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聚类的NExT-ERA低频振荡类噪声辨识 被引量:8
1
作者 高洁 李群湛 +1 位作者 汪佳 周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40-49,共10页
低频振荡模态分析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最基本的信息要素。针对环境激励下PMU量测的类噪声信号,讨论了自然激励技术结合特征系统实现算法(NEx T-ERA)进行低频振荡模态识别的适用性,对非同步量测信号采用数据截断预处理后,利用该... 低频振荡模态分析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最基本的信息要素。针对环境激励下PMU量测的类噪声信号,讨论了自然激励技术结合特征系统实现算法(NEx T-ERA)进行低频振荡模态识别的适用性,对非同步量测信号采用数据截断预处理后,利用该方法同样可以实现有效辨识。引入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辨识结果中真伪模态进行自动拾取,提高了辨识精度。通过对IEEE4机11节点系统和IEEE16机68节点系统的仿真数据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低频振荡类噪声信号具有较高的模态辨识能力和计算效率,在低频振荡广域监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模态分析 环境激励 自然激励技术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模糊C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的统计能量分析参数确定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孔宪仁 张红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20,共6页
统计能量分析(SEA)是解决复杂结构高频动力学问题的有效方法,正确估计统计能量分析参数则是利用该方法得到可靠分析结果的关键。基于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提出一种确定统计能量分析参数的方法,首先应用ERA辨识统计能量分析系统的最小... 统计能量分析(SEA)是解决复杂结构高频动力学问题的有效方法,正确估计统计能量分析参数则是利用该方法得到可靠分析结果的关键。基于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提出一种确定统计能量分析参数的方法,首先应用ERA辨识统计能量分析系统的最小阶功率流模型,然后利用辨识模型的特征对修正初始统计能量分析模型,进而得到较精确、可靠的参数。三子系统SEA模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利用该方法得到的统计能量分析参数的正确性,而且在一定测量噪声干扰下仍能保持较好的精度。最后,对铝蜂窝夹层结构小卫星的SEA模型进行了仿真,进一步验证了算法可应用于复杂结构的统计能量分析参数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统计能量分析 模态密度 内损耗因子 耦合损耗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方法在结构模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与案例分析
3
作者 金波 高永武 +1 位作者 杨智博 黄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575-582,共8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结构模态时域分析方法中的EAR方法。并与随机减量法(RD)或NEx T数据处理方法相结合,对网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多跨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的三个实际工程进行了整体或局部的模态参数测试、实施方案设计和有限元数值... 本文简要介绍了结构模态时域分析方法中的EAR方法。并与随机减量法(RD)或NEx T数据处理方法相结合,对网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多跨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的三个实际工程进行了整体或局部的模态参数测试、实施方案设计和有限元数值分析。通过研究比较得出,RD/ERA或NEx T/ERA可以有效地提高EAR方法的精度,EAR方法适用于多种结构类型,同时也验证了EAR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为ERA方法测试模态参数提供了实验理论依据和实际可行性实施方案。最后,讨论了EAR方法的局限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a 模态分析 应用 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法的钢框架损伤动力试验模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奎 方早 潘梦阳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4,共8页
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一个单跨三层钢框架分别进行恒活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三种损伤工况下的模拟设计,然后对试件进行三种工况下的缩尺动力试验。运用DASP动态试验仪进行动力试验之后采集和处理数据,再运用特征实现算法(ERA)进... 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一个单跨三层钢框架分别进行恒活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三种损伤工况下的模拟设计,然后对试件进行三种工况下的缩尺动力试验。运用DASP动态试验仪进行动力试验之后采集和处理数据,再运用特征实现算法(ERA)进行模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损伤工况下结构的频率、振型和阻尼都不同;并且在同一框架的不同损伤位置处频率和阻尼也会发生变化;试验结果与ANSYS模拟分析设计出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跨三层钢框架 损伤工况 缩尺试验 特征实现算法(era)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ector Random Decrement技术和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的模态参数识别
5
作者 杨陈 孙阳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2-107,共6页
现代的大型复杂结构,如大坝、高层建筑、桥梁及海洋平台等,处于复杂的环境载荷作用下,这些环境载荷往往是无法测量的。在仅有输出响应时,应用随机减量法RDT获得自由衰减响应信号,而后用时域复指数拟合法、ITD法、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等... 现代的大型复杂结构,如大坝、高层建筑、桥梁及海洋平台等,处于复杂的环境载荷作用下,这些环境载荷往往是无法测量的。在仅有输出响应时,应用随机减量法RDT获得自由衰减响应信号,而后用时域复指数拟合法、ITD法、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等算法获得结构的模态参数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在数据量有限时,随机减量函数的平均次数过少,导致RD函数的收敛性较差。为此提出了利用Vector Random Decrement技术(VRDT)提取自由衰减响应信号,而后利用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求得模态参数的方法,新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模态参数识别精度。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量随机减量技术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算法的大桥斜拉索索力检测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占晴 周宇 +1 位作者 叶庆卫 王晓东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0年第8期743-747,共5页
斜拉桥拉索模态参数(固有频率、阻尼比)在索力测试、拉索减振、实时控制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斜拉索索力一般以频域分析法(如频差法等)进行检测,提出采用ERA算法来获取拉索自由响应信号中的各阶模态参数,从而给出更加精确稳定的拉... 斜拉桥拉索模态参数(固有频率、阻尼比)在索力测试、拉索减振、实时控制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斜拉索索力一般以频域分析法(如频差法等)进行检测,提出采用ERA算法来获取拉索自由响应信号中的各阶模态参数,从而给出更加精确稳定的拉索基频和对应索力,并与传统索力测算方法——功率谱峰值法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方法简单,与理论值吻合良好,试验容易实施,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数字仿真与工程测试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识别 随机减量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频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xT/ERA方法环境激励下的船体结构模型总体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4
7
作者 万岭 洪明 许俊臣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74-784,共11页
运行模态识别是一种仅仅根据环境激励下的结构振动响应来提取结构模态参数的方法,此方法一般基于环境激励为白噪声的假设。文章讨论了NExT/ERA方法在船体结构总体模态识别中的可行性,并采用了自然激励技术与特征系统实现算法相结合的方... 运行模态识别是一种仅仅根据环境激励下的结构振动响应来提取结构模态参数的方法,此方法一般基于环境激励为白噪声的假设。文章讨论了NExT/ERA方法在船体结构总体模态识别中的可行性,并采用了自然激励技术与特征系统实现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识别了船体模型的总体模态参数。文中还讨论了NExT/ERA方法的基本理论及计算流程,并引入了奇异值分解图和稳定图相结合的方法更好地确定系统的阶次;最后,用NExT/ERA算法有效地识别了简支梁模型和船体模型的模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模态识别 船体梁 自然激励技术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系统阶次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ERA改进算法及模态定阶 被引量:12
8
作者 朱锐 杭晓晨 +2 位作者 姜东 费庆国 靳文冰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22,共8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ERA改进算法和模态定阶方法。在奇异值分解基础上,根据选定阶次在动态系统中所占比重,提出一种模态定阶指标——奇异值百分比,将该指标应用在改进后的特征系统算法中。首先,利用脉冲响应信号构造初始Hankel矩... 研究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ERA改进算法和模态定阶方法。在奇异值分解基础上,根据选定阶次在动态系统中所占比重,提出一种模态定阶指标——奇异值百分比,将该指标应用在改进后的特征系统算法中。首先,利用脉冲响应信号构造初始Hankel矩阵,对此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生成去噪后的信号矩阵;其次,根据Cadzow算法重构Hankel矩阵;最后,利用奇异值指标确定模态阶次。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改进后的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具有良好的抗噪能力,利用定阶指标能有效确定模态阶次、剔除虚假模态,对于阻尼识别精度更高。应用该方法对某三厢车排气系统进行了模态参数识别,通过与LMS系统识别结果比较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识别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奇异值分解 奇异值百分比 模态定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激励下ERA方法在砌体结构振动测试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传凯 金波 吴兴和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7-192,共6页
ERA方法是基于环境激励的结构振动测试的方法中重要的时域分析方法。主要由ERA算法对齐齐哈尔砌体结构居民房的基本模态参数进行测试。简述了ERA算法的主要思路和计算过程,介绍了相应的模态识别准则MAC,以及ERA算法在MATLAB中的实现。由... ERA方法是基于环境激励的结构振动测试的方法中重要的时域分析方法。主要由ERA算法对齐齐哈尔砌体结构居民房的基本模态参数进行测试。简述了ERA算法的主要思路和计算过程,介绍了相应的模态识别准则MAC,以及ERA算法在MATLAB中的实现。由ERA算法得到的模态参数与有限元建模分析结果分析比较吻合,为砌体结构在环境激励下用ERA方法测试模态参数提供了实验依据。最后,讨论了ERA方法与有限元建模分析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以及ERA方法在环境激励下的限制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激励 era 砌体结构 振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应变模态辨识的特征系统实现方法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陆秋海 周舟 +1 位作者 李德葆 郭铁能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应变模态可以分析动载下结构的应力状态。文中将基于位移响应数据的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应用于应力应变分析中 ,建立基于应变测量数据的结构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建立应变的状态空间描述方程。由于应变模态和位移模态是同一物理状态的... 应变模态可以分析动载下结构的应力状态。文中将基于位移响应数据的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应用于应力应变分析中 ,建立基于应变测量数据的结构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建立应变的状态空间描述方程。由于应变模态和位移模态是同一物理状态的两种不同表现方式 ,二者的数学表达式具有相似性 ,前者是后者的相似变换。在此基础上 ,给出应变格式的ERA识别方法。利用应变格式进行eigensystemrealizationalgorithm(ERA)分析 ;不仅可以辨识出结构的频率、阻尼比等动力学参数 ,而且还可以辨识得到相应的结构应变模态 ,从而建立应力应变预测响应模型。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模态 应变测量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系统辨识 复杂结构 动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泄洪激励下高拱坝模态参数识别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练继建 张建伟 +1 位作者 李火坤 马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1-105,共5页
模态参数的准确识别是对在线结构进行健康监测和损伤诊断的难点和核心之一。以拉西瓦拱坝水弹性模型为工程背景,对拱坝的模态参数进行时域识别。针对时域法所面临的噪声干扰以及由它引起的虚假模态识别与剔除和模型定阶问题,用小波技术... 模态参数的准确识别是对在线结构进行健康监测和损伤诊断的难点和核心之一。以拉西瓦拱坝水弹性模型为工程背景,对拱坝的模态参数进行时域识别。针对时域法所面临的噪声干扰以及由它引起的虚假模态识别与剔除和模型定阶问题,用小波技术对时域信号进行了消噪处理,综合自然激励技术和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对环境激励下的拱坝结构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并用模态置信因子对虚假模态进行剔除。引入奇异熵的概念,建立了用奇异熵增量来实现系统定阶的方法和过程,研究表明,该方法得到的系统阶次有效可靠,使得定阶的界线更加清晰和稳定,避免了其它时域算法对系统定阶的盲目性,提高了数据处理和模态参数识别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参数识别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奇异熵增量 定阶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知激励下框架结构系统辨识的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炜明 朱宏平 +1 位作者 吴贤国 夏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28-231,共4页
在激励未知的情况下,基于试验加速度数据,对某三层框架进行了结构系统参数的辨识。引入了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基于模拟环境激励的框架结构的自由振动加速度响应,生成了Hankel矩阵,计算了相应的互相关函数;运用奇异值分解... 在激励未知的情况下,基于试验加速度数据,对某三层框架进行了结构系统参数的辨识。引入了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基于模拟环境激励的框架结构的自由振动加速度响应,生成了Hankel矩阵,计算了相应的互相关函数;运用奇异值分解求得了系统的特征值,通过计算指标MAC、EMAC、MPC、CMI,剔除了系统的虚假模态,得到了结构的相应频率与阻尼,与实测数据以及有限元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未知激励下,特征实现算法能较准确地对结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系统辨识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加速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激励下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姜浩 郭学东 杨焕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6-128,172,共4页
研究了在环境激励下对桥梁结构进行模态参数识别的一种时域联合算法:自然环境激励技术(NExT)和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的结合(简称NExT/ERA法)。通过对某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的仿真,其中考虑了利用加速度信号、外界白噪声因素的影... 研究了在环境激励下对桥梁结构进行模态参数识别的一种时域联合算法:自然环境激励技术(NExT)和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的结合(简称NExT/ERA法)。通过对某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的仿真,其中考虑了利用加速度信号、外界白噪声因素的影响,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指出NExT/ERA法适合于环境振动下桥梁结构的监测、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 模态参数识别 环境激励 自然环境激励技术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特征系统实现算法用于环境激励下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9
14
作者 蒲黔辉 洪彧 +1 位作者 王高新 李晓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60,共6页
对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进行了改进,采用对构建的新对称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来替代Hankel矩阵的奇异值分解,提出了计算速度更快、数据储存更少的快速特征系统实现算法(FERA)。利用已知的四层框架进行数值模拟,对其施加缩尺的El Centro... 对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进行了改进,采用对构建的新对称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来替代Hankel矩阵的奇异值分解,提出了计算速度更快、数据储存更少的快速特征系统实现算法(FERA)。利用已知的四层框架进行数值模拟,对其施加缩尺的El Centro地震作为未知激励,采用FERA和ERA算法对仿真所得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分别进行模态参数识别,与理论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FERA算法适用于任何动力响应对结构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并且其运算速度可较ERA算法有较大提高。此外,FERA算法还被运用到了一座运营中的人行桥环境激励试验中,结果表明该算法同样适用于实际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特征系统实现 环境激励 动力响应 模态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平台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和振 李华军 王国兴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5-80,共6页
将特征系统实现法(ERA)与CBSI算法相结合识别海洋平台结构的模态参数(固有频率,阻尼比,振型),利用有限的加速度信号进行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海洋平台结构数值模型模拟的动力响应信号用于参数识别。所识别出的海洋平台模态参数与有限元AN... 将特征系统实现法(ERA)与CBSI算法相结合识别海洋平台结构的模态参数(固有频率,阻尼比,振型),利用有限的加速度信号进行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海洋平台结构数值模型模拟的动力响应信号用于参数识别。所识别出的海洋平台模态参数与有限元ANSYS分析所得的结果相比较,表明运用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进行模态参数识别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结构 模态参数识别 特征系统实现法 CBSI算法 振型 阻尼比 系统仿真 结构损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环境干扰力矩的闭环辨识与补偿(英文)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凤岐 雷静 +1 位作者 刘莹莹 周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90-1395,共6页
研究引入干扰力矩辨识的方法提高三轴稳定航天器在稳态运行期间的高精度指向控制问题。基于航天器的稳态输出数据和系统传递函数,对环境干扰力矩的完整模型进行闭环辨识。其中采用改进的特征系统实现相关算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辨识环境... 研究引入干扰力矩辨识的方法提高三轴稳定航天器在稳态运行期间的高精度指向控制问题。基于航天器的稳态输出数据和系统传递函数,对环境干扰力矩的完整模型进行闭环辨识。其中采用改进的特征系统实现相关算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辨识环境干扰力矩的模型参数,最后使用前馈控制对所辨识的环境干扰力矩实现在线补偿。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地克服不确定的环境干扰力矩对姿态稳定度的影响,提高在轨运行航天器的姿态稳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干扰力矩 闭环辨识 改进的特征系统实现相关算法 多元线性回归法 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索悬挂Stewart平台振动控制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彦锟 程源 +1 位作者 任革学 黄德修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929-1934,共6页
在柔索悬挂条件下,利用多体动力学与控制理论以及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igensystem reali-zation algorithm,ERA),研究了Stewart平台的基平台受到扰动时其末端执行器的控制稳定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用自行研制的多体动力学与控制... 在柔索悬挂条件下,利用多体动力学与控制理论以及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igensystem reali-zation algorithm,ERA),研究了Stewart平台的基平台受到扰动时其末端执行器的控制稳定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用自行研制的多体动力学与控制仿真软件分析了不同弹性系数在柔索悬挂条件下Stewart平台的动态特性,并用ERA对系统的模态进行了比较,获得了动力学上可控的悬挂支撑方案。以数值仿真分析结果为基础设计了柔索悬挂Stewart平台的试验方案,对实际控制效果进行了研究,验证了数值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WART平台 柔索 多体动力学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马悬索桥的时域模态识别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惠彬 秦权 钱良忠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56,共5页
文章研究了青马悬索桥模态参数时域识别。青马桥脉动测试信号弱、干扰因素多 ,模拟滤波器的滤波效果又不好 ,而Chebyshev数字滤波器却能精确地确定通带和阻带的边缘频率 ,故本文采用它对脉动加速度进行预处理。然后用RD函数将脉动信号... 文章研究了青马悬索桥模态参数时域识别。青马桥脉动测试信号弱、干扰因素多 ,模拟滤波器的滤波效果又不好 ,而Chebyshev数字滤波器却能精确地确定通带和阻带的边缘频率 ,故本文采用它对脉动加速度进行预处理。然后用RD函数将脉动信号转变为自由衰减信号。为了提高时域法模态参数识别精度 ,本文采用了改进的特征系统实现算法。由于青马桥加劲梁长达 2 160m ,加速度计和仪器通道数有限、测试只能分组在不同时间进行 ,而目前的时域模态技术只能处理同时记录的数据。本文先分组时域识别、然后通过参考点拼装全桥的模态 ,共识别出青马桥的 79个模态 ,包括五个复模态。后者与青马桥典型复阻尼特性相一致。本文还把上述结果与频域法及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Chebyshev滤波器 时域模态识别 分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噪声激励下的低频振荡模态参数辨识方法 被引量:17
19
作者 郝正航 李少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26-29,共4页
提出一种白噪声激励下的低频振荡模态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可以代替人工短路和投切电网元件等措施的扰动方式,使辨识过程更加安全经济。首先以白噪声为输入信号,根据输出与输入之间的互相关函数估计脉冲响应函数;然后利用估计的脉冲响应... 提出一种白噪声激励下的低频振荡模态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可以代替人工短路和投切电网元件等措施的扰动方式,使辨识过程更加安全经济。首先以白噪声为输入信号,根据输出与输入之间的互相关函数估计脉冲响应函数;然后利用估计的脉冲响应函数,并采用特征系统实现算法辨识电力系统的多输入多输出状态空间模型,进而识别出系统特征值和模态振型向量。在模态参数识别时,虚假模式的产生不可避免,通过对观测量的功率谱分析,可以校验哪些是真实模式,哪些是虚假模式。并以一个4机电力系统的实例仿真检验所提出的方法在每一个步骤的有效性。最后,通过模型交叉确认,进一步证明了辨识得到的状态空间模型是精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识 小干扰稳定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广域测量系统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堆和粘弹性材料的新型整星混合隔振系统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明明 方勃 黄文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48-152,182,共6页
为了降低振动载荷对卫星的影响,采用压电堆和粘弹性材料作为主被动隔振元件,设计一种新型的整星混合隔振系统,并对其隔振原理进行理论分析。通过有限元方法建立该隔振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并分析其频率响应特性,根据分析结果,运用特征系统... 为了降低振动载荷对卫星的影响,采用压电堆和粘弹性材料作为主被动隔振元件,设计一种新型的整星混合隔振系统,并对其隔振原理进行理论分析。通过有限元方法建立该隔振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并分析其频率响应特性,根据分析结果,运用特征系统实现算法获取系统的最小阶状态空间模型来设计控制器,完成离线仿真。在此基础上,对低柔性模拟卫星进行整星混合隔振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整星混合隔振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运载火箭传递到卫星的振动载荷。与整星被动隔振系统相比,整星混合隔振系统对低频振动分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证明了该隔振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大大提高了卫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星混合隔振 压电堆 粘弹性材料 有限元分析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