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7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junctional Cx32 mediates anti-apoptotic and pro-tumor effects via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 human cervical cancer cells 被引量:3
1
作者 Yi-fan ZHAO Yong-chang LAI +8 位作者 Hui GE Yun-quan GUO Xue FENG Jia SONG Qin WANG Li-xia FAN Andrew L HARRIS Xi-yan WANG Liang TAO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71-972,共2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connexin proteins(Cx),which form gap junctions(GJ),in progression and chemotherapeutic sensitivity of cervical cancer(CaC x).METHODS We analyze the expression of Cx26,Cx30,Cx32 and...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connexin proteins(Cx),which form gap junctions(GJ),in progression and chemotherapeutic sensitivity of cervical cancer(CaC x).METHODS We analyze the expression of Cx26,Cx30,Cx32 and Cx43 in human specimens consisting of:Normal cervix(n=78),CaCx FIGO stageⅠ(n=148),CaCx FIGO stageⅡ(n=165).In CaCx cell lines,Hela-Cx32(induced expression by doxycycline),C-33A(endogenously express Cx32)and si Ha(transiently transfected plasmid with Cx32),we detected the role of Cx32 against tostreptonigrin/cisplatin-induced apopotosisin presence or absence of functional GJ through using GJ inhibitors or low density cultural.Furtherly,we observed the relativity of Cx32 and EGFR expression in human specimens.Also,we detected the role of EGFR signaling pathway in the process of Cx32 anti-apoptosis through suppressed EGFR expression by inhibitors or si RNA sequences in cell lines.RESULTS We firstly demonstrated the expression of Cx32 was highly upregulated and accumulated in cytoplasm in the CaCx specimens,and the degree of upregulation correlated with advanced FIGO stages.Thus,in three human cervical cell lines,Cx32 was shown to suppress apoptosis when GJ formation is inhibited.No matter in cases of CaCx or cell lines,Cx32 expression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expression of EGFR and the EGFR pathway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the Cx32-induced anti-apoptotic effect.CONCLUSION Cx32,traditionally tumor suppressive protein,was shown to be tumor protective against chemotherapy through EGFR pathway in a GJ-independent 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p-junction CONNEXIN cervical cancer apoptosis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通过EGFR/HSP27轴影响子宫内膜癌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交互作用
2
作者 雷燕 冯春 +3 位作者 邢琦 高悦 廉红梅 杜欣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6-315,共10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调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轴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细胞和巨噬细胞交互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调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轴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细胞和巨噬细胞交互作用的影响。方法将ishikawa细胞分为:Control组、DDP组、PNS给药组、M2-CM组、M2-CM+DDP组、M2-CM+PNS组、M2-CM+PNS+oe-NC组、M2-CM+PNS+oe-EGFR组、PNS(200 mg·L^(-1))+oe-NC、PNS(200 mg·L^(-1))+oe-EGFR、oe-NC组、oe-EGFR组、oe-EGFR+si-NC组和oe-EGFR+si-HSP27组。MTT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TUNEL检测细胞凋亡,qRT-PCR检测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CD86、CD163的mRNA水平,ELISA检测iNOS、IL-12水平。Western-blot检测EGFR和HSP27蛋白表达。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并用PNS治疗裸鼠,评估PNS在体内的作用。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PNS与DDP明显抑制ishikawa细胞增殖与侵袭,诱导其凋亡。M2-CM处理抑制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促进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诱导ishikawa细胞生长,但该作用被PNS处理逆转。EGFR被证实为PNS的靶点,且相对于M2-CM+PNS+oe-NC组,EGFR过表达促进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水平,诱导ishikawa细胞增殖与侵袭,并抑制细胞凋亡。敲减HSP27能够逆转EGFR过表达对ishikaw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动物实验显示,PNS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减少肿瘤组织中CD163、EGFR和HSP27阳性表达。结论PNS通过调控EGFR/HSP27轴影响巨噬细胞和EC细胞互作用进而参与EC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子宫内膜癌 细胞增殖 热休克蛋白2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EGFR-TKIs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3
作者 陈雪 孙艺珈 +1 位作者 张丽虹 江波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4-342,共9页
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指南优先推荐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其客观缓解... 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指南优先推荐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其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更高、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更长且生活质量更优。然而,老年患者因临床试验入组比例较低,现有证据难以完全指导该人群的临床实践。本文通过整合前瞻性及回顾性研究中的亚组分析或预先指定的研究目的,探讨第三代EGFR-TKIs单药或联合治疗在老年NSCLC人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差异。结果显示,第三代EGFR-TKIs在老年患者中疗效与年轻患者中相当且安全性良好。联合方案虽能延长生存期,但毒性叠加,需权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研究现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癌自身抗体的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4
作者 孙琳歌 苏皎 +3 位作者 刘艳君 代丽萍 陈瑞英 欧阳松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5-1332,共8页
目的探讨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构建对应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20例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154例)和... 目的探讨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构建对应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20例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154例)和验证组(66例)。Cox回归分析训练组患者影响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效能。结果训练组客观缓解率为35.71%,疾病控制率为77.2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2.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8个月,2年总生存率为66.23%,无进展生存率为42.2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转移、骨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治疗后p53、p53差值、治疗后癌症抗原基因(CAGE)、CAGE差值均与PFS相关(P<0.05)。LASSO回归筛选出4个预测变量,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NLR、p53差值、CAGE差值是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校准曲线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29,P=0.351);ROC曲线结果显示,训练组列线图模型预测靶向治疗效果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77.53%,曲线下面积(AUC)为0.864,验证组灵敏度为74.08%,特异度为71.43%,AUC为0.835。结论肺癌自身抗体p53差值、CAGE差值及TNM分期、NLR是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基于p53、CAGE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自身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晚期肺腺癌 靶向治疗 列线图模型 egfr-TK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分析
5
作者 孙琳歌 代丽萍 +1 位作者 陈瑞英 欧阳松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5-589,共5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EGFR突变NSCLC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1例)给予奥希替尼治疗...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EGFR突变NSCLC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1例)给予奥希替尼治疗,研究组(52例)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抗肿瘤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生成调节因子水平,药物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鳞状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皮疹、皮肤干燥、甲沟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EGFR突变NSCLC可增强抗肿瘤效果,调控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奥希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生成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机器学习探究外周血相关指标对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6
作者 付书磊 温少迪 +3 位作者 张佳强 杜晓月 李茹 沈波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3,共9页
背景与目的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敏感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靶向治疗的有效靶点之一。然而,由于部分原发组织难以获取及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因素,部分患者无... 背景与目的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敏感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靶向治疗的有效靶点之一。然而,由于部分原发组织难以获取及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因素,部分患者无法进行传统基因检测。本研究旨在利用非侵入性的外周血指标,建立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模型,探索NSCLC中与EGFR突变状态密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评估其在预后中的潜在价值。方法 回顾性地收集2016年11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江苏省肿瘤医院的264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指标,将有完整随访数据的175例NSCLC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外周血指标构建ML模型,按照8:2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无监督学习算法对血液特征进行聚类,使用互信息法进行特征筛选,并设计基于Shapley值的集成学习算法,计算每个特征对于模型预测结果的贡献程度。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对模型预测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通过基于Shapley值的可解释ML模型的特征提取和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分析,筛选出前10个贡献度最高的指标,分别为:病理类型、磷、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钾、总胆红素、钠、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总胆固醇。本研究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80。此外,低血钠及病理类型为鳞癌组的患者预后较差(P<0.05)。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可解释的模型为NSCLC患者EGFR突变状态的预测提供了新方法,这对无法进行基因检测的患者的诊疗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TKI治疗后轻微进展医生对策的调查
7
作者 王启鸣 王璐 +8 位作者 余鸿凡 沈波 陈程 阎昭 黄诚 王雨萌 李凯 王晶 石丘玲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4,共6页
目的:了解医生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治疗后轻微进展的发生率和治疗策略的看法,为优化后续治疗对策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面向全国... 目的:了解医生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治疗后轻微进展的发生率和治疗策略的看法,为优化后续治疗对策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面向全国肿瘤及呼吸科医生实施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84份,所有医生均关注到EGFR-TKI治疗后出现的肿瘤轻微进展,对此选择的应对策略包括维持原TKI治疗、原TKI基础上的增加其他治疗、更换方案和实施二次组织活检,其中选择在原TKI基础上增加治疗者最多。结论:临床医生已重视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中靶病灶增大的情况,并多选择在原TKI基础上增加治疗应对,这可为今后的指南制定提供参考,但仍需大样本前瞻性临床研究寻找更合适的协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疾病稳定 培美曲塞 抗血管生成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特征预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状态
8
作者 杨涛涛 王显棋 +5 位作者 陈灿灿 闫婉莹 王大为 熊坤林 孙志远 陈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7-857,共11页
目的 探究基于胸部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特征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3... 目的 探究基于胸部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特征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3年10月3家医疗中心放射科1 070名NSCLC患者的临床信息和CT图像。其中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19名NSCLC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内部验证集;东部战区总医院173名患者、陆军特色医学中心178名患者分别作为外部验证集1、外部验证集2。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EGFR突变相关的临床特征,构建临床模型;联合影像组学特征及临床特征构建综合模型。3种分类模型均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的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建模。采用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绘制校正曲线以评估综合模型的拟合优度,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影像组学模型在内部验证集、外部验证集1、外部验证集2中的AUC值分别为0.762 4(95%CI:0.692 4~0.825 1)、0.745 4(95%CI:0.671 1~0.814 3)和0.724 7(95%CI:0.639 7~0.801 6);临床预测模型在内部验证集、外部验证集1、外部验证集2的AUC值分别为0.6917(95%CI:0.6279~0.7576)、0.6525(95%CI:0.5767~0.7291)和0.7792(95%CI:0.712 5~0.847 3);基于临床特征和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综合模型预测效能值最佳,其在内部验证集、外部验证集1、外部验证集2的AUC值分别为0.818 0(95%CI:0.757 7~0.874 3)、0.782 4(95%CI:0.7031~0.848 2)和0.796 6(95%CI:0.718 1~0.868 6)。校准曲线提示综合模型拟合度较好,决策曲线提示综合模型具有较好的净收益。结论 结合胸部CT影像组学特征与临床特征构建的综合模型在预测NSCLC EGFR基因突变的多中心数据集中表现出更好的预测性能,有助于帮助临床制定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影像组学 临床特征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自动分割技术的胸部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
9
作者 高续 庞奇 +3 位作者 张宏杰 王小雷 郝继元 谢玉海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3-578,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自动分割技术的胸部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1例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且行EGFR基因检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按照7:3比例随机拆分为训练组119例(EGFR野生型43...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自动分割技术的胸部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1例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且行EGFR基因检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按照7:3比例随机拆分为训练组119例(EGFR野生型43例和突变型76例)和验证组52例(EGFR野生型19例和突变型33例)。采用深度学习自动分割技术进行病灶感兴趣区勾画,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进行特征筛选,应用支持向量机(SVM)构建预测EGFR基因突变的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指标及结节定量参数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构建临床模型,临床指标联合影像组学评分构建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绘制决策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共筛选出4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构建SVM影像组学模型,其在训练组、验证组中预测EGFR基因突变的AUC分别为0.872、0.833。由最大CT值和吸烟史构建临床模型,其在训练组、验证组中预测EGFR基因突变的AUC分别为0.731、0.770。由吸烟史和影像组学评分构建列线图模型,其在训练组、验证组中预测EGFR基因突变的AUC分别为0.879、0.839。结论:基于深度学习自动分割技术构建的胸部CT影像组学模型对预测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指标加入未能显著提高其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ta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评估EGFR-TKI治疗肺腺癌的疗效
10
作者 王慧慧 魏正琦 +2 位作者 潘犇 杨鑫淼 梁长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4-469,共6页
目的:探讨Delta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对肺腺癌患者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后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20年1月-2023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并经过EGFR-TKI药物治疗的14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并按... 目的:探讨Delta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对肺腺癌患者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后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20年1月-2023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并经过EGFR-TKI药物治疗的14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并按照8∶2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搜集每例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肿瘤位置、肿瘤最大直径、分期和EGFR突变方式等11项临床资料。从治疗前及治疗6~12周后的动脉期CT图像中提取肺部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计算特征的净变化获得Delta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Delta影像组学模型、治疗前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组学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各模型对EGFR-TKI疗效的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11项临床资料中仅EGFR突变方式是评估EGFR-TKI治疗效果的独立预测因素。具有15个Delta影像组学特征的组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分别为0.843和0.823,结合临床资料构建的联合模型显示出更好的预测效能,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分别为0.838和0.864,且具有较好的校准能力。DCA显示,联合模型的净获益在阈值为0.38~0.80时优于治疗前影像组学模型。结论:Delta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有助于评估肺腺癌对EGFR-TKI的治疗效果,并有助于制定后续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影像组学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通过抑制肿瘤干细胞特性延缓EGFR-TKI耐药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磊 李振祥 +2 位作者 李洋 王海永 林家茂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2,共6页
如何延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获得性耐药已成为当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热点和难点。肿瘤干细胞(CSC)是肿瘤起始的关键细胞,CSC在EGFR-TKI耐药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研究发现中药能够抑制CSC特性延... 如何延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获得性耐药已成为当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热点和难点。肿瘤干细胞(CSC)是肿瘤起始的关键细胞,CSC在EGFR-TKI耐药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研究发现中药能够抑制CSC特性延缓EGFR-TKI耐药,但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梳理EGFR-TKI耐药的中医证治,结合近年来中药干预CSC延缓EGFR-TKI耐药的研究,探讨中药通过抑制CSC特性延缓EGFR-TKI耐药的可能相关分子通路及作用机制,以期拓展中医药联合靶向治疗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CSC) 中医药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EGFR单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专家共识(2025年版)
12
作者 薛丽琼 许婷婷 +1 位作者 郭晔 胡超苏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0-522,共13页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头颈部肿瘤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治疗效果及患者的预后并不理想,随着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头颈部肿瘤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治疗效果及患者的预后并不理想,随着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广泛应用,HNSCC患者的生存期虽有所延长但仍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近年来多项研究提示,抗EGFR单抗联合ICIs治疗可带来良好的效果及安全性,已获得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等发布的权威性指南推荐。然而,抗EGFR单抗联合ICIs治疗方案的应用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如何在临床中规范使用仍存在诸多待解答的问题,包括其协同作用机制、在不同类型患者中的治疗价值及安全性等。CSCO头颈肿瘤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探索,经过多轮讨论,最终形成《抗EGFR单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专家共识(2025年版)》,对抗EGFR单抗与ICIs联合治疗的作用机制、分层治疗、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等方面提出指导建议。本共识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Practice guideline REgistration for transPAREncy,PREPARE)上注册,注册号为PREPARE-2025CN666。期望本共识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明确和实用的指导,进一步推动该联合方案在临床实践中的合理应用,为HNSCC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联合治疗 安全性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过表达犬EGFR蛋白的MDCK细胞的建立及其对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13
作者 杨迪 黄玲巍 +2 位作者 杨雅雯 乔自林 王家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230,共8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许多实体肿瘤中过度表达,建立稳定过表达犬EGFR蛋白的MDCK细胞株,有利于为研究犬或人类肿瘤疾病提供良好的细胞模型和研究基础。首先制备目的片段以构建EGFR基因过表达载体,与慢病毒包装载体共同转染至293T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许多实体肿瘤中过度表达,建立稳定过表达犬EGFR蛋白的MDCK细胞株,有利于为研究犬或人类肿瘤疾病提供良好的细胞模型和研究基础。首先制备目的片段以构建EGFR基因过表达载体,与慢病毒包装载体共同转染至293T细胞中,48 h后提取上清液经纯化获得EGFR基因过表达慢病毒液。将其转染至MDCK细胞中,经嘌呤霉素筛选和单细胞克隆后观察感染效率,RT-qPCR和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分别检测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建立EGFR蛋白过表达MDCK细胞株。使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过表达及对照细胞株的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犬EGFR基因位于18号染色体,由编码跨膜糖蛋白的30个外显子组成。经反应体系,PCR产物交换入线性化表达载体,获得了阳性转化子8个,大小为738 bp。所获EGFR基因过表达慢病毒滴度为3.5×10^(8 )TU/mL。转染MDCK细胞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效果显著,经检测EGFR基因及其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EGFR在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强。过表达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显著上升,且在G2/M期发生阻滞。成功建立一株稳定的犬EGFR过表达MDCK细胞株,犬EGFR的过表达催化了细胞分裂,使DNA复制加快,同时刺激了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肾细胞系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慢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癌脑转移瘤EGFR基因突变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保勋 彭雨琴 +7 位作者 覃尉峰 肖芳 黎浩江 陈俊伟 李佳凝 胡芷瑄 毛家骥 沈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2,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T2WI及增强T1WI(contrast enhanced T1WI,CE-T1WI)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在术前无创预测肺癌患者脑转移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多中心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1年1... 目的探讨基于T2WI及增强T1WI(contrast enhanced T1WI,CE-T1WI)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在术前无创预测肺癌患者脑转移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多中心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1年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安徽省立医院进行脑转移瘤手术切除并行EGFR基因检测的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共纳入103例患者(118个脑转移瘤),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安徽省立医院80例患者为训练集,共89个脑转移瘤(EGFR突变型49个,EGFR野生型40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3例患者为测试集,共29个脑转移瘤(EGFR突变型23个,EGFR野生型6个)。在CE-T1WI图像勾画脑转移瘤轮廓获取感兴趣体积(volume of interest,VOI),将CE-T1WI-VOI复制至配准后的T2WI图像获取脑转移瘤的T2WI-VOI,采用PyRadiomics软件从上述VOI提取脑转移瘤影像组学特征,采用mRMR和LASSO-logistics筛选影像组学特征,构建EGFR基因突变的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影像组学模型对EGFR基因突变的预测效能。采用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 test(HL)评价模型校准度。采用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影像组学模型预测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临床净获益。结果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脑转移瘤数目、脑转移瘤直径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EGFR突变型及野生型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E-T1WI及T2WI图像上共提取了3190个脑转移瘤的影像组学特征,最终筛选出了4个基于CE-T1WI图像和5个基于T2WI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模型。该模型预测EGFR基因突变状态在训练集中AUC为0.828,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4%、81.6%、70.0%;在测试集中AUC值为0.783,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8%、95.7%、33.3%,均表现出较高的预测效能。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校准曲线显示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的一致性较好(HL>0.05)。DCA显示影像组学模型在13.8%~87.2%的阈值范围内具有较强的临床适用性。结论基于T2WI及CE-T1WI MRI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能够术前无创预测肺癌患者脑转移瘤EGFR基因突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脑转移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分子靶向治疗EGFR-TKI患者证候及中医处方用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迪 陈浩然 +2 位作者 王家政 陈亚飞 刘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174,共4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是肺癌治疗领域的里程碑,中医药与分子靶向治疗EGFR-TKI相结合是肺癌综合治疗的新模式。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中医药的精准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是肺癌治疗领域的里程碑,中医药与分子靶向治疗EGFR-TKI相结合是肺癌综合治疗的新模式。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中医药的精准配合,可以贯穿于分子靶向治疗EGFR-TKI的全程。通过查阅、归纳及分析近年来不同专家学者对分子靶向治疗EGFR-TKI相关肺癌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中医证候及中医处方用药研究的文献,总结肺癌分子靶向治疗EGFR-TKI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的证候分布及中医处方用药特点,促使中医辨证论治更加精准,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上中医药配合分子靶向治疗EGFR-TKI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分子靶向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证候 中医处方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氧基二氢血根碱靶向EGFR抑制结直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并诱导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苗 钱琛 +3 位作者 向可 段钟琪 万芳 刘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8-337,共10页
目的 探讨乙氧基二氢血根碱(ethoxydihydrosanguinarine, ESG)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抑制及具体分子机制。方法 选用结直肠癌细胞系RKO和HRT-18。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加药组(1.0、1.5、2.0μmol/L ESG)。通过CCK-8法、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技... 目的 探讨乙氧基二氢血根碱(ethoxydihydrosanguinarine, ESG)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抑制及具体分子机制。方法 选用结直肠癌细胞系RKO和HRT-18。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加药组(1.0、1.5、2.0μmol/L ESG)。通过CCK-8法、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技术(real time cellular analysis, RTCA)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ESG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以流式细胞术、DAPI染色、JC-1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ESG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高内涵成像分析技术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ESG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及侵袭、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以及下游Akt/ER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通过过表达EGFR和敲低EGFR探讨EGFR在ESG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及侵袭迁移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分子对接、靶点稳定性药物亲和反应实验以及微量热泳动实验检测ESG与EGFR的直接结合作用。结果 ESG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ESG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发生线粒体途径凋亡并抑制其侵袭、迁移能力;ESG直接结合EGFR的激酶活性区而抑制其活性,进而下调其下游与肿瘤恶性进展相关的信号分子Akt、ERK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ESG靶向结合并抑制EGFR,进而通过其下游Akt/ERK信号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迁移并诱导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有望成为靶向EGFR治疗结直肠癌的新型靶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乙氧基二氢血根碱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侵袭 迁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EGFR及ALK基因突变型肺腺癌中的应用
17
作者 朱炳印 汝晓睿 +2 位作者 张恒 黄刚 马娅琼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4-460,共7页
目的利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多参数成像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型肺腺癌的临床及DLCT特点,为临床判断肺腺癌基因表达探索无创的预测方法。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2020年8月—2022年... 目的利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多参数成像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型肺腺癌的临床及DLCT特点,为临床判断肺腺癌基因表达探索无创的预测方法。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2020年8月—2022年3月病理确诊的肺腺癌98例,统计其临床参数(性别、年龄、病灶数量、形态、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及EGFR、ALK基因状态)及DLCT参数[动、静脉期光谱曲线斜率(λHUA、λHUV)、动、静脉期标准碘浓度(NICA、NICV)、动、静脉期40 keV单能CT值(CTA 40 keV、CTV 40 keV)、动、静脉期有效原子序数];按EGFR、ALK表达分为EGFR突变组[EGFR(+)]、ALK重排组[ALK(+)]及EGFR/ALK均阴性组[EGFR/ALK(-)];比较各组临床及DLCT参数特点。结果EGFR(+)组和EGFR/ALK(-)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10,P<0.05);3组病灶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58,P<0.05)。EGFR(+)组平均CTV 40 keV大于EGFR/ALK(-)组(t=1.997,P<0.05);ALK(+)组平均NICV小于EGFR/ALK(-)组(t=2.155,P<0.05);EGFR(+)组平均λHUV、NICV、CTV 40 keV均大于ALK(+)组(t=2.613,3.149,3.218,P<0.05)。CTV 40 keV为141.070 Hu时,鉴别EGFR(+)及EGFR/ALK(-)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为62.7%、70.0%,曲线下面积(AUC)为0.634(95%CI 0.516~0.756);NICV为0.287时,鉴别ALK(+)及EGFR/ALK(-)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为76.7%、64.2%,AUC为0.706(95%CI 0.536~0.853);λHUV、NICV、CTV 40 keV分别为1.335、0.320、132.350时,区分EGFR(+)及ALK(+)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70.6%、64.7%、72.5%,特异度为76.5%、76.5%、82.4%,AUC为0.734(95%CI 0.606~0.829)、0.751(95%CI 0.610~0.832)、0.773(95%CI 0.649~0.861);Delong检验示CTV 40 keV、λHUV区分EGFR(+)及ALK(+)腺癌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7,P<0.05)且CTV 40 keV的AUC达0.773。结论肺腺癌患者的性别、病灶形态及DLCT参数(λHUV、CTV 40 keV、NICV)对腺癌的EGFR及ALK基因表达有一定预测价值,能帮助临床判断腺癌的基因突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CT 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间变型淋巴瘤激酶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EGFR-TKI耐药性机制及联合用药治疗的策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建宇 秦晓红 米立志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79,共10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参与如细胞的增殖、分裂和分化等生理过程,并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中,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参与如细胞的增殖、分裂和分化等生理过程,并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中,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取得了显著疗效。然而,伴随着EGFR T790M等突变的出现,患者会对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TKI治疗产生耐药性。为此,开发的以奥希替尼(Osimertinib)为代表的第三代EGFR-TKI,在治疗携带EGFR T790M突变患者的耐药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部分接受第三代EGFR-TKI治疗的患者仍会产生获得性耐药。目前,已知的耐药机制主要分为EGFR依赖型(EGFR自身激酶结构域突变)和EGFR非依赖型(异常旁路信号的激活、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组织学表型转变)两类。本文对EGFR及第三代EGFR-TKI药物结构、主要的耐药机制和耐药后的治疗策略进行了全面综述与总结,并对未来克服EGFR-TKI耐药性的可能方向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奥希替尼 耐药机制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研究现状与治疗新策略
19
作者 田梦薇 王娜 +2 位作者 窦占军 宋霞 张霞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79-592,共14页
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重要的致癌驱动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外显子20插入突变(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xon 20 insertion,EGFR ex20ins)具有独特蛋白构象,并且对传统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 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重要的致癌驱动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外显子20插入突变(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xon 20 insertion,EGFR ex20ins)具有独特蛋白构象,并且对传统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原发耐药。近年来,靶向EGFR ex20ins的药物探索从未停止。莫博赛替尼与埃万妥单抗率先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获批用于EGFR ex20ins突变NSCLC患者,随后舒沃替尼等药物取得突破,联合治疗方案的探索也有所收获。多管齐下有望克服EGFR ex20ins耐药。因此,深入了解EGFR ex20ins的分子机制并评估新型药物的有效性与差异性至关重要。本文将对相关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总结,以期为EGFR ex20ins突变患者精准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外显子20插入突变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靶向治疗在EGFR突变肺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熊丙万 柯文飞 江文洋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290,共8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我国常见的肿瘤之一,肺鳞癌是NSCLC中除肺腺癌外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肺癌的驱动基因之一,相比肺腺癌,肺鳞癌中EGFR的突...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我国常见的肿瘤之一,肺鳞癌是NSCLC中除肺腺癌外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肺癌的驱动基因之一,相比肺腺癌,肺鳞癌中EGFR的突变率很低。针对EGFR的靶向治疗在肺腺癌中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而在肺鳞癌中的进展相对缓慢。本文对近年EGFR突变肺鳞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出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在肺鳞癌中的疗效,旨在为EGFR突变肺鳞癌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分子靶向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激酸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