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2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oughts on Integrated Monitoring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t Provincial Level
1
作者 PENGHong JackE.Coster SONGXiao-qiang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2期27-32,共6页
The Law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ntitles the administrations of water resources at various level to monit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o proclaim status of soil erosion periodically.Monitoring units of soil an... The Law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ntitles the administrations of water resources at various level to monit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o proclaim status of soil erosion periodically.Monitoring unit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pproved by local governments are obliged to undertake this work.How to develop a monitoring program needs an overall and long-term concept.Particularity and objectiv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was discussed. Monitoring at provincial level may be divided into two levels:province-wide and at project level. Those indicators meaningful,sensitive to any disturbances,and simple to measure may be selected to test status of ecosystem stability and health.It makes sense to have an integrated sampling design,to set up permanent observation plots and to collect data, so that to have a relative timely,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ecosystems in the province.A program regarding sampling design,field methods, data analysis,documen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was detai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VINCE WIDE monitoring project LEVEL sampling design implementation prog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B Satellites for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2
作者 Wang Jianyu Liu Yinnian +11 位作者 Fang Zhiyong Yang Siquan Nie Juan Wu Wei Liu Sanchao Wang Lei Wang Qiao Wei Bin Wang Changzuo Zhang Feng Yu Jin Li Zhaozhou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6-492,共7页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small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A and B satellites(HJ-1-A,B) are called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reduction satellites A and B" for short.The constellation a...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small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A and B satellites(HJ-1-A,B) are called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reduction satellites A and B" for short.The constellation adopts a 10:30LT sun-synchronous circular orbit,with orbit altitude of 649km.HJ1-A and HJ-1-B are distributed with a phase difference of 180° in the same orbital plane,so as to enhance the time resolution of earth observation.The satellites have orbit maintenance capability,the lifetime is 3 years.Both satellites adopt CAST968 platforms.Two wide-coverage multispectral CCD cameras with resolution 30m and width 700km,a super-spectral imager with resolution 100m and width 50km as well as a data transmission subsystem of 120Mbit/s are deployed on HJ-1-A,which also carries Ka communication testing equipment of Thailand.HJ-1-B has two wide-coverage multispectral CCD cameras(the same as satellite A),one infrared camera with resolution 150m and width 720km and a data transmission subsystem of 60Mbit/s.The coverage period of the wide-coverage multispectral CCD camera is 48 hours.The revisit period of super-spectral imager is 96 hours and the coverage period ofinfrared camera is 96 ho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 小卫星星座 多光谱CCD相机 超光谱成像仪 时间分辨率 红外摄像机 应用 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w Cover Monitoring Method by Using HJ-1Satellite Data 被引量:2
3
作者 WANG Li-tao ZHOU Yi +2 位作者 ZHOU Qiang WANG Shi-xin YAN Fu-li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26-2232,共7页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s Monitoring Microsatellite Constellation with high spatial resolution,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and high spectral resolution characteristics was put forward by China.HJ-1B satellite,one of the ...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s Monitoring Microsatellite Constellation with high spatial resolution,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and high spectral resolution characteristics was put forward by China.HJ-1B satellite,one of the first two small optical satellites,had a CCD camera and an infrared camera,which would provide an important new data source for snow monitoring.In the present paper,through analyzing the sensor and data characteristics of HJ-1B,we proposed a new infrar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snow index(INDSI) referring to the traditional normalized difference snow index(NDSI).The accuracy of these two automatic snow recognition methods was estimated based on a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method.The accuracy of the traditional NDSI method was 97.761 9% while that of the new INDSI method was 98.617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W Remote sensing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s monitoring microsatelli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Space Environment Research and Service in China
4
作者 Gong Jiancun Liu Siqing Shi Liqin Hu Xiong Lin Kexin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4-467,共4页
During the past two years,space environment 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in space environment monitoring,model research,system developing and space environment service in China.In this paper,we mainly introduce spac... During the past two years,space environment 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in space environment monitoring,model research,system developing and space environment service in China.In this paper,we mainly introduce space environment safety support for Shenzhou-7 manned spacecraft,two typical space environment operation platforms,and the advance of Re-locatable Atmospheric Observatory(RAO).At the last part of this paper,the Sub-committee on Space Environment(SSE) which was set up in 2009 under the Technical Committee on Space Technology and Operation of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is briefly intro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环境监测 中国 服务 技术委员会 载人飞船 安全保障 经营管理 空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生态环境水循环关键参量监测设备与物联网监测系统研制和示范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绍民 徐自为 +5 位作者 黄晓东 周纪 孙义博 陈莹莹 晋锐 徐同仁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1260,共10页
极端生态环境水循环关键参量监测设备基本依赖进口,部分关键参量尚无原位监测设备或缺乏大范围监测设备,且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低,亟需自主研发相关监测设备与物联网监测技术,填补国内外相关设备的空白或实现国产替代。本文主要介绍国家... 极端生态环境水循环关键参量监测设备基本依赖进口,部分关键参量尚无原位监测设备或缺乏大范围监测设备,且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低,亟需自主研发相关监测设备与物联网监测技术,填补国内外相关设备的空白或实现国产替代。本文主要介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2023年立项的项目“极端生态环境水循环关键参量监测设备与物联网监测系统研制和示范”(2023YFF1303500)的立项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实施方案以及考核指标与创新点等。本项目紧密围绕国家生态监测需求,瞄准极端生态环境水循环关键参量高精度、自动、稳定监测等技术难点,研制极端生态环境(高寒、干旱)水循环关键参量监测设备6套,研建极端生态环境物联网监测系统1套,并开展基于物联网监测系统的研制设备野外测试和示范应用。项目将满足国家“三区四带”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实现极端生态环境水循环关键参量监测设备的自主创新与升级换代,大幅度提升极端生态环境野外台站监测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服务于我国脆弱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生态环境 水循环 监测设备 物联网监测系统 野外测试与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类分级规则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倪永 郑明清 +3 位作者 郝千婷 王旭 周玉科 于勇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2,共7页
为解决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量激增、应用需求多样、治理成本加剧和安全风险挑战大之间的矛盾,采用先分类后分级、多维分类、明确分级的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管理现状和应用场景的数据分类分级规则。首先梳理设计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 为解决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量激增、应用需求多样、治理成本加剧和安全风险挑战大之间的矛盾,采用先分类后分级、多维分类、明确分级的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管理现状和应用场景的数据分类分级规则。首先梳理设计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4个门类和“3+4”分级模式,给出相应分类、分级方法及示例;其次,将分类分级维度与业务管理维度结合,形成分类分级模型;最后,设计了数据安全管理机制,支持数据资源安全精细化管控。该数据分类分级规则有助于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完善数据管理机制、保障数据安全、促进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和智慧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监测 数据安全 数据分类 数据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舍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丁力行 武孝君 +3 位作者 李金成 周广 杨涵斌 李宇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86,共9页
针对现代鸽舍环境中监控系统不完善、控制因素范围不明确、主要以人工经验控制为主的问题,研究对鸽舍环境中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控制因素设计了一套鸽舍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结果显示:该系统由传感器(RS485)、触控屏、Wi-Fi或局域... 针对现代鸽舍环境中监控系统不完善、控制因素范围不明确、主要以人工经验控制为主的问题,研究对鸽舍环境中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控制因素设计了一套鸽舍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结果显示:该系统由传感器(RS485)、触控屏、Wi-Fi或局域网、云平台组成,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鸽舍环境的调控,实现鸽舍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显示、云平台远程传输记录、预警、自动控制、远程控制、鸽舍线下控制的功能。同时将该系统用于试验鸽的饲养试验,得出在鸽舍中采用智能监控系统时鸽舍环境中温度、相对湿度、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碳浓度及PM1.0、PM2.5和PM10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6.0℃、58.3%、0.01 mg/m^(3)、0.01 mg/m^(3)、424.59 mg/m^(3)、48.40μg/m^(3)、59.93μg/m^(3)、75.96μg/m^(3),光照度平均为16.6 lx,光照时长在16~17 h内,环境各因素均可控制在标准范围;在采用环境智能监控系统时肉鸽日平均采食量为30.6 g,平均日增重3.93 g/只,相对于人工控制分别提高1.80 g、2.96 g,肉鸽死亡率相对人工控制也降低2.5%。研究表明,鸽舍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在实现智能化养殖的同时,可保持鸽舍环境达到标准范围,且能提高肉鸽生长性能,降低养殖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舍 环境监控系统 数据监测 自动调控 云平台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感器部署优化的农业温室环境低功耗监测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庆松 吴文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6-247,共12页
由于农业温室环境的设计模式较为多样,对传感器监测点的部署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导致监测结果准确度不高。为了缓解传感器部署不良的问题,提出基于传感器部署优化的农业温室环境低功耗监测方法。通过在农业温室环境内随机部署传感器监测点... 由于农业温室环境的设计模式较为多样,对传感器监测点的部署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导致监测结果准确度不高。为了缓解传感器部署不良的问题,提出基于传感器部署优化的农业温室环境低功耗监测方法。通过在农业温室环境内随机部署传感器监测点,并结合虚拟势场理论计算相邻传感器之间的虚拟力。建立部署优化的模糊规则,通过多次求解得到传感器部署优化策略。设计传感器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低功耗传输模式,利用传输得到的数据分析相应的农业温室环境状态。经过实践测试可知,应用该方法得到的监测结果与实际值高度一致,准确度较高,满足农业温室环境管理的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温室环境 温室环境监测 低功耗监测 传感器部署优化 传感器 监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火作用下架空输电导线智能监测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炯 缪煦扬 +3 位作者 朱太云 张佳庆 孙韬 何青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4,共7页
山火等灾害严重威胁着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通过在线监测技术实时获取架空输电导线的状态参数,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确保架空输电导线安全、保障电力供应。分析了山火灾害下架空输电导线的监测特点和要求,对测点的分布式布置和监测... 山火等灾害严重威胁着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通过在线监测技术实时获取架空输电导线的状态参数,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确保架空输电导线安全、保障电力供应。分析了山火灾害下架空输电导线的监测特点和要求,对测点的分布式布置和监测数据的无线传输等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了对架空输电导线在山火灾害下的危险点进行有效监测,分析对比了不同监测技术在架空输电导线测点部署中的优缺点,提出合理布置测点、选择先进的通信方式、构建稳定高效的网络结构等优化措施,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快速安全传输。面对山火等灾害的挑战,未来对架空输电导线监测技术的研究应着眼于提高监测系统的有效性及其智能化水平和快速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导线 环境资源 山火灾害 危险点 监测 无线传输 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
10
作者 谷洪 朱杰 +5 位作者 王亮 李春阳 刘佩 陈小红 李元东 唐辉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0,共7页
为研究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运行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影响。2018—2022年连续监测废物库周围的γ辐射剂量率,水中总α、总β活度浓度,气溶胶中总α、总β活度浓度,土壤中γ核素活度浓度,生物样中的γ核素活度浓度,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 为研究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运行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影响。2018—2022年连续监测废物库周围的γ辐射剂量率,水中总α、总β活度浓度,气溶胶中总α、总β活度浓度,土壤中γ核素活度浓度,生物样中的γ核素活度浓度,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废物库γ辐射剂量率为70.1~182.7 nSv/h,水中总α、总β活度浓度分别为≤LLD总α~5.01×10^(-2)、1.76×10^(-1)~5.07×10^(-1)Bq/L,库区周围土壤中^(238)U、^(232)Th、^(226)Ra、^(40)K、^(137)Cs的活度浓度分别为≤LLDU-^(238)~34.8、22.7~36.9、12.3~27.5、369~563、≤LLDCs-^(137)~1.62 Bq/kg,60 Co均低于探测限,库内气溶胶中总α、总β活度浓度分别为2.89×10^(-2)~2.11×10^(-1)、0.918~1.84 Bq/L,库区生物样品中γ核素活度浓度(^(137)Cs、60 Co)的分析结果均低于探测限。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运行可以确保周围环境的辐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放射性废物库 辐射环境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海洋平台基础环境监测方法
11
作者 张超 熊春宝 连思达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7,共6页
针对海洋平台基础海底环境监测人工工作效率低,时间成本高,依赖具有先验知识的技术人员的主观判断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化海洋平台基础环境监测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避免人工主观因素对图像判读的干扰,实现全天候、... 针对海洋平台基础海底环境监测人工工作效率低,时间成本高,依赖具有先验知识的技术人员的主观判断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化海洋平台基础环境监测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避免人工主观因素对图像判读的干扰,实现全天候、自动化、实时的海洋平台基础环境灾害初步预警。首先,通过试验从目前基于深度学习(DL)的主流计算机视觉(CV)算法中筛选出最适合海底三维实时声呐图像分类的基础网络结构。然后,对试验选出的VGG-11算法,使用通道优先卷积注意力(CPCA)模块改进,并通过Grad-CAM热力图验证了CPCA-VGG算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CPCA-VGG算法对海洋平台基础各类环境分类评价指标分别达到了Acc_(Top-1) 97.35%、Acc_(Top-5) 100.00%,平均精确率和平均召回率分别为98.62%、98.44%。该算法能较好地满足对海洋平台基础各类环境的实时监测,以及对灾害进行初步预警的实际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海洋平台 海底环境监测 计算机视觉 深度学习 三维实时声呐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环境声学检测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洋 营笑 +4 位作者 汪照 闫一天 刘益维 曾周末 邓明晰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1-641,838,共12页
极端环境下工程结构的服役安全性与寿命保障问题日益凸显,无损检测与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航空航天、深海装置、能源储运系统等关键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超声导波监检测作为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中的重要手段,因其远距离传播能力强、模态... 极端环境下工程结构的服役安全性与寿命保障问题日益凸显,无损检测与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航空航天、深海装置、能源储运系统等关键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超声导波监检测作为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中的重要手段,因其远距离传播能力强、模态丰富及对损伤敏感性高的特性,已广泛用于结构状态评估。然而,在高温、高压、深冷等极端工况下,导波信号易受到频散特性、模态转换与传感器失效等因素影响,显著制约着超声导波监检测的工程应用。笔者从声学传播理论、极端环境声学传感器与信号处理技术3方面对极端环境下超声导波监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并总结极端环境结构声学监检测技术在模型泛化能力、环境适配性与系统鲁棒性等方面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极端环境 超声导波 多物理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散射角的雷达虚警点云滑窗消除方法研究
13
作者 李洋 孙阿祥 +3 位作者 申文杰 林赟 杜磊 王彦平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8-1189,共12页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4D毫米波雷达因其全天候适应性和抗干扰能力,成为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的关键传感器。然而在隧道等封闭环境中,多径效应引发的虚警点云严重影响了雷达SLAM系统...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4D毫米波雷达因其全天候适应性和抗干扰能力,成为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的关键传感器。然而在隧道等封闭环境中,多径效应引发的虚警点云严重影响了雷达SLAM系统的定位精度与建图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对隧道中的毫米波雷达点云数据特性和散射角特征的规律分析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滑窗动态滤波算法。该方法结合了点云的空间统计特性与邻域密度检测方法剔除离群噪声点云,利用雷达点云粗配准获得先验估计位姿,结合雷达点云俯仰向和方位向的三维散射角特征,实现对真实目标点云数据的区分和聚类。随后使用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拟合隧道墙壁平面并构建隧道墙面模型。通过引入动态滑窗更新策略,利用拟合的隧道墙面模型与先验估计位姿实时更新当前姿态节点到墙面边界距离阈值,使用距离阈值进一步消除隧道空间以外的虚警点云和噪声点云,并在因子图优化框架下完成全局位姿修正与局部地图更新。本研究在真实的隧道环境中采集多个不同场景的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在有效降低虚警点云干扰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定位精度和建图质量,且能在复杂环境中保持较高的稳定性。本研究为提高4D毫米波雷达SLAM在封闭环境中的鲁棒性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和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毫米波雷达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虚警点云滑窗消除 隧道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运维阶段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仕琪 苏栋 +2 位作者 龚浩锋 刘平炜 陈湘生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76,共20页
系统综述数字孪生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运维阶段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首先,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21日发表的847篇学术文献,识别并总结数字孪生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运维管理中的核心技术和应用策略,从技术层面... 系统综述数字孪生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运维阶段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首先,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21日发表的847篇学术文献,识别并总结数字孪生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运维管理中的核心技术和应用策略,从技术层面对核心功能,例如实时数据监测、模型的持续更新、仿真与预测等进行系统总结。然后,探讨数字孪生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结构健康监测与管理、设施监控与管理、能源与环境管理以及灾害评估与应急管理4个主要领域的应用。最后,基于当前技术发展和需求,提出未来研究应集中构建系统性指标体系和开发多模态智能感知技术,以有效提升城市地下空间运维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同时,还需要通过构建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运维性态演变规律和多维度性态智能评估技术研究,实现更为高效和精准的运维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技术 城市地下空间 运维管理 结构监测 设施监管 能源环境 灾害应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基铂涂层电极用于海洋氧化还原电位的长期监测
15
作者 王泽 贾永刚 +1 位作者 徐海波 芦永红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2-110,共9页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高强度、低成本的钛基铂涂层电极,用于海洋环境氧化还原电位(ORP)的长期监测。电极采用热分解-氢还原法制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显示,电极表面均匀致密,存在大量的Ti 3 Pt纳米晶粒,平均粒度约42 nm...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高强度、低成本的钛基铂涂层电极,用于海洋环境氧化还原电位(ORP)的长期监测。电极采用热分解-氢还原法制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显示,电极表面均匀致密,存在大量的Ti 3 Pt纳米晶粒,平均粒度约42 nm,涂层厚度仅2μm,析氢强化寿命证实了这种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具有高强度。对比商品铂电极,电化学开路电位(OCP)和循环伏安(CV)测试表明,涂层电极在标准液中的快速平衡方便现场校验,海水中则平衡建立缓慢(0.5~4 h),使得ORP的半定量评估更为重要。海水中,涂层电极对pH值的Nernst响应灵敏度接近每pH单位-43 mV,温度系数为-2.1 mV·℃^(-1),便于在使用中进行校准。氧浓度会影响到电极表面状态变化和ORP过程的建立,使得绝对电位的比较缺乏基准。海水中浸泡104 d后发现,电极表面氧化膜1~2 d后快速生成并对污染物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涂层电极的电位更易稳定。因此,低铂载量、高强度的涂层电极能够为海洋ORP长期监测提供有效的新型指示电极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电位 钛基铂涂层电极 Ti 3 Pt纳米晶粒 海洋环境 长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海洋牧场环境监测平台结构安全快速评估方法
16
作者 曹宇 甘霖 +2 位作者 王杰 王芳 白勇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0,共16页
为保障海洋牧场环境监测平台服役期间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结构安全实时评估方法。采用三级数字孪生架构实现了监测平台整体应力分布状态快速预报和实时可视化。对比了台风“贝碧嘉”期间监测平台监测点的轴力仿... 为保障海洋牧场环境监测平台服役期间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结构安全实时评估方法。采用三级数字孪生架构实现了监测平台整体应力分布状态快速预报和实时可视化。对比了台风“贝碧嘉”期间监测平台监测点的轴力仿真数据与实海监测数据,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对多个工况的批量前置仿真计算,建立了覆盖监测平台服役期间常见海况下的结构应力场响应数据库;在多个环境参数同时变化的情况下,基于结构响应数据库通过改进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IDW)进行快速预报。结果显示:监测点上轴力、弯矩和空间位移的插值数据与仿真数据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7.62%、11.93%和5.77%,所有2462根结构杆的插值数据与仿真数据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6.24%、7.88%和5.39%。本研究提出的海洋牧场环境监测平台结构安全快速评估方法,为平台服役期间整体应力的实时监测和安全预警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环境监测平台 数字孪生 结构应力场 快速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化水质自动监测的平原河网区汛期水污染特征研究与成因解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薛芮芸 苏营营 +3 位作者 方鹿跃 陈小翠 张永明 刘锐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7,共10页
汛期污染是制约我国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基于2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数据,研究了太湖流域典型平原河网区城市平湖市的河网水质时空变化和汛期污染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锁定重点控制区域,探究不同特征降雨对重点控制区域地表水水质影... 汛期污染是制约我国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基于2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数据,研究了太湖流域典型平原河网区城市平湖市的河网水质时空变化和汛期污染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锁定重点控制区域,探究不同特征降雨对重点控制区域地表水水质影响,并使用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APCS-MLR)结合现场调研解析了重点控制区域汛期污染成因。结果表明:平湖市河网在汛期水质下降明显,东湖及其入/出湖河流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比非汛期高出35.8%~67.9%,溶解氧和总磷(TP)是主要不达标因子。东湖入湖河流平湖塘中段是整个平湖河网汛期水污染控制核心区域,其氨氮和TP浓度受降雨影响大,水质下降后直接影响东湖水质(r=0.464,P<0.01),间接影响各出湖河流水质(r>0.445,P<0.01)。从降雨特征来看,场次降水量对平湖塘氨氮和TP影响最为显著(r>0.695,P<0.01),其次是降雨持续天数和降雨类型(r>0.514,P<0.05),而雨前干旱天数影响不显著(r<0.245)。污染成因解析表明,降雨时段平湖塘氨氮和TP浓度升高,主要与生活污水溢出(贡献率25.7%)、地表径流污染(贡献率24.9%)以及底泥或管网沉积物等未知污染因素(贡献率40.0%)有关,个别泵站设计规模偏小且科学调度不足,导致生活污水溢流排放是最主要的污染途径。研究结果对汛期河网水质提升的精准施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 网格化 水质在线监测 汛期水污染 降雨特征 城市水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B-IoT的肉鸡养殖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18
作者 张东升 王齐 +2 位作者 孙克洲 贺宇 陈长喜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2,128,共6页
为了有效地实时监测肉鸡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子,提高肉鸡健康养殖水平,本文将传感器技术与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技术结合,设计并实现一种肉鸡养殖环境监测系统,使用无线传感器实时监测肉鸡养殖环境中的温... 为了有效地实时监测肉鸡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子,提高肉鸡健康养殖水平,本文将传感器技术与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技术结合,设计并实现一种肉鸡养殖环境监测系统,使用无线传感器实时监测肉鸡养殖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NH 3等环境因子,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运用NB-IoT技术将信息传输至云端服务器。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可实现环境数据查询、绘制环境变化曲线、远程向终端设备下发控制命令等功能。该系统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的优势,操作简便、性能稳定,为养殖户的决策分析提供了有效信息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IoT 肉鸡 养殖环境 监测系统 远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合肥市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监测分析
19
作者 张引 陈丽 +1 位作者 王小红 方刚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5期73-79,共7页
本文以安徽合肥市遥感生态指数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 5和Landsat 8影像为数据源,对绿度指标、湿度指标、干度指标以及热度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构建RSEI模型,动态监测和评估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分析其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上,... 本文以安徽合肥市遥感生态指数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 5和Landsat 8影像为数据源,对绿度指标、湿度指标、干度指标以及热度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构建RSEI模型,动态监测和评估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分析其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上,2001—2021年,研究区RSEI指数总体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趋势。绿度和湿度与生态环境质量呈正相关,而干度和热度与生态环境质量呈负相关。在空间变化上,2001—2011年,RSEI不变区分布较零散,主城区周边的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2011—2016年,西部和北部区域RSEI值上升,南部部分区域RSEI值下降,但其总体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16—2021年,主城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本文为相似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 主成分分析 动态变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研究
20
作者 张玉霞 汤萃文 +2 位作者 郑传贺 苏艳斌 王瑛瑛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5年第1期64-72,共9页
连古城保护区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其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未来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故开展对该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工作,分析其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以便保护区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促进其... 连古城保护区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其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未来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故开展对该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工作,分析其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以便保护区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选取连古城保护区2002-2020年4期LandsatTM/ETM+/OLI时间序列影像为研究数据,耦合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BSI)、热度(LST)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地理探测器对研究区降水、气温、蒸发量等因素对生态环境质量变化驱动力分析。连古城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又下降”,RSEI均值总体下降了约25.35%;从生态质量空间变化分布来看,2002-2020年变差的面积和变好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96.72%和3.28%;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单因子因素,各因子交互作用均呈增强效果,年均气温和蒸发量交互作用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解释力最大。连古城保护区在2002-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驱动力排序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蒸发量>高程>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模型 动态监测 驱动因子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