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细胞中调控ezrin基因基本转录活性的顺式作用元件及转录因子的鉴定 被引量:5
1
作者 高书颖 李恩民 +4 位作者 孟令英 崔磊 袁华敏 杜则澎 许丽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8-296,共9页
研究发现,质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而且Ezrin的表达上调与肿瘤细胞的移动侵袭相关,但是调控ezrin基因转录的分子机制却不清楚.为了探明ezrin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以肺癌细胞A549为材料,首先采用双荧光素酶... 研究发现,质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而且Ezrin的表达上调与肿瘤细胞的移动侵袭相关,但是调控ezrin基因转录的分子机制却不清楚.为了探明ezrin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以肺癌细胞A549为材料,首先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检测ezrin基因5′侧翼嵌套缺失序列和位点突变序列的转录活性,鉴定肺癌细胞中ezrin基因的基本启动子区以及关键的顺式作用元件Sp1结合位点(-75/-69)和AP-1结合位点(-64/-58).其次,利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证明,肺癌细胞核蛋白提取物能够与ezrin基因含有关键顺式作用元件的DNA序列结合,形成DNA-核蛋白复合物,而且Sp1结合位点和AP-1结合位点与重组蛋白rhSp1和rhAP-1的结合具有位点特异性.最后,利用瞬时转染实验证实,转录因子Sp1和AP-1(由c-Jun和c-Fos组成的异源二聚体)分别通过Sp1结合位点和AP-1结合位点,增强ezrin基因基本转录活性,而且,过表达转录因子Sp1、c-Jun或c-Fos上调了Ezrin蛋白表达.研究确定,肺癌细胞中调控ezrin基因基本转录活性的关键顺式作用元件是Sp1结合位点(-75/-69)和AP-1结合位点(-64/-58),与之作用的转录因子Sp1和AP-1对于ezrin基因的转录激活作用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ZRIN基因 转录调控元件 转录因子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 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NF-κ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 mRNA表达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丁鹤林 王佑民 +4 位作者 徐明彤 陈黎红 张少玲 黎锋 傅祖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20-1025,共6页
目的 研究抑制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脏TGF β1mRNA表达影响。 方法 纯种♂Wistar大鼠分为 3组 :A组为正常对照组 (11只 ) ,B组为糖尿病大鼠未干预组 (11只 ) ,C组为糖尿病大鼠PDTC(NF κB活性抑制剂 )干预组 (9只 )... 目的 研究抑制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脏TGF β1mRNA表达影响。 方法 纯种♂Wistar大鼠分为 3组 :A组为正常对照组 (11只 ) ,B组为糖尿病大鼠未干预组 (11只 ) ,C组为糖尿病大鼠PDTC(NF κB活性抑制剂 )干预组 (9只 )。饲养 18wk后取出肾脏 :以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技术检测肾组织NF κB活性 ,透射电镜检测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及系膜基质密度 (系膜基质面积 /系膜面积 ) ,RT PCR检测TGF β1mRNA表达。酶免疫分析法检测 2 4h尿白蛋白排泄 (UAE)。结果 肾组织NF κB活性在B组大鼠肾组织 (1 85± 0 5 4× 10 6)显著高于A组 (0 0 7± 0 11×10 6,P <0 0 1) ,C组 (0 2 5± 0 2 5× 10 6)显著低于B组 (P <0 0 1)。B组与A组比较 ,UAE (2 18± 1 98mgvs 0 4 1± 0 4 7mg,P <0 0 1)、肾小球基底膜厚度 (5 31 6± 10 7 6nmvs 312 4±2 5 4nm ,P <0 0 1)及系膜基质密度 (5 6 4 1± 6 78vs 33 95±5 2 2 ,P <0 0 1)均显著增高 ;C组大鼠UAE(0 5 6± 0 72 )mg、肾小球基底膜厚度 (315 8± 2 1 4 )nm及系膜基质密度 (37 97±7 37)均显著低于B组 (均P <0 0 1)。肾组织TGF β1mR NA表达在B组大鼠 (0 5 3± 0 2 0 )显著高于A组 (0 2 6±0 13,P <0 0 1) ,C组 (0 2 9± 0 10 )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核因子-ΚB TGF-Β1 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 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癌中NF-κBDNA结合活性的意义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春宝 梁军 高宗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938-940,共3页
目的:观察在肺癌组织中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的DNA结合活性,探讨其在肺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EMSA)同位素放射自显影的方法分别检测有随访资料的87例肺癌组织中NF... 目的:观察在肺癌组织中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的DNA结合活性,探讨其在肺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EMSA)同位素放射自显影的方法分别检测有随访资料的87例肺癌组织中NF-κ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NF-κBDNA结合活性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于其它病理类型,在低分化肺癌组织中结合活性较高,在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中结合活性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P<0.05)。结论:NF-κB的DNA结合活性与肺癌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KB 肺癌 电泳迁移率 放射自显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脱水应答元件(DRE)结合蛋白GhDBP1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DNA结合活性(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波 刘进元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7-253,共7页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生产和产量要受到干旱、低温和高盐等环境胁迫的影响,因此提高棉花对这些胁迫的抗性非常重要.脱水应答元件(DRE-dehydrationresponsiveelement)结合蛋白(DBP)在调节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抗性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生产和产量要受到干旱、低温和高盐等环境胁迫的影响,因此提高棉花对这些胁迫的抗性非常重要.脱水应答元件(DRE-dehydrationresponsiveelement)结合蛋白(DBP)在调节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抗性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过量表达DBP类基因的转基因植株能够很好抵抗这些环境胁迫,所以研究棉花中此类DRE元件结合蛋白对棉花生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以前的工作中,从棉花中分离一个DBP基因,命名为GhDBP1并在转录水平上分析它在棉花植株中的表达特征.在研究中,报道了GhDBP1的原核表达、纯化和它的DNA结合特性.GhDBP1基因的编码区用PCR技术扩增出来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并转化到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中.经过IPTG诱导,GhDBP1融合蛋白在BL21(DE3)菌株中成功进行表达.利用Ni-NTA亲和层析技术得到了纯化的融合蛋白.在非同位素的凝胶滞留实验中,纯化的GhDBP1融合蛋白能够结合到含有DRE元件的DNA片段上.另外,用SWISS-MODEL软件对GhDBP1蛋白的DNA结合区的三维结构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模拟的结果显示,GhDBP1蛋白的DNA结合区的主链结构和折叠模式与已知的拟南芥GCC盒结合蛋白AtERF1的DNA结合区结构很相似.这些结果显示了GhDBP1是一个脱水应答元件(DRE)结合的转录因子,并可能运用与AtERF1的DNA结合区相似的结构和它的目标序列脱水应答元件(DRE)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DRE结合蛋白 原核表达 纯化 凝胶滞留(emsa) 同源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乙烯信号转录因子LeERF2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纯化
5
作者 张红星 朱本忠 +5 位作者 谢远宏 张文 杨祥龙 尹胜 李欣 罗云波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6-550,共5页
从破色期番茄果实中提取了总RNA,用RT-PCR方法从中克隆到了627bp全长LeERF2基因。测序结果分析表明,该LeERF2基因序列与已发表序列的同源性为100%。将LeERF2基因亚克隆至载体pET-30a上,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LeERF2,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 从破色期番茄果实中提取了总RNA,用RT-PCR方法从中克隆到了627bp全长LeERF2基因。测序结果分析表明,该LeERF2基因序列与已发表序列的同源性为100%。将LeERF2基因亚克隆至载体pET-30a上,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LeERF2,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蛋白质诱导表达的温度为37℃,诱导剂IPTG浓度为1mmol/L,诱导时间为3h,LeERF2表达蛋白在细菌沉淀中约占菌体总蛋白的58%。应用Ni-NTA亲和层纯化回收的LeERF2表达蛋白的纯度为99%。银染凝胶阻滞实验表明,LeERF2蛋白能与含有GCC盒的逆境相关的几丁质酶启动子基因TLBP1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乙烯 LeERF2 原核蛋白表达 凝胶阻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核因子-kB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MT3-MMP mRNA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吴文 丁鹤林 +2 位作者 陈黎红 徐明彤 傅祖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277,315,共6页
【目的】研究抑制NF鄄资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膜3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T3鄄MM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纯种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11只),B组为糖尿病大鼠未干预组(11只),C组为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PDTC,NF鄄资B活性... 【目的】研究抑制NF鄄资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膜3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T3鄄MM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纯种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11只),B组为糖尿病大鼠未干预组(11只),C组为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PDTC,NF鄄资B活性抑制剂)干预组(9只)。以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大鼠饲养18周后取出肾脏,以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技术检测NF鄄资B活性,RT鄄PCR检测MT3鄄MMPmRNA表达,以透射电镜检测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及系膜基质密度,并收集24h尿检测尿白蛋白排泄(UAE)。【结果】NF鄄资B活性在B组大鼠肾组织(1.85±0.54)×106明显高于A组(0.07±0.11)×106,P<0.01,C组(0.25±0.25)×106明显低于B组,P<0.01。肾组织MT3鄄MMPmRNA表达B组大鼠(1.37±0.96)明显高于A组(0.75±0.34),P<0.01,C组(0.75±0.36)明显低于B组(P<0.01)。与A组大鼠比较,肾小球基底膜厚度(531.6±107.6)nmvs(312.4±25.4)nm,P<0.01)及系膜基质密度(56.41±6.78)vs(33.95±5.22),P<0.01,均显著增高,C组肾小球基底膜厚度(315.8±21.4)nm及系膜基质密度(37.97±7.37)均显著低于B组,均P<0.01。UAE在B组大鼠(2.18±1.98)显著高于A组(0.41±0.47),P<0.05,以及C组(0.56±0.72),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组织NF鄄资B活性及MT3鄄MMPmRNA表达增加,抑制NF鄄资B活性可使肾组织MT3鄄MMPmRNA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核因子-ΚB 糖尿病 大鼠 肾组织 MT3-MMP MRNA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类转录因子与DNA互作的研究方法
7
作者 孙婴宁 王维禹 +3 位作者 贾炳豪 盛和宇 于志丹 王宁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51-55,共5页
在禽类生长发育中,基因的适时适量表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转录因子与DNA的互作,对认识禽类生长发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了禽类常用的转录因子与DNA互作研究方法,其中:生物信息学预测结合位点有助于针对性的开展后续研究;... 在禽类生长发育中,基因的适时适量表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转录因子与DNA的互作,对认识禽类生长发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了禽类常用的转录因子与DNA互作研究方法,其中:生物信息学预测结合位点有助于针对性的开展后续研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能够分别从体外和体内验证转录因子与DNA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可以鉴定对转录活性的影响。综合运用上述方法可有效开展转录因子-DNA互作研究,有助于揭示禽类生长发育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DNA 生物信息学预测 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胸苷酸合成酶与自身mRNA的相互作用
8
作者 宋春霞 牛荣丽 +2 位作者 杜长青 杨少丽 林秀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21-1326,共6页
斑马鱼(zebrafish,Danio rerio)是生物学领域中公认的研究脊椎类生物的模式生物.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是DNA从头合成的限速酶,多年来一直作为肿瘤化疗的重要靶酶.前期的研究表明,人和大肠杆菌中TS能与自身的mRNA结合,... 斑马鱼(zebrafish,Danio rerio)是生物学领域中公认的研究脊椎类生物的模式生物.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是DNA从头合成的限速酶,多年来一直作为肿瘤化疗的重要靶酶.前期的研究表明,人和大肠杆菌中TS能与自身的mRNA结合,在翻译水平上具有反馈抑制自调控现象.斑马鱼作为药物模型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研究领域,为了探讨斑马鱼的胸苷酸合成酶的调控规律,以及与人TS的相关性,利用原核表达,纯化获得高均一性斑马鱼TS蛋白,采用凝胶迁移研究了TS和其mRNA的体外结合,采用免疫共沉淀:RT-PCR技术研究了它们在体内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斑马鱼的TS在体内外均与自身的mRNA存在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研究说明,斑马鱼和人的TS具有高度生物学过程相关性,为构建斑马鱼抗肿瘤药理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胸苷酸合成酶 凝胶迁移(emsa) 蛋白质和RNA相互作用 免疫共沉淀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Ets-1与β1,3-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启动子结合活性分析(英文)
9
作者 仇灏 徐正荣 +3 位作者 邵雪君 周迎会 徐岚 吴士良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5,共5页
β1,3-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2,-8(β3GnT-2,β3GnT-8)共同参与多聚N-乙酰氨基乳糖([Galβ1→4GlcNAcβ1→3]n)的合成,从而使得细胞表面的相应糖链结构延长进而影响细胞的恶性转化.已有研究表明,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HL-6... β1,3-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2,-8(β3GnT-2,β3GnT-8)共同参与多聚N-乙酰氨基乳糖([Galβ1→4GlcNAcβ1→3]n)的合成,从而使得细胞表面的相应糖链结构延长进而影响细胞的恶性转化.已有研究表明,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分化过程中β3GnT-2,-8的表达上调,但其分子机制不明.本文旨在探讨ATRA诱导HL-60分化过程中,转录因子Ets-1对β3GnT-2,-8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采用10-6mol/L ATRA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向粒系分化,RT-PCR检测到细胞中Ets-1的表达明显增加;进一步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结合电泳迁移率变动实验(EMSA)检测证实,有活化的Ets-1结合至β3GnT-2/-8基因调控区.以上结果表明,转录因子Ets-1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分化过程中β3GnT-2,-8基因有表达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ETS-1 β1 3-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 HL-60细胞系 全反式维甲酸(ATRA)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 电泳迁移率变动实验(em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造地高辛标记DNA和检测试剂盒用于凝胶阻滞实验的新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祁小廷 柴小清 +1 位作者 刘靖 柴团耀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1-725,共5页
凝胶阻滞实验(gel retardation),又称为电泳迁移率变动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是研究蛋白和DNA相互作用的一种技术。传统的32P标记探针的凝胶阻滞实验,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然而也有接触危险性的放射性同位素且... 凝胶阻滞实验(gel retardation),又称为电泳迁移率变动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是研究蛋白和DNA相互作用的一种技术。传统的32P标记探针的凝胶阻滞实验,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然而也有接触危险性的放射性同位素且不容易定量分析的缺点。最近利用非放射性标记的凝胶阻滞实验,已有很多成功的报道,该方法快捷,安全,灵活,但非放射性标记探针的凝胶阻滞试剂盒的费用却很高。在论文中,我们提供了一种改造地高辛标记DNA和检测试剂盒用于凝胶阻滞实验的新方法。首先将双链DNA探针末端引入EcoRⅠ粘性末端以便进行3′末端标记,然后利用价格比较便宜的地高辛标记DNA和检测试剂盒(DIG High Prime DNA Labeling andDetection Starter KitⅡ,Rohe)进行探针标记和凝胶阻滞信号检测。经过多次实验参数的摸索,最终得到了成功的结果,为利用地高辛标记DNA和检测试剂盒进行凝胶阻滞实验提供了成功的例子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阻滞实验 地高辛 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细胞癌相关基因LAPTM4β启动子结构及SP1结合活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薛世林 张青云 周柔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50,共6页
研究在溶酶体相关4次跨膜蛋白(lysosomeassociatedproteintransmembrane4beta,LAPTM4β)基因启动子区起重要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为进一步揭示LAPTM4β在肝癌高表达的机制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报告基因重组体转染肝癌相关细胞系HepG2细胞和... 研究在溶酶体相关4次跨膜蛋白(lysosomeassociatedproteintransmembrane4beta,LAPTM4β)基因启动子区起重要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为进一步揭示LAPTM4β在肝癌高表达的机制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报告基因重组体转染肝癌相关细胞系HepG2细胞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的方法,确定LAPTM4β的核心启动子区,然后应用凝胶阻滞电泳的方法验证在LAPTM4β核心启动子区起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及其特异性.LAPTM4β基因6种不同长度的启动子报告基因重组体,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荧光素酶活性比较发现,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558bp的一段DNA(PF3)的启动活性最强,表明在这段序列中存在着重要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通过检索Object-orientedTranscriptionFactorsDatabase数据库发现,此段启动子序列中含有多种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其中包括1个SP1结合位点.应用凝胶阻滞电泳(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的方法,证明人肝细胞癌细胞系HepG2及SMMC7721细胞核提取物均能与包含SP1结合位点的寡核苷酸探针结合,并且这种结合可以被相应50倍或者100倍非标记探针竞争抑制.以上结果表明,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558bp的一段DNA(PF3)是LAPTM4β基因的核心启动子;而核心启动子序列中的转录因子SP1结合位点具有与肝癌相关细胞系的细胞核蛋白结合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TM4β 核心启动子 凝胶阻滞电泳 转录因子S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快速鉴定蛋白与靶DNA结合位点的方法
12
作者 朱明 魏伟 +4 位作者 陈明 张宪省 徐兆师 李连城 马有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67-2172,共6页
DREB转录因子在植物逆境胁迫响应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传统的DNA酶I足迹法应用同位素标记DNA,采用序列胶分离DNaseI酶切片段,操作较复杂,分辨率较低,不适用于高通量的样品检测。为阐明植物体内DREB转... DREB转录因子在植物逆境胁迫响应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传统的DNA酶I足迹法应用同位素标记DNA,采用序列胶分离DNaseI酶切片段,操作较复杂,分辨率较低,不适用于高通量的样品检测。为阐明植物体内DREB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改进的DNA酶I足迹法(DNase I foot-printing)结合凝胶阻滞法(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assay,EMSA),选用荧光色素代替同位素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代替序列胶检测DNaseI酶切片段,判定GmMYB1蛋白与GmDREB3启动子DNA结合的区域。采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GmDREB3启动子DNA验证以上结果。同时,在判定的GmMYB1结合区域的基础上,选择可能的DNA结合元件与GmMYB1进行EMSA试验,证明GmMYB1可以与相应元件结合。该方法比传统的DNA酶I足迹法快速、简便、准确并可靠,作为一种高通量的鉴定方法可用于大规模鉴定蛋白质的DNA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酶I足迹法 emsa 毛细管电泳 蛋白与DNA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促进小鼠F9细胞中STAT1的反式激活作用
13
作者 吴海波 吴勇延 +3 位作者 郜原 杜娟 艾志营 郭泽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2-358,共7页
维甲酸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诱导体外胚胎干细胞的分化,但作用机制的不明使其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因此,更多更全面地了解维甲酸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1和STAT3)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免疫荧光染色... 维甲酸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诱导体外胚胎干细胞的分化,但作用机制的不明使其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因此,更多更全面地了解维甲酸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1和STAT3)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电泳迁移率实验以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证明,维甲酸诱导可以激活转录因子STAT1促使其进入细胞核,并且增强STAT1蛋白与靶基因启动子的结合能力,从而发挥基因表达调控作用.本文结合后续的STAT1功能分析,试图建立起一种"维甲酸-转录因子-靶基因"的研究模式,有助于维甲酸作用机制的全面、系统的研究.这为临床上使用维甲酸作为抗肿瘤药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胚胎干细胞多能性调控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1 STAT3) 维甲酸 免疫荧光 电泳迁移率试验 超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