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若干政策建议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洪宇 李宇阳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共13页
要使《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绘就的蓝图变为现实,须着力破解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全面提升教育强国建设的执行力。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落地生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适应人口... 要使《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绘就的蓝图变为现实,须着力破解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全面提升教育强国建设的执行力。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落地生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适应人口变化形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有序推进中考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锚定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纵深推进高校人才评价改革,强化人才发展动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引领教学研究的深层变革;健全教育强国建设战略性投入机制,确保教育投入满足教育强国建设需求;提升依法治教和管理水平,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提升全球教育治理能力,促进更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建成教育强国 教育政策 教育综合改革 教育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话语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德全 张婧薇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3,共11页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持久的事业。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为切入点,以破除“五唯”评价的现实难题为落脚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迎来了话语建构与理论升华的重大转折点。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内涵,可以透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持久的事业。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为切入点,以破除“五唯”评价的现实难题为落脚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迎来了话语建构与理论升华的重大转折点。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内涵,可以透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起点逻辑,即必须服务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服务全体人民的自由发展、必须服务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将以建立具有价值合理性的、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评价体系为价值旨归,通过教育评价目的、标准、主体、内容、技术五大要素的系统变革,并以内外联动改善评价生态、以权责分散完善评价机制、以过程规范支撑评价科学三大路径来推进评价改革的话语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话语逻辑 话语内涵 话语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变局中的民族复兴与教育改革——现代中国教育学的兴起及其范式演变
3
作者 周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1840年中国遭遇大变局,之后为寻求民族复兴发起的教育改革促成现代中国教育学兴起,其最初范式是平夷教育学和洋务人才教育学。1895年以来,因民族复兴重心把握和对民族复兴急需发展何种新教育的解答各不相同,现代中国教育学发生显著范式... 1840年中国遭遇大变局,之后为寻求民族复兴发起的教育改革促成现代中国教育学兴起,其最初范式是平夷教育学和洋务人才教育学。1895年以来,因民族复兴重心把握和对民族复兴急需发展何种新教育的解答各不相同,现代中国教育学发生显著范式演变,先后形成政治改革教育学、新经学教育学、国民美育学、现代文理科教育学、新思想启蒙教育学等新范式。作为课程及学科的教育学自1901年诞生以来,也有过从师范教育学、中小学教育学到传播杜威教育学,再到整理教育国故的范式演变。1940年,共产党人开辟抗日民族革命的民族复兴正途,现代中国教育学最初百年的范式演变终于有了历史解答,定位于新民主主义教育学。从大变局中的民族复兴与教育改革入手,梳理现代中国教育学的兴起及其范式演变,可以丰富中国教育学史研究,并为今日建构中国教育学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复兴 教育改革 现代中国教育学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现代化:需求指向、多重逻辑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4
作者 辛苏 王启龙 石伟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6,共7页
职业教育是重要的社会服务工具之一,是人口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我国人口少子化、老龄化,区域间、产业间人口流动愈加快速等趋势,人民群众、经济社会发展乃至职业教育自身都对职业教育现代化提出了全新诉求:职业教育应以关照... 职业教育是重要的社会服务工具之一,是人口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我国人口少子化、老龄化,区域间、产业间人口流动愈加快速等趋势,人民群众、经济社会发展乃至职业教育自身都对职业教育现代化提出了全新诉求:职业教育应以关照人口规模及人口增减变化为逻辑起点、以服务人口结构及其变化为逻辑进路、以提高人口质量为逻辑根本,通过构建灵活开放的教育服务体系,推进学制和培养模式改革,优化院校专业布局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路径,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科学可持续发展,服务人口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变化 职业教育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生源结构 学制改革 布局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残疾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样态与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潘中多 郭文斌 农冠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35,共5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推动残疾人职业教育实现内部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但当下残疾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还存在供给主体分散、供给制度滞后、供给方式相对单一、供给内容失衡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残疾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推动残疾人职业教育实现内部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但当下残疾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还存在供给主体分散、供给制度滞后、供给方式相对单一、供给内容失衡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残疾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样态应以构建多元供给主体的育人模式为总抓手,以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供给制度为方向盘,以“产科教”融合供给方式为新动能,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供给内容为安全带。在选择和制定残疾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与策略上,应建设中国式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增强供给主体联动性;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促进供给制度长效化;以“产科教”融合推进供给能力现代化,加强供给方式多样化;打出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组合拳,实现供给内容均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残疾人职业教育 供给侧改革 协同治理 治理效能 “产科教”融合 教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的价值意蕴、内在逻辑与建构路向
6
作者 祝鸿平 崔陵 于丽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24,共7页
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旨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长学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内容。作为职教类型的独立教育形态、相互依存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需求是浙江省中高职一体... 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旨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长学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内容。作为职教类型的独立教育形态、相互依存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需求是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从本位、结构及发展方面生成的内在逻辑。课程改革建构路向主要有五个方面:加强省级统筹,顶层设计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引领规范,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支撑体系;强化标准先行,研制中高职一体化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多元创新举措,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运行保障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高职一体化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论视域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多维探析
7
作者 施南奇 宋丽娜 阙明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8-73,共6页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系统论理解和审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意蕴与症结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立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进一步把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逻辑,秉持系统观念与方法论,坚持整体性、...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系统论理解和审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意蕴与症结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立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进一步把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逻辑,秉持系统观念与方法论,坚持整体性、结构性和开放性原则,构建系统整合、要素耦合、资源聚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系统论 耦合性 职业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路径与创新实践
8
作者 朱永新 罗晶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7,共8页
作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先导,教育强国建设是一项兼具紧迫性与重要性的时代任务。要深刻认识教育强国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包括国际社会秩序变革、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的要求,在充... 作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先导,教育强国建设是一项兼具紧迫性与重要性的时代任务。要深刻认识教育强国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包括国际社会秩序变革、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的要求,在充分汲取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经验成效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引领教育强国建设;用系统思维进行整体布局,准确把握教育强国建设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功能定位和实施理路;抢抓人工智能发展历史机遇,积极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拓展数智赋能教育强国建设路径;找准教育强国建设各大体系的创新抓手,将创新精神贯穿于教育活动全过程,激活发展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改革创新精神 中国教育现代化 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历史脉络与未来展望
9
作者 张雷生 于蒙蒙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9,共9页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先后经历概念引入与规模扩张、教育规模与教育质量矛盾凸显、质量提升与教育公平深化以及高等教育普及化高质量发展等阶段。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教育发展与质量保障的理念错位、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结构和...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先后经历概念引入与规模扩张、教育规模与教育质量矛盾凸显、质量提升与教育公平深化以及高等教育普及化高质量发展等阶段。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教育发展与质量保障的理念错位、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结构和布局不均衡、对教育公平定位和认识的片面化和狭隘化等问题。面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高等教育要主动变革和超前谋划,从“以量谋大”转向“以质图强”,从“资源集中和依赖”转向“科学均衡布局”,重构教育公平理念,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普及化 高质量发展 教育综合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本科视域下现代畜牧专业“岗课赛证”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10
作者 奚玉莲 姚娜 +5 位作者 肖鹏 陈秋萍 黄雅莉 黄安 周贞兵 谢燕妮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7期138-143,共6页
[目的]针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现代畜牧专业岗位适配不足、产教协同滞后等问题,探索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的创新路径。[方法]构建“岗课赛证”协同育人模式,采取岗位需求导向重构课程体系、依托学科竞赛以赛促教、深化“1+X”... [目的]针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现代畜牧专业岗位适配不足、产教协同滞后等问题,探索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的创新路径。[方法]构建“岗课赛证”协同育人模式,采取岗位需求导向重构课程体系、依托学科竞赛以赛促教、深化“1+X”书证融通、“政校行企”协同构建育人共同体、AI智慧育人和多维评价体系等改革措施并进行实践。[结果]形成了“课程-竞赛-证书-产教”四位一体的培养体系,构建了“政校行企”多元主体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结论]该模式破解了职业本科教育中岗位适配不足、产教协同滞后等难题,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专业“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的“广西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 现代畜牧专业 岗课赛证 协同育人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关键议题与实践反思——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出发 被引量:5
11
作者 於鹏 殷怀刚 陈刚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96,共9页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语境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相关教育理论分析武术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间接动力与外在动力,阐释武术教育改革“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即武术教育改革以提升人的生活品质、促进人的精神文明与全面发展为核心要旨...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语境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相关教育理论分析武术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间接动力与外在动力,阐释武术教育改革“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即武术教育改革以提升人的生活品质、促进人的精神文明与全面发展为核心要旨。在总结武术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武术教育改革中“术与道”“德与艺”“打与练”“套路与格斗”“套路与单势”“方法与应用”等关键议题展开反思。提出新时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发展路向:在宏观层面,应在武术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全方位面向中国教育现代化;在中观层面,应从武术课程、武术教学、武术教师层面着力打造武术教育教学共同体;在微观层面,应从义务教育、延续教育、高等教育层面出发推进武术教育分层分类精准施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现代化 武术 武术教育改革 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职教担当与时代使命——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笔谈 被引量:5
12
作者 姜大源 石伟平 +3 位作者 和震 宁玉红 周建松 聂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16,共14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列部署。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是深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列部署。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是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系列改革的重要一环。为深入领会全会精神内涵,落实好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任务,本刊特组织“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笔谈,邀约职教领域的专家学者撰文,就如何回答好“教育强国、职教何为”的时代命题,从系统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促进就业创业与高质量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推动职业教育与服务经济社会共生发展等方面对全面深化职业教育领域改革、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深入阐释,以期为职业教育领域学习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中全会 职业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综合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国特色道路 被引量:3
13
作者 薛二勇 李健 刘英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30,共10页
教育强国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核心目标,必须基于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道路。从教育内外部关系和影响来看,教育强国的基本特征与关键指标体现为建成强质量的教育体系、发挥强支撑的教育功能、形成强认同的教育影响。中国特色教... 教育强国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核心目标,必须基于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道路。从教育内外部关系和影响来看,教育强国的基本特征与关键指标体现为建成强质量的教育体系、发挥强支撑的教育功能、形成强认同的教育影响。中国特色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强国建设的全面领导,立足于我国教育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在传承创新教育改革发展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扎根中国教育实践的教育强国建设模式。基于战略分析和关键问题回应,教育强国建设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以教育评价系统改革引领教育综合改革,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激发其能动性,根据教育要素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于教育数字化建设形成教育发展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中国特色道路 教育改革 教育现代化 高质量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的价值遵循、基本路径与动力机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铭凯 靳玉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4,共8页
教育强国建设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和战略举措,对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先导意义。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强国建设特别需要以价值遵循的坚守厚植建设之根,以基本路径的厘定奠实建设之基,以动力... 教育强国建设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和战略举措,对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先导意义。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强国建设特别需要以价值遵循的坚守厚植建设之根,以基本路径的厘定奠实建设之基,以动力机制的激活赋能建设之实。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路径在于着力推进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治理的全面且深入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需要久久为功,澄明并构建适切的动力机制是建设实践持久推进的重要保障。动力机制的构建关键在于廓清内部改革重心以释放内生动力、完善对外开放战略以激活外源动力、深化协同共建共识以凝聚多方合力、探究科学思维方法以提升动力效能和瞄准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动能创生。如此,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方可扎实推进,教育强国目标才能稳步实现,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现代化 立德树人 高质量发展 改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面向课程主战场的学校体育发展之策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昕 郭庆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9,共10页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内含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的题中之义,锚定学校体育课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和命题对于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具有深刻指导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内含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的题中之义,锚定学校体育课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和命题对于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具有深刻指导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演进、经验探赜以及发展之策。研究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经历了初步开创、积极开拓、融合开阔三个主要阶段,在此期间积聚了丰富的课程改革经验,体现为发挥共产党总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永葆课程现代化的先进性与可行性;锚定“人”的发展的逻辑主线,构建课程现代化的纵向价值逻辑;柔化社会与个人矛盾张力,形塑双擎驱动的课程现代化图式;从移植模仿迈向探索求新,深耕扎根本土的课程现代化路线。未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策略应聚焦于推进课程价值的迭代升级,凸显人口规模巨大优势;形成课程资源的纵深布局,满足全体学生美好生活需要;厚植体育课程的精神底色,促进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立体化传承;构筑体育课程高质量发展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中国特色体育课程发展模式,为促进全球青少年健康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基础教育 体育课程改革 学校体育 体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时代特征、现实挑战与未来路向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云奔 李冠琼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3-10,共8页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布局中凸显出系统性与整体性、质量导向与内涵发展、均衡性与公平性、数智性与开放性、创新性与...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布局中凸显出系统性与整体性、质量导向与内涵发展、均衡性与公平性、数智性与开放性、创新性与自主性的时代特征。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和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多元化演变,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着一系列现实挑战,主要包括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教育评价机制的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化、教育管理体系的完善以及数智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面向未来,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应坚定不移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革新教育评价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科学高效的现代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数智教育支撑体系,为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卓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基础教育 综合改革 资源配置 评价机制 教师队伍 治理体系 数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汲取宋代书院办学经验刍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德荣 李轶南 韩畅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26,共10页
宋代书院办学蕴含着“教以复性”的德育内核,其以培养德才兼备、经世致用之人才为重任,着眼于教育事业的长远价值,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传统官学中求学者为博取功名而受教的功利化弊端。宋代书院办学在总体办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 宋代书院办学蕴含着“教以复性”的德育内核,其以培养德才兼备、经世致用之人才为重任,着眼于教育事业的长远价值,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传统官学中求学者为博取功名而受教的功利化弊端。宋代书院办学在总体办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办学支持条件等方面为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提供了颇多有益经验。当下我国现代大学书院制建设正处于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亦处于理论与行动整合的重要阶段。部分大学书院办学存在定位模糊、目标松散、互动欠缺、环境支持不足等现实问题,难以真正发挥书院的教学功能和德育价值。借鉴宋代书院办学经验,有助于把握古代书院教育德性教化之内核,明确现代大学书院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办学目标,灵活拓展大学书院的教学内容、层次和形式,全方位支持大学书院办学环境的营造,以保障大学书院办学的育人效果,推动大学书院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大学书院制 宋代书院 办学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启示与未来观照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兴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指导方针,突出强调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紧迫性和现实必要性。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指导方针,突出强调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紧迫性和现实必要性。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教育综合改革是破除痼疾,推动教育发展刮骨疗毒式的治本之策;是固本强基,促进教育繁荣强筋健骨式的成长良方,成就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辉煌业绩,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总结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成功经验,观照教育未来发展需求,全面推进教育观念的科学化、教育结构的合理化、教育体制的现代化、教育机制的适宜化改革,仍然是不断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教育强国战略,充分发挥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教育综合改革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教育强国 重要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蒙学到现代教育——晚清新式蒙学教材研究
19
作者 张心科 姚文晗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95,共12页
晚清政府为了普及教育、开启民智而提出改革传统蒙学。改革者逐渐接触到国外的教科书,认为传统蒙学教材的内容或形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进而采取了革命和改良两种改革策略来编写新式蒙学教材。革命式的蒙学教材,或照搬西方教科... 晚清政府为了普及教育、开启民智而提出改革传统蒙学。改革者逐渐接触到国外的教科书,认为传统蒙学教材的内容或形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进而采取了革命和改良两种改革策略来编写新式蒙学教材。革命式的蒙学教材,或照搬西方教科书的形式和内容,或借鉴国外教科书的形式而采用中国古代或现代的内容;改良式的蒙学教材,借鉴了传统蒙学教材的形式而采用中国现代的内容。最终,改良式的新式蒙学教材逐渐遭遇淘汰,革命式的新式蒙学教材转变为国文教科书等现代小学教科书,这也标志着传统蒙学在教材层面完成了向现代教育的转型。这项转型有得有失,所以需要对传统蒙学教材、新式蒙学教材以及现代小学教科书作全面地审视,以取三者之长来编写符合汉字汉语特点和本国语言文字学习规律的当代集中识字阶段的综合教科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蒙学转型 新式蒙学 蒙学教材 现代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统计类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索
20
作者 陈静 邓亮 +3 位作者 朱玉博 李伯江 尚嵩洋 刘显军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8期177-179,共3页
统计类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和学位课,对研究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进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国内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统计类课程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因此对研究生统... 统计类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和学位课,对研究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进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国内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统计类课程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因此对研究生统计类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统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方法。该文论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和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研究生教育 统计类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