在人工合成的含有 2 1个碱基的寡聚 DNA片段上 ,制备成 EB标记 DNA探针 ;用电化学方法将待测样品 DNA片段... 以乙基 -( 3 -二甲基丙基 )碳化二亚胺盐酸盐 ( EDC)为偶联活化剂 ,将电化学活性物质溴化乙锭( Ethidium bromide,EB)成功地标记在人工合成的含有 2 1个碱基的寡聚 DNA片段上 ,制备成 EB标记 DNA探针 ;用电化学方法将待测样品 DNA片段固定在石墨电极表面 ,在一定的温度、p H值和离子强度条件下与EB标记 DNA探针进行杂交反应 ,从而对靶序列 DNA片段进行识别和测定 .此外 ,还讨论了该探针的电化学性质、荧光光谱、待测 DNA片段在石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固定、 DNA链碱基长度对 EB标记 DNA电化学探针的影响以及探针的选择性、重现性和寿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乙锭 电化学标记 DNA探针 DNA片段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酚胺衍生物与DNA之间相互作用的光谱和电化学法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功俊 徐静娟 陈洪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235-1239,MJ02,共6页
用光谱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儿茶酚胺衍生物与小牛胸腺 DNA之间的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 ,低浓度的多巴酚丁胺和肾上腺素与 DNA之间主要为静电作用 ;而在高浓度时 ,则主要为插入作用 .对于多巴胺 ,在 5 .0 0×1 0 - 5~ 9.0 0× 1 0 ... 用光谱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儿茶酚胺衍生物与小牛胸腺 DNA之间的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 ,低浓度的多巴酚丁胺和肾上腺素与 DNA之间主要为静电作用 ;而在高浓度时 ,则主要为插入作用 .对于多巴胺 ,在 5 .0 0×1 0 - 5~ 9.0 0× 1 0 - 4mol/L范围内 ,它与 DNA之间主要为插入作用 .同时 ,采用电化学方法测得多巴胺、肾上腺素和多巴酚丁胺与 DNA之间的表观结合常数分别为 1 .5 5× 1 0 3,9.77× 1 0 3和 1 .74× 1 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胺衍生物 DNA 相互作用 光谱 电化学 插入作用 静电作用 溴化乙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A-qPCR方法快速检测番茄溃疡病菌活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大祥 熊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9-104,共6页
将叠氮溴乙锭(EMA)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相结合(EMA-q PCR),建立一种有效快速检测番茄溃疡病活菌的方法。以番茄溃疡病菌Pat-1基因为检测靶标,菌体经EMA渗透处理,再进行q PCR特异性扩增。结果显示,q PCR检测灵敏度为1.0×101CFU/m... 将叠氮溴乙锭(EMA)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相结合(EMA-q PCR),建立一种有效快速检测番茄溃疡病活菌的方法。以番茄溃疡病菌Pat-1基因为检测靶标,菌体经EMA渗透处理,再进行q PCR特异性扩增。结果显示,q PCR检测灵敏度为1.0×101CFU/m L;当EMA的浓度为2.0μg/m L时,能有效抑制1.0×107CFU/m L灭活死菌的扩增,对活菌的扩增没有影响。当活菌数在1.0×101~1.0×105CFU内,每个q PCR反应体系中活菌CFU数与Ct值呈线性相关(R2=0.987)。不同温度处理后EMA-q PCR检测番茄溃疡病菌的存活情况并与平板计数法进行比较,表明待检样品可在4和20℃短期保存。对疑似带病番茄种子样品进行EMA-q PCR检测,发现EMA-q PCR方法能减少番茄溃疡病菌PCR检测的假阳性结果。本研究建立的EMA-q PCR方法是一种能有效检测番茄溃疡病活菌的方法,并能有效避免PCR检测实际样品可能造成的假阳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溃疡病菌 叠氮溴乙锭(ethidium monoazide bromide EMA) 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探针法研究有机溶剂对DNA行为构象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来生 黄伟东 鄢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85-687,共3页
以溴化乙锭为荧光探针 ,考察了醇类、丙酮、乙腈等部分常见有机溶剂对DNA构象变化的影响 ,通过对荧光光谱、Scatchard图、DNA热变性曲线 ,并结合紫外吸收光谱等研究表明 ,有机溶剂使DNA的构象由B型向A型转变 ,但DNA并不发生解旋或降解... 以溴化乙锭为荧光探针 ,考察了醇类、丙酮、乙腈等部分常见有机溶剂对DNA构象变化的影响 ,通过对荧光光谱、Scatchard图、DNA热变性曲线 ,并结合紫外吸收光谱等研究表明 ,有机溶剂使DNA的构象由B型向A型转变 ,但DNA并不发生解旋或降解。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的有机溶剂条件下DNA与非水溶性抗癌药物的相互作用机理提供了前提条件 ,同时也将有助于对某些生命生理现象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牛胸腺DNA 荧光分光光度法 溴化乙锭 有机溶剂 构象 非水溶性抗癌药物 相互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臼酰肼金属Ni(Ⅱ),Co(Ⅱ),Zn(Ⅱ)配合物与DNA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平红 张岐 +3 位作者 袁文兵 王流芳 宋玉民 刘慧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98-1302,共5页
在pH 7.08 Tris缓冲溶液中,采用粘度测定、电子吸收光谱、凝胶电泳和溴化乙锭荧光分析法研究了鬼臼酰肼(hydrazide-podophyllic,HDPP)NiⅡ,CoⅡ,ZnⅡ金属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机制,探讨了作用模式。结果发现,当加入一定量的DNA时,... 在pH 7.08 Tris缓冲溶液中,采用粘度测定、电子吸收光谱、凝胶电泳和溴化乙锭荧光分析法研究了鬼臼酰肼(hydrazide-podophyllic,HDPP)NiⅡ,CoⅡ,ZnⅡ金属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机制,探讨了作用模式。结果发现,当加入一定量的DNA时,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产生减色效应,同时,DNA也能较大程度地猝灭配合物体系的荧光强度。配合物都能引起DNA粘度的略微增加和将超螺旋DNA切割得到缺刻DNA。所有这些研究表明配合物可能与DNA发生了相互作用,其中镍和钴配合物与DNA之间主要以插入方式相结合;而锌配合物与DNA之间的结合方式为部分插入;求出了三种鬼臼酰肼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结合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臼酰肼 金属配合物 溴化乙锭 小牛胸腺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化乙锭探针研究劳氏青莲与脱氧核糖核酸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雪平 冯素玲 +1 位作者 潘自红 樊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95-1898,共4页
用光谱探针溴化乙锭对劳氏青莲与脱氧核糖核酸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体系的荧光光谱、吸收光谱及共振光散射光谱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7.4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劳氏青莲与脱氧核糖核酸之间存在着嵌插作用,其结合常数为1.... 用光谱探针溴化乙锭对劳氏青莲与脱氧核糖核酸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体系的荧光光谱、吸收光谱及共振光散射光谱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7.4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劳氏青莲与脱氧核糖核酸之间存在着嵌插作用,其结合常数为1.0×105L.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吸收光谱 共振光散射光谱 劳氏青莲 溴化乙锭探针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VBNC状态的诱导条件和EMA-qPCR检测 被引量:6
13
作者 余以刚 田聪 +3 位作者 肖性龙 陶文扬 黎金霞 吴晖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7-132,共6页
为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活的非可培养(VBNC)状态的诱导条件模型,考察了温度、盐度和酸度3个因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可培养数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VBNC状态的诱导条件,同时观察细菌可培养数的变化,建立... 为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活的非可培养(VBNC)状态的诱导条件模型,考察了温度、盐度和酸度3个因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可培养数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VBNC状态的诱导条件,同时观察细菌可培养数的变化,建立了DNA结合染料叠氮溴乙锭(EMA)与qPCR技术相结合检测VBNC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细菌可培养数受酸度的影响最大,VBNC状态的最佳诱导条件为菌液在含15%NaCl和0.3%乙酸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4℃下培养12 d;通过正交试验诱导后的不可培养菌可由EMA-qPCR方法有效检出,其与qPCR法的Ct值(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所经历的循环数)之差在1.29~8.56之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诱导条件 叠氮溴乙锭 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漱口液对早期原位菌斑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鲁纯 李松 +3 位作者 李谨 王娟 胡凡 陈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2-375,共4页
目的:应用口内牙菌斑生物膜模型评估替硝唑漱口液、西吡氯铵漱口液与氯己定漱口液对早期原位牙菌斑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在专业洁治后,志愿者佩戴一种上颌装置,6个玻璃片置于装置内以形成口内菌斑生物膜。志愿者用指定漱口液每天漱口... 目的:应用口内牙菌斑生物膜模型评估替硝唑漱口液、西吡氯铵漱口液与氯己定漱口液对早期原位牙菌斑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在专业洁治后,志愿者佩戴一种上颌装置,6个玻璃片置于装置内以形成口内菌斑生物膜。志愿者用指定漱口液每天漱口2次,每次15ml含漱1min。48h后样本从装置中移出,立即用2种荧光染料染色,分别将死菌染成红色,活菌染成绿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进行三维扫描,评估菌斑生物膜的厚度和活菌比率。在14d洗脱期后,再应用另一种漱口液。结果:与清水相比,3种漱口液作用下的48h菌斑生物膜平均厚度及平均活菌比率均有显著降低(P<0.001),且3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早期原位菌斑生物膜,3种漱口液均显示有抑制菌斑形成及抗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斑生物膜 替硝唑 西吡氯铵 氯己定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二乙酸荧光素/溴化乙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MA-qPCR建立快速检测猕猴桃溃疡病菌活菌的方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大祥 殷幼平 +1 位作者 王中康 熊书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3-148,共6页
利用叠氮溴乙锭(ethidium monoazide bromide,EMA)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相结合(EMA-qPCR),建立了一种有效快速检测猕猴桃溃疡病菌活菌的方法。以猕猴桃溃疡病菌ITS序列为检测靶标,菌体经EMA渗透处理,再进行qPCR特异性扩增。结果显示,q... 利用叠氮溴乙锭(ethidium monoazide bromide,EMA)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相结合(EMA-qPCR),建立了一种有效快速检测猕猴桃溃疡病菌活菌的方法。以猕猴桃溃疡病菌ITS序列为检测靶标,菌体经EMA渗透处理,再进行qPCR特异性扩增。结果显示,qPCR检测灵敏度为2cfu;当EMA的浓度为2.0μg/mL时,能有效抑制1.0×10~7 cfu/mL经高温灭活的死菌的扩增,对活菌的扩增没有影响。当活菌数在1.0×10~1~1.0×10~5 cfu范围内,每个qPCR反应体系中活菌数与Ct值呈线性相关(R^2=0.988)。不同温度处理活菌菌悬液后用EMA-qPCR检测猕猴桃溃疡病菌的存活情况并与平板计数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待检样品可在4℃和20℃短期保存。对疑似带病猕猴桃材料进行EMA-qPCR检测,结果表明能减少猕猴桃溃疡病菌PCR的假阳性结果。本研究建立的EMAqPCR方法是一种有效检测猕猴桃溃疡病菌活菌的方法,能有效避免PCR检测实际样品可能造成的假阳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溃疡病菌 叠氮溴乙锭 实时荧光定量PCR 活菌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与DNA相互作用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苏布道 廖立敏 +1 位作者 雷光东 王碧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0-606,共7页
通过分子荧光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粘度分析以及与溴化乙锭的竞争性实验对大黄素与DNA之间的作用模式进行了考察。在pH7.4,低离子强度(30 mmol/L NaCl)及恒温37℃条件下反应35 min,大黄素的荧光强度随DNA加入浓度的增加而递减,紫外... 通过分子荧光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粘度分析以及与溴化乙锭的竞争性实验对大黄素与DNA之间的作用模式进行了考察。在pH7.4,低离子强度(30 mmol/L NaCl)及恒温37℃条件下反应35 min,大黄素的荧光强度随DNA加入浓度的增加而递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380、475 nm处出现等吸收点并红移5nm,表明大黄素与ctDNA形成了复合物,两者之间的作用模式为嵌入式。同时,腺嘌呤与大黄素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呈现出与DNA相似的荧光猝灭现象,表明大黄素已嵌入碱基对之间,破坏了腺嘌呤与胞嘧啶的氢键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DNA 嵌入式 荧光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溴化乙锭 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氨基葡萄糖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与DNA和蛋白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姗姗 张寅峰 +3 位作者 杜金风 张岐 袁文兵 顾海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74-379,共6页
合成了四种含硫氨基葡萄糖金属配合物(M-GLUS,M=Co,Cu,Ni和Zn),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含硫配体与这四种二价金属离子均形成了2:1型非电解质配合物。在pH7.08Tris缓冲液中,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 合成了四种含硫氨基葡萄糖金属配合物(M-GLUS,M=Co,Cu,Ni和Zn),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含硫配体与这四种二价金属离子均形成了2:1型非电解质配合物。在pH7.08Tris缓冲液中,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金属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机制,发现随着金属配合物量的逐渐增加,DNA电子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呈增色效应,对配合物DNA-EB体系也能产生荧光猝灭作用,说明四种金属配合物均可与DNA发生相互作用,结合方式为部分插入;在近似生理酸度条件下,利用荧光光谱对金属配合物与HSA/BSA的结合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配合物均能猝灭HSA/BSA的荧光强度,利用Scatchard方程计算了四种金属配合物与HSA/B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表明金属配合物与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结合且只有1类键合位,其中Co-GLUS与蛋白的结合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氨基葡萄糖 金属配合物 溴化乙锭 小牛胸腺DNA 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抑制剂的研究——与G-四链体相互作用的菲啶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陆涛 郭聪琳 倪沛洲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9-105,共7页
目的 :寻找具有阳离子型菲啶衍生物的强效端粒酶抑制剂。方法 :以溴乙啶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共 10个目标化合物。测试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目标化合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初步药理实验表... 目的 :寻找具有阳离子型菲啶衍生物的强效端粒酶抑制剂。方法 :以溴乙啶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共 10个目标化合物。测试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目标化合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初步药理实验表明 ,化合物Ib ,Ie,IIa ,IIe等 4个化合物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其IC50值均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G-四链体 溴乙啶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杂蒽酮稀土铕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Ⅱ)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武 高琦宽 +1 位作者 芦小林 吴锦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6-369,共4页
以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硫杂蒽酮稀土铕(Ⅲ)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表明,在pH7.10的模拟体液条件下,当DNA存在时,该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随DNA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减色效应,使DNA的圆二色谱中的负峰发生较大变化... 以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硫杂蒽酮稀土铕(Ⅲ)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表明,在pH7.10的模拟体液条件下,当DNA存在时,该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随DNA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减色效应,使DNA的圆二色谱中的负峰发生较大变化,导致DNA的双螺旋结构变得松散。荧光光谱表明:该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在DNA存在时有较大的增加,表现出增色效应,同时使溴化乙锭(EB)-DNA体系的荧光强度降低,而溴化乙锭(EB)的存在也可使配合物-DNA体系的荧光强度降低。表明该配合物和EB与DNA有着强烈的竞争反应。据此推断,该配合物主要以嵌入方式与DNA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杂蒽酮稀土铕配合物 小牛胸腺DNA 溴化乙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抗氧化剂与DNA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志强 杨广花 +2 位作者 赵希岳 李亮 李尔炀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 :研究天然抗氧化剂与DNA的相互作用。方法 :以溴化乙锭 (ethidiumbromide ,EB)为荧光探针 ,考察天然抗氧化剂 (茶多酚、银杏提取物和竹叶提取物 )和多糖 (螺旋藻多糖、海藻多糖 1、海藻多糖 2 )对EB DNA体系的荧光强度的影响。结... 目的 :研究天然抗氧化剂与DNA的相互作用。方法 :以溴化乙锭 (ethidiumbromide ,EB)为荧光探针 ,考察天然抗氧化剂 (茶多酚、银杏提取物和竹叶提取物 )和多糖 (螺旋藻多糖、海藻多糖 1、海藻多糖 2 )对EB DNA体系的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 :茶多酚、银杏提取物、竹叶提取物的荧光抑制率与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且不存在饱和性 ,抑制率可达 95 %以上。荧光强度抑制率达 5. 0 %时 ,上述三种抗氧化剂的浓度较为接近 ,均约为 0 5mg/ml。而多糖的荧光抑制率具有饱和性 ,且抑制率相对很低 ,螺旋藻多糖、海藻多糖 1、海藻多糖 2对荧光强度的饱和抑制率分别为 16 . 6 % ,2 6 .1% ,32 . 6 %。结论 :天然抗氧化剂与EB DNA体系的DNA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抗氧化剂 DNA 自由基 荧光探针 溴化乙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