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实的“道德人”:大学教师身份标识的时代新解 被引量:2
1
作者 闫建璋 刘蕾 郭蕊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0,共6页
新时代大学教师身份标识是现实的“道德人”,而非传统、理想的“道德人”。它既独立存在,彰显着大学教师的伦理精神追求,又深深渗透在经济人、政治人、文化人和专业人身份之中并与其有机统一,表现为道德经济人、道德政治人、道德文化人... 新时代大学教师身份标识是现实的“道德人”,而非传统、理想的“道德人”。它既独立存在,彰显着大学教师的伦理精神追求,又深深渗透在经济人、政治人、文化人和专业人身份之中并与其有机统一,表现为道德经济人、道德政治人、道德文化人、道德专业人等现实“道德人”具象。“道德人”是将“经济人”“政治人”“文化人”“专业人”身份融合的灵魂和关键,对其它四种身份起着统摄和调控作用,能有效克服这些身份的异化现象,自觉遵循经济伦理、政治伦理、文化伦理和专业伦理,在行动中将大学教师的自我利益选择与正当性的价值追求结合起来,以实现大学教师个人利益和社会价值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身份标识 道德人 经济人 政治人 文化人 专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魂强师”:教育家精神引领下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认知坐标、分析框架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1
2
作者 姜勇 曹岳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8,87,共8页
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灵魂,是推动新时代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力量源泉。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历史、现实双重维度解读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认知坐标,揭示了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履行体育教育使命... 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灵魂,是推动新时代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力量源泉。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历史、现实双重维度解读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认知坐标,揭示了教育家精神引领体育教师履行体育教育使命和践行体育教育理念的内在逻辑。同时,通过职业信仰重塑、专业能力提升、师德境界升华的三维建构,解析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困境的破解机制,进而构建“教育家型教师”转型理论框架:价值导向维度对应体育教师的职业信仰与追求;专业能力维度对应体育教师的职业本领与根基;师德师风维度对应体育教师的职业品德与操守。据此,提出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实践路向:筑牢信仰之魂,锚定体育教师价值导向的实践路径;锻造才智之魂,夯实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行动策略;磨砺凝心之魂,涵养体育教师师德师风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师 职业发展 教育家精神 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素养 师德师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研究——基于2023年山西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贾旻 韩瑞勇 丁佳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38,共5页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的教育现代化2035发展目标。山西省2023年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区域分布差异显著、聚焦在高职优质校;获奖成果类别与专业分布呈现广泛与均衡并存;...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的教育现代化2035发展目标。山西省2023年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区域分布差异显著、聚焦在高职优质校;获奖成果类别与专业分布呈现广泛与均衡并存;团队成员偏少且主体多元性不强;教学成果奖完成人身份特征明显。山西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的核心主题专注综合育人、聚焦“三教”改革、关注专业群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以及中高职一体化建设等。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以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基于“三教”改革,培育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优化专业布局,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组织形态,深化产教融合;数字赋能职业教育,多元共治促进教育公平;“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学成果奖 教学改革 德技并修 三教改革 专业布局 组织形态 数字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情能力如何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发展:基本内涵和实现路径
4
作者 罗银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149,205,共9页
教师职业道德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过程,它不仅关乎教师个人的道德修养,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共情能力能够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作为一种可以向外延伸、扩展的能力,是同情的高级衍生品。在厘清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涵的同... 教师职业道德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过程,它不仅关乎教师个人的道德修养,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共情能力能够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作为一种可以向外延伸、扩展的能力,是同情的高级衍生品。在厘清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涵的同时,根据共情能力的“认知共情”、“情感共鸣”、“理性区分”和“作出行动”四个维度,并结合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与独特性,共情能力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实现路径可从四个方面着手:认知提升与情感共鸣并重,促进教师道德认知的深化;情感共鸣与理性价值判断,涵养教师的教育家精神境界;持续反思与合作共建,推动教师道德内化;行为践履与自律养成,规范教师道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能力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共情 道德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护生伦理敏感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妞 郑元 吕阳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98,共4页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伦理敏感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其伦理敏感性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2所本科院校572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护生伦理敏感性问卷及护生职业认同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本科护生伦理敏...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伦理敏感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其伦理敏感性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2所本科院校572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护生伦理敏感性问卷及护生职业认同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本科护生伦理敏感性总分为(40.86±5.15)分,保护患者隐私、维护患者安全、尊重个人维度得分为(19.38±3.14)分、(14.26±1.84)分、(7.22±2.36)分;伦理敏感性及其各维度得分与职业认同得分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年、家庭居住地、是否已接受伦理相关课程学习、是否处于实习阶段及职业认同是本科护生伦理敏感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本科护生伦理敏感性处于较高水平,伦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教育及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培养,更有利于提高本科护生的伦理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护生 伦理敏感性 道德敏感性 患者隐私 患者安全 尊重个人 职业认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伦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房芹 张晓君 +2 位作者 丁瑞欣 赵鑫月 李明霞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4,共6页
选取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护理伦理行为问卷、中文版道德敏感性问卷和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济南市某二甲公立医院的270例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士护理伦理行为问卷总得分为(89.25±13.25)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选取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护理伦理行为问卷、中文版道德敏感性问卷和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济南市某二甲公立医院的270例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士护理伦理行为问卷总得分为(89.25±13.25)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道德敏感性与职业认同感是临床护士护理伦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1);职业认同感在道德敏感性与护理伦理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21.09%。临床护士的护理伦理行为处于中等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改善护士道德敏感性,提升其职业认同感来改善护理伦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护理伦理行为 道德敏感性 职业认同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域外职业体育领域中“道德条款”的应用分析与经验借鉴
7
作者 张俊雅 宋俊潼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0-207,231,共9页
职业体育领域的“道德条款”的科学设置和规范应用,可以为促进体育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系统梳理了域外职业体育领域应用“道德条款”的演进脉络与存在的问题。经分析认为,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通... 职业体育领域的“道德条款”的科学设置和规范应用,可以为促进体育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系统梳理了域外职业体育领域应用“道德条款”的演进脉络与存在的问题。经分析认为,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通过引入“道德条款”,有效发挥其言行约束、风险分配、损害补救等机制作用,以此预防和规制运动员的道德失范言行。然而,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随着该条款适用范围的扩大,其应用主体愈加多元,规制内容不断扩充,条款表述日趋模糊化,暴露出处罚比例失衡、失范言行界定模糊、隐私信息保护不足等问题。由此提出建议,我国在应用该条款时应发挥多元主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厘清条款规范的言行边界,细化处罚标准,增设“反向道德条款”和“追回条款”,以促进体育道德规范和运动员权益保护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体育 道德条款 道德失范 运动员权利 反向道德条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者性视域下师德内涵厘定、现实审视与超越路径
8
作者 颜玉如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师德素养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师德失范现象的显现,探索新的理论视角为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提供了新的可能。列维纳斯的他者性理论强调他者的“非同一性”,个体需超越自我,真正走向他者。借由他者性视域可以诠释师... 师德素养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师德失范现象的显现,探索新的理论视角为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提供了新的可能。列维纳斯的他者性理论强调他者的“非同一性”,个体需超越自我,真正走向他者。借由他者性视域可以诠释师德内涵,明晰教师作为确立他者的伦理主体,与学生之间具有非对称的伦理关系,在与他者“相遇”的精神互动中,承担主体责任的伦理诉求。对照现实,“唯我论”的主体发展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在师生交往中,教师的道德取向产生意志“同一化”、人格“虚幻化”、责任“被动化”与行为“功利化”的失范危机。在此意义上,重新找寻教师自我与学生他者之间的道德平衡点,再构师德素养的多重维度,铸就一种新的更具“为他性”的教师道德。教师需遵循他者性伦理准则,以言说回应他者需求,以行动为他者负责,不断接纳、亲近、关爱、协调他者,践行对学生的爱与道德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者性理论 师德素养 师德师风建设 自我主体 他者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颖 石艳 +1 位作者 何伟 孙慧敏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4-47,58,共5页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量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道德敏感性问卷对四川省9所医院的274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ICU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得分为(110.49±15.9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量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道德敏感性问卷对四川省9所医院的274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ICU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得分为(110.49±15.9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接受道德/伦理培训、专业自我概念及道德敏感性是ICU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ICU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管理者可加强医院道德培训,提升ICU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水平,制定针对性的道德敏感性培养计划,促进ICU护士保护病人权利的道德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护士 病人权利 道德行为 专业自我概念 道德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的形成机理及践行路向 被引量:18
10
作者 卢晓中 杨新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2,共12页
大力弘扬与践行教育家精神是当前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建设教育强国的政策导向和现实需求。教育家精神的形成有自然生成和主动建构两种方式,教育者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教育者在当下时代背景下经过高度... 大力弘扬与践行教育家精神是当前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建设教育强国的政策导向和现实需求。教育家精神的形成有自然生成和主动建构两种方式,教育者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教育者在当下时代背景下经过高度概括与凝练的思想理念构成了教育家精神形成的三个关键要素。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经历了从历史被动到历史主动的转换,这种转换表明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教育理念,对教师有着重要的实践引领作用,由此也彰显了教育家精神的实践取向。树立系统思维,构建“社会—学校—个人”三位一体的精神培育体系;强化榜样示范,建立“自我赋能—他者赋能—赋能他者”的协同机制,是教育家精神从教育理念向教育实践转化的践行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形成机理 师德师风 国家特色 实践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素养评价与建议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群英 程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6-84,共9页
采用问卷形式对林业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素养进行调查,包括专业素质、品格素质和心理素质3个一级指标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思想道德、工作态度、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6个二级指标,获得有效问卷220份并用于分析,旨在为培养编辑人才提供参考... 采用问卷形式对林业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素养进行调查,包括专业素质、品格素质和心理素质3个一级指标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思想道德、工作态度、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6个二级指标,获得有效问卷220份并用于分析,旨在为培养编辑人才提供参考。结果发现,林业科技期刊编辑学科专业知识优势突出,出版专业知识有所欠缺。编校能力、版面设计能力和信息处理及应用能力水平较高,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较差。总体品德端正,但在担当和进取方面需加强。心理素质处于较理想状态。对编辑知识、技能和必备工具3项显性能力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指标之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表明编辑显性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林业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素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科技期刊编辑 专业素质 品格素质 心理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之规则立德:前提、价值和践行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言胜 康秀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4,共8页
规则立德是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旨在打通规则与道德之间的转换关系,实现师德内在自律性与规则外在他律性的有机结合,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师德师风建设之规则立德,有助于守护教师从“圣者... 规则立德是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旨在打通规则与道德之间的转换关系,实现师德内在自律性与规则外在他律性的有机结合,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师德师风建设之规则立德,有助于守护教师从“圣者化”到“职业化”的顺利转变,适应教师不同于“一般社会角色”的“特性角色”,保障教师实现“自由”与“规范”的辩证统一。提升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之规则立德的实效性,应当着力优化师德规则体系的顶层设计,完善规则立德的系统建构,彰显规则立德的实践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师德师风建设 规则立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伤害在临床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孟俊彤 周璐 +3 位作者 夏晓琳 徐晓冰 曹婉璐 刘晔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120,共5页
阐述了道德伤害的概念发展、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对护士的影响及三级预防。提出应研制符合中国文化的道德伤害量表,重视组织支持,制定三级预防措施,以促进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稳定护理队伍。
关键词 护士 道德伤害 道德困境 创伤后应激障碍 职业倦怠 护理管理 心理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习护生道德敏感性与人文关怀能力在保护患者隐私认知与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立娜 张经纬 +2 位作者 关晓青 魏玉莲 王玥旸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道德敏感性、人文关怀能力在保护患者隐私认知与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为制订措施提升护生保护患者隐私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关爱能力评价量表、护生道德敏感性量表、患者隐私保护能力量表对山东省5所三级医院的498名实...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道德敏感性、人文关怀能力在保护患者隐私认知与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为制订措施提升护生保护患者隐私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关爱能力评价量表、护生道德敏感性量表、患者隐私保护能力量表对山东省5所三级医院的498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运用AMOS24.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结果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道德敏感性、保护患者隐私认知及行为得分为(197.57±28.74)分、(59.60±5.53)分、(117.09±12.85)分、(111.58±21.49)分;实习护生保护患者隐私认知与行为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者与人文关怀能力、道德敏感性呈正相关(均P<0.05);道德敏感性、人文关怀能力在保护患者隐私认知与行为间存在平行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4.41%。结论实习护生保护患者隐私行为与认知间存在一定差距,护理教育者可通过增强护生道德敏感性,提升人文关怀能力,丰富护生保护患者隐私认知,以提高护生保护患者隐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临床教学 保护患者隐私 人文关怀 道德敏感性 认知 行为 中介效应 职业道德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要”视域下思政教育专业师范生专业素养培育探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秀芬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6-59,共4页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不断夯实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新时代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更好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的需要。新时代思政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单位应以“六要”为统领,紧跟时代步伐...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不断夯实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新时代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更好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的需要。新时代思政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单位应以“六要”为统领,紧跟时代步伐,在人才培养上强化思政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育,筑牢政治素养;强化职业理想教育,深耕情怀素养;强化实践教育,锻造能力素养;强化学科知识教育,夯实知识素养;强化政策法规教育,增强自律素养;强化师德教育,提升品行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要” 思政教育专业 师范生 专业素养 政治素养 情怀素养 知识素养 能力素养 自律素养 品行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律师庭外言论的规制逻辑与模式转型
16
作者 王迎龙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42,共10页
律师庭外言论是律师法庭辩护的必要延伸,对于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自媒体时代律师庭外言论的特点也决定了规制律师庭外言论的必要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规范律师庭外言论、确立庭外言论的衡量标准。我国对于律师... 律师庭外言论是律师法庭辩护的必要延伸,对于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自媒体时代律师庭外言论的特点也决定了规制律师庭外言论的必要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规范律师庭外言论、确立庭外言论的衡量标准。我国对于律师庭外言论的规制属于司法秩序模式,以司法秩序的维护为价值导向,应当由行政管控转向审理公正的规制逻辑,实现审理公正的模式转型。具体而言,在衡量律师庭外言论正当与否方面,应确立实质危险与道德性相结合,即主客观相统一的评判标准,实质危险是指律师庭外言论可能或已经对司法公正造成实质损害,这是非正当庭外言论的形式特征;道德性与非道德性相对,律师基于法律职业伦理为当事人谋取合法利益,在相对意义上即具有了道德性。此外,法律还应明确规定“禁止区”与“安全区”,为律师庭外言论的发表提供清晰明确的规范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律师庭外言论 道德性 实质危险 法律职业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高职涉农专业建设的推进路径研究
17
作者 艾金龙 喻舞阳 王欢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期155-158,共4页
湖南是农业大省和职教强省,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职业教育涉农专业的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该文较为系统地分析目前湖南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建设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推进湖南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建设的路径,即坚持立德树人,... 湖南是农业大省和职教强省,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职业教育涉农专业的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该文较为系统地分析目前湖南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建设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推进湖南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建设的路径,即坚持立德树人,调整涉农专业布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资源开发,加强国际合作打造湖湘特色品牌,以期为湖南高职涉农专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系统的参考意见,进而推动湖南农业强省的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涉农专业 乡村振兴 专业布局: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师德观的内隐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方晓义 陈浩莺 +1 位作者 王永丽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33,共6页
师德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教师师德的好坏又直接取决于教师的师德观。通过对 86名中小学特级教师的师德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 ,教师的师德观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和个体差异 ,在“严谨治学”、“有责任心”、... 师德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教师师德的好坏又直接取决于教师的师德观。通过对 86名中小学特级教师的师德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 ,教师的师德观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和个体差异 ,在“严谨治学”、“有责任心”、“积极性”、“拥有新知识、积极创新”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在“热爱学生”、“有责任心、积极性”方面存在明显的职称差异 ,在“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本专业方面”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而年龄、教龄和学历对教师的师德观没有显著影响。在中小学教师师德培养中 ,应加强对教师“严谨治学”、“公平对待学生”、“提高科研水平”等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教师 师德观 内隐 研究 地区差异 个体差异 不平衡性 责任感 影响因素 性别差异 创新 敬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4
19
作者 周李莉 吴雪萍 司虎克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2-106,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上海市特殊体育教师队伍趋向年轻化;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道德素质,但其专业知识水平偏低,专业能力发展不平衡;教师在职进修亟待加强;教师专...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上海市特殊体育教师队伍趋向年轻化;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道德素质,但其专业知识水平偏低,专业能力发展不平衡;教师在职进修亟待加强;教师专业组织力量薄弱;特殊教师资格认定制定不完善。据此提出上海市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特殊体育教师 专业化 专业知识 专业能力 专业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护士道德困境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章志伟 王霞 +2 位作者 王建宁 曹英 钟清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73-1077,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护士道德困境与职业倦怠现状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护士道德困境量表和护士职业倦怠问卷,于2013年6月和7月对南昌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10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道...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护士道德困境与职业倦怠现状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护士道德困境量表和护士职业倦怠问卷,于2013年6月和7月对南昌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10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道德困境总均分为43.03±10.72;护士职业倦怠总均分为60.59±17.86。护士道德困境与职业倦怠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224(P<0.05)。道德困境与情感耗竭、去人格化、职业倦怠呈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负相关。结论护士道德困境可导致临床护士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职业倦怠,使个人成就感降低。护理管理者可采取多种途径且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使其克服道德困境,远离职业倦怠,保证临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道德困境 职业倦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