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Downstream Flow on Conduction Phase of Coaxial Plasma Opening Switch
1
作者 徐翔 于友年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28-432,共5页
Plasma behaviour and the scaling relations in a coaxial plasma opening switch (POS) using hydrogen plasma are studied self-consistently based on the two-dimensional magnetohydrodynamic (MHD) equations in conjuncti... Plasma behaviour and the scaling relations in a coaxial plasma opening switch (POS) using hydrogen plasma are studied self-consistently based on the two-dimensional magnetohydrodynamic (MHD) equation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generalized Ohm's law. The vacuum region on the right of POS is included in the model and the influence of downstream flow on the conduction characteristics is discussed. It is found that with the penetration of magnetic field, the pure hydrogen plasma is pushed downstream significantly; and POS still conducts current after the magnetic field arrives at the load edge of PO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a multispecies POS. It is because that the noticeable downstream plasma in the pure hydrogen POS may continue to conduct the current, while in the multispecies POS, the downstream plasma is unimportant so that the conduction phase ends soon after the magnetic field reaches the load edge. The scaling relation obtained from the simulations including the downstream reg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opening switch downstream flow magnetohydrodynamic (MHD)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nergy Balance of Plasma in a Coaxial Plasma Opening Switch
2
作者 徐翔 王友年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56-660,共5页
The two-dimensional energy balance in a coaxial plasma opening switch (POS)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single-fluid magnetohydrodynarnic (MHD) equations coupled with the generalized Ohm's law. The energy transfers b... The two-dimensional energy balance in a coaxial plasma opening switch (POS)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single-fluid magnetohydrodynarnic (MHD) equations coupled with the generalized Ohm's law. The energy transfers between the plasma and the magnetic field are considered during the penetration of the magnetic field as the Ohmic heating is included in the energy-balance equation. The focus is on the energy partition between the magnetic-field energy and the dissipated magnetic-field energy in a high-density POS with different rise-in-time electric currents at the generator boundary. The simulation code is tested in two cases: the constant-in-time current case and the linear rise-in-time current case. For the sinusoidally rise-in-time current similar to that of the experiments, it is shown that at the end of the conduction phase the dissipated magnetic-field energy is 36.5% of the input electromagnetic energy,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opening switch energy balance magnetohydrodynamic (MHD)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Cathode Materials on Opening Performance of Plasma Opening Switch
3
作者 孙凤举 曾正中 +2 位作者 邱毓昌 邱爱慈 曾江涛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73-277,共5页
Experi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a plasma opening switch (POS) test-b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cathode materials made of aluminum, stainless steel, molybdenum and tungsten on opening performance for conduct... Experi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a plasma opening switch (POS) test-b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cathode materials made of aluminum, stainless steel, molybdenum and tungsten on opening performance for conduction time up to 3 microseconds, conduction current up to 100 kA. Remarkaly different opening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shown for these materials,with tungsten being of the best opening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uence of Cathode Materials on opening Performance of Plasma opening swit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改进级联模型预测控制
4
作者 高锋阳 吴银波 +4 位作者 徐昊 史志龙 岳文瀚 孙伟 王高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4-1265,共12页
为降低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开关频率和控制系统对电机参数依赖性,提出一种基于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Adaline)可调参数改进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针对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 为降低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开关频率和控制系统对电机参数依赖性,提出一种基于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Adaline)可调参数改进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针对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造成开关频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剔除高开关频率和高共模电压的电压矢量,优化备选电压矢量范围,对剩余电压矢量根据其对q轴电流作用效果分组组合寻优和分配作用时间;基于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改进PI控制器,使得改进PI控制器兼顾快速性与超调;然后,分析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模型预测控制参数变化特性,构建系统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参数辨识模型,对电机参数分步辨识,形成参数可调节级联模型预测控制;最后,对所提策略和三矢量级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进行稳态和动态半实物测试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对转矩脉动、零轴电流、总谐波畸变率、开关频率、调速超调都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避免了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的多目标代价函数中权重系数整定和参数辨识模型构建欠秩问题,对系统的控制性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将共母线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传动系统应用于机车牵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绕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 变步长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 级联模型预测 转矩脉动 零轴电流 参数分步辨识 开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CLLC谐振变换器开关管开路故障特性分析
5
作者 刘洋 赵鲁 +3 位作者 马呈瑶 殷振环 马驰 董侃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1-539,共9页
为研究双向CLLC谐振变换器发生开关管开路故障特性,首先介绍双向谐振变换器CLLC的拓扑与基本原理,分析开关管开路故障后暂态特性6种模态及稳态特性4种故障模式的特点,并利用模态分析法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对CLLC变换器故障后的电压增... 为研究双向CLLC谐振变换器发生开关管开路故障特性,首先介绍双向谐振变换器CLLC的拓扑与基本原理,分析开关管开路故障后暂态特性6种模态及稳态特性4种故障模式的特点,并利用模态分析法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对CLLC变换器故障后的电压增益、谐振电流应力与谐振电容电压应力进行研究,并与DBSRC变换器发生开关管开路故障时的故障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故障特性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CLLC谐振变换器 开关管开路故障 谐振电流应力 谐振电容电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enFlow交换机协议一致性测试集模型研究
6
作者 曾帅 殷志坚 《电信网技术》 2016年第5期67-69,共3页
针对当前的Open Flow交换机协议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两个Open Flow交换机协议一致性测试的测试集模型。
关键词 open Flow交换机 一致性测试 测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开关频率多相大容量推进系统直接离散电流调节器性能优化
7
作者 郭城 胡亮灯 +2 位作者 鲁斌 裘呈熠 龙齐杰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37,共7页
多相开绕组推进系统受限于大功率开关器件结温以及开关损耗限制,其开关频率低、数字控制延时大,降低了推进系统高转速运行性能。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引入了直接离散电流调节器,并将其与传统离散调节器的设计过程及性能进行了理论对比分析... 多相开绕组推进系统受限于大功率开关器件结温以及开关损耗限制,其开关频率低、数字控制延时大,降低了推进系统高转速运行性能。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引入了直接离散电流调节器,并将其与传统离散调节器的设计过程及性能进行了理论对比分析;然后,结合建立的十二相开绕组感应电机数学及仿真模型,在转速大范围变化及负载突变等工况下对两种调节器闭环控制性能进行了对比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直接离散电流调节器的闭环控制性能,尤其在负载突变下明显优于传统的离散调节器;最后,基于三电平十二相开绕组感应电机试验平台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该研究结果为低开关频率推进系统闭环控制性能优化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开绕组电机 复矢量调节器 数字控制延时 低开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源同期切换与开路转换兼容控制系统设计
8
作者 陈又银 《现代建筑电气》 2024年第5期26-32,共7页
设计了一种双电源同期切换与开路转换兼容控制系统,以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该系统中,采用同期切换与开路转换并存的兼容控制电路,以实现对不同配电要求的适应和兼容,从而提高供电系统的灵活性和适用性。试验结果验证了兼... 设计了一种双电源同期切换与开路转换兼容控制系统,以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该系统中,采用同期切换与开路转换并存的兼容控制电路,以实现对不同配电要求的适应和兼容,从而提高供电系统的灵活性和适用性。试验结果验证了兼容控制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产品的设计实现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源 同期切换 开路转换 电气闭锁 单片机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0 MW发电厂厂用电零序保护越级跳闸原因分析及处理
9
作者 雷振山 郭海骏 +2 位作者 杨勇 康振华 朱佳 《能源科技》 2024年第5期58-61,73,共5页
国能驻马店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驻马店公司)1号机组厂变A分支零序过流动作跳闸,厂用电快切装置闭锁切换,导致6 kV IA段母线失电。对机组跳机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全新的6 kV厂用电设备微机综合保护装置校验及开关实际分闸时间测定方... 国能驻马店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驻马店公司)1号机组厂变A分支零序过流动作跳闸,厂用电快切装置闭锁切换,导致6 kV IA段母线失电。对机组跳机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全新的6 kV厂用电设备微机综合保护装置校验及开关实际分闸时间测定方法,对分析保护时限配合以及实际厂用电保护定值整定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序过流 闭锁切换 实际分闸时间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断路开关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苏建仓 丁永忠 +3 位作者 宋志敏 丁臻捷 刘国治 刘纯亮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49-953,共5页
 介绍了半导体断路开关(SOS)特性参数测试平台和测试方法,并对半导体断路开关的截断阻抗、截断时间、电压增益、输出脉冲半高宽以及能量传递效率等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正、反向泵浦时间是影响半导体断路开关特性的最主要因...  介绍了半导体断路开关(SOS)特性参数测试平台和测试方法,并对半导体断路开关的截断阻抗、截断时间、电压增益、输出脉冲半高宽以及能量传递效率等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正、反向泵浦时间是影响半导体断路开关特性的最主要因素。实验获得了截断时间、电压增益和能量传递效率与正、反向泵浦时间的依赖关系以及SOS截断过程中的阻抗变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断路开关 脉冲功率 能量传递效率 脉冲功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断路开关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锋 苏建仓 +2 位作者 李永东 刘纯亮 孙鉴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93-1896,共4页
为了研究半导体断路开关(SOS)的截断过程及其在脉冲功率系统中的工作特性,建立了半导体断路开关的电流控制模型,对p+-p-n-n+掺杂结构的半导体断路开关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p+-p-n-n+型半导体断路开关在正、反向泵浦... 为了研究半导体断路开关(SOS)的截断过程及其在脉冲功率系统中的工作特性,建立了半导体断路开关的电流控制模型,对p+-p-n-n+掺杂结构的半导体断路开关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p+-p-n-n+型半导体断路开关在正、反向泵浦过程中的载流子及电场分布,并获得了电流截断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半导体断路开关的截断过程首先发生在p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断路开关 电流截断效应 脉冲功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导体断路开关的8MW,10kHz脉冲发生器 被引量:7
12
作者 丁臻捷 浩庆松 +1 位作者 苏建仓 孙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75-1578,共4页
功率器件半导体断路开关具有高重复频率工作能力。采用高速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组件作为初级充电回路的主开关,建立了一台工作频率为10 kHz的脉冲发生器。脉冲发生器采用磁饱和脉冲变压器、磁开关及高压脉冲电容器组等固态器件进行两级脉... 功率器件半导体断路开关具有高重复频率工作能力。采用高速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组件作为初级充电回路的主开关,建立了一台工作频率为10 kHz的脉冲发生器。脉冲发生器采用磁饱和脉冲变压器、磁开关及高压脉冲电容器组等固态器件进行两级脉冲压缩,产生小于100 ns的电流脉冲,对半导体断路开关进行泵浦,半导体断路开关反向截断泵浦电流在负载上产生高压脉冲输出。实验装置在电阻负载上得到了脉冲输出功率约为8.6 MW,脉冲宽度约10 ns,重复频率10 kHz的高压脉冲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断路开关 磁饱和脉冲变压器 磁开关 脉冲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GW低阻负载电感储能功率调节装置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郝世荣 韩文辉 +4 位作者 王敏华 张南川 谢卫平 戴英敏 刘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3-226,共4页
 对电感储能/电爆炸丝断路开关功率调节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研制了输出峰值功率大于20GW的小型化低阻负载电感储能/电爆丝断路开关功率调节装置。实验结果表明:以电容器作为初始能源,在6~10Ω电阻负载上输出脉冲电压大于400kV、脉冲电...  对电感储能/电爆炸丝断路开关功率调节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研制了输出峰值功率大于20GW的小型化低阻负载电感储能/电爆丝断路开关功率调节装置。实验结果表明:以电容器作为初始能源,在6~10Ω电阻负载上输出脉冲电压大于400kV、脉冲电流50~60kA,峰值功率大于20GW,能量转换效率大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储能 功率调节装置 峰值功率 数值模拟 电爆炸丝断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断开关等离子体中磁场的异常渗透 被引量:5
14
作者 卓红斌 常文蔚 +1 位作者 马燕云 徐涵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05-609,共5页
简单地介绍了柱坐标粒子模拟算法及实现 ,利用粒子模拟方法对等离子体融断开关导通过程中的磁场渗透问题进行了模拟计算 ,针对不同的模拟条件出现的模拟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给出了合理的物理解释。
关键词 融断开关 等离子体 磁场 异常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断路开关截断过程模拟的缩比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舒 李永东 +1 位作者 王洪广 刘纯亮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41-2345,共5页
在维持电路参数同比变化和通过半导体断路开关(SOS)的电流密度不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SOS截断特性模拟的缩比模型,并可在Silvaco ATLAS软件中应用。在以不同的缩比率选取等效SOS横截面积的情况下,将原电路中串联的100个二极管等效为若... 在维持电路参数同比变化和通过半导体断路开关(SOS)的电流密度不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SOS截断特性模拟的缩比模型,并可在Silvaco ATLAS软件中应用。在以不同的缩比率选取等效SOS横截面积的情况下,将原电路中串联的100个二极管等效为若干个二极管,模拟得到了相同的二极管电流和电压波形。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得到正确的SOS瞬态截断过程,而且可将计算速度提高近百倍。通过对SOS截断过程中载流子分布和电场分布变化过程的分析发现,SOS的截断过程发生在n-n+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断路开关 缩比模型 截断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S的脉冲功率源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32
16
作者 苏建仓 刘国治 +5 位作者 丁臻捷 丁永忠 俞建国 宋晓欣 黄文华 浩庆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95-1200,共6页
研制了基于SOS的胡杨200和胡杨700脉冲功率源。给出了胡杨200和胡杨700的电路原理、组成结构和实验波形。介绍了在SOS脉冲功率源上开展的高重复频率强流电子束产生、长寿命阴极实验、绝缘介质的高重复频率击穿实验和低引导磁场无箔二极... 研制了基于SOS的胡杨200和胡杨700脉冲功率源。给出了胡杨200和胡杨700的电路原理、组成结构和实验波形。介绍了在SOS脉冲功率源上开展的高重复频率强流电子束产生、长寿命阴极实验、绝缘介质的高重复频率击穿实验和低引导磁场无箔二极管等实验研究进展。经测试,胡杨200在2 kHz重复频率、负载阻抗200Ω下,输出电压200 kV,脉冲宽度约35 ns,平均输出功率大于10 kW;在300 Hz条件下可连续运行。胡杨700同样为全固态脉冲功率源,其设计指标:输出电压700 kV,电流5 kA,脉冲宽度约40 ns;经初步调试在150Ω电阻负载上单脉冲输出指标达到660 kV,4.4 kA,脉宽约70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断路开关 脉冲功率源 磁脉冲压缩器 强流电子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磁压缩装置经组合功率调节系统产生高电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谢卫平 龚兴根 +8 位作者 郝世荣 孙奇志 刘烈峰 戴文锋 刘正芬 王敏华 韩文辉 戴英明 丁伯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5-368,共4页
介绍了以爆磁压缩装置为脉冲功率能源 ,经变压器和爆炸金属丝断路开关组合功率调节系统 ,在电阻负载上产生高电压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为 :在 1 0 0 Ω水电阻负载两端得到了约 80 0 k V的高电压脉冲 ,脉宽约 1 0 0 ns。
关键词 爆磁压缩装置 断路开关 变压器 高电压 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爆炸切断开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永忠 张建德 +2 位作者 张学书 彭向阳 陈东群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6期74-77,共4页
电感储能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是切断开关技术,本文论述了导体的电爆炸机制,以及作为切断开关爆炸导体参数选取的经验公式,并设计了一种爆炸导体切断开关的装置结构,在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通过调节导体参数,可得到脉宽280ns... 电感储能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是切断开关技术,本文论述了导体的电爆炸机制,以及作为切断开关爆炸导体参数选取的经验公式,并设计了一种爆炸导体切断开关的装置结构,在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通过调节导体参数,可得到脉宽280ns,电压增益达到十几倍的高功率脉冲信号,其结果对我们通过用虚阴极二极管等器件作负载来产生高功率微波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储能 切断开关 爆炸导体 脉冲技术 电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源参数对长导通等离子体断路开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林 孙承纬 +5 位作者 姜巍 丰树平 吴守东 姚斌 李晔 徐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78-1082,共5页
 研制了可工作在长导通时间(约1μs)的等离子体断路开关,实验研究了等离子体源参数,包括等离子体枪与主回路之间的触发延时、等离子体枪的工作电压以及等离子体枪的数目对开关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开关导通时间和开关电压随...  研制了可工作在长导通时间(约1μs)的等离子体断路开关,实验研究了等离子体源参数,包括等离子体枪与主回路之间的触发延时、等离子体枪的工作电压以及等离子体枪的数目对开关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开关导通时间和开关电压随触发延时、枪工作电压和数目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开关导通时间接近主回路电流四分之一周期时,开关电压呈下降趋势。当Marx发生器工作电压为120kV且采用4个等离子体枪时,实验获得的最大电压倍增系数约为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断路开关 等离子体枪 延时 导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光一号”等离子体断路开关及负载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亮平 蒯斌 +2 位作者 邱爱慈 丛培天 郭宁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19-1223,共5页
等离子体断路开关(POS)是“强光一号”加速器产生短脉冲γ射线的关键器件之一。应用POS融蚀模型分析了“强光一号”加速器POS与二极管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通过该模型计算获得了POS与二极管系统的总电流以及电子束电流,计算结果与实验结... 等离子体断路开关(POS)是“强光一号”加速器产生短脉冲γ射线的关键器件之一。应用POS融蚀模型分析了“强光一号”加速器POS与二极管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通过该模型计算获得了POS与二极管系统的总电流以及电子束电流,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计算结果表明,“强光一号”POS在工作时并未达到完全磁绝缘状态,其阻抗最终为21.5Ω,约有60%总电流在二极管负载导通时流过POS,且融蚀模型对POS阻抗增长预测偏高,但由于电流变化较大,二极管负载电压仍能达到4.5 MV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断路开关 二极管负载 “强光一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