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6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Injection Characteristic to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GDI Injector Nozzle Hole
1
作者 Li Xinhai Wang Lu +1 位作者 Cheng Yong Shang Xianshang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1-548,共8页
The nozzle inner-flow characteristic of the“spray G”injector was studied by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simulation,and the sensitivity of cycle fuel mass to the conicity and entrance radius of the nozzle ho... The nozzle inner-flow characteristic of the“spray G”injector was studied by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simulation,and the sensitivity of cycle fuel mass to the conicity and entrance radius of the nozzle hole were analyzed.Results show that the inner conicity of nozzle hole inhibits the development of cavitation phenomena,and increases the injection rate.While the outer conicity of nozzle hole promotes the diffusion of cavita-tion,leading to reductions of the liquid volume fraction of the nozzle outlet and the local flow resistance of the nozzle hole.The sensitivity of cycle fuel mass to inner-cone nozzle hole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he outer-cone noz-zle,especially at the smaller hole conicity.The increase of injection pressure enhances the sensitivity of the injection characteristics to the nozzle hole structure,in which inner-cone nozzle has higher sensitivity coefficient than the outer-cone nozzle hole.However,the increase of injection pressure aggravates the offset of liquid jet to the nozzle axis of the outer-cone nozzle hole.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ner conicity of nozzle,the sensitivity of the injection characteristics to the entrance radius of the hole decreases.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outer conicity of nozzle hole,the sensitivity of the injection characteristics to the entrance radius of the hole in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 injector nozzle hole conicity nozzle hole entrance radius CAVI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d direct power injection model of 16-bit microcontroller for electromagnetic immunity prediction 被引量:3
2
作者 高雪莲 田聪颖 +2 位作者 落丽媛 陈银红 陈彦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2031-2035,共5页
To promote the modeling standardization process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s, an improved electrical simulation model for a direct power injection (DPI) setup which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onducted immunity of a 16-b... To promote the modeling standardization process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s, an improved electrical simulation model for a direct power injection (DPI) setup which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onducted immunity of a 16-bit microcontroller to radio frequency aggression was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existing model of the same microcontroller, the PDN module was modified by adding the core, PLL and MD network models, which could reflect the actual electric distribution situation within the microcontroller more accurately. By comparing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ified model can be improved to 500 MHz, and its uncertainty is within +1.8 dB (+2 dB is acceptable). Then, to improve the simulation accuracy of the complete model in the high frequency range, the I/O model which contained the dynamic and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reflecting the variation of the internal impedance of the microcontroller with increasing the frequency of the external noise was introduced. By comparing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econd modified model can be improved up to 1.4 GHz with the uncertainty of ~1.8 dB. Thus, a conclusion can be reache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can be applied to a much wider frequency range with a smaller uncertainty than the latest model of the similar type. Furthermore, associated with the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 testing platform model, the PDN module can also be used to predict the electromagnetic conducted and radiate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This modeling method can also be applied to other integrated circuits, which is very helpful to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I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model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immunity MICROCONTROLLER direct power injection pass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equivalence ratio on diesel direct injection spark ignition combustion 被引量:2
3
作者 CHEN Zheng QIN Tao +1 位作者 HE Ting-pu ZHU Li-j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8期2338-2352,共15页
Aviation heavy-fuel spark ignition(SI)piston engines have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area of small aviation.Aviation heavy-fuel refers to aviation kerosene or light diesel fuel,which is safer to use and ... Aviation heavy-fuel spark ignition(SI)piston engines have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area of small aviation.Aviation heavy-fuel refers to aviation kerosene or light diesel fuel,which is safer to use and store compared to gasoline fuel.And diesel fuel is more suitable for small aviation application on land.In this study,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possibility of switching from 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 spark ignition(DISI)to diesel DISI combustion.Diesel was injected into the cylinder by original DI system and ignited by spark.In the simulation,computational models were calibrated by test data from a DI engine.Based on the calibrated models,furthermore,the behavior of diesel DISI combustion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iesel DISI combustion is slower compared to gasoline,and the knock tendency of diesel in SI combustion is higher.For a diesel/air mixture with an equivalence ratio of 0.6 to 1.4,higher combustion pressure and faster burning rate occur when the equivalence ratios are 1.2 and 1.0,but the latter has a higher possibility of knock.In summary,the SI combustion of diesel fuel with a rich mixture can achieve better combustion performance in the eng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SEL direct injection spark ignition equivalence ratio COMBUSTION KNO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e of Double Differential-mode Current Injection Method Equivalent to High Level Illumination for Susceptibility Testing 被引量:3
4
作者 LU Xinfu WEI Guanghui PAN Xiaodong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31-2437,共7页
To achieve the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and the induced currents in equivalence in susceptibility tests with the high-level field radiation above 400 MHz,a double differential-mode(DM) current injection method based on... To achieve the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and the induced currents in equivalence in susceptibility tests with the high-level field radiation above 400 MHz,a double differential-mode(DM) current injection method based on directional couplers is proposed.Two cascaded symmetrical directional couplers compose a coupling device to inject the DM currents.When the coupling device is used,two devices are necessary to achieve the equivalence between radiation and injection,i.e.the equivalence between the injected voltages and the field strength,which is linear,regardles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quipment under test(EUT).The results are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using typical coaxial cables and nonlinear devices,where the equivalence between the nonlinear EUT responses induced by radiation and injection at both ends is achieved by using two coupling devices.At a frequency up to 1.75 GHz,the maximal experimental error is only 3.39%.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e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even both the EUTs work in the nonlinear region.The proposed method is applicable for radiated susceptibility(RS) testing of interconnected systems in the microwave frequency b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注入法 药敏试验 差模 定向耦合器 非线性器件 照明 实验误差 电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六自动挡乘用车GDI发动机高瞬态HC原排分析
5
作者 刘春涛 裴毅强 秦静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1,共6页
针对GDI发动机在部分瞬态工况下HC排放较高的问题,对一辆装有GDI发动机的轻型车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WLTC试验,通过采集单缸瞬态HC排放、缸内燃烧压力和ECU控制参数数据,研究了部分瞬态HC排放高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冷却液升温过... 针对GDI发动机在部分瞬态工况下HC排放较高的问题,对一辆装有GDI发动机的轻型车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WLTC试验,通过采集单缸瞬态HC排放、缸内燃烧压力和ECU控制参数数据,研究了部分瞬态HC排放高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冷却液升温过程对发动机的HC排放没有显著影响,在WLTC试验的各个驾驶速度段均出现了高HC排放;当发动机扭矩从高到低急剧变化时,可能出现缸内未断油但进气量急剧减少的情况,导致发生缸内失火或不完全燃烧,从而产生高HC排放;另外,当气缸内连续几个工作循环断油后再喷油时,会导致缸内过量空气系数偏离最佳范围,使缸内燃烧状况恶化,甚至发生失火或不完全燃烧,从而引起HC排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式汽油机 碳氢化合物 失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策略对甲醇/汽油转子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范宝伟 吴莹新 +5 位作者 姜鹏飞 刘伟康 徐林勋 潘剑锋 霍思全 李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以缸内直喷甲醇/汽油转子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利用CONVERGE软件对转子发动机的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且选取了RNG k-ε湍流模型、SAGE燃烧模型和DPM喷雾模型,以建立数值模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数据和模拟数据之间的平均误差不超过... 以缸内直喷甲醇/汽油转子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利用CONVERGE软件对转子发动机的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且选取了RNG k-ε湍流模型、SAGE燃烧模型和DPM喷雾模型,以建立数值模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数据和模拟数据之间的平均误差不超过5%,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因此模型可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的喷射策略对转子发动机缸内流场和火焰传播的影响。当喷射位置在缸体长轴线及以上时,喷射角度越大,缸内湍流强度越强。并且,在上止点时刻,喷射位置在长轴线以上40 mm处,喷射角度为+40°的火焰传播面积是同一喷射位置下喷射角度为0°的3倍。在甲醇掺混比为20%的计算工况下,当喷油器在长轴线以上20 mm处的喷射位置,喷射角度为+40°时,转子发动机的缸内压力峰值最高,为23.6 bar,并且具有较小的碳氢化合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发动机 甲醇/汽油 缸内直喷 射流点火 喷射策略 缸内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量空气系数和点火时刻对缸内直喷氢内燃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贾滨 黄泽远 +3 位作者 胡祯 周磊 钟力嘉 卫海桥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8,共8页
基于一台缸内直喷氢内燃机三维模型,开展了过量空气系数和点火时刻对缸内直喷氢内燃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过量空气系数从2.5降低至2.1,缸压峰值从6.9 MPa增加到10.5 MPa,缸压峰值相位从压缩上止点后18.0°提... 基于一台缸内直喷氢内燃机三维模型,开展了过量空气系数和点火时刻对缸内直喷氢内燃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过量空气系数从2.5降低至2.1,缸压峰值从6.9 MPa增加到10.5 MPa,缸压峰值相位从压缩上止点后18.0°提前到了上止点后12.5°。降低的过量空气系数增大了浓混合气区域,积聚在火花塞附近及气缸壁面附近。此外,过量空气系数的降低加快燃烧速度并升高燃烧温度,导致NOx排放增加。随着点火时刻从上止点前5°提前至上止点前9°,缸压峰值从7.9 MPa增加到9.3 MPa,缸压峰值相位从上止点后18.5°提前到上止点后14.0°。点火时刻的提前使缸内平均温度从1900 K上升到2050 K,导致了NOx排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量空气系数 点火时刻 燃烧 排放 缸内直喷氢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间隔深松机作业性能仿真与试验
8
作者 王铁军 于中鑫 +2 位作者 孟繁博文 陈玉文 王瑞丽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06,共9页
针对保护性耕作深松作业机具土壤扰动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间隔深松机直注深松铲。利用离散元法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铲体幅宽对土壤扰动行为的影响。以耕作比阻、土壤膨松度和土壤扰动系数为试验指标,对比不同铲体幅宽条件下土壤运动状... 针对保护性耕作深松作业机具土壤扰动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间隔深松机直注深松铲。利用离散元法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铲体幅宽对土壤扰动行为的影响。以耕作比阻、土壤膨松度和土壤扰动系数为试验指标,对比不同铲体幅宽条件下土壤运动状态及各方向微观运动情况,分析直注深松铲土壤扰动效果。结果表明,当铲体幅宽为350 mm时,耕作阻力最小;当铲体幅宽为450 mm时,耕作比阻最小;土壤扰动随铲体幅宽增加而增大,铲体幅宽主要影响土壤侧向扰动、土壤回落及土垄高度,适当减小幅宽有利于减小土壤侧向扰动、增加土壤回落、降低垄高;铲体幅宽对土壤膨松度和土壤扰动系数有重要影响,当铲体幅宽为350 mm时,土壤膨松度相对较小,土壤扰动系数相对较大;不同铲体幅宽对耕作阻力和扰动面积均有一定的影响,铲体幅宽对扰动面积影响大于对耕作阻力的影响;试验范围内土壤膨松度和扰动系数试验值和仿真值平均误差分别为6.36%和6.84%,耕作阻力和比阻试验值和仿真值平均误差分别为9.02%和12.41%。间隔深松机降低土壤扰动效果明显,可为深松机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间隔深松 直注深松铲 土壤扰动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与排放特性试验
9
作者 王天友 夏侯明昊 +3 位作者 张东明 卢天龙 刘浩业 孙凯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200,共8页
基于一台改造的柴油甲醇双直喷单缸机,研究了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和排放特性,并与甲醇预混合气柴油引燃燃烧方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能够在指示平均有效压力(IMEP)为0.4~1.4 MPa的宽负荷范围内实现90%~97... 基于一台改造的柴油甲醇双直喷单缸机,研究了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和排放特性,并与甲醇预混合气柴油引燃燃烧方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能够在指示平均有效压力(IMEP)为0.4~1.4 MPa的宽负荷范围内实现90%~97%甲醇替代率的稳定燃烧.在中高负荷下甲醇放热阶段呈现出显著的扩散燃烧特征,而且负荷增加过程中其后燃阶段的燃烧持续期基本保持不变.同时在全负荷范围内一氧化碳和碳氢排放都低于1 g/(kW·h),但NO_(x)排放则随负荷增加而显著升高;相比甲醇预混合气柴油引燃燃烧方式,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的放热率峰值仅为其一半,因而发动机燃烧相位可提前,指示热效率得以提高4%以上;在全负荷范围内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的碳烟、一氧化碳和碳氢排放均低至甲醇预混合气柴油引燃燃烧的10%以下,但NO_(x)排放在低负荷较低而在高负荷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 甲醇替代率 热效率 碳烟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油压力对柴油撞壁喷雾及燃烧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刘栋 李向荣 +1 位作者 张智 魏福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9-786,共8页
为了实现喉口直径为100 mm的侧卷流燃烧室对柴油机燃烧性能进一步改善,本文利用可视化定容燃烧系统测试了80~120 MPa不同喷油压力下撞壁喷雾发展和燃烧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喷油压力升高,撞壁喷雾与侧卷流燃烧室壁面之间相互作用增强,壁... 为了实现喉口直径为100 mm的侧卷流燃烧室对柴油机燃烧性能进一步改善,本文利用可视化定容燃烧系统测试了80~120 MPa不同喷油压力下撞壁喷雾发展和燃烧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喷油压力升高,撞壁喷雾与侧卷流燃烧室壁面之间相互作用增强,壁面导流效果和干涉壁射流贯穿能力增加,均有助于燃油喷雾扩散。喷油压力从120 MPa降至80 MPa,削弱了壁面导流效果,近壁面导流圆弧附近存有残留燃油,显示出局部高温高KL因子分布,且燃烧后期3.7 ms的干涉区仍有高温火焰持续燃烧。对于侧卷流燃烧系统,提高喷油压力利于壁面导流和干涉壁射流作用发挥,有助于提高燃烧速率并加快碳烟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式柴油机 侧卷流燃烧室 喷油压力 撞壁喷雾与火焰 导流特性 碳烟 双色法 定容燃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厚煤层煤巷超前定向长钻孔高压注水卸压研究
11
作者 崔峰 高远江 +4 位作者 李宜霏 谭立 彭宝山 师为战 胡艳波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8,共14页
针对巨厚煤层煤巷掘进期间的卸压防冲合理调控问题,以准东二矿1101工作面巨厚煤层巷道掘进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开展超前定向长钻孔高压注水卸压研究,通过揭示巷道掘进期间冲击地压发生机制,提出定向长钻孔高压注水超前... 针对巨厚煤层煤巷掘进期间的卸压防冲合理调控问题,以准东二矿1101工作面巨厚煤层巷道掘进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开展超前定向长钻孔高压注水卸压研究,通过揭示巷道掘进期间冲击地压发生机制,提出定向长钻孔高压注水超前卸压调控模式,基于煤体裂缝扩展规律数值分析和湿润半径的计算,确定了巨厚煤层巷道围岩定向长钻孔卸压参数,掌握了不同卸压参数下围岩能量及塑性区演化规律,并优化钻孔合理布置参数。结果表明:围岩随着距巷帮深度增加,受力状态逐渐由一维向三维受力状态转变,局部形成高能量差造成冲击显现;当钻孔距巷帮宽7 m时,巷帮能量峰值为17.31×10^(4) J·m^(-3),相比未卸压状态超前区域,能量峰值下降幅度达10.03%;钻孔距底板6 m时,单位能量峰值梯度为1.17×10^(4) J·m^(-3),比未卸压状态超前区域能量峰值下降幅度达11.95%;不同卸压参数下,能量转移深度和梯度均呈现负相关关系,塑性区延伸深度和面积呈现正相关关系,钻孔距巷帮宽7 m,距底板深6 m时,塑性区深度和面积达到峰值,围岩的卸压效果较优;注水区域视电阻率降低幅度达到42%,注水后应力降低幅度约为12.73%,注水后围岩整体的卸压效果较好。研究结果为巨厚煤层巷道掘进期间卸压防冲提供了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厚煤层 超前卸压 定向长钻孔 注水卸压 参数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高海拔超长公路隧道建设关键技术——以天山胜利隧道为例
12
作者 彭文波 高翔 +2 位作者 刘继国 郑聪 蹇宜霖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7-1040,I0005-I0018,共28页
在建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天山胜利隧道全长22.1 km,是世界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该隧道自南向北穿越天山山脉,建设面临复杂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恶劣的高寒高海拔环境、高地震烈度及严格的环保要求,且国内外尚无20公里级高速公... 在建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天山胜利隧道全长22.1 km,是世界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该隧道自南向北穿越天山山脉,建设面临复杂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恶劣的高寒高海拔环境、高地震烈度及严格的环保要求,且国内外尚无20公里级高速公路隧道建设案例,隧道结构安全和运营安全面对诸多技术难题。结合隧道特征、建设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开展隧道长距离水平定向钻勘探、总体方案比选、压注工法双模式TBM设计、活动性断层抗震设计、防灾救援和健康运维等重大工程方案研究。勘探方面,采用机载三维激光扫描测量、高精度遥感、长距离水平定向钻勘测技术快速精确获取地质参数、缩短勘测周期;设计方面,采用双行车隧道+服务隧道总体设计方案、压注工法双模式TBM设计方案提升隧道施工运营安全、缩短施工工期,采用活动性断层结构抗震设计方案、洞内消防水池设计方案提升隧道结构韧性;运维方面,采用隧道智慧防灾救援和健康运维方案、光环境品质提升技术,提高隧道运营安全及品质,实现秒级报警,即时响应,5 min应急值班室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快速救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胜利隧道 抗震设计 水平定向钻 压注工法双模式TBM 防灾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EGR对DME PCCI-DI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汪映 周杰 +2 位作者 何利 郭振祥 周龙保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20,共4页
PCCI-DI是一种部分预混充量压缩着火和燃料直接喷射燃烧的组合工作方式,可有效降低发动机的NOx排放,但其在高负荷工作时易受到爆震影响,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排放恶化。为此,开展了冷EGR对DME PCCI-DI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 PCCI-DI是一种部分预混充量压缩着火和燃料直接喷射燃烧的组合工作方式,可有效降低发动机的NOx排放,但其在高负荷工作时易受到爆震影响,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排放恶化。为此,开展了冷EGR对DME PCCI-DI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EGR率的增加,缸内最高燃烧压力下降,主燃烧期推迟并略有延长,NOx排放下降,但较大的EGR率会导致PCCI-DI发动机HC和CO排放迅速升高。采用冷EGR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PCCI-DI发动机的燃烧过程,拓宽发动机的工作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废气再循环 部分预混充量压缩着火 直喷 二甲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附加谐波电流信号的主动配电网线路保护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靖雷 姚良忠 +3 位作者 徐箭 程帆 毛蓓琳 陈汝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9-1423,I0015,共16页
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经电力电子变换器接入主动配电网,使得配电网的故障特征和传统配电网相比发生了根本改变。由于受电力电子变换器电流限幅、控制策略等影响,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主动配电网故障特性复杂、故障特征明显弱化,传统... 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经电力电子变换器接入主动配电网,使得配电网的故障特征和传统配电网相比发生了根本改变。由于受电力电子变换器电流限幅、控制策略等影响,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主动配电网故障特性复杂、故障特征明显弱化,传统的配电网保护方案难以适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附加谐波电流信号的配电网线路保护方法。该方法利用IIDG灵活可控的特点,通过改变全功率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ors,IIDGs)限幅控制的方式,利用IIDG在故障后向系统主动注入谐波电流信号;同时考虑到该谐波信号对IIDG自身控制的影响,设计相应的前馈滤波环节;进一步,根据此谐波电流信号的幅值及其与保护正序测量电压的相位关系,构建新型保护判据。通过对一个10 kV主动配电网的PSCAD/EMTDC仿真分析,验证所提方案在对称及不对称故障下均能正确、快速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变限幅控制 谐波电流注入 线路保护 新型方向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I发动机怠速停止技术无起动机起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苏岩 洪伟 +3 位作者 韩立伟 段伟 员杰 李学军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7-533,共7页
不使用起动机的条件下,在一台4G15缸内直喷汽油机上研究了直接向处于膨胀冲程气缸喷油点火正转直接起动模式和向处于压缩冲程气缸喷油反转后再向膨胀冲程气缸喷油正转的起动模式.结果表明:首次喷油气缸过量空气系数在0.84左右时可以获... 不使用起动机的条件下,在一台4G15缸内直喷汽油机上研究了直接向处于膨胀冲程气缸喷油点火正转直接起动模式和向处于压缩冲程气缸喷油反转后再向膨胀冲程气缸喷油正转的起动模式.结果表明:首次喷油气缸过量空气系数在0.84左右时可以获得最高燃烧压力;正转起动模式处于膨胀冲程气缸活塞初始位置在上止点后105°CA时较为理想,能保证膨胀冲程气缸活塞转过其下止点,从而使起动成功;对于先反转后正转起动模式,处于压缩冲程气缸活塞位置控制在上止点前80°CA时,保证了该活塞反转且不能转过其下止点,其次使处于膨胀冲程的气缸有较多的气体并尽量的被压缩,有利于顺利起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动 模式 燃烧 直喷 汽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段喷射GDI发动机分层混合气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建昕 王燕军 +1 位作者 雷小呼 帅石金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5-288,295,共5页
研究了用两段喷射控制分层混合气形成的基本规律,经调节确定了最佳喷油时间和喷油比例,经初步匹配优化使这种GDI燃烧系统的燃油消耗率比常规进气道喷射汽油机降低15%~24%.
关键词 汽油机 燃油经济性 两段喷射 分层混合气 喷油时间 喷油比例 Gdi燃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I发动机喷雾特性的数值模拟和试验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波 李云清 王德福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5,共7页
汽油直喷发动机高压燃油喷射系统与燃油经济性和废气排放等密切相关,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对高压喷油系统和旋流喷油器的喷雾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不同喷射压力、背压压力条件下,利用高速摄像机对喷入定体积容器的喷雾进行了喷雾贯穿距离和... 汽油直喷发动机高压燃油喷射系统与燃油经济性和废气排放等密切相关,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对高压喷油系统和旋流喷油器的喷雾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不同喷射压力、背压压力条件下,利用高速摄像机对喷入定体积容器的喷雾进行了喷雾贯穿距离和喷雾锥角参数的测量.结果表明:在低背压压力下,喷雾呈现出空锥、较大范围的分布形态,有利于实现燃油与空气的均质混合;在高背压条件下,喷雾呈现出紧凑密集的分布形态,有利于实现燃油与空气的分层混合.获得的贯穿距离经验公式与试验测量值在一定范围内是一致的.基于AVL HYDSIM环境建立了一维高压喷油系统模型,模拟得到的针阀升程与试验获得的图像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直喷发动机 高压燃油喷射系统 喷雾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压力对甲醇缸内直喷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任宪丰 王金平 +4 位作者 牛凯丽 尹晓军 段浩 胡二江 曾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0,共10页
为准确揭示喷射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单缸柴油机构建了甲醇缸内直喷发动机实验平台,利用台架实验系统研究了中等转速和中等负荷工况下,喷射压力对直喷甲醇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升喷... 为准确揭示喷射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单缸柴油机构建了甲醇缸内直喷发动机实验平台,利用台架实验系统研究了中等转速和中等负荷工况下,喷射压力对直喷甲醇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升喷射压力对放热速率改善作用有限,对燃烧始点、燃烧重心、燃烧终点、火焰发展期和燃烧周期影响较小,但能显著降低缸内循环变动。喷射压力的提升可改善混合气均匀性与充气效率,增大发动机指示平均有效压力(IMEP)和缸内压力峰值(p_(max))。当进气压力为0.065 MPa时,相比甲醇喷射压力为6 MPa和22 MPa时IMEP的循环变动和p_(max)的循环变动分别降低了42.7%和37.3%,IMEP增加了6.8%。此外,喷射压力对排放物影响复杂:随着喷射压力的提升,CO排放量近似线性下降,NO_(x)排放量大幅增加,碳氢化合物和甲醇排放量因进气压力而异,甲醛排放量则略有上升。研究明确了喷射压力对甲醇缸内直喷发动机的影响,可为实际发动机控制策略的开发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发动机 缸内直喷 喷射压力 经济性 动力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I发动机电子水泵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9
19
作者 韩晓峰 韩俊 +2 位作者 张士路 赵强 黄伟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2-35,共4页
以某1.5 L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冷却系统结构,提出一种电子水泵的控制系统并基于整车环境设计其控制策略,最后进行标定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以满足该发动机搭载的电子水泵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准确... 以某1.5 L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冷却系统结构,提出一种电子水泵的控制系统并基于整车环境设计其控制策略,最后进行标定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以满足该发动机搭载的电子水泵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准确、及时工作的要求,同时能够满足冷却增压后气体温度和增压器的要求,因此该控制策略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缸内直喷发动机 电子水泵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背压下GDI油束喷雾特性的试验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雁飞 郭恒杰 +1 位作者 王建昕 徐宏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6-333,共8页
在定容弹中,利用高速摄影和相位多普勒粒子测试技术(PDPA)研究了喷射压力、背压和喷射脉宽对汽油直喷(GDI)发动机多孔喷油器喷雾特性的影响,包括喷雾贯穿距、粒度和速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喷雾的发展,油束有往喷油器中心方向运动的趋势... 在定容弹中,利用高速摄影和相位多普勒粒子测试技术(PDPA)研究了喷射压力、背压和喷射脉宽对汽油直喷(GDI)发动机多孔喷油器喷雾特性的影响,包括喷雾贯穿距、粒度和速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喷雾的发展,油束有往喷油器中心方向运动的趋势;在不同喷射压力和背压下,喷雾贯穿距均出现两阶段发展趋势;喷射压力和背压对喷雾的粒度和速度特性有着明显影响.提高喷射压力会明显降低索特平均直径(SMD),并会增加油滴速度.增加背压会导致SMD变大,并使油滴速度降低.SMD会随PDPA测量体位置远离喷油器而增大,这是由于在远离喷油器位置处,油滴间聚合作用占主导因素.在喷射脉宽大于0.8,ms时,喷射脉宽的变化对喷雾头部的速度影响不大,但是喷油脉宽的增加会导致SMD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直喷 相位多普勒测试技术 索特平均直径 喷雾 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