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ction Research and Control Evaluation of Seam Roof Water Yield Property in Yulin-Hengshan Southern Mining Area 被引量:23
1
作者 方刚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8-102,共5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下江苏省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人才队伍评价及提升对策
2
作者 沈菊琴 尚泽龙 +1 位作者 孙付华 严若菁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4,共9页
为了提升水利工程人才队伍管理水平,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从引进、培养、使用、评价4个方面构建了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人才队伍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某水利工程管理处为案例,运用改进物元可拓模型对其精细化管理人才队伍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 为了提升水利工程人才队伍管理水平,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从引进、培养、使用、评价4个方面构建了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人才队伍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某水利工程管理处为案例,运用改进物元可拓模型对其精细化管理人才队伍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某水利工程管理处精细化管理人才队伍综合评价结果是“良”,引进、培养以及评价3个方面均展现出了较好的成效,人才使用评价结果为“中”,人才使用制度亟待健全。基于案例评价结果提出了优化人才结构、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健全多维评价机制等提升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水利工程 人才队伍 精细化管理 改进物元可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样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数据的COD测定方法
3
作者 郑培超 阮伟 +8 位作者 陈述斌 李海娟 侯艳 李成林 何浩楠 杨琴 王金梅 李彪 郭连波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3-352,共10页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浓度的精准预测在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限于样本量有限以及传统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模型超参数调优计算复杂,紫外-可见(Ultraviolet-Visible,UV-V...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浓度的精准预测在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限于样本量有限以及传统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模型超参数调优计算复杂,紫外-可见(Ultraviolet-Visible,UV-Vis)吸收光谱在COD预测中的精度受到限制。为此,构建了适用于小样本条件的光谱数据优化策略。首先,通过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提取光谱数据关键特征,提升数据处理效率;随后,利用基于梯度惩罚的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Wasserstei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with Gradient Penalty,WGANGP)对关键特征进行数据增强,以缓解样本稀缺并提升模型对非线性关系的建模能力;最后采用牛顿-拉夫逊优化(Newton-Raphson-Based Optimizer,NRBO)实现SVR超参数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长江和嘉陵江水体COD预测中优于传统SVR,R^(2)从0.884 2提升至0.962 48,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36.34%,平均绝对误差(MAE)减少49.54%。该策略为光谱数据建模与水质污染监测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与工程 化学需氧量预测 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牛顿-拉夫逊优化算法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岸过滤在我国农村供水的未来应用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孜瑞 毛德发 +1 位作者 付昆明 李连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4,共6页
农村地区的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近年来,农村地区的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水质也得到明显改善。然而,部分农村地区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现仍面临着水处理设施落后、处理效率不高等问题。为提升农村供水水质总体保障... 农村地区的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近年来,农村地区的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水质也得到明显改善。然而,部分农村地区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现仍面临着水处理设施落后、处理效率不高等问题。为提升农村供水水质总体保障水平,从取水源头着手,探索改善水质的解决方案,提出采用河岸过滤技术作为一种可以进行预处理的源头取水方式,缓解后续水处理环节的压力。河岸过滤是指通过在河流或湖泊周边取水,地表水在穿过含水层介质并与地下水混合的过程中,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既可以净化水质,也可以补充地下水的一种饮用水生产方法。通过对河岸过滤技术的原理和污染物去除机制的深入分析,探讨该技术在我国农村供水领域应用所面临的前景和挑战。河岸过滤技术不仅可以显著降低水源水的浊度,减少有害微生物的含量,还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对NH4+-N和新污染物也有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这在提升农村供水水质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目前河岸过滤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长期运行可能会导致滤层的堵塞,或者也有可能受到极端水文条件的影响,降低其过滤效果等。尽管如此,河岸过滤技术作为一种经济、可行的供水预处理工艺,在提升水处理效率、扩大常规水处理工艺应用范围以及降低消毒副产物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推广,河岸过滤技术有望为解决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开辟新的道路,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健康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过滤 农村供水 水质改善 预处理 饮用水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的邛海水质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方佳卉 徐力刚 +4 位作者 蒋名亮 杨军 李超凡 肖克彦 李国祥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1363,共13页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CWQI)模型进行优化,建立了同时考虑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基于博弈论的改进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ICWQI_(G))模型和考虑权重时间动态的分阶段组合权重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ICWQI_(P))模型,并以邛海作为案...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CWQI)模型进行优化,建立了同时考虑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基于博弈论的改进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ICWQI_(G))模型和考虑权重时间动态的分阶段组合权重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ICWQI_(P))模型,并以邛海作为案例依托,选取2020~2023年不同水期11个样点的水质监测数据,使用ICWQI_(G)和ICWQI_(P)模型科学评估了邛海水质状况,验证了改进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的科学性.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CWQI模型相比,改进后的ICWQI_(G)和ICWQI_(P)模型都考虑了TP超标的因素,评价结果更符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水质情况,并且可以敏锐的识别出更多的污染风险区域与污染程度较严重的水体.ICWQI_(P)采用阶段性权重代替统一权重,能够补偿降水等因素影响的水质指标权重,可以更好地辨识出不同时期影响水质的关键环境变量,得到更准确合理的结果.同时,基于改进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发现,2023年邛海水质劣于2020~2022年,并且邛海水质指标空间差异性显著,西北部湖区的污染程度高于东部和南部湖区.本文改进的ICWQI_(G)和ICWQI_(P)模型在邛海水质评价中表现了更好的合理性,可为邛海水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对其他类似水体的水质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 水质评价 阶段性权重 邛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污水处理系统水质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浩威 陈霖 +4 位作者 李巨峰 晏欣 冉照宽 栾辉 陈春茂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传统水质监测手段耗时长、成本高且数据时效性差,污水处理系统参数反馈和调整周期长,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水质预测技术有重要意义。从大数据收集与处理层面出发,梳理了国内外水质数据收集、清洗策略以及特征... 传统水质监测手段耗时长、成本高且数据时效性差,污水处理系统参数反馈和调整周期长,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水质预测技术有重要意义。从大数据收集与处理层面出发,梳理了国内外水质数据收集、清洗策略以及特征工程等方法的特点和应用状况。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不同类型水质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与特点,统计回归模型、机器学习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都展现出一定的优势,但不同数据集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难以获得普适的预测模型。结合大数据特征和数据集质量,采取合理的数据预处理手段,应用不同类型的预测方法或组合,可以显著提高模型预测准确性。最后综述了现阶段水质预测模型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水质预测模型研究、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预测 特征工程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优化设计盲端扰流器
7
作者 高金良 李坤仪 +6 位作者 王全 齐世华 田园 于景洋 刘仁涛 陈健勋 丁言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42,共8页
针对中国城镇供水管网中存在的盲端支管污染问题,提出安装扰流器的创新解决方案。通过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系统研究扰流器对低雷诺数湍流中盲端支管内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及控制效果,并对其设计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扰流器能够在盲端支管... 针对中国城镇供水管网中存在的盲端支管污染问题,提出安装扰流器的创新解决方案。通过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系统研究扰流器对低雷诺数湍流中盲端支管内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及控制效果,并对其设计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扰流器能够在盲端支管与干管交界处形成空腔结构,显著改变干管来流路径与流动模式,降低盲端支管内旋转强度,减弱掺混效果;扰流器的设计参数包括倾斜角度、高度和宽度,安装位置对控制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倾斜角度为30°、高度较大、宽度更大的扰流器以及安装在干管前缘的位置更能有效抑制污染物向干管扩散。本研究为供水管网水质保障与运营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维护居民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盲端 扰流器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水质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在“蓝色粮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泽华 唐富江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2期46-51,58,共7页
不恰当的高糖、高脂肪、高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比例很容易导致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衡,进而引发多种疾病。益生菌是一类有益微生物,能刺激免疫系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营养吸收。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同样也发挥积极深远影响,其优化水生动... 不恰当的高糖、高脂肪、高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比例很容易导致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衡,进而引发多种疾病。益生菌是一类有益微生物,能刺激免疫系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营养吸收。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同样也发挥积极深远影响,其优化水生动物的肠道生态,增强营养吸收能力,助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降低发病率,还能维持水产动物良好的生存环境,为提高水产品产量和质量作出巨大贡献。该文综述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抵御疾病,提升鱼类免疫能力,促进生长,改善水质等方面的作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对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水产养殖 生长调控 疾病防控 改善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淡水珍珠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9
作者 李金潞 孙明龙 +2 位作者 白志毅 袁屹平 傅百成 《水产学杂志》 2025年第4期67-76,共10页
随着我国渔业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加速发展,新兴技术的应用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尽管如此,淡水珍珠蚌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在国内尚属首次尝试。本研究构建了一种适合淡水珍珠蚌养殖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该养殖系... 随着我国渔业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加速发展,新兴技术的应用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尽管如此,淡水珍珠蚌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在国内尚属首次尝试。本研究构建了一种适合淡水珍珠蚌养殖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该养殖系统主要由珍珠蚌养殖车间、藻类培育系统、水循环处理恒温系统和数字化监测控制系统4个核心模块组成,实现了高密度立体养殖和精准环境控制。通过集成物联网技术,实现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自动调节,确保养殖水体的理化性质和微量元素含量满足珍珠蚌生长的最佳条件。在该系统中,通过优化饵料供给和养殖条件,可显著提升珍珠的品质,高品质淡水珍珠的产出比例达40%,平均粒径10.8 mm,养殖效益显著。与传统淡水珍珠养殖相比,该养殖系统具有主要养殖环境参数可控、养殖管理智能化及节水减排等技术优势,在养殖高端珍珠产品领域具有广阔的产业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养殖 水处理 淡水珍珠 数字化 品质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中直链淀粉合成及其含量提高策略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赛笛 张高阳 +2 位作者 吕欢欢 孙忠科 李成伟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33,共12页
直链淀粉主要由α-1,4-糖苷键连接的D-吡喃葡萄糖单元组成,作为淀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能,在食品、工业和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直链淀粉对植物的品质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遗传特性的植物直链淀粉含量不同,其对籽... 直链淀粉主要由α-1,4-糖苷键连接的D-吡喃葡萄糖单元组成,作为淀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能,在食品、工业和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直链淀粉对植物的品质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遗传特性的植物直链淀粉含量不同,其对籽粒的加工特性以及加工后的淀粉质量、营养组成和食用口感都有重要的影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与生物非生物胁迫相关的抗逆性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提高植物中直链淀粉的含量应成为品质改良以及工业应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直链淀粉的生物合成途径,分析了其合成的遗传调控,并从温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栽培措施等方面探讨了提高直链淀粉含量的策略,同时分析了当前直链淀粉含量提高的挑战和前景,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以推动植物中直链淀粉含量的提高,并促进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淀粉 淀粉代谢 基因工程 植物育种 品质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策略研究
11
作者 胡康 段军波 +2 位作者 邵晓莉 杨雪莹 李红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10-115,共6页
针对南方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COD及氨氮浓度低的问题,该研究通过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十步法”,系统制定了“一厂一策”提质增效方案,通过管网排查、污水直排口整改、外水入侵整治、排水达标单元构建、长效管理措施五大核心举措... 针对南方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COD及氨氮浓度低的问题,该研究通过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十步法”,系统制定了“一厂一策”提质增效方案,通过管网排查、污水直排口整改、外水入侵整治、排水达标单元构建、长效管理措施五大核心举措,构建了“溯源—截污—提质—控源—运维”的全链条综合治理体系,措施实施后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较以往月份水质平均提高了54.8%,氨氮浓度也呈上升趋势,达到了该地市的进水水质要求,提质增效成果已初步实现,为南方地区其他城市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提供了案例支撑和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质增效 外水入侵 长效运维 一厂一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23年安徽省地表水环境质量分析
12
作者 唐萍 孙亚敏 刘阳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69-74,共6页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研究2013—2023年安徽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根据安徽省地表水监测网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近11年安徽省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呈明显改善的趋势。Ⅰ~Ⅲ类优质水质断面的比例相较于10年前提升了22.7百分点,...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研究2013—2023年安徽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根据安徽省地表水监测网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近11年安徽省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呈明显改善的趋势。Ⅰ~Ⅲ类优质水质断面的比例相较于10年前提升了22.7百分点,同时,劣Ⅴ类较差水质断面的比例也下降了9.7百分点。安徽省地表水氨氮和总磷年均浓度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氮年均浓度总体无明显变化趋势。四大流域主要河流优良水质比例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四大流域氨氮和总磷浓度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巢湖流域主要河流污染指标下降最明显。安徽省其他湖库水环境质量整体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他湖库氨氮年均浓度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年均浓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建议应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从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3个方面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环境 水质改善 污染指标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城市黑臭水体水质监测与长效治理机制研究
13
作者 魏国龙 《绿色科技》 2025年第4期123-127,共5页
本文探讨了聊城市黑臭水体的水质监测方法和长效改善机制,旨在评估治理效果并为未来水环境管理提供参考。基于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开的资料总结黑臭水体水质长期监测方案,并分析2019年和2024年的2次典型监测结果,分析长效改善机制... 本文探讨了聊城市黑臭水体的水质监测方法和长效改善机制,旨在评估治理效果并为未来水环境管理提供参考。基于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开的资料总结黑臭水体水质长期监测方案,并分析2019年和2024年的2次典型监测结果,分析长效改善机制。结果表明:聊城市通过综合治理措施有效改善了黑臭水体的水质状况,大部分黑臭水体水质已达标。早期雨污分流工程尚未完全建成时,部分水体氨氮指标曾出现超标现象,但近期监测显示,黑臭水体均已实现了长效久清。指出系统化的治理方案、科学的监测方法和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是黑臭水体治理的关键。建议未来进一步加强水质监测工作和科技研发投入,应对新的挑战并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 水质监测 长效改善机制 聊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脆蜜金橘高效栽培技术
14
作者 臧游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7期117-118,121,共3页
脆蜜金橘因其金黄外观、脆甜风味和高营养价值,市场价值突出,但传统栽培存在坐果率低、裂果多、水肥管理粗放导致产量品质不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脆蜜金橘产业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节水30%~50%、节肥、增产提质、省工等显著优势,涵... 脆蜜金橘因其金黄外观、脆甜风味和高营养价值,市场价值突出,但传统栽培存在坐果率低、裂果多、水肥管理粗放导致产量品质不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脆蜜金橘产业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节水30%~50%、节肥、增产提质、省工等显著优势,涵盖系统构建、精准水肥管理、花果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控及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了解、掌握这些关键技术可实现脆蜜金橘产业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蜜金橘 水肥一体化 增产提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煤炭开发区地下水污染成因分析及防治建议 被引量:5
15
作者 焦华喆 陈曦 +5 位作者 张铁岗 杨柳华 陈新明 HONAKER Rick 马俊伟 余洋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6,共14页
[研究目的]黄河流域内由于煤炭资源开发导致地下水污染严重,从整体角度对流域内重点煤炭开发区地下水进行归纳总结,为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地下水资源改善提供防治建议。[研究方法]从黄河流域战略地位出发,对地下水污染成因和污染模式进... [研究目的]黄河流域内由于煤炭资源开发导致地下水污染严重,从整体角度对流域内重点煤炭开发区地下水进行归纳总结,为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地下水资源改善提供防治建议。[研究方法]从黄河流域战略地位出发,对地下水污染成因和污染模式进行归纳总结。采用改进后的综合水质指数法对流域内九大煤炭基地的地下水进行水质评价。选用主成分分析法赋权指标,并引入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按照WPI分级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通过对黄河流域各重点断面水质评价,得到目前流域内煤炭基地水质结果中Ⅲ、Ⅳ类占比较多,水质较差。分析成因当前流域内存在高矿化度矿井水、酸性矿井水和含特殊组分矿井水污染,同时阐述污染地下水形成的浅层和深层两种污染模式。[结论]对3种矿井水采用相应防治方法,并提出膏体充填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2种防治技术建议,通过应用实际矿山为例,印证污染防治技术能够改善由煤炭开采引发的流域内地下水污染严重的问题,以期研究结果能够对成功推动中国绿色矿山的快速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煤炭开采 水质评价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矿产勘查工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干旱半干旱煤矿区生态环境损伤特征及修复机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彭苏萍 毕银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4,共8页
我国煤炭开发重点已战略西移,实现煤炭资源绿色开采与生态协调发展,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西部煤层大多数埋藏浅、上覆基岩薄、煤层厚,有利于一次采全高大规模井工开采或露天开采。但该地区气候干旱少雨、生态条件脆弱,... 我国煤炭开发重点已战略西移,实现煤炭资源绿色开采与生态协调发展,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西部煤层大多数埋藏浅、上覆基岩薄、煤层厚,有利于一次采全高大规模井工开采或露天开采。但该地区气候干旱少雨、生态条件脆弱,大规模高强度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伤大。由于对开采过程中生态损伤演变机制及采后修复机理尚不清楚,没有成熟的修复理论和方法作指导,成为制约该地区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难题。针对上述难题开展系统研究,认为精准勘测煤炭开采全周期工作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矿区生态演化特征,有助于阐明开采诱致上覆土岩破损机理、水资源散失富集与循环调运规律、生态损伤演变机理和承载力,并揭示采后矿区土岩层、水资源循环、生态自适应机理。采用植物-微生物组合修复方法,初步构建井工和露天矿山人工与自然协同的水-土-生立体耦合修复理论,提出了生态修复机制的新思考,在浅埋深矿区开采形成的裂缝发育犹如农田松土一般,成为生态修复新的契机,促进水-土-生再分配,并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可促进矿区生态环境的正向协同发展,实现西部煤矿脆弱生态区开发“金山银山”,再造“绿水青山”的思维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 煤矿区 精准勘探 生态自修复 涵水-提质-增容协同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老油田化学驱综合治理新方法及工程实践路径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勇 曹绪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1,共9页
针对胜利高含水老油田化学驱在科学、技术、管理、工程四个角度面临的开发矛盾,以渤76块为典型单元,在工程实践中进行具体对策分析,构建了“适、专、快、集”的老油田化学驱综合治理新方法。“适”指在老油田科学开发方式转化上,构建不... 针对胜利高含水老油田化学驱在科学、技术、管理、工程四个角度面临的开发矛盾,以渤76块为典型单元,在工程实践中进行具体对策分析,构建了“适、专、快、集”的老油田化学驱综合治理新方法。“适”指在老油田科学开发方式转化上,构建不同油藏类型老油田化学驱最佳介入时机模型,提出了在含水率相对较低的阶段,是适合化学驱的有利时机,高效开发方式需“适”介入。“专”指在老油田开发技术应用上,改变传统聚合物先溶解后注入的开发思路,研制可控相转化聚合物,使聚合物先注入后溶解,解决炮眼剪切降解的难题,提高油水流度控制能力,老油田开发矛盾需“专”治理。“快”指在老油田综合管理模式上,改变传统方式,即矿场提问题、研究院设计方案、化工厂生产驱油剂的“串联”管理模式,提出充分发挥矿场、研究院、生产厂三方优势的“并联”管理模式,形成针对单一油藏的产品工业化工艺包以及产业化落地方案,老油田开发技术实现“快”转化。“集”指在老油田工程应用实践上,打破老油田化学驱地面大规模建站的工程工艺模式,采用集约化撬装配注设备,实现老油田化学驱的集约快速配注,老油田工程工艺实现“集”应用。运用上述方法,在胜利油田渤76块综合含水率上升初期,实施由水驱转为可控相转化聚合物驱,实施后一年即见到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单井日产油水平增加8.6t/d,综合含水率降低3.1%,验证了综合治理模式的可行性,为高含水老油田化学驱高效开发提供了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老油田 高质量发展 综合治理新方法 提高采收率 工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发动机声品质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旭 梁兴雨 代鹏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7,共9页
为建立发动机辐射噪声品质深度学习预测模型,搭建试验台架采集发动机辐射噪声,计算噪声信号心理学客观参数并进行主观评价试验。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提取信号特征,引入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 为建立发动机辐射噪声品质深度学习预测模型,搭建试验台架采集发动机辐射噪声,计算噪声信号心理学客观参数并进行主观评价试验。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提取信号特征,引入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LSTM)模型捕获信号长期依赖信息,利用注意力(Attention)机制使模型自动学习关键特征信息。以心理学客观参数为输入,主观评价得分为输出,建立CNN-LSTM-Attention声品质预测模型,引入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mproved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ISSA)优化模型超参数,提高预测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ISSA-CNN-LSTM-Attention模型对发动机声品质具有良好的训练性能和预测能力,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88、0.981,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204、0.241。该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客观评价参数与主观满意度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为发动机声品质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声品质 预测模型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的水质模型多参数反演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杨 杨德铭 +1 位作者 罗诗琦 张志鸿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109,116,共9页
水质模型参数取值对模型的模拟精度影响很大,为提高BOD-DO水质模型参数反演精度,首先在DobbinsCamp BOD-DO水质模型的基础上,以BOD和DO浓度计算值与实测值之差的加权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了Dobbins-Camp BOD-DO水质多参数反演模型... 水质模型参数取值对模型的模拟精度影响很大,为提高BOD-DO水质模型参数反演精度,首先在DobbinsCamp BOD-DO水质模型的基础上,以BOD和DO浓度计算值与实测值之差的加权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了Dobbins-Camp BOD-DO水质多参数反演模型;然后针对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求解精度低、稳定性不足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引入Sine混沌映射和对立学习、转移概率以及差分变异3个策略,分别从提高初始种群多样性、扩大搜索空间以及增强种群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三方面对SSA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多策略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Multi-strategy Improved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MISSA),并将其应用于Dobbins-Camp BOD-DO水质多参数反演模型的求解;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将得到的反演结果与SSA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四种优化算法进行对比,并探讨了参数初值选取和观测噪声水平对反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ISSA算法的计算性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中的4种算法,且能显著降低初值选取对BOD-DO水质模型参数反演结果的影响,当观测数据的噪声水平不超过5%时,MISSA算法可有效提高反演结果的稳定性。该结果验证了MISSA算法在反演Dobbins-Camp BOD-DO水质模型参数的有效性,为水质模型参数求解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D-DO水质模型 参数反演 多策略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 初值选取 观测噪声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GRU的淮河流域水质预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静 李海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6-387,共12页
水质指标具有多元相关性、时序性和非线性的特点,为有效预测河流水质变化,针对水质数据存在缺失和异常的问题,提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门控循环单元(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ated Recurrent Unit, GRA-GRU)的水质预测模型。以淮河流域... 水质指标具有多元相关性、时序性和非线性的特点,为有效预测河流水质变化,针对水质数据存在缺失和异常的问题,提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门控循环单元(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ated Recurrent Unit, GRA-GRU)的水质预测模型。以淮河流域水质数据为样本,使用线性插值修补缺失数据和剔除的异常数据。使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不同水质指标间的相关性,选择高相关性的水质指标以确定输入变量,并使用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 GRU)预测不同的水质指标。将GRA-GRU的预测结果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LSTM)、GRU及灰色关联分析-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Grey Relational Analysis-Long Short Term Memory, GRA-LST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GRA-GRU在不同水质指标预测上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有效降低预测误差。其中,与其他模型相比,GRA-GRU预测的化学需氧量在均方根误差上分别降低了3.617%、0.681%、0.478%、1.505%和0.4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淮河 线性插值 灰色关联分析 门控循环单元 水质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