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elastic Kelvin-Helmholtz instability in explosive weldings
1
作者 Yuanbo Sun Jianning Gou +5 位作者 Cheng Wang Qiang Zhou Rui Liu Pengwan Chen Tonghui Yang Xiang Zha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521-528,共8页
By considering the joint effects of the Kelvin-Helmholtz(KH) and Rayleigh-Taylor(RT) instabilitie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wavy patterns that occur in explosive welding. It is assumed that the el... By considering the joint effects of the Kelvin-Helmholtz(KH) and Rayleigh-Taylor(RT) instabilitie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wavy patterns that occur in explosive welding. It is assumed that the elasticity of the material at the interface effectively determines the wavelength, because explosive welding is basically a solid-state welding process. To this end, an analytical model of elastic hydrodynamic instabilities is proposed, and the most unstable mode is selected in the solid phase. Similar approach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to study the interfacial behavior of solid metals in high-energy-density physics. By comparing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ult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mal softening,which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shear modulus, is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for successful welding. The thermal softening is verified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due to the impacting and sliding of the flyer and base plates, and som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are qualitatively validated.In summary,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 KH and RT instabilities in solids determines the wavy morphology, and our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in good qualitative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observ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losive welding hydrodynamic instabilities elasti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flow stability and noise re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quasi-periodic elastic support skin
2
作者 Lu Chen Shao-gang Liu +5 位作者 Dan Zhao Li-qiang Dong Kai Li Shuai Tang Jin Cui Hong Gu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22-236,共15页
To enhance flow stability and reduce hydrodynamic noise caused by fluctuating pressure,a quasiperiodic elastic support skin composed of flexible walls and elastic support elements is proposed for fluid noise reduction... To enhance flow stability and reduce hydrodynamic noise caused by fluctuating pressure,a quasiperiodic elastic support skin composed of flexible walls and elastic support elements is proposed for fluid noise reduction.The arrangement of the elastic support element is determined by the equivalent periodic distance and quasi-periodic coefficient.In this paper,a dynamic model of skin in a fluid environment is established.The influence of equivalent periodic distance and quasi-periodic coefficient on flow stability i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rranging the elastic support ele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quasi-periodic law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flow stability.Meanwhile,the hydrodynamic noise calc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skin exhibits excellent noise reduction performance,with reductions of 10 dB in the streamwise direction,11 dB in the spanwise direction,and 10 dB in the normal direction.The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 can serve as a diagnostic tool for flow fields and guide the design of noise reduction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w stability Quasi-period Flexible wall elastic support element hydrodynamic noi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D强化相变换热同轴圆柱特征电极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万金庆 李瑞阳 +2 位作者 郁鸿凌 董伟 黄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8-502,共5页
针对施加直流高压电场的电水动力学(EHD)强化管外沸腾换热和EHD强化管内凝结换热两种换热方式,提出了3个同轴圆柱特征电极参数,分别与最小场强电极、最小电场力电极、最小能耗电极对应.分析了3个电极参数的几何特性,结果表明,电极直径... 针对施加直流高压电场的电水动力学(EHD)强化管外沸腾换热和EHD强化管内凝结换热两种换热方式,提出了3个同轴圆柱特征电极参数,分别与最小场强电极、最小电场力电极、最小能耗电极对应.分析了3个电极参数的几何特性,结果表明,电极直径的大小,在EHD强化相变换热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电极 理论分析 强化换热 ehd(电水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机体下船舶柴油机主轴承TEHD润滑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魏立队 段树林 魏海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35-1041,共7页
为更加准确地预测船用柴油机主轴承的润滑特性,运用CMS模态综合法缩减整个机体和曲轴,运用基于质量守恒边界条件的广义Reynolds方程和Greenwood/Tripp接触理论,计入温度影响,建立了基于整个柔性机体下的主轴承热弹性流体动力TEHD混合润... 为更加准确地预测船用柴油机主轴承的润滑特性,运用CMS模态综合法缩减整个机体和曲轴,运用基于质量守恒边界条件的广义Reynolds方程和Greenwood/Tripp接触理论,计入温度影响,建立了基于整个柔性机体下的主轴承热弹性流体动力TEHD混合润滑模型。与单轴承座下的TEHD混合润滑对比,单轴承座计算结果偏于保守,而整机体下参数变化平缓,更接近实际。与整机体模型下的弹性流体动力EHD润滑对比,不计入温度的影响,其计算结果将无法准确反映轴承的整体润滑形貌。相较于另2种模型,基于柔性整机体下的热弹性流体动力混合润滑TEHD模型计算时间增加可以接受。显然,该润滑模型的建模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S法 船用柴油机 主轴承 热弹性流体动力混合润滑 单轴承座 整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空间土壤-触土部件相互作用SPH模型与试验验证
5
作者 任逸 方瀚祯 +3 位作者 刘航 刘鹏 李守太 胡嫚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2,共10页
触土部件在耕作、翻土和深松等作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传统的力学分析方法难以准确量化土壤微观运动形态及三维空间中土壤-触土部件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耕作效果的评估和触土部件的设计优化。该文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 触土部件在耕作、翻土和深松等作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传统的力学分析方法难以准确量化土壤微观运动形态及三维空间中土壤-触土部件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耕作效果的评估和触土部件的设计优化。该文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方法,在三维空间中构建了土壤-触土部件相互作用模型,研究基于土壤弹塑性本构理论,提出了基于虚拟平面和罚函数的三维接触算法,用于处理复杂空间触土部件的接触问题。采用C++语言借助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加速技术在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并行计算平台上实现了算法的数值求解。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首先通过砂土坍塌试验验证了三维空间土壤弹塑性本构模型,并设计制作了小型土壤切削试验装置进行砂土切削试验,对比分析了数值模拟和物理试验中砂土切削力的变化规律。该研究还讨论了不同耕作深度、耕作速度、触土部件入土角对触土部件切削力的影响,探讨了模型在农业实践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不仅能够准确描述土壤切削形态,在切削力数值预测方面的相对误差仅为7.02%,展现出较高的精度。研究结果可为土壤-触土部件相互作用模型的建立提供思路,为农业机械触土部件的设计优化提供了新的数值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切削 弹塑性本构模型 触土部件 三维接触算法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环弹性变形对浮环动静压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杨帅 侯军兴 +1 位作者 席双惠 安晓东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4-161,共8页
浮环轴承在高速工况下运行时,浮环表面在油膜压力作用下会发生弹性变形,影响轴承润滑性能。针对带有深浅腔的浮环动静压轴承,采用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耦合求解油膜Reynolds方程、能量方程和温黏关系式,采用变形矩阵法求解弹性变形方程... 浮环轴承在高速工况下运行时,浮环表面在油膜压力作用下会发生弹性变形,影响轴承润滑性能。针对带有深浅腔的浮环动静压轴承,采用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耦合求解油膜Reynolds方程、能量方程和温黏关系式,采用变形矩阵法求解弹性变形方程,计算浮环弹性变形分布;在浮环平衡的基础上,分析浮环变形对环速比、油膜承载力、端泄流量等润滑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浮环弹性变形分布与油膜压力分布呈现一致性,转速越高,偏心越大,变形越明显;考虑浮环弹性变形,浮环达到平衡状态时,内膜偏心率增加,环速比减小,轴承承载力与摩擦力矩均有所增加;由于浮环变形对内、外膜间隙及流动液阻的不同影响,使得内膜端泄流量增加,外膜端泄流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环动静压轴承 弹性变形 浮环平衡 润滑特性 端泄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轮发电机推力轴承热弹流润滑性能分析 被引量:41
7
作者 武中德 王黎钦 +1 位作者 曲大庄 齐毓霖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7-150,共4页
以巴氏合金瓦和弹性金属塑料瓦推力轴承为例 ,介绍了大型水轮发电机推力轴承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性能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物理模型包括润滑油膜、推力轴承和镜板推力头 .采用 ADINA(T)程序计算水口巴氏合金瓦和三峡弹性金属塑料瓦推力轴... 以巴氏合金瓦和弹性金属塑料瓦推力轴承为例 ,介绍了大型水轮发电机推力轴承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性能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物理模型包括润滑油膜、推力轴承和镜板推力头 .采用 ADINA(T)程序计算水口巴氏合金瓦和三峡弹性金属塑料瓦推力轴承和镜板推力头的热弹性变形 ,并对轴承性能的计算结果和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轴承 镜板推力头 热弹流润滑 水轮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润滑塑料合金轴承摩擦性能实验 被引量:11
8
作者 彭晋民 王家序 +1 位作者 余江波 杨成云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11,35,共4页
水由于粘度极小 ,很难形成流体动力润滑 ,通过实验发现水润滑塑料合金轴承在运转时有较小的摩擦系数。影响摩擦系数的因素主要是转速、载荷、间隙 ,运用方差分析和正交实验 ,分析各因素对摩擦系数影响的显著性和效果 ,并列出各因素对摩... 水由于粘度极小 ,很难形成流体动力润滑 ,通过实验发现水润滑塑料合金轴承在运转时有较小的摩擦系数。影响摩擦系数的因素主要是转速、载荷、间隙 ,运用方差分析和正交实验 ,分析各因素对摩擦系数影响的显著性和效果 ,并列出各因素对摩擦系数的影响曲线 ,对曲线进行研究后发现 ,塑料合金轴承运转时由于塑料合金的弹性变形而产生了弹流润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性能 弹流润滑 机械传动系统 水润滑塑料合金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柴油机主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雷基林 申立中 +2 位作者 毕玉华 贾德文 徐跃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9-24,共6页
针对自主开发的2D25卧式柴油机,基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采用AVL Excite Power Unit软件建立了主轴承润滑仿真模型,在考虑内燃机轴瓦与轴承座的弹性变形、轴瓦与轴颈粗糙度的基础上,研究了轴承间隙、轴承宽度、进油口位置和油槽宽度... 针对自主开发的2D25卧式柴油机,基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采用AVL Excite Power Unit软件建立了主轴承润滑仿真模型,在考虑内燃机轴瓦与轴承座的弹性变形、轴瓦与轴颈粗糙度的基础上,研究了轴承间隙、轴承宽度、进油口位置和油槽宽度对主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分析的4个结构参数中,轴承间隙和轴承宽度对主轴承润滑特性影响较大,是主要影响因素,进油口位置和油槽宽度对主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相对较小,是次要影响因素。随着轴承间隙的增加,轴承平均载荷、轴承平均弯矩、峰值油膜压力和平均机油流出量增加,最小油膜厚度和平均摩擦功耗降低。随着轴承宽度的增加,轴承平均载荷、轴承平均弯矩、峰值油膜压力和平均机油流出量减小,最小油膜厚度和平均摩擦功耗增加。进油口位置和油槽宽度对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不呈现明显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轴承 润滑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正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油膜润滑的连杆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一民 郝志勇 曾小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33-1237,1242,共6页
建立连杆多体动力学模型,研究连杆的弹性液体动力学(EHD)特性,分析大头轴承的载荷、油膜厚度及油膜压力在轴瓦表面的分布.建立连杆有限元模型,考虑各组件间的接触关系,分析连杆在装配载荷下的应力分布及变形.通过油膜压力映射的方法对... 建立连杆多体动力学模型,研究连杆的弹性液体动力学(EHD)特性,分析大头轴承的载荷、油膜厚度及油膜压力在轴瓦表面的分布.建立连杆有限元模型,考虑各组件间的接触关系,分析连杆在装配载荷下的应力分布及变形.通过油膜压力映射的方法对连杆施加载荷,计算连杆在拉、压2种工况下的应力分布与变形.考虑连杆材料与加工工艺,分析连杆的疲劳强度.结果表明,该连杆安全可靠.通过计算不考虑油膜润滑时的连杆强度,分析2种计算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考虑油膜润滑的连杆强度计算方法更符合实际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杆 弹性液体动力学(ehd) 有限元(FE) 接触 应力 疲劳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齿轮变速传动的弹流润滑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鲍培德 谢俊 +2 位作者 尹小琴 杨启志 马履中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6,44,共6页
基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针对行星齿轮变速器内齿轮主动和太阳轮主动的2种工况,分别求出行星齿轮与太阳轮啮合以及与内齿轮啮合时,沿啮合线在啮合点的最小油膜厚度。结果表明:齿轮在节点啮合的润滑情况可以体现齿轮的润滑状况;太阳轮... 基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针对行星齿轮变速器内齿轮主动和太阳轮主动的2种工况,分别求出行星齿轮与太阳轮啮合以及与内齿轮啮合时,沿啮合线在啮合点的最小油膜厚度。结果表明:齿轮在节点啮合的润滑情况可以体现齿轮的润滑状况;太阳轮主动的工况,行星轮与内齿轮啮合的润滑条件最差;提高润滑油的黏度可以增加齿轮润滑油膜厚度;增加齿轮压力角的方法提高齿轮油膜厚度的效果明显;提高齿轮啮合的油膜厚度对改善齿轮的润滑状态,降低齿轮的生产成本,具有实际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油膜厚度 黏度 压力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动压径向橡胶密封圈的密封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家庆 张宝生 赵艳玲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10,共5页
基于矩形断面密封圈这一简化模型 ,首次推导了具体的润滑方程和弹性变形方程 ,运用迭代算法计算了油膜厚度和油膜压力分布 ,并讨论了几个密封系统参数对油膜厚度的影响 ,对于得到预期的弹流润滑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流体动压密封 润滑方程 弹性方程 弹性流体动压润滑 密封特性 矩形断面密封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柴油机主轴承热弹性流体动力混合润滑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魏立队 段树林 +2 位作者 邢辉 吴伋 魏海军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3-191,共9页
基于质量守恒边界条件的广义Reynolds方程和Greenwood/Tripp接触理论,计入温度、压力对润滑油黏度、密度和轴瓦变形的影响,对船用柴油机主轴承的混合润滑进行了数值分析.其中Reynolds方程用有限体积法求解,油膜能量方程、轴瓦热传导方... 基于质量守恒边界条件的广义Reynolds方程和Greenwood/Tripp接触理论,计入温度、压力对润滑油黏度、密度和轴瓦变形的影响,对船用柴油机主轴承的混合润滑进行了数值分析.其中Reynolds方程用有限体积法求解,油膜能量方程、轴瓦热传导方程和轴颈温度方程等用有限差分法求解,轴瓦变形用有限元法求解.结果表明:周期内发生混合润滑的时刻较为普遍,微凸峰接触影响不可忽略;端泄能量散失占到总能量散失的80%,油膜出口温度作为监控轴承润滑的重要参数比较适宜;引入填充比,结合轴颈中心轨迹和油膜压力梯度变化,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轴承的穴蚀发生;8个轴承基本满足设计要求,但4#轴承、7#轴承需要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柴油机 主轴承 热弹性流体混合润滑 微凸峰接触 穴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峰微接触及其对润滑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汪家道 陈大融 孔宪梅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2-367,共6页
根据椭圆弹塑性接触模型,提出了流量因子影响模型,给出了几个该模型的应用计算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粗糙表面的实际润滑状况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算例分析,发现粗糙峰弹塑性变形对流量因子的影响主要决定于表面综合属性、弹... 根据椭圆弹塑性接触模型,提出了流量因子影响模型,给出了几个该模型的应用计算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粗糙表面的实际润滑状况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算例分析,发现粗糙峰弹塑性变形对流量因子的影响主要决定于表面综合属性、弹性和塑性变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变形 部分流体润滑 粗糙峰 流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塑性土体本构模型的滑坡运动过程SPH模拟 被引量:27
15
作者 胡嫚 谢谟文 王立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67,共10页
滑坡的仿真模拟是分析滑坡运动过程并预测滑坡影响范围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了基于岩土体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方法,模拟滑坡失稳后岩土材料的特性。该模型以经典弹塑性理论为基础... 滑坡的仿真模拟是分析滑坡运动过程并预测滑坡影响范围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了基于岩土体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方法,模拟滑坡失稳后岩土材料的特性。该模型以经典弹塑性理论为基础,包含了线弹性变形和德鲁克-普拉格(Drucker-Prager,DP)屈服准则下非关联流动法则的塑性变形,由于考虑了岩土材料的塑性特征,该方法能够更加精确和真实地模拟滑坡运动过程。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数据管理与建模,进一步将该SPH模型应用到滑坡模拟的实例中。基于GIS平台,完成了能够自动生成计算模拟所需的滑坡粒子数据的C#程序。该程序同时生成了高精度的滑坡体实粒子和复杂、不规则的边界虚粒子。实现了一系列模型建模与模拟计算,并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度,还将此模型与方法应用在汶川地震中引发的大光包滑坡实例中,模拟结果与现场收集数据十分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模拟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 GIS 弹塑性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弹性变形的活塞裙润滑有限元求解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孟凡明 董光能 张优云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61-466,共6页
利用八节点等参有限元,进行了活塞裙润滑和弹性变形的耦合求解。首先给出了混合润滑方程和活塞裙弹性变形方程,然后给出了求解这些方程的有限元求解步骤。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活塞裙变形的油膜压力场峰值一般比不考虑活塞裙变形的油膜压... 利用八节点等参有限元,进行了活塞裙润滑和弹性变形的耦合求解。首先给出了混合润滑方程和活塞裙弹性变形方程,然后给出了求解这些方程的有限元求解步骤。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活塞裙变形的油膜压力场峰值一般比不考虑活塞裙变形的油膜压力场峰值大;不同转角下的油膜压力场形状不同,有时呈现抛物线性,有时呈现马鞍型。同时,发现不同转角下活塞裙中部变形较大,在做功行程变形较为明显,变形区域也随着转角的变化有所不同,有时集中在流场中部,有时却集中在流场周向两边。结果也表明:考虑弹性活塞裙下,油薄膜承载力在吸气、压缩、做功行程有一定增加,而且在做功行程增加较为明显;摩擦力也有所增加,但增加不明显;在排气行程,油薄膜承载力和摩擦力会出现波动,承载力波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耦合 变形 有限元 弹性流体润滑 活塞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直齿轮牛顿流体非稳态热弹流润滑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优强 黄丙习 +1 位作者 佟景伟 杨沛然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8-573,共6页
齿轮的非稳态弹流润滑问题由于啮合过程中滑滚比、曲率半径、卷吸速度和载荷变化范围较大,因此数值计算稳定性很差。而考虑热效应的齿轮非稳态弹流润滑问题,数值计算就更困难。本文应用多重网格技术,求得了齿轮牛顿流体润滑情况下,非稳... 齿轮的非稳态弹流润滑问题由于啮合过程中滑滚比、曲率半径、卷吸速度和载荷变化范围较大,因此数值计算稳定性很差。而考虑热效应的齿轮非稳态弹流润滑问题,数值计算就更困难。本文应用多重网格技术,求得了齿轮牛顿流体润滑情况下,非稳态热弹流润滑问题的完全数值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 非稳态热弹流 多重网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粒子的牛顿流体与粘弹性流体统一模拟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常元章 柳有权 +2 位作者 鲍凯 朱鉴 吴恩华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86-1294,共9页
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基于物理流体动画领域,目前分别模拟牛顿流体或粘弹性流体的方法很多,但很少有统一模拟两者的方法.文中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通过对传统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添加弹性应力项,提出了一种新的统一模拟牛顿流体... 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基于物理流体动画领域,目前分别模拟牛顿流体或粘弹性流体的方法很多,但很少有统一模拟两者的方法.文中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通过对传统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添加弹性应力项,提出了一种新的统一模拟牛顿流体和粘弹性流体的方法.通过实验说明该方法不仅有效,易于实现,而且具有良好的可控性,仅仅通过调节参数就可以模拟不同粘弹性、不同类型的流体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牛顿流体 粘弹性流体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弹性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弹流模型的柴油机连杆小头轴承润滑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毕凤荣 刘博 +3 位作者 刘春朝 田从丰 李鑫 马腾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22,共8页
以某直列6缸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建立活塞销-连杆-曲柄销柔性多体动力学分析模型。基于热弹性流体动力学(TEHD)润滑和微凸峰接触理论,建立连杆小头轴承的TEHD模型,分析了热负荷影响下轴承间隙和表面粗糙度对润滑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 以某直列6缸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建立活塞销-连杆-曲柄销柔性多体动力学分析模型。基于热弹性流体动力学(TEHD)润滑和微凸峰接触理论,建立连杆小头轴承的TEHD模型,分析了热负荷影响下轴承间隙和表面粗糙度对润滑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计及热负荷影响,轴承最大油膜压力增加7.5%,最小油膜厚度降低8.1%,摩擦功耗增加10.1%,粗糙峰接触增加6.0%,轴承产生温升现象,最大温升为20.1℃;轴承间隙增加,轴承最大油膜压力增幅提高50%,最小油膜厚度减幅保持不变;表面粗糙度增加,轴承最大油膜压力增幅提高50%,最小油膜厚度减幅缩小55%。该热弹流模型研究方法为动力机械热负荷条件下摩擦副失效机理分析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研究结果对摩擦副滑动轴承加工精度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弹流动力学模型 轴承润滑 热负荷 柔性多体动力学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体弹性变形对主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阮登芳 高真超 +1 位作者 许金霞 谢翌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揭示机体弹性变形对曲轴主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在考虑整机体和曲轴弹性的条件下,建立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多柔体动力学模型,耦合基于质量守恒边界条件的广义雷诺方程和Greenwood/Tripp接触模型,分析机体弹性变形对曲轴主轴承润滑特性... 为揭示机体弹性变形对曲轴主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在考虑整机体和曲轴弹性的条件下,建立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多柔体动力学模型,耦合基于质量守恒边界条件的广义雷诺方程和Greenwood/Tripp接触模型,分析机体弹性变形对曲轴主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刚性机体相比,计入机体弹性变形后,各主轴承的润滑特性随曲轴转角的变化趋势与将缸体处理为刚性时基本一致;润滑油平均端泄量和总摩擦功耗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均变化较小;润滑油最小油膜厚度、最大油膜压力和轴承的最大粗糙接触压力在一个工作循环内的某些时刻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体 弹性变形 主轴承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