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4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limit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sliding block for rock slope based on nonlinear FEM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相儒 何柱 +2 位作者 冷旷代 黄跃群 杨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8期2263-2274,共12页
Traditional rigid body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RBLEM) was adopted for the stability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rock slope under earthquake scenario. It is not able to provide the real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st... Traditional rigid body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RBLEM) was adopted for the stability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rock slope under earthquake scenario. It is not able to provide the real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structure, while the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relies on the arbitrary decision on the failure criteria. The dynamic limit equilibrium solution was proposed for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sliding block based on 3-D multi-grid method, by incorporating implicit stepping integration FEM. There are two independent meshes created in the analysis: One original 3-D FEM mesh is for the simulation of target structure and provides the stress time-history, while the other surface grid is for the simulation of sliding surface and could be selected and designed freely. As long as the stress time-history of the geotechnical structure under earthquake scenario is obtained based on 3-D nonlinear dynamic FEM analysis, the time-history of the force on sliding surface could be derived by projecting the stress time-history from 3-D FEM mesh to surface grid. After that, the safety factor time-history of the sliding block will be determined through applying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With those information in place, the structure's aseismatic stability ean be further studied. The above theory and method were also applied to the aseismatic stability analysis of Dagangshan arch dam's right bank high slope and compared with the the result generated by Quasi-static metho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method not only raises the FEM's capability in accurate simulation of complicated geologic structure, but also increases the flexibility and comprehensiveness of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This method is reliable and recommended for further application in other rea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stability sliding block limit equilibrium analysis multi-grid nonlinear F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linear observer-controller design for dynamic positioning of ships 被引量:2
2
作者 何黎明 田作华 施颂椒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4年第3期359-363,共5页
The main focus is nonlinear model-based dynamic positioning (DP) control system design. A nonlinear uniform global exponential stability (UGES) observer produces noise-free estimates of the position, the slowly varyin... The main focus is nonlinear model-based dynamic positioning (DP) control system design. A nonlinear uniform global exponential stability (UGES) observer produces noise-free estimates of the position, the slowly varying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s and the velocity, which are used in a proportional-derivative (PD) + feedforward control law. The stability of this observer-controller system is proved by introducing a specific nonlinear cascaded syste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have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the performance of designed DP contro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positioning nonlinear observer nonlinear PD + feedforward control stability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R准则及相图法的风电结构动力屈曲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万润 范科友 杜永峰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4-272,409,410,共11页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风电结构的动力屈曲行为,提出一种基于B-R准则及相图法的风力发电塔筒结构动力屈曲分析方法。首先,以西北地区某2.0 MW风力发电机为原型,建立考虑叶轮及机舱偏心的集中质量有限元模型,对其在重力作用下的静力屈曲进行分...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风电结构的动力屈曲行为,提出一种基于B-R准则及相图法的风力发电塔筒结构动力屈曲分析方法。首先,以西北地区某2.0 MW风力发电机为原型,建立考虑叶轮及机舱偏心的集中质量有限元模型,对其在重力作用下的静力屈曲进行分析,并确定动力屈曲的考察部位;其次,选择14条天然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结合增量动力分析,通过B-R准则考察选定节点的相对位移最大值,并绘制节点的相平面图,对塔筒结构的动力屈曲进行评价;最后,分类讨论了影响风电塔筒结构动力屈曲发生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基于B-R准则及相图法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判别动力屈曲;在地震动作用下风力发电塔筒门洞下部出现局部的塑性动力屈曲现象;地震下风电塔筒结构动力屈曲的发生与地震激起的塔筒模态和地震频谱的集中程度有关,且主要受几何非线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塔筒 动力屈曲 增量动力分析 B-R准则 相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基上既有石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4
作者 林环周 翁志英 +3 位作者 张静 何佰昭 吴应雄 林文佳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3,共11页
福建沿海地区现广泛分布着大量具有地域特色的石结构民宅,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限制,部分民宅建造于软弱场地之上。目前建筑结构计算时地基通常采用刚性假定,而软土地基上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破坏更严重,因此亟需对此类石结构进行... 福建沿海地区现广泛分布着大量具有地域特色的石结构民宅,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限制,部分民宅建造于软弱场地之上。目前建筑结构计算时地基通常采用刚性假定,而软土地基上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破坏更严重,因此亟需对此类石结构进行安全评估。选取一栋典型两层的软土地基石结构(SSI体系),设定地基土体等效剪切波速为147.57m/s,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进行基于IDA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与刚性地基体系(FIX体系)进行对比,对其进行安全评估。结果表明:SSI体系较FIX体系更易于达到极限状态,结构地震易损性增加,概率差值可达40%~46%;基于易损性得出结构性能裕度比进行分析,SSI体系较FIX体系各极限状态下的性能裕度比均降低。研究揭示了坐落于软弱场地上的石结构较刚性地基体系破坏更为严重,成果为石结构的抗震加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结构 软土地基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损伤及控制措施分析
5
作者 王军文 刘彦伟 +3 位作者 张钊 李春雨 李勇 郭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0-726,共7页
为了提高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性能,本文以某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进行研究。考虑施工过程对成桥恒载内力的影响,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探讨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钢束应力变化和动轴力对主梁与主墩损伤的影响,分析波形钢腹板代... 为了提高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性能,本文以某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进行研究。考虑施工过程对成桥恒载内力的影响,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探讨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钢束应力变化和动轴力对主梁与主墩损伤的影响,分析波形钢腹板代替混凝土腹板对连续刚构桥地震损伤的控制效果,并通过优化桥墩截面尺寸、对主墩局部施加预应力及双柱墩间设置横系梁来控制主墩的地震损伤。研究表明: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钢束应力变化对主梁混凝土应力影响较小,考虑动轴力后主墩墩顶、墩底在地面峰值加速度分别达到0.4g、0.6g时开裂,墩顶更易损伤;波形钢腹板可提升主梁抗震能力,却降低主墩抗震性能;优化桥墩截面、对桥墩局部施加预应力、双柱墩间设置横系梁等措施均可提升主墩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损伤 控制措施 抗震性能 峰值地面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持时对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抗震性能评价的影响
6
作者 许成祥 吴双玙 +1 位作者 吴永昂 朱红兵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共11页
为研究地震动持时对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抗震性能评价的影响,基于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借助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选取两组具有长、短持时特性的地震动记录,通过增量动... 为研究地震动持时对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抗震性能评价的影响,基于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借助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选取两组具有长、短持时特性的地震动记录,通过增量动力分析(IDA)建立峰值地面加速度(PGA)与位移延性比u的关系,得到易损性曲线。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PGA中位值为0.35g、0.55g、0.78g、0.98g,短持时地震动作用下PGA中位值为0.35g、0.59g、0.91g、1.20g。随着损伤程度的加大,双层框架式桥墩易损性曲线的差异区间随着PGA的增大而增大;9度(0.40 g)罕遇地震时,长、短持时地震动作用下双层框架式桥墩发生严重损伤和完全破坏的概率分别为25.57%、8.61%和16.98%、4.79%,说明当PGA较大时,双层框架式桥墩在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更容易受到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持时 框架式桥墩 抗震性能 增量动力分析 易损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和数字孪生的边坡施工安全动态评估与反馈方法
7
作者 陈超 阿迪力•如苏力 +3 位作者 李晓军 芮易 吕艳云 路林海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137,共7页
无人机(UAV)技术与数字孪生技术在工程应用的不断拓展,为提升工程监测与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契机。针对高边坡工程中的不利工况对工程安全和周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和数字孪生技术的边坡施工安全动态评估与反馈方... 无人机(UAV)技术与数字孪生技术在工程应用的不断拓展,为提升工程监测与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契机。针对高边坡工程中的不利工况对工程安全和周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和数字孪生技术的边坡施工安全动态评估与反馈方法,以提高边坡工程的安全性和效率。首先,通过工程现场测试给出无人机采集边坡工程虚拟多目数字图像的方法与步骤,采集边坡图像数据,并基于SFM-MVS算法构建边坡工程的三维数字模型;其次,通过基于体素的空间几何分析算法,动态计算边坡开挖宽度和深度;然后,采用点云切片细分模型,通过考虑空间延展的边坡露头结构面产状识别算法获取结构面几何参数;最后,将这些数据映射到数字模型,建立与实际边坡对应的数字孪生模型,通过持续的数据采集、分析和模拟,对施工活动引起的边坡稳定性变化进行即时评估和反馈。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增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为边坡工程提供新的预防与应对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无人机 数字孪生 稳定性分析 动态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近远场地震易损性分析
8
作者 许成祥 吴双玙 朱红兵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63,共11页
为了研究近、远场地震动下双层框架式桥墩的地震易损性,基于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借助OpenSees开放平台建立其数值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选取两组近、远场天然地震动记录,选择峰值地面加速度(PGA)和位移... 为了研究近、远场地震动下双层框架式桥墩的地震易损性,基于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借助OpenSees开放平台建立其数值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选取两组近、远场天然地震动记录,选择峰值地面加速度(PGA)和位移延性比μ作为地震动强度参数和工程需求参数,通过增量动力分析得到易损性曲线。从易损性曲线、破坏概率曲线和易损性指数三个方面评估两种场地对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损伤影响。结果表明:对双层框架式桥墩进行易损性分析时,下层相对于上层更容易发生损伤,并且在采用了整体失效概率后能更加保守地评估其抗震性能。在近场地震动下,双层框架式桥墩发生轻微损伤、中度损伤、严重损伤和完全破坏的PGA中位值分别为0.27g、0.46g、0.69g、0.90g,远场地震动下桥墩不同破坏状态的PGA中位值分别为0.29g、0.50g、0.79g、1.06g。根据易损性曲线得到易损性指数,基于易损性指数的近、远场地震动下PGA中位值的下限、均值和上限分别为0.72g、0.61g、0.50g和0.83g、0.68g、0.55g,分别相差14.74%、12.19%和9.86%,即双层框架式桥墩在近场地震动下更容易受到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远场地震 地震易损性 框架式桥墩 增量动力分析 易损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型地震动下埋地管道易损性及巨震风险分析
9
作者 韩俊艳 王小强 +3 位作者 申家旭 康安琦 缪惠全 杜修力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00-1911,共12页
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第一次引入了极罕遇地震(巨震)作用,然而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仍然采用三水准设防原则,考虑巨震的抗震设计已成为结构抗震设计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识别方法,选取2023... 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第一次引入了极罕遇地震(巨震)作用,然而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仍然采用三水准设防原则,考虑巨震的抗震设计已成为结构抗震设计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识别方法,选取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巨震中实测的12条脉冲型地震动以及12条无脉冲地震动,在此基础上对连续管道以及球墨铸铁管道开展增量动力分析(IDA),评估其易损性,最后将易损性分析结果与经验统计法得到的失效概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形式的埋地管道,脉冲型地震动的作用均会显著增加结构发生严重破坏的概率;相较于连续管道,球墨铸铁管道在地震动作用下更易发生破坏,且对脉冲型地震动更加敏感;基于实际震害数据的经验统计结果略小于无脉冲地震动作用下管道的破坏概率,但会显著低估脉冲地震作用下埋地管道的破坏。本文给出了不同类型埋地管道在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失效概率,研究结果可为埋地管道在巨震以及脉冲型地震动下的风险评估以及抗震设计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抗震 埋地管道 易损性分析 增量动力分析 脉冲型地震动 巨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错层节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分析
10
作者 许成祥 孙少雨 刘晓强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1-619,共9页
为了研究含错层节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基于已有试验,采用OpenSees分别建立了不同错层高度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对模型进行20条地震动记录下的增量动力分析(IDA),得到结构倒塌阶段的易损性... 为了研究含错层节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基于已有试验,采用OpenSees分别建立了不同错层高度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对模型进行20条地震动记录下的增量动力分析(IDA),得到结构倒塌阶段的易损性曲线,并利用结构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评估结构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结果表明:地震动强度较低时,错层高度对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影响不大,增量动力分析曲线差异较小,地震动强度较高时,不同错层框架与普通框架的增量动力分析曲线差异十分显著,第三类错层框架和第一、二类错层框架以及普通框架相比,变形增长更快,后期退化程度更大;普通框架(KJ‑1)、第一类错层框架(SKJ‑1)、第二类错层框架(SKJ‑2)和第三类错层框架(SKJ‑3)的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分别为3.53、2.75、2.2和1.8,SKJ‑1、SKJ‑2和SKJ‑3相比KJ‑1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分别降低了22.1%、37.7%和49.0%,说明含错层节点框架结构抗整体性倒塌能力明显低于普通节点框架结构,且随着结构错层高度的增加其性能降低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 错层节点 增量动力分析 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 抗整体性倒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耦Newmark法与代表性滑动面的扩容尾矿坝动力稳定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亮 李亮 +2 位作者 李春立 文嘉辉 王超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2-220,共9页
结合解耦Newmark法和代表性滑动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高效评价尾矿坝动力安全性能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精确选取代表性滑动面并计算其屈服加速度,结合响应面分析,构建了尾矿坝位移预测和动力失效概率的分析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云南某扩... 结合解耦Newmark法和代表性滑动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高效评价尾矿坝动力安全性能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精确选取代表性滑动面并计算其屈服加速度,结合响应面分析,构建了尾矿坝位移预测和动力失效概率的分析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云南某扩容尾矿坝工程案例中,准确识别了不同扩容阶段的最易破坏区域,并分别计算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永久位移及动力失效概率。计算结果表明,新库区扩容至初期坝顶,旧尾矿坝易深层破坏;扩容至原尾矿坝1/2高,新旧坝均易浅层失稳;至原坝顶,新建坝易浅层破坏;扩容坝服役期安全,满足使用要求。案例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动力稳定 可靠度分析 Geostudio NEWMARK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旋翼无人机INDI容错控制稳定性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金遥 赵金星 +1 位作者 李晨 吴文浩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四旋翼无人机的执行机构一旦发生故障就易发生坠毁,导致重大经济损失并对地面行人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应用增量式非线性动态逆INDI实现无人机的容错控制,分析INDI控制器在空气动力学扰动下的稳定性,并通过搭建仿真平台对控制器的... 四旋翼无人机的执行机构一旦发生故障就易发生坠毁,导致重大经济损失并对地面行人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应用增量式非线性动态逆INDI实现无人机的容错控制,分析INDI控制器在空气动力学扰动下的稳定性,并通过搭建仿真平台对控制器的性能进行半物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INDI容错控制在执行器故障和有空气动力学扰动情况下仍然能够悬停和跟踪期望轨迹,从而避免坠毁和人员伤亡。基于INDI的无人机容错控制和稳定性分析,以及所构建的无人机控制半物理仿真,可以为无人机控制算法研究和验证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增量非线性动态逆 空气动力学扰动 稳定性分析 半物理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一次调频的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振荡机理分析与参数优化配置
13
作者 张振宇 张钢 +5 位作者 栗龙轩 柯贤波 程林 霍沛峥 张浩 别朝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4,共11页
为提升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稳定性,针对关键参数变化对系统振荡现象的影响机理展开研究,并提出参数优化配置方案。首先,建立参与一次调频的典型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基于特征值分析辨识并网系统中的主导振荡模式。在此基础上... 为提升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稳定性,针对关键参数变化对系统振荡现象的影响机理展开研究,并提出参数优化配置方案。首先,建立参与一次调频的典型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基于特征值分析辨识并网系统中的主导振荡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Jacobian矩阵特征值随系统参数变化的运动轨迹,揭示了系统发生振荡现象的内在机理,并利用灵敏度指标及紧相关因子定量分析了不同参数变化对系统动力学稳定性与频率调节的影响规律,确定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参数。最后,提出了基于深度Q网络(DQN)算法的新能源一次调频响应参数优化配置方案,并利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实测数据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当有功下垂系数增大至0.0057时,一对共轭复根同时穿越虚轴,即系统发生Hopf分岔而失去稳定性,并开始出现慢尺度振荡现象。上述参数优化方法不仅提高了电网调频能力,而且保障了电网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并网系统 动力学稳定性 紧相关因子分析 分岔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挂汽车列车关键参数对动力学稳定性影响的量化分析
14
作者 周猛 宁一高 +2 位作者 赵轩 王姝 付子扬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69-1382,共14页
半挂汽车列车动力学稳定性受到多种参数的影响,且相关参数对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及影响程度尚不清晰。为此,本文建立半挂汽车列车7自由度动力学机理模型,通过与试验数据标定过的TruckSim模型在多种测试工况下进行对比,验证了机理模... 半挂汽车列车动力学稳定性受到多种参数的影响,且相关参数对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及影响程度尚不清晰。为此,本文建立半挂汽车列车7自由度动力学机理模型,通过与试验数据标定过的TruckSim模型在多种测试工况下进行对比,验证了机理模型的准确性。然后,采用机理模型研究了挂车质心垂向位置、牵引车和挂车轴侧偏刚度、牵引车和挂车侧倾刚度、铰接点侧倾刚度,以及挂车簧上质量等关键参数对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TruckSim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全工况平面内各参数对动力学稳定性影响的百分比量化指标及其变化规律,挂车质心垂向位置的变化占3.14%~4.53%,挂车簧上质量的变化占23.34%~34.66%,牵引车前轴侧偏刚度的变化占20.87%~30.38%,牵引车后轴侧偏刚度的变化占21.67%~33.72%,挂车轴侧偏刚度的变化占5.74%~8.48%,牵引车侧倾刚度的变化占3.55%~6.81%,挂车侧倾刚度的变化占1.19%~3.15%,铰接点侧倾刚度的变化占0.33%~0.73%。相关结果可为半挂汽车列车的优化设计及安全行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挂汽车列车 动力学稳定性 关键参数 影响规律 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过程的多层基础隔震结构超烈度地震易损性分析
15
作者 陈芹静 潘文 +3 位作者 双超 龙雨欣 苏何先 肖俊才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38-345,共8页
近年来,隔震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在多层建筑中得到广泛认可与应用,但研究表明,多层隔震建筑在超烈度地震作用下仍面临破坏甚至倒塌的风险。为此,对多层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基于动力过程的超烈度地震易损性分析。首先,基于动力方程及等效线... 近年来,隔震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在多层建筑中得到广泛认可与应用,但研究表明,多层隔震建筑在超烈度地震作用下仍面临破坏甚至倒塌的风险。为此,对多层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基于动力过程的超烈度地震易损性分析。首先,基于动力方程及等效线性化方法构建其分析模型,提出基于变形的损伤指标,定义隔震结构的五个损伤性能状态;随后,对非隔震结构与隔震结构进行非线性动力分析,计算得到两种损伤指标的损伤值;最后,对损伤值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推导出了结构发生各级破坏概率的计算公式,从而分别得到两种结构及多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易损性曲线。在此基础上,深入对比了两种结构类型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指标、破坏模式及损伤超越概率。结果表明,多层基础隔震结构的每一层上部结构及多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抗震性能均显著优于传统结构,特别是采用了多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后,结构各项性能指标均得到了更好的满足。研究成果可为分析多层基础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真实响应、评估其抗倒塌能力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基础隔震结构 多铅芯橡胶隔震支座 增量动力分析法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系梁对梁式桥双柱墩抗震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王立佳 刘金龙 林均岐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8,共11页
双柱式桥墩是梁式桥中常见的下部结构,在地震中经常受损。为了提高双柱墩的横桥向稳定性,通常在墩柱之间设置横系梁。文中以云南漾濞金星桥为原型,设计了4个具有不同横系梁的桥梁模型,进行了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并使用OpenSees建立了有... 双柱式桥墩是梁式桥中常见的下部结构,在地震中经常受损。为了提高双柱墩的横桥向稳定性,通常在墩柱之间设置横系梁。文中以云南漾濞金星桥为原型,设计了4个具有不同横系梁的桥梁模型,进行了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并使用OpenSees建立了有限元模型来重现试验结果。通过试验结果和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研究了有无横系梁、横系梁与墩柱抗弯刚度比(K_(系)/K_(墩))和横系梁配筋率(ρ)变化对梁式桥双柱墩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横系梁可以提高梁式桥双柱墩的抗震性能,横系梁K_(系)/K_(墩)或ρ的适当增加,有助于减小墩底曲率延性比、墩顶位移、墩顶弯矩和墩底的弯矩。然而,K_(系)/K_(墩)或ρ过高会导致墩柱先于横系梁破坏,削弱横系梁的抗震作用。综合分析后,给出了横系梁K_(系)/K_(墩)的建议范围为0.3~0.6,配筋率的建议取值范围为0.6%~0.9%,为梁式桥双柱墩的抗震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系梁 梁式桥双柱墩 振动台试验 增量动力分析法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边坡三维地震稳定性分析
17
作者 姬羽菲 邵帅 +2 位作者 邵生俊 朱学亮 严广艺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635,共9页
边坡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发生失稳,并常常伴随着明显的三维特征。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原理和一维稳定入渗模型,对非饱和土边坡三维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新的三维水平切片法,有效考虑了非饱和土重度、地震加速度和表观黏聚力的非线性分... 边坡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发生失稳,并常常伴随着明显的三维特征。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原理和一维稳定入渗模型,对非饱和土边坡三维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新的三维水平切片法,有效考虑了非饱和土重度、地震加速度和表观黏聚力的非线性分布特征。地震惯性力采用考虑土体阻尼和共振的修正拟动力法(MPDM)表示。通过重度加大法推导出边坡安全系数的显式表达式。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对比验证,并进行了一系列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边坡受到与土体固有频率接近的地震波作用时,会发生共振现象,边坡安全系数迅速降低;在同一地震频率作用下,安全系数随地震加速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当B/H<3时,三维效应明显,在边坡设计时应考虑三维效应;吸力的存在有助于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极限分析 地震 修正拟动力法 三维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变时滞反应扩散植被-水系统的阈值动力学
18
作者 胡静 朱磊 +2 位作者 任杰 吴涵 张启敏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8,共8页
考虑地表水的渗透和扩散作用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具有时变时滞的反应扩散植被-水系统模型.给出阈值R^(*),并讨论了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当R^(*)<1时,系统的无植被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当R^(*)>1,植被一致持久.... 考虑地表水的渗透和扩散作用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具有时变时滞的反应扩散植被-水系统模型.给出阈值R^(*),并讨论了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当R^(*)<1时,系统的无植被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当R^(*)>1,植被一致持久.此外,通过拉丁方抽样(LHS)及偏秩相关系数(PRCCs)方法对模型阈值进行敏感性分析,给出了参数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为制定防治荒漠化的措施提出建议.此外,通过分析系统有限时间稳定性,讨论了时滞对植被水模型的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水模型 阈值动力学 反应扩散 敏感性分析 有限时间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钢轨扣件特性的动力稳定车作业效果分析
19
作者 陈太茂 王立华 +3 位作者 黄洪燚 王炯力 赵泽民 蒋维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1-286,292,共7页
[目的]为了研究动力稳定装置激振频率和钢轨扣件力学特性对动力稳定车的作业效果影响和影响显著性,以便为动力稳定车作业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考虑钢轨扣件力学特性的动力稳定装置-轨道动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的... [目的]为了研究动力稳定装置激振频率和钢轨扣件力学特性对动力稳定车的作业效果影响和影响显著性,以便为动力稳定车作业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考虑钢轨扣件力学特性的动力稳定装置-轨道动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建立动力稳定装置-道床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以动力稳定装置激振频率﹑扣件横向刚度和扣件横向阻尼为研究因素,轨枕横向加速度响应为稳定作业效果评价指标,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动力稳定作业效果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结果及结论]随着动力稳定装置的激振力幅值增大,轨枕的横向位移与加速度均单调增大;当激振频率逐渐增大,轨枕的横向位移单调减小,横向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得到动力稳定装置最佳激振频率范围为30~36 Hz;增大钢轨扣件横向刚度,轨枕横向加速度增大;增大钢轨扣件横向阻尼,轨枕横向加速度减小。基于响应面分析方法得到3个因素对轨枕横向加速度影响显著性的大小顺序为激振频率>扣件横向刚度>扣件横向阻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稳定车 动力稳定装置 激振频率 钢轨扣件横向刚度 钢轨扣件横向阻尼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耐震时程法的柱承式筒仓地震易损性分析
20
作者 曹利岗 李建业 +1 位作者 许启铿 王丽坤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31,共10页
为克服筒仓结构在地震易损性评估时需要进行大量非线性时程分析的不足,采用基于耐震时程法(endurance time method,ETM)的易损性分析方法对筒仓结构进行易损性的快速评估。以IV类场地柱承式筒仓为研究对象,选取实际天然地震动记录为目... 为克服筒仓结构在地震易损性评估时需要进行大量非线性时程分析的不足,采用基于耐震时程法(endurance time method,ETM)的易损性分析方法对筒仓结构进行易损性的快速评估。以IV类场地柱承式筒仓为研究对象,选取实际天然地震动记录为目标反应谱合成3条耐震时程曲线,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柱承式筒仓模型并输入耐震时程曲线,将ETM分析结果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ETM分析结果与IDA分析结果的中位值相匹配,满足筒仓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精度要求;筒仓不同支承柱在地震作用下的基底剪力分配情况与储料质量无关,仅取决于支承柱位置;ETM所得的筒仓地震易损性曲线与IDA易损性曲线基本吻合,耐震时程法可作为柱承式筒仓抗震性能分析、预测和评估的高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承式筒仓 地震易损性 耐震时程法 增量动力分析 粮食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