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DLT算法的数字近景摄影测量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德咏 葛修润 +1 位作者 罗先启 李宏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6-20,26,共6页
直接线性变换方法(DLT)无需内、外方位元素的初始近似值,故广泛应用于非量测相机的近景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然而直接线性变换系数l的求解主要是依据控制点,当控制点精度较低、数量较少时,会致使结果精度较低或无法应用.基于经典的DLT算法... 直接线性变换方法(DLT)无需内、外方位元素的初始近似值,故广泛应用于非量测相机的近景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然而直接线性变换系数l的求解主要是依据控制点,当控制点精度较低、数量较少时,会致使结果精度较低或无法应用.基于经典的DLT算法,提出合理的假设及推论,建立相应的非线性规划优化模型.对经典DLT算法加以改进,并通过隧道数值试验加以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测量相机 直接线性变换算法 近景摄影测量 隧道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DLT理论的架空导线弧垂测量 被引量:7
2
作者 叶芳 郭军科 +3 位作者 田锰 王璋奇 张星 于香英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77,共7页
架空导线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传输电能的重要使命,弧垂直接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三维DLT和二维DLT相结合的弧垂测量方法,采用三维DLT求解投影矩阵,然后运用二维DLT计算导线序列点的二维空间坐标。避免... 架空导线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传输电能的重要使命,弧垂直接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三维DLT和二维DLT相结合的弧垂测量方法,采用三维DLT求解投影矩阵,然后运用二维DLT计算导线序列点的二维空间坐标。避免二维DLT方法标定点选取困难的问题,与三维DLT相比计算量大大减小。使用形态学方法处理导线边缘检测图像,避免出现双边缘和断裂现象,便于单根导线的提取。基于链码跟踪原理,提供了一种通过控制搜索方向在交叉情形下进行导线提取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日常巡检时便可采用本文方法实现输电线路弧垂的快速测量,测量误差约为13 cm,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且拍摄角度灵活、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导线 弧垂测量 直接线性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点的多视图DLT三维定位 被引量:9
3
作者 赵祚喜 冯荣 +1 位作者 朱裕昌 谈婷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2-222,共11页
物理点的三维定位是计算机视觉实现特征提取、模式识别、测绘、运动分析的基础,为了减少遮挡的影响及增大视场面积,可以通过多视图实现点的三维定位,但目前使用专门仪器设备及专门软件实现,定位的点数、二次开发功能都有一定限制。本论... 物理点的三维定位是计算机视觉实现特征提取、模式识别、测绘、运动分析的基础,为了减少遮挡的影响及增大视场面积,可以通过多视图实现点的三维定位,但目前使用专门仪器设备及专门软件实现,定位的点数、二次开发功能都有一定限制。本论文提出一种基于直接线性变换(Direct Linear Transformation,DLT)的物体上点的世界坐标系下的三维定位方法,适用于单台相机移动获取的多视图实现的静态结构体点的定位,也适合于多台相机同时拍摄获取的机器上点的三维动态定位。采用DLT方法进行各相机(或不同位置下的相机)进行标定获取内外参数,即布置6个以上不共面且坐标已知的控制点,根据空间三维坐标与图像二维坐标的线性变换关系列出方程组,通过最小二乘法对相机内外参数进行线性估计;再利用这些内外参数实现点的三维定位,即依据空间几何线-线交会原理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实现空间点的世界坐标测量。论文论证了本方法的原理,提出了方法的步骤,并以水田平地机为试验平台,测量平地铲上待测点的世界坐标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得的坐标在X,Y,Z方向的平均绝对误差为4.19 mm,3.97 mm,3.69 mm,空间相对距离误差为0.81%,满足一般测量精度要求。进一步提高精度可以考虑在标定步骤中校正相机失真。基于一台或多台相机得到的多视图,该方法能够实现任意多个物理点的世界坐标测量,测量结果不受相机位置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t方法 多视图 相机标定 三维定位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A估计的稀疏线阵双迭代傅里叶优化方法
4
作者 徐希鑫 赵化良 +2 位作者 刘志红 张开业 孙琪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4,共8页
针对稀疏线阵波达方向估计精度较低问题,提出一种稀疏线阵双迭代傅里叶优化方法。基于阵列孔径原理,利用阵列因子与阵元激励间的傅里叶变换关系,构建稀疏线阵构型优化目标函数;提出双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制定合理的旁瓣阈值和旁瓣约束条... 针对稀疏线阵波达方向估计精度较低问题,提出一种稀疏线阵双迭代傅里叶优化方法。基于阵列孔径原理,利用阵列因子与阵元激励间的傅里叶变换关系,构建稀疏线阵构型优化目标函数;提出双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制定合理的旁瓣阈值和旁瓣约束条件,依据稀疏率和阵元数将孔径自适应分区,以阵列峰值旁瓣和孔径为约束,由双层嵌套循环迭代优化阵列麦克风数量和位置,获得更低的阵列峰值旁瓣电平。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根据该方法获得的49.5λ孔径、23%稀疏率的稀疏阵列峰值旁瓣电平为-21.59 dB,主瓣宽度为1.03°,角度分辨率为1°,估计误差小于0.01。与其他方法对比,峰值旁瓣低1 d B,优化效率提升50%,由此可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稀疏线阵 波达方向估计 双迭代傅里叶变换 旁瓣阈值 旁瓣约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FT特征和正交DLT算法在物体识别中的应用
5
作者 郭佳欣 卢昭金 +1 位作者 韩焱 张丕状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14期142-145,共4页
结合SIFT特征和正交DLT算法,给出一种较为精确的物体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SIFT特征描述子进行测试图像关键点的提取,然后将测试图像和模型数据库中模型的特征点逐一匹配,设定匹配阈值,若匹配达到该阈值,则认为匹配成功,最后通过正交... 结合SIFT特征和正交DLT算法,给出一种较为精确的物体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SIFT特征描述子进行测试图像关键点的提取,然后将测试图像和模型数据库中模型的特征点逐一匹配,设定匹配阈值,若匹配达到该阈值,则认为匹配成功,最后通过正交DLT算法在测试图像中识别该模型的位置。SIFT特征与正交DLT算法的结合有效地提高物体的识别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不仅可以在复杂背景下,较好地识别模型在测试图像中的位置,而且还可以在物体被部分遮挡的情况下,较为准确地对物体进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FT特征 正交dlt算法 物体识别 模型匹配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机检校DLT算法的改进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培芪 卜俊洲 +3 位作者 陶庭叶 房兴博 贺晗 冯佳琪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29-1233,1280,共6页
传统的相机检校直接线性变换(direct linear transform,DLT)算法中,利用最小二乘方法求解相机内方位元素以及畸变参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误差方程的系数矩阵是非奇异矩阵,但是检校场纵深程度不够大,使得系数矩阵条件数过大,其他因素的... 传统的相机检校直接线性变换(direct linear transform,DLT)算法中,利用最小二乘方法求解相机内方位元素以及畸变参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误差方程的系数矩阵是非奇异矩阵,但是检校场纵深程度不够大,使得系数矩阵条件数过大,其他因素的微小搅动将会引起计算结果的很大变化,因此使得误差方程呈现出病态。针对该情况,文章提出了一种简易检校场建立方法,并引用病态整体最小二乘方法对相机检校DLT算法进行改进,以适用于该检校场解算相机的畸变参数,最后用算例验证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机检校 检校场 直接线性变换(dlt)算法 整体最小二乘 病态整体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像机位姿的加权线性算法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森 吴福朝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76-2487,共12页
针对摄像机位姿问题提出了一种加权线性方法,其关键思想是通过加权使经典线性方法的代数误差近似于重投影算法的几何误差,从而达到接近于最大似然估计(Levenberg-Marquardt简称ML)的精度.通过对经典DLT(direct linear transformation)... 针对摄像机位姿问题提出了一种加权线性方法,其关键思想是通过加权使经典线性方法的代数误差近似于重投影算法的几何误差,从而达到接近于最大似然估计(Levenberg-Marquardt简称ML)的精度.通过对经典DLT(direct linear transformation)算法和EPnP算法使用加权的方法,给出了加权DLT算法(WDLT)和加权EPnP算法(WEPnP).大量模拟数据和真实图像实验结果均表明,WDLT和WEPnP算法不仅能提高DLT和EPnP算法的精度,而且在深度较小的情况下优于Lu的非线性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像机姿态 dlt(direct linear transformation) EPnP Wdlt(weighted dlt) WEPnP 最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与外架数码相机间安置参数的高精度标定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明磊 高欣圆 +2 位作者 李广云 王力 刘松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58-2166,共9页
提出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与外置数码相机安置参数的高精度标定方案。首先,利用商业化近景摄影测量系统对相机内参数进行单独标定;然后,利用回光反射标志作为二维和三维匹配的同名控制点,对直接线性变换进行拓展应用,在算法迭代过程将... 提出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与外置数码相机安置参数的高精度标定方案。首先,利用商业化近景摄影测量系统对相机内参数进行单独标定;然后,利用回光反射标志作为二维和三维匹配的同名控制点,对直接线性变换进行拓展应用,在算法迭代过程将内参数作为已知值对外参数进行求解;最后,根据相机数据采集特点确定其拍摄全景时多张影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对多张影像的外方位元素进行求解,从而实现全景点云与全景完整影像之间的映射。进行了实验测试,利用安置参数标定结果反求验证点像素坐标与真实测量结果之差验证了本文标定方法的精度和可行性。实验显示:点云与影像间的映射精度可达到1像素左右;相机拍摄全景获取的影像与全景点云可以实现正确映射,表明提出的标定方法正确,满足纹理贴图及将影像作为特征提取辅助信息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 数码相机 安置参数 标定 直接线性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摄影测量的交通事故信息采集和过程再现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博 金先龙 +3 位作者 张晓云 柴象海 徐炯 侯心一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0-534,546,共6页
针对目前交通事故信息采集和过程再现存在的不足,建立了基于二维和三维直接线性变换法的摄影测量模型,分别采用两种方案对目标物进行三维重建的实验和结果的对比分析。以一起真实交通事故为例,运用摄影测量方法采集现场路面和车身变形... 针对目前交通事故信息采集和过程再现存在的不足,建立了基于二维和三维直接线性变换法的摄影测量模型,分别采用两种方案对目标物进行三维重建的实验和结果的对比分析。以一起真实交通事故为例,运用摄影测量方法采集现场路面和车身变形的信息。以路面信息为事故再现的输入数据,求解事故车辆碰撞瞬时速度;以车身变形信息为评判依据,验证所求车速。重建结果表明,摄影测量方法可提高交通事故信息采集效率和事故再现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测量 事故再现 三维重建 直接线性变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频图像与直接线性变换理论的车辆运动信息重构 被引量:21
10
作者 韩学源 金先龙 +1 位作者 张晓云 苗新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45-1149,共5页
运用摄影测量中的直接线性变换理论,并根据事故现场的标记点信息,解得正投影变换的二维直接线性变换系数。通过对事故监控视频进行解帧得到相片组,在解帧相片组上标记车轮与道路的接触点,并对车轮标记点进行正投影。由标记点拟合出轨迹... 运用摄影测量中的直接线性变换理论,并根据事故现场的标记点信息,解得正投影变换的二维直接线性变换系数。通过对事故监控视频进行解帧得到相片组,在解帧相片组上标记车轮与道路的接触点,并对车轮标记点进行正投影。由标记点拟合出轨迹曲线,再通过积分求得轨迹曲线的长度,结合视频的帧频信息,进而求得肇事车辆的车速等。以一起真实交通事故为例,运用该方法,求得其运行轨迹长度和车速等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重构 直接线性变换 视频图像 摄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高单应的单目视觉平面测量方法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振 徐枫 +2 位作者 沈洁 韩磊 徐立中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60-1868,共9页
针对河流水面成像测速等应用中采用单台非量测相机的变高平面测量,提出一种基于变高单应的视觉测量方法。方法在三维透视投影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水位和比降系数描述的水面高程模型建立图像平面和待测水面间的变高单应关系,解决了现有平... 针对河流水面成像测速等应用中采用单台非量测相机的变高平面测量,提出一种基于变高单应的视觉测量方法。方法在三维透视投影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水位和比降系数描述的水面高程模型建立图像平面和待测水面间的变高单应关系,解决了现有平面单应方法中控制点布设和水面高程变化的难题。设计了一种像差修正的直接线性变换法求解变高单应,有效改善了非量测相机的测量精度。试验重点分析了存在弱控制的条件下控制点布设、畸变像差、水位误差和倾斜视角对方法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控制场布设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方法的坐标解算精度可以达到5 mm以上,能够满足中小河流的水面成像测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目视觉 平面测量 变高单应 直接线性变换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目立体视觉系统摄像机标定 被引量:46
12
作者 蔡健荣 赵杰文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共4页
对摄像机参数标定是三维定位的关键.制作了平面式标定板,将标定板中圆的当量中心作为标定用参考点,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测量误差.采用线性和非线性结合的方法标定摄像机参数,首先利用直接线性转换模型(DLT)得到投影矩阵,通过约束条件分解... 对摄像机参数标定是三维定位的关键.制作了平面式标定板,将标定板中圆的当量中心作为标定用参考点,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测量误差.采用线性和非线性结合的方法标定摄像机参数,首先利用直接线性转换模型(DLT)得到投影矩阵,通过约束条件分解参数矩阵,分别求出摄像机内部参数;然后将得到的标定参数作为初值,代入非线性方程进行优化,得到精确的标定参数.非线性优化采用Levenberg-Marquardt迭代法.试验表明,标定参数与出厂参数有一定差异,但和实际情况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觉 摄像机标定 直接线性转换模型 Levenberg—Marquardt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ns直线型脉冲变压器模块仿真及初步试验 被引量:14
13
作者 梁天学 孙凤举 +4 位作者 邱爱慈 蒯斌 孙才新 张众 曾江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8-21,共4页
短脉冲直线型脉冲变压器(LTD)是近年发展的一种新型脉冲功率驱动源新技术,LTD模块化后可方便地串、并联使用。为了紧跟国际上短脉冲LTD技术,进一步拓宽其应用领域,介绍了LTD的基本原理后根据国内脉冲电容器、高频磁芯和绝缘子的技术水平... 短脉冲直线型脉冲变压器(LTD)是近年发展的一种新型脉冲功率驱动源新技术,LTD模块化后可方便地串、并联使用。为了紧跟国际上短脉冲LTD技术,进一步拓宽其应用领域,介绍了LTD的基本原理后根据国内脉冲电容器、高频磁芯和绝缘子的技术水平,提出了一种电流上升时间约100ns、电流峰值约100kA的一级LTD模块的技术方案;重点介绍了设计模块的结构及磁芯材料的选取;利用通用电路仿真软件Pspice建立了相应的模拟电路模型,并计算了输出参数;在充电±35kV时对设计方案进行的一路单元初步实验中得到短路电流幅值7kA,上升时间(10%~90%)约86ns,单个回路电感约270nH。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案能达到预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LTD 磁感应技术 快脉冲 直接驱动 高功率 高频磁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kA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模块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梁天学 姜晓峰 +6 位作者 孙凤举 王志国 刘志刚 尹佳辉 魏浩 张众 邱爱慈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5-658,共4页
介绍了14支路并联的300kA百ns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单级模块的结构和关键部件。模块通过采用双端引出电极电容器以及小型多间隙串联气体火花开关,可以并联更多的支路数,减小回路电感,提高储能密度;通过采用非晶磁芯,减小磁芯损耗,提高模... 介绍了14支路并联的300kA百ns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单级模块的结构和关键部件。模块通过采用双端引出电极电容器以及小型多间隙串联气体火花开关,可以并联更多的支路数,减小回路电感,提高储能密度;通过采用非晶磁芯,减小磁芯损耗,提高模块耦合效率。实验研究了初级气体开关工作系数对模块输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模块开关电压工作系数达到0.7,多间隙串联开关才能较好同步放电;给出了快直线型变压器模块的初步调试实验结果,在模块充电±90kV,开关气压0.32MPa情况下,匹配负载电流峰值可达到302kA,上升时间约100ns,负载上获得的峰值功率为23G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 直接驱动 多间隙串联气体开关 同步放电 高功率 短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心不对称投影修正的相机标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泉 苏杭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03-3108,共6页
采用圆心作控制点的相机标定方法需要修正由不对称投影引起的投影误差,以提高标定精度。本文根据成像模型推导了基于直接线性变换法的投影误差计算公式。提出了先估计投影变换矩阵,直接用其元素计算空间圆在图像平面上的投影,对圆心的... 采用圆心作控制点的相机标定方法需要修正由不对称投影引起的投影误差,以提高标定精度。本文根据成像模型推导了基于直接线性变换法的投影误差计算公式。提出了先估计投影变换矩阵,直接用其元素计算空间圆在图像平面上的投影,对圆心的图像坐标进行修正后,再次计算投影变换矩阵。该方法无需矩阵分解,避免了不同坐标系的转换。模拟实验结果证明了投影误差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实际实验表明,在相机分辨率为780pixel×582pixel,空间圆半径为20mm时,修正误差后的标定误差为0.19pixel,优于未修正时的误差0.20pixel,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机标定 直接线性变换 投影转换矩阵 不对称投影 畸变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似材料模型变形测量中的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监测技术 被引量:26
16
作者 杨化超 邓喀中 郭广礼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2-295,共4页
利用高分辨率数字相机获取模型不同时刻的数字立体影像像对,通过模型上布设的像控点和测点,利用直接线性变换提供的概略初值,由理论严密的自检校光束法平差完成高精度的平差计算及相似材料模型的变形测量.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克服传统... 利用高分辨率数字相机获取模型不同时刻的数字立体影像像对,通过模型上布设的像控点和测点,利用直接线性变换提供的概略初值,由理论严密的自检校光束法平差完成高精度的平差计算及相似材料模型的变形测量.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克服传统模型测量方法的缺点,具有测量精度高、信息容量大、方便易行等优点,可以实现实时观测和以影像方式记录模型破坏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测量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 直接线性变换 自检校光束法平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景摄影测量控制点布设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龚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30-335,共6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近景摄影测量应用范围的日益拓广,非量测用摄影机作为影像信息的获取手段亦已显出其优越性。在真正建立非量测用摄影机所摄像片与目标物间已知的数学关系中,控制点起着不可缺少的桥梁作用,不论是控制点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近景摄影测量应用范围的日益拓广,非量测用摄影机作为影像信息的获取手段亦已显出其优越性。在真正建立非量测用摄影机所摄像片与目标物间已知的数学关系中,控制点起着不可缺少的桥梁作用,不论是控制点的布设还是数量都将直接影响到目标物物方坐标的解算精度。利用手持式120相机,就直接线性变换算法中控制点的分布对物方坐标解算精度的影响进行了模型设置和控制点选择的实验,取得了满意结果,并就此对直接线性变换算法中控制点的选择问题得出了很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点 直接线性变换 近景摄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条带开采相似材料模型变形测量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化超 邓喀中 +2 位作者 杨国东 牛雪峰 董四辈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0-194,共5页
针对传统模型观测方法中存在的观测装置或传感器安装麻烦、工作量大、采样点有限等缺点,引入计算机视觉和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量测模型变形。用高分辨率数字相机获取不同模型,模拟开挖状态下的多组数字影像,选取二值化阈值对图像进行分... 针对传统模型观测方法中存在的观测装置或传感器安装麻烦、工作量大、采样点有限等缺点,引入计算机视觉和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量测模型变形。用高分辨率数字相机获取不同模型,模拟开挖状态下的多组数字影像,选取二值化阈值对图像进行分割,根据标记区域的形状参数自动检测和识别标志点,通过边缘跟踪和椭圆拟合算法确定标志点中心坐标;推导了用二维直接线性变换关系式和共线方程分解出影像外方位元素初值的实用算法,利用光束法平差对标志点空间坐标进行精确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空间坐标的测定精度高于±1mm,所测位移场与实际变形情况较为一致,可以满足矿山岩层和地表移动相似材料模型观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开采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 直接线性变换 光束法平差 相机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合金钢热膨胀系数测定和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操龙飞 徐光 +2 位作者 邓鹏 吴隽 吴润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5-109,共5页
按照国标对某热连轧生产线上的两种典型钢种的热膨胀系数进行实验测量,得出其线性热膨胀率、平均线膨胀系数和瞬时线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对比分析了钢种的化学成分对总膨胀量的影响实质以及取样方向对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金... 按照国标对某热连轧生产线上的两种典型钢种的热膨胀系数进行实验测量,得出其线性热膨胀率、平均线膨胀系数和瞬时线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对比分析了钢种的化学成分对总膨胀量的影响实质以及取样方向对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主要通过影响相变点温度而影响膨胀量;取样方向不影响金属材料的膨胀系数,即膨胀系数是各向同性的.实验得到两个钢种在不同温度段的热膨胀系数值,为实际的宽度在线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钢 热膨胀系数 瞬时线膨胀系数 相变点 取样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锥束CT成像系统的几何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秋红 Cao Guohua +2 位作者 赵敏 邱宗明 朱凌建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39-2346,共8页
采用X射线源阵列的静态CT成像系统为消除机械运动伪影,提高重建图像质量以及扫描成像效率提供了有效途径。高效、准确的几何标定方法是对X射线源阵列标定的关键。提出通过对一个已知三维标定模板的一次投影成像,采用最小二乘的直接线性... 采用X射线源阵列的静态CT成像系统为消除机械运动伪影,提高重建图像质量以及扫描成像效率提供了有效途径。高效、准确的几何标定方法是对X射线源阵列标定的关键。提出通过对一个已知三维标定模板的一次投影成像,采用最小二乘的直接线性变换法实现X射线成像系统的内、外参数准确估计的方法,以此方法用于静态CT扫描成像系统的几何标定。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标定方法无需辅助装置,避免了满足要求条件的多次投影成像的过程;不受标定模板空间姿态的限制,一个X射线源与探测器的几何标定只需一次投影成像过程,方法简单、准确、易于操作,适于平面探测器的静态锥束X射线源阵列的成像系统几何参数的准确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CT系统 一次投影成像 最小二乘直接线性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