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轮状病毒微滴式数字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谢世斌 郑辉 +6 位作者 沙洲 房琳琳 尼博 张慧 董雅琴 魏荣 崔进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更加灵敏的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检测方法,为BRV的病原学调查及畜牧养殖行业疫病防控提供更加准确和灵敏的技术支持。根据BRV VP6基因组序列,利用Oligo7.56软件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与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 本研究旨在建立更加灵敏的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检测方法,为BRV的病原学调查及畜牧养殖行业疫病防控提供更加准确和灵敏的技术支持。根据BRV VP6基因组序列,利用Oligo7.56软件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与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检测BRV的微滴式数字RT-PCR方法,同时开展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并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14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83 copies/μL,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冠状病毒、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牛副流感病毒3型均无交叉反应。对14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共检测出4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28.57%,检测结果与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00%。综上说明,本研究建立的BRV微滴式数字RT-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可应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为BRV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轮状病毒 VP6基因 微滴式数字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日本血吸虫核酸的方法建立及应用的初步评价
2
作者 汤宪时 杨静 +2 位作者 曲国立 许永良 仝德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4-552,共9页
目的建立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检测日本血吸虫的方法,初步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设计合成用于染料法和探针法的引物和探针,构建含靶标序列的质粒,评价两种方法检测重组质粒、感染性钉螺和混合钉螺DNA的灵敏度,采用... 目的建立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检测日本血吸虫的方法,初步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设计合成用于染料法和探针法的引物和探针,构建含靶标序列的质粒,评价两种方法检测重组质粒、感染性钉螺和混合钉螺DNA的灵敏度,采用阴性钉螺、曼氏血吸虫、肝吸虫、曼氏迭宫绦虫基因组DNA以及日本血吸虫虫体基因组DNA评价两种方法的特异性,应用和评价探针法检测以不同毛钉比和孵育时长接触毛蚴的钉螺早期感染情况,检测感染过量尾蚴(200条)小鼠体内童虫在不同组织器官中早期移行分布情况。结果检测质粒梯度稀释产物,绘制ddPCR标准曲线,染料法回归方程为y=-0.8399x+7.0509,相关系数R^(2)=0.9881;探针法回归方程为y=-1.0475x+7.2551,相关系数R^(2)=0.9998。探针法质粒检测下限介于38.94 cp/μL和194.74 cp/μL之间。两种方法均可在浓度不低于0.002 ng/μL感染性钉螺基因组DNA样本中和各组混合钉螺基因组DNA中检出阳性反应。探针法检测阴性钉螺、曼氏血吸虫、肝吸虫、曼氏迭宫绦虫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而染料法检测阴性钉螺DNA(291 ng/μL)检测值为(20.3±4.39)cp/μL与对照组检测值(1.5±0.1)cp/μL比较有明显差别。探针法检测钉螺早期感染显示,在毛钉比高于5∶1的室温条件下孵育30 s即可检出钉螺体内毛蚴DNA,检测值在短时间(5 min)内达高峰,峰值随毛钉比增高呈相应倍数增高的趋势。探针法检测小鼠早期感染显示,童虫第2 d进入肺部,第4 d进入肝脏,血供丰富的脏器(脾、肾、脑)一直有移行的童虫,心脏和胰腺第9 d有异位寄生的趋势,睾丸检测值前9 d始终处于阴性对照水平。结论ddPCR探针法在检测质粒、感染性钉螺和混合钉螺中比染料法更准确可靠,特异性更强,染料法在钉螺检测中存在非特异反应。探针法有望敏感有效反映钉螺早期感染情况,及童虫在宿主小鼠体内移行和在多组织内的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钉螺 小鼠 微滴式数字pcr(dd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突变基因数字PCR联合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监测可检测残留病预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复发风险
3
作者 叶少杰 郭慧梅 +5 位作者 徐建梅 苏晰 王琳 赵松颖 王静 薛华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62-768,共7页
目的:分析应用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联合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ultiparametric flow cytometry,MFC)监测可检测残留病(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MRD)预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复发风... 目的:分析应用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联合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ultiparametric flow cytometry,MFC)监测可检测残留病(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MRD)预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复发风险价值。方法:收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5年1月收治的78例联合应用MFC及ddPCR方法监测MRD的新诊断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MRD阴性率、复发率、无复发生存(relapse-free survival,RFS)率、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比较不同MRD检测方法单独使用及联合应用所判定的MRD阴性患者与阳性患者间生存差异。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7.0(2.4~86.7)个月,中位监测突变基因数1(1~3)个,MFC-MRD阴性组2年RFS显著优于阳性组。ddPCRMRD阴性组2年RFS显著优于阳性组。将MFC与ddPCR方法联合应用,MRD阴性组2年RFS优势进一步扩大。MFC-MRD阴性组同时展现了OS优势。结论:通过ddPCR方法监测多突变基因MRD在预测AML患者的复发风险中有一定价值,将MFC与ddPCR联合应用检测MRD,能够更精确地预测患者的复发风险及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检测残留病 微滴式数字pcr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 复发 强化疗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群猪轮状病毒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4
作者 陈冰冰 蔡蔚游 +3 位作者 刘玉彤 王修武 孙守湖 贺东生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95-4100,共6页
旨在建立一种特异、灵敏的A群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 A,PoRVA)微滴式数字PCR(ddPCR)新型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PoRVA的VP 6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猪轮状病毒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其反应条件,从而构建PoRVA的ddPCR检测方法,... 旨在建立一种特异、灵敏的A群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 A,PoRVA)微滴式数字PCR(ddPCR)新型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PoRVA的VP 6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猪轮状病毒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其反应条件,从而构建PoRVA的ddPCR检测方法,并测定其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以及临床样品试验。优化反应条件结果显示,最佳引物浓度为600 nmol·L^(-1),最佳探针浓度为300 nmol·L^(-1);退火温度在56℃时,病毒阳性液滴拷贝数最高;特异性结果显示,自行建立的检测方法仅能检出PoRVA,而猪丁型冠状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七种对照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灵敏度结果显示,该方法最低检测限度为3.97 copies·μL^(-1),比普通PCR(最低检测限度3970 copies·μL^(-1))和荧光定量PCR(最低检测限度39.7 copies·μL^(-1))分别高1000倍和10倍;重复性结果显示,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小于10%;对142份临床样品检测显示,ddPCR检出阳性率高于qPCR和PCR。综上,本研究自行建立的PoRVA ddPCR新型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猪轮状病毒早期感染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可为日后持续性监控猪轮状疫情提供可靠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群猪轮状病毒 微滴式数字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动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建立和优化
5
作者 李钰钰 姚继英 +3 位作者 田永路 孙甜甜 韦玉生 李夏莹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0-439,共10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实验动物和环境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方法针对SA耐热核酸酶基因(nuc)的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实验动物和环境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方法针对SA耐热核酸酶基因(nuc)的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实验优化,确定最佳反应条件,检测动力学范围,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方法再现性;以相同的模板分别进行dd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反应,检测两种方法的互换性;最后将该方法用于各种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建立的SA ddPCR方法的动力学范围为100~15000 copies/μL,检测极限为2.5 copies,定量极限为10 copies;检测该方法的特异性,结果仅SA有阳性微滴,其他病原体均无阳性微滴;对3个平行样本进行测量后,计算得到其标准偏差与相对标准偏差发现,在ddPCR的动力学检测区间内,随着目标拷贝数的逐渐降低,相对标准偏差呈现上升趋势,然而始终低于25%的,这一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t检验分析ddPCR和qPCR方法的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所得拷贝数均无明显差异。共检测10份临床样本,有2份临床样本为阳性,其他均为阴性,该结果与q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检测SA的dd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和重复性好,可用于实验动物SA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微滴式数字pcr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活菌PMAxx-dd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6
作者 魏茂琳 韩钦 +3 位作者 王金凤 姜彦芬 王一诺 王建昌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4-172,共9页
【目的】将改良版叠氮溴化丙锭(improved propidium monoazide,PMAxx)与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相结合,建立一种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活菌的检测方法。【方法】对PMAxx终浓度... 【目的】将改良版叠氮溴化丙锭(improved propidium monoazide,PMAxx)与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相结合,建立一种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活菌的检测方法。【方法】对PMAxx终浓度、暗处理时间及曝光时间进行优化,建立最佳的PMAxx-ddPCR检测体系,并用不同体积比的LM活菌验证其准确性,考察PMAxx-dd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用不同浓度LM活菌与死菌对奶酪棒样品进行人工污染,比较传统的平板计数法和作者建立的PMAxx-ddPCR检测方法的结果;进一步对市售金针菇和火腿肠进行检测,评估PMAxx-ddPCR检测方法的实际效果。【结果】在PMAxx终浓度为10μmol/L、暗处理时间和曝光时间均为10 min时,PMAxx可显著抑制死菌DNA扩增,但对活菌DNA扩增没有显著影响。建立的PMAxx-ddPCR检测方法仅对LM产生特异性扩增,定量限为147 CFU/mL,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小于20%,重复性较好。人工污染奶酪棒试验结果表明,平板计数法和PMAxx-ddPCR检测方法对LM的定量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进一步分析17份金针菇和16份火腿肠样品检测结果,PMAxx-ddPCR检测法和平板计数法均从7份金针菇样品中检出LM,且2种方法定量结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作者建立的LM活菌的PMAxx-ddPCR检测方法可对食品中LM活菌进行特异性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版叠氮溴化丙锭 微滴式数字pcr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活菌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滴式数字PCR在兽医学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杨祖丽 胡长敏 《中国奶牛》 2025年第4期22-26,共5页
微滴式数字PCR通过将反应体系分割为大量独立微滴,每个微滴包含单个或少数核酸分子实现绝对定量检测,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无需标准曲线等特点,已成为兽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病原检测、疫苗研发、耐药性分... 微滴式数字PCR通过将反应体系分割为大量独立微滴,每个微滴包含单个或少数核酸分子实现绝对定量检测,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无需标准曲线等特点,已成为兽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病原检测、疫苗研发、耐药性分析、基因表达及微生物群落分析等多个方面。基于此,本文对微滴式数字PCR的原理与优点、在兽医学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pcr 核酸检测 绝对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尼罗病毒数字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8
作者 刘小卓 马萍萍 +5 位作者 常凯 姜帆 赵旭 岳志芹 郑小龙 王群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9期57-63,共7页
为建立一种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检测方法,以WNV保守区域NS2A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了检测WNV的数字RT-PCR方法。对该方法引物浓度梯度、扩增反应温度梯度、模板梯度以及灵敏度和模... 为建立一种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检测方法,以WNV保守区域NS2A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了检测WNV的数字RT-PCR方法。对该方法引物浓度梯度、扩增反应温度梯度、模板梯度以及灵敏度和模拟样品检测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本方法在引物终浓度900 nmol/L、探针浓度250 nmol/L、退火温度60℃时效率最高;方法的特异性较好,对弓形虫、布鲁氏菌、禽流感病毒、H3N8亚型马流感病毒、尼帕病毒、马疱疹病毒、马动脉炎病毒等病原无交叉反应;对WNV的检测灵敏度可达4 copies/μL,对强阳性及临界阳性模拟样品全部检出。结果表明,建立的WNV数字RT-PCR方法高效、特异、灵敏,较适用于低病毒浓度样品或感染初期动物的检测,对WNV感染防控和口岸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尼罗病毒 检测方法 微滴式数字pcr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A结合ddPCR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赵丽青 王静 +4 位作者 秦燕 贾俊涛 姜英辉 唐静 张健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研究了将叠氮溴化丙锭(PMA)与微滴式数字PCR(ddPCR)技术相结合,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检测。结果表明,强烈光照15 min,可以使PMA与死菌DNA共价交联,同时钝化游离的PMA;可以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死菌DNAPCR扩增的PMA终浓度为2.0μg/... 研究了将叠氮溴化丙锭(PMA)与微滴式数字PCR(ddPCR)技术相结合,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检测。结果表明,强烈光照15 min,可以使PMA与死菌DNA共价交联,同时钝化游离的PMA;可以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死菌DNAPCR扩增的PMA终浓度为2.0μg/m L;不抑制活菌DNA扩增的PMA最高浓度是5.0μg/m L。在不同死、活菌比例下,PMA-ddPCR可以定量检测活菌,避免了死菌DNA的干扰,本方法的检出限为10 copy/20μL。利用PMA-ddPCR检测人工污染鸡肉样品,最低可检出102cfu/m 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明PMA-ddPCR方法的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溴化丙锭 微滴式数字pcr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草甘膦转基因玉米外源基因ddPCR拷贝数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桂容 张维 +3 位作者 杜文平 宋军 陈谦 徐利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07-1712,共6页
【目的】本研究是从前期获得的100余份转基因抗除草剂草甘膦玉米品系中,挑选T抗-1等14个转基因玉米品系进行拷贝数检测。【方法】采用一种新型的拷贝数分析方法——微滴数字PCR技术(droplet digital PCR,简称dd PCR),设计特异引物对外... 【目的】本研究是从前期获得的100余份转基因抗除草剂草甘膦玉米品系中,挑选T抗-1等14个转基因玉米品系进行拷贝数检测。【方法】采用一种新型的拷贝数分析方法——微滴数字PCR技术(droplet digital PCR,简称dd PCR),设计特异引物对外源抗草甘膦基因2m G2-epsps进行绝对定量分析。【结果】供试的14份转基因材料中10份是单拷贝品系。同时,通过引物探针特异性试验、叶片基因组DNA的PCR抑制和浓度检测、转基因玉米的外源基因2m G2-epsps的实时PCR检测和基因组DNA的酶切等系列研究,建立稳定的转基因玉米拷贝数分析的dd PCR检测体系。【结论】微滴数字PCR技术为这批转基因玉米的下一步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提供了重要参数,同时建立了转基因玉米(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外源基因拷贝数dd PCR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草甘膦抗性 外源基因 拷贝数 微滴数字pcr(dd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险朋 丁文桂 +5 位作者 胡毅军 李小军 李永福 黄育浩 李敏 李建军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46-54,共9页
通过设计筛选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浓度和退火温度,构建一种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微滴式数字PCR(dd PCR)检测方法,分析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并应用于临床样品检测。结... 通过设计筛选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浓度和退火温度,构建一种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微滴式数字PCR(dd PCR)检测方法,分析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并应用于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当引物、探针浓度分别为0.9μmol·L^(-1)、0.3μmol·L^(-1)且退火温度为56.9℃时,建立的罗非鱼无乳链球菌dd PCR方法阴、阳性微滴分布界限明显,平均拷贝数高,有较高扩增反应效率;线性关系线良好(R^(2)=0.997 3),最低检测限为2.56 copies·μL^(-1);与猪链球菌2型、鱼类海豚链球菌和其他5种常见的水生动物疫病病原体无交叉反应;重复变异系数为3.15%;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与实时荧光PCR方法结果的符合率100%,与细菌分离鉴定方法结果符合率为94.12%。结果表明,建立的罗非鱼无乳链球菌dd 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感染的临床样品进行定量检测,为尼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微滴式数字pcr 定量检测 罗非鱼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微滴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晓兵 黄峰 +2 位作者 崔一平 彭埃天 岳茂峰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产业的毁灭性病害,带病苗木、带菌接穗和田间病株是病害的初侵染源,建立一套病原菌超灵敏检测方法对柑橘黄龙病的早期预警及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柑橘黄龙病亚洲种16S rD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建立基于微滴数字... 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产业的毁灭性病害,带病苗木、带菌接穗和田间病株是病害的初侵染源,建立一套病原菌超灵敏检测方法对柑橘黄龙病的早期预警及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柑橘黄龙病亚洲种16S rD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建立基于微滴数字PCR技术的检测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灵敏度和检测准确性。结果表明,研究建立的柑橘黄龙病亚洲种微滴数字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其检测灵敏度是荧光定量PCR的10倍。建立的微滴数字PCR检测技术为柑橘种质资源的早期黄龙病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黄龙病菌亚洲种 ddpcr 早期检测 柑橘种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鲤疱疹病毒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13
作者 钟亮宁 何洪桂 +11 位作者 李小军 叶毅飞 王红兵 刘烺 潘杰 谢海燕 莫钻兰 赖颖 黄洁莹 朱燕秋 李敏 张险朋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8,共10页
【目的】构建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微滴式数字PCR(ddPCR)检测方法,为锦鲤疱疹病毒的定量检测和低浓度样品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参照靶位基因锦鲤疱疹病毒TK基因(GenBank登录号:KX... 【目的】构建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微滴式数字PCR(ddPCR)检测方法,为锦鲤疱疹病毒的定量检测和低浓度样品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参照靶位基因锦鲤疱疹病毒TK基因(GenBank登录号:KX609547.1)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通过比对筛选出最佳引物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退火温度,建立与实时荧光PCR方法的线性关系,并分析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最后应用于临床样品检测。【结果】当引物、探针浓度分别为900、300 nmol/L且退火温度为57℃时,建立的KHVddPCR扩增反应效率最高,阴阳性微滴分布界限最为明显。KHVddPCR敏感性强,检测限低至0.46拷贝/μL,在0~8.1×10^(4)拷贝/μL范围内,与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的线性关系较佳(R2=0.9949)。检测变异系数低,批内变异系数为2.70%,批间变异系数为3.02%。与鲤浮肿病毒、鲫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真鲷虹彩病毒、草鱼出血病毒、罗非鱼湖病毒、十足目虹彩病毒、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和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等其他8种常见的水生动物疫病阳性样品无非特异性反应。在88份的临床样品检测中,阳性2份,阳性检出率为2.27%;在8份能力验证样品检测中,5份阳性,与能力验证满意结果一致,与实时荧光PCR方法和套式PCR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锦鲤疱疹病毒ddPCR检测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定量检测锦鲤疱疹病毒DNA,为锦鲤疱疹病毒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疱疹病毒 微滴式数字pcr 线性关系 特异性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建浩 王东方 +10 位作者 刘影 王淑娟 马震原 谢彩华 赵雪丽 杨海波 冯桂丹 康台生 胡煜锋 李博文 闫若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3-418,共6页
旨在建立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PEDV(MK862249.1)M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合成特异... 旨在建立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PEDV(MK862249.1)M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对和探针;通过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了可用于检测PEDV的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FQ-PCR)方法,将自行建立的FQ-PCR方法的引物对/探针用来确定ddPCR方法;对ddPCR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初步应用试验。结果显示:自行建立的FQ-PCR方法在敏感性、重复性等方面均优于行标FQ-PCR方法;根据自行设计的FQ-PCR方法建立的ddPCR方法最低检测极限为0.15 copies·μL^(-1),敏感性高于行业标准(SN/T 1699—2017)FQ-PCR方法(1.0×10^(1)copies·μL^(-1));模板浓度为1.0×10^(0)~1.0×10^(4)copies·μL^(-1)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2>0.99);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为1.52%~7.40%;对猪丁型冠状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等11种对照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分别用建立的ddPCR方法、行业标准FQ-PCR方法对150份临床样品进行PEDV核酸检测,ddPCR方法对行业标准FQ-PCR方法检测阳性样品的检测符合率为10^(0)%。本研究成功建立的PEDV dd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上PEDV感染的早期检测和定量检测,为PEDV核酸标准物质的研制提供了定量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微滴式 数字pcr 方法 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液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苏佳 赵炜 +6 位作者 刘伟洁 白洪旭 陈延飞 孙淼 吴华伟 薛青红 陈晓春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5期17-25,共9页
为实现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的快速、准确、定量检测,以国内PPRV Clone 9疫苗株N基因为靶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了液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及重... 为实现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的快速、准确、定量检测,以国内PPRV Clone 9疫苗株N基因为靶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了液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进行评价。将所建立的ddPCR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的灵敏度进行比较分析并应用于PPRV(Clone 9株)核糖核酸标准物质的定量。结果显示,所建立的ddPCR方法特异性好,仅PPRV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他羊源病毒类生物制品及毒种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高,基因拷贝数检出限度为4.33拷贝/μL,比qPCR方法的灵敏度(57.3拷贝/μL)高10倍;重复性好,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为1.8%;定量准确,具有一定资质的9家单位各组测量数据组间变异系数小于5%。试验建立的ddPCR方法能够有效地对PPRV核酸进行快速检测,为PPRV的诊断及绝对定量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液滴式数字pcr 荧光定量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数字PCR方法的建立及其在标准物质研制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铭洋 张喜悦 +7 位作者 赵格 曲志娜 高宏伟 孙敏 程慧敏 徐佳微 王君玮 邹明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3,共8页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α-毒素是其分子生物学检测的主要靶标。试验选取Clper引物及探针建立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tial PCR,ddPCR)方法,最佳引物浓度0.85μmol/L,探针浓度为0.3μmol/L...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α-毒素是其分子生物学检测的主要靶标。试验选取Clper引物及探针建立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tial PCR,ddPCR)方法,最佳引物浓度0.85μmol/L,探针浓度为0.3μmol/L,退火温度为60℃。利用建立的ddPCR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弯曲杆菌的DNA,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合成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制成DNA标准品,选取3个稀释梯度的标准品进行重复试验,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采用7个稀释梯度的标准品进行重复检测,计算出该方法的检测限为12.39 copies/μL,定量限为33.97 copies/μL。通过对68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证实该方法可用于临床,且用于检测质粒DNA时无明显的基质效应。应用ddPCR方法对标准品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并联合9家实验室进行定值,最终获得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标准物质证书(GBW(E)091237)。α-毒素基因ddPCR方法的建立和DNA标准物的研制,为产气荚膜梭菌分子生物学检测试剂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ddpcr α-毒素基因 标准物质 特异性 灵敏度 可重复性 定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快速诊断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方法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志捷 李伟超 +3 位作者 何铭辉 陈晓彤 林钊 植耀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738-2746,共9页
目的建立基于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快速检测重症患者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方法。方法基于微滴式数字PCR平台建立检测体系,设计四种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热带滑念珠菌)特异性引物探针;(1... 目的建立基于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快速检测重症患者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方法。方法基于微滴式数字PCR平台建立检测体系,设计四种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热带滑念珠菌)特异性引物探针;(1)对无模板对照(no tmplate contral,NTC)样品进行检测,确定空白限(limit of blank,LOB)范围和阳性判断值;(2)通过对阳性样本进行稀释,每个浓度梯度各进行10次重复提取检测,确定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范围;(3)重复检测稀释后的样本,确定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LOQ)范围;(4)对阳性样品进行梯度稀释,确定线性范围;(5)通过2个高低浓度的阳性样本提取检测,进行12次重复性测试,计算结果浓度对数值的变异系数(CV);(6)通过具有真菌培养结果的临床样本进行检测,评估方法可靠度。结果ddPCR检测念珠菌LOB在0~81 copies/mL之间,阳性判断值为≥3个阳性微滴;LOD为3×10^(2) copies/mL;LOQ为3×10^(2) copies/mL;不同浓度梯度检测线性范围是3×10^(2)~3×10^(7)copies/mL,相关系数为:白色念珠菌R^(2)=0.9995、光滑念珠菌R^(2)=0.9989、近平滑念珠菌R^(2)=0.9994、热带滑念珠菌R^(2)=0.999;结果浓度对数值的CV<5%,满足精密度要求;通过检测建立方法初步验证临床标本,结果与临床培养结果一致。结论ddPCR对重症患者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检测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特异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pcr 侵袭性念珠菌病 快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AMing ddPCR与Super ARMS检测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DNA EGFR基因突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季刚 朱晓丽 +4 位作者 张玲 吴丽静 李媛 常建华 周晓燕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5-339,共5页
背景与目的:BEAMing微滴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被认为是灵敏度极高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探讨该方法和扩增阻碍突变系统(Super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Super ARMS)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背景与目的:BEAMing微滴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被认为是灵敏度极高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探讨该方法和扩增阻碍突变系统(Super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Super ARMS)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后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EGFR基因突变的灵敏度差异,进而为指导临床ctDNA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更多参考。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2018年接受过EGFR TKI治疗的NSCLC患者血浆33例及国家病理质控评价中心(PathologyQualityControlCenter,PQCC)模拟血浆10例,采用凯杰血浆游离核酸纯化试剂盒进行循环游离DNA(circulating free DNA,cfDNA)提取,分别用ddPCR和Super ARMS方法进行EGFR基因19 del、T790M和L858R突变检测,两种结果进行对比和统计学分析。结果:33例临床样本应用两种方法检测19 del、T790M和L858R突变,阳性率分别为27.3%vs 27.3%(P=1.00)、42.4%vs 27.3%(P=0.23)和27.3%vs 27.3%(P=1.00)。10例PQCC样本结果与标准结果相比,ddPCR检测T790M符合率显著高于Super ARMS(P=0.01)。ddPCR和Super ARMS检测T790M的样本突变丰度范围分别为0.04%~7.66%和0.05%~7.66%。11例T790MddPCR(+)/Super ARMS(-)的平均突变丰度为0.19%(0.04%~0.76%),与10例Super ARMS(+)平均突变丰度[1.73%(0.05%~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EGFR TKI耐药突变T790M突变丰度在0.01%~0.20%、0.20%~1.00%和>1.00%区间的分布分别为42.9%、14.2%和42.9%。结论:BEAMing ddPCR法较Super ARMS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可检出更多T790M耐药患者,可能为更多患者选择最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DNA T790M 微滴数字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CoV-2 Omicron变异株多重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郑巧 林华 +4 位作者 徐浩 安微 薛昌华 张婧 韩国全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9,共10页
【目的】为建立精准、高效的多重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定量分析检测方法,开发可同时鉴别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ORF1ab基因、N基因、E基因以及Omicron变异株S... 【目的】为建立精准、高效的多重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定量分析检测方法,开发可同时鉴别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ORF1ab基因、N基因、E基因以及Omicron变异株S基因的检测体系,提高病毒性传染疾病的诊断效率及传播风险监测能力。【方法】通过筛选保守基因序列并设计特异性引物与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稳定性进行评价。以临床样本为实验材料,利用建立的ddPCR方法进行检测和验证,确定阳性检出率。【结果】多重ddPCR反应体系中,各对引物探针对目的片段均能有效扩增,SARS-CoV-2 ORF1ab基因、N基因、E基因以及Omicron变异株S基因灵敏度检测下限分别为0.59、0.68、1.44、1.03 copies/μL。在20份临床样本的核酸检测中,共检出16份阳性样本,阳性率达80%(16/20),经荧光定量PCR方法复测符合率一致。【结论】研究建立的多重dd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实现对临床样本中微量新冠病毒的精确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pcr 新型冠状病毒 Omicron变异株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PCR检测荷斯坦牛自由马丁现象的研究
20
作者 王玉娇 李彦芹 +7 位作者 张汝美 蔡高占 赵秀新 顾祥国 李俊婷 姚文龙 李建斌 仲跻峰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2年第3期18-22,共5页
为了鉴定异性双胎牛性器官发育紊乱疾病——牛自由马丁(freemartinism)综合征,试验选择7头中国荷斯坦异性孪生双胎的母牛进行微滴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检测,并根据异性孪生母犊不孕的个体染色体为XX/XY嵌合、正常母牛染... 为了鉴定异性双胎牛性器官发育紊乱疾病——牛自由马丁(freemartinism)综合征,试验选择7头中国荷斯坦异性孪生双胎的母牛进行微滴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检测,并根据异性孪生母犊不孕的个体染色体为XX/XY嵌合、正常母牛染色体为XX来判定是否为嵌合体。结果表明:此7个样本均存在XX/XY染色体嵌合,均为异性孪生不孕母犊。说明ddPCR方法用于鉴定牛自由马丁现象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牛 自由马丁 微滴数字pcr(ddpcr) 外周血 嵌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